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几何命题的证明-奥数精讲与测试7年级1113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命题、定理、证明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命题、定理、证明

直线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作用
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的判定-基本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仅有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定理:有些真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 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作用 学过的定理: (1)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如,要判定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可以举出如下 反例:图中,OC是∠AOB的平分线,∠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
A
O
1 2
C
B
例题讲解
例2 如图,已知直线b//c,a⊥b. 求证a⊥c.
证明: ∵a⊥b (已知),
b
c
∴∠1 = 90°(垂直的定义).
a
1
2
又b//c(已知),
∴∠1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 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 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
6.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直线MN所截,
交点分别为P,Q,PG平分∠BPQ,QH平分∠CQP.
求证:PG∥HQ.
M P
A
证明:∵AB∥CD(已知),
H C
∴∠BPQ=∠CQ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G
D Q
N
又∵PG平分∠BPQ,QH平分∠CQP(已知),

七下数学证明必考题精选(经典)

七下数学证明必考题精选(经典)

图①DA EC B Fl图②ABEF C lD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几何大题证明必考题精选类型一、正方形中三角形全等与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例1、如图①,直线l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A 、C 两顶点在直线l 同侧,过点A 、C 分别作AE ⊥直线l 、CF ⊥直线l . (1)试说明:EF =AE +CF ;(2)如图②,当A 、C 两顶点在直线l 两侧时,其它条件不变,猜想EF 、AE 、CF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答案,不必说明理由).练习: 如图,△ABC 中,AB=AC ,∠BAC =90°.(1)过点A 任意一条直线l (l 不与BC 相交),并作B D ⊥l ,C E ⊥l ,垂足分别为D 、E .度量BD 、CE 、DE ,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试对这种关系说明理由; (2)过点A 任意作一条直线l (l 与BC 相交),并作B D ⊥l ,C E ⊥l ,垂足分别为D 、E .度量BD 、CE 、DE ,你发现经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试对这种关系说明理由.例2、已知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90º。

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EFG 有一个公共点A ,点G 、E 分别在线段AD 、AB 上。

(1)如图1, 连结DF 、BF ,说明:DF =BF ; (2)若将正方形AEFG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连结DG ,在旋转的过程中,你能否找到一条长度与线A E B图1D CG FA BD CGFE图2段DG 的长始终相等的线段?并以图2为例说明理由。

练习: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CD 在正方形ECGF 的边CE 上,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边长分别为2和3,在BG 上截取GP =2,连结AP 、PF. (1)观察猜想AP 与PF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平移、反射等变换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说明变换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把这个图形沿着PA 、PF 剪成三块,请你把它们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在原图上(1)BD 与C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你能求出BD与CE 的夹角∠BFC 的度数吗?(3)若将已知条件改为: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EFG 都是正方形,例3、正方形四边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9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在直线MN 的上方,BC 在直线MN 上,点E 是直线MN 上一点,以AE 为边在直线MN 的上方作正方形AEFG .(1)如图1,当点E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时: ①判断△ADG 与△A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②过点F 作FH ⊥MN ,垂足为点H ,观察并猜测线段BE 与线段CH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FB(2)如图2,当点E 在射线CN 上(不与点C 重合)时: ①判断△ADG 与△ABE 是否全等,不需说明理由;②过点F 作FH ⊥MN ,垂足为点H ,已知GD =4,求△CFH 的面积.练习: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G 是CD 边上的一个点(点G 与C 、D 不重合),以CG 为一边作正方形CEFG ,连结BG ,DE .(1)如图1,说明BG= DE 的理由(2)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得到如图2.请你猜想①BG= DE 是否仍然成立?②BG 与DE 位置关系?并选取图2验证你的猜想.类型二、探究题例1、如图,已知等边△A B C 和点P ,设点P 到△A B C 三边A B 、A C 、B C (或其延长线)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A B C 的高为h .图 2FG D A 图 1F G D A在图(1)中,点P 是边B C 的中点,此时h 3=0,可得结论:h h h h =++321. 在图(2)--(5)中,点P 分别在线段M C 上、M C 延长线上、△A B C 内、△A B C 外.(1)请探究:图(2)--(5)中, h 1、h 2、h 3、h 之间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2)证明图(2)所得结论; (3)证明图(4)所得结论. (4)(附加题2分)在图(6)中,若四边形R B C S 是等腰梯形,∠B =∠C =60o , R S =n ,B C =m ,点P 在梯形内,且点P 到四边B R 、R S 、S C 、C B 的距离分别是h 1、h 2、h 3、h 4,桥形的高为h ,则h 1、h 2、h 3、h 4、h 之间的关系为: ;图(4)与图(6)中的等式有何关系?练习:1、如图,在△ABC 中,AB=AC ,P 为底边上任意一点,PE ⊥AB ,PF ⊥AC ,BD ⊥AC.(1)求证:PE+PF=BD ;(2)若点P 是底边BC 的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画出图形,并探究它们的关系.2、如图,已知△ABC 三边长相等,和点P ,设点P 到△ABC 三边AB 、AC 、BC (或其A B C D EP A B C DE P M(3) A B C D EP M(2) A B C D EM (P )(1) A B C D E P M (5)C B APDEFC B E 延长线)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ABC 的高为h .在图(1)中, 点P 是边BC 的中点,由S △ABP+S △ACP=S △ABC 得,h BC h AC h AB ⋅=⋅+⋅21212121可得h h h =+21又因为h 3=0,所以:h h h h =++321.图(2)~(5)中,点P 分别在线段MC 上、MC 延长线上、△ABC 内、△ABC 外.(1)请探究:图(2)~(5)中,h 1、h 2、h 3、h 之间的关系;⑵ ⑶ ⑷ ⑸ (2)说明图(2)所得结论为什么是正确的;例2、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 如图1放置,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点A 恰好落在三角板的斜边DF 上. (1)AC=CF 吗? 为什么?(2)让三角板在BC 上向右平行移动,在三角板平行移动的过程中,(如图2)是否存在与线段EB 始终相等的线段(设AB ,AC 与三角板斜边的交点分别为G ,H )?如果存在,请指出这条线段,并证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CE F图1ABC DEP ABCDEPM(3)ABCDE P M (2)ABCDEM (P )(1)练习:1、如图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 (∠EGF=90°,∠GEF=∠GFE=45°,GE=GF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 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 绕斜边EF 的中点O (点O 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2,当EF 与AB 相交于点M ,GF 与BD 相交于点N 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 ,FN 的长度,猜想BM ,FN 相等吗?并说明理由;(2)若三角尺GEF 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 ,线段BD 的延长线与GF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 ,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M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A ,且60º角的顶点E 在BC 上滑动,(点E 不与点B 、C 重合),斜边∠ACM 的平分线CF 交于点F(1)如图(1)当点B 在BC 边得中点位置时(6分) ○1猜想AE 与BF 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初一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总结

初一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总结

初一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总结数学立体几何证明解题技巧1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补形法:③向量法:(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

②用公式计算.(3)二面角:①平面角的作法:(i)定义法;(ii)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iii)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计算法:(i)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ii)射影面积法;(iii)向量夹角公式.3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4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诸如: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面积射影公式;“立平斜关系式”;最小角定理。

弄清楚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内心、外心、垂心的条件,这可能是快速解答某些问题的前提。

七年级下-几何说理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下-几何说理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下-几何说理题专项练习第一篇:七年级下-几何说理题专项练习七年级下-几何说理题(1).如图,∠1=120°,∠BCD=60°,AD与BC为什么是平行的?(填空回答问题)解:∵∠1+∠2=__________,(_________).又∠1=120°(已知),∴∠2=____________.∵∠BCD=60°(_________).∴∠BCD=∠ __________.∴ 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已知AD∥BE,∠A=∠E 因为AD∥BE()所以∠A+_______=180︒()因为∠A=∠E(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180︒()所以DE∥AC()所以∠1=_______()(3).如图,AD⊥BC于D,EG⊥BC于G,∠E=∠3,试说明:AD平分∠BAC。

解:因为AD⊥BC,EG⊥BC(_________).所以∠EGD=90°,∠ADC=90°()所以∠EGD=∠A DC()所以∥()所以∠1=∠E()∠2=∠3()又因为∠3=∠E所以∠1=∠2(————————)所以AD平分∠BAC()(4).如图已知BE平分∠ABC,E点在线段AD上,∠ABE=∠AEB 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解:因为BE平分∠ABC()所以∠ABE=∠EBC()因为∠ABE=∠AEB()所以∠AEB=∠EBC()所以AD∥BC()(5).如图,已知AB∥CD,∠E=90°,那么∠B+∠D是多少度?为什么?解:过点E作EF∥AB,得∠B+∠BEF=180°(),因为AB∥CD (),EF∥AB(所作),2DCEABE 3 BA1 G DAEDB第24题图CE所以EF∥CD().得(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B +∠BEF+∠DEF+∠D=°(等式性质).即∠B+∠BED+∠D=°.因为∠BED=90°(已知),所以∠B+∠D=°(等式性质).(6).如图:已知EF⊥AB,CD⊥AB,∠1=∠3,那么DG//BC吗?为什么?解:因为EF⊥AB,CD⊥AB(已知)A所以EF//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因为∠1=∠3(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FC所以DG//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已知∠DAB=∠DCB,AE,CF分别平分∠DAB,∠DCB,且AE//CF,问:DC//AB吗? E解:因为AE,CF分别平分∠DAB,∠DCB(已知)C所以∠1=12∠DAB, ∠2=1∠DCB AB(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DAB=∠DCB(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AE//CF(已知)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DC//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如图,BE平分∠ABC,DE∥BC,∠3=35°,求∠1的度数解:因为BE平分∠ABC(已知)所以(角平分线意义)因为DE∥BC(已知)所以()所以()因为∠3=35°(已知)所以∠1=°(9).如图,∠A=∠D,∠C=∠F试说明:BF∥CE 解:因为∠A=∠D ()所以DF∥AC()所以(_________).又因为∠C=∠F(已知)所以(等量代换)A所以(_________).(10)、如图EF∥AD,∠1=∠2,∠BAC=70 o,求∠AGD。

《命题、定理、证明》课件 (省一等奖)2022年新版

《命题、定理、证明》课件 (省一等奖)2022年新版

C
1
D
45
A3 2
B
F
练一练 你能说出木工师傅用图中的角尺工具画平行线 的道理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 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问题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
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
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
定两直线平行呢? 如图,由3=2,可推出a//b吗?如何推出?
∴∠GPQ=∠HQP(等量代换), ∴PG∥HQ(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M P
A H
C
B G
D Q
N
1
1
2
2
课堂小结
1.命题的定义: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2.命题的组成: 题设和结论
公理〔不需证明〕
真命题 3.命题的分类:
定理〔由推理证实〕
假命题 〔只需举一个反例〕
七年级数学下〔RJ〕 教学课件
例2 如图,∠1=∠2, 试说明直线AB,CD平行?
证明:因为∠2与∠3是 对顶角, 所以∠3=∠2 又因为∠1=∠2, 所以∠1=∠3, 且∠1与∠3是同位角 , 所以AB与CD平行.
证明: ∵∠2与∠3是对顶角, ∴∠3=∠2 又∵∠1=∠2 ∴∠1=∠3, ∴AB∥CD
三、公理的概念
1.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命题1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命题2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特别规定: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练一练 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真的用“√〞,假的用“× 表示. 〔1〕同旁内角互补〔 ×〕 〔2〕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 〔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七年级数学几何证明题(典型)

七年级数学几何证明题(典型)

EDC BAEODCBA七年级数学几何证明题1.如图,在ABC 中,D 在AB 上,且ΔCAD 和ΔCBE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1)DE=AB ,(2)∠EDB=60°2.如图,在ΔABC 中,AD 平分∠BAC ,DE||AC,EF ⊥AD 交BC 延长线于F 。

求证: ∠FAC=∠B3.已知,如图,在△ ABC 中,AD ,AE 分别是 △ 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若∠B=30∠C=50°求:(1),求∠DAE 的度数。

(2) 试写出 ∠DAE 与 ∠C - ∠B 有何关系?(不必证明) 4、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o ,∠ C=25o,∠B=25o ,检验已量得∠BDC=150o ,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

CDA B5、如图,已知DF ∥AC,∠C=∠D,你能否判断CE ∥BD?试说明你的理由6、如图,△ABC 中,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过D 作DE ⊥AB 于E,交AC 于F. 已知∠A=30°,∠FCD=80°,求∠D 。

7、如图,BE 平分∠ABD ,CF 平分∠ACD ,BE 、CF 若∠BDC = 140°,∠BGC = 110°,则∠A ?8、如图,AD ⊥BC 于D ,EG ⊥BC 于G ,∠E =∠1,求证BAC 。

EB A 3219、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交BC 延长线于F , 若∠B =67°,∠ACB =74°,∠AED =48°,求∠BDF 的度数. 10、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11、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 (1)若∠DCE=350,求∠ACB 的度数; (2)若∠ACB=1400,求∠DCE 的度数;(3)猜想:∠ACB 与∠D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2、已知: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BOC=45,(1)如图1,若EO ⊥AB ,求∠DOE 的度数; (2)如图2,若EO 平分∠AOC ,求∠DOE 的度数. 13、已知AOB ,P 为OA 上一点.(1)过点P 画一条直线PQ ,使PQ ∥OB ;(2)过点P 画一条直线PM ,使PM ⊥OA 交OB 于点M ;BA CD213FDCBH EG A(3)若︒=∠40AOB ,则=∠PMO ?14、如图。

初一数学几何证明题答案

初一数学几何证明题答案

初一典型几何证明题1、已知: AB=4,AC=2,D是 BC中点, AD是整数,求 AD解:延长 AD到 E, 使 AD=DE∵D是 BC中点∴ BD=DC在△ ACD和△ BDE中AAD=DE∠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在△ ABE中AB-BE<AE< AB+BE ∵AB=4即4-2 <2AD< 4+2 1<AD<3∴AD=2B CD2、已知: BC=DE,∠ B=∠ E,∠ C=∠ D, F 是 CD中点,求证:∠ 1=∠ 2A12B EC F D证明:连接 BF 和 EF∵BC=ED,CF=DF,∠ BCF=∠EDF∴△ BCF≌△ EDF (S.A.S)∴BF=EF,∠ CBF=∠ DEF连接 BE在△ BEF中 ,BF=EF∴ ∠ EBF=∠ BEF。

∵ ∠ ABC=∠ AED。

∴ ∠ ABE=∠ AEB。

∴AB=AE。

在△ ABF和△ AEF中AB=AE,BF=EF,∠ABF=∠ ABE+∠ EBF=∠AEB+∠BEF=∠AEF∴△ ABF≌△ AEF。

∴ ∠ BAF=∠ EAF ( ∠1=∠ 2) 。

3、已知:∠ 1=∠2,CD=DE, EF//AB,求证: EF=ACA12FCDEB过C 作 CG∥EF 交 AD的延长线于点G CG∥EF,可得,∠ EFD= CGDDE=DC∠FDE=∠ GDC(对顶角)∴△ EFD≌△ CGDEF=CG∠CGD=∠ EFD又, EF∥AB∴,∠ EFD=∠1∠1=∠2∴∠ CGD=∠2∴△ AGC为等腰三角形,AC=CG又EF=CG∴EF=AC4、已知: AD平分∠ BAC,AC=AB+BD,求证:∠ B=2∠C证明:延长 AB取点 E,使 AE=AC,连接 DE∵AD平分∠ BAC∴∠ EAD=∠ CAD∵AE=AC,AD= AD∴△ AED≌△ ACD (SAS)∴∠ E=∠ C∵AC=AB+BD∴AE=AB+BD∵AE=AB+BE∴BD=BE∴∠ BDE=∠ E∵∠ ABC=∠ E+∠BDE∴∠ ABC=2∠E∴∠ ABC=2∠C5、已知: AC平分∠ BAD,CE⊥ AB,∠ B+∠D=180°,求证: AE=AD+BE证明:在AE上取 F,使 EF=EB,连接 CF∵CE⊥AB∴∠ CEB=∠ CEF=90°∵EB=EF,CE= CE,∴△ CEB≌△ CEF∴∠ B=∠ CFE∵∠ B+∠ D=180°,∠ CFE+∠ CFA=180°∴∠ D=∠ CFA∵AC平分∠ BAD∴∠ DAC=∠ FAC∵AC=AC∴△ ADC≌△ AFC(SAS)∴AD=AF∴AE=AF+FE= AD+BE6、如图,四边形 ABCD中, AB∥DC,BE、CE分别平分∠ ABC、∠BCD,且点 E 在 AD上。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例题(超全)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例题(超全)
求证:BE=AF
完整版ppt
9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P、Q分别是BC、 DC上的点,若∠1=∠2 求证:PB+QD=PA
完整版ppt
10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AC、BD交于点 O,E、F分别是BC、OD的中点 求证: AF⊥EF
完整版ppt
11
• 已知:如图,,AB=BC,D、E分别是AB、 BC上一点,DM⊥AE交AC于M, BN⊥AE 交AC于N,若BD=BE求证:MN=NC。
完整版ppt
20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E、F 分别是AD、BC的中点,G、H分别是BD、 AC的中点,猜一猜EF与GH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完整版ppt
21
• 如图,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长,在BC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等边三角形 BCE,等边三角形ACF,连接DE,EF。求 证:四边形ADE 2,AB=3AC,BE⊥AD,
求证:AD=DE
完整版ppt
15
• 已知:如图,AB//CD, D=90 o, BE=EC=DC,求证: AEC=3 BAE
完整版ppt
16
• 已知如图,AB=DC,AE=DE,BF=FC,
FE交BA、CD的延长线于G、H,求证:1= 2。
完整版ppt
17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 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完整版ppt
18
• 已知:如图,AB//CD, ADC=90o , BE=EC,求证: AED=2 EDC
完整版ppt
19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 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初中几何证明题公式

初中几何证明题公式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线对称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 A 2+b A 2=c A 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 aA2+bA2=cA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x 180°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 x b)* 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 (a+b)* 2 S=L x 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 ± b) /b=(c ± d) /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 n(b+d+…+n^ 0),那么(a+c+…+m)/(b+d+…+n)=a / 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命题、定理、证明(2)》公开课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命题、定理、证明(2)》公开课课件.ppt
难点: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格式。
【学前准备】
1、什么是命题?如何确定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什么 是真命题、假命题?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②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③对项角相等. ④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预习导学】
一、自学指导 1、自学1:自学课本P21页,掌握定理与证明的相关概念,
完成下列填空。3分钟 归纳总结: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
证明:推理命题真假性的过程 。 2、自学2:自学教材P21-22页两个例题。2分钟
点拨精讲:证明中的每一步都要有根据,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或是学过 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假命题的证明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命题的 条件,却跟结论不同)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12021/1/112021/1/111/11/2021 1:47:35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12021/1/112021/1/11Jan-2111-Jan-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12021/1/112021/1/11Monday, January 11,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12021/1/112021/1/112021/1/111/11/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命题、定理、证明习题(含答案) (3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命题、定理、证明习题(含答案) (3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命题、定理、证明复习试题(含答案)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来,下列写法正确的是()A.如果几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几个角都相等B.如果一个角是这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C.如果两个角是同角,那么同角的余角都相等D.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那么这两个角可能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命题有题设与结论两部分组成即可把同角的余角相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然后进行判断.【详解】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为:如果几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几个角都相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命题有题设与结论两部分组成;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公式、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正五边形的内角和(52)180540=-⨯︒=︒,A是真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B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是假命题;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D是真命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33.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中,“等角的补角”是命题的()A.条件部分B.是条件,也是结论C.结论部分D.不是条件,也不是结论【答案】A【分析】首先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然后根据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 以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得出结果.【详解】解: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 题设是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的知识,熟练掌握命题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34.下列命题:①若x y =,则x y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对顶角相等.它们的逆命题一定成立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解析】【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根据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①若x=y ,则|x|=|yt|的逆命题是如果|x|=|y|,则x=y ,错误;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 ③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35.给出如下四个命题,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若0a >,0b >,则0a b +>;②若a b ab =;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结论.【详解】若0,0a b >>,则0a b +>,原命题正确,逆命题:如果0a b +>,那么0,0a b >>不一定正确,故不合题意;若a b ,ab =原命题错误,逆命题正确;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为“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不一定正确,要加前提:在角的内部.所以逆命题错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原命题与逆命题均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等式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难度不大.3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2=b2,那么a=bB.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项角D.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平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如果a2=b2,那么a=±b,故错误,是假命题;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才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C、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项角,故错误,是假命题;D、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及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难度不大.37.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若a∥b,b∥c,则a∥c;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⑤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错误,是假命题;③若a∥b,b∥c,则a∥c,正确,是真命题;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为真命题;⑤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或一个交点,故错误,为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在同一个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8.有以下命题:①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两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假命题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条件即可解答.【详解】解:(1)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SAS,正确.(2)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SAS,正确.(3) 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SA,正确.(4) 两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无法证明,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本题的关键.3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a≠0,则ab≠0 B.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C.若|a|=|b|,则a=b D.定理是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乘法对A进行判断;根据定理的定义对B、D进行判断;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对C进行判断.【详解】A、若a≠0且b≠0,则ab≠0,所以A选项为假命题;B、假命题就不可能命题为定理,所以B选项为假命题;C、若|a|=|b|,则a=b或a=﹣b,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定理是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40.下列命题中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正确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先确定每一项的逆命题,再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其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错误;C、其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错误;D、其逆命题是“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逆命题及定理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先确定每一项的逆命题.。

初一数学几何证明题带图答案

初一数学几何证明题带图答案

初一数学几何证明题带图答案初一数学几何证明题带图答案几何证明是初中几何入门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一几何证明题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初一几何证明题答案资料,欢迎阅读。

初一几何证明题答案图片发不上来,看参考资料里的1 如图,AB⊥BC于B,EF⊥AC于G,DF⊥AC于D,BC=DF。

求证:AC=EF。

2 已知AC平分角BAD,CE垂直AB于E, CF垂直AD于F,且BC=CD(1)求证:△BCE全等△DCF3.如图所示,过三角形ABC的顶点A分别作两底角角B和角C的平分线的垂线,AD垂直于BD于D,AE垂直于CE于E,求证:ED||BC.4.已知,如图,PB、PC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在∠A的平分线上。

回答人的补充2010-07-19 00:10 1.在三角形ABC中,角ABC为60度,AD、CE分别平分角BAC 角ACB,试猜想,AC、AE、CD有怎么样的数量关系2.把等边三角形每边三等分,经其向外长出一个边长为原来三分之一的小等边三角形,称为一次生长,如生长三次,得到的多边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几倍求证:同一三角形的重心、垂心、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三点共线。

(这条线叫欧拉线) 求证:同一三角形的三边的中点、三垂线的垂足、各顶点到垂心的线段的中点这9点共圆。

~~ (这个圆叫九点圆)3.证明:对于任意三角形,一定存在两边a、b,满足a比b大于等于1,小于2分之根5加14.已知△ABC的三条高交于垂心O,其中AB=a,AC=b,∠BAC=α。

请用只含a、b、α三个字母的式子表示AO的长(三个字母不一定全部用完,但一定不能用其它字母)。

5.设所求直线为y=kx+b (k,b为常数.k不等于0). 则其必过x-y+2=0与x+2y-1=0的交点(-1,1).所以b=k+1,即所求直线为y=kx+k+1 (1) 过直线x-y+2=0与Y轴的交点(0,2)且垂直于x-y+2=0的直线为y=-x+2 (2). 直线(2)与直线(1)的交点为A,直线(2)与直线x+2y-1=0的交点为B,则AB的中点为(0,2),由线段中点公式可求k.6.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60,点P是三角ABC内的一点,使得角APB=角BPC=角CPA,且PA=8 PC =6则PB= 2 P是矩形ABCD内一点,PA=3 PB= 4 PC=5 则PD= 3 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角C=90 O是三角形内一点,O点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等于1,将三角形ABC饶点O顺时针旋转45度得三角形A1B1C1 两三角形的公共部分为多边形KLMNPQ,1)证明:三角形AKL 三角形BMN 三角形CPQ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1B1C1公共部分的面积。

初一几何证明题练习

初一几何证明题练习

初一几何证明题练习(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一下学期几何证明题练习1、如图,∠B=∠C,AB∥EF,试说明:∠BGF=∠C。

(6分)解:∵ ∠B=∠C∴ AB∥CD()又∵ AB∥EF()∴ ∥()∴ ∠BGF=∠C()2、如图,在△ABC中,CD⊥AB于D,FG⊥AB于G,ED//BC,试说明∠1=∠2,以下是证明过程,请填空:(8分)解:∵CD⊥AB,FG⊥AB∴∠CDB=∠ =90°( 垂直定义)∴∴∠2=∠又∵DE//BC∴∠ =∠∴∠1=∠2 ( )3、已知:如图,∠1+∠2=180°,试判断AB、CD有何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8分)4、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 = 30°,你能算出∠EAD、∠DAC、∠C的度数吗(7分)DCBAED5、如图,已知EF∥AD,∠1=∠2,∠BAC=70 o,求∠AGD。

解:∵EF∥AD(已知)∴∠2= ()又∵∠1=∠2(已知)∴∠1=∠3(等量替换)∴AB∥()∴∠BAC+ =180 o()∵∠BAC=70 o(已知)∴∠AGD= °6、如图,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位置关系。

解:AB∥CD,理由如下:过点E作∠BEF=∠B∴AB∥EF()∵∠BED=∠B+∠D(已知)且∠BED=∠BEF+∠FED∴∠FED=∠D∴CD∥EF()∴AB∥CD()7、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o,求∠EAD、∠DAC、∠C的度数。

(6分)8、如图,EB∥DC,∠C=∠E,请你说出∠A=∠ADE的理由。

(6分)9、已知,如图,∠1=∠ABC=∠ADC ,∠3=∠5,∠2=∠4,∠ABC+∠BCD=180°.将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1)∵∠1=∠ABC (已知), ∴AD ∥______(2)∵∠3=∠5(已知),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BCD=18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如图14,∠1=∠ABC=∠ADC,∠3=∠5,∠2=∠4,∠ABC+∠BCD=180°。

初一上册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一上册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一上册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第一篇:初一上册几何证明题初一上册几何证明题1.在三角形abc中,∠acb=90°,ac=bc,e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e,过c作cf ⊥ae于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试说明:ae=cd。

满意回答因为ae⊥cf,bd⊥bc所以∠afc=90°,∠dbc=90°又∠acb=90°,所以∠ace=∠dbc因为∠cae+∠aec=90°∠ecf+∠aec=90°所以∠cae=∠ecf又ac=bc所以△ace全等于△cbd(asa)所以ae=cd像这类题目,一般用全等较好做些2.如图所示,已知ad、bc相交于o,∠a=∠d,试说明∠c=∠b.解:证1:∠a=∠d=====>ab∥cd=====>∠c=∠b(内错角相等)证2:△abo内角和180=△cdo内角和180∠a=∠d∠aob=∠d0c∴∠c=∠b证明:显然有:∠aob=∠cod(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又∠a=∠d,且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一定有∠c=∠b.3.(1)d是三角形abc的bc边上的点且cd=ab,角adb=角bad,ae是三角形abd的中线,求证ac=2ae。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90度,bd是角b的平分线,交ac于d,ce垂直ab于e,交bd于o,过o作fg平行ab,交bc于f,交ac于g。

求证cd=ga。

延长ae至f,使ae=ef。

be=ed,对顶角。

证明abe全等于def。

=》ab=df,角b=角edf角adb=角bad=》ab=bd,cd=ab=》cd=df。

角ade=bad+b=adb+edf。

ad=ad=》三角形adf全等于adc=》ac=af=2ae。

题干中可能有笔误地方:第一题右边的e点应为c点,第二题求证的cd不可能等于ga,是否是求证cd=fa或cd=co。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精选50道题,都是常考题型(可下载)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精选50道题,都是常考题型(可下载)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精选50道题,都是常考题型
(可下载)
今天老师为大家整理的是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精选50道题,都是考试常考题型,文内含详细证明过程,超适合寒假预习复习使用~
PS:电子版文末获取!(点亮“在看”“点赞”按钮,好资料分享给身边更多需要的小伙伴吧~)
寒假预习函数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复习资料!
七下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学霸笔记整理!寒假就该这么学!
八下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考复习学霸笔记整合!寒假提前看!
九下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学霸笔记整合!寒假提前看!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学霸笔记中考数学初中数学学霸笔记写在最后。

初中奥数讲义_几何的定值与最值附答案

初中奥数讲义_几何的定值与最值附答案

【例题就解】【例1】 如图,已知AB=10,P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P 和PB 为边作等边△APC 和等边△BPD ,则CD 长度的最小值为 .思路点拨 如图,作CC ′⊥AB 于C ,DD ′⊥AB 于D ′,DQ ⊥CC ′,CD 2=DQ 2+CQ 2,DQ=21AB 一常数,当CQ 越小,CD 越小,本例也可设AP=x ,则PB=x 10,从代数角度探求CD 的最小值.注:从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的研究中易得到启示,常能找到解题突破口,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是指: (1)中点处、垂直位置关系等; (2)端点处、临界位置等.【例2】 如图,圆的半径等于正三角形ABC 的高,此圆在沿底边AB 滚动,切点为T ,圆交AC 、BC 于M 、N ,则对于所有可能的圆的位置而言, MTN 为的度数( ) A .从30°到60°变动 B .从60°到90°变动C .保持30°不变D .保持60°不变(湖北赛区选拔赛试题); 思路点拨 先考虑当圆心在正三角形的顶点C 时,其弧的度数,再证明一般情形,从而作出判断.⌒注:几何定值与最值问题,一般都是置于动态背景下,动与静是相对的,我们可以研究问题中的变量,考虑当变化的元素运动到特定的位置,使图形变化为特殊图形时,研究的量取得定值与最值.【例3】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AB=a ,BC=b (a >b ),P 为AB 边上的一动点, 直线DP 交CB 的延长线于Q ,求AP+BQ 的最小值.(永州市竞赛题)思路点拨 设AP=x ,把AP 、BQ 分别用x 的代数式表示,运用不等式ab b a 222≥+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来求最小值.【例4】 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圆,在劣弧AB 上取异于A 、B 的点M ,设直线AC 与BM 相交于K ,直线CB 与AM 相交于点N ,证明:线段AK 和BN 的乘积与M 点的选择无关.思路点拨 即要证AK ·BN 是一个定值,在图形中△ABC 的边长是一个定值,说明AK ·BN 与AB 有关,从图知AB 为△ABM 与△ANB 的公共边,作一个大胆的猜想,AK ·BN=AB 2,从而我们的证明目标更加明确.注:只要探求出定值,那么解题目标明确,定值问题就转化为一般的几何证明问题.【例5】 已知△XYZ 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Z=90°),它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等腰Rt △ABC(∠C=90°)的三边上,求△ABC 直角边长的最大可能值.( “宇振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题)思路点拨 顶点Z 在斜边上或直角边CA(或CB)上,当顶点Z 在斜边AB 上时,取xy 的中点,通过几何不等关系求出直角边的最大值,当顶点Z 在(AC 或CB)上时,设CX=x ,CZ=y ,建立x ,y 的关系式,运用代数的方法求直角边的最大值.⌒注:数形结合法解几何最值问题,即适当地选取变量,建立几何元素间的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关系,再运用相应的代数知识方法求解.常见的解题途径是:(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解的代数模型,运用判别式求几何最值; (2)构造二次函数求几何最值.学力训练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P 为边BC 上任意一点(可与B 点或C 点重合),分别过B 、C 、D 作射线AP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B ′、C ′、D ′,则BB ′+CC ′+DD ′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江苏省竞赛题)2.如图,∠AOB=45°,角内有一点P ,PO=10,在角的两边上有两点Q ,R(均不同于点O),则△PQR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湖北省黄冈市竞赛题)3.如图,两点A 、B 在直线MN 外的同侧,A 到MN 的距离AC=8,B 到MN 的距离BD=5,CD=4,P 在直线MN 上运动,则PB PA -的最大值等于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4.如图,A 点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B 点是弧AN 的中点,P 点是直径MN 上一动点,⊙O 的半径为1,则AP+BP 的最小值为( ) A .1 B .22C .2D .13-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5.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看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 的中点S 的最短距离是( )A .212π+B .2412π+C .214π+D .242π+(贵阳市中考题)6.如图、已知矩形ABCD ,R ,P 户分别是DC 、BC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P 在BC 上从B 向C 移动而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 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C .线段EF 的长不改变D .线段EF 的长不能确定(桂林市中考题)7.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C 点不与A 、B 点重合),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 和等边三角形BCE ,AE 与CD 相交于点M ,BD 与CE 相交于点N . (1)求证:MN ∥AB ;(2)若AB 的长为l0cm ,当点C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点C ,使线段MN 的长度最长?若存在,请确定C 点的位置并求出MN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2年云南省中考题)8.如图,定长的弦ST 在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滑动,M 是ST 的中点,P 是S 对AB 作垂线的垂足,求证:不管ST 滑到什么位置,∠SPM 是一定角.(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试题)9.已知△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BT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P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P 作BC 的平行线交直线BT 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F .(1)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求证:PA ·PB=PE ·PF ;(2)当点P 为线段BA 延长线上一点时,第(1)题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截去一角成为五边形ABCDE ,其中AF=2,BF=l ,在AB 上的一点P ,使矩形PNDM 有最大面积,则矩形PNDM 的面积最大值是( )A .8B .12C .225D .1411.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线段CA 上AB 于点A ,线段DB 上AB 于点B ,AB=2;AC=1,BD=3,P 是半圆上的一个动点,则封闭图形ACPDB 的最大面积是( ) A .22+ B .21+ C .23+ D .23+12.如图,在△ABC 中,BC=5,AC=12,AB=13,在边AB 、AC 上分别取点D 、E ,使线段DE 将△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求这样线段的最小长度.(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3.如图,ABCD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U、V分别是AB、CD上的点,AV与DU相交于点P,BV与CU 相交于点Q.求四边形PUQV面积的最大值.( “弘晟杯”上海市竞赛题)14.利用两个相同的喷水器,修建一个矩形花坛,使花坛全部都能喷到水.已知每个喷水器的喷水区域是半径为l0米的圆,问如何设计(求出两喷水器之间的距离和矩形的长、宽),才能使矩形花坛的面积最大?(河南省竞赛题)15.某住宅小区,为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要建一个八边形居民广场(平面图如图所示).其中,正方形MNPQ与四个相同矩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和为800平方米.(1)设矩形的边AB=x(米),AM=y(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2)现计划在正方形区域上建雕塑和花坛,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2100元;在四个相同的矩形区域上铺设花岗岩地坪,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105元;在四个三角形区域上铺设草坪,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40元.①设该工程的总造价为S(元),求S关于工的函数关系式.②若该工程的银行贷款为235000元,仅靠银行贷款能否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若能,请列出设计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③若该工程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又增加资金73000元,问能否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若能,请列出所有可能的设计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镇江市中考题)16.某房地产公司拥有一块“缺角矩形”荒地ABCDE,边长和方向如图,欲在这块地上建一座地基为长方形东西走向的公寓,请划出这块地基,并求地基的最大面积(精确到1m2).(北京市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证明题目5则范文

七年级数学证明题目5则范文

七年级数学证明题目5则范文第一篇:七年级数学证明题目七年级数学证明题目1、如图,EF//AD,∠1=∠2.说明:∠DGA+∠BAC=180°.请将说明过程填写完成.解:∵EF//AD,(已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1=∠2,(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GA+∠BA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

(8)(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A3、在△ABC中,已知∠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14、在△ABC中,∠A=(∠B+∠C)、∠B-∠C=20°,求∠A、∠B、∠C的度数。

25、如图,已知∠DAB+∠D=180°,AC平分∠DAB,且∠CAD=25°,∠CB=95°(1)求∠DCA的度数;(2)求∠DCE的度数。

6、如图所示,请填写下列证明中的推理依据证明:∵∠A=∠C (已知),∴AB∥CD(___________________)∴∠ABO=∠C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DF平分∠CDO,BE平分∠ABO(已知)1∴∠1=∠CDO,∠2=∠AB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DF∥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中线,BE是∆ABD中AD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24,则∆ABE的面积是__?B8、完成下列推理,并填写理由如图4,∵ ∠ACE=∠D(已知),∴∥().∴ ∠ACE=∠FEC(已知),∴∥().∵ ∠AEC=∠BOC(已知),∴∥().∵ ∠BFD+∠FOC=180°(已知),∴∥().AECD图49、已知,如图5,∠1+∠2=180°,∠3=108°,则∠4的度数是多少?10、如图6,AB∥CD,∠BAE=∠DCE=45°,求∠ED图411、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则∠2的度数12、已知:AE平分△ABC的外角,且AE//BC,试判断∠B、∠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3、已知:△ABC,射线BE、CF分别平分∠ABC和∠ACB,且BE、CF相交于点O。

七级下几何证明题

七级下几何证明题

第4题几何说理题1、填空完成推理过程: 如图,∵AB ∥EF ( 已知 )∴∠A + =1800( ) ∵DE ∥BC ( 已知 )∴∠DEF= ( ) ∠ADE= ( ) 2.如图,EF ∥AD ,∠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因为EF ∥AD ,所以 ∠2 = . 又因为 ∠1 = ∠2,所以 ∠1 = ∠3. 所以AB ∥ .所以∠BAC + = 180°. 又因为∠BAC = 70°, 所以∠AGD = .3.已知:如图,∠ADE =∠B ,∠DEC =115°.求∠C 的度数.4. 已知:如图,AD ∥BC ,∠D =100°,AC 平分∠BCD ,求∠DAC 的度数.5. 已知:如图, 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EF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P 的度数6、直线AB 、CD 相交于O ,OE 平分∠AOC ,∠EOA :∠AOD=1:4,求∠EOB 的度数.49、如图,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 =37º,求∠D 的度数.ACD E FBDE B CACD EH G21FEDC BA21FEDBAC50、如图,已知:21∠∠=,50=D ∠,求B ∠的度数。

51、如图所示,∠1=72°,∠2=72°,∠3=60°,求∠4的度数.52、AB//CD,EF ⊥AB 于点E ,EF 交CD 于点F ,已知∠1=600.求∠2的度数.53、如图,AB∥CD,BF∥CE,则∠B 与∠C 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54.如图,已知:DE∥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0°,∠ACB=50°,求∠EDC 和∠BDC 的度数.55.如图AB∥CD,∠NCM=90°,∠NCB=30°,CM 平分∠BCE,求∠B 的大小.第11题图AB CD EE NM CD BAba341256、如图,AB⊥BD,CD⊥MN,垂足分别是B、D点,∠FDC=∠EBA.(1)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2)BE与DE平行吗?为什么?57、如图,∠1+∠2=180°,∠DAE=∠BCF,DA平分∠BDF.(1)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平分∠DBE吗?为什么.58、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DE、AF分别交BC于G、H,求证:.59、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60、如图,在△ABC中,∠ABC=80°,∠ACB=50°,BP平分∠ABC,CP平分∠ACB,求∠BPC的度数.61、如图,点D是△ABC内一点,∠A=65°,∠1=20°,∠2=25°,求∠BDC的度数。

初中几何证明定理、题目和答案.docx

初中几何证明定理、题目和答案.docx

题一1、已知:如图,0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丄AB, EFXAB, EG丄CO. 求证:CD = GF.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ZPAD=ZPDA=15°.求证:APBC是正三角形.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jBiCiDi都是正方形,心、B2>C2> D2分别是AAi、BBi、CCi、DDi 的中点.A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 M、N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的延长线交MN于E、F. F求证:ZDEN=ZF. AJ题二1、已知:A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0为外心,且0M丄BC于M.(1)求证:AH=20M;(2)若ZBAC=60°,求证:AH=AO.2、设MN是圆0外一直线,过0作0A丄MN于A,自A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C及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3、如果上题把直线MN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是圆O的弦,过MN的中点A任作两弦BC、DE,设CD、EB分别交MN 于P、Q.求证:AP=AQ.4、如图,分别以AABC的AC和BC为一边,在A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和正方形CBFG,点P是EF的中点.求证:点P到边AB的距离等于AB的一半.A Q B题三DE〃AC, AE = AC, AE 与CD 相交于F.求证:CE = CF.2、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求证:AE=AF. DE〃AC,且CE = CA,直线EC交DA延长线于F.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3、设P是正方形ABCD —边BC上的任一点,PFXAP, CF平分ZDCE.求证:PA = PF.4、如图,PC切圆0于C, AC为圆的直径,PEF为圆的割线,AE、AF与直线P0相交于B、D.求证:AB = DC, BC = AD.A题四1、已知:ZX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 PB = 4, PC = 5. 求:ZAPB的度数.2、设P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ZPBA=ZPDA. 求证:ZPAB=ZPCB.3、设ABCD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 CD+AD • BC = AC • BD.4、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E、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AE与CF相交于P,且AE = CF.求证:ZDPA=ZDPC.题五1、设P是边长为1的正ZXABC内任一点,L=PA+PB+PC,求证:祚WLV2.2、已知: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求PA+PB+PC的最小值.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 = a, PB = 2a, PC = 3a,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ZXABC 中,ZABC=ZACB = 80°, D、E 分别是AB、AC 上的点,ZDCA=30°, ZEBA = 20°,求ZBED 的度数.答案一1.如下图做GHXAB,连接EO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ZGFH=ZOEG,2.如下图做ADGC使与AADP全等,可得APDG为等边△,从而可得ADGC^AAPD^ACGP,得出PC=AD=DC,和ZDCG=ZPCG= 15°所以ZDCP=30° ,从而得岀APBC是正三角形3.如下图连接BG和AB】分别找其中点F, E.连接C2F与A2E并延长相交于Q点, 连接EB2并延长交C2Q于H点,连接FB2并延长交A2Q于G点,由产* BC= FB? , EB F*AB=*BC=FC I ,又ZGFQ+ZQ=90°和ZGEB2+ZQ=90°,所以ZGEB2=ZGFQ又ZB2FC2=ZA2EB2,可得△ B2FC2^AA2EB2,所以A2B2=B2C2,又ZGFQ+ZHB2F=90°和ZGFQ=ZEB2A2,从而可得ZA2B2C2=9O O,同理可得其他边垂直且相等,从而得出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

初一几何证明题 ()

初一几何证明题 ()

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C =90°,BE 平分∠ABC ,DF 平分∠ADC ,试问B E 与D F 平行吗?为什么?2、如图,△ABC 中,∠A=36°,∠ABC=40°,BE 平分∠ABC ,∠E=18。

试证明CE 平分∠ACD.3、已知:如图∠1=∠2,∠C=∠D ,那么∠A=∠F 吗?试说明理由4、如图AB ∥CD ∠1=∠2,∠3=∠4,试说明AD ∥BE ;5、已知AB ∥CD ,直线a 交AB 、CD 分别于点E 、F ,点M 在EF 上,P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F 重合)(1)当点P 在射线FC 上移动时,∠FMP+∠FPM=∠AEF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当点P 在射线FD 上移动时,∠FMP+∠FPM 与∠AEF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HG21FEDCBA6、如图,E 、F 分别AB 、CD 是上一点,D ∠=∠2,1∠与C ∠互余, AF EC ⊥.试说明CD AB //7、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8、如图5-29,已知:AB //CD ,求证:∠B +∠D +∠BED =360︒(至少用三种方法)EABCD9、如图,已知AB ∥CD ,∠1:∠2:∠3=1:2:3,求证:BA 平分∠EBF10、已知,如图,AB ∥CD ∥GH ,EG 平分∠BEF ,FG 平分∠EFD,求证:∠EGF=90°11.如图,AD ∥BC ,∠B=∠D ,求证:AB ∥CD 。

1AE 2 3F C DDG A E B HCF1 23 4 DCA12.如图CD ⊥AB ,EF ⊥AB ,∠1=∠2,求证:∠AGD=∠ACB 。

13. 已知∠1=∠2,∠1=∠3,求证:CD ∥OB 。

14. 如图,已知∠1=∠2,∠C=∠CDO ,求证:CD ∥O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D=120°,∠B=60°,AC平分∠
BAD,CE⊥AB于点E,求证:AE=1
2
(AB+AD)。

例2.如图,已知等边△ABC,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且使AE=BD,连结CE、DE,求证:CE=DE。

例3.如图,设在凸四边形中,经过一组对边中点的直线同两条对角线所成的角相等,求证:这两条对角线相等。

例4.如图,已知∠ABC=∠DCB,且∠1=∠2。

求证:AB=DC。

例5.如图,在△ABC中,AB=AC,∠A=100°,BD为∠ABC的平分线,求证:AD+BD=BC。

例6.如图,在△ABC中,CE是∠ACB的平分线,AD∥CE,交BC的延长线于D,F是AD的中点。

求证:CF⊥CE。

例7.如图,在△ABC中,已知∠1=∠2,DE=DC,AC=EF。

求证:EF
∥AB。

A卷
01.如图,已知△ABC中,AD⊥BC,BE⊥AC,AD与BE交于H。

若AC=BH,
求证:∠ABC=∠HCB。

02.如图,等边△ABC内一点D,DB=DA,BP=AB,∠DBP=∠DBC,
求证:∠BPD=30°。

03.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D、E分别是腰AB及AC延长线上的一
点,且BD=CE,连结DE交底BC于G,求证:GD=GE。

04.如图,在△ABC中,∠A=100°,∠ABC=40°,BD是∠ABC的平分
线。

延长BD至E,使DE=AD,求证:BC=AB+CE。

05.O是△ABC内一点,求证:AB+AC+BC>OA+OB+OC。

B卷
0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M为BC上任一点,AN是∠DAM的平分线,AN交DC于N,求证:DN+BM=AM。

02.如图,已知△ABC中,AB=AC,∠A=36°,BE平分∠ABC,AD=DB,DE交BC延长线于F,求证:AB=CF。

03.如图,在△ABC中,∠C=90°,AC=BC,AD=DB,AE=CF。

求证:DE=DF。

04.如图,B是线段AC上一点,△ABE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连结AD、CE分别交BE、BD于M、N,求证:MN∥AC。

05.△ABC中,∠C为直角,∠A=30°。

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ABE和△ACD,且DE与AB交于F,求证:F是DE的中点。

C卷
01.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C、AB上的高。

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AP=AQ,且AP⊥AQ。

0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D是AC的中点。


结BD,作∠ADF=∠CDB,连结CF交BD于E,求证:BD⊥CF。

03.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AD⊥AC,∠BAD=30°,求证:
AC=
1
2
AB。

04.如图,已知AC=BC,∠C=90°。

∠A的平分线交BC于D,过B作
BE⊥AD于E,求证:AD=2BE。

05.试证:△ABC两腰AB、AC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及∠C的平分
线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