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张阿萌;康眼训【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32)001【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value of CT for primary bone tumor or tumor-like lesion.Methods 97 patients with primary bone tumor or tumor-like les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X-ray and CT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Results There were 35 patients with benign bone tumor ,28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one tumor and 34 patients with tumor-like lesion.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had different imaging characteristics.The diagnosis accord-ance rates of CT and X-ray were respectively 83.51%and 68.04%,CT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X-ra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Combined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s of CT and X-ray were 95.88%,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v-ery single examin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CT has positive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bone tumor or tumor-like lesion.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CT and X-ray can increase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7例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CT等影像学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考察.结果 97例患者中包括良性骨肿瘤35例,恶性骨肿瘤28例,肿瘤样病变34例,病变均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符合率为83.51%,X线诊断符合率为68.04%,CT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5.88%,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CT对于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X线平片结合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159-161)【作者】张阿萌;康眼训【作者单位】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相关文献】1.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 [J], 张涛2.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分析 [J], 孟亮3.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分析 [J], 孟亮;4.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吕坤; 王宇5.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赵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导读: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本病主要需与颌骨肿瘤进行鉴别,鉴别的手段主要依靠影象学的方法:1、X线平片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
随着囊液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临近牙移位,少数可见牙吸收。
周围骨质吸收,囊腔壁为致密白线(骨皮质线)。
颌骨良性肿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病变,其内可见骨性间隔或纤维间隔,表现为“肥皂泡样”或“火焰状”改变。
有时在低密度内可见点状或斑点状钙化,呈混合密度。
少数在病变区内可见牙齿硬组织密度的影像表现,与正常的骨组织之间有清晰的低密度包膜相间隔。
病变侵入周围软组织内可使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良性非牙源性颌骨肿瘤与身体其他部部位骨肿瘤表现相同。
颌骨原发的恶性肿瘤十分少见,其边界不清呈不规则形或虫咬状。
其密度可以是低密度如原发性颌骨内癌、骨髓瘤;也可以是混合性密度如骨肉瘤和软骨肉瘤。
病灶内常见肿瘤组织的钙化,骨皮质中断。
年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可见日光放射状的骨膜反应。
2、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CT平扫时,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
囊肿的密度与囊内容物有关,一般有两种情况: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少数为等或高密度。
前者与囊肿内容物是液态脂类物质和胆固醇有关,后者与囊内容物是角化物、出血和钙化有关。
增强CT上,囊壁可有轻度强化,囊液无增强。
其内可见残留的牙根或牙齿,可见间隔,骨皮质连续性可有中断,周围软组织内可见膨胀。
颌骨良性肿瘤在CT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常伴有颊舌侧骨板的膨胀性中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变 口腔颌面部颌骨囊肿的诊疗

胀
(二) 非牙源性囊肿
• 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于面突连接处的 上皮发展而来。
• 常见的有球上颌囊肿、鼻腭囊肿、正中囊 肿、鼻唇囊肿
(二) 非牙源性囊肿
• 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颌骨骨质的膨胀。 球上颌囊肿位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
• 鼻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 • 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的腭中缝; • 鼻唇囊肿位于上唇底和鼻腔前庭内 诊断:特殊的X线表现。 治疗:手术刮除。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少年 初期无自觉症状
面部畸形
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x线检查
x线片 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 边缘整齐 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 (角化囊肿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治疗 一旦确诊 及时手术治疗
二、颌骨囊肿
• (一)牙源性囊肿: • 1.根端囊肿 为最常见的颌骨囊肿,是由于
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 皮残余增生而致。根端囊肿好发于前牙区;
• 2.全麻下手术,充分松弛强周围上皮后缝合创口,腔内填塞碘仿纱条, 鼻腔引出,
颌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Odontogenic Keratocyst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口腔颌面部囊肿
颌骨囊肿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
Globulomaxillary Cyst
Nasolabial Cyst
口腔颌面部囊肿
颌骨囊肿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胚胎发育过程中残 留的上皮发展而来
Nasopalatine Cyst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 患者性别:男 年龄:28
• 患者病史:患者因双侧上颌骨肿物来我院就诊,完善病变区牙齿治疗 后,行双侧上颌骨囊肿摘除加根尖搔刮术。术后伤口双侧裂开。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中山大学)【口影】中文总结

一、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均以病原牙为中心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外周根尖周脓肿不规则,大小不等低而不均不光滑骨增生根尖周肉芽肿较规则,圆或卵圆D<1cm软组织密度影不均匀清楚骨正常或增生根尖周囊肿规则,圆或卵圆D介于1~2cm低密度均匀一致清楚,光滑锐利致密线二、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必有病原牙)1.早期骨小梁模糊,轻微骨破坏2.弥散性点片状破坏3.破坏以病原牙为中心,边界不清4.骨膜受侵可见线状骨膜反应5.有/无肉眼死骨形成6.病灶局限,灶周骨小梁变粗,死骨分离或移位7.病灶区骨质致密,骨小梁变粗,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8.下颌骨外形发生改变1)死骨脱落致骨缺损2)病理骨折错位愈合3)新骨过度增生注:鉴别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局限于颌骨内,颌骨膨隆,骨皮质变薄骨肉瘤无病原牙,骨破坏边缘模糊,破坏区内瘤骨形成,无死骨形成三、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多见于冠周炎)下颌升支侧位片、曲面体层片多见于下颌骨升支弥漫性的骨密度增高,可见局限性的骨质破坏灶骨皮质破坏少见,死骨形成少见下颌升支切线位片骨膜成骨,边缘较整齐四、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做哪些影像学检查,可能见到那些影像学表现根尖片或CBCT:1.病原牙牙根尖周骨质破坏、或与上颌窦相通、或窦内断根残留2.牙周膜及牙槽骨骨硬板影消失3.上颌窦底部黏膜肥厚华特位片:1.患侧上颌窦内弥漫性密度增高或气腔缩小,周围可见环绕窦壁的带状肥厚黏膜影2.窦壁骨质无破坏3.积液时,坐位投照可见液平面五、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颌骨)1.早期骨质弥漫性疏松2.进而呈不规则斑点状或虫噬状破坏3.大小不一的死骨形成,不易分离4.骨膜反应少见(牙与牙周)5.放射性龋多见,好发于牙颈部六、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主要鉴别诊断好发于青壮年共同表现:1.磨牙升支区多见,类圆形的X线透射区,边缘光滑锐利2.颌骨膨胀(颊侧为主)3.牙根吸收(锯齿状或截根状)4.牙间吸收(肿瘤侵入牙槽侧,牙根之间的牙槽骨浸润、硬骨板消失)5.牙被推移,或脱落缺失6.白线包绕(周围骨质部分增生硬化)7.瘤内钙化罕见8.瘤内可含牙X线分型特点:1.多房性(多见)分房大小悬殊,成群排列,相互重叠2.单房型单房低密度影,边缘呈分叶,有切迹3.蜂窝型小分房,大小基本一致;房隔厚而粗糙4.局部恶性征浸润生长,颌骨无膨胀改变;多房遗迹七、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影像学表现两个发病高峰期(20~30岁及50岁组)男性居多1.下颌第三磨牙区,单房(多见)或多房性透光区2.颌骨膨胀不明显,沿颌骨长轴发展;亦可向舌侧发展,或穿破骨板3.牙根吸收较少,多为斜行吸收4.多房型分房大小基本一致5.可多发,多发者考虑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八、牙源性腺样瘤的影像学表现好发于青少年女性1.上颌尖牙区,单房性X线透光影;2.膨胀轻;3.内含未萌牙(单尖牙);4.有许多粟粒状钙化小点九、假性牙瘤和真性牙瘤的鉴别好发年龄与性别好发部位影像特征牙骨质结构不良(假性牙骨质瘤)中年女性下切牙、多发性根尖骨硬板与牙周膜仍清成牙骨质细胞瘤(真性牙骨质瘤)25岁以下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区高密团块包绕根尖或融合有低密度软组织包膜影十、骨化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X线:1.下颌前磨牙区,高低密度混杂影,境界清晰2.高密度影表现多样(纤细或粗糙线隔、点状、斑片状)3.皮质骨膨胀变薄,一般不断裂十一、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好发于10~30岁男性X线:1.骨质结构改变早期:1)成骨区(小梁增生变粗,髓腔变窄阻塞),2)溶骨区(小梁破坏吸收,髓腔扩大)3)“牙浮立”征象(侵及牙周组织)中后期:1)溶骨性破坏区2)病理性骨折2.瘤骨形成1)斑片状(肿瘤中心区与周围软组织区)2)日光放射状(肿瘤中心向外放射)3)粗毛状(粗而杂乱,卷曲、交叉)4)毛刷状(细长而整齐)3.骨膜反应1)一般:层状2)增生迅速:袖口状4.软组织肿块形成弥漫性肿大之软组织影注:CT与MR显示好CT:1)实质性肿块占据颌面间隙,界限不清;2)可见其中瘤骨与坏死灶;3)注入造影剂后瘤体实性部分可增强。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在口腔医学领域中,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口腔颌面部肿瘤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X 线片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初步判断其良性或恶性特征。
在X线影像上,良性肿瘤常呈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特征,而恶性肿瘤则可能呈现出破坏性骨质改变、不规则边界以及软组织外溢等特征。
二、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对细微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的优势。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CT扫描能提供关于肿瘤的内部结构、密度以及血供情况等信息。
同时,CT扫描还能够观察到周围组织器官的受侵情况,为外科手术提供精确的定位和指导。
三、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利用磁共振原理对组织和肿瘤进行成像。
相比于CT扫描,MRI能够提供更为详细、清晰的图像。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MRI能够准确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组织学构成以及关系与邻近组织结构,尤其对于颌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筛查和定位。
其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变化来判断肿瘤的性质和组织结构。
超声检查主要适用于囊性肿物和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对于颌骨肿瘤的诊断效果有限。
五、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PET-CT联合检查是一种高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结合CT图像进行体层成像。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PET-CT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代谢信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远处转移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DWI是一种评估组织水分移动的技术,通过检测水分子的自由扩散来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根尖周囊肿
16:35:17
17
16:35:17
左下颌骨残余囊肿
男性,49岁。左下拔牙区 阵发性酸痛4年。4年前有 左下牙拔除史。口内检查 见:左下第1磨牙缺失, 牙龈表现正常,无隆起性 改变。扣有酸胀感。左下 颌骨侧位示:左下颌第1 磨牙缺失,其牙槽部有直 径为1cm的类圆形骨质密 度降低区,边缘光滑。
主诉:上前牙区反复肿胀伴牙 痛流脓1年余。 病史:既往曾有反复牙痛史。1 年前发觉上颌区组织渐膨隆。 临床表现:右侧面部明显肿大, 触诊有压痛,并见硬性隆起。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上颌骨区 有一单囊状骨密度减低影,边 缘光滑,可见致密白线。病变 上方含有牙。 病理诊断:右上颌骨牙源性角 化囊肿伴继发感染。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 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16:35:17
1
内容提要
概 述(影像检查方法)
口腔颌面部囊肿
– 牙源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 非牙源性
鼻腭管囊肿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成釉细胞瘤
16:35:17
2
概述
(Introduction)
–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
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 皮脂样物; – 5.X光表现为颌骨内的囊性透光影。此透光影边界光滑 平缓,有一致密白色硬化边。
16:35:17
21
病例3 上颌骨含牙囊肿,男,12岁
(dentigerous cyst of maxilla,male,12yrs)
下颌骨牙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Z A GLn-a ,C E a -i ,Q u- ,心 Fi e H N u-n H N i yh H N Y n n g p g UH al i eg ,Z A GX el - i
如m gDanscCn r a agH sil unzog 50 1 ,P. C i n i ot et ,N n n o t ,Ga ghn 155 g i e f pa R. hn a
( 南方 医科大学 附属南方 医院影像中心 广东 广州 50 1) 15 5
【 要】 目的: 摘 回顾性分析下颌骨牙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 C 表现, r 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 收集经手术 病理证实 的下颌骨牙 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共 4 , 4例 分析各 类病变 的影像学 特点 。结 果 : 釉细 胞瘤 成
1例, 中 9 4 其 例单囊 者 C1 I 表现为边缘 规则 的局部骨质膨胀性 病变 , 向唇颊 侧膨胀 为主 , 例 多囊/ 以 5 实性 者呈多 房分 隔 ,
实性部 分有 强化 。牙源性 角化囊 性瘤 7例 , 主要表现为沿着 下颌骨 长轴生 长的长椭 圆形低 密度 影 。恶性 者牙 龈癌 4例 ,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0 第 1 卷 第 2期 JM dIai o.9N . O 9 09年 9 e g gV 11 o220 m n
・
研 究 生 园 地 ・
下颌 骨牙 源性 肿 瘤 及 肿 瘤样 病 变 的 C T诊 断
张灵 艳 , 燕萍 , 陈 曲华丽 , 贾飞鸽 , 雪林 张
1 f1 h m c td i w r lra d ac n n mb r go wi a e n y t y e a d h eo e smut c s co l p . 2 0 4 te l ae l e a se d g l in, t 6 c s smo  ̄c si tp ,t t r li y t rs i t e o no mo n i i e h c n h - i o dy
颌骨常见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CT诊断

右侧上颌骨尖牙区见囊性低密 度影,中见两个牙齿影,一个 完全位于囊腔内;另一个牙冠 朝向囊腔,囊壁附于根冠交界 处。密质骨变薄、略有膨胀
上颌骨正中两个囊状低密度影, 中见牙齿影,骨质膨胀,边缘硬 化
三、影像学表现
1、含牙囊肿
➢膨胀性生长的含牙囊肿可向唇颊侧膨胀,局部颌骨边缘受压变薄或 吸收消失;囊肿可深入上颌窦或鼻腔,致窦腔膨胀
T2WI
STIR
T1WI
增强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多发囊状骨质破坏,沿颌骨长轴 生长,膨胀相对不明显,局部皮质断裂
T2WI
二、牙源性良性肿瘤
➢ 牙瘤(混合性和组合性牙瘤) ➢ 造釉细胞瘤 ➢ 牙源性腺样瘤 ➢ 牙骨质纤维瘤和骨化性纤维瘤 ➢ 牙源性粘液瘤
1、牙瘤
➢造牙组织分化增殖不规则,形成类似牙的肿瘤(错构瘤),好发 于儿童及青少年,无痛的、缓慢生长的病变,完全成熟以后,会停 止生长
发现下颌骨包块6+月,伴下唇麻木1+月 行C467D56牙拔除术+双侧下颌骨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开窗减压术 下颌骨多个囊样病变,见多个液平,其内可见粗细不均骨嵴和分隔,局部牙根吸收,
3、牙源性角化囊肿
➢鉴别:牙源性角化囊肿的颌骨膨胀程度轻于含牙囊肿,可见分房, 边缘常呈切迹状,常见邻牙斜面样吸收
颌骨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 CT诊断及鉴别诊断
Zzzzzd
概述及分类
➢ 1、颌骨囊肿 ➢ 2、牙源性良性肿瘤 ➢ 3、非牙源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 4、颌骨恶性肿瘤
一、颌骨囊肿
➢ 牙源性囊肿 ✓ 根尖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始 基囊肿)
➢ 单纯骨囊肿 ➢ 腭正中囊肿
1、根尖囊肿(radicular cyst)
颌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
• 8.5-12岁 • 多见于上颌骨 • 骨小梁呈条索状,周围可有或无骨母细胞 • 间质富于细胞 • 伴有多核巨细胞、核分裂
青少年小梁状---偶可多核巨细胞和出血误认为巨细胞肉芽肿
青少年砂粒体样骨化纤维瘤
• 20岁 • 鼻腔的侧壁 • 病变中央以密集的圆形砂粒体, • 病变周围可见骨小梁, • 间质相对较少 • 可伴有囊性变和动脉瘤样骨囊肿
见核分裂 • 骨小梁纤细、不规则,部分呈字母样,周边没
有排列清晰的骨母细胞,排列呈编织状 • 少数可见到板层骨
纤维异常增生的病理形态
• 间质有丰富的血管,可见破骨样巨细胞和 泡沫样组织细胞及软骨小岛
•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粘液变及病理 性骨折
纤维异常增生的鉴别诊断
• 骨纤维结构不良: 胫腓骨,年幼,部分与 成釉细胞瘤有关,字母形骨少见,骨小梁 周围常有活跃的骨母细胞
• 间叶性软骨肉瘤:软骨区域相对分化较好, 梭形细胞为主,有异型,血管丰富,鹿角 状,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鼻中隔的软骨增生
软骨肉瘤---核明显异型
软骨肉瘤---粘液变
肿瘤内粘液基质的成骨现象
间叶性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的免疫组化
• 无特殊 • VIM、63、S-100、CD99
软骨肉瘤的鉴别诊断
网格状
球状
骨小梁的周边没有骨母细胞围绕,骨小梁中间见骨细胞
纤维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逐渐进入骨小梁中转化成骨细胞
少量的钙质
骨化性纤维瘤
• 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不同形态骨组织 • 病变的边界较清楚
• 变异型 • 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 • 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
骨化性纤维瘤分子遗传学
颌面部解剖及其病变的影像诊断

肌肉与筋膜
咀嚼肌群
筋膜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等, 这些肌肉群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控制下 颌骨的运动,实现咀嚼功能。
筋膜是一种结缔组织,起到连接肌肉、 固定骨骼和保护血管神经的作用。
表情肌群
包括额肌、眼轮匝肌、颧大肌、颧小 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等,这些肌 肉群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改变面部表情。
血管与淋巴系统
其他病变
总结词
其他病变在影像学上可能表现为颌面部 软组织和骨骼的异常密度或形态变化。
VS
详细描述
除了炎症、肿瘤、创伤和骨折等常见病变 外,颌面部还可能发生其他各种病变。这 些病变可能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软组织和骨 骼的异常密度或形态变化,例如颌面部发 育畸形、血管病变、代谢性疾病等。对于 这些病变,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创伤与骨折
总结词
创伤与骨折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颌面部骨骼的断裂或错位。
详细描述
创伤与骨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颌面部骨骼的断裂或错位,这些异常可以在X线或CT图像上清晰地观察 到。骨折可能导致骨裂、移位或成角畸形,而创伤则可能引起骨膜反应、骨髓水肿或软组织损伤。治 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评估需要依据具体伤情和影像学表现。
03
颌面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方 法
X线诊断
X线平片
用于观察颌面部骨骼结构,如骨折、肿瘤等。
曲面断层X线
可全面观察上下颌骨及相邻组织的结构,常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
CT诊断
CT扫描
可获取颌面部软组织和骨骼的三维图像,有助于发现病变和 确定病变范围。
CT三维重建
通过重建技术,可直观地展示颌面部骨骼形态,对颌面部畸 形、骨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武刚;苏平;杨振燕;吴元佐;张蕾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2000(016)011
【摘要】目的探讨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 29例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均作CT扫描,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析其CT表现。
结果 CT诊断正确率为93.5%(27/29)。
它易于显示病变的特征,对骨质破坏、骨膨胀、硬化缘、出血、骨间隔、钙化及软组织肿块等均能很好的显示。
结论根据CT扫描的特点及表现,大多数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可作出正确诊断。
【总页数】3页(P991-993)
【作者】武刚;苏平;杨振燕;吴元佐;张蕾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65;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65;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65;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65;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R738.1
【相关文献】
1.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MR诊断 [J], 张华;江浩
2.四肢软组织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MRI平扫的诊断价值 [J], 史敏华;狄海庭;曹
静;姜鹏
3.距骨和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分析 [J], 王桂宁;张家雄;陈茵茵
4.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陈荣华;吴宏洲;郑力文;萧植丰;陈恩德
5.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J], 陈韵彬;林海澜;段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张世福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18(002)004
【摘要】目的:探究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应用CT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后接受CT检查、X线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结果:98例骨肿瘤或骨肿瘤样病变患者病理检查有43例为良性骨肿瘤患者,31例为恶性骨肿瘤患者,24例为骨肿瘤样病变患者,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86%,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83.67%,CT+X线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98.98%,统计学对检查结果分析,CT+X 线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单独检查、X线单独检查(P<0.05),CT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应用CT检查对良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予以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为提高鉴别诊断的效果,也可以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张世福
【作者单位】阆中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四川阆中 6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
【相关文献】
1.CT检查对于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刘宝华;易城辉;王珉
2.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高大海
3.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高大海
4.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李迎春
5.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赵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江宏斌;胡建妙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07(016)005
【摘要】目的探讨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6例,与病理对照,分析各类病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骨肉瘤1例,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肿块内有瘤骨形成.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6例,为边缘规则肿块,无钙化、瘤骨及骨膜反应.成釉细胞瘤6例,为边缘规则的多房或单房状肿块,骨质膨胀性破坏.颌骨囊肿21例,其中根尖囊肿12例,含牙囊肿9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囊性低密度区,内含有牙根或牙冠.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均为骨质膨胀性破坏,其内骨结构紊乱,正常骨小梁消失.结论各类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CT扫描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定性诊断及侵犯范围的准确评估有重要意义,对治疗计划的制订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总页数】3页(P195-197)
【作者】江宏斌;胡建妙
【作者单位】311700,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311700,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J], 霍丙胜;张彦军;吴文娟;于宝海
2.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J], 皮厚山;董其龙;陈代文
3.颌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46例CT诊断 [J], 杨智云;黄兆民
4.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J], 张喜旺;谭继文;张爱平;韩文罡
5.锥形束CT在下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J], 张德明;王江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颌面部肿瘤(2)

•
• • • • • • • •
一、舌癌 是最常见的口腔癌。
临床表现 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 诊断 触诊对舌癌诊断比望诊尤为重要。为明确诊断应送病理活检。 原发灶的处理早期高分化的可考虑放疗、单纯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晚期采用综合 治疗 (一)原发灶的处理 治疗。 转移灶的处理除T1病例外,均应考虑同期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对颈淋巴结阳性 (二)转移灶的处理 患者,应同期行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 预后以手术为主的治疗,3、5年生存率一般在60%以上;T1病例可达90%以上。 预后
• • • • • • • • • •
• 二、良性肿瘤
(三)脉管畸形
• • • • • • 1.静脉畸形 又称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 2.微静脉畸形 即常见的葡萄酒色斑。多发于颜面部皮肤,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分布。 3.动静脉畸形 是一种纡回弯曲、极不规则而有搏动性的血管畸形。 4.淋巴管畸形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可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 5.混合型脉管畸形 诊断 位置较深的血管瘤或脉管畸形应行体位移动实验和穿刺确定。对动静脉畸形以及 深层组织内的静脉畸形、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等,为了确定其部位、大小、范围及其吻 合支的情况,可采用超声、动脉造影、瘤腔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来协助诊断。 治疗 血管瘤或脉管畸形的治疗应根据病损类型、位置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决定。目 前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低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 。一般采用综合疗法。 (四)神经纤维瘤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年人,生长缓慢。有遗传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治疗 手术切除。 (五)骨化性纤维瘤 为颌骨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常见于青年人,多为单发性,以下颌骨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生长缓慢。 诊断 X线片表现为颌骨局限性膨胀,病变向四周发展,界限清楚,圆形或卵圆形,密 度减低,病变内可见不等量的和不规则的钙化阴影。 治疗 手术切除。
CT对口腔颌面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CT对口腔颌面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孟存芳;贾虹玉;王涛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2(011)004
【摘要】@@ 近年来,CT检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口腔颌面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显示了CT在口腔颌面部肿物诊断中重要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60-361)
【作者】孟存芳;贾虹玉;王涛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佳木斯市鹤立中医院CT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83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瘤样病变的统计分析 [J], 孙丽
2.口腔颌面部肿瘤CT的诊断价值 [J], 孙大熙
3.CT对口腔颌面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J], 孟存芳;贾虹玉;王涛
4.2123例儿童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J], 周童; 王璐; 全海英; 贾颜鸿; 毕也; 李保泉; 张泽兵
5.青海地区120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瘤样病变分析 [J], 孙嬿嬿;毛辉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颌骨病变种类较多,影像表现相互类似。
本文总结62例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特征和CT 表现,以提高对常见颌骨病变的CT 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行CT 扫描并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和CT表现。
1.2方法:所有病例均行GE 双排螺旋CT (2013年3月前病例)或GE Optima CT 660型64排螺旋CT 机平扫,管电压100~120kV ,管电流100~200mA ,层厚2.5~5mm ,螺旋扫描。
骨窗:窗位350H u ,窗宽2000H u ,软组织窗:窗位35H u ,窗宽350H u 。
2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遇意见不一致,经讨论达成一致。
2结果2.1根尖囊肿:31例,占50%,男性17例,女性14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 诊断张喜旺谭继文张爱平韩文罡【摘要】目的分析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和CT 表现特征,提高鉴别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和CT 表现。
结果颌骨囊肿性病变48例,其中根尖囊肿31例,囊肿多位于龋齿根尖,直径约1cm ;含牙囊肿14例,囊性病灶,膨胀性生长,轮廓光滑,其内可见畸形牙齿或正常牙冠;角化囊肿2例,多房性囊性病灶,沿下颌骨长轴生长;切牙管囊肿1例,位于上颌骨切牙管。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3例,其中造釉细胞瘤11例,颌骨内类圆形或多分叶肿块,囊实性,颌骨皮质变薄,内缘多个切迹或断续,病灶内可见未长出的磨牙,邻近牙根切削、移位、脱失;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例,病变范围大,下颌骨体积增大,骨皮质完整,病灶呈毛玻璃样,与正常骨间无明显界限。
骨化性纤维瘤1例,下颌骨内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可见斑片状骨质密度,骨皮质完整。
骨肉瘤1例,下颌骨体部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并颌骨内骨性密度肿块。
结论结合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特征,CT 扫描能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关键词】颅下颌骨病症;体层摄影术;诊断DOI :10.16106/14⁃1281/r.2019.01.006作者单位:036002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CT 室Diagnosis of tumors and tumor ⁃like diseases in the jaw by CT Zhang Xiwang,Tan Jiwen,Zhang Aiping,HanWengang.Department of CT ⁃Room,Shuochengqu People 忆s Hospital,Shanxi 036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 and CT imaging data about the jaw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 ⁃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dentifying these diseases.Methods The clinic and CT imaging data of 62cases with jaw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ease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Forty ⁃eight cases were cyst.Respectively,apical cyst added up to 31cases,which was usually found to circle the root of decayed tooth,its diame ⁃ter was approximately 1.0cm.Dentigerous cysts of 14cases were counted,they expansively grew with smooth contour and there was often a dental crown or deformity tooth in them.Two cases were proved to keratocyst,they were multi ⁃locular and grew along long axis of the mandible.Only 1case was incisive canal cyst,it located in the incisive canal.Benign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eases were 13cases.Eleven of them were ameloblastomas,they were often solid ⁃cystic,more lobular,occasionally there was an unerupted odontoprisis in the cyst,the border upon cortex of the jaw became thin,even broke,the invaded roots were truncated and shifted,even fell off.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and os ⁃sifying fibroma were each 1case.The former had wide range lesion with unclear boundary,the lesion looked like ground glass,the ill mandible increased in volume with whole bone cortex.While the latter was a quasi ⁃circular mass,which had inhomogeneous density with patchy bone density in it and whole bone cortex.Of all cases,one osteosarco ⁃ma was found,the mandible was destroyed while tumor bone was found in lesion.Conclusion To combine age of patient,position of les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the jaw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eases may be tentatively di ⁃agnosed by CT imaging,the final diagnosis for them need examine by pathology.【Key words 】Craniomandibular disorders;Computed tomography;Diagnosis例,年龄7~76岁,平均(48±18)岁,上颌骨21例,下颌骨10例。
主要以牙痛就诊,口腔检查可见龋齿周围牙龈肿胀,潮红,患牙松动。
CT可见囊肿多位于龋齿根尖,直径约1cm(图1),部分病例可见骨质局限性破坏,骨质增生硬化,软组织肿胀。
2.2含牙囊肿:14例,占27%,男性9例,女性5例,7~78岁,平均(33±21)岁,上颌骨12例、下颌骨2例。
以牙龈肿痛或颜面不对称就诊。
CT主要表现为颌骨内低密度的囊性病灶,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囊壁薄,其内可见畸形牙齿或正常牙冠(图2,3)。
2.3角化囊肿:2例,男1例,49岁,位于下颌骨左侧支和体部左侧,女1例,20岁,位于下颌骨右侧磨牙区。
均以颌骨无痛性膨大就诊,CT可见沿下颌骨长轴,膨胀性生长的多房性囊性病灶,骨皮质变薄,局部骨质缺损(图4)。
2.4切牙管囊肿:1例,男性,32岁。
口腔检查可见上腭卵圆形突起,黏膜未见明显异常。
CT可见囊肿位于上颌骨切牙管内,分界清晰(图5)。
2.5造釉细胞瘤:11例,占18%,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2~49岁,平均(26±10)岁,上颌骨5例,下颌骨磨牙区6例。
CT可见局部颌骨膨隆,颌骨内类圆形或多分叶肿块,囊实性,颌骨皮质变薄,局部破坏,内缘常见多个切迹,病灶内有时可见未长出的磨牙,邻近牙根可见切削(图6)。
2例可见颌骨外肿块(图7)。
2.6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例,男性,年龄30岁,下颌骨体积增大,沿骨长轴方向不同程度弥散性膨胀,骨皮质完整,病灶呈毛玻璃样,与正常骨间无明显界限(图8)。
2.7骨化性纤维瘤:1例,女,23岁,发现左下颌部膨大1年余。
下颌骨左侧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骨皮质变薄,但完整,病灶边缘清楚锐利,内见斑片状骨性影(图9)。
2.8骨肉瘤:1例,男性,70岁。
因下颌部肿胀,疼痛,口唇麻木近1月就诊,无头颈部放疗史。
下颌骨体部骨质破坏,局部膨胀性,并颌骨内骨性密度肿块,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图10)。
猿讨论3.1颌骨疾病谱的构成规律颌骨病变种类较多,颌骨囊肿是最常见的颌骨非肿瘤性占位病变,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次之,恶性肿瘤相对较少[1,2,3]。
颌骨囊肿中牙源性囊肿约占90%[1],非牙源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约占10%。
本组颌骨囊肿占77%(48/62),其中牙源性囊肿占98%(47/ 48);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尖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2],本组构成比为根尖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为31∶14∶2。
本组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占21%(13/62),良性肿瘤以造釉细胞瘤最常见,占18%(11/62),仅见1例骨化性纤维瘤。
肿瘤样病变以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常见,本组1例。
恶性肿瘤占2%(1/62),仅见1例混合型骨肉瘤。
其他如嗜酸细胞肉芽肿,牙瘤、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中央性颌骨癌、转移瘤等[1⁃4]诸多病种未见,与基层医院收集的病例数少有关。
3.2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和CT特征3.2.1根尖囊肿:根尖囊肿是牙齿炎症性疾病的后续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以30~50岁年龄组最常见,上颌骨多于下颌骨,囊肿多位于龋齿根尖,囊肿直径约1cm,周围可见骨质增生硬化,有时可见软组织肿胀[1⁃3]。
本组31例,均有明确龋齿和牙周炎症表现。
3.2.2含牙囊肿:含牙囊肿包绕或附着于未萌牙,常见于年轻人。
肿胀是主要症状,疼痛较少见,晚期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
最多见于上颌骨前牙区和下颌骨第三磨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