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节选)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05d6237e27284b73f3425007.png)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叶丽萍看到标题的人或许会想起李大钊在《新青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但其实这里只是我对马克思的一些小小见解,根本就不能和李大钊相提并论。
对马克思的认识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虽然初中的时候已经是知道有个叫马克思的伟人,但那时候只是对他定义为哲学家,出了两本书叫做《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对他的思想根本就是一窍不通的,认为那是共产党统治下的一种思想冲洗。
可是慢慢地上了高中,对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不经肃然起敬,为这个伟大的人画上了一个打标签。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知识。
在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涉及的知识面最广的科学体系,它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伟大思想宝库。
从研究对象跟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而马克思本人也没有其他人想象中那么呆滞,他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
他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
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
马克思的笔记不少是自己制作的。
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折为二,然后居中间缝上一道线。
在原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
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线、虚线,“X”、“+”等各种记号。
为了查阅方便,马克思还对许多笔记编制了目录和内容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
同时马克思还在书上直接作笔记。
重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重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00aea7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3.png)
1919年9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连续发表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下)。
这篇2万多字的雄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一百多年来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
今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经典,明理增信,具有特殊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百多年前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实非易事。
李大钊在此文开篇即明言:“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那么,李大钊为何要撰写此文,又为何能撰写此文呢?这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认识其写作背景。
李大钊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思辨特质为他在同时代先进知识分子中第一个全面研究并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他的“矢志努力”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对于真理具有热切而不懈的追求。
他投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习法政诸学及英、日语学”,又“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受到日本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安部矶雄等教授的影响,后又对“民彝与政治”“群众对抗力”等进行深入探讨。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能造出一种由一定排列的组织,能把那从前各自发展不相为谋的三个学科,就是经济、法律、历史联为一体,使他现在真值得起那社会学的名称”。
其实这些学科正是李大钊多年求学的社会科学的知识背景,这在当时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群体中并不多见,为他最早理解并接受马克思学说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从社会背景看,俄国十月革命给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震撼,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让民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民众的力量和希望。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视俄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同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断言“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f907397e31b765ce0508141b.png)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使民族危机愈加深重。
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努力学习西方,试图按资本主义的模式来改变中国,可是屡次失败,十月革命后,他们转而学习俄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从此揭开了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李大钊先生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在五四运动之后,先生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向中国人民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正是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
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共产党人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并最终走向胜利。
1919年,在《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先生写下了一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那个思潮翻涌的年代,这篇文章点燃了一盏明灯,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
随着五四运动激情的不断高涨,反帝反封建的意识不断地坚定,从此以后在中国乃至世界人的心里,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实现它的价值。
如果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中国人,那么,毫无疑问,李大钊是使中国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先行导师。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俄国革命成功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着长达几十年的奋斗,他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国实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
中共一大,13位代表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们代表的仅仅是全国50多个党员,但是他们深信,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产者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努力奋斗。
李大钊一句简短而又铿锵有力的话语终于在中国成为了现实:环眼中国,必将是赤旗的天下!今天,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下,方才深知守常先生话语之真谛。
在线学习学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题 内容与答案
![在线学习学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题 内容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0955d76a20029bc642d75.png)
第5题(单选题) [10分]
中国思想史上的“心学”是()学说的一门学派。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阴阳家
正确答案: C
第6题(判断题) [10分]
2019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
正确答案:√
“不忘初心”深研经典增强理论自信——学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1题(单选题) [10分]
针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
A.国务院
B.各级党委(党组)
C.主要领导同志
D.中组部
正确案: B
第2题(单选题) [10分]
李大钊对马克思学说的认知首先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社会学
B.哲学
C.政治学
D.经济学
正确答案: D
第3题(单选题) [10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
A.厅局级
B.司局级
C.县处级
D.乡科级
正确答案: C
第4题(单选题) [10分]
“使命”一般是由()所决定的。
A.社会发展程度
B.人的素质
C.职责
D.理想信念
√
×
正确答案:√
第10题(判断题) [10分]
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必须要了解其知识背景和思辨过程。()
√
×
正确答案:√
第7题(判断题) [10分]
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李大钊明确谈到理论与现实(实在环境)的关系,甚至对马克思有所批评。()
√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全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全](https://img.taocdn.com/s3/m/15caab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5.png)
李⼤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李⼤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刊登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个德国⼈说过,五⼗岁以下的⼈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之谈。
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他那名著《资本论》三卷,合计⼆千⼀百三⼗五页,其中第⼀卷是马⽒⽣存时刊⾏的,第⼆、第三两卷是马⽒死后他的朋友昂格思替他刊⾏的。
这第⼀卷和⼆、三两卷中间,难免有些冲突⽭盾的地⽅,马⽒的书本来难解,添上这⼀层越发难解了。
加以他的遗著未曾刊⾏的还有很多,拚上半⽣的⼯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我平素对于马⽒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
但⾃俄国⾰命以来,“马克思主义”⼏有风靡世界的势⼦,德奥匈诸国的社会⾰命相继⽽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变动,惹动了世⼈的注意,⾃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
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九⼀⼋年马克思诞⽣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
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裨益的事。
万⼀因为作者的知能谫陋,有误解马⽒学说的地⽅,亲爱的读者肯赐以指正,那是作者所最希望的。
(⼆)我于评述“马克思主义”以前,先把“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占若何的地位,略说⼀说。
由经济思想史上观察经济学的派别,可分为三⼤系,就是个⼈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与⼈道主义经济学。
个⼈主义经济学,也可以叫作资本主义经济学。
三系中以此为最古。
著《原富》的亚丹·斯密(Adam Smith)是这⼀系的⿐祖。
亚丹·斯密以下,若马查⼠(Malthus)、李嘉图(Ricardo)、杰慕⼠·穆勒(James Mill)等,都属于这⼀系。
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岛克思主义观》一文
![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岛克思主义观》一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1dfa3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b.png)
1919年,《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该文的作者是李大钊。
该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别作了阐述。
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檄告举世的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推倒资本主义。
而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
文章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该文章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名论文。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b2fec6e07fd5360cba1adbf4.png)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于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正因为如此,李大钊这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和现代化意识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
他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在为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准确的、独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今天学习他的这篇经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收获:首先,李大钊严肃、认真、系统的阐述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之前,首先向人们表明了他学习和研究、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李大钊坦诚地表白,自己平素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如果让他介绍马克思主义,实在是一种“僭越”。
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所以他要冒昧地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学说。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严肃、认真和谨慎的态度,是出于对广大中国人民的负责。
由于当时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学说涌入中国,各派思想林立,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需要,哪一种更合理,都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
不仅要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还必须把它与其他学说进行分析和比较。
这样才能做到对社会负责,使国民获得真正有用的理论。
从这种态度出发,李大钊全面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李大钊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采取了较为严谨、系统的客观介绍和评论,而不是漫谈或宣布信仰及其理由的方式。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93ea4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7.png)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啊,就像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啥呢?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但咱可以试着唠唠。
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看待世界、理解社会的方法。
咱就说马克思看到的社会吧,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这个大机器里有不同的部分,有上层的那些掌握很多资源和权力的群体,也有在底层辛苦劳作的人们。
这就好比一个大厦,有人在顶层享受着阳光,有人在底层扛着整个大厦的重量。
马克思看到了这种不公平,就像你看到一群孩子里有个弱小的总是被欺负一样,他心里肯定不舒服啊,就想找出个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可是这个社会大机器的核心动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要是不稳,房子肯定盖不高、盖不好。
如果经济这个地基不公平,那整个社会这个大房子就会歪歪扭扭的。
比如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就像一个个贪婪的小怪兽,他们拼命地压榨工人,让工人没日没夜地干活,就为了多赚点钱。
工人呢,就像被绑在磨盘上的小毛驴,不停地转啊转,却只能得到很少的报酬。
这多不公平啊!马克思就看透了这一点,他说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有个更公平的社会制度。
那这个更公平的社会制度是啥样的呢?马克思主义里提到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像是一个超级美好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都按需分配。
啥叫按需分配呢?就好比你饿了,就有吃的,你冷了,就有衣服穿,不是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真正需要什么。
没有了那些贪婪的剥削,没有了阶级的压迫,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就像一个合唱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大家一起唱歌的时候,不是只有高音的人才能唱,低音的、中音的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唱出来的歌才好听呢。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部分也特别有意思。
它让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
这就像你看一个硬币,不能只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会变成好事。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e4bef697647d27284b7351f7.png)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于19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正因为如此,李大钊这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和现代化意识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
他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在为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准确的、独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今天学习他的这篇经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收获:首先,李大钊严肃、认真、系统的阐述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之前,首先向人们表明了他学习和研究、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李大钊坦诚地表白,自己平素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如果让他介绍马克思主义,实在是一种“僭越”。
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所以他要冒昧地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学说。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严肃、认真和谨慎的态度,是出于对广大中国人民的负责。
由于当时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学说涌入中国,各派思想林立,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需要,哪一种更合理,都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
不仅要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还必须把它与其他学说进行分析和比较。
这样才能做到对社会负责,使国民获得真正有用的理论。
从这种态度出发,李大钊全面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李大钊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采取了较为严谨、系统的客观介绍和评论,而不是漫谈或宣布信仰及其理由的方式。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d99e1e1a55270722192ef7ac.png)
2011会计李东红201122111231001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生存还是灭亡的年代,在现实绝望的境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按照上述的推理,在绝境做出选择其实并非太难,种种因素使然,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切实的,有效的。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绝境下,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拯救中国,能够指引前进的方向,毛泽东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既有正确的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偏差;现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依然是五花八门,歧义丛生。
因此,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至少有三种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即狭义的马克思(及列宁)主义,是指作为个人学说的马克思(及列宁)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第二种含义即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及列宁)的观点和学说,而且包括后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广义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它与狭义马克思主义基本一致,但也有重要区别。
其科学内涵应是马列学说中“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当代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亦即普遍真理。
其外延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展开而来的基本原理。
只有这些普遍真理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方可世代传承。
此即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脉”,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在其中。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上,我们首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即其哲学,但应从现时代的高度作出新的阐释,强调五个“着眼于”: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着眼于现实,搞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作为个人学说的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着眼于应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现实的思想路线。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7f4e7c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5.png)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摘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李大钊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认真研究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来探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关键词:经济基础;武装斗争;人民群众;社会主义1经济的决定作用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因为历史上物质的要件中,变化发达最甚的,算是经济现象。
故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
表面构造常根据基础构造的转移而转移,而基础构造的变动,根据内部的最高原则而转化,这就是就是生产力,是主动的因素。
属于人类意识的东西,丝毫不能对他产生以影响,它却可以决定人类的精神、意识、主义、思想,使他们必须适应他它的行程。
李大钊确信经济变动对社会变化的决定作用,经济现象只能由他一面与社会现象以影响,而不能与其他社会现象发生相互的影响,或受别的社会现象的影响。
李大钊在肯定唯物史观经济决定论的同时指出了马克思理论矛盾的地方。
生产力是历史变化的原动力,同时又说阶级竞争也可以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但对于这个明显矛盾,也有解决方法。
生产力一有变动,这社会关系也相应发生变动,社会关系的变动有赖于当时经济上占不利地位的阶级活动。
马克思主义将阶级的活动归于经济行程自然的变化以内。
李大钊注重阶级竞争和经济变化的辩证关系,他批判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认为阶级竞争对也会对社会历史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指出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经济问题,循着经济现象以考察复杂变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法则,也是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学的重大贡献。
唯物史观的经济决定论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2武装斗争是主要手段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b273f760a98271fe910ef987.png)
早在 1919 年,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就在他的著作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阐明: “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 是欺人之谈。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所以,尽管学过了《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也只是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 学习中我会更多的研习他的思想。 1848 年 2 月24 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开端,标志着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 想的萌芽。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 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武器,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 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拥 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成为历史的 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经过历史的检 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融入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等新鲜元素,拥有了无比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给当前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崭新 的活力。 而马克思学说的发展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事物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要以运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形成了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最伟大 的变革。用辩证法、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极其发展 的历史进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 劳动价值论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 态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文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c78e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e.png)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话说,咱从小到大,接触过不少思想理论,但真要说能触动心弦、让人拍案叫绝的,那还得数马克思主义。
这玩意儿,不光书本上有,生活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影子,让人不得不服。
记得刚接触马克思主义那会儿,还是在校园里,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听得咱是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跟我有啥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咱发现,嘿,这马克思主义还真挺有意思,它不光能解释世界,还能指导咱怎么活。
先说这唯物史观吧,它告诉咱,历史不是神仙鬼怪搞的鬼,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的。
这话听着就接地气,想想咱身边的事儿,哪一件不是大家伙儿一块儿努力的结果?就说咱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吧,那可是亿万人民用双手和智慧拼出来的,可不是哪个神仙一挥手就搞定的。
再聊聊剩余价值理论,这可是马克思的绝活儿。
简单来说,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赚取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细想想,咱们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例子吗?比如说,你辛苦工作一个月,到头来工资却少得可怜,而老板呢,坐在办公室里动动嘴皮子,就赚得盆满钵满。
这时候,咱就得琢磨琢磨,这分配机制是不是得改改?当然,马克思主义不光能解释这些社会问题,它还能给咱指明方向,告诉咱该怎么活。
就拿咱个人成长来说吧,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多实在啊!你想啊,咱要是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手试试,怎么知道这事儿到底行不行?所以,咱得勇于实践,敢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而且,马克思主义还教会咱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能人云亦云。
现在社会上信息爆炸,各种观点、言论满天飞,咱要是没点儿自己的判断,那不得被带跑偏了?所以,咱得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还有啊,马克思主义还特别强调团结的力量。
它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这话多鼓舞人心啊!想想咱们国家每次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不都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战胜困难的吗?总之啊,这马克思主义,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咱前行的道路。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e639eb6294dd88d0d26b33.png)
下篇(一)我于上篇,既将马氏的“唯物史观”和“阶级竞争说”略为评述,现在要述他的“经济论”了。
马氏的“经济论”有二要点:一“余工余值说”,二“资本集中说”。
前说的基础,在交易价值的特别概念。
后说的基础,在经济进化的特别学理。
用孔德的术语说,就是一属于经济静学,一属于经济动学。
今先述“余工余值说”。
马氏的目的,在指出有产阶级的生活,全系靠着无产阶级的劳工。
这并不是马氏新发明的理论,从前Sismondi,Saint-Simon,Proudhon,Rodbertus诸人,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曾有过这种议论。
不过他们的批评,与其说是经济的,毋宁说是社会的。
私有财产制及其不公,是他们攻击的标的。
马氏则不然,他郑重的归咎于经济科学的本身,特别归咎于交易观念。
他所极力证明这私营事业必须存在的理由,就是因为这是交易不能免的结果。
——一个经济上的必要,贵族与平民都须服从的。
马氏的“余工余值说”,是从他那“劳工价值论”演出来的。
马氏说劳工不只是价值的标准与理由,并且是价值的本体。
从前Ricardo也曾有过类似的观念,但他未能决然采用。
马氏于此,毅然采取其说,不象Ricardo的踌躇。
马氏也决不否认“效用是价值的必要条件”。
由效用的价值而论,这的确是唯一的理由,但他以为单拿效用这一点说明交易的价值,理据尚不充足。
每在一个交易的行为,两个物品间必含着共同的原素,一致的等级。
此种一致,决不是效用的结果,因为效用的等级,在每个物品中均不相同。
而所以构成交易这件事存在的理由的,就是这个不同。
在那些性质各异的物品中所含的共同原素,不是效用,乃是那些物品中所含劳工分量的大小。
每个物品的价值,应该纯是物品中所含人类劳工结晶的全量。
物品价值的分别,全依劳工的分量而异。
此等劳工,是于生产这些物品有社会的必要的东西。
例如有一工人在一种产业里作工,一日工作十小时,什么是他的生产物的交易价值呢?这交易价值,应该是他那十小时劳工的等量。
他所生产的,是布,是煤,或是他物,都不必问。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https://img.taocdn.com/s3/m/710282ef9b89680203d825a1.png)
《 共产 党 宣言 》 必定发 见许 多不知道 的 真理 。我 读 了百回 , , 又读 百 回 , 必
得 多少新 的 东西。 ⑤ ”
河上肇 文 中所 提到 的这 位 “ 巴尔教授 ” 应该 是德 国学 者 We e 藏 , r r n
的马 克思 主义观 》 就是 从河 上 肇那 里 “ 来 的 , 大 钊在 传 播 马 克 思 主义 方 抄” 李
面的贡献并没有以往所说的那么重要。 但是 , ③ 认真阅读过李大钊 的文章之 后 , 们就会 发 现 , 一 问题远 没有那 么 简单 , 有 重新探 讨 的必要 。 我 这 很
了。加 上他 的遗 著 未 曾刊 行 的 还 有 很 多, 上 半 生 的 功 夫 来研 究 马 克 拼 思 , 不过仅 能就他 已刊 的著 书 中, 他反 复 陈 述 的主 张得 个要 领 , 不 也 把 究
能算是 完全 了解“ 克思 主义” 。 马 的 ④
河 上肇 的 文章 中 , 一段德 国学 者评 《 有 共产 党宣 言 》 的文字 :
① 石川祯浩 :中国共产 党成立史 》 哀广泉 译 , 《 . 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 , 0 6年 , 1 — 1 20 第 6 7页. 持类似观点的论著很多, 为节省篇 幅, 此不赘举 。 ② 李博 : 《 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3年, 9 页。 20 第 4
政 治 思 想 史
Ju nl f h so yo oicl o g t o ra‘ eHi r f lia Th u h ot t P t
总第 7 期
S m . u No 7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dcffe8eb5ef7ba0d4a733b75.png)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但并没有告诉是否物质发生变化的瞬间,意识也产生了同步的改变呢?接受这种变化又需要多少时间呢?在旧的意识和新的意识之间的间隙里,人们在做什么,人们的意识是否会迷失方向?衡量的标准是什么?且停住,这样问下去,显然是没有穷尽的。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需要我们来作一番思考。
我想要表述的是:在只有两种选择的时候,很多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是青蛙的例子,是在滚烫的水中被煮熟,还是奋力一跳逃出生天,很容易做出选择。但是在面临两种难以分辨的情形下,它似乎难以抉择,这时候能够跳出沸水的青蛙真的是值得敬佩了。如果有,这些青蛙肯定是了解到水温升到一定程度就是危险,所以早有准备。由物及人,我们是否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呢?
我坚信,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会对自身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纵观当代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会惊奇的发现: 当前正处于信仰缺失的年代。然而在这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呢?
1919年,在《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先生写下了一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那个思潮翻涌的年代,这篇文章点燃了一盏明灯,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如果说,李大钊先生写下这篇文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那么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所以这是我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在今天,我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不是具体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论断。
“生命在于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d1518fe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8.png)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刁世存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李大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精英的历史起点.他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的概括,为在中国树立马克思主义旗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抓住了唯物史观的两大核心要素,对阶级斗争学说和群众史观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独到的阐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坚持的几个原则,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刁世存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政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
【相关文献】
1.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显著特点及其启示 [J], 张国
2.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浅析\"问题与主义\"论争 [J], 左莹;宋玉忠
3.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唯物史观”的多维度阐释 [J], 王悦心
4.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J], 曹晓玉[1]
5.信仰·传播·践行: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逻辑向度探析 [J], 王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5155fedc83d049649b665898.png)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先驱,1919年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书中解释说:"任何50岁以下的人,如果说他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那就是谎言。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书是如此的广泛和深刻。
"因此,虽然我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介绍,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但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仅仅是初步了解,我将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主义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的萌芽。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首次建立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不仅强调了解放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无产阶级的正确道路,而且还为各种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武器,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时间的产物。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和社会条件,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每天都在加剧,从而引起了对科学理论的强烈要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乌托邦主义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的建立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意识形态渊源和实践基础,已成为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进入、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主义通过考验和历史的发展,吸收了列宁主义、毛主义和具有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新元素。
马克思主义西方化的做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共产主义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完整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在历史核心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发展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实现了人类知识历史上最大的变革。
从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了解资本主义形成、本质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https://img.taocdn.com/s3/m/bf33aa0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2.png)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
王宪明
【期刊名称】《政治思想史》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通过跨文本对比的方法,本文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
本文认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承袭”自日本学者河上肇,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努力向全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博大胸怀。
【总页数】11页(P1-11)
【作者】王宪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2.5
【相关文献】
1.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 [J], 王宪明
2.李大钊北大图书馆改革思想来源再探 [J], 田璐琳; 田慧芳
3.信仰·传播·践行: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逻辑向度探析 [J], 王正
4.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学术来源探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研读[J], 王宪明
5.一个可能的思想来源:李大钊“活的历史”与伍德布里奇《从历史到哲学》的对比分析 [J], 姚正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节选)
(1919年5月)
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经济论;三是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轮。
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离了他的特有的史观,去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的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根据他的史观,确定社会组织是由如何的根本原因变化而来的;然后根据这个确定的原理,以观察现在的经济形态,就把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为分析的、解剖的研究,豫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织,是必然的运命;然后可根据这个豫见,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级竞争。
他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所以他的唯物史观说:“既往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
”他的《资本论》也是首尾一贯的根据那“在今日社会组织下的资本阶级与工人阶级,被放在不得不仇视、不得不冲突的关系上”的思想立论。
关于实际运动的手段,他也是主张除了诉于最后的阶级竞争,没有第二个再好的办法。
为研究上便利起见,用他的学说各方面分别观察,大盖如此。
其实他的学说是完全自成一个有机的有系统的组织,都有不能分离不容割裂的关系。
——选自《新青年》第6卷第5号。
注:这篇文章分上下两篇,先后刊登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和第6号上。
第5号刊面标的出版时间是1919年5月,但实际出版时间应是1919年9月。
文章表明李大钊当时已经成为一个自觉马克思主义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