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丙肝中文幻灯片课件
HCV 的特性
• 黄病毒科1 • 有包膜2 • 单股正链 RNA (9.6 kb)1,3 • 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3 • 6 种基因型, 超过80种亚型4 •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4 —— 准种4 • T½: 2.7 小时2 • 每日复制量:10 兆 (1012) 病毒颗粒2
1. Purcell RH.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U et al. Science. 1998;282:103-107. 3. Rosenberg S. J Mol Biol. 2001;313:451-464. 4. Lauer GM, Walker BD. N Engl J Med. 2001;345:41-52.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75% 1a, 1b
1a, 1b, 2, 3
1a, 1b, 2, 3 4
4
5
2, 1b
1a, 1b,
3
3, 6
1a, 1b, 3
1. Hoofnagle J. Hepatology 2002; 36: S21 2. Zein N. Clin Microbiol Rev 2000; 13: 223 3. Alter M, et al. N Engl J Med 1999; 341: 556
• 急性丙型肝炎: 1.输血史、HCV暴露史。 2.临床: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区疼痛等。 3.检查:ALT↑,抗HCV(+),HCV RNA(+)。
• 慢性丙型肝炎: 1. HCV感染超过6个月, 2. 肝病理:符合慢性肝炎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丙肝诊治》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的
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
治疗的终点是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99%以上的患者获得SVR几乎等同于治 愈
1 IU/ml ≈ 0.854* copy/ml+0.538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
19
急性HCV感染的慢性化率高
急性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可获得较高的SVR
治疗时机:观察12周(8-16周,以观察HCV能否发生自发清 除),HCV RNA仍为阳性者可启动抗病毒治疗(具体的治 疗时机应个体化)
治疗用药: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单药治疗;是否 联合RBV治疗尚无推荐意见,应依据个体情况决定。
疗程:12周-24周 (基因1型治疗24周;非基因1型治疗12周)
利巴韦林800-1000mg/d,24-48疗程。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28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指征
•免疫功能正常、尚无即刻进行高活性抗逆转 录病毒治疗(HAART)指征者,应首先治疗 HCV感染
•正在接受HAART治疗、肝纤维化呈S2 或S3 的患者,需同时给予抗HCV治疗;但要特别 注意观察利巴韦林与抗HIV核苷类似物相互 作用的可能性,包括乳酸酸中毒等
精选ppt课件
2
精选ppt课件
3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和HCV RNA
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肝脏影像及
病理组织学等检查
丙型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
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 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 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 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 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 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 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 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 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 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 要。 + 6.肝组织活检 + 是评估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 金标准。
8
+ 1.抗HCV + 即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
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 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 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 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 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 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 否为丙型病毒性肝炎。
4
+ 2.性传播。 + 3.母婴传播 + 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
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 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 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 险性。 + 4.其他途径 + 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 明。
5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
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 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 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 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 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 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 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 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 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 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 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 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 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丙型肝炎患者评估 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 要。 + 6.肝组织活检 + 是评估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 金标准。
8
+ 1.抗HCV + 即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
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 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 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 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 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 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 否为丙型病毒性肝炎。
4
+ 2.性传播。 + 3.母婴传播 + 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
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 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 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 险性。 + 4.其他途径 + 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 明。
5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
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 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 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 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 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乙肝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Anti-HCV)
血浆/血清/全血 250403014 20元 酶免
每天上午10:00前样本当天可出报告,10:00后样本第二天下午 出报告
HBV 血清学检测
HBV DNA检测
HBeAg
HCV RNA检测
HBV DNA 分子检测 HBV DNA 定量检测
HBV 耐药突变株检测
③ PCR检测结果与其它检测 项目不同,一般量值变化 在一个数量级内均视为没 有变化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意义
缩短“窗口期”,有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HBV感染后至血液中出现可检出的HBsAg或HBV特异抗体需要一定时间。
HBV DNA先于 HBsAg出现于外周
血循环中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HBeAg
HCV RNA检测
表面抗原 (HBsAg) e 抗原(HBeAg) 表面抗体(抗-HBs) e抗体(抗-HBe)
HBV血清学检测——乙肝两对半
+ 定性(qualitative) 判断阴阳性
+ 定量(quantitative) 单位:ng/ml、IU/ml、IU/L、PEIU/ml
定性-乙肝“两对半”
HBV DNA高精度检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 测
每周一、周四10:30 前样本,15:00出报 告
每周四11:00前样本 ,当日16:30出报告
HCV RNA检测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h内送 每周三10:00前样本
至实验室
,15:00出报告
HBV耐药基因检测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
-
-
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
相关检验项目详情
检验科(84005)
检测
丙肝教程PPT课件
9
临床表现
• 丙肝潜伏期2周—6个月,平均约40天 •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肝类似,只是丙肝临床症 状轻微,一般很难达到重型肝炎程度 • 因症状轻,多被忽略,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肝硬 化失代偿期,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10
并发症
• 与乙肝类似,并发症较乙肝少 • 肝内并发症:肝硬化、脂肪肝、肝癌 • 肝外并发症:胆道炎症、胰腺炎、糖尿病、心肌炎、肾小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1.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
素、葡醛内酯、谷胱甘肽;2.降酶药:五味子制 剂联苯双酯,甘草提取物;3.退黄药物:腺苷蛋 氨酸,熊去氧胆酸,丹参。茵栀黄等,肝内淤胆 严重时可慎重应用皮质激素 • 2.免疫调节 • 胸腺肽、云芝多糖等药物 • 3.抗纤维化 • 丹参,冬虫夏草等 • 4.抗病毒治疗
29
预后
• 1.急性丙型肝炎 • 60%--85%转慢性丙肝或携带者 • 2.慢性丙型肝炎 • 慢性丙肝患者较乙肝预后稍好 • 3.重型肝炎(肝衰竭) • 预后差,病死率50%--70%,慢重肝病死率可达80%以上 • 4.淤胆型肝炎 • 急性效果好,慢性效果差 • 5.肝炎肝硬化 • 部分肝硬化可演变为肝癌
27
治疗
• 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与干 扰素合用,降低复发率
• 新型抗丙肝病毒药物:索非布韦、达卡他 韦等药物,口服,副作用小,疗程短(3个 月),效果好,治愈率高,国内未上市
28
丙肝预防
• 一.控制传染源 • 抗病毒治疗,减少传染机会,感染者不能从事食
品加工、饮食服务,献血员严格筛查 • 二.切断传播途径 • 一次性注射器、阻断母婴传播、加强血制品管理 • 三.保护易感人群 • 丙肝目前无疫苗保护
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 • 重型肝炎并发症: • 1.肝性脑病:多发生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 • 2.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诱发肝性脑病、腹水、感
临床表现
• 丙肝潜伏期2周—6个月,平均约40天 •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肝类似,只是丙肝临床症 状轻微,一般很难达到重型肝炎程度 • 因症状轻,多被忽略,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肝硬 化失代偿期,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10
并发症
• 与乙肝类似,并发症较乙肝少 • 肝内并发症:肝硬化、脂肪肝、肝癌 • 肝外并发症:胆道炎症、胰腺炎、糖尿病、心肌炎、肾小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1.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
素、葡醛内酯、谷胱甘肽;2.降酶药:五味子制 剂联苯双酯,甘草提取物;3.退黄药物:腺苷蛋 氨酸,熊去氧胆酸,丹参。茵栀黄等,肝内淤胆 严重时可慎重应用皮质激素 • 2.免疫调节 • 胸腺肽、云芝多糖等药物 • 3.抗纤维化 • 丹参,冬虫夏草等 • 4.抗病毒治疗
29
预后
• 1.急性丙型肝炎 • 60%--85%转慢性丙肝或携带者 • 2.慢性丙型肝炎 • 慢性丙肝患者较乙肝预后稍好 • 3.重型肝炎(肝衰竭) • 预后差,病死率50%--70%,慢重肝病死率可达80%以上 • 4.淤胆型肝炎 • 急性效果好,慢性效果差 • 5.肝炎肝硬化 • 部分肝硬化可演变为肝癌
27
治疗
• 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与干 扰素合用,降低复发率
• 新型抗丙肝病毒药物:索非布韦、达卡他 韦等药物,口服,副作用小,疗程短(3个 月),效果好,治愈率高,国内未上市
28
丙肝预防
• 一.控制传染源 • 抗病毒治疗,减少传染机会,感染者不能从事食
品加工、饮食服务,献血员严格筛查 • 二.切断传播途径 • 一次性注射器、阻断母婴传播、加强血制品管理 • 三.保护易感人群 • 丙肝目前无疫苗保护
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 • 重型肝炎并发症: • 1.肝性脑病:多发生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 • 2.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诱发肝性脑病、腹水、感
预防丙肝PPT课件
治疗费用高昂,早期预防可减少经济负担。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社会责任
通过预防丙肝,保护自己及他人,促进社会 健康。
提高公众意识是实现预防的关键。
如何预防丙肝?
如何预防丙肝?
安全注射
确保使用一次性针具和医疗器械。
避免共用针具,定期检查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
如何预防丙肝?
性安全
使用安全套和避免与不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
大约8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病。
什么是丙肝?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接触传播,包括共用针具、输血等 。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低。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公共健康影响
丙肝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影响数亿人。
慢性丙肝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增加医疗负 担。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个人健康
感染丙肝会对个人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如肝 功能衰竭。
如出现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就医。
尽早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健康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丙肝抗体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丙肝并发症的关键。
谢谢观看
医疗从业者在工作中暴露于血液的风险较高 。
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防护措施。
谁需要特别关注丙肝预防? 孕妇
孕妇应进行丙肝筛查,以防止母婴传播。
早期检测和干预可以降低传播风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高风险接触后
如有高风险行为或接触感染者,应尽快就医。
早期检测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时
预防丙肝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丙肝? 2.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3. 如何预防丙肝? 4. 谁需要特别关注丙肝预防?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社会责任
通过预防丙肝,保护自己及他人,促进社会 健康。
提高公众意识是实现预防的关键。
如何预防丙肝?
如何预防丙肝?
安全注射
确保使用一次性针具和医疗器械。
避免共用针具,定期检查医疗机构的卫生状况。
如何预防丙肝?
性安全
使用安全套和避免与不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
大约8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病。
什么是丙肝?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接触传播,包括共用针具、输血等 。
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低。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公共健康影响
丙肝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影响数亿人。
慢性丙肝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增加医疗负 担。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个人健康
感染丙肝会对个人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如肝 功能衰竭。
如出现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就医。
尽早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健康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丙肝抗体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丙肝并发症的关键。
谢谢观看
医疗从业者在工作中暴露于血液的风险较高 。
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防护措施。
谁需要特别关注丙肝预防? 孕妇
孕妇应进行丙肝筛查,以防止母婴传播。
早期检测和干预可以降低传播风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高风险接触后
如有高风险行为或接触感染者,应尽快就医。
早期检测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时
预防丙肝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丙肝? 2. 为什么要预防丙肝? 3. 如何预防丙肝? 4. 谁需要特别关注丙肝预防?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丙肝病例报告 ppt课件
✓ 发现问题及时开展现场核查,督促医疗机构对核查过程中发现 的问题病例进行网络订正
年度考核指标
➢ 疫情报告率达50%以上 ➢ 现场核查准确率达50%以上
健康高于财富
Health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谢谢!
能正常,该情况是否进行疫情报告?如果报告,病例分类是什么?是
否进行急性、慢性的分期?
2.某患者因黄疸、低热和右腹部疼痛入院。既往曾有静脉吸毒诊断患有 丙肝病史,当时给予正规治疗后已痊愈。但2个月前又复吸毒品并与 他人共用针具,实验室发现HCV RNA(+),该情况是否进行疫情 报告?如果报告,病例分类是什么?是否进行急性、慢性的分期报告 ?
健康高于财富
Health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二、丙型肝炎病例报告要求
现行丙肝病例报告标准
健康高于财富
Health is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n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肝功异常
n 临床诊断病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Ø 血清抗-HCV阳性+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肝功异常
以下情况要求进行网络报valuable than wealth.
医生首次诊断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既往病例已治愈(核酸阴性,抗体阳性),再次感染的,需 再次报告;
HCV RNA阳性者,不论抗-HCV是否阳性,均须报告实验室 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区分急、慢性;
➢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 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 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丙肝护理PPT
丙肝简介
丙肝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 传播和婴儿垂直传播
丙肝的感染对肝脏有持续的损害,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丙肝症状及诊 断
丙肝症状及诊断
标题:丙肝症状及诊断 丙肝症状通常包括疲劳、食欲 不振、肝区疼痛等
丙肝症状及诊断
丙肝的诊断常通过血液检查来确定病毒 感染和肝功能损害情况
确诊丙肝后,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分型 和病情评估
丙肝护理方法
丙肝护理方法
标题:丙肝护理方法 丙肝患者应遵循严格的个人卫 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个人 用品等
丙肝护理方法
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高蛋白 的饮食,避免酗酒和吸烟
定期监测肝功能,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药物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生活质量改善
生活质量改善
标题:生活质量改善 丙肝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
丙肝护理PPT
目录 导言 丙肝简介 丙肝症状及诊断 丙肝护理方法 生活质量改善 结语
导言
导言
标题:丙肝护理 目标:为用户提供丙肝护理的相 关知识和方法
导言
摘要:本PPT将介绍丙肝的基本知识、常 见症状和护理方法,帮助用户更好地应 对丙肝相关问题。
丙肝简介
丙肝简介
标题:丙肝概述 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 毒性肝炎
生活质量改善
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和肝脏代谢功能
关注社会资讯,参与相关活动,扩展社 交圈子,减少孤独感
结语
结语
标题:丙肝护理总结 丙肝是一种需要长期护理的疾 病,患者应积极正面地应对, 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个人卫 生习惯
结语
通过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患者可以 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丙肝的进一步恶 化
丙肝中文幻灯片医学PPT课件
HCV 的特性
• 黄病毒科1 • 有包膜2 • 单股正链 RNA (9.6 kb)1,3 • 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3
• 6 种基因型, 超过80种亚型4
•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4 —— 准种4
• T½ : 2.7 小时2
• 每日复制量:10 兆 (1012) 病毒颗粒2
1. Purcell RH.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U et al. Science. 1998;282:103-107. 3. Rosenberg S. J Mol Biol. 2001;313:451-464. 4. Lauer GM, Walker BD. N Engl J Med. 2001;345:41-52.
HCV 感染:危险因素
• 1992 年前输血或血制品(未经筛查) • 静脉药瘾 • 医疗设备未经严格消毒 • 未经保护的性接触 • 纹身,皮肤穿孔 • 针灸
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
(Slow) ≥感染后30 年 女性, 年轻
失代偿 (~20%)
疾病进展率
正常的肝 脏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80%)
慢性肝炎
派罗欣新医药信息顾问培训-HCV
主要内容
• • • • • • • • • • • 慢性丙肝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 丙肝的诊断 丙肝的治疗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药理学及药动学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疗效 派罗欣的安全性 / 耐受性 个体化治疗 利巴韦林的重要作用 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 特殊人群的治疗 把丙肝病人找出来
• 急性丙型肝炎: 1.输血史、HCV暴露史。 2.临床: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区疼痛等。 3.检查:ALT↑,抗HCV(+),HCV RNA(+)。
精丙型肝炎防治知识讲座PPT精选课件
*ALT:谷丙转氨酶
丙型肝炎能治好吗?
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主要目标 治愈
完全清除病毒
防止疾病的发生 (硬化/ 坏死 /肝癌)
无症状
次要目标 延缓/预防
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延缓/阻止失代偿的发生 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
什么样的丙肝需要治疗?
什么样的丙肝需要治疗?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高” 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型肝炎疫情 ②缺乏防范意识,不重视。
防止疾病的发生 (硬化/ 坏死 /肝癌)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低” 丙型肝炎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给患者、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及经济负担。 丙型肝炎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漏检最高的一种传染病!
HCV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HCV感染者。
经血液传播
经性传播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低”
❖低认知: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较低。 ❖ 低就诊:认知程度低,起病隐匿。 ❖ 低治疗:治疗费用高,副作用大,不知道
可以治愈。
丙型肝炎给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性生活坚持全程使用安全套;
与高九慢院 化同性•行:,感丙和染健HC型康V相后伴肝发展炎成慢性可丙型导肝炎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甚至可
母婴传播
输血、血制品,共用 与HCV感染者发生不安 HCV感染母亲将HCV传
不洁器械等
全性行为
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
2%
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 传播机率较低,但性交 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
方式。
出血、合并性病、多性 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
伴时风险增加。
至4%~7%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高危人群
• 经常接触血液或血制品者 – 血友病患者 – 静脉药瘾者 – 血液透析者 – 骨髓和肾移植者 – 经常静脉注射患者
丙型肝炎能治好吗?
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主要目标 治愈
完全清除病毒
防止疾病的发生 (硬化/ 坏死 /肝癌)
无症状
次要目标 延缓/预防
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延缓/阻止失代偿的发生 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
什么样的丙肝需要治疗?
什么样的丙肝需要治疗?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高” 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型肝炎疫情 ②缺乏防范意识,不重视。
防止疾病的发生 (硬化/ 坏死 /肝癌)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低” 丙型肝炎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给患者、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及经济负担。 丙型肝炎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漏检最高的一种传染病!
HCV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HCV感染者。
经血液传播
经性传播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低”
❖低认知: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较低。 ❖ 低就诊:认知程度低,起病隐匿。 ❖ 低治疗:治疗费用高,副作用大,不知道
可以治愈。
丙型肝炎给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性生活坚持全程使用安全套;
与高九慢院 化同性•行:,感丙和染健HC型康V相后伴肝发展炎成慢性可丙型导肝炎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甚至可
母婴传播
输血、血制品,共用 与HCV感染者发生不安 HCV感染母亲将HCV传
不洁器械等
全性行为
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
2%
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 传播机率较低,但性交 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
方式。
出血、合并性病、多性 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
伴时风险增加。
至4%~7%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高危人群
• 经常接触血液或血制品者 – 血友病患者 – 静脉药瘾者 – 血液透析者 – 骨髓和肾移植者 – 经常静脉注射患者
学习《丙肝指南》课件
学习《丙肝指南》PPT课 件
欢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将深入介绍丙肝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 治疗、病毒学、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等内容。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它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染。 丙肝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输血、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头等。性接触、垂直 传播和医疗操作也可能导致感染。了解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丙肝的传播至 关重要。
丙肝的症状和治疗
丙肝的症状通常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肚子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肝移植和补充肝 功能支持。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诊断丙肝的方法
快速诊断丙肝对于及早开始治疗非常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肝脏生物组织学 检查等。
病毒学和病原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
了解丙肝病毒的病原学和病毒学特性对预防和治疗丙肝至关重要。深入了解 病毒的分类、结构和复制过程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抗病毒策略。
丙肝病毒的分类
丙肝病毒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亚型。这些分类对于研究病毒传播途径、病毒 变异和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是丙肝传播的两个重要途径。通过控制输血质量、 规范医疗操作和加强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欢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将深入介绍丙肝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 治疗、病毒学、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等内容。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它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染。 丙肝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例如输血、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头等。性接触、垂直 传播和医疗操作也可能导致感染。了解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丙肝的传播至 关重要。
丙肝的症状和治疗
丙肝的症状通常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肚子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肝移植和补充肝 功能支持。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诊断丙肝的方法
快速诊断丙肝对于及早开始治疗非常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肝脏生物组织学 检查等。
病毒学和病原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
了解丙肝病毒的病原学和病毒学特性对预防和治疗丙肝至关重要。深入了解 病毒的分类、结构和复制过程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抗病毒策略。
丙肝病毒的分类
丙肝病毒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亚型。这些分类对于研究病毒传播途径、病毒 变异和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是丙肝传播的两个重要途径。通过控制输血质量、 规范医疗操作和加强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丙肝患者的护理PPT
丙肝患者的饮食护理
营养补充:介绍如何通过饮食补充必要 的营养
心理护理和支 持
心理护理和支持
心理压力:解释丙肝对患者心 理产生的影响 心理护理:提供帮助患者应对 心理问题的方法
心理护理和支持
支持与辅导:介绍丙肝患者可获得的支 持和辅导资源
预防丙肝的关 键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预防丙肝的关键措施疫苗接种:提醒受众接种丙肝 疫苗的重要性和程序 安全性行为:强调用安全措施 预防丙肝传播的重要性
丙肝患者的护 理PPT
目录 导言 丙肝的护理 丙肝患者的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和支持 预防丙肝的关键措施 丙肝患者的日常生活 常见问题与解答 总结
导言
导言
丙肝介绍:介绍丙肝病毒及其 传播途径 丙肝症状:解释丙肝患者可能 出现的症状
导言
目标受众:明确该PPT的受众对象,如 护士、医生或丙肝患者家属
常见问题与解答
Q: 丙肝患者可否饮酒? A: 解答丙肝 患者饮酒问题
总结
总结
丙肝护理的重要性:强调丙肝 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和效果 结束语:向受众提供鼓励和资 源,鼓励他们积极应对丙肝疾 病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预防丙肝的关键措施
医疗监控:介绍丙肝患者定期接受医疗 检查和监控的必要性
丙肝患者的日 常生活
丙肝患者的日常生活
日常护理:提供在家日常护理 的建议 适度运动:介绍适宜的运动方 式和目标
丙肝患者的日常生活
如何与他人沟通:提供如何与他人沟通 丙肝患者身份的建议
常见问题与解 答
常见问题与解答
Q: 丙肝患者可否怀孕? A: 解 答丙肝患者怀孕问题 Q: 丙肝是否会逐渐痊愈? A: 解答丙肝患者痊愈问题
丙肝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派罗欣新医药信息顾问培训-HCV
主要内容
• 慢性丙肝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 • 丙肝的诊断 • 丙肝的治疗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药理学及药动学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疗效 • 派罗欣的安全性 / 耐受性 • 个体化治疗 • 利巴韦林的重要作用 • 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 • 特殊人群的治疗 • 把丙肝病人找出来
全球1.7亿人感染HCV
>10%
2.5–10%
1–2.5%
WHO. Wkly Epidemiol Rec 2002; 77: 41
我国HCV流行情况
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 为3.2%。各地区间抗-HCV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以长江为界,北 方(3.6%)高于南方(2.9%),西南、华东、华北、西北、中南和 东北分别为2.5%、2.7%、3.2%、3.3%、3.8%和4.6%。
HCV感染时的年龄与发生肝硬化的概率
1.00
0.75
0.50 0.25
0.00 0
>50 41–50
31–40 21–30
<21
10
20
30
40
感染持续时间(年)
Adapted from Poynard T et al. J Hepatol. 2001;34:730-739.
丙肝的诊断
丙型肝炎的诊断
慢性丙肝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的比较
病毒种类 基因组 传播途径 潜伏期(天) 慢性
甲肝
乙肝
丙肝
小核糖核 酸病毒 RNA
肝炎DNA病 毒
DNA
黄病毒属 RNA
粪-口
体液
体液
15–50 否
28–160 是
15–150 是
丁肝
拟病毒
RNA 体液 不定 是
戊肝
杯状பைடு நூலகம்毒
RNA 粪-口 15–45
(Fast)
慢性丙型肝炎进展的加速因素
• 以前有酗酒史或仍在酗酒者1 • 感染时的年龄较大(40 岁)1 • 男性1 • 其他重叠发病:
– HIV/HCV 同时感染2 – HBV/HCV 同时感染3 – 肥胖症
1. Poynard T et al. Lancet. 1997;349:825-832. 2. Di Martino V et al. Hepatology. 2001;34:1193-1199. 3. Lana R et al. Med Clin (Barc). 2001;117:607-610.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75% 1a, 1b
1a, 1b, 2, 3
1a, 1b, 2, 3 4
4
5
2, 1b
1a, 1b,
3
3, 6
1a, 1b, 3
1. Hoofnagle J. Hepatology 2002; 36: S21 2. Zein N. Clin Microbiol Rev 2000; 13: 223 3. Alter M, et al. N Engl J Med 1999; 341: 556
名词解释
• HCV-丙型肝炎病毒 • HCC-肝细胞癌 • RNA-核糖核酸 • HBV-乙型肝炎病毒 • HIV-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 ALT-谷丙转氨酶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 EIA- 酶免疫测定 • HVL-高病毒载量 • LVL-低病毒载量
名词解释
• IFN-干扰素 • PegIFN-聚乙二醇干扰素 • RBV-利巴韦林 • EOT-治疗结束时 • SVR-持续的病毒学应答 • RVR-快速病毒学应答 • EVR-早期病毒学应答 • cE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 • pEVR-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
稳定的肝 炎 (80%)
失代偿 (~20%)
肝硬化 (20%)
肝细胞癌
(1–4% 每 年)
缓慢进展 (~75%)
HCC =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感染后20年 饮酒, 合并HIV或HBV感染
Lauer G & Walker B. N Engl J Med 2001; 345: 41
• 急性丙型肝炎: 1.输血史、HCV暴露史。 2.临床: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区疼痛等。 3.检查:ALT↑,抗HCV(+),HCV RNA(+)。
• 慢性丙型肝炎: 1. HCV感染超过6个月, 2. 肝病理:符合慢性肝炎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HCV 结构
包膜
RNA 基因组
核壳体(核心) 蛋白
HCV 生活周期
结合
与膜融合
胞饮作用 病毒装配与成熟
脱壳
正链
翻译与多肽链加工
RNA 复制
负链
囊泡融合与病毒释放
Davis GL et al. Semin Liver Dis. 1999;19(suppl 1):103-112.
HCV 感染: 全球流行
• 黄病毒科1 • 有包膜2 • 单股正链 RNA (9.6 kb)1,3 • 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3 • 6 种基因型, 超过80种亚型4 •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4 —— 准种4 • T½: 2.7 小时2 • 每日复制量:10 兆 (1012) 病毒颗粒2
1. Purcell RH.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U et al. Science. 1998;282:103-107. 3. Rosenberg S. J Mol Biol. 2001;313:451-464. 4. Lauer GM, Walker BD. N Engl J Med. 2001;345:41-52.
否
1. Purcell R,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1994; 91: 2401 2. Ryder S & Beckingham I. BMJ 2001; 322: 151 3. WHO. Hepatitis C Fact Sheet no. 164. 2000
HCV 的特性
HCV 感染:危险因素
• 1992 年前输血或血制品(未经筛查) • 静脉药瘾 • 医疗设备未经严格消毒 • 未经保护的性接触 • 纹身,皮肤穿孔 • 针灸
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
(Slow)
疾病进展率
≥感染后30 年 女性, 年轻
正常的肝 脏
急性感染
疾病自发缓解 (20%)
慢性感染 (80%)
慢性肝炎
主要内容
• 慢性丙肝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 • 丙肝的诊断 • 丙肝的治疗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药理学及药动学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的疗效 • 派罗欣的安全性 / 耐受性 • 个体化治疗 • 利巴韦林的重要作用 • 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 • 特殊人群的治疗 • 把丙肝病人找出来
全球1.7亿人感染HCV
>10%
2.5–10%
1–2.5%
WHO. Wkly Epidemiol Rec 2002; 77: 41
我国HCV流行情况
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 为3.2%。各地区间抗-HCV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以长江为界,北 方(3.6%)高于南方(2.9%),西南、华东、华北、西北、中南和 东北分别为2.5%、2.7%、3.2%、3.3%、3.8%和4.6%。
HCV感染时的年龄与发生肝硬化的概率
1.00
0.75
0.50 0.25
0.00 0
>50 41–50
31–40 21–30
<21
10
20
30
40
感染持续时间(年)
Adapted from Poynard T et al. J Hepatol. 2001;34:730-739.
丙肝的诊断
丙型肝炎的诊断
慢性丙肝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的比较
病毒种类 基因组 传播途径 潜伏期(天) 慢性
甲肝
乙肝
丙肝
小核糖核 酸病毒 RNA
肝炎DNA病 毒
DNA
黄病毒属 RNA
粪-口
体液
体液
15–50 否
28–160 是
15–150 是
丁肝
拟病毒
RNA 体液 不定 是
戊肝
杯状பைடு நூலகம்毒
RNA 粪-口 15–45
(Fast)
慢性丙型肝炎进展的加速因素
• 以前有酗酒史或仍在酗酒者1 • 感染时的年龄较大(40 岁)1 • 男性1 • 其他重叠发病:
– HIV/HCV 同时感染2 – HBV/HCV 同时感染3 – 肥胖症
1. Poynard T et al. Lancet. 1997;349:825-832. 2. Di Martino V et al. Hepatology. 2001;34:1193-1199. 3. Lana R et al. Med Clin (Barc). 2001;117:607-610.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75% 1a, 1b
1a, 1b, 2, 3
1a, 1b, 2, 3 4
4
5
2, 1b
1a, 1b,
3
3, 6
1a, 1b, 3
1. Hoofnagle J. Hepatology 2002; 36: S21 2. Zein N. Clin Microbiol Rev 2000; 13: 223 3. Alter M, et al. N Engl J Med 1999; 341: 556
名词解释
• HCV-丙型肝炎病毒 • HCC-肝细胞癌 • RNA-核糖核酸 • HBV-乙型肝炎病毒 • HIV-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 ALT-谷丙转氨酶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 EIA- 酶免疫测定 • HVL-高病毒载量 • LVL-低病毒载量
名词解释
• IFN-干扰素 • PegIFN-聚乙二醇干扰素 • RBV-利巴韦林 • EOT-治疗结束时 • SVR-持续的病毒学应答 • RVR-快速病毒学应答 • EVR-早期病毒学应答 • cE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 • pEVR-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
稳定的肝 炎 (80%)
失代偿 (~20%)
肝硬化 (20%)
肝细胞癌
(1–4% 每 年)
缓慢进展 (~75%)
HCC =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感染后20年 饮酒, 合并HIV或HBV感染
Lauer G & Walker B. N Engl J Med 2001; 345: 41
• 急性丙型肝炎: 1.输血史、HCV暴露史。 2.临床: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肝区疼痛等。 3.检查:ALT↑,抗HCV(+),HCV RNA(+)。
• 慢性丙型肝炎: 1. HCV感染超过6个月, 2. 肝病理:符合慢性肝炎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HCV 结构
包膜
RNA 基因组
核壳体(核心) 蛋白
HCV 生活周期
结合
与膜融合
胞饮作用 病毒装配与成熟
脱壳
正链
翻译与多肽链加工
RNA 复制
负链
囊泡融合与病毒释放
Davis GL et al. Semin Liver Dis. 1999;19(suppl 1):103-112.
HCV 感染: 全球流行
• 黄病毒科1 • 有包膜2 • 单股正链 RNA (9.6 kb)1,3 • 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3 • 6 种基因型, 超过80种亚型4 •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4 —— 准种4 • T½: 2.7 小时2 • 每日复制量:10 兆 (1012) 病毒颗粒2
1. Purcell RH.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U et al. Science. 1998;282:103-107. 3. Rosenberg S. J Mol Biol. 2001;313:451-464. 4. Lauer GM, Walker BD. N Engl J Med. 2001;345:41-52.
否
1. Purcell R,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1994; 91: 2401 2. Ryder S & Beckingham I. BMJ 2001; 322: 151 3. WHO. Hepatitis C Fact Sheet no. 164. 2000
HCV 的特性
HCV 感染:危险因素
• 1992 年前输血或血制品(未经筛查) • 静脉药瘾 • 医疗设备未经严格消毒 • 未经保护的性接触 • 纹身,皮肤穿孔 • 针灸
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
(Slow)
疾病进展率
≥感染后30 年 女性, 年轻
正常的肝 脏
急性感染
疾病自发缓解 (20%)
慢性感染 (80%)
慢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