【新高考·新课件】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 (共18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主讲人:赵帅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古城名,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
在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情。
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人(山东 济南人),南宋爱国 词人。一生主张抗金, 渴望恢复中原。在词 人中,他是个英雄。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其词风格以 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 会的底层。身后还有那么多期许的目光,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越是险恶的环境 望的意志。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
表现出豪迈的英雄气概。
作者写佛狸祠“一片神鸦社鼓” 的景象,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思 想感情?
人们在佛狸祠前举行祭祀, 可以看出时间已经冲淡了人 们民族的耻辱感,作者借此 表达了深重的忧虑和对南宋 朝廷不想恢复中原的愤懑。
本词多用对比,而又各不相同,使词丰意曲, 感情更加委婉深沉,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斜阳草树 ,寻常巷 陌,人道 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 马,气吞 万里皇 北顾。 名词作 草率出兵 状语, 向北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 能饭否?
名词作动词,吃饭
一、本词运用了哪些典故?
4.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
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主讲人:赵帅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古城名,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
在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情。
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人(山东 济南人),南宋爱国 词人。一生主张抗金, 渴望恢复中原。在词 人中,他是个英雄。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其词风格以 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 会的底层。身后还有那么多期许的目光,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越是险恶的环境 望的意志。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
表现出豪迈的英雄气概。
作者写佛狸祠“一片神鸦社鼓” 的景象,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思 想感情?
人们在佛狸祠前举行祭祀, 可以看出时间已经冲淡了人 们民族的耻辱感,作者借此 表达了深重的忧虑和对南宋 朝廷不想恢复中原的愤懑。
本词多用对比,而又各不相同,使词丰意曲, 感情更加委婉深沉,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斜阳草树 ,寻常巷 陌,人道 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 马,气吞 万里皇 北顾。 名词作 草率出兵 状语, 向北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 能饭否?
名词作动词,吃饭
一、本词运用了哪些典故?
4.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
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 2.二人有什么共同点?写二人有何目的?
1用孙权典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 三国 吴国君主 始设京口重镇 舞榭歌台 风流事迹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 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 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 侯。
辛词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由于作者平生 志愿百无一酬,所以晚年之作,更加忧国忧民, 词中少激昂之言,多沉郁之语,风格抑郁低沉。 六十六岁高龄的辛弃疾悲愤难已,一气呵成,作 《永遇乐》词,正是他坎坷一生的总结,也是腐 败的南宋王朝的缩影。这首词永远是一首激动人 心的爱国主义佳作。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 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 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 用人才的愤懑。
当堂作业
1.背诵本首词; 2.课堂作业: 手写笔记,拍照提交 小小签到,17:59截止。 3.课后完成练习册P83相应习题。
即时演练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 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明〕杨慎《词品》
上 孙仲谋 片 刘裕
下 刘义隆 片 拓跋焘
廉颇
舞榭歌台 风流事迹 (景仰之情)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赞颂之情)借
对照、用典
古 讽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警告当局)今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表达隐忧)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壮志未已)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 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 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 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敬慕 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 今等等。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增强作品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
1用孙权典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 三国 吴国君主 始设京口重镇 舞榭歌台 风流事迹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 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 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 侯。
辛词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由于作者平生 志愿百无一酬,所以晚年之作,更加忧国忧民, 词中少激昂之言,多沉郁之语,风格抑郁低沉。 六十六岁高龄的辛弃疾悲愤难已,一气呵成,作 《永遇乐》词,正是他坎坷一生的总结,也是腐 败的南宋王朝的缩影。这首词永远是一首激动人 心的爱国主义佳作。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 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 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 用人才的愤懑。
当堂作业
1.背诵本首词; 2.课堂作业: 手写笔记,拍照提交 小小签到,17:59截止。 3.课后完成练习册P83相应习题。
即时演练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 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明〕杨慎《词品》
上 孙仲谋 片 刘裕
下 刘义隆 片 拓跋焘
廉颇
舞榭歌台 风流事迹 (景仰之情)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赞颂之情)借
对照、用典
古 讽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警告当局)今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表达隐忧)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壮志未已)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 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 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 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敬慕 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 今等等。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增强作品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探讨:词作中共用了哪几处典故?
请参照关键词,指出典故的作用。
词
孙权 刘裕
中 刘义隆
用 拓跋焘 廉颇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
还 是
人 ,
是 收
将 ,
收复
复失
失地
地;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
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 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 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宁宗喜泰三年 (1203),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侂胄起用。当时蒙古 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 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 旗帜。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 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 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 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草草 赢得
借鉴历史,委婉劝 韩侂胄不能草率行 事。
佛狸祠
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 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可堪
表达对南宋政权不 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
京
口
北 固 亭
永 遇 乐
怀
古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 点
2、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探讨:词作中共用了哪几处典故?
请参照关键词,指出典故的作用。
词
孙权 刘裕
中 刘义隆
用 拓跋焘 廉颇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
还 是
人 ,
是 收
将 ,
收复
复失
失地
地;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 古》ppt 课件
!
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 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 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宁宗喜泰三年 (1203),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侂胄起用。当时蒙古 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 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 旗帜。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 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 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 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草草 赢得
借鉴历史,委婉劝 韩侂胄不能草率行 事。
佛狸祠
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 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可堪
表达对南宋政权不 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
京
口
北 固 亭
永 遇 乐
怀
古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 点
2、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 课件: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对比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刘裕——刘义隆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 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不同点: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 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 蕴藉,激愤,沉郁.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 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 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 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用典意图:
忆烽火岁月
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
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 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 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 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 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 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
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中国古代计量方法极为精确,且为十进位制。即: 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 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 一合为十勺,每勺重15克; 一勺为十抄,每抄重1.5克; 一抄为十作,每作重0.15克; 一作为十厘,仅重0.015克(约一粒米)。
词的下片共用了几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 • B、烽火扬州路,(金人侵略) • C、佛狸祠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廉颇)
高中语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27张PPT)
物的怀念与渴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 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2020/6/16
10
合作探究与超市上架
探究故一,:在本文词中当分中别有是五哪个一典句?探究一:
它们分别与谁有关?请分 • 7组、8组、9组
2
一路四 片。十 神可三 鸦堪年 社回, 鼓首望 !,中
佛犹 狸记 祠, 下烽 ,火
扬 州 19
顾客要求: 完成讨论后,认真书写导学案。AB
层完成全部三个探究。C层至少完成
两个探究题目。
• 要求字迹工整。
2020/6/16
时间:15分钟
11
超市时间
• 销售要求:
• 1、A1讲解,B1评选最佳顾客3 •
人,每人加2分(不选本组成 • 员)。
• 2、分条论述本组展示要
点。双色笔标记。
•
• 3、虚心听取顾客的意见。
2020/6/16
15
用刘裕典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 “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 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 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 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2020/6/16
5
写 作 背 景
南宋的统治集团整日花天酒地,奢侈无 度,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他们偏安江南, 对金一味求和妥协 ,无心收复失地。
1203年,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 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 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 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2020/6/16
10
合作探究与超市上架
探究故一,:在本文词中当分中别有是五哪个一典句?探究一:
它们分别与谁有关?请分 • 7组、8组、9组
2
一路四 片。十 神可三 鸦堪年 社回, 鼓首望 !,中
佛犹 狸记 祠, 下烽 ,火
扬 州 19
顾客要求: 完成讨论后,认真书写导学案。AB
层完成全部三个探究。C层至少完成
两个探究题目。
• 要求字迹工整。
2020/6/16
时间:15分钟
11
超市时间
• 销售要求:
• 1、A1讲解,B1评选最佳顾客3 •
人,每人加2分(不选本组成 • 员)。
• 2、分条论述本组展示要
点。双色笔标记。
•
• 3、虚心听取顾客的意见。
2020/6/16
15
用刘裕典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 “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 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 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 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2020/6/16
5
写 作 背 景
南宋的统治集团整日花天酒地,奢侈无 度,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他们偏安江南, 对金一味求和妥协 ,无心收复失地。
1203年,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 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 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人教版必修四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 课件(共22张PPT).ppt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之
辛弃疾词两首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PART ONE
语文导读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1.走近作者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 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 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 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 退隐山居,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有词集《稼轩 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 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 守之策。
3.解释词义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断鸿:_失__群__的_孤__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顾:_向__北__回_头__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堪:_怎__能__忍_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_草__率__马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uài( ɡuì(
刽脍))子炙手人口
群英huì(荟 )萃
钓旗鱼ɡāɡnā(n(杆 竿
) )
输 léi(yínɡ(赢 羸)弱) 蜾luǒ(蠃 )
字形小贴士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刀”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上像刀柄,下像刀头。金文和小篆都像一把刀形。“刀”的 本义是兵器,也有一种钱称为“刀”或“刀布”。 “刀”是个部首字,有“刀”和“刂”的两种写法:前者如“分”“切”“剪”“劈”等;后者如 “列”“刽”“刺”“刻”等。
辛弃疾词两首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PART ONE
语文导读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1.走近作者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 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 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 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 退隐山居,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有词集《稼轩 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 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 守之策。
3.解释词义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断鸿:_失__群__的_孤__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顾:_向__北__回_头__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堪:_怎__能__忍_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_草__率__马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uài( ɡuì(
刽脍))子炙手人口
群英huì(荟 )萃
钓旗鱼ɡāɡnā(n(杆 竿
) )
输 léi(yínɡ(赢 羸)弱) 蜾luǒ(蠃 )
字形小贴士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刀”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上像刀柄,下像刀头。金文和小篆都像一把刀形。“刀”的 本义是兵器,也有一种钱称为“刀”或“刀布”。 “刀”是个部首字,有“刀”和“刂”的两种写法:前者如“分”“切”“剪”“劈”等;后者如 “列”“刽”“刺”“刻”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两首课件【品质课件】
思考: 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
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 抱负, 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赏析下阕
上片中的两个典故孙权、寄奴都同京口 北固亭直接相关,下片中出现的人物是不是 作者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他们是怎样联系 起来的?
赏析下阕
上片中的两个典故孙权、寄奴都同京口 北固亭直接相关,下片中出现的人物是不是 作者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他们是怎样联系 起来的?
颇 老 矣 ,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66岁仍想为国效力: 可当 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 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 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上阕: 大好河山 下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孙权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孙权
刘裕
赏析上阕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 草率出师北伐, 想要 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结果落得北望 敌军而仓皇失措。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 草率出师北伐, 想要 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结果落得北望 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新高考·新课件】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
为兵家必争之地。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怀古诗(词):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2020/11/4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整体感知
诵读全文,理解文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永遇第三乐级第四·级 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五级
辛弃疾
2020/11/4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新课导入
单击此眼处光编辑有母稜版,文本足样以式照映一世之豪;
第二级
背第胛三级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第四级 第五级
——南宋·陈亮评价辛弃疾
力挽河山 浩气贯日月 空余英雄心一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20/11/4
6
单解击释此重处编点辑词母语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英版雄文本无样觅式 第二第级三级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第四金级第戈五级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2020/11/4
15
单典击故此处四编:辑拓母版跋标焘题样式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1.第级“三佛级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第四级 佛狸祠,北第魏五太级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 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 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成功的 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怀古诗(词):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2020/11/4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整体感知
诵读全文,理解文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永遇第三乐级第四·级 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五级
辛弃疾
2020/11/4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新课导入
单击此眼处光编辑有母稜版,文本足样以式照映一世之豪;
第二级
背第胛三级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第四级 第五级
——南宋·陈亮评价辛弃疾
力挽河山 浩气贯日月 空余英雄心一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20/11/4
6
单解击释此重处编点辑词母语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英版雄文本无样觅式 第二第级三级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第四金级第戈五级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2020/11/4
15
单典击故此处四编:辑拓母版跋标焘题样式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1.第级“三佛级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第四级 佛狸祠,北第魏五太级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 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 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成功的 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件:6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16张PPT)
这首词写于1205年,辛弃疾66岁之时。辛弃疾从 42岁到62岁一直赋闲在家,不得重用。1203年被宰 相韩侂(tuō)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第二年改 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欲以北伐,沽名邀宠, 巩固相位。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到任后, 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只想侥幸求逞, 草率冒进。辛弃疾苦谏,韩侂胄不但不听,又把他 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 登上北固亭写下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814年前,即公元1205年,南宋宁宗开 禧元年,中国历史上一位由行伍出身, 以武起事,终以文为业,光照文坛的伟 大词人——辛弃疾,以垂暮之年,登上 了镇江的的名胜北固亭,北望被敌人铁 蹄践踏的大好河山,感慨万千,写下了 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介背景,知人论世
取法诗词 学写美文
怀古词的行文思路是:临古地——忆古 人——抒己怀,这个思路可用在游记类文章 中,即:景点——描写——联想——感悟, 请按照这一行文思路,以淮南的八公山或安 丰塘为景点,描写八公山或安丰塘的风光, 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悟,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游记散文。
谢谢!
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 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 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 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薪火传承 立德树人
1207年9月10日,68 岁的词人在悲愤中离世,死前大 喊四字“杀贼! ”“杀贼!”,凄厉的声音刺破了苍穹。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一脉相传,五千年而不绝,就是因为 有无数像辛弃疾这样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 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岳飞,
• 临古地—忆古人—抒己怀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岑参 •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杜甫 • 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刘禹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814年前,即公元1205年,南宋宁宗开 禧元年,中国历史上一位由行伍出身, 以武起事,终以文为业,光照文坛的伟 大词人——辛弃疾,以垂暮之年,登上 了镇江的的名胜北固亭,北望被敌人铁 蹄践踏的大好河山,感慨万千,写下了 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介背景,知人论世
取法诗词 学写美文
怀古词的行文思路是:临古地——忆古 人——抒己怀,这个思路可用在游记类文章 中,即:景点——描写——联想——感悟, 请按照这一行文思路,以淮南的八公山或安 丰塘为景点,描写八公山或安丰塘的风光, 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悟,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游记散文。
谢谢!
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 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 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 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薪火传承 立德树人
1207年9月10日,68 岁的词人在悲愤中离世,死前大 喊四字“杀贼! ”“杀贼!”,凄厉的声音刺破了苍穹。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一脉相传,五千年而不绝,就是因为 有无数像辛弃疾这样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 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岳飞,
• 临古地—忆古人—抒己怀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岑参 •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杜甫 • 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刘禹锡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6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41张PPT)
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 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 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人无能,表达自己 抗金救国的热情。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 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 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 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 时有 “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 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 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 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 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 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 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 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 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听课文录音,正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 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
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
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 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人无能,表达自己 抗金救国的热情。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 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 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 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 时有 “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 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 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 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 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 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 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 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 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听课文录音,正音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 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
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
高中语文 第6课《辛弃疾两首》永遇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达了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 也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第三个是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 下草草北伐,最终仓皇败阵,此典故的用意是告诫统治者 要吸取教训,恢复中原必须先有准备,否则必致失败。
第四个典故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宋军,在长江北 岸爪步山建立一座行宫,改为祠庙,名为“佛狸祠”,而 如今“佛狸祠”前,祭神赛社,烟火不断。作者登高闻鼓 声不觉惊心,这就使他更加悲痛,同时借此来批判人们忘 记国仇家恨,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 ④体味诗人借古人古事古迹要抒发自己怎样的 情感?(体悟情感)
生曹天坐年
子刘下断少
当。英东万
如
雄南兜
孙
谁战鍪
仲
敌未,
谋
手休
。
?。
不 悠 千 满 何 登南
尽 长 江
悠 ,
古 兴 亡
眼 风 光
处 望 神
京 口 北
乡 子
滚
多北州固
滚
少固?亭
流
事楼
有
。
?。
怀
吴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永 遇 乐
京 辛口 弃北 疾固
亭 怀 古
诗家评论
辛词当以《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 ——明代杨慎《词品》
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 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 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 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 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 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第五个典故是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
第三个是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 下草草北伐,最终仓皇败阵,此典故的用意是告诫统治者 要吸取教训,恢复中原必须先有准备,否则必致失败。
第四个典故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宋军,在长江北 岸爪步山建立一座行宫,改为祠庙,名为“佛狸祠”,而 如今“佛狸祠”前,祭神赛社,烟火不断。作者登高闻鼓 声不觉惊心,这就使他更加悲痛,同时借此来批判人们忘 记国仇家恨,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 ④体味诗人借古人古事古迹要抒发自己怎样的 情感?(体悟情感)
生曹天坐年
子刘下断少
当。英东万
如
雄南兜
孙
谁战鍪
仲
敌未,
谋
手休
。
?。
不 悠 千 满 何 登南
尽 长 江
悠 ,
古 兴 亡
眼 风 光
处 望 神
京 口 北
乡 子
滚
多北州固
滚
少固?亭
流
事楼
有
。
?。
怀
吴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永 遇 乐
京 辛口 弃北 疾固
亭 怀 古
诗家评论
辛词当以《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 ——明代杨慎《词品》
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 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 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 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 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 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第五个典故是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
这几句,突出萧索、凄凉之象,笔调转为哀怨、舒缓,词人感慨眼前之景 象,表达了对孙权的崇拜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 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
作者用典的态度及用意:
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 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 寻了。 “ 舞榭歌台,风流 ” ,是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 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 统治者昏庸无能。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 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 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 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 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 居胥意。 "" 仓皇北顾 "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 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 北顾涕交流 " 的诗句。
听读正音,体会节奏和感情: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刘义隆 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 告诫当权者
败北。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
拓跋焘 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 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
作者用典的态度及用意:
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 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 寻了。 “ 舞榭歌台,风流 ” ,是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 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 统治者昏庸无能。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 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 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 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 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 居胥意。 "" 仓皇北顾 "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 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 北顾涕交流 " 的诗句。
听读正音,体会节奏和感情: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刘义隆 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 告诫当权者
败北。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
拓跋焘 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共71张PPT)
• 普通
看诗文: 疏通文意,把握思想
千百年来江山依然如故,却 千古江山,英 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 雄无觅孙仲谋处。 雄人物。
舞榭歌台,风流 昔日繁华的歌舞楼台,连同那
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而去。
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 曾住。想当年,
斜阳照着草丛树木,以及平 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 这里居住过。
辛弃疾以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 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 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榭歌台,风流” ,是英雄事 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 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南宋时期名人 :文天祥 、陆游、辛弃疾、 岳飞、李清照等。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 相韩侂胄tuōzhòu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 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 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 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 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京 口 北永 固遇 亭乐 辛怀 弃古
疾
·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方法与过程:
1.诗词鉴赏“五看法”;
2.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3.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课件: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共15张PPT)
抒
己
志
借孙权、刘裕的典故表达 对英雄人物的赞叹仰慕,也 表达了自己力主抗金和收复 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 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 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耻行 径。
抒
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北伐, 结果大败。辛弃疾借古讽今,劝诫 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教训,北伐要 做好充分准备,不要草率出兵。
己
志
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 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今昔对照, 不堪回首, 体现了辛弃疾对南宋朝廷 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对国运的担忧 之情。 廉颇虽老思用但不得重用,作者 以廉颇自况 ,表达了作者要北伐抗敌 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 。
注:蜀相:三国时蜀汉丞相,指诸葛亮。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 后又辅佐刘禅。
问:作者借诸葛亮表达了哪些情感? 请结合颈联、尾联分析。
明 确 答 案
作者既表达对诸葛亮的 钦佩赞美之情,也为诸葛亮 出师未捷、未实现理想表示 惋惜,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壮 志未酬的感伤。
课 后 作 业
辛弃疾用典功力极 强,课后找几篇辛弃疾 的其它词作,再次体味 其用典的妙处。
谢谢大家!
Hale Waihona Puke 用 典好处: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 使文章富有文采,含蓄深刻。 作用: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 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思
上片 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刘裕(寄奴曾住)
下片 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得仓皇北顾。) 拓跋焘(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 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写 作 背 景
南宋统治集团偏安江南,对金 一味求和妥协,无心收复失地。满 腔爱国热情的辛弃疾得不到朝廷的 重用。1203年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 侂胄起用,韩侂胄急于北伐,起用 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 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辛弃疾 认为战机没有成熟,主张暂时不要 草率行事。哪知韩侂胄听不进辛弃 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中原出 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首词是已经 六十六岁的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 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
高中语文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3.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提示】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 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 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 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下阙小结:
下阙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在艺术风格上,显得豪放悲壮,沉郁苍凉。
修辞手法
1.对比
(1)历史上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 顾”对比。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 祠下,一片神社鸦鼓”对比。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 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 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 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 不召。” 艺术Fra bibliotek色研读课文
1.抒怀写志,内容丰富,义蕴极深,非一般的登临 怀古之作可比。
【提示】词中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对英雄业 绩的热烈向往,充满战斗的激情,而对统治者的妥协 投降,轻率出兵,又表现了深切的忧虑和愤慨,字字 句句都渗透着作者沉痛的感情。
2.体现词人爱国主义精神。
【提示】因词人心中怀着杀敌报国的理想,但是壮志 难酬、岁月蹉跎,而老大无成,内心交织着慷慨悲愤 的复杂感情,所以当他登临祖国大好山河的时候,千 丝万绪涌上心头,常常就写下苍凉悲壮的词作。
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 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共23张PPT)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 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 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 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 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 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 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作用:
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刘裕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作用: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上片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人无能,表达自己 抗金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作用:
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 相韩侂胄tuōzhòu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 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 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 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 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3. 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答:B 点拨:风流是借代,其余为比喻。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产生!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
孙权和刘裕?
建
孙权:
功 立
家园。
矢 志
刘裕:
北 伐
刘裕曾经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
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讽刺刘义隆,警告当权者。 借鉴历史,委婉劝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出兵,必 须作好准备 。
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题材
角
表现手法
度
思想情感
风格 主旨
相同点: 题材:咏史怀古词,题目结构 “地点+怀古”。 主旨:托古喻今,都期望建功立业。 风格:意境雄浑壮阔。
不同点:
表现 手法
苏词:①借景抒情。 ②多铺叙。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 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感慨万千。
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 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 愤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心情沉重,表达了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 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 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 为国效力的壮志!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
孙权和刘裕?
建
孙权:
功 立
家园。
矢 志
刘裕:
北 伐
刘裕曾经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
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讽刺刘义隆,警告当权者。 借鉴历史,委婉劝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出兵,必 须作好准备 。
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题材
角
表现手法
度
思想情感
风格 主旨
相同点: 题材:咏史怀古词,题目结构 “地点+怀古”。 主旨:托古喻今,都期望建功立业。 风格:意境雄浑壮阔。
不同点:
表现 手法
苏词:①借景抒情。 ②多铺叙。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 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感慨万千。
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 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 愤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心情沉重,表达了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 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 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 为国效力的壮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两首课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较后世影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豪放词风的传承,二是爱国精神的弘扬。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豪放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激发了后代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成为了豪放词的经 典之作。
历代评价
1
清代词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这首 词:“辛幼安《贺新郎》、《京口北固亭怀古 》,足称词中龙壁。”
2
清代学者吴恭亨在《蕙风词话》中评价:“此 阕悲壮苍凉,极咏古能事。”
3
当代学者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评价:“ 此词纵情开阖,沉郁雄健,为历来所传诵。”
06
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01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 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
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抒发了作 者对南宋统治集团草率北伐、抗金英雄廉颇老矣而朝廷弃 之不用的愤懑之情。
04
诗词主题
主题思想
忧国忧民
两首词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体现了作 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
怀古伤今
两首词均涉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怀念和感伤,通过对过去 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独特的表现手法
02
两首词均采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暗喻、讽刺等,使
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03
两首词的文字表达非常精准、生动,作者辛弃疾运用了各种修
辞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05
诗词影响与评价
历史地位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史上的重要篇 章,是辛词中最为豪放的风格代表之一。
0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豪放词风的传承,二是爱国精神的弘扬。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豪放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激发了后代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成为了豪放词的经 典之作。
历代评价
1
清代词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这首 词:“辛幼安《贺新郎》、《京口北固亭怀古 》,足称词中龙壁。”
2
清代学者吴恭亨在《蕙风词话》中评价:“此 阕悲壮苍凉,极咏古能事。”
3
当代学者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评价:“ 此词纵情开阖,沉郁雄健,为历来所传诵。”
06
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01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 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
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抒发了作 者对南宋统治集团草率北伐、抗金英雄廉颇老矣而朝廷弃 之不用的愤懑之情。
04
诗词主题
主题思想
忧国忧民
两首词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体现了作 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
怀古伤今
两首词均涉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怀念和感伤,通过对过去 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独特的表现手法
02
两首词均采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暗喻、讽刺等,使
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03
两首词的文字表达非常精准、生动,作者辛弃疾运用了各种修
辞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05
诗词影响与评价
历史地位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史上的重要篇 章,是辛词中最为豪放的风格代表之一。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廉颇的处境如何?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 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 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 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 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 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 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何意? 辛弃疾以 “英雄 ” 一词赞颂孙权,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 意思是只是像孙仲谋那样能保证国家太平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自比廉颇,壮心不已,切望为国效力; 叹无人问讯,徒有英雄豪情的悲愤。 (壮志未已)
主旨: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 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 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一心为国效力,可他终不为用,报国无门。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已呢?虽满怀爱国热情,可是朝 廷早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
3.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一个什么句式?这表现了作 者什么心情?(悲愤)
“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没有人来问。 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 媚和,奸臣当道,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由此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用这句话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上阙小结
二人都在京口建立 功勋,都勇敢面对 北方强敌,从百战 中开创基业,建国 东南。 孙刘权裕
孙权
刘裕
上阙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
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宋文帝刘义隆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 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 仗,草草北伐。
(1)请赏析上阕“红莲相倚浑如醉”中“醉”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移情于景;“醉”字由莲花之红引出,把莲花 比喻成喝醉酒的人脸,并写出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的情景,想象丰富、画 面优美。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悲愤。下阕的前两句用典,借前人被贬的悲愤来抒写自己的悲愤,第三 句以“一丘一壑也风流”的故作旷达之辞来更深刻的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后两句通过描写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英雄 易老”的悲愤。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上阙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 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内容总结
人物 文中诗句
孙权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刘裕 寄奴曾住
概括典故
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层用意
表达抗敌救国之心;感慨英雄不在。 (景仰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新课导入
眼光有稜,足以照映一世之豪; 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南宋·陈亮评价辛弃疾
力挽河山 名垂宇宙
浩气贯日月 空余英雄心一颗 文光冲斗牛 剩有悲壮词千篇
——臧克家题辛稼轩纪念祠
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 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
学习目标
1.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的艺术特色。 2.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 声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赞叹之情)
刘义隆 拓跋焘
元嘉草草,封狼居 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胥,赢得仓皇北顾。
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
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主张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警告 当局)
批评人们忘记战败的历史,忘记了国恨 家仇。(怒斥偏安)
廉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2.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 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不同点: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整体感知 诵读全文,理解文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释重点词语
艺术手法
运用典故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即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 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 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合作交流
1.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 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 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 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 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 场和观点。
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
拓展阅读
1.辛弃疾词的特点
思想内容: (1)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 (2)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艺术风格: (1)前期词多昂扬、激愤; (2)晚年之作转向苍劲、悲壮。 语言特色: (1)大量使用散文句式。 (2)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词、成句和历史典故。
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的统治着北方,那里 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 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 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典故五: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解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江苏省镇江 市。北固亭,又名祭江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 上。北固亭下临长江,三面环水,地势险要,历 为兵家必争之地。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怀古诗(词):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英雄无觅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寻找) (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 (草率) (落得) (不堪,哪堪) (普通)
思考
1.此词在写作上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用典
2.请根据书上注释,看词人都怀想了哪些古人? 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分析鉴赏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北伐结果如何? 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作者主张北伐,但他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借此事咏叹当时南 宋近事,即张浚北伐,在符离兵败一事,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典故四:拓跋焘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怀古名地 (1)建康、金陵、赤壁、姑苏、吴门、台城、会稽 (2)易水、汴河、楚江 (3)西塞山、鹿门山、垓下、乌江亭、汉宫、蓬莱阁、乌衣巷 (4)李白坟、岳飞墓、武侯祠、项王墓、屈子祠
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吴门:历史上作为苏州的别称之一,为春秋吴国故地,故称。 西塞山:曾经的军事要塞,据说在此曾经西晋灭吴。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是写当地老百姓 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说明现在沦 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 惨不忍睹的。
3.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 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相韩侂胄(tuō zhòu) 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 伐重要基地。辛弃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 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就把他调离镇江。
2.登高
怀才不遇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喟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仕途坎坷的孟浩然登上岘山哀吟“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忧国忧民的 杜甫登上岳阳楼泪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精忠报国的岳飞登楼长 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成空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悲 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登高生愁、登高感忧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模 式,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 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 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 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 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 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 保卫了家园。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 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何意? 辛弃疾以 “英雄 ” 一词赞颂孙权,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 意思是只是像孙仲谋那样能保证国家太平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自比廉颇,壮心不已,切望为国效力; 叹无人问讯,徒有英雄豪情的悲愤。 (壮志未已)
主旨: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 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 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一心为国效力,可他终不为用,报国无门。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已呢?虽满怀爱国热情,可是朝 廷早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
3.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一个什么句式?这表现了作 者什么心情?(悲愤)
“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没有人来问。 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 媚和,奸臣当道,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由此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用这句话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上阙小结
二人都在京口建立 功勋,都勇敢面对 北方强敌,从百战 中开创基业,建国 东南。 孙刘权裕
孙权
刘裕
上阙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
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宋文帝刘义隆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 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 仗,草草北伐。
(1)请赏析上阕“红莲相倚浑如醉”中“醉”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移情于景;“醉”字由莲花之红引出,把莲花 比喻成喝醉酒的人脸,并写出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的情景,想象丰富、画 面优美。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悲愤。下阕的前两句用典,借前人被贬的悲愤来抒写自己的悲愤,第三 句以“一丘一壑也风流”的故作旷达之辞来更深刻的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后两句通过描写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英雄 易老”的悲愤。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上阙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 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内容总结
人物 文中诗句
孙权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刘裕 寄奴曾住
概括典故
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层用意
表达抗敌救国之心;感慨英雄不在。 (景仰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新课导入
眼光有稜,足以照映一世之豪; 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南宋·陈亮评价辛弃疾
力挽河山 名垂宇宙
浩气贯日月 空余英雄心一颗 文光冲斗牛 剩有悲壮词千篇
——臧克家题辛稼轩纪念祠
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 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
学习目标
1.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的艺术特色。 2.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 声的怯懦,形成鲜明对比。(赞叹之情)
刘义隆 拓跋焘
元嘉草草,封狼居 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胥,赢得仓皇北顾。
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
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主张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警告 当局)
批评人们忘记战败的历史,忘记了国恨 家仇。(怒斥偏安)
廉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2.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 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不同点: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整体感知 诵读全文,理解文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释重点词语
艺术手法
运用典故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即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 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 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合作交流
1.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 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 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 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 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 场和观点。
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
拓展阅读
1.辛弃疾词的特点
思想内容: (1)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 (2)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艺术风格: (1)前期词多昂扬、激愤; (2)晚年之作转向苍劲、悲壮。 语言特色: (1)大量使用散文句式。 (2)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词、成句和历史典故。
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的统治着北方,那里 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 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 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典故五: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解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江苏省镇江 市。北固亭,又名祭江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 上。北固亭下临长江,三面环水,地势险要,历 为兵家必争之地。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怀古诗(词):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英雄无觅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寻找) (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 (草率) (落得) (不堪,哪堪) (普通)
思考
1.此词在写作上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用典
2.请根据书上注释,看词人都怀想了哪些古人? 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分析鉴赏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北伐结果如何? 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作者主张北伐,但他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借此事咏叹当时南 宋近事,即张浚北伐,在符离兵败一事,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典故四:拓跋焘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怀古名地 (1)建康、金陵、赤壁、姑苏、吴门、台城、会稽 (2)易水、汴河、楚江 (3)西塞山、鹿门山、垓下、乌江亭、汉宫、蓬莱阁、乌衣巷 (4)李白坟、岳飞墓、武侯祠、项王墓、屈子祠
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吴门:历史上作为苏州的别称之一,为春秋吴国故地,故称。 西塞山:曾经的军事要塞,据说在此曾经西晋灭吴。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是写当地老百姓 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说明现在沦 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 惨不忍睹的。
3.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 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相韩侂胄(tuō zhòu) 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 伐重要基地。辛弃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 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就把他调离镇江。
2.登高
怀才不遇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喟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仕途坎坷的孟浩然登上岘山哀吟“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忧国忧民的 杜甫登上岳阳楼泪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精忠报国的岳飞登楼长 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成空的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悲 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登高生愁、登高感忧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模 式,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