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b041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9.png)
一、药品作用与药品效应
➢ 1、药品作用:(drug action) ➢ 指药品与机体细胞间初始作用。
➢ 2、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 药品作用机体反应。
例:阿托品
阻断虹膜M-R
瞳孔扩大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药品作用
药理效应
1
第1页
兴奋(excitation):机体功效提升(亢 进),HR BP ,中枢兴奋
➢ 效应以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 存活与死亡, 抽搐与不抽搐。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20
第20页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21
第21页
四、研究量-效关系实际意义
1、确定各种剂量:
E
Lethal effect toxic effect
全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 最小致死量 最小中毒量 极量
效应强度(效价)(potency):引发等效
反应相对药品剂量(浓度)(普通惯用
50%效应量)。
E
100
甲
乙
丙
50
D 值越小,强度越大(成反比)。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24
第24页
3、评价药品安全性:
➢ (1)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TI= LD50 ED50
如:利尿药 抑制Na离子重吸收 利尿作用。
利血平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降低NA释放
抗高血压
31
第31页
四、对酶影响:
➢ 新斯明 抑制AchE 骨骼肌收缩增强。
➢ 1、药品作用:(drug action) ➢ 指药品与机体细胞间初始作用。
➢ 2、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 药品作用机体反应。
例:阿托品
阻断虹膜M-R
瞳孔扩大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药品作用
药理效应
1
第1页
兴奋(excitation):机体功效提升(亢 进),HR BP ,中枢兴奋
➢ 效应以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 存活与死亡, 抽搐与不抽搐。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20
第20页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21
第21页
四、研究量-效关系实际意义
1、确定各种剂量:
E
Lethal effect toxic effect
全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 最小致死量 最小中毒量 极量
效应强度(效价)(potency):引发等效
反应相对药品剂量(浓度)(普通惯用
50%效应量)。
E
100
甲
乙
丙
50
D 值越小,强度越大(成反比)。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24
第24页
3、评价药品安全性:
➢ (1)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TI= LD50 ED50
如:利尿药 抑制Na离子重吸收 利尿作用。
利血平
2024/2/19
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降低NA释放
抗高血压
31
第31页
四、对酶影响:
➢ 新斯明 抑制AchE 骨骼肌收缩增强。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c432643186bceb19e8bbb1.png)
二、药理效应(effect)的性质(基本类型)
药理效应的性质有两种 : 兴奋 - 原有功能的提高excitation
抑制 - 原有功能的降低inhibition
药物可依此分为兴奋药(stimulant)和抑制药(depressant)。少数药 物引起机体过度兴奋,可导致功能衰竭转为抑制。
须注意:
药物只能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发生改变,而不能产生新的功能
2020/9/30
14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二重性)
(二)不良反应 (掌握)
是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不利或 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包括:
1. 副作用(side effect) 2.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3.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1. 副作用(side effects) 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 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病人可能带来不适 或痛苦。
①轻微、可逆、可自动消失,有些需停药后才消失
②可以预知,有助于采取措施预防
③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广
④副作用可随治疗目的改变而改变(阿托品)
⑤为了防止副作用,可采用合并用药的方法(麻黄 碱与催眠药)
相反,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不强,应用时副作用较多。
如抗癌药,既可杀灭癌细胞,也杀伤某些器官与系统的正常
细胞,因此毒性大,但是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范围较广。如
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混合感染,故选择性高低是评价药物优劣
的20一20/9个/30重要依据。
11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二重性)
(一)治疗作用 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作用
况或进下称对毒对一因治物症般治本消治对疗。除疗因(如的、治et抗i重补o疗lo生要g充比ic素a性体对l tr消不e内症at除亚m营治e于体n养疗t )对内重物:因致目要质治病的,的疗菌在但不。、于在足解消某(替毒除些代药病情因促疗, 法)例。如:剧烈的疼痛往往引起休克,镇痛药虽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优秀课件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d583cd964bcf84b8d57b68.png)
❖ 举例: (1)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传染病,是对因治疗。 (2)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是对症治疗。
❖ 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高热、剧痛时, 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 不利的反应。
❖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 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 免的,是非期望的药物作用。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 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1、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2、熟悉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例如:去甲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 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
是指未被吸收的 药物在用药部位 所呈现的作用。
是药物被吸收之后 随血液循环分布到 组织器官所发生的 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是指药物对其所 接触的器官、 细胞直接产生的 作用。
去甲间肾接上作腺用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 是由于机体的整 血体管性收而缩通过机体 反射机制或生理 血性压调升节高间接产生 的药物作用。
不良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 阈浓度(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 理效应。
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
不良反应
(4)继发性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 良后果,也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 抑制,耐药菌过量增殖,而引起的新的感染。 如伪膜性肠炎等。
❖ 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高热、剧痛时, 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 不利的反应。
❖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 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 免的,是非期望的药物作用。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 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1、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2、熟悉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例如:去甲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 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
是指未被吸收的 药物在用药部位 所呈现的作用。
是药物被吸收之后 随血液循环分布到 组织器官所发生的 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是指药物对其所 接触的器官、 细胞直接产生的 作用。
去甲间肾接上作腺用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 是由于机体的整 血体管性收而缩通过机体 反射机制或生理 血性压调升节高间接产生 的药物作用。
不良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 阈浓度(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 理效应。
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
不良反应
(4)继发性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 良后果,也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 抑制,耐药菌过量增殖,而引起的新的感染。 如伪膜性肠炎等。
二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
![二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21ae2d55270722192ef75a.png)
导入情景: 一男士在某歌厅昏迷后被急诊送入医院抢救,无陪同
人员,无任何病史提供。入院时昏迷、口唇发绀,呼吸浅 缓,频率每分钟5~6次,瞳孔呈针尖样大小,体格检查示 全身外周静脉遍布注射痕迹,初步诊断为急性阿片类药物 中毒。经对症治疗和纳洛酮注射后病人清醒。后病人承认 自己注射药物吸毒。 请思考:
1.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 2.该不良反应属于哪一种类型? 3.纳洛酮的用药依据是什么?
7.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是指少数由 于遗传因素所致的生化缺陷的患者,对某些药物产 生的特定反应。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8
药物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为心理依赖性或习惯性。 易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物被称为“精神药 品”,如催眠药等。
身体依赖性又称为生理依赖性或成瘾性。 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有吗啡、哌替啶 等,被称为“麻醉药品”。
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
§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量-效关系示意图
作 用 强 度
无效量 0
最 小 有 效 量
常用量
治疗量 安全范围
中毒量 致死量
极最 量小
中 毒 量
剂量
二、量效曲线
§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剂量相关型
副作用 毒性反应 继发反应 反跳现象 耐受性 耐药性 依赖性
§2-1 药物的作用
剂量无关型 变态反应 三致反应 后遗效应 特异质反应
1.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 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副作用常常是可以消除或减轻和纠正的。
For example: 抗高血压药物利血平在降低血压时有心跳减
慢的副作用,而肼苯达嗪有加快心跳的作用,两 者合用则降血压的作用相互协同,而心跳加快的 副作用可以相互抵消。
2.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毒性。
在增高剂量以后,大多数药物都可以出现毒 性反应。这些毒性反应一般是药物过量时药理作 用的延伸,是可以预知的。
③ 有的药物可以致永久性的器质性害,如大剂量 速尿、链霉素等可以致永久性的耳聋。
④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规律性的用药后突然停药,可使原有疾病 的症状加剧,亦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For example: 长期用抗高血压药后突然停药致次日血压突
(二)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员带来痛 苦的药理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在常用剂量下,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 应会同时出现,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所因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果难以恢复 , 则 称 之 为 药 源 性 疾 病 ( drug induced disease)。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用药后立即发生的为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长期用药后发生的为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肝赃、肾脏和内分泌系统
在临床上企图通过增加剂量来增加药物的 疗效是有限度的,是十分危险的!
有的药物应用后可以产生:
后遗效应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然而,很多 药物都有后遗效应和现象。
后遗效应可以很短,也可以比较持久
For exa宿醉现象。 ② 长期大量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对垂体前
叶的负反馈作用,从而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一旦 停药,可以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并且在数月 内难以恢复。
功能的升高为兴奋或亢进(excitation) 功能的降低为抑制或麻痹(inhibition)
同一药物对不同的器官组织,可以产生性 质完全相反的作用。
For example:Atropine ……
三、 药物的选择性作用(drug’s selected action, selectivity)
临床上常选用选择性高的药物,因其针对 性很强,可以较好地治疗某种疾病和疾病状态 ,而选择性较低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则产生 的负作用较多。
然上升。
4.特殊反应 (unusual reaction)
特殊反应是指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并 且难以预料的药物不良反应。
特使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遗传因素 引起,二为变态反应产生。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副作用(side reaction)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特殊反应(unusual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等
1.副作用 (side reaction)
副作用是药物所固有的,是指在治疗剂量 下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理作用。
致畸 tertogensis
致突变 mutagensis
致癌
carcinogensis
即“三致作用”,必须提高警惕!
有一句名言:在药物和毒品之间 没有严格的界限,关键问题是在于 掌握剂量,以免发生危险。
3.后遗效应 (residual effect)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降至阈 浓度以下时产生的或残存的药物的生物效应。
二、兴奋作用(exciting action,Excitation) 与抑制作用(inhibiting action,Inhibition)
在药物对机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中,药物的 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药物是外在因素,机体是内在因素,外因 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药物通过影响机体原有 的生理生化功能而发挥作用。
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疾病的致病因素的治 疗,叫做对因治疗,也称治本。
For example: 青霉素G杀死链球菌、破伤风杆菌、淋球菌等。
For other example: 用金属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解救重金属中毒等
均为对因治疗。
补充体内营养物质的不足或代谢物质的不 足称为补充治疗(supplement therapy),也可 以消除原发病因。
护理药理学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drug action)与药理效应(drug effect)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初始作用。 药物的效应是指药物的作用引起的机体在功 能和形态上的变化。
For example: Norepinephrine
For other example: Atropine ……
它可以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不适,但是,一 般比较轻微,是可以恢复的功能性的改变。
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药物的选择性 较低,作用范围广。
副作用是可以随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的。当 一种药理作用被用于治疗作用时,其它的药理 作用和效应就成为副作用 。
For example:
Atropine 在麻醉前给药
Atropine 在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时
目前认为,药物的选择性的高低主要是由 于药物选择性的作用于特异性受体的结果。
四、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一)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
应用药物的目的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凡 是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药理作用 ,都叫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又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For example: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缓解病情 的治疗,叫做对症治疗,也称治标。
For example: 休克、心力减低、脑水肿、惊厥、哮喘等病症的对证 治疗。 在临床上,有很多疾病至今没有找到病因,只能进行 对症治疗,缓解病痛,并且长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