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中园林艺术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

浅析中西园林美学艺术一、引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 探讨了中国和西方园林在构景艺术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旨在研究中西园林审美情趣和空间组织上的联系与区别。

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各自形成独有的形态,风格迴异,差别鲜明。

中国园林注重天人合一, 移步换景, 而西方园林受理性思维影响, 崇尚生态几何美学。

苏州园林着眼于自然美,追求一切服从自然。

而西方园林强调人的力量,所以西方园林艺术强调建筑的秩序感,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体现出布局均匀、井然有序的风格,强调人工创造之美和匠人精神之美。

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中西园林,其构景手法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中西园林构景手法上的异同(一)不同点1、整体规模布局不同对于中西园林,首先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建设规模上,西方园林普遍规模庞大,且地势平坦,构图紧凑,构景上罗列有序,以中部的中轴线划分,几乎园林内所有的景观建筑都围绕着这根中轴线。

而中国园林大多面积较小(相对与西方),构景上强调细小精致,更在于对自然山水进行浓缩、仿真,在总体布局上强调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并没有特定的方位规划,也不一定要中规中矩。

比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建筑总面积达6.7平方千米,是整个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东西主轴长约3km,包括伸向外围和城市的部分,则有14千米长。

“规模大”自然里面要素的“尺度也大”,例如,主轴上50米宽的大台阶;长轴40米的椭圆形阿波罗喷泉;东西轴62米宽、2千米长的大水渠等。

而反观中国苏州市的留园,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堪称中国大型园林,但相比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占地面积还是相去甚远。

例如,留园在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 ,有些地方极其稀疏 ,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 , 对比异常强烈。

以东区为主 , 石林小屋附近 ,屋宇鳞次栉比 ,内外空间交织穿插 , 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

2、着重点与细部设计上不同。

西方园林在构景上注重突出建筑物本身,总是在中轴线上修建体量高大,严谨威严的建筑物;在建筑物的细部设计上崇尚“黄金分割线”,哪怕是在细节上,也注重均匀对称,细致入微。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对比与分析摘要:中西方古典园林因其思想与文化的基础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类型,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西方古典园林则侧重于纯净的、人工雕琢式的盛装之美,本文针对中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对中国园林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对比分析前言: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慢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其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均具有独特的造林形式,被人类视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点为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花草树木讲究自然,没有统一的格式,给人以舒适安逸的感觉。

而西方古典园林的体现形式则截然不同,在其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造林的手法来体现人工美的价值,采用对称的布局、注重花草木修剪组合而成的精美的几何图案。

因此分析总结出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特点与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人生活与审美的新型园林。

1、中西方古典园林概述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并无大的区别,中西方古典园林分别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与特征,据资料显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始于夏商时期,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兴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从早期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简单圈地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受到佛教和玄学的影响,开始模仿自然,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以自然因素为主,创造出类似于自然园林的景观。

直到唐代受到各种艺术文化的影响,园林艺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其宅院与自然山水风景有机结合,在北宋时期园林建筑业又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而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发展到高潮,连续修建一系列弛名中外的经典作品,如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

西方造园艺术则始于古罗马的中央是绿地,四周围绕住宅的模式,希腊又在古罗马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其典型特点是以建筑为主体,以对称的形式为本,在树木与绿篱造景时,开始应用整形修剪技术。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园林开始快速发展。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摘要】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各自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但也存在着相互借鉴、融合共生的现象。

本文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设计理念比较、景观特点、造园技艺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究两种园林艺术的异同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审美追求、园林布局、植物景观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总结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启示和发展前景展望,为今后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流互鉴,将为园林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促进园林艺术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历史演变,设计理念,景观特点,造园技艺,文化内涵,启示,发展前景展望1. 引言1.1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概述中西方园林艺术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各自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审美特点。

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各自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特色。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对比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园林美学。

通过探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景观特点、造园技艺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欣赏这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启示和发展前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展望。

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美学魅力,为我们的园林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2. 正文2.1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园林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商代和西周时期,当时的园林多为宫廷园林,以强调山水意境和层次感为主要特点。

随着历史的演变,唐代的中国园林艺术逐渐兴盛,大型私家园林开始兴起,如洛阳的寒碧园、汴京的开封大相国寺,展现出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韵味。

而在西方,园林艺术的演变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园林以庙宇为中心,布置有长廊、池塘和雕塑,强调几何形状和对称布局;而罗马的园林则更加注重水景和广场的布局,展现出了欧洲园林的特色。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对于中西园林设计大家有什么了解了,知道中西园林设计的差异性在哪里吗?以下是本人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

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1、追求自然美。

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

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

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

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

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中西园林比较论文文档

中西园林比较论文文档

中西园林比较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是具有自然风趣的建筑、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环境的艺术再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园林的设计也体现了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独有的手法。

本文就中西园林的风格作了简单的比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个门类,它有着独特的特点:1.崇尚自然。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两千年来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缺位的结晶。

要研究它,还得主要从自然美的发现和田园生活的已经两方面入手,而田园生活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容是决定性的。

‘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主要是通过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

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的场所环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

从中国园林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道家“崇尚自然”之一观点。

园林中的“叠山”既是模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以比较小的尺度创造峰、峦、岭、峋、洞、谷、悬崖、峭壁等形象。

“理水”也是自然界中河、湖、海、地、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根据园内地势和水源的具体情况,或大或小,或曲或直,或静或动,用山石点缀岸、矶,岛筑桥,以营造出一种岸曲水洄,似水还连的意境。

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园林植物的基调主要以白、蓝、墨绿色等冷色调为主,园中还多用常绿之植物,如四季常青的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彩正适合表达晴朗明净、闲适的心境和缥缈的意境。

2.追求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

园林讲诗意,诗文绘风景,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一直是相互借鉴,采用古代诗文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由此及彼的联想效应,让观园者从园景的提名、对额得到的暗示而联想到有关文字乃至历史人物、事件、景色等虽然中西园林属于不同的园林体系,但它们同属于与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关联的艺术门类。

课题研究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论述中外园林艺术特点及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课题研究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论述中外园林艺术特点及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艺术理论论文论述中外园林艺术特点及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我国的园林设计比较倾向于古典的类型,而且园林设计中蕴含着我国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一道奇观。

我国对园林设计师的要求比较高,其不但需要掌握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不同地区的园林要有自身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国是一个多名族,并且历史悠久的国家。

西方的园林艺术一般比较简洁,在园林设计中可以看到很多对称的、具有几何特征的结构,其展现了设计师严谨、理性的园林设计理念。

我国的现代园林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体现出本土的自然景观特色,突破历史的局限。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而且园林景观的设计类型主要是古典的形式,在设计中融合了很多文化内涵,使园林可以很好的传承当地的文化风情。

园林设计不但可以传承文化,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创造出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

园林中不但有种类繁多的植物,还有很多的人造山水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娱乐场所,而且具有特色的古典园林,还是当地的旅游胜地,可以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设计、建造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了自然美,设计师利用很多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我国丰厚的国土资源,而且古典园林追求优雅的环境,可以使游客感受到深邃的艺术环境。

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展现出三维的空间效果,设计师可以利用隔景、分景的手法,使园林的空间结构更加曲折多变,而且还可以体现出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

园林中不但有品种繁多的植物,还有很多的山水景观,可以使人们更好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我国的园林设计类型很多,其中园中园形式的空间布局应用比较多,通过将园林分隔成不同的形状,可以使园林更有层次感,而且在有限的空间内,给人无限的遐想,游客在园林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感,也感受到了当地自然的风土特色。

合理的景观配置,可以使园林的内涵更加丰富,而且更具特色,我国的古典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配置的主体。

中外园林文化叙范文

中外园林文化叙范文

中外园林文化叙范文中外园林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园林文化是人们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美学追求的表现,同时也是交流和沟通的媒介。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和发展等方面,对中外园林文化进行探讨。

首先,中外园林文化的历史背景不同。

中国的园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园林的概念,最早的园林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中国古代的园林文化融合了自然和人文的元素,追求自然的美与人文的和谐。

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独特,注重布局和景致的安排,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作有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而西方园林文化的发展开始较晚,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较少。

欧洲的园林文化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随后逐渐发展演变。

西方园林文化注重对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追求对称和对比的原则,注重理性和秩序的表达。

西方园林的代表作有凡尔赛宫、英国的伦敦凯尼斯顿花园等。

其次,中外园林文化在特点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尽可能再现山水景色,强调意境和心境的呈现。

中国园林善于利用建筑物、树木、水景等元素,通过布局和构造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景致。

中国园林文化追求的是一种虚实相生、山水相连的景观效果,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宁静、幽雅和美的享受。

而西方园林注重对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它注重对称和对比的原则,打造出秩序与对称的景观。

西方园林文化更加关注建筑和雕塑的表现力,在布局和设计上更加讲究几何形状和比例的运用,突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艺术的表现力。

最后,中外园林文化的发展也有所不同。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沿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艺,特别是苏州园林的发展影响了全国乃至整个东亚园林文化的发展。

而西方园林文化在18世纪开始兴起,受到启蒙运动的推动,也在19世纪达到了巅峰,成为世界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课程论文: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姓名:学号:目录:一、引言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现状四、国家在保护园林上采取的措施五、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六、总结七、参考文献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表现,代表着古代人民的审美水平和建筑工艺,是无价之瑰宝,是传统建筑艺术之塔上的明珠。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大都表现出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儒家风范,例如宫殿、陵墓等。

只有园林建筑不同,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并能充分体现工匠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特点自成一体,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主要特点如下:1、园林建设时因地制宜,力求与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周围的山水,达到依山傍水的效果。

2、园林建筑除少数皇家园林外都比较小巧。

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园林建设时不以建筑而改变整体风格。

3、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富于变化。

设计中仔细思考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典型代表是北方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

因此可以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表现含蓄、强调意境、突出封建礼教、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中国古典园林的现状:中国古典园林完整存世的数量比较少,主要包括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

其中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而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承德,其他地方很少见。

中西园林审美差别论文

中西园林审美差别论文

中西园林审美差别论文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别特别是在思想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不同。

本文采用对比方法,通过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的相比,从中找出了各自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及其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简述引言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

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

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

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

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

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摘要】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各自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景观特点。

中西方园林在植物选择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中西方园林在建筑风格上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异同,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共同进步的特点。

未来,中西方园林艺术将继续相互影响,不断拓展创新,在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的为人们创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园林空间。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景观特点、植物选择、建筑风格、相互影响、融合、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中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风格,融合了东方园林的灵动与西方园林的规划。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经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景观特点。

本文将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比较、景观特点、植物选择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风格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山水和谐”的美学理念;而西方园林强调规划和对称性,追求“宫廷花园”的奢华和庄严。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融合,将为园林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可能性,展现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2. 正文2.1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园林艺术始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王宫园林,如洛阳宫和长安城的园林。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类似园林的建筑,如罗马的别墅和雅典的宫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园林艺术逐渐发展并融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园林开始兴起,这些园林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草药。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浅谈中国园林中的假山——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摘要假山是中国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久远,对园林艺术影响深远。

中国叠石造山技艺高超,经过3000多年的积淀和不断完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假山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历史古迹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园林假山历史技艺ABSTRACT Rocker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garden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has a far-reaching effect to Chinese garden. The skills of Chinese making rockery is excellent .It formed a unique rockery-culture during the three thousand years studying and continuous perfecting,and leaves behind many historical places and abundant cultural heritage.KEY WORDS garden rockery history skill正文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

在造园中掇石叠山被列为造园的第一要素。

我国假山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经过历代造园匠师的不断积累和总结,造园技艺中假山的假山叠石业已经很完善很成熟。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林水石,最不可无”(《长物志》)。

假山对于中国园林,就像雕塑对于西方园林一样同等重要。

[1]。

由此可见假山在中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无石不成山,无山不成园。

假山艺术的欣赏和评鉴也一直是文人雅士所热忠的事情,正如计成所说“园中缀山,非士大夫好事者不为也。

为者殊有识鉴。

”[2]可见假山是贵族和文人雅士才能评鉴的。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范本模板】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范本模板】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对比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中、西方园林为何如此会循着不同的方向、路线发展呢?且不同的方面各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该文通过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中西方园林风格的差异对比.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西方园林;风格设计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类知识的扩展而日益更新从而逐渐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生活的享受和要求。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

提到园林,就不得不谈到中、西两大园林流派.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但在某些表达方面却极其的相似。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都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居住的环境。

中外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布局上来看,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由生态形式自由式布局,而西方园林艺术风格以几何形式规则布局。

在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一般在进入一个较大的景区前常有曲折,狭窄,幽暗的小空间作为过渡,以收敛人们的视觉和尺度感,然后转到较大的空间, 以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这是“先藏后露"“先扬后抑”的“抑景”手法.比如扬州何园,苏州挫政园,无锡寄畅园无不选择了这一空间布局.追求诗文之意的舒展开合、起承转合,要求画意的远近高低、明暗虚实。

中西方园林史论文

中西方园林史论文

基于比较视角的中外园林景观分析摘要:从中西方的园林发展史中来观望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主要从园林的文化、布局、建筑以及中西方在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来突显出中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历史文化、差异正文: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我们很难分出中法园林孰高孰低,现在就从比较的视角对中西方园林景观做出一个浅析。

中西方园林体系概述东方体系: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图1 中国古典园林图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桥西方体系: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中西方园林评析论文

中西方园林评析论文

中西方园林评析论文一、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

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

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

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

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

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

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

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

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园林文化论文六篇

园林文化论文六篇

园林文化论文六篇园林文化论文范文1在西方的历史上,冷硬的石质建筑表达了一种西方的文化理念,不仅如此,从埃及金字塔到雅典卫城,几乎全部的闻名石质建筑都必需以垂直线为轴心,并尽其可能地寻求垂直轴心的高度。

哥特式教堂就是最鲜亮的例证。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厅高达48m,而乌尔姆市教堂钟塔甚至高达161m。

教会要藉此表达离弃尘土和亲近上帝的神学意图。

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对永恒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在中国哲学看来,不需上帝那样的人格神即可解决“安家立命”的问题:只要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和谐以达到最高的心灵境界,就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对无限与永恒的体认。

到后来,资本主义精神将这种对建筑高度的追求推向了极致,现代化楼厦成为拜物教的最好诠释,它们高耸在曼哈顿街区及全部的商业闹区,而依中国文化的心理景观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些理性的玻璃盒子,折射着太阳的光线,而毫无生命感。

2中国园林造景中的人文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布满着才智的休闲文化,自古至今中国人都强调人要活得自然才能恬淡,体静才能心闲,心闲才能通达。

于自然之中寻流水之声以养耳,网青禾绿草以养目,在回归自然的身心自由中感知自然之美妙,生命之美妙。

这便是中国人的休闲之境界。

“休”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休,人依木而休,表明白中国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闲”在《楚辞》中释为:“闲,静也”,“闲,雅也,指品质”,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观。

由此,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孕育出了我们特有的精神态度和文化气质,首先,从审美的角度看,休闲能够使人回归自然,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在自然的造化之中铸造人的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行。

休闲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中达到对世界的审美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人的生活审美。

其次,从理论上讲,由于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要将自己的生命寄予于那个抽象的、人格化的神,因此,休闲对于中国人而言,其价值在于,在生活的劳作与困顿之外,在家园中,闲适中的时间能够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使人的心灵有所安排、有所归依,使人的精神得以守护,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信仰。

论文: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

论文: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摘要:中西方园林设计内涵丰富,区别也很显著。

从中的精华,很值得后人的研究与学习。

关键词:人工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必然性与偶然性明晰与含混入世与出世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的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

作为后人更应奋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创造更深远的辉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西方园林艺术各自的特点,从中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人类的巧夺天工。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古建筑园林中的美学思想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所以建筑在园林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所以在很多场合下人们把中国的园林说成建筑园林。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园林和建筑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权威的观点这么认为: 一种观点是确定了建筑的风格才能确定园林的风格,然后在园林风格中更好的体现建筑,使建筑融入环境,使环境更好的衬托建筑!也就是以建筑为主,园林为辅。

第二种观点认为两者园林和建筑是要相辅相承的,是平等的。

第三种观点:好的建筑是能融入环境的,园林是一种大的建筑,它更要求融入环境,和环境和谐的在一起。

从中看出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建筑的风格特征影响园林的风格特征.那么园林中的建筑在中国和外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我们以前讲过,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

米开朗基罗说过:一个好的建筑雕刻作品,就是从上山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建筑和雕刻是团块的。

中国就很不同。

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种团块,使他们有虚有实,使他疏通。

从而我们看到中国的建筑注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内外相通。

而这种建筑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不难让我们想到作为艺术的一种园林和建筑毫无疑问尊顺一些艺术设计和艺术理论。

作为艺术内部很重要的美学毫无疑问对园林和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都有联系,同时也表明了古代艺术和生产劳动之间的联系。

这说明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古代的建筑园林艺术思想有关。

人与外界既有隔也有通,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

有隔有通,就依赖着雕空的窗门。

有隔有通,也就是实中有虚。

这不同于埃及金字塔与希腊神庙等的团块造型。

例如山西晋祠,一座大殿完全是透空的。

这说明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思想乃是虚实相生的美学,乃是内外通透的美学。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与交融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与交融

中西方园林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共性。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与共性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

一、溯源与文化内涵的不同造成的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一)溯源的差异中西方园林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经济、政治、思想的载体。

园林艺术是人类几千年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提升生活环境的过程。

由于中西方园林溯源不同,所以其表现手法有所差异。

中华文明起源于自然环境优美的长江、黄河流域,所以中式园林的设计多是效仿自然、探索自然的形式之美。

西方园林起源于尼罗河文明,尼罗河流域没有中国那样丰富的地貌,但定期泛滥的尼罗河造就了大量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耕地。

人们将方形的耕地划分成若干格,所以以几何美学为核心的西方园林也由此诞生。

(二)艺术层面的差异从艺术作品上看,中国艺术比较突出的特点表现就是注重意境,讲究情景交融。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通过散点透视和大量留白展现出了深远的意境,欣赏中国山水画非常需要欣赏者的想象力,一幅山水画在浓墨与留白之间给人无尽遐想。

山水画更是画师情绪的载体,体现了文人墨客超脱世俗、归隐田园、宁静自然的情绪状态。

中国园林在设计上也讲究情景交融,很多时候人在观景时会自然而然地与景色融为一体。

园中的小径通幽则给人以无限遐想,让人流连忘返。

西方艺术从诞生初期就注重写实、细致入微。

在西方,无论是雕塑还是油画在初期都更注重写实,通过对画作的细节刻画体现人物或者景物最真实的一面。

早期的雕刻艺术家们也十分看重雕塑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准确地营造出雕塑的体态之美,所以透视学也诞生于西方。

由此可见,西式园林中严谨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正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因此西方园林设计整体布局工整,细节之处十分精巧。

(三)文学层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词可以用寥寥数词描绘出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便给人无限意境,寄托了作者的愁苦之情。

很多西方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由几个名词组合而成的诗句能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多是理性化的,很难理解中国古诗文的奥妙。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一、背景1. 地理: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园林景观。

2. 园林发展:18世纪前,英国发展规则式园林,受他国影响很大——而后发展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达到鼎盛期,影响甚大。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英国规则式园林:汉普顿宫苑、墨尔本庄园、牛津大学植物园(英国最早的植物园)、农萨其宫苑(16世纪英国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汉普顿宫苑:都铎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宫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英国并无郊外的大型庄园。

分为实用园、游乐园两部分。

密园一端连接的池园是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庭院。

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是英国规则式风景园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师,两人是墨尔本庄园的设计者。

英国规则式园林特征:(简答&论述)1. 未能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未能反映英国本土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受他国的影响:①意大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水景、绿色雕刻、植物迷宫、柑橘园捣得运用上。

②法国勒诺特尔的影响——出现追求宏伟壮观的造园倾向。

影响较小。

③荷兰园林的影响——更精巧细致。

2. 英国式的处理手法:①主要体现在局部构图和造园要素上。

结园、花坛、草坪中的园路都是设计重点。

②手法的革新;对花卉装饰的运用。

③园林建筑小品:回廊、园亭、日晷、门柱等。

三、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因:(简答&论述)①哲学思想的转变:出现牛顿宇宙观和洛克经验主义,促使启蒙运动中产生自然主义,为自然式园林奠定了美学基础。

②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古典主义园林遭到抛弃,出现新型资产阶级整治庄园。

③民族主义艺术观:光荣革命后,英国造园家努力摆脱他国影响,寻找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④社会经济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乡村风貌改观。

因航海造船、修缮房屋缺树,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兴起园艺热潮。

英国自然条件丘陵为主,无法形成古典主义大轴线,气候利于植物生长,而整形式园林养护费用高。

⑤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认为幸福就蕴含在自然框架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园林艺术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1-0041-01
摘要: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产生设计的意识,也就有
了设计,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根植于其自身的文化艺术,这些艺术特
性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艺术门类中都有相似的体现。

园林艺术作
为人类艺术范畴中的衍生线,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其自身的文化艺术
熏陶下,抒写着动人的艺术曲线并且在文化错位下相互交织发展。

关键词:园林文化艺术差异融合
1.中西方文化艺术渊源与传统
无论是中国文化艺术还是西方文化艺术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
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中国文化艺术在整体上相对于西方文化艺术,更加趋向于静态
的文化艺术,而西方文化艺术更趋向于动态。

中国文化艺术在其传
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群体本位的价值
取向,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无为顺应、意境体验、平淡无奇的
空灵精神从而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
流。

西方文化艺术在其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二元结构影响下,追
求的是一种理性、自由性的美学审美意识与观念。

2.文化艺术影响下的园林艺术
2.1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西方园林艺术作为世界两大风格迥异的造园体系,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整体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稳步前进。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在其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下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

追去均匀、对称使得自然被迫具有抽象性的形式美,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文明影响下地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意识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

中国园林艺术在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世俗文化影响下追求的是一种“师承自然”的艺术理念,相比于西方园林艺术既不追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意境审美体验,将园林艺术自由性的山水意境发挥到极致。

中国园林艺术中崇尚自然原始的生动形态,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于园林艺术当中,巧妙地将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通过丰富随意性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模拟大自然的美景,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的矫揉于自然环境当中。

2.2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性
中国园林艺术与西方园林艺术在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于园林艺术的形式与意境方面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

西方造园是在理性的精神意识下,刻意追求的是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美;汲取大自然形式美的元素通过人工的创造,符合西方的审美意识和习惯。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绘画”“诗意”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园林景观充满了偶然性,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

与西方园林艺术通的是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感官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

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咫尺山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

3.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融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国园林艺
术上也融合了些外来因素。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也相继传到西方,到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国园林艺术开始融入到世界艺术发展的潮流当中,这一时期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风格各异。

例如长春园北面是一组风格独特的欧式风格建筑群,其整体基调采用了欧式的建筑手法,局部融合了中国的建筑风格。

建筑的形式、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设置等都来自于西方,但细部如铺地、纹样等则源自于中国。

中西方园林艺术交融的代表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内西洋风格主要采用了欧洲18世纪盛行的巴洛克风格,如欧洲建筑典型的蜗旋纹样、繁缛华丽的柱子、丰富多样的雕刻等。

巴洛克奢华、铺张、张扬的个性和鼎盛时期的清代皇家建筑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在规划布局上采用了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手法。

就整个大体布局而言,强调的是欧洲的雷诺特式(le notre style)布局,注重轴线控制、均其对称,但又并不是依照一条中轴线贯穿整个园林,取用了中国院落式布局,有节奏地分为三段。

进入18世纪,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画。

到了18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做自然风致园。

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下,英国造园家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对原来的牧场景色加工多了
一些,自然风致园发展成为图画式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中和了原有规则式园林的硬气和冷漠,增加了更多的人文的情意。

4.小结
纵观中国的园林艺术史,就是一部以中国本土文化为主线,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艺术精髓,同时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

因此我们既不能否认传统园林艺术,也不能受传统的束缚,汲取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恰当的融合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当中,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继续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2008(11).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其均.图说中国园林史.2007(4).中国农历水电出版社.
[3]李静.园林概论.2009(7).东南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