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1ba0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a.png)
第18课《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重点)2.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重点)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茅以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曾自叙过撰写此文的构思:(1)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
(2)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3)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
二、文体知识说明文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3.特征: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说明文概念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生命生命18.生命生命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生命生命18.生命生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fc45c583c4bb4cf6ecd14c.png)
18.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课前准备: 1.认识本文的作者及其重要代表作。
学习难点:理解三个案例中包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 20 分钟)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仔细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
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对不理解的词语经过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四、想想(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依据文章的内容,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
五、问一问:你能联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沟通分享:一、对学( 5 分钟)1.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状况。
3.沟通“想想” 1、 2 的问题。
4. 相互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二、组内群学( 2 分钟)组内沟通解决对子间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三、班级展现解疑( 7 分钟)1.大组长总结报告学习状况。
2. 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商讨。
学后小结( 1 分钟)当堂检测( 5 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d ǎ rǎo zhèn hàn zāo tàtīng zhěn qì()()()()2.词语搭配:()的外壳()的欲念()的价值()的砖缝()的跳动()的生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经过美读、赛读等形式朗诵课文。
2.阅读课文,抓住要点语句,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虑,懂得爱惜生命诚挚感情。
(要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 22 分钟)1.默读课文,找出描绘作者“作者对生命的思虑,懂得爱惜生命诚挚感情”将这些部分勾勒出来,并带着自己的理解美美地读一读。
( 17分钟)要点理解下边三个句子。
★我能够好好地使用它,也能够白白地糟践它。
第18课《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8课《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d4226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e.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英雄雨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敢、坚强的情况?”(如帮助朋友、面对困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雨来的勇敢世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雨来的勇敢品质以及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勇敢、坚强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掌握生字词,如英勇、顽强、机智、勇敢等,并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体会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学会通过读后感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举例解释:
-在讲解故事情节时,要引导学生关注雨来在困难面前的勇敢和坚强,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品质的含义。
-学习生字词时,通过例句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用法,如“英勇”可以用在描述消防员扑灭火灾的场景中。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背景和基本情节。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小男孩雨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如何机智应对日本侵略者,展现了勇敢和坚强的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这些案例展示了雨来在面对敌人时的勇敢和坚强,以及这些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18课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18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48d975561252d380eb6ec5.png)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自学导航18、生命生命(共享课)【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我能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一、自学导航:(对学——展示)1、标出自然段,读课文两遍。
2、我会写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鼓动、跃动、冲破那个、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
3、我会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挣、鲜、缝、壳、强、弹。
三、合作交流:(群学——展示)1、这三件事中,哪些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生命的存在,请用——画出来,并用△标出关键词,再说说你的体会。
2、细读第5自然段,我能用“”画出表达杏林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该怎样做呢?3、三、小练笔: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杏林子。
生命是。
生命是。
、、、、、、课文仿写: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一天,我和伙伴在玩耍,我们发现了一窝蚂蚁,我好奇地伸手捉住了一只,细心地观察。
如果我的手指轻轻一按,它就被我捏死了。
但它拼命挣扎着,不停地挥动着它那细小的脚,企图把我的手指掰开。
这一刻,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我指间跃动,是那样鲜明!蚂蚁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把它放回蚁穴!还记得我曾经种过一颗豆子,我没有给它浇过水,也没有给它施过肥,甚至已经把它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过几天它竟然冒出一截小苗,这下我才记起它。
我默默地思考着:是怎样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水分,没有营养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是顽强的生命。
有一次体育课,我们进行长跑,跑步过后,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把手轻轻按在胸口,那一声声有规律的心跳仿佛在朝我呼唤,告诉我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只属于我的,我必须对它负责,同时让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这一个个例子告诉着我:生命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我们遇到困难要不屈向上、勇敢面对,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1、文中写了日常生活中、、三件事来体会生命的意义。
四下第十八课
![四下第十八课](https://img.taocdn.com/s3/m/bfbb7d91a8956bec0875e313.png)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探究琳达态度的转变过程及原因。(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会其原因,在书上做标注)
3、从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所表达思想感情。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永生的眼睛”的?
三、对学: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C.教师引导组间互学,解决各组的疑难问题。
D.教师到各组巡视,调查学情,将学习的重点、疑难点梳理出来。
(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申报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六、测评(检查学习我收获!)
1、大展示:解决各小组黑板上的质疑和小组的学习收获。
(形式预设:1、分角色朗读2、品读重点语句)
2、达标测评:
小练笔: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
七、整理学案
学法指导:
1、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独学,完成自主练习。
2、根据导学案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做标注。
温馨提示:我还会使用双色笔呢!
展示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和评价哟!也可以进行补充,并试着读一读。
出示要求:快读课文,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的变化,请你用笔划出表示观察点变化的词
3、我能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知识
链接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3ab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3.png)
4.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讨论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沟通素养。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复习、拓展阅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举例: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并运用“藤萝”一词,理解它在文中的形象意义,并能够模仿课文的描写方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他自然景观。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生命的顽强”、“自然的韵律”,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如何恰当、自然地将这些手法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启发他们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之美。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描绘自然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它是一篇描绘紫藤萝美丽景象的散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
-紫藤萝:介绍紫藤萝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理解作者为何选择这个主题。
-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强调它们在描绘自然景色中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分析课文中的一段具体描写,展示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小英雄雨来》教案(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小英雄雨来》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b9f342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e.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小英雄雨来》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了解雨的来源和对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激发学生对英雄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故事情节。
2.理解雨水的来源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较复杂的句子结构。
2.理解雨水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 预习导入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引导他们思考雨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与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2. 教学展示
1.分段阅读:老师将课文进行分段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每段的故事情
节。
2.词语解析:讲解课文中生僻词的释义,帮助学生拓展词汇积累。
3.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小英雄的行为,体会互助和勇敢的重
要性。
3. 后续教学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写作练习: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雨水的来源和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真正的小英雄。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 生命 生命18.生命 生命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 生命 生命18.生命 生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9e616561252d380eb6ed9.png)
18.生命生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课前准备: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其重要代表作。
学习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20分钟)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
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四、想一想(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根据文章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
五、问一问: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交流分享:一、对学(5分钟)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交流“想一想”1、2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二、组内群学(2分钟)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解疑(7分钟)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况。
2.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研讨。
学后小结(1分钟)当堂检测(5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dǎ rǎo zhèn hàn zāo tà tīng zhěn qì()()()()2.词语搭配:()的外壳()的欲望()的价值()的砖缝()的跳动()的生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美读、赛读等形式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真挚感情。
(重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22分钟)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真挚感情”将这些部分勾画出来,并带着自己的理解美美地读一读。
(17分钟)重点理解下面三个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1)“糟蹋”的意思是__________(2)作者在静听自己的心脏律动后产生的生命意识,两种什么样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我的白鸽》导学案
![第18课《我的白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e08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9.png)
第18课白鸽相伴本真相随——《我的白鸽》导学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抓住富有意味的细节深入体会,理解文中传达的生命体验。
3.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重点)2.抓住富有意味的细节深入体会,理解文中传达的生命体验。
(难点)3.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积累语言。
(难点)【任务群】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情感脉络任务三:研读课文·理解“我的白鸽”的内涵任务四:结合批注·理解课文结尾句的内涵【学习过程】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共存于地球家园,命运息息相关。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动物的爱护意识,提升同学们的生态文明素养,我校决定开展“与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系列主题阅读活动。
活动第二站是陈忠实的《我的白鸽》,请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喙.()惬.意()排解.()豁.朗()蜕.变()邋遢..()骊.山()亭亭玉立风烛残年孵.化()怦.然()土坯.()诱饵.()诞.生()聆.听()亢.奋()蔑.视()肮.脏()翱.翔()南麓.()兵谏.()美味佳肴.()2.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满意,称心。
()(2)宽慰,消解。
()(3)文中形容能看透人的心思。
()(4)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5)气质性情。
()(6)肮脏,不整洁。
()(7)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
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8)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3.根据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陈忠实(1942—2016),人,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本文选自《陈忠实文集》,原题为《》。
[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情感脉络1.文中写了几只白鸽?它们是怎样来到作者的身边的?分别有着怎样的样貌特征?默读课文圈画文中与白鸽相关的叙述与描写语句,用自己的话介绍它们的来历、外形特点、性情,为“我的白鸽”画像。
四下语文第18课教案设计
![四下语文第18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d445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2.png)
四下语文第18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四下语文第18课《草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的复印件。
2. 课件和投影仪。
3. 学生绘本《草原》。
4. 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草原的美景,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他们对草原的印象和了解。
Step 2: 预习导入 (10分钟)1. 让学生浏览课文《草原》的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描述草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Step 3: 阅读理解 (15分钟)1. 分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2. 利用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关键词汇。
Step 4: 课文分析 (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草原的特点、意义和保护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5: 口头表达 (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并准备一段关于自己对草原的描述。
2. 学生依次进行口头表达,并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Step 6: 拓展活动 (5分钟)1. 学生自由阅读与草原相关的文章或故事,并进行简短的书面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想。
Step 7: 课堂总结 (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教师鼓励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草原的了解和表达,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分段教学和口头表达,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学生分享,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阅读兴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ef4fe9e314332396893fd.png)
18 * 永生的眼睛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6个字.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通过自读自悟课文,我要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我知道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学法提示:细读课文,并自读自悟,争取用学过的方法读懂课文.学习准备:我要搜集有关人体捐献角膜及捐献器官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读准字音,还能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 ( ) ( ) ( ) ( ) ( )捐.献盲.童屡.屡获奖热泪盈眶遵..义搂.住2、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批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我要细读课文,体会下面的句子含义:①“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③“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和“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两句话中各有“骄傲”一词,我能体会出它们的不同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中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我为他们的精神深受感动,我想对温迪(或者她的外祖父母)说一说心里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达标提升:我要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期手抄报)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呼吁人们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6、拓展延伸:罗玮,感动中国为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肝硬化患者,在成都打工的19岁女孩罗玮做出了一个足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捐出自己的肝脏。
3月30日清晨,在华西医院,手术即将开始之际,医生再次问罗玮:“如果你现在后悔了,手术将无条件立即停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8课 文言文二则 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8课 文言文二则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145a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5.png)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6】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
恭:肃敬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
【课件出示7】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课件出示8】(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夜以继日)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课件出示9】(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备课素材【作者介绍】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
洙(1221-?)父。
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
祝穆善于写文章,在麻沙水南隐居期间,撰成两部文献性巨著,一是类书《事文类聚》170卷;一是综合性地理志《方舆胜览》70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语文四年级下册18课学案设计
![语文四年级下册18课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af0b396edb6f1aff001fcd.png)
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具
学生课前了解角膜活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
备课教师
教学流程(学习活动设计)
二次建构
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感知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活动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子午镇中心小学参与式学案设计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册数下册章节第五单元初稿设计课题18永生的眼睛学习目标1
子午镇中心小学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学案设计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语文
册数
下册
章节
第五单元
初稿设计
课题
18*永生的眼睛
杨新梅
学习
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6个生字。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3.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活动要求:
1.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内互相读读所找的句子,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3.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教
学
反
思
3.各小组派代表与全班交流分享。
活动二:感受人性美
问题: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活动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派代表与全班交流分享。
活动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问题: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年级下册18课文言文二则教案
![四年级下册18课文言文二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938fa866fb84ae55c8d1f.png)
四年级下册18课文言文二则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四年级下册18课文言文二则教案这是四年级下册18课文言文二则教案,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65d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7.png)
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乎人类的未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垃圾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为地球健康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为各位同学整理了导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且积极践行起来。
第一课: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需要珍惜它,保护它。
每一名地球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我们应该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避免浪费,保持环境整洁,爱护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
第二课: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一滴水都不能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养成关掉水龙头、尽量用盆洗碗、用水勿过度冲洗等良好习惯,从自己做起,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资源。
第三课:节约用电从我做起电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节约用电。
我们可以定期清洗家里的电器设备、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合理利用自然光等方法,从小事做起,为节约用电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课: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让地球更加清洁美丽。
第五课:保护植被,共同呵护植被是地球的绿色大肺,保护植被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存。
我们可以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活动,保护和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空气质量,为地球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第六课:关爱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是地球上独特的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爱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环境。
第七课:科技助力环保科技在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环保难题,比如开发清洁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
同时,我们也要倡导科技环保的理念,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第八课:环保知识要知行合一环保知识需要我们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d5374376baf1ffc4fad9b.png)
(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习作18课导学案
课 题
习作18
课 时
2
学 段
小学
备课组
主备人
朱广才
修改人
教学
方法
①白板引领、集体备课;②积极预习、积累问题;③自主学习、互助交流;④展示评价、提升才华;⑤精题训练、巩固提升;⑥积极背诵、加深理解。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1、小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捐献了角膜?在他们捐献时,“我”的态度如何?
(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3)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阅读资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导学案18 * 永生的眼睛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6个字.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通过自读自悟课文,我要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我知道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学法提示:细读课文,并自读自悟,争取用学过的方法读懂课文.学习准备:我要搜集有关人体捐献角膜及捐献器官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读准字音,还能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 ( ) ( ) ( ) ( ) ( )捐.献盲.童屡.屡获奖热泪盈眶.遵.义搂.住2、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批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我要细读课文,体会下面的句子含义:①“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③“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和“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两句话中各有“骄傲”一词,我能体会出它们的不同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中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我为他们的精神深受感动,我想对温迪(或者她的外祖父母)说一说心里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达标提升:我要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期手抄报)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呼吁人们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6、拓展延伸:罗玮,感动中国为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肝硬化患者,在成都打工的19岁女孩罗玮做出了一个足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捐出自己的肝脏。
3月30日清晨,在华西医院,手术即将开始之际,医生再次问罗玮:“如果你现在后悔了,手术将无条件立即停止”。
但罗玮坚定地说:“没什么,开始吧!”与女孩的坦然从容相应,远道而来的母亲肝肠寸断,哭得撕心裂肺,听闻者无不动容。
我记得央视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个叫“田世国”的名字。
他把自己的肾奉献出来,挽救了病危的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来回答了关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年追问。
田世国坚如磐石的孝心,回馈的是身体肤发以受的骨肉亲人,他已经感动了中国;而女孩罗玮,她要拯救的却是一个和自己素昧平生、毫无瓜葛的濒死病人,她又该怎样地感动中国?免费为陌生人捐肝,在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是第一次。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手术面前,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怀疑女孩的善良。
让我们记住女孩罗玮的那句话:“我能给她生的希望,为什么不给呢?给她的一线希望,就等于她家人更大的希望。
”罗玮就好比天使,来到世间拯救另一个陌生人的生命。
在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孩面前,任何基于庸俗利益的无端臆测都是一种亵渎。
当爱心成为一种稀缺的道德资源,罗玮用她的淳朴和善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2)、“我能给她生的希望,为什么不给呢?给她的一线希望,就等于她家人更大的希望。
”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3)用“——”画出我最感动的句子。
7、我要读一读: 挚爱无声,母爱感天动地正值壮年的儿子不幸得了尿毒症,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救子心切的慈母都达古拉不顾自己花甲之年的身体毅然决然捐出自己的右肾成功挽救爱子……这件母爱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阿旗天山办事处新城社区,故事中伟大的母亲都达古拉是蒙古族,1946年3月11日出生,现居住在阿旗天山办事处新城社区。
从外表上看去,都达古拉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母亲,一张慈祥而平凡的面容,像中国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她用勤劳的双手悉心呵护着自己的四个子女,在中华大家庭中编织着属于自己一家的和睦幸福。
都达古拉一家曾经居住在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乃林坝嘎查,在这个仅有300口人的嘎查中,都达古拉一家祖孙三代,上有年逾古稀的婆婆,下有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还有一个身患小儿麻痹不能劳动的小叔子,整个8口之家算是嘎查中少有的大家庭。
生活中的都达古拉正直、善良、待人宽容,自她进门以后对公婆孝敬有佳,对不能自理的小叔子更是如同母亲般慈祥,这让嘎查里的父老乡亲由此对她敬重有加。
丈夫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都达古拉羸弱的肩头。
她没有气馁,以善良、勤劳、博爱和女人特有的温柔撑起了自己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
数十年来,没有过一句唠叨和怨言,只有默默地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了无尽的幸福和温馨。
虽说现在的她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她那健康而又憨厚的身材及朴实慈祥的微笑,像和煦的阳光一般始终照耀在每一位儿女的心坎上。
在她的精心培养和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四个孩子个个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考入高等学府,大儿子考上内蒙古工业大学,二儿子考入内蒙古人民警察学校,三儿子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女儿在旗政府所在地的高中读书也是成绩优异。
孩子学业有成,这让都达古拉颇感欣慰。
2006年12月24日,工作在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的次子白音宝力格体检中突然查出慢性肾衰竭,即通常讲的尿毒症,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母亲,“不可能,我儿子绝不可能患这种病。
”她无数次地安慰自己,并让其大儿子领着弟弟到北京进行复查,现实是残酷的,在高科技的诊断面前,这位老人不得不重新整理思想,冷静地坐下来,接受这一现实,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多方打听,并用土方给儿子煎药,仍不见效果。
数天后,白音宝力格病情加重,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且手背、胳膊、大腿、后背等处出现紫癜,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每周要接受2次血液透析治疗。
一次不慎感冒后,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
医生说儿子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60岁的母亲急得寝食难安。
她四处奔波找医生询问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无论是中医还是蒙医都建议尽快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并告知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听到亲属之间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远远高于其他各种器官移植。
听说治儿子的病最好的选择就是换肾,她毅然决定捐肾。
她说:“儿子还年轻,是全家人的希望,把我的一个肾脏给儿子,可以延续他的生命,值!”面对年逾古稀的老伴,这位母亲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想法得到了老伴的默许。
是啊,爱子心切的两位老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这样毅然决然地决定为儿子捐出一个肾,再次挽救自己的儿子,面对家人、亲属、孩子们地反对,都达古拉老人轻松又坦然地说道:“你们不必劝我,我心已定,在这个世上我不救他又有谁能救他!”白音宝力格在母亲膝下长跪不起,恳请年迈的母亲不要冒险,“我能生你,就能再次救你一命”。
母亲坚定地扶起了儿子,并一起来到了医院。
经检查,都达古拉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完全正常,且血型与儿子相吻合。
就这样,2007年1月11日,母子俩分别被推进手术室,迎来自己61岁本命年的母亲,安然地躺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手术台上,为心爱的儿子捐出了自己的右肾。
在医生地操作下,母亲健康的右肾被顺利移植到儿子的体内,当母亲的输尿管与儿子的肾脏接通时,一股淡红色的尿液排出体外,表明移植的肾脏功能正常,肾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人们都说是都达古拉老人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上苍,感动了大地的结果。
当母子二人双双病愈回到家,亲朋好友们为他们举杯庆贺其乐融融时,都达古拉老人笑着说:“我不图什么,只图我儿子能和我一起围着桌子说说笑笑共同进餐就满足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又是多么慈祥的爱。
没有真诚至深的亲情,这一家人怎么能继续过上这幸福的生活?真爱无言,此刻无私的母亲正是挚爱无声,老人以她无私无畏至爱无声的美德,令身边的人们口碑载道,也为自己铸就了一块崇高的做人风范的丰碑。
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我还知道:关于角膜移植的相关知识人眼的构造好比一部光学照相机,视网膜、视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的功能就像胶卷,虹膜像是光圈,角膜就像是相机的镜头。
角膜如果变得混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如果替换成一个透明的好镜头,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膜移植。
因此适合作角膜移植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确认视网膜以及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因为若没有好的胶卷,光是更换镜头是没有用的。
正常的角膜就像水晶一样的透明清澈,又称“黑眼珠”,它相当于人眼结构中一个透明的窗口。
在我国,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角膜移植材料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活体捐赠与尸体捐赠。
所谓活体捐赠顾名思义供体是活人,因外伤、视神经疾患、颅内疾患等原因导致失明(无光感)而角膜却是完好无损的眼球,均是合适的供体。
但是,目前国内的角膜移植材料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新鲜尸体(供体),一般情况下6月-60岁且角膜健康者均适合,尤其死于急性疾病或外伤,其中以介于18-35岁最佳;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与九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其角膜功能差,不适合捐献的。
一般情况下在死后6小时以内、冬季在死后12小时以内摘取才有价值,角膜上皮完整、基质透明、厚度不变者(无水肿)为佳,如果将新鲜角膜材料经保存液11或深低温特殊处理,则可保持数天或数周后待用。
8、课后评价: 项 目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 课堂积极发言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这篇自读课文,我具体运用了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