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刺绣色彩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绣与色彩
• 鲜艳的色彩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色彩在苏绣服装中的运用
苏绣服装中运用的 “一抹色”是界于是一种特殊的色 彩搭配方式。“一抹色”并不完全是指一个色系,有时 候是两到三个接近颜色的绣色揉合使用绣制的,使其远 观是一种颜色,而近看又是一套或多套颜色搭配的效果 除了线色之外,有时还适当加入金线和银线,用来衬托。 《三岔口》中刘立华穿的“侉衣裤”,衣衫上绣满的飞 燕,粗看是青灰色,但实质是青灰、黑线搭配而成,即 有层次又有效果。这种配色方法又称“清一色”,吴语 中“清”和“轻”同音,寓意身轻如燕。“文五彩”, 是随着刺绣线色的丰富,到50年代出现的配色方法, 发展到80年代已运用非常广泛。“文五彩”冷暖颜色 兼用,但对比不强烈,追求和谐柔美,温文尔雅的感觉。
中国四大名绣 之 -----苏绣
• 苏州刺绣苏绣的发源地在苏 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 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 国时期(公元220~280年) 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 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 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 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 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 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 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 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 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风格独特的画面。湘绣是绘画的艺术加工,它出自于画稿,与画 稿有机地融为一体。一件美的湘绣艺术品,离不开画工绘制的优 秀绣稿。湘绣的艺术成就,正是画工和绣工密切配合的结果。
配色
湘绣的配线一般多种颜色,近两千个色相, 全靠配线艺人一双眼睛根据设计者的思路配 出恰当的颜色。线料的介绍:线料主要分为 丝线、绒线、金银线等。线料颜色介绍:湘 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其他绣种区别的主 要特点之一。据《雪宦绣谱》记载,有青、 黄、红、黑、白(以上正色)、绿、赭、紫、 交、葱(以上间色)9类,88种原色,因其 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湘绣绣工认 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余种色 彩包括无遗。
一种色彩搭配都可起到协调作用。
此外刺绣还与绘画相联系
蜀绣简介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 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经初步整 理,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旋流针、参针、 棚参针、编织针等,多达100多种。蜀绣充分发 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确保 了画面逼真,造型多变,图案精美。蜀绣题材 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 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 巾等等。
艺术风格
湘绣的艺术风格是构图优美大方,色彩丰富鲜艳, 绣艺精巧灵活,风格豪放,体现了民间工艺品朴实与细 腻的特点。
• 变化多端的针法。 湘绣的针法,以掺针为主,并根据不同物象、 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形成了以 掺针为主的针法体系。
• 绚丽多彩的色线。 在绣线与色彩方面,湘绣根据不同加工对象 的特点,运用粗细不同、色泽有别的材料,兼以适当夸张,求得 对比统一,突出主题,并十分强调逐渐变易色线,力求表达明暗 的自然变化,使色彩调和得十分协调、自然、绚丽,达到绘画色 彩无法表现的效果。
• 绣品整体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 神兼备。蜀绣的色彩跟其他名绣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 点:
1.与当时的时代用色风格有关。 例如:汉代的长寿绣和乘云绣主要以当时表现尊贵大
气的红色和黑色为主用色;而宋代的绣品的颜色则偏淡, 偏墨色,有书生气之感。 2.色彩鲜明,但却并不浓艳,主要以冷色和偏墨色为主,整 个绣品色彩显得干净、柔和。 3.色彩较为逼真,效果贴近工笔水墨。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传统广绣多以吉祥喜庆的传统题材,用白描的手法制作。 现代广绣在白描基础上使用上色手法,并运用国画和油画 的表现手法将选材延伸到人物肖像等范畴。天马行空地创 造出许多新的针法。挥洒自如地妙用了广绣的艺术语言, 如创出“绒毛针”绣小雏鸡,创出“个字针”绣小鹿和马, 创出“短发针”绣小孩的“光头”,创出“竹编针”绣竹 篮…… 大大丰富了广绣的技艺。 一只鸡仔用了近三十种 颜色和苏绣用色彩丰富的丝线来完成绣品相比,现代广绣 的创新之处在于“丝线颜色构成法”。传统广绣的丝线颜 色要比苏绣少一半,而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创制出用丝线 累叠等方法构成多种色彩,“想画出什么色彩,就能绣出 什么色彩”。
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 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 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 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据 统计, 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 二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 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蜀绣常用 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 色、形,把绣 物绣得维妙维肖。如鲤鱼 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 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 等,都表现了不同的光、洁、粗、细、 软、硬、松、散等质感。
中国四大名绣 之
粤绣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粤绣 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 绣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最初创始于少 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 子,为世所罕见。
• 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 枕套、床楣、披巾、头巾、 绣服、鞋帽、戏衣等, 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牡丹亭》剧中的服装全部由苏州剧装戏具厂制作,采用手工 刺绣。据配色的师傅介绍,她在给柳梦梅配梅花褶子的时候, 选用的是红豆沙色,梅花都是用红豆沙色不同明度的色阶绣制 而成,达到了素雅的效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戏装刺绣中金银 线的运用。金银线增加了戏装图案的富丽堂皇感,使戏装更富 有艺术气质。金银在色彩学中被称为“无极色”,即与任 何
苏绣的起源
苏绣的发展史
三国之前
• 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用于服饰。 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 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宋代
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 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 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 具有相当高水平。
明代(1368~1644年)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 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 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它的发展。 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 “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 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用茸毛针绣成, 在背光面采用国画的勾染法,区区一只鸡
仔居然用了二三十种颜色的绣线,可谓惟妙惟肖。1978年,
作品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
展览展出
时,邓小平在作品前伫足
观赏了许
久,还兴致勃勃地招呼陈
永贵说:
“快来看小鸡。”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总而言之,粤绣色彩富丽夺目,用色明快,对比 强烈,配色选用反差强烈的色彩,常用红绿相间, 炫耀人眼,宜于渲染快乐热闹气氛。多用金线作 刺绣花纹的轮廓线,皮金绣用羊皮金作衬,金光 闪烁。总之是比较热烈喜庆的。
Biblioteka Baidu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我爱小鸡群》是陈少芳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堪称现
代广绣的名品。传统的四大名绣在绣小鸡时只会用深、中、
浅色来表现茸毛的质感。而陈少芳的这幅绣品中的十几只
小鸡则用上了油画中的“倾向色”,仔细看上去,小鸡的
毛色有的倾向于紫,有的倾向于绿,有的倾向于黄色,只
只不同。最特别的是绣品中彝族姑娘手中捧起的那只鸡仔,
清代民代
公元1644~1911年)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 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 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 美的“双面绣”,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 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
欣赏一下苏绣
•
• 苏绣图案秀丽,色泽文静
特点
湘绣是湖南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 艺品,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 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 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 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 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 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 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 微也一丝不苟。
中国民间色彩 与现代设计
——中国四大名绣色彩
1.湘绣 2.粤绣 3.苏绣 4.蜀绣
中国四大名绣之
湘绣
简介
•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以湖南长沙为中心, 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 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从而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 象生动。特点是丝细,后用皂荚仁溶液蒸煮,再 裹起来揩拭,防止绒丝起毛,其光细胜眼于发丝, 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 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 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形成了湘绣水 墨画般的素雅品质。湘绣的传统题材是以狮、虎、 松鼠等,特别是以虎最为多见。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乾隆嘉庆时期粤绣挂屏、团扇、 背心之类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绣红日灰去 右方绣藤萝老树,中间掺杂锦鸡、八哥、鹦鹉等, 或立或飞神态各异,树下白羊3只,取材布局颇有 西洋油画风味。粤绣用色浓艳过于苏绣,且多注 重光影变化。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18世纪中叶,广东还流行“皮金绣”,即纳丝绣 的一种,底层多用羊皮金作衬,金光闪烁,格外 精美。
唐宋时期(鼎盛) 蜀绣的发展达到
鼎盛时期,绣品在工 艺、产销量和精美程 度上都独步天下。唐 代色彩多样华丽,而 宋代色彩则偏水墨色 彩,淡雅,更富气韵。
明清(技术创新) 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
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 鼓励蜀绣生产。样式多样, 色彩比以前更加丰富鲜艳, 花纹更加细腻。
蜀绣的色彩
• 粤绣创始于少数民族,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 特色有: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 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 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 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 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广绣”和 “潮绣”两个绣派。《存绣堂丝绣录》及《纂组 英华》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 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 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 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根据现存粤绣作品分 析,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花纹生动写实。雍 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 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
蜀绣的特点
起源(古蜀时期) 最早记载蜀绣的
文字,出于西汉文学 家扬雄《绣补》一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蜀 绣技艺的高度赞誉。
蜀绣的色彩发展历程
汉代及三国(著名) 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
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 了"锦官"进行管理。
汉代的蜀锦的色彩以当时流 行的红色,黑色为主,并以云纹 为图样。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自清代以来,潮绣以金碧、粗纩、雄浑的垫凸浮 粤绣孔雀图绣片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 其他绣种。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 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 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 瑰丽的艺术效果。
中国四大名绣之粤绣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粤绣的优秀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 “丹凤朝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 “晨曦”等。“晨曦”是表现晨雾依稀,太阳初升 。万 物苏醒,孔雀在百花丛中开屏,翩翩起舞的美丽情景。艺 人们在绣制孔雀尾时,用红、绿、蓝、黄、紫 等色丝线掺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粤绣不同针 法的特长和丝线光泽的优点,表现了由于受光 部位不同而反射出不同色彩的艺术效果。艺人 们又根据孔雀的头、颈、胸、腹等部位,灵活 地运用勾针勒针等针法互相组合和转换,生动 地表现出各部位翎羽的不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