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而篇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而篇第一
1.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金纲先生云:体认天命,推演天道,内圣外王,公道仁德——孔门功夫。
老谷柳按:学习是根本,朋友是同道,人不知而不愠是内圣的根本功夫。
学习与公道有逻辑关系,那就是学以致公。
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道,公也;学,私也。君子学以致其道,将尽人以达于天也。人者何?聪明才力,分于形气之私者也。天者何?中正平直,本于自然之公者也。故曰:道公而学私。
孔子学周公,周公监二代,二代本唐虞,唐虞法前。故曰:道之大原出于天。
老谷柳按:学以致公,强于学以致用,更强于学以致仕。
孔子之学属于教化之道。其学习对象即为道,所以载道者有二:一曰先代经典文献,二曰君子之行为德行。
孔子所强调的美德都具有“能动性”和“社会性”。例如“恕”即关乎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忠、信”即关乎到对他人善良的信念。
孔子儒学之理性交往对象,包括庶民大夫以至君王公侯。特别强调学以致用的目的性,往往会造成对形上范畴知识本原结构性省略。(谷柳按:中国文化先天之缺陷,对于形上学的阙如。)
孔学构成中华主流文化的逻辑元点,这大概也是孔仲尼个人最大的文化成就。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成为做成主流文化形态,且居于这种文化逻辑元点的人物寥若晨星。
或问仁与公之别,朱熹答曰:仁在内,公在外。唯仁然后能公。仁是本有之理,公是克己功夫极至处;唯仁然后能公,理甚分明。
仁即仁德,属于伦理范畴,但又通往政治与公道,讨论仁,往往就是讨论公道、讨论政治;或者说,仁指向公道或政治。
知者利仁。仁是道德理性。智是认识理性,又是心性之源。求仁须智,得智须学。
1.0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老谷柳按:我以为这段讲的是人之敬畏伦理的层次性,在核心层面(孝悌仁爱)上做到了,在延展层面(忠君爱国)必能做到。
按:有子即有若,在论语中出现凡四次,但句句是真理,流传极为广泛和久远。例如:礼之用,和为贵。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春秋战事395起,孔子一生73年,经历大小战事110起,多由家族间的犯上作乱而起,直接威胁到共同体间的安居生涯,所以批评犯上作乱,就是对执政的清议,乃是儒学教化的题中之义。
梁启超断定:儒家始于古代的史官。
孔子之学将一整套伦理学说奠定在家庭和睦上,实在是了不起的文化创造。
英国思想家道金斯在其名著《自私的基因》中写道:人类的独特之处,主要归结为一个词:文化。
《荀子·法行》引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流水,不壅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
《郭店竹简·六徳》: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孝经·圣治章第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宋邵博托名苏洵作《辨奸论》云: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刘基《郁离子》云:不情之事,大人不为。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常识是最珍贵的人类认识。日用伦常,即道之所在,背之不祥。
1.0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人,很少有求仁之心。
老谷柳按:去掉伪饰的功夫。诚的功夫就是去掉伪饰。
宋学者杨时《二程粹言》云:苟以修饰言语为心,是伪而已。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孔子云:辞达而已矣。
苏子由《论语拾遗》云:巧言令色,世之所悦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仁者直道而行,无求于人,何巧言令色之有?彼为是者,将以济其不仁尔。故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又曰:刚毅木讷近仁。
求仁的过程源于天道的正当性和圣洁感。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程朱理学:巧言令色绝无仁,与鲜矣仁:过激派与中庸之道的区别。
朱子曰:巧言令色,心皆逐物于外,大体是无仁了。纵有些个仁,亦成什么!所以程子以巧言令色为非仁。
1.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笺注:尽心为忠。传,注疏解释为传,即所接受的文化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已经学到的知识。
儒学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
小人:微贱之人或无德之人。
1.0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儒学介入政治的特点之一:大而化之。
知识分子自命为理性、正义和真理的忠实捍卫者。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17世纪近代社会的产物。以更高层次的普遍真理批评当下的真理,提出质疑。
老谷柳按:古代儒士不可例比现代西方公认的知识分子,这是两种不同质的群体,有着不同规定的文化使命,前者是规劝和讽喻,后者是抗衡和抨击。(目前也在逐渐儒雅起来)
1.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译文:弟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则尊敬师长,做事要谨慎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如此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再去学习文化。
老谷柳按:我常说,伪善也是善,总比屠夫要好一点,在既定的等级秩序下,倡导爱是合乎共同生存利益的。据说英国贵族子弟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就是尊重仆人。
金纲说:等级是既定的事实,是可以维护、可以改进、可以分析、可以理性批判的传统对象;爱,则是在秩序之上的情怀,而那些以破坏秩序为鹄的的虚假之爱,才是值得怀疑的。爱是一个绝大的命题。
在古老的中国,爱有差等,亲亲序列,故泛爱众,渐为后儒所隐匿。
如何将泛爱众的大爱观念加以深化,将其上升为一种公共道德,一种社会理念,一种主体间性的情境交流背景,一种具有形而上价值意义的人文精神,还缺乏更多的诠释。
为己之学,是儒学中反复致意的重要理念,是自我完善之学;与之相对的则是为人之学,乃是装大门面、做大炫耀的学问,为真儒所不取。
老谷柳按:自我完善,自生始,自行修,夕死终,乃是人生全过程的自我教育和完善。我不同意伊川先生的论说,当然也怀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千道万,人还是要有“文”去谋生的,而且只是自我修养,如何能与社会发生广泛的交换关系。用马列主义理论:人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自我完善只是个理想化的标准,人不可能只“谋德”不“谋生”的。
1.0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笺注:易色,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尊重敬仰的笑容。
译文子夏说:尊重贤德之人,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诚敬;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服务国君能够奉献出自己的性命;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孔夫子教授过的诗书礼乐,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即卜商,字子夏。学而优则仕,就是他的最著名的观点。
习与学比较,习是更重要的儒学修炼。
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
《尚书·说命》: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程颐:君子之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有功。
金纲云:贤贤易色,这是人性本善的体现。小人则不然,小人多有犬儒倾向、末世的心态,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对于贤德之人往往采用嘲弄、侮狎的态度,他们不可能贤贤而易色的。
《老子·第四十一章》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大笑不足以为道。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
《老子·河上公注》云: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之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
老谷柳按:人文科学说到底应该是人性修炼的科学,教育之首要任务是教会人学习做人,而作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贤贤易色”。如今的互联网上,乃地痞、文痞、商痞、艺痞之天下,人性陵替至此,何谈儒学;自我思之,亦无不痞之嫌,尊贤不及,容痞不足,今而后当痛改之。
1.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君子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君子主张忠信为本,君子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或译作不结交与自己不相类的人);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按:本章后半“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在《论语》中两见,另见于《子罕》篇。
这里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述而》篇也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尧曰》篇也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似乎说孔子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人。但《阳货》篇又说孔子“莞尔而笑”;《论语》中还记载孔子多次与弟子开玩笑。这里记载的矛盾可以理解为:孔子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轻松的时候轻松。
理解孔子不能“单向度”;因为孔子本来就不是单向度的人。但威仪的确是重要的。培根曾对此有一个意见,他说:“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是于他的名声大有裨益的,并且,正如女王伊萨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荐书一样。’”(《培根论说文集》)这是从实用角度发表的意见,但是中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录卫侯赴楚,看到楚国的令尹围穿着神态有异,不是人君,却表现出人君的样子。卫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