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研究

管理科学(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研究◎娄松涛大型城市的机动车数量增长趋势显著。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交融下,网约汽车、无人汽车、共享单车等新兴业态兴起并迅速壮大。

可随着发展的深入,也陆续出现了诸如驾驶员录入门槛低、车辆信息缺乏验证、运营企业乱收费等问题。

与我国交通建设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交通立法工作仍处于缓慢前进的状态,交通行业与交通法规的发展出现不对等趋势。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颁布后历经两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为2011年。

交通状况的巨变导致相关法规条文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更是呈现出对某些领域的管理一片空白的窘状。

智慧型绿色交通的建设应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提高人文与科技融合程度,实现动态开放式管理。

及时调整与完善法规条例,使法律成为保障人们权益、规范社会行为的准绳,以此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巨轮向前航进。

其次,日本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对车辆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智能科学的调度,基本保证轨道列车的高准点率和高频次发车的实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投入使用的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方便民众出行的同时,使日本国土交通省对路面交通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更为及时高效。

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开发为上海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上海的国际型都市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型城市。

随之而来的“城市病”也日益突出。

上海目前虽建有18条地铁线路,但其利用情况呈现两极化趋势。

穿过商业中心及沿线旅游资源丰富的地铁线路满员率接近100%,通勤高峰期更是拥挤不堪。

而位于市区边缘的地铁线路则是常有空车往返的景象。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体要素流动的基础之一,如何在带动城市运输能力提高的同时,成为连接民众生活与工作的有机体,进而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转型为智慧城市时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MOOC的发展及特点

国内外MOOC的发展及特点

国内外MOOC的发展及特点李小刚摘要:文章阐述了MOOC 的概念,并结合MOOC近几年飞速的发展,列举了国内外优秀的MOOC平台,将MOOC平台与以往开放课程相比较,阐述了MOOC平台的特点,研究表明MOOC虽然从诸多层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整体功能的完备性方面还不够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MOOC;发展;特点Keyword:MOOC developing Feature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 es the MOOC’S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MOOC, citing excellent platform MOOC abroa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MOOC platform open courses ,MOOC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the platform,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evel of MOOC made a useful exploration, but in terms of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completeness is not mature enough yet to be further improved.一、MOOC的概念及发展(一)MOOC的概念MOOC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戴夫.科米尔和布莱恩.亚历山大开始使用的,实际上是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的一门新型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AIVE OPEN ONLINE COURSEs”首字母的缩写,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课程)(英语:M assive O pen O nline C ourse/MOOC)是一种针对于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在线课堂,MOOC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它是一种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形式而发展来的1。

第一、(于歆杰教授)从慕课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第一、(于歆杰教授)从慕课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 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混合
慕课(MOOC)是什么?
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支持大规模 人群参与的,以 (1)讲课视频、(2)作业练习、 (3)论坛活动、(4)通告邮件、
学习免费
(5)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的教学过程
国际慕课三大阵营
edX Udacity Coursera
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Ng和 DaohneKoller共同创立,与斯坦福、普林斯顿、 密歇根等33所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 的网络课程。 2013年2月8日,Coursera的第一批五门网络 课程的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ACE CREDIT) 的官方认可,学生在Coursera上完成这五门课学 习,就可以转换为大学里的相应学分。
名词解释
•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 社会学习者
•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 校园学习者
•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 学生在课下和课上行为翻转
•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120
人数
100
80
学堂在线平台
60
40
20
年龄
0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60 62 64 65 70 7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60 62 64 65 70 72 0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 展中心主办的教育平台
内容摘要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部指导下,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 馆)主办的教育智慧平台。这个平台聚合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 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多个子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 源和教育服务。
平台栏目
平台栏目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平台栏目:平台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超过2.8万条。该平台的手机App版本,也将 于近日启动应用。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组成板块: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教材资源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服务中心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平台课程:平台首批上线的2万门课程,是从多门优质课程中优中选优出来的,覆盖13个学科门 类、92个专业类,包含了林毅夫、张文宏、樊锦诗等众多名师大家、院士学者的优质课程。
平台运营
平台运营
作为智慧教育平台,平台采用了先进的智联引擎技术,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一是服务智能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快捷搜索、智能推荐等方式, 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符合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智慧服务,优化了用户体验。 二是数据精准化。平台对课程信息及学习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分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习提供定制化、精准化分析服务。 三是管理全量化。将所有在线课程平台的学分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可集中反映我国在线课程发展 全貌,具备门户的汇聚集中能力、开关控制能力,实现“平台管平台”。
(四)导师发展。为加强导师培训交流力度,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助力高质量教学和科研,向 导师提供“教学交流”、“能力提升”、“政策解读”等方面在线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开放课程建设与实施

上海交通大学:开放课程建设与实施
下来 。 大量优秀 的教学资源 因为技术或时代 的原 因未能保存下来 , 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化 学 、生命课程导论 、计算机基
在信息技术发达并广泛使用 的今 天 ,我们 希望 通过信息技术 的手 础 、大学英语等一系列面 向全校学生开始的基础课 。这些课程受
段将退休或 即将退休 的优 秀教师讲授 的课 程记 录下 来 ,这也是我 益面量大 、面广适合制作视频课程 ,我们将优选最优 秀的基础课 校珍贵 的教学 资源 。这些教 学资源将 为新 进的年轻教师提供学习 教师组成教学团队 ,制作 高质高清视频课程 。 的榜样 ,也将他们最 为宝贵的资源进行保 留。 除了基 础课 以外 ,上海交通大学 每个 学科都有学科基 础课 , 模 拟电路 、 数字 电路 、信号与系统 , 我们将通过历年的教学评估数据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如 :大 电类的电子电工基础 、
E 介
= 海交通大学开放课程将分 为:国家级精 品视频公开课 、国 课程平 台 , 将交大 特色的霸王课 :物理中的四大力学 、数学 中的
品资源共享课 、上海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上海市资源共 霸王课 、电学中的 “ 牛课 ” 、还有很多 啃不 动的基础课 ,这些基
核心课 、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等
展开。
近年来 ,可汗学院和 T E D 的微课程 用碎片式的学习让学 习者 在 5分钟或更 短的时间 以 内完成一个 知识的学习或是一 段故事 的聆 听。这些碎片式 的 学 习将 弥补广大学习者知识 的
缺失 或是 将以往的知识体 系变
得更 丰满 。可汗学院提供 了更 多的S A T考试复 习课 程 ,这些 课程 更适 合 中学生 系统 学习 。 i 基 于i O S 的移动学 习平 台。 如果能让学生在使用移动平 台时 T E D 则是 以故事的方式提供学 习视频 , 这些故事 源 自演讲者 的经 ≥ 与在线互动学习 ,开放课 程可得 到广泛 的应用 。 历或是经验 , 这些故事 为学习者提供更多 的讯息 以满 足学习者的 好奇心 和求 知欲。 上海交 通大学将程都将 以最 高的标准实施 建设 ,所有的课程都将在 “ 南洋 学堂 ”网页版 、移 动平 台版 中开放 , 并推介各合作组织 开放 。

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

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

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1. 引言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拥有众多优质高校。

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高校之间的交流,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2. 借读生政策的背景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是为了满足不同高校之间学生交流的需求而制定的。

该政策旨在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借读生政策,学生可以在其他高校学习一定的课程,获得其他高校的学分,并且在借读期间享受相应的学生权益。

3. 借读生政策的适用范围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适用于以下情况:•在校学生:只有在校学生才有资格申请借读生资格。

通常要求学生在本校学习满一定学期后才能申请。

•目标高校:学生可以选择申请借读的目标高校。

目标高校一般为上海地区的其他高校,也可以是全国范围内的高校。

•学分转换:学生在目标高校学习的课程可以转换为本校的学分。

学分转换需要符合两校之间的学分转换规定。

4. 申请流程下面是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的申请流程:1.学生向本校教务处提出借读生申请。

2.教务处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包括学习成绩、个人简历等。

3.教务处将学生的申请材料转发给目标高校。

4.目标高校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并决定是否接受学生。

5.目标高校通知学生是否被接受为借读生。

6.学生确认接受借读生资格后,向目标高校缴纳相应的借读费用。

7.学生按照目标高校的要求参加选课。

8.学生在目标高校学习期间,需按照目标高校的规定参加考试和评价。

9.学生在借读期满后,将目标高校的成绩单和学分转换申请提交给本校教务处。

10.本校教务处审核学生的学分转换申请,并将转换后的学分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5. 借读生权益上海高校借读生政策规定,借读生享受以下权益:•学籍管理:学生在目标高校期间,学籍由目标高校管理,与本校学籍相互独立。

•学生权益:借读生享受与目标高校学生相同的权益,包括图书馆借阅、体育设施使用、学生活动参与等。

金融实践教学基地(3篇)

金融实践教学基地(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金融实践教学基地。

本文将从金融实践教学基地的定义、功能、建设意义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融实践教学基地的定义金融实践教学基地是指为金融专业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研究、交流和实践的场所,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金融实践教学基地通常包括模拟实验室、实训室、研究基地、实习基地等。

二、金融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1. 模拟实验室: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真实金融市场环境,为学生提供金融交易、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实际操作的训练平台。

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掌握金融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训室:实训室为学生提供金融软件、金融数据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熟悉金融行业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

实训室通常配备专业的金融软件和设备,如股票分析软件、期货交易软件等。

3. 研究基地:研究基地为学生提供金融学术研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金融学术课题的研究。

研究基地可以邀请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4. 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在金融机构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指导和实习评价等服务。

三、金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意义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金融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2. 促进学术研究:金融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兴趣,推动金融学术研究的发展。

3. 加强校企合作:金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加强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金融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4. 增强国际竞争力:金融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我国金融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人才保障。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
中山头小学 崔伟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忽如一夜秋风席卷世界, 成为目前全球教育界最为 关注的教育改革与创新话 题。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 实验室的Daphne Koller 教授说:“翻转课堂技术 支撑下的教学新形态可能 是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 教室授课模式之后的重大 变革”。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强化 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 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强大的力 量支持,始终保持高昂的学 习斗志,进而提高学习的效 率和质量。
4、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如果是学生随意性地看看微 课,提前做做习题,这不能算 真正的翻转课堂自主知识学习 ,只是预习而已。预习是浅层 的,预习过后,课堂上往往教 师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知识 讲授。 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深度的学习。
需碰撞 的问题
“优质问题”的特征
①具有高挑战性(思维价值) ②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需要解决的 学习问题 课程资源所提供的学习内容
③能促进学生质疑对话 ④能贯穿新旧知识且可分解成问题串 ⑤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法支持度
具有高思维价值
您认为哪一问题更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
你知道2+2等于几吗?
你能举两个2+2的例子吗? 你能现场建一个2+2的小组吗?
学 生 教 学 组 织
(1)充分运用多媒体 技术,让教学变得多姿多 彩。 (2)运用数字化技术 ,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 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 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 。 (3)运用信息化技术 制作微课,将一些抽象的 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 简单化,让学生看得有趣 ,听得明白,提高功效。
2、学会制作和使用微课。

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1)“知识学习和信息传 递”。这是学生在课前进行 的,老师不仅要提供微课或 在线视频,还要提供一定的 在线辅导。课前要求学生借 助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微课 、数字故事等学习资源,按 学习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 ,并适度进行网上检测。

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问题。

在引言中,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对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明确了构建内容和路径。

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论,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并指出了本研究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关键词】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必要性、内容、路径探讨、建议、结论、展望未来、研究贡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的背景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了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

目前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学习资源分配不均衡、支持服务不到位、学习体验不佳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构建一个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对于提高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可以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动力,推动终身学习的深入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探讨如何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满意度。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现状,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2. 探讨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阐明建立支持服务体系的价值和意义;3. 提出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和流程,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学习支持;4. 探讨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寻求最佳的实施方案;5. 提出对上海市区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议,为提高学习者满意度和学习效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公布日期】2024.06.24•【字号】浦教德〔2024〕19号•【施行日期】2024.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建设方案(2024-2026)》的通知相关委办局,区教发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初中教育指导中心、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各中小学、中职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精神,今年2月,浦东新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现结合浦东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制订了《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经区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学校认真学习落实《建设方案》,并以“赛先生·STAR计划”为引领,有效推进科学教育的各项规划和措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2024年6月24日浦东新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方案(2024—2026)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监管〔2023〕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2024〕1号)要求,结合浦东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完善我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机制,深度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丰富各类实践活动和赛事,持续扩大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明显增强素质和能力,优化科学教育监测体系和评估标准,健全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完成科学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任务,形成一套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科学教育模式,并服务于浦东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服务于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作者: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7年第14期上海建桥学院创办于2000年4月,是一所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多科性民办大学。

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校园、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上海市首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单位。

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42个,其中本科专业30个,覆盖经、管、文、工、艺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有15154人,其中本科生12791人。

创办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14届逾36000名合格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学校折合教师847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者占比40%,研究生学位占比62%,9人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学校先后与19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施以“课程对接、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

学校加入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参与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建设等,在校本科生可共享跨校教育资源。

学校还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注:数据截至2017年4月)一整套高考报名的权威资讯这一天,复旦、交大、外贸、上师大等近40所上海部属、地方本科院校齐聚临港,为你提供权威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选学校?选专业?专业就业前景?专家为你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以往:本科志愿以“院校”为单位分文理科10个院校志愿2017年: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选科目组合24个院校专业组一次与天际海岸的亲密接触蓝波白帆、依海临风,东海之滨、滴水湖畔,这里是年轻科创人才的“明日之城”,这里有历史沉淀与科技动感集于一身的上海航海博物馆,还有南汇嘴观海公园、东海大桥期待您来一观。

咨询地点: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浦东新区方竹路750号)上海电机學院(上海浦东新区水华路3号门)咨询电话:58137880、68130020咨询时间:2017年6月17日9:00-14:30轨道交通:16号线到滴水湖站2号口,有专车接送自驾路线:市区驾车走S20外环线至S2沪芦高速,到临港新城下匝道下,至水华路右转即到。

微视频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微视频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通过网络为大众免费提供的课程。 ——牛津在线词典,2014
MOOCs与在线教育的区别: 学习者无需在学校注册; 为非特定学习者设计、通过网络免费开放; 完成学习一般不提供学分; ——2013美国在线教育报告
慕课
MOOC的界定 新分支
新的衍生: DOCC(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开放协作课 程) BOOC(big open online course,巨型开放在线课程) MOOD(massive open online discussion,大规模在线研讨) MOOA(massive open online administrators,大规模在线管 理) SMOC(synchronous massive online course,大规模同步 在线课程)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型私人在线课程)
微课件
微习题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特征
凤凰微课
“凤凰微课”是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通过联合高校、出版社
和电视台对教育文化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形成了小专题、小模块、小 学分,专题丰富的海量微型课程。
“凤凰微课”简介
凤凰微课
通过凤凰网、利用三大主流移动平台app store 、android、
win 8向社会开放资源。
2013年9月29日,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联合复旦大学 和卓越睿新数码科技公司共同组织了“中国式MOOCs长三 角论坛”。来自8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的高校主管领导、教 师、高等教学研究者、教学管理和教育技术人员共聚复旦, 共同探讨在信息化时代下,中国大学所面临的变革,并交流 中国式MOOCs的实践心得。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出席会 议并主持。

浅谈中国慕课在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慕课在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慕课无疑将会改变教师袁而这种改变是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 开始的遥 最初袁由于网络课程吸引大批网民袁授课可以影响更多的学 生袁这是很多教授愿意将自己的课程放到网上的原因遥 由于课程是全 程录像袁也使教师能回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袁而不再像过去只能依靠 测验尧考试或论文考查学生遥 由此一来袁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 优缺点遥 换句话说袁教师也可以成为观众要 要要学生袁有机会反省自己的 教学及其效果遥 这对教师能力的提高袁同样具有积极作用遥 如今袁很多 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院 如果学生能在网上随时看到名家课程袁那 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去选修相同主题的课程呢?面对这样的问题袁美国 一些大学的教授已经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袁鼓励学生去听这样的 课程袁而将个人课堂教学改为解答问题袁进行课堂讨论袁完成集体项 目遥 从结果看袁这种方法更有效袁也颇受学生欢迎袁因为这有助于学生 对所学内容与主题的理解袁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尧分析问题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遥 而这恰恰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遥 4.5 学生的学习方法将大为改观
慕课的雏形袁 实际上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用现代技术进行加工袁 再搬到网络上遥 目前袁几大慕课供应商所提供的课程主要还是传统的 课程袁即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袁只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方式表达出来遥 但 这样的慕课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袁更加新颖的慕课正在出现遥 新型 的慕课强调的是关联主义的教育理念遥 著名网络教育与新媒体的设计 师和评论家史蒂芬窑道恩斯将这两类分别命名为野关联慕课冶和野传统 慕课冶遥
揖关键词铱慕课曰大学校园曰课堂文化曰网络课程
1 慕课简介
所谓野慕课冶(MOOCs)袁顾名思义袁野M冶代表 Massive(大规模)袁与传 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袁一门 MOOCs 课程动辄上万人袁 最多达 16 万人曰第二个字母野O冶代表 Open(开放)袁以兴趣导向袁凡是想 学习的袁都可以进来学袁不分国籍袁只需一个邮箱袁就可注册参与曰第三 个字母野O冶代表 Online(在线)袁学习在网上完成袁无需旅行袁不受时空限 制遥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报告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报告
教 育信 息化 重点工作推进会
《 中国教 育信息{ 煽辑部l
上海 市教 育 信 息化 工作进 展 报 告
上 海 市教 委 副 主任

印 杰

上海“ 十二五” 教 育 信 息 化 工 作 目标 及 工作 重 点
“ 上海 市高等院校无线通系统” 。 4 .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管理公共服务平 台持 续推进 。 上 海结合本地教育特 色 , 在教育城域 网和教育云数据 中
现光缆全覆盖 。 2 0 1 2年敷设 专用光缆 1 0 1 5公里 , 在全 国 教育城域 网 中率先 达到主干带 宽 1 0 0 G,基本实 现 了全 市教 育单位 “ 宽带 网络校 校通 ” , 以高性 能 、 高水平 的上
海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满 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 2 . 教 育 云 数 据 中心 完成 基 础 搭 建 。 上海教 育云 I D C,
化在 “ 十二 五 ” 期间, 以“ 为学 生提供 更加 开放 、 便 捷 的学 习环 境” 。 实现“ 老师总在我 身边 ” 为 目标 , 重 点开展 如下工作 :

建 教育共享服务平 台和管理公共服务平 台 。 并按照教育
部 的时间节点要求逐步推进 。
( 二) 重点示 范项 目进展情 况 1 . 高校课 程 中心建设项 目。上海高校课程资源跨校 共享平 台旨在充分发挥各高校优质教 学资源 。 上 海市教 委建成 了高校课 程共享 中心平 台并 成立 了“ 上海 高校课 程资 源共享 管理 中心” 。3 0多所学 校 已开始 网上选课
4 . 易班—— 上海 大学生 网络互动社 区建设项 目。按
上海市 教育 委员会落 实“ 推进 网络 学习空 间建设 ” 的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收稿时间]2018-11-26[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教改项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18-15)。

[作者简介]万里冰(1971-),男,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文章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特点,对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和实践探索。

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凝练知识点,做好翻转课堂的顶层规划,整合包括微课视频、文档、课件、习题等翻转课堂所需的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在线互动,形成教学效果评估的快速反馈与反应机制,从而迅捷、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效果。

为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08-0045-03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实现知识的传授,通过布置课下作业、操作或实践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翻转课堂则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翻转过来,即教师先把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并发给学生,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课程知识,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上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

大量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始于高校的教学研究实践。

1991年,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创立了同伴教学法,被认为是最早开始了翻转课堂的实验。

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莫林·拉赫在讲授“经济学入门”课程时开始实施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学生迅速适应和接受了“翻转”学习的过程,并普遍反映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给慕课学习者的10个建议

给慕课学习者的10个建议

发展的 人来说, 眼下能 做的 和最应该做的 事情, 恐怕要算是选择一
门 慕课, 一边学习 , 一边感受、 体会和思考, 毕竟, 要知道梨子的味 道, 都应该亲口 去尝一尝。 正是基于这样的 认识, 在慕课学习的 过程中, 我始终都在思 考, 在终身学习 社会, 慕课学习 者究竟应该如何学习 ? 于 是, 就有了 这篇 给慕课学习 者的1 O 个建议 。
为, 慕课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产品 , 还是一种商业模式, 它都是失
败的( o l E d w a r d s每一位关心慕课和在线教育 慕课是M O O C  ̄ 音译, 是由 英文M a s s i v e O p e n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s i  ̄ / 首 字母组合而成的一个缩略词, 其原文意思是“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 程” , 它是一种学习 者人数众多的( 大规模的) 、 对注册学习 者无限 制且通常是免费的( 开放的) 、 基于网 络的( 在线课程) 、 大学阶段的
2 2
中国 信息技术教育 2 o 1 3 / 1 2
t o u g a o 3 @ c h i n a i t e d u . C R I 专 栏
习 过程中 , 自 制力和意志力是半途而废辍学的 大克星。
3 . 选好课( 讲得好的 ) , 选对课( 你需 要的 ) 选课是慕课学习 的重要环节。 设想一下, 一个学习 者选错了 课程, 或者选择了 自 己 并不真正感兴趣的 课程, 其学习 的 积极性、 学 习 动力和学习 的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 因 此, 在慕课选课的 过程中 , 学 > - j 者不仅要选好课, 还要选对课。 所谓选好课, 就是要选名校名 家的 课程, 选讲得好的 课程学习 。 而选对课, 就是要选你当 下最需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及发展趋势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及发展趋势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及发展趋势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应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开发那些内容板块,以及如何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该文介绍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理念、成果和经验,以期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参考。

标签: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发展趋势;数字化学习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2-0095-05引言网络教育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规划、建设好网络教育资源,成为各高校、学科教师和教育技术专家研究的重点课题。

早在2001年,中山大学就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研究试图对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理念、成果进行阐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趋势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界定很多学者、专家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概念作了界定,虽然表述方法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普遍认为教育资源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被用于教育目的服务的、以数字化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输的各种资源。

按资源的形态划分,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教育环境资源、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和网络教育人才资源。

在本研究中,网络教育资源主要是指网络教育环境资源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理念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广大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理念:1系统性网络教育资源作为是中山大学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但要处理与数字化校园各个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资源建设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统一管理门户系统,真正从系统观出发,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才能避免重复建设。

各高校FTP资源共享站点

各高校FTP资源共享站点

各高校FTP共享网址西工大课件的ftp资源ftp://:*******************.net云南大学mba课件下载/webpage/download/download.htm16门中南大学精品课件(有大纲、教案、课件、录像、习题、答案)/jpkc2005/清华大学课件/cod_search.jsp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学电子教案下载/vod1/dzjaxz.asp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件/jpkc/guojia.htm安徽电大的电子教案/jxc1/dzjan/dzjan.htm电子科技大学读秀资源/dzkeji/cshk西安科技大学精品课程/jwc/jpkc/x-jpkc.a四川大学全部课件/asfroot/scddip/北京邮电大学ftp://ftp://华中理工大学ftp://ftp://ftp://ftp://202.114.22.148ftp://ftp://暨南大学ftp://202.116.9.61ftp://202.116.9.59大连理工大学ftp://上海交通大学ftp://ftp://同济大学ftp://河北师范大学的ftp地址:用户:movie密码:movie端口:21西安电子ftp://202.117.35.170内有大量资料ftp://202.117.35.170成都理工大学的ftp里面有很多unix和linux的资料和系统及工具哦~~~ 速度不错~~~~~强烈推荐ftp:///南开大学数学学院匿名ftpftp:///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学课件ftpftp://211.87.226.11/downloadsftp://211.87.226.11/skonline/study没有密码,希望大家喜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ftp:///ftp:///上海理工大学ftpftp://202.120.223.50【软件、学习】用户名:download密码:usstdown南开大学数学学院ftp服务器匿名ftp://202.113.29.4清华大学ftpftp://南大的三个ftpftp://ftp:///ftp:///扬州大学ftp服务器ftp://202.195.62.11不用密码中山大学ftp://中南工业大学ftp://广东大学ftp站点主机名:&nbsftp://用户名: gdut密码: 2003gdut@ftp端口: 21同济大学ftpftp://24小时开机匿名,最大用户数100,速度50kb/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
关于2013年秋冬学期选课通知
一、2013年秋冬学期享课程名单(每门课程均为2个学分)
二、共享课程教学模式说明
1)共享课程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网络视频教学结合集中面授答疑、组织讨论协作学习。

2)共享课程在选课期间,为便于学生了解课程情况,安排了课程在线公开信息:
●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师团队,内容介绍,及教学设计说明;
●每门共享课程的集中面授答疑与学习讨论的时间地点初步安排;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五下午及周末。

●每门课程的教师团队采访视频;并开放一节课程视频;
●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期末考试时间
三、2013年秋冬学期教学运行时间安排
四、选课方式
选课网址:,请选择所在高校后进行系统登录,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本校学号;首次登录成功后,请立即修改密码,点击“我要选课”进入共享课程版块进行选课。

每位学生最多选课2门。

本次选课,学生无需再另外缴纳学费。

所获学分转入本校培养方案的情况可咨询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务处。

自9月16日起,选、退课功能关闭。

五、其他提示
1)有效信息:本次选课的学生,必须如实填写手机和邮箱,以便及时沟通和联系。

2)在线技术支持:
✓平台在线客服:可以直接在线联络“智慧空间”中“上海课程中心客服”;
✓微信:“上海高校课程中心”;
3)学期结束,共享中心将向学生提供成绩单,同时将成绩报送给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

4)如果某教学点的人数少于规定人数,将会与其它教学点合并,如果整个课程学生选修人数低于100人,该课程不适宜在共享平台上开设,因此将关闭。

5)其他未明确事宜,请咨询各校教务处。

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
2013年6月1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