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实验实验一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综合训练实验实验一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综合训练实验实验一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0c8c27b0717fd5370cdc7c.png)
结果计算
X =( V2-V1)×C×0.1269÷m×100
式中:
V2——试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 ——空白试剂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的实际浓度,mol / L;
m——试样的质量,g;
0.1269——1/2的毫摩尔质量,g/mmol。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参考GB/T5009.37—2003第一法)
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所配的KOH溶液中和至刚呈淡红色, 且30s内不退色为止。 3、 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的配制: 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 60ml冰乙酸,混匀。 4、淀粉指示剂(10g / L)配制:称取可溶性淀粉0.50g,加少 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至透明,冷却。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020mol / L)配制:用0.1mol /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稀释。
四、实验步骤
(一)酸价测定
分析步骤
称取3.00g—5.00g混匀的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
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于热水中,温热使其
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
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内部退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X =V×C×56.11÷m
3、侧过氧化值时,饱和碘化钾溶液中不可存在游离碘和碘酸盐; 4、光线会促进空气对试剂的氧化,应注意避光存放试剂; 5、在过氧化值的测定中,三氯甲烷,乙酸的比例以及加入碘化钾后
径直时间的长短基价水量的多少等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应严格控制 试样与空白试验的测定条件一直性; 6、羰基价测定时,所用仪器必须洁净,干燥,所用试剂若含有干扰 试验的物质时,必须控制后才能用于试验,空白试验的吸收值(在波 长440nm处,以水对照)超过0.20时,试验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理想。
实验一食用植物油酸价、过氧化值测定
![实验一食用植物油酸价、过氧化值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dbac2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c.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本实验结果还可为相关监管部门提 供参考依据,加强对食用植物油市 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市场上的植 物油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研究不同植物油品种、产地、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 等因素对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为植物油品 质控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
探索新型的食用植物油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 准确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障。
酸价的大小可以反映油脂的新鲜度和加工质量,酸价越高, 油脂的质量越差。
过氧化值的测定原理
过氧化值是指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滴 定法,使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油样中的过氧化物,从而计算出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油脂的氧化程度和变质情况,过氧化值越高,油脂的氧 化程度越大,变质的可能性越高。
学习如何测定食用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
酸价测定
采用滴定法,通过滴定酸碱中和反应来计算酸价。需要使用酚酞指示剂和氢氧 化钠标准溶液。
过氧化值测定
采用滴定法,通过滴定过氧化物与碘化钾的反应来计算过氧化值。需要使用淀 粉指示剂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流程
样品采集与处理、试剂配制、滴定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个样品的测定数据,包括滴定法中消耗的滴数、色谱法中的峰高或峰面积 等。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个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04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一食用植物油酸价、过氧化值测定
![实验一食用植物油酸价、过氧化值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a76f65859eef8c75fbfb35f.png)
附录一、酸价的测定
4、 测定方法
d、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滴定初现微红色 0.5min内不褪色为 终点。
a、称取2g样品 b、25mL中性乙醚-乙醇
混合液 摇动使样品溶解
c、酚酞指示液2~3滴
食品化学与分析
5、计算
X V c 56.11 m
式中: X——试样的酸价(以氢氧化钾计),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V——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 (mol/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食品化学与分析
附录一、酸价的测定
1、测定意义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长
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 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而脂肪的质量与其中游 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一般常用酸价作为衡量标准 之一。
在脂肪生产的条件下,酸价可作为水解程度的 指标,在其保藏的条件下,则可作为酸败的指标。 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 越好。
0.1269——1.00mmol碘的质量,g
食品化学与分析
8、注意事项
① 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 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发生副反应, 在强酸性溶液中,硫代硫酸钠会发生分解,且I-在 强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② 碘易挥发,故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滴定 时不要剧烈摇动溶液。
实验一 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的测定
食品化学与分析
1.研究背景与目的
油脂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体内,是食用油的重要 来源,是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食用油脂长期存 放以及存放温度过高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使酸价和 过氧化物升高,从而影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进行卫生检验。 1、熟悉油脂的卫生标准。 2、掌握反映油脂氧化酸败的指标。 3、学会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植物油脂品质测定与质量控制
![植物油脂品质测定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0dc2f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d.png)
分析与检测植物油脂是以植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得到的油脂,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由多种脂肪酸组成的甘油酸,特别是各种甘油三酸脂[1]。
植物油脂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但只有含油量较高,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才能称为油料,才得以生产[2]。
葵花籽油是向日葵的果实,它的籽仁中含脂肪30%~45%,最多的可达60%,颜色金黄,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油葵是新疆优质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域在阿勒泰、塔城、伊犁与昌吉等地,种植面积和油葵籽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3]。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葵花籽油来源于新疆主要种植区各油厂。
1.2 过氧化值测定1.2.1 试剂三氧甲烷,乙酸,碘化钾饱和溶液(将14 g碘化钾溶于10 mL水中),0.5 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 mL沸水中,煮沸3 mi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02 mol/L。
1.2.2 试剂的配制氯仿—冰乙酸混合液:取氯仿 40 mL加冰乙酸60 mL,混匀;饱和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10 g,加水 5 mL,贮于棕色瓶中;0.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吸取约0.1 mol/L 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0 mL,注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0.5%淀粉指示剂。
1.2.3 试验步骤称取混匀的试样2~3 g,注入250 mL碘价瓶中,加入氯仿-冰乙酸混合液30 mL,立即振动使试样溶解,加饱和碘化钾溶液1 mL,加塞、摇匀,在暗处放置3 min,加水50 mL,摇匀后立即用0.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淀粉指示剂1 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同时做不加试样的空白试验。
1.2.4 结果计算过氧化值按公式(1)计算。
1001269.0)(21×××−=WNVVX(1)公式(1)中:V1试样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V2 空白试验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W试样重量,g;0.1269 指1 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碘的质量。
食用油脂的鉴别检
![食用油脂的鉴别检](https://img.taocdn.com/s3/m/428ab5a1bceb19e8b8f6ba81.png)
总羰基价——对食用油脂中羰基价的测定,国家标
准检验方法为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其原理是:
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苯腙,在碱
性情况下形成醌离子,呈褐红色或葡萄酒红色,测
定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三、几种植物油的特点
花生油:优质花生油色泽淡黄至棕黄色,清
晰透明,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和滋味,无任何 异味.
第一步 经典理化特性检验
油脂的经典理化特性分析包括: ①油脂的气味、滋味, ②折光指数, ③比重, ④皂化值, ⑤碘值以及个别油品定性分析。
特殊情况下还包括: ⑥轻值, ⑦熔点, ⑧ 膨胀性等测定。 由于每种油的经典理化特性数值范围很宽, 很难用一种方法确定掺伪油脂的种类和数 量,往往需要用几种经典方法结合在一起 进行评价。
(6)过氧化值—— 滴定 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过氧化值的大小是反映油脂是否新鲜及酸败 的程度。
(7)羰基价---油脂受环境(空气、温度、微生物、
热、光等)影响,使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一步 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这些二次产物中的羰基 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其聚积量就是羰基价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和酸败程度。
(1)亚硝酸法
第三步为甘油三酯的2位脂肪酸组
成分析。
因为油脂98%为甘三酯,其甘三酯是混合物,测 定油脂甘三酯组成中2-位脂肪酸分布或油脂的 甘三酯组分,对油脂进行掺伪定性和定量分析 是最完善、最准确和最可靠的方法。
第四步为油脂中的微量特殊成分
分析。
油脂中微量特殊成分虽然含量很少,但油脂不同, 微量成分差异很大,此分析检验法可认为是既 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一种特征模式鉴别。
油脂品质测定实验报告
![油脂品质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bcd0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0.png)
油脂品质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油脂品质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油脂品质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油脂品质的测定;3.分析并评价不同油脂的品质差异。
实验仪器和试剂:1.油脂样品;2.溶剂:氯仿、正己烷;3.酸碱试剂:NaOH、H2SO4、酚酞指示剂;4.设备:分离漏斗、火焰燃烧器、滴定管、加热器、恒温槽。
实验原理和步骤:1.酸值测定:将1g油脂样品放入250ml分离漏斗中,加入50ml氯仿和2-3滴酚酞指示剂。
用0.1M 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记录所需NaOH 溶液体积V1。
将分离漏斗转移至水浴中,使体系温度升至60C,继续滴定至颜色变成淡粉红色,记录所需NaOH溶液体积V2。
计算酸值:酸值(mg KOH/g)= (V2 - V1) * M / m,其中M为NaOH的摩尔浓度,m为油脂样品质量。
2.过氧化值测定:将油脂样品加入燃烧器,加入氧气或空气,引燃判断过程中的爆炸声,标记所需燃烧时间t。
按照公式过氧化值(Meq/kg)= t * 1000 / m,计算过氧化值。
3.折射率测定:用恒温槽将油脂样品加热至60C,放入折射仪中测定其折射率,并记录。
4.铁螯合物值测定:将0.1g油脂样品加入200ml酸性乙酸乳铁溶液中,盖紧瓶塞,置于50C水浴中振摇2h,冷却至室温。
溶液通过滤纸滤过,滤液静止2h,取20ml滤液,用0.1mol/l NaOH和0.1mol/l Na2EDTA溶液滴定至褐红色消失。
计算铁螯合物值:铁螯合物值(mg/kg)= (V1 - V2) * C * 500 / m,其中V1为滴定的NaOH溶液体积,V2为滴定的Na2EDTA溶液体积,C为Na2EDTA 的摩尔浓度,m为样品质量。
5.泥杂质测定:取适量油脂样品放入石棉烟花管内,用火焰燃烧器加热燃烧管,观察残留物。
根据观察记录泥杂质的形态和数量。
6.水分测定:取适量油脂样品加热至100C,继续加热3h,称量质量变化Δm。
综合性实验报告-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
![综合性实验报告-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788a613328ea81c758f578f0.png)
124.70
过氧化值的测定
(1)实验现象:用硫代硫酸钠0.01mol/L滴定溶液,先是溶液黄色消失,然后加入0.5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溶液蓝色消失。
(2)原始数据及计算:
序号
项目
1
2
3
称样量m/g
2.01
2.08
2.05
测定值V1/ml
2.20
2.15
2.15
空白消耗V0/ml
1.20
(4)用Na2S2O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接近消失,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色刚好消失,在相同条件下做一空白试验。
注意事项:
a光线水分对氯化碘起作用,影响大,要求所有仪器必须清洁,干燥,碘液试剂必须用棕色瓶盛装至于暗处。
b加入碘液的速度,放置作用时间和温度要与空白试验一样。
皂化值的测定
实验方法步骤
材料:金龙鱼3+1调和油
碘价测定
(1)仪器设备:
玻璃称量皿:与试样量配套可置入锥形瓶中,容量500mL的锥形瓶,完全干燥、分析天平
(2)试剂
碘化钾溶液(KI):100g/L,不含碘酸盐或游离碘
淀粉溶液:将5g可溶性淀粉在30mL,水中混合,加入1000mL沸水,并煮沸3min,然后冷却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5H2O)=0.1mol/mL,标定后7天内使用。
(3)掌握植物油的碘价、皂化价、过氧化值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实验设备与材料:
材料:金龙鱼调和油
感官鉴定
透明度鉴定
仪器设备:
比色管:100mL,直径25mm恒温水浴锅 白纸
气味鉴定
仪器设备:
烧杯(100mL)、温度计、0℃~100℃、可调电炉;电压200v,50Hz,功率小于1000w
食用油质量检测
![食用油质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5e05d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d.png)
食用油质量检测【摘要】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它的卫生指标检测非常重要。
本实验通过对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羰基值、重金属及的测量,来对食用油品质进行检验。
【关键词】食用油反式脂肪酸羰基值重金属【引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伴随着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了。
食用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校各大食堂的食用油各不相同,我们每天都食用的油是否安全也是学生关心的一大问题。
进行这项实验不论是从生活还是从仪器设计实验角度来看,都很有意义。
【实验材料】1油2油3油4油【实验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石墨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实验结果及分析】1.羰基值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得到如下数据;排除第一个较为异常的点之后,做出的结果如下图所示:0.100.120.140.160.180.200.220.680.700.720.740.760.78吸光度 (A )浓度 (*10-4M)即:y=-0.8272x+0.8715 R2=0.9935因此结果还是较为理想的。
分析:之所以吸光度会与正丁醛的加入成负相关的关系是因为较多的羰基化合物和一定量的2,4-二硝基苯肼反应使较少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显色,因此吸光度降低。
根据所测得的其中一个油样,得到的吸光度值为0.830A ,带入上述线性方程可得:浓度为0.05*10-4M 因此该油样的羰基值还是较低的,还是较安全的。
2.反式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样品色谱图样品1(美广小米姑娘快餐食用油):样品2(东苑一楼食堂食用油):样品3(风味餐厅食用油):样品4:谱图分析对比四个样品谱图与文献中的标准谱图可以发现,这四组样品谱图的2、3、4、5、6峰与标准谱图的这四个峰,无论从相对大小还是相对位置都是基本一致的,由此可以判断这四组峰分别是正己烷、C18峰、、顺式油酸甲酯、反式亚油酸甲酯、顺式亚油酸甲酯。
列出我们所需的3、5两组峰的峰面积,即可得知在四种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多少。
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5f7c4ac44b73f242336c5fe8.png)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植物油料与油脂的选购
(1)气味:每种食油均有其特有的气味; (2)滋味:是指通过嘴尝得到的味感。除麻油外,一般食用油 多无任何滋味; (3)透明度:质量好的液体状态油脂,温度在 20℃静置24小 时后,应呈透明状; (4)沉淀物:食用植物油在20℃以下, 静置20小时以后所能下沉的物质, 称为沉淀物。油脂的质量越高, 沉淀物越少。说明加工精炼程度高。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科学选用食用油
安全卫生最重要,营养保健兼顾好; 结合烹调选好油,色香味也少不了; 生拌菜蔬色拉油,家常炒菜烹调油; 交替使用调和油,煎鱼炸鸡煎炸油; 健康与油有关系,请君选用食用油。
THANKS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什么是煎炸油?
煎炸油是用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 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 高的煎炸调和油。 煎炸食物也可选用烟点高(230℃以上)、稳定性较好 的烹调油,但加工后要立即食用。当然,为了健康,应少食 煎炸食品。 最适宜如炸油条、薯条、炸鸡、油炸干货等,比普通的色 拉油及豆油要节省35%。如果每天过滤残渣,将有效延长使用 期限。
透明度低,油脂中水分、粘蛋白和磷脂多; (3)透明度:质量好的液体状态油脂,温度在 20℃静置24小时后,应呈透明状;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加工精炼程度差;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后用肉眼判断,分为清晰透明、
感如果官每检天验过指滤残标油渣,脂将有变效延质长使,用期形限。成的高熔点物质;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第三节、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检验
滋味鉴别:用玻璃棒取少量油样,点涂在舌上,辨其滋味,不正常油脂会带有酸、辛辣等滋味和焦苦味,正常油脂无异味。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实验报告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f108ff4693daef5ef73d6d.png)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引言 (1)1、材料和方法 (2)1.1、实验仪器 (2)1.2、试剂及溶液 (2)1.3、实验方法步骤 (5)2、理化分析 (9)2.1、食用油中BHT、BHA的分离鉴定 (9)2.2、酸价测定 (10)2.3、碘价测定(韦氏法) (10)2.4、过氧化值的测定 (11)2.5、羰基价测定 (11)3、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 (11)4、结果与分析 (13)5、讨论与思考 (16)参考文献 (16)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摘要: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好坏可通过测定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等理化特性来判断。
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叔丁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及测量油脂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来进行对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BHT(叔丁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用薄层色谱法定性,根据其在薄层板上显色的最低检出量与标准品最低检出量比较而概略定量,对高脂肪食品中的BHT、BHA 能定性检出。
酸价(酸值)酸价是评定油脂品质好坏和储存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指标。
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
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的一种指标,用来衡量油脂的酸败程度,过氧化值超标,油的味道会不好,甚至产生异味,对人体不利影响。
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常用滴定法。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产物的含量和酸败劣度的程度,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我国已把羰基价列为油脂的一项食品卫生检测项目,常用比色法测定总羰基价。
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利用薄层层析、皂化反应及简单的呈色反应进行常见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
关键词:BHT BHA 酸价碘价过氧化值滴定法羰基价比色法薄层层析皂化反应呈色反应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引言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也是指可食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来源的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食用油中油脂纯度和含量的测定试验
![食用油中油脂纯度和含量的测定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56ca5c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a.png)
食用油中油脂纯度和含量的测定试验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质量参差不齐,良莠混杂。
油脂的种类和掺杂与油脂的质量及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
快速鉴别油脂的真伪、掺杂是当前我国食用油市场监管的重要难题之一。
目前对食用油品种的识别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例如电子鼻技术是近十年来针对复杂介质和含协同作用的样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可用于花椒油质量的快速分析。
近红外光谱(NIRS)、中红外光谱(MIRS)及拉曼光谱(Raman)技术能对样品进行无损分析,近年来在油脂分析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这些方法为企业生产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政府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控等提供借鉴。
另外,油脂的折射率与油脂的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它是油脂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可以作为油脂纯度及纯油品种的标志,本文通过折射率来研究食用油的品种及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花生油鲁花5S 压榨一级花生油;大豆油金龙鱼精炼一级大豆油;菜籽油金龙鱼菜籽油;葵花油鲁花葵花仁油;无水乙醚深圳惠斯特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莱阳市双双化学仪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国产分析纯。
阿贝折射仪油脂烟点测定仪上海立光精密仪器;实验室温度用空调控制在(20 ±1)℃。
1.2 实验方法1.2.1 实验设计将四种食用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油和菜籽油进行两两随机组合和三三随机组合,分别按照 1.2.4 测定混合食用油的折射率。
1.2.2 擦镜液的配制用吸管分别吸取14mL无水乙醚和6mL 无水乙醇,配制成20mL70%乙醚和30%乙醇混合液,即为擦镜液,密封备用。
1.2.3 阿贝折射仪的校正放平仪器,用脱脂棉蘸少许擦镜液揩静上下棱镜,在温度计座处插入温度计。
用一种折射率的物质校正仪器(常用纯水或1-溴萘或标准玻片进行校正),如不符合校准物质的折射率时,拧动目镜下方的小螺丝,把明暗分界线调整正切在十字交叉线的交叉点上。
本实验中采用纯水进行校正,纯水的折射率如表。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及质量控制建议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及质量控制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57fbc2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d.png)
质量控制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及质量控制建议潘 阳(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12)摘 要: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品工业与个人家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确保产品能够符合安全标准,应当重视油脂品质测定工作,明确相关质量控制方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产品。
本文主要针对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工作以及质量控制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品质测定;质量控制Quality Deter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Suggestions ofEdible Vegetable OilPAN Yang(Anhui V ocational College of Grain Engineering, Hefei 230012, China) Abstract: Edible vegetable oil h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China’s food industry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products can meet the safety standard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il quality measurement work, clarify the relevant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imely find the products with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quality of edible plant oil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for reference.Keywords: edible vegetable oil; quality determination; quality control食用植物油相对于其他食品工业产品,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影响,进而出现腐败、变质等问题。
植物油实验报告
![植物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dcd1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9.png)
植物油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油的提取和性质分析,并进一步了解植物油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植物油样品、正己烷、碘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硝酸银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氯酸。
2. 提取植物油:取一定量的植物油样品,用正己烷进行提取,直至植物油溶解完全。
3. 脱色和脱臭:将提取的植物油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脱色,再通过蒸馏装置进行脱臭。
4. 确定酸价:将脱臭后的植物油溶液与无水醇溶液硫酸进行酸碱滴定,得出酸价。
5. 确定过氧化值:将脱臭后的植物油溶液与含有过氧化氢的硫酸钾溶液进行反应,根据溶液颜色变深与否判断过氧化值。
6. 确定硬脂酸值:将脱臭后的植物油溶液进行皂化反应,然后进一步检测其硬脂酸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酸价:经过酸碱滴定,我们得出植物油样品的酸价为x。
2. 过氧化值:观察反应后的溶液颜色,我们可以得出植物油样品的过氧化值为x。
3. 硬脂酸值:通过皂化反应和进一步的测量,我们得出植物油样品的硬脂酸值为x。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酸价反映了植物油中游离酸的含量,酸价越高,说明植物油中游离酸越多。
2. 过氧化值反映了植物油的氧化程度,过氧化值越高,说明植物油的新鲜度越低。
3. 硬脂酸值反映了植物油中硬脂酸的含量,硬脂酸值越高,说明植物油中硬脂酸越多。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了植物油样品并进行了性质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 植物油样品的酸价为x,表明植物油中游离酸的含量较高。
2. 植物油样品的过氧化值为x,说明植物油的新鲜度较低。
3. 植物油样品的硬脂酸值为x,表明植物油中硬脂酸的含量较高。
应用前景植物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作为食用油,提供身体所需的脂肪和能量。
此外,植物油还可以用于制造肥皂、润滑油、烹饪油等各种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植物油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实验一 食用油脂类的掺伪鉴别检验
![实验一 食用油脂类的掺伪鉴别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21e26f0479563c1ec5da716d.png)
实验一食用油脂类的掺伪鉴别检验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一般油脂中掺假物质的检测方法,并掌握快速、简易的鉴别方法。
二. 实验主要内容:测定芝麻油中掺入花生油、大豆油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三.实验步骤:1.对掺假油样的定性测定(1)掺入花生油a. 用天平准确称取待检油样1g,分别置于50mL有塞试管中。
b. 分别向待检油样加入1.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5mL,摇匀。
c. 在90~95℃水浴上加热5min,加入70%乙酸5mL,浓盐酸0.5mL,摇匀,溶解所有沉淀物(必要时加热)。
d.试管置于11~12℃水中冷却20min,观察结果。
e.结果判断待检样品管中出现浑浊或沉淀现象。
(2)掺入大豆油a.用5mL移液管准确量取待检油样各5mL于试管中。
b.向试管中加入三氯甲烷2mL及2%硝酸钾溶液3mL。
剧烈振摇,使完全呈乳浊液。
c.结果判断:如乳浊液呈柠檬黄色,即表示油样中含有豆油。
2.香油含量的测定a.香油标准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纯香油0.25g,加石油醚溶解并定容至5mL。
b.待检样品的处理:精密称取待检油样0.25g,加石油醚溶解并定容至5mL。
c.取出1mL待检样样置于10mL比色管中,另取香油标准液0、0.2、0.4、0.6、0.8、1.0mL(0、0.01、0.02、0.03、0.04、0.05g), 分别置于10mL比色管中。
d.样品管与标准管内加石油醚至3mL(即向标准液中分别加入3、2.8、2.6、2.4、2.2、2mL石油醚),加蔗糖盐酸液3mL。
缓缓摇动15min。
e.于各管加入蒸馏水2mL摇匀,弃去石油醚层。
f .水层即可在520nm 处测定吸光度,样品与标准进行比较。
g .油样中香油含量的计算:×100A x B式中:X ——油中香油的百分含量,%; A ——从标准曲线查到的香油重量,g 。
B ——比色测定所用香油的重量,g 。
四. 实验报告的要求:1. 描述芝麻油中掺入花生油,大豆油检验的现象,分析加入各试剂的作用。
食品实验 食用油脂的检测
![食品实验 食用油脂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a6903a4f111f18582d05a66.png)
油脂检测的内容
过氧化值(POV)测定意义
油脂在败坏的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被氧化, 形成活性很强的过氧化物,进而聚合或分解, 产生醛、酮和低分子量的有机酸类。
过氧化物是油脂酸败的中间产物。因此常以过 氧化物在油脂中的产生,作为油脂开始败坏的 标志
实验原理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 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 算含量。化学反应式:
② 碘易挥发,故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滴定时不要 剧烈摇动溶液。
③ 为防止碘被空气氧化,应放在暗处,避免阳光照射, 析出I2后,应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速度应适 当快些。
丙二醛含量
猪油酸败时产物之一,反映猪油酸败程度 猪油中丙二醛≤2.5mg/kg
油脂检测的内容
羰基价(carbonyl group value, CGV)
油脂酸败时可产生含有醛基和酮基的脂肪酸或甘油酯 及其聚合物,总量为羰基价
1kg油样中的羰基价用meq表示
食用植物油总CGV≤20meq/kg; 精炼食用植物油≤10meq/kg
0.1269:与1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1mol/L]相 当的碘的质量,单位为g
78.8:换算因子
注意事项
① 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 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发生副反应,在强酸性溶液 中,硫代硫酸钠会发生分解,且I-在强酸性溶液中易 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油脂检测的内容
过氧化值(POV)
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的过氧化物的含量,反映了油脂氧 化酸败的程度。
表示1kg(或100g)被测油脂使碘化钾析出碘的meq数 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随着油脂酸败加剧,POV先升高后降低
食用油的实验报告
![食用油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5543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c.png)
食用油的实验报告食用油的实验报告引言: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它不仅为我们的饭菜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风味,还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脂肪和能量。
然而,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
为了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对人体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酸价测定我们首先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食用油,包括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
通过测定其酸价,我们可以了解油脂的新鲜程度和氧化程度。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酸碱滴定法。
首先,将一定量的食用油溶解在醇酸混合溶液中,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记录所需的滴定量。
根据滴定量的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食用油的酸价。
实验结果显示,橄榄油的酸价最低,表明其新鲜程度较高;花生油和大豆油的酸价稍高,说明其氧化程度较高;而玉米油的酸价最高,暗示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氧化反应。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应尽量选择酸价较低的产品,以确保其新鲜度和品质。
实验二:烟点测定烟点是指油脂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
烟点越高,表示油脂的稳定性越好,适合高温烹饪。
我们选取了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进行烟点测定。
实验中,我们将不同的食用油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观察油脂表面是否冒烟。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橄榄油的烟点最高,表明其适合高温烹饪;花生油和大豆油的烟点较低,适合中温烹饪;而玉米油的烟点最低,仅适合低温烹饪。
因此,在选择烹饪油时,应根据所需的烹饪温度来选择适合的食用油。
实验三:氧化稳定性测定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是指油脂在空气中暴露的情况下,是否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会导致油脂变质,产生有害物质。
我们选取了几种食用油进行氧化稳定性测定,包括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
实验中,我们将不同的食用油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取样分析。
通过测定油脂中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我们可以了解油脂的氧化程度和质量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橄榄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其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较小;花生油和大豆油的氧化程度较高,其过氧化值和酸价明显增加;而玉米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差,其过氧化值和酸价显著升高。
04[1].5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
![04[1].5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02a9acd1f34693daef3ef7.png)
参考标准: GB5539-851桐油热聚合试验1.1仪器和用具1.1.1喷灯1.1.2金属锅:圆底,高约5 cm,直径约15 cm;1.1.3天平:感量0.01 g;1.1.4温度计:350℃;1.1.5秒表;1.1.6玻棒等。
1.2操作方法称取混匀试样100 g注入金属锅内,上挂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油中),置于喷灯上加热,在4 min 内达到282℃,即第一分钟105℃;第二分钟180℃;第三分钟240℃;三分半钟265℃;第四分钟282℃。
调节灯焰,固定在282℃,同时开始记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到完全胶化为止。
纯桐油从282℃开始到完全胶化,总计不超过7½ min。
其中由初凝成线状至完全胶化的时间是40 s上下,胶化物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在胶化后1 min取出一块冷却2 min,用刀切时不粘刀,以刀压之成粉末。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0 s,取平均数为测定结果。
2β-桐油试验β型桐油的存在表示桐油的不稳定。
2.1仪器和用具试管、冰箱等。
2.2操作方法将混匀过滤的试样注入干燥的试管中(约达试管容量的三分之一),用软木塞塞紧,置于冰箱中,在温度3.3~4.5℃冷却24 h,如有结晶析出,即有β型桐油存在。
注:β型桐油的结晶为针叶状,熔点为62℃。
3桐油的检出3.1三氯化锑氯仿溶液法本法适用于菜籽油、花生油、茶油中混有0.5%桐油的油脂。
3.1.1仪器和用具3.1.1.1量筒、试管;3.1.1.2恒温水浴锅。
3.1.2试剂三氯化锑氯仿溶液:溶10 g三氯化锑于100 ml氯仿中,搅拌,必要时可用微热使其溶解。
如有沉淀可过滤。
3.1.3操作方法量取混匀试样1 ml注入试管中,然后沿管口内壁加入1%三氯化锑氯仿溶液1 ml,使管内溶液分为两层,在温度40℃水浴中加热8~10 min。
如有桐油存在,在两层溶液分界面上出现紫红色至深咖啡色的环。
3.2亚硝酸钠法本法适用于豆油、棉子油及深色油中混有桐油的检出,不适用于芝麻油和梓油。
实验十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实验十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ae379b2414791711cc791752.png)
综合训练实验实验一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标准依据: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备分离提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
2、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好坏的基本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相关知识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好坏可通过测定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等理化特性来判断:1、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
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4,棉子油≤1。
2、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
最常用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
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
常见油脂的碘价为:大豆油120~141;棉子油99~113;花生油84~100;菜子油97~103;芝麻油103~116;葵花子油125~135;茶子油80~90;核桃油140~152;棕榈油44~54;可可脂35~40;牛脂40~48;猪油52~77。
碘价大的油脂,说明其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不饱和程度高。
3、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脂是否新鲜和酸败的程度。
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中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规定:过氧化值(出厂)≤0.15%。
油脂质量测定实验报告(3篇)
![油脂质量测定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ffea7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了解油脂的质量状况,掌握油脂酸败的检测方法,并分析油脂酸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酸价测定原理: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根据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从而得出酸价。
酸价可作为油脂新鲜程度和精炼程度的指标。
2. 过氧化值测定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过氧化值是判断油脂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仪器与用具:- 碱式滴定管(25mL)- 锥形瓶(150mL)- 量筒(50mL)- 称量瓶- 电子天平- 碘量瓶- 滴定管2. 试剂:-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1mol/L)- 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 酚酞指示剂-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02mol/L)- 淀粉指示剂- 碘化钾溶液- 植物油样品四、实验步骤1. 酸价测定:- 准确称取2.00~3.00g混匀的样品,置于锥形瓶中。
- 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
- 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
- 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2. 过氧化值测定:- 精密称取2~3g油样,置于碘量瓶中。
- 加入30mL三氯甲烷,摇匀。
- 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塞好瓶盖,轻轻振摇0.5min。
- 在暗处放置3min。
- 加入100mL水,摇匀。
- 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002mol/L)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价测定结果:- 样品A的酸价为2.5mg/g- 样品B的酸价为4.0mg/g- 样品C的酸价为6.0mg/g2. 过氧化值测定结果:- 样品A的过氧化值为0.2mmol/kg- 样品B的过氧化值为0.4mmol/kg- 样品C的过氧化值为0.8mmol/kg根据实验结果,样品A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低于样品B和C,说明样品A的质量较好,新鲜程度较高。
植物油脂的检验实训报告
![植物油脂的检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cb21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f.png)
#### 实训背景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植物油脂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其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对植物油脂质量检验的认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植物油脂检验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植物油脂的基本检验方法,提高对油脂质量安全的认识。
#### 实训目的1. 了解植物油脂的化学成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植物油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卫生指标。
3. 熟悉植物油脂检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植物油脂的物理性质检验2. 植物油脂的化学性质检验3. 植物油脂的卫生指标检验4. 植物油脂的掺伪检验#### 实训过程一、植物油脂的物理性质检验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
- 实验仪器:比重瓶、温度计、油杯、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步骤- 称取一定量的植物油脂样品,分别进行比重、折光指数、闪点等物理性质的测定。
- 将植物油脂样品滴入油杯中,观察油滴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定不同植物油脂的比重、折光指数等物理性质,对比分析其差异。
- 观察植物油脂的油滴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判断其纯度。
二、植物油脂的化学性质检验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
- 实验仪器:酸价滴定仪、碘价滴定仪、滴定管、移液管等。
2. 实验步骤- 使用酸价滴定法测定植物油脂的酸价。
- 使用碘价滴定法测定植物油脂的碘价。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比分析不同植物油脂的酸价、碘价等化学性质,判断其品质。
三、植物油脂的卫生指标检验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
- 实验仪器:细菌培养箱、显微镜、培养皿等。
2. 实验步骤- 使用微生物培养法测定植物油脂的菌落总数。
-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油脂样品中的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 / 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0.1269——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1.000 mol / L)相当的碘的质量,单位为克 (g);
3、侧过氧化值时,饱和碘化钾溶液中不可存在游离碘和碘酸盐; 4、光线会促进空气对试剂的氧化,应注意避光存放试剂; 5、在过氧化值的测定中,三氯甲烷,乙酸的比例以及加入碘化钾后
径直时间的长短基价水量的多少等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应严格控制 试样与空白试验的测定条件一直性; 6、羰基价测定时,所用仪器必须洁净,干燥,所用试剂若含有干扰 试验的物质时,必须控制后才能用于试验,空白试验的吸收值(在波 长440nm处,以水对照)超过0.20时,试验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理想。
结果计算
X =( V2-V1)×C×0.1269÷m×100
式中:
V2——试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 ——空白试剂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的实际浓度,mol / L;
m——试样的质量,g;
0.1269——1/2的毫摩尔质量,g/mmol。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参考GB/T5009.37—2003第一法)
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结果计算
试样的过氧化值按式(3)和式(4)进行计算
X1 =( V2-V1)×C×0.1269÷m×100
X2=X1×78.8
式中:
X1——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X2——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mmol/kg);
四、实验步骤
(一)酸价测定
分析步骤
称取3.00g—5.00g混匀的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
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于热水中,温热使其
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
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内部退色为终点。
结果计算
X =V×C×56.11÷m
六、思考题
1、油脂中游离脂肪酸与酸价有何关系?测定 酸价时加入乙醇有何目的?
2、那些指标可以表明油脂的特点?它们表明 了油脂哪方面的特点?
3、本实验中用了哪几种滴定法?它们各有什 么特点?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有哪些因素?
4、你对本实验有什么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 及失败的教训)
1、分析步骤
称取2.00g—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试样,置于250mL碘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
乙酸混合液,使试样完全溶解。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摇匀
0.5min,然后再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0.0020mol/L)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用相同
854——各种醛的毫克当量吸光系数的平均值。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五、注意事项
1、测酸价,当样液颜色较深时,可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 溶剂的用量。
2、侧碘价时,光线和水分对氯化钾起作用,影响很大,要求所用仪 器必须清洁,干燥,碘液试剂必须用棕色瓶盛装且放于暗处;
式中:
X——试样的酸价(以氢氧化钾计),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V——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单位毫升(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56.11——与1.0m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1.000mol / L]
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综合训练实验实验一 食用 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标准依据: 标准依据: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 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食用植物油 脂主要特性的分析,包括试样的制备分离提 纯、分析条件及方法的选择、标准溶液的配 制及标定、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数据处理等 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
2、结果计算
试样的羰基价按式(5)进行计算。
X==A×1000÷(854×m× V2÷V1)
式中:
X——试样的羰基价,单位为毫摩尔每千克(mmol/kg);
A——测定时样液吸光度;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V1——试样稀释后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测定用试样稀释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三、仪器与试剂
(一)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碘量瓶 250mL;各种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10ml具塞玻璃 比色管;常用玻璃仪器。
2、试剂
酚酞指示剂(10g / 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 =0.05mol/L];碘化钾溶液(150g/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1mol / L;韦氏碘液试剂;三氯甲烷(分析纯);环己烷
过氧化值: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以及含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油 脂是否新鲜和酸败的程度。常用滴定法,其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 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 定,计算含量。
羰基价:常用比色法测定总羰基价,其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 苯胺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波 长下,测定吸光度,可计算出油样中的总羰基价。中国《食用植物 油卫生标准》规定:羰基价≤20 mmol/kg。
78.8——换算因子。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四、羰基价测定
1、分析步骤
精密称取约0.025—0.5g试样,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苯溶解试样并稀释至刻度。吸 取5.0mL,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加3mL三氯乙酸溶液及5m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 仔细振摇混匀,在60°C水浴中加热30min,冷却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10mL氢氧化钾 -乙醇溶液,使成为二液层,塞好,剧烈振摇混匀,放置10min。以1cm比色杯,用试剂 空白调节零点,于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
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所配的KOH溶液中和至刚呈淡红色, 且30s内不退色为止。 3、 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的配制: 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 60ml冰乙酸,混匀。 4、淀粉指示剂(10g / L)配制:称取可溶性淀粉0.50g,加少 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至透明,冷却。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020mol / L)配制:用0.1mol /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稀释。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碘价测定(韦氏法) 参照GB/T5532—1995
分析步骤:
试样的量根据估计的碘价而异(碘价高,油样少;碘价低,油 样多),一般在0.25g左右。将称好的试样放入500mL锥形瓶中, 加入20mL环己烷—冰乙酸等体积混合液,溶解试样,准确加入 25.00mL韦氏试剂,盖好塞子,摇匀后放于暗处30min以上(碘 价低于150的样品,应放1h;碘价高于150的样品,应放2h)。 反应时间结束后,加入20mL 碘化钾溶液(150/L)和150mL水。 用0.1mol / 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 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色刚好消失。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做一空 白实验。
(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可溶性淀粉(分析纯);饱
和碘化钾溶液;精制乙醇溶液;精制苯溶液;2,4-二硝基苯 肼溶液;三氯乙酸溶液;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三、仪器与试剂
(二)学生601标
定或用标准酸标定)。 2、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
2、掌握鉴别食用植物油脂品质好坏的基本检验 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相关知识
油脂酸价: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 的毫克数。酸价是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 油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酸价可以评定油脂品 质的好坏和贮藏方法是否恰当。
碘价: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最常用 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 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 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 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