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格物致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朱熹—格物致知
摘要: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真正涵义,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
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关键词:未解之谜格物致知朱熹穷理
正文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段。但是,《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其后再未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
过“格物”与“致知”两个词汇。
然而,“格物致知”一直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它之所
以使儒学界争论达千余年,首先是因为“格物致知”是《大学》八
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设计了心性修
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与先秦道家之学相通。宋儒理学兴起之后,为了排斥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
取代“道”,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
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是因为“格
物致知”的字义解释难以适当,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
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这样就使以后诸儒
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格物致知”,从而造成了至今的儒学思想上
的千古难题。
据记载是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现在关于“格物
致知”的流行诠释多是根据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而出现的。
其实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
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
当时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都大力
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但元朝中叶,朱熹的《四
书集注》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明太祖时期又独尊
《四书》上的朱熹学说为官方思想权威,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的
科举应试更是以朱熹学说为准。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朱熹
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
行观点。
朱熹”格物致知”学说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强调外部事
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扩展。因而,可以说“格物致知”学说是求
真和求善的结合。他的“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朱熹看来,“格物“之”格“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至”,“格物”便是“至于物”,也就是达到极致。另一层是“尽”,“格物”就是“知尽”,而“知尽”就是“理穷”。因而,“格物”与“理穷”并称。朱熹沿习二程的说法,认为“格物”之“物”意为“事”,不仅指事体,也指事情。由此便知,朱熹的
“格物”包括“即物”和“至极”,而且“格物”又是“穷理”。“格物”目的便是主体考穷事物之理,其核心在穷理。
第二,“致知”与“格物”相联系,单独来看,“致”就是推及、扩充的意思。知的含义则相对较为复杂,“知”包含“能知”
和“所知”,能知为能觉之知,即主体的认识能力;所知为知识之知,即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所以“致知”就是推及知识,是认识的知
识得到扩充而所得的结果。朱熹肯定了人本来是有知的,但是因为
理未穷,受到世间事物的蔽塞而不能到达通明,“惟于理有未穷,
故其知有不足也”,所以必须进行后天的学习方能达到。
第三,朱熹把“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格物”的精义就
在于穷理。“格物”所穷之理,既是自然之理,又是道德伦理。因此,“格物”的基本精神就是人通过对外在的对象的考察,从而把
握体现在事物中的义理;或者是通过实践履外在的伦理规范而体认
其真谛。
第四,朱熹“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善”,他在《大学章句》最后指出“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因而,“格物致知‘论从
这个角度上说就是对于儒家伦理的认识和修养方法,最终当落于达
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上。朱熹肯定格物致知的工夫是一个由量上的积
累到质变的过程,他侧重认识过程中的"贯通",只有到达"豁然贯通"
的境地,才能“物格”、“知至”、“理穷”。
第五,朱熹的格物致知肯定了耳目之官与思辩对穷理的作用,
肯定了人学习知识和外部事物的重要性,但他"格物穷理"的目的并
不在运用所穷之理,所致之知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改造,不在于把
握世界万物的规律,或应用与技术发明来促进人类的进步。这与近
代西方认识论兴起的背景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总的来看,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既在求真,也在求善。所谓求
真就是追求真理,求善则是完善自身的伦理道德,使自己成为一个
有道德修养的人。它不仅获得了对于外部事物的知识,也是对于自
身道德体认的践履。知识愈多,认识就愈广愈深,心中之知就愈明;推而扩之,便能够达到对事物义理的认识和对“天理”的体认,即
所谓“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所以,通过这样的为学工夫,既丰富了知识,又能正心诚意,达到“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从“格物致知”是求真求善的途径上可知,朱熹哲学中“穷理”和“明善”是结合在一起的。
最后朱熹所提出“格物致知”的观点最早是讲给皇上听的。他34岁的时候,孝宗继位之后召见了他。他就给孝宗讲了“格物致知”,说帝王之学,必须要“格物致知”。第二年,他又去见皇帝
时说,大学之道,即“格物致知”。皇上没有做到“即物穷理”没
有做到“即事观理”,所以就没有收到治国平天下的效果。由此可见,理学提出“格物致知”这些理论,不是用来约束老百姓的,而
首先是针对帝王之学的。
虽然说朱熹的“格物致知”首先是讲给帝王听的,但是现如今
它也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它教育我们要具有探索精神和追求真
理的决心,虽然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无法到达终点,但是我们还是要
向终点靠拢,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应该随
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做
到求真和求善的完美结合。
格物致知作为千古之谜,现在依然存在,然而朱熹在前人的基
础上对其作出了全面、经典的解释,为中国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格物致知的解释带来了质的飞跃,现如今我们需要沿着朱
熹的步伐不断探索,努力实现求真和求善的完美结合。
[1]《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外文出版社
[2]朱熹.《四书章句》.中华书局.1983
[3]乌恩溥.《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宋元部分程颐语录
[4]《大学章句》《4书章句集注》,上海书店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