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Tip—Edge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过程分析
Tip—Edge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过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tip-edge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齿反错畸形的临床分析。
方法:对tip-edge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直丝弓矫治技术的矫治过程可分为排齐牙列与整平牙弓。
关闭拔牙间陈(拔牙病例)或牙弓剩余间隙(不拔牙病例),矫正磨牙关系,建立正常前牙覆牙合与覆盖。
牙齿位置与牙合关系的细微调整,建立正常牙合。
结论:排齐与整平牙弓、正前牙覆牙合、矫正前牙覆盖建立i类磨牙关系。
关闭拔牙间隙。
完善牙位与牙合关系、支抗控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矫正错颌畸形;矫治过程;tip-edge直丝弓矫治技术;在临床上正确地应用tip-edge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矫治成功任何类型的错牙合畸形。
整个矫治过程一般分为三期,每一期都有专门的矫治目标,每一期的矫治过程都是在上、下颌同时进行的,只有完成前一期的目标后,才能开始下一期的治疗[1]。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tip-edge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30例患者矫治过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收治的30例治错畸形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12~29岁,均为恒牙。
安氏ⅰ类错12例,安氏ⅱ类错10例,安氏ⅲ类错8例。
覆盖3~9mm,平均6.5mm。
前牙拥挤出在3~5mm,矫治疗程10~30个月。
2 矫治过程2.1第一期矫治方法使用0.41mm的澳丝,在前牙做小圈曲,在磨牙颊面管近中弯打开咬合的后倾曲,患者24小时做ⅱ类或ⅲ类牵引;利用垂直开大曲或是镍钛辅弓来排齐拥挤的前牙,或是用链状橡皮圈关闭前牙间隙,排齐后进行尖牙结扎;交互牵引或是扩弓等矫治磨牙反牙合或锁牙合。
2.2第二期矫治方法继续尖牙结扎;换用0.51 mm或0.56 mm的澳丝,减小后倾曲以维持前牙对刃、保持牙弓形态和磨牙的直立;进行颌内和颌间牵引,即“z”形牵引,若需前牙后移则仍用50~70 g牵引力,如需后牙前移则用170~280 g的牵引力;④拔牙间隙关闭后应立即黏接双尖牙托槽矫正双尖牙的错位。
口腔正畸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正畸应用强支抗时,磨牙前移占去的间隙不超过拔牙间隙的A、三分之二B、四分之一C、二分之一D、四分之三E、三分之一正确答案:B2、Begg细丝弓矫治器控制切牙的转矩时使用A、方丝上做转矩B、欧米加曲C、垂直曲D、转矩辅弓E、排齐辅弓正确答案:D3、乳牙期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的矫正年龄一般为:A、3~6岁B、1~2岁C、2~3岁D、6岁以上E、0~1岁正确答案:A4、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后保持与一般正畸患者有何不同:A、允许有较多牙移动B、需要长期保持C、没什么不同D、可采用正位器作牙列最后精细调整移动的保持法E、吃饭时不必戴用正确答案:B5、后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A、龈三分之一中份B、二分之一中份C、三分之一D、三分之一中份E、二分之一正确答案:D6、对需要相反方向移动的两个牙或两组牙,以支抗力为移动牙齿的矫治力,这类支抗称为A、交互支抗B、差动力支抗C、稳定支抗D、所有选项均不正确E、加强支抗正确答案:A7、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变现为A、牙槽骨的吸收B、颌骨的吸收C、颌骨的移位D、牙槽骨的增生E、颌骨的增生正确答案:A8、中重度牙列拥挤减数矫治最常用的拔牙模式是:A、17 27 37 47B、15 25 35 45C、14 24 35 45D、14 24 34 44E、16 26 36 46正确答案:D9、下列哪项是功能性矫治器A、ActivatorB、带冀扩弓活动矫治器C、方丝弓矫治器D、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治器E、Crozat矫治器正确答案:A10、上颌双侧颌垫的适应症是A、纠正前牙反颌B、单侧后牙反颌C、破坏不良舌习惯D、上颌正常,下颌后缩的远中错颌E、前牙过高,后牙过低所形成的深覆合病例正确答案:A11、生长发育在学龄前就已大部分完成的是A、生殖器官B、胸腺C、颅底骨D、颌骨E、淋巴正确答案:C12、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时,分层光照每层的厚度不超过A、1mmB、0.5mmC、2.5mmD、2mmE、1.5mm正确答案:D13、下列哪个矫治器要求吃饭时也不取下A、Hawley保持器B、所有选项都不是C、肌激动器D、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E、FR lll型功能调节器正确答案:D14、下列与错(牙合)复发无关的因素是A、牙周纤维张力平衡未建立B、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C、错(牙合)矫治疗程过短D、平衡未建立E、肌动力平衡未建立正确答案:C15、修复体对龈组织的保护,最重要的是A、修复体轴面外形尽可能平B、修复体龈缘要薄,小于0. 3mC、修复体邻面接触区近龈端D、修复体龈缘位于龈峰顶上E、修复体的边缘与预备体十分密合正确答案:E16、下列哪项不是霍利保持器的组成部分A、塑料基托B、所有选项均不正确C、磨牙上的单臂卡环D、中位双曲唇弓E、带环正确答案:E17、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多少称为明显的根吸收A、0.5~1mmB、大于3mmC、小于0.5mmD、1~2mmE、大于6mm正确答案:E18、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内的嗜伊红物质是A、淀粉样物质B、发育不良的牙本质C、变性的肿瘤细胞D、牙骨质样物质E、黏液样物质正确答案:A19、全颅底长为A、N-PB、S-BaC、N-BoltonD、N-BaE、N-Ar正确答案:D20、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是:A、口腔颌面部CT常规扫描检查B、胸片C、咬合片D、牙片E、X线头影测量正确答案:E21、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牙齿移动类型为A、伸长移动B、倾斜移动C、整体移动D、旋转移动E、控根移动正确答案:B22、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是A、40岁左右的中年人B、更年期妇女C、青少年D、6岁以下儿童E、老年人正确答案:D23、面中部发育不良易导致哪种错骀畸形A、安氏Ⅲ类错胎B、安氏Ⅱ类1分类错骀C、安氏I类错抬D、所有选项都不对E、安氏Ⅱ类2分类错骀正确答案:A24、正颌外科的头影测量正中矢状面标志点中,S点是指A、鼻根点B、后鼻棘点C、鼻前棘点D、蝶鞍点E、颏前点正确答案:D25、颏兜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的保持A、深覆殆B、严重开殆及下颌前突矫治后的保持C、成年骨性Ⅲ类患者D、上颌前突E、上颌后缩正确答案:B26、功能矫治器的主要使用对象A、混合牙列时期B、成人期C、乳牙期D、恒牙期E、青春后期正确答案:A27、平面导板矫治器的适应症是A、后牙反牙合B、前牙反牙合C、前牙过高,后牙过低所形成的深覆牙合D、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安氏Ⅱ类错牙合E、牙列拥挤正确答案:C28、后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A、1/3B、1/2C、龈1/3中份D、1/3中份E、1/2中份正确答案:D29、下颌骨生长中心在A、下颌体下缘B、所有选项都不对C、髁突软骨D、下颌角附近E、上颌升支后缘正确答案:C30、牙量骨量不调而产生的牙列拥挤约占错牙合的A、92%B、76%C、52%D、25%E、29%正确答案:E31、SPEE曲线是A、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B、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C、一条向上凸的曲线D、补偿曲线E、横(牙合)曲线正确答案:A32、S点为A、蝶鞍影像的中心B、硬膠后部骨棘之尖C、上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D、上齿槽座点E、下颌角的后下点正确答案:A33、糖尿病患者拔牙时,血糖水平应该控制在A、8.00mmol/L以下B、12.0mmol/L以下C、6.80mmol/L以下D、8.88mmol/L以下E、10.0mmol/L以下正确答案:D34、上颌骨的主要生长方向为A、向前B、向乙C、所有选项都是D、所有选项都不是E、向外正确答案:C35、与建合动力平衡关系不大的肌肉是A、嚼肌B、颊肌C、二腹肌D、舌肌E、翼内肌正确答案:C36、头影测量分析中FMIA是指A、下中切牙的长轴与SN平面的交角B、下中切牙的长轴与眼耳平面的交角C、下中切牙的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D、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E、SN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正确答案:B37、上颌第一磨牙在下颌第一磨牙之前萌出,容易形成A、中性(牙合)B、近中(牙合)C、正锁(牙合)D、反锁(牙合)E、远中(牙合)正确答案:E38、下齿槽座点为A、S点B、关节点C、Gn点D、B点E、D点正确答案:D39、患儿,男性,7岁,下恒切牙、上恒中切牙萌出,无拥挤,其中左上中切牙为舌侧错位,反骀,反覆胎中度,余乳牙健康,颌骨关系协调。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疗效观察唐蓉【摘要】Purpose: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features of using 2*4 technique to correct 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Methods : Using this technique can correct 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 with traction III and occlusal pad of upper jaw.Result :This technique can correct the phenomenon of anterior crosssbite,shorten the course and decrease the times oftreatment.Conclusion : This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rrect 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和特点。
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垫和Ⅲ类牵引矫正替牙期前牙反。
结果"2*4"矫治技术可以矫治前牙反,缩短疗程,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
结论"2*4"矫治技术是一种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的有效方法。
【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1)006【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2*4”矫治技术;替牙期前牙反【作者】唐蓉【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前牙反是替牙期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错畸形,不仅对儿童颜面的美观和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还会影响颌骨、肌肉的发育,甚至会发展为严重的骨性错,给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1]。
口腔正畸学习题及答案
口腔正畸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乳尖牙磨耗不足易弓|起的错牙合畸形A、上颌前突B、上颌后缩C、下颌前突D、下颌后缩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2.方丝弓矫治器的组成成分没有下列哪一部分A、托槽B、卡环C、矫治弓丝D、带环E、末端颊面管正确答案:B3.光固化源是A、可见光B、激光C、不可见光D、红外光E、紫外光正确答案:A4.SPEE曲线是A、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B、横(牙合)曲线C、一条向上凸的曲线D、补偿曲线E、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正确答案:A5.腭盖宽度增长的原因是:A、牙槽骨因恒磨牙的生长在颊面增生新骨而使腭盖加宽B、腭盖的表面增生新骨及鼻腔底面吸收陈骨C、鼻部生长D、眼窝底部生长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6.牙齿拥挤度- -般分为三度,II 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A、2~4mmB、4~ 8mmC、8mm以上D、16mm以上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E7.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多少称为明显的根吸收A、0.5~1mmB、1~2mmC、大于3mmD、大于6mmE、小于0.5mm正确答案:D8.牙周病患者在何时可以进行正畸治疗A、只要控制牙周病后就可进行B、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吸收不到1/2时,控制了牙周病后方可进行正畸治疗C、任何时候牙周病患者都不能进行正畸治疗D、牙周病患者任何时候都可进行正畸治疗E、只要牙槽骨吸收不到1/2时,就可进行正畸治疗正确答案:A9.适用于初诊时尖牙唇侧错位的患者的是A、Hawley—ⅠB、改良Hawley一ⅣC、标准HawleyD、改良Hawley一ⅡE、改良Hawley一Ⅲ正确答案:E10.理想的矫治器必须具备的性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无毒无害B、简单高效C、卫生健康D、舒适美观E、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答案:E11.修复体对龈组织的保护,最重要的是A、修复体的边缘与预备体十分密合B、修复体邻面接触区近龈端C、修复体轴面外形尽可能平D、修复体龈缘位于龈峰顶上E、修复体龈缘要薄,小于0. 3m正确答案:A12.对于导致扭转牙复发最有可能的是A、根尖组B、水平组C、斜行组D、牙槽嵴组E、根间组正确答案:D13.调磨法适用于A、乳前牙反(牙合),反覆盖过大者B、乳前牙反(牙合),反覆(牙合)深者C、乳前牙反(牙合),反覆(牙合)浅者D、乳前牙反(牙合),反覆(牙合)中度者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14.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为三度,I度深覆牙合为A、覆盖为3~5mmB、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D、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15.下列哪项不是Begg细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A、托槽B、带环及颊面管C、正轴簧D、栓钉E、方弓丝正确答案:E16.针对上颌中切牙间隙的固定舌侧保持器应该粘结的正确位置是A、切断1/3B、切断1/3-1/2C、舌隆突下D、舌隆突上E、邻面接触点处正确答案:D17.利用上颌双侧(牙合)垫矫正反(牙合),反(牙合)解除后(牙合)垫每次应磨去多少A、2.0~3.0mmB、1.0~1.5mmC、0.5~1.0mmD、0.3~0.5mmE、0.1~0.3mm正确答案:D18.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伸展的范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应与天然牙轴面的倒凹区轻轻接触B、缺牙区若骨质缺损应当扩大,若有骨突应适当缩小或作缓冲C、缺牙多应适当大些,反之应小些D、下颌远中游离者应覆盖磨牙后垫1/3~1/2E、上颌远中游离缺失者应伸至翼颌切迹,远中颊角应覆盖上颌结节正确答案:A19.双侧磨牙为近中关系关系指的是安氏几类错合牙A、安氏二类亚类错合牙B、安氏一类错合牙C、安氏三类错合牙D、安氏三类亚类错合牙E、安氏二类错合牙正确答案:C20.女,35岁,开口受限6个月,既往有关节弹响史。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
04—05第二学期正畸试题一、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1、 malocclusion:2、 预防矫治:3、 复发与保持:4、 支抗 :5、 个别正常牙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吐舌习惯可用( )矫治器。
2、 生长发育型一般分为四种,其中( )、( )与口腔正畸学关系密切。
3、)、( )、( )。
4、 轻度拥挤的治疗方法( )、( );重度拥挤( )。
5、 头影测量中代表上颌突度的测量项目为( )。
6、)和( )。
7、 乳牙早失多用( )保持间隙。
8、 支抗的类型分为( )、( )、( )。
9、 开牙合常见病因( )。
10、骨骼发育的方式 ( )、( )、(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矫治后不需保持的是( )A 、Activator 矫治后B 、上中切牙扭转90oC 、吐舌习惯D 、1┼1反牙合2、替牙间隙指( )A 、 (Ⅰ+Ⅱ+Ⅲ)-(1+2+3)B 、 (1+2+3)-(Ⅰ+Ⅱ+Ⅲ)C 、 (Ⅲ+Ⅳ+Ⅴ)-(3+4+5)D 、 (3+4+5)- (Ⅲ+Ⅳ+Ⅴ)3、儿童口呼吸适合于选用()矫治器A 、唇挡B 、前庭盾C 、平导D 、FR 矫治器4、从正畸学角度看,早期充填乳牙龋的目的为( )A 、恢复咬合功能B 、防止食物嵌塞C 、保持牙弓的长度和完整性D 、防止恒牙阻生5、直丝弓矫治器托槽最基本特征是( )A 、抗旋转与抗倾斜B 、消除了第一、第二序列弯曲C 、消除了第三序列弯曲D 、以上都不对6、垂直牵引头帽可矫治( )A 、IIB 、IIIC 、开颌D 、轻度拥挤7、一患者,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盖7mm ,上前牙唇倾,深覆牙合III 度,下前牙拥挤4mm ,诊断为( )A 、 I 1+Ⅱ2+Ⅳ1B 、Ⅱ2+Ⅰ1+Ⅳ1C 、Ⅱ2+Ⅳ1+Ⅰ1D 、Ⅳ1+Ⅰ1+Ⅱ28、一患者,1┼ 1 6┼6 中性,2┼2间隙为10mm ,诊断为( ) A 、I 1 B 、Ⅴ C 、Ⅱ3 D 、Ⅱ3+Ⅴ9、目前头影测量常用的基准平面为( )A 、前颅底平面B 、腭平面CD 、下颌平面10、下列属与颌外支抗的为( )A 、Nance 弓B 、舌弓C 、口外唇弓D 、横腭杆四、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 1 6 61 11、多生牙的处理原则是拔除( )2发育( )3、正畸螺旋簧用来扩大牙弓,力值较大,属矫形力( )4、吐舌习惯应用前庭盾来矫正( )5、转炬只能在方丝上完成( )6、II 类牵引属颌内支抗( )7、下颌后缩患者用功能矫治器矫治( )8 )9、复发不能避免,只能预防( )10、双曲唇弓在矫治器中不能用于作连接体(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25分)1、 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2、 临床正畸加力合适的指征3、 早期矫治的有利因素4、慢速扩弓5、高角、低角六、病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某患者,女,16岁,6┼ 6 10mm 。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总分113.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颌间支抗是指A. 支抗牙与矫治牙在同一牙弓内,利用支抗牙作为支抗而使矫治牙移动B. 以枕部、颈部、头顶等部作为支抗来矫治对颌牙齿,或调整颌位关系C. 以上颌(上牙弓)或下颌(下牙弓)作为支抗来矫治对颌牙齿,或调整颌位关系D. 利用种植体作为支抗来移动牙齿E. 以上均不正确2. 推动上下牙弓向前发育作用的肌肉有A. 颞肌、咬肌、翼内肌B. 颞肌、咬肌、舌肌C. 咬肌、翼内肌、舌肌D. 颞肌、咬肌、翼内肌、舌肌E. 咬肌、舌肌、颊肌3. 以下描述中,关于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作用,正确的是A. 移动乳牙时,恒牙胚的存在易造成乳牙受压吸收B. 因为恒牙胚的位置与乳牙根的位置比较远,正畸移动乳牙时不会对恒牙胚造成影响C. 在乳牙根尚未吸收的情况下移动乳牙,恒牙胚随同乳牙向同一方向移动D. 通过乳牙矫治,恒牙胚随同乳牙向相反方向移动,可以达到间接矫治恒牙的效果E. 在用力过猛或出现乳牙倾斜移动时,恒牙胚就会被乳牙根推向相同的方向4. 造成前牙深覆盖的原因不包括A. 上颌相对前突B. 下颌相对后缩C. 上前牙唇倾D. 下前牙唇倾E. 下切牙先天缺失5. 有关颅部的生长发育,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颅骨的生长发育始于结缔组织性质的膜性颅B. 头部开始形成的时间大约是胚胎第3周C. 颅部由含脑的颅脑和含面的颅面所组成D. 胚胎第8周时,颅底软骨开始骨化E. 颅基底软骨生长发育,以满足脑量扩大的需要6. 关于颌骨矫形力作用时间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 患者每天戴头具8小时B. 患者每天戴头具10小时C. 患者每天戴头具18小时D. 患者每天戴头具24小时E. 患者每天戴头具14小时7. 适合拔牙矫治的矫治器是A. 活动矫治器B. 多曲方丝弓C. 固定矫治器D. 隐形矫治器E. 功能矫治器8. 下列关于下颌骨宽度的增长,正确的是A. 下颌骨的外侧面吸收陈骨,内侧面增生新骨B. 髁突随颞凹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C. 下颌骨前部在乳牙萌出后,宽度增加较多D. 下颌尖牙间宽度在11岁以后还会增加E. 以上均不正确9. 下颌平面指的是A. OPB. FHC. Ba-ND. SNE. MP10. 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于牙体后压力侧牙周组织A. 牙周膜宽度、牙周膜与牙槽骨以及牙骨质的连接稳定不变B. 牙周膜组织受挤压而紧缩,牙周间隙变窄,血管受压血流量减少,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吸收,破骨细胞分化C. 牙周膜中的血管局部缺血,形成无细胞区的玻璃样变D. 牙周膜组织受挤压,牙周间隙变窄,破骨细胞分化,但胶原纤维结构保持不变E. 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间隙增宽,胶原纤维和基质增生,成骨细胞分化11. 上下颌重度牙列拥挤减数矫治最常用的拔牙模式是A. 14、24、34、44B. 15、25、35、45C. 17、27、37、47D. 16、26、36、46E. 14、24、35、4512. 牙齿Ⅲ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A. 2~4mmB. 4~8mmC. 8mm以上D. 15mm以上E. 以上都不是13. 牙受到温和而持续的正畸力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将A. 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膜间隙增宽B. 血管充血,血流加速C. 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和基质增生D. 牙槽骨面出现一薄层呈淡红色的类骨质E. 分化出破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吸收,牙槽骨吸收14.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正畸治疗的目的是A. 比较强调美观B. 前牙可以有双重咬合C. 尽量避免过大的口外力导致的下颌后退D. 矫治力选择持续力和重力E. 以上都不对15. 力偶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 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B. 大小相等C. 方向相反D. 平行的E. 以上均正确16. 一般临床上早期矫治时期不包括A. 2岁B. 4岁C. 6岁D. 8岁E. 12岁17. 弹性橡皮圈充分发挥作用时,需扩大至A. 1.5倍于原始直径B. 2倍于原始直径C. 2.5倍于原始直径D. 3倍于原始直径E. 3.5倍于原始直径18. 舌习惯矫治器不能用于破除A. 伸舌B. 舔牙C. 口呼吸D. 吐舌E. 吮拇指19. 牙列拥挤的患病率为A. 91%~98%B. 85%~90%C. 80%~93%D. 60%~70%E. 20%~50%20. 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A. 切牙B. 切牙+尖牙C. 切牙+尖牙+前磨牙D. 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E. 前磨牙+磨牙21. 早期矫治主要内容不包括A. 简单矫治器治疗B. 序列拔牙治疗C. 功能矫治器治疗D. 口外矫形力装置E. 全口固定矫治22. 下列不属于正畸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作用的是A. 排齐牙列后,有利于生理自洁B. 排齐牙列后,有利于咬合稳定C. 排齐牙列后,有利于牙槽骨重建D. 竖直后牙可消除牙的近远中牙周袋深度E. 以上都不对23. 在正畸治疗中,牙齿受到适宜的矫治力时,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 牙齿伸出移动时,牙冠会伸长B. 死髓牙不会移动C. 牙髓组织可能发生充血D. 牙骨质抗压能力强,不会发生吸收E. 移动乳牙不会影响恒牙胚24. 基骨弓长度是指A.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B.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C.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D.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一前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E. 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尖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25. 对埋伏的左右上尖牙的处置最不恰当的是A. 拔除B. Niti推簧推开间隙,待其自行萌出C. 开窗术外露该牙D. 拔除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以提供间隙E. 以上都不对26. 牙列拥挤的病理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主要表现为A. 牙量<骨量B. 牙量=骨量C. 牙量>骨量D. 多生牙E. 以上均不是27. 邻面去釉矫治一般单侧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A. 0.1mmB. 0.25mmC. 0.5mmD. 1.0mmE. 1.5mm28. 双根牙做倾斜移动时,根周组织出现A. 1个压力区和1个张力区B. 2个压力区和2个张力区C. 3个压力区和3个张力区D. 4个压力区和4个张力区E. 5个压力区和5个张力区29. 关于直接骨吸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压力侧牙槽骨的固有牙槽骨表面直接发生吸收B. 一般在过大的矫治力作用下产生C. 造成牙齿较缓慢的移动D. 是正畸临床不希望发生的骨吸收形式E. 与年龄有最密切的关系30. 用橡皮筋移动牙齿时,橡皮筋应当A. 至少每周更换一次B. 直接放置在正畸矫治器组件上C. 如果可能,直接绕在牙体上D. 拉伸到最大弹性限度以控制牙齿移动E. B和D31. 正畸矫治牙列拥挤的总原则是A. 拔除多生牙B. 肌功能训练C. 减少牙量或增加骨量D. 多食硬物E. 扩大牙弓32. 头影测量中,SNA角代表A. 上颌基骨相对下颌的位置关系B. 上颌基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C. 上前牙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D. 下前牙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E. 以上都不是33. 牙列拥挤可分为A. 遗传性和后天性拥挤B. 单纯拥挤和复杂拥挤C. 替牙列拥挤和恒牙列拥挤D. 前牙拥挤和后牙拥挤E. 青少年拥挤和成人拥挤34. 在正畸治疗之后最容易复发的是A. 旋转B. 倾斜移动C. 整体移动D. 压低E. 拉伸35. 正畸患者菌斑控制的内容不包括A. 专业清洁B. 全身使用抗生素C. 局部使用化学药物D. 刷牙E. 短期内使用漱口水36. Hawley上颌矫治器的支抗主要来源于A. 磨牙卡环B. 唇弓C. 基托D. 间隙卡E. 带环上的托槽37. 当旋转中心在阻抗中心到根方无穷远处之间时,牙移动类型为A. 单纯平动B. 单纯旋转C. 不动D. 倾斜移动(冠移动大于根尖移动)E. 倾斜移动(根尖移动大于冠移动)38. 庞特指数分析法是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A.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牙弓宽度B.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二前磨牙颊尖间牙弓宽度和第二磨牙近中颊尖间的牙弓宽度C.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颊尖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D.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E. 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的牙弓宽度39. 错颌畸形治疗后的自然保持方式有A. 依靠肌功能保持B. 依靠咬合关系及邻牙接触关系保持C. 依靠牙周软、硬组织保持D. 依靠拔牙保持E. 以上都是40. 以下不是“0.022”托槽优点的是A. 托槽更小,患者更舒适B. 弓丝选择较多C. 治疗早期保持轻力D. 更适用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E. 与镍钛方丝配合,可使转矩充分表达而保持温和的力41. 中度牙弓拥挤为A. 2~4mmB. 3~5mmC. 5~8mmD. 8~10mmE. 以上都不是42. 导致正畸治疗中牙周组织炎症的直接原因是A. 验创伤B. 菌斑滞留C. 矫治器的机械刺激D. 过快的牙移动E. 以上都不对43. 下列哪种矫治器不应用于固定桥修复之前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竖直A. 带有唇侧橡皮筋的可摘树脂矫治器B. 带有螺旋指簧的可摘树脂矫治器C. 带有推簧的片段弓D. 带有辅助螺旋簧的片段弓E. 以上均是44. 矫治力去除后,吸收牙根的修复由下列哪种细胞完成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成牙骨质细胞E. 破牙骨质细胞45. 一般正畸矫治中,支抗部分主要由A. 非矫治牙组成B. 矫治牙组成C. 上颌牙组成D. 下颌牙组成E. 以上都不是46. 多生牙可暂不处理的适应证是A. 阻生的多生牙位置较高B. 不妨碍恒牙的移动C. 不压迫恒牙牙根D. 外科手术拔除困难E. 以上都包括47. 以下是序列拔牙禁忌证的是A. 替牙期严重牙列拥挤B. 无恒牙胚缺失C. 肌功能基本正常D. 明显的牙颌面关系异常E. 磨牙为Ⅰ类关系48. Wits值用于分析A. 上颌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B. 下颌骨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C. 上下颌骨前部的相对位置关系D. 下颌骨的凸凹度E. 上颌骨相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49. 正畸矫治牙列拥挤的总原则是A. 拔除多生牙B. 肌功能训练C. 减少牙量或增加骨量D. 多食硬物E. 扩大牙弓50. 在矫治力的作用下,牙周组织发生改建,但是其最终改建一般需要A. 小于1个月B. 1~3个月C. 6~12个月D. 15~18个月E. 2年以上51. 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A. 畸形牙B. 多生牙C. 佝偻病D. 桑葚状磨牙E. 以上都不是52. Begg细丝弓技术使用的是改良的带形弓托槽,这种托槽最大的特点是A. 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在托槽的底上或槽沟上加入了不同的冠唇(颊)矩B. 允许牙齿在各个方向上自由地倾斜移动,即三维空间运动,还容许牙齿沿着弓丝滑动C. 既能提供差动牙移动,也能提供传统直丝弓矫治器预定的最终牙冠倾斜度和转矩角度D. ABC都不是E. ABC都是53. 构成H线的两点是A. 软组织颏顶点-下唇突点B. 软组织颏下点-下唇突点C. 软组织颏顶点-上唇突点D. 软组织颏下点-上唇突点E. 软组织颏前点-上唇突点54. Begg矫正器控制切牙转矩依靠A. 正轴簧B. 辅弓C. 垂直曲D. 后倾曲E. 以上都不对55. 以下为加强支抗的措施是A. 增加支抗牙的数目B. 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C. 口外弓等口外支抗的应用D. 上颌运用横腭杆或Nance弓E. 以上皆是56. 玻璃样变组织清除的是A. 成骨细胞B. 破骨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成牙骨质细胞E. 破牙骨质细胞57. 造成前牙深覆盖的原因不包括A. 上颌相对前突B. 下颌相对后缩C. 上前牙唇倾D. 下前牙唇倾E. 下切牙先天缺失58. 切牙切端唇向移动1mm后双侧可得间隙A. 1mmB. 2.5mmC. 2mmD. 3.5mmE. 4mm59. 下列属于固定保持器的是A. 粘固式前牙舌侧保持器B. 标准Hawley保持器C. 改良式Hawley保持器D. 负压压模保持器E. 以上都是60. 正常乳牙列,乳牙从新生儿出生后第几个月开始陆续萌出A. 2~3个月B. 3~4个月C. 5~6个月D. 7~8个月E. 9~10个月61. 矫治力强度为重度力的是A. 大于60gB. 大于150gC. 大于250gD. 大于350gE. 大于500g62. 下列适合做正畸治疗的是A. 牙周炎静止期,炎症得到控制B. 牙周病治疗后,病损尚未得到控制C. 牙周破坏累及根尖1/3或根分叉暴露D. Ⅲ度松动牙E. 牙槽骨薄而脆,牙根形态明显并可用手触及63. 我国对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最高的比例是A. 上下颌均在正常范围之内B. 上颌正常、下颌后缩C. 上下颌均后缩D.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E. 上颌后缩、下颌正常64. 有关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以一些群体研究调查结果的测量值而得出的平均值,并非对每个个体都适合B.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每个个体面部的生长量和方向,现已能准确预测C.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设计D. 目前,对于个体发育预测多使用某一年龄阶段的测量平均值来进行预测分析E. 不同的地区、种族,应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预测值65. 以下各项是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的是A. 组织切片法B. X线头影测量法C. 放射性核素法D. 种植体法E. 以上均正确66. 成人正畸治疗的生理特点有A. 生长潜力有限,组织反应较慢;口腔疾病较多,咬合已趋于稳定B. 成人对治疗中的微小变化更敏感C. 成人对正畸治疗的态度主动合作D. 成人对美观要求更高,更偏重口唇区的美观及整体容貌的改善E. 成人治疗疗程长,治疗结束后需长时间戴保持器67. 只有上颌腭部及下颌舌侧的塑料基托及一个包埋于牙弓两侧最后磨牙远中基托内的长唇弓的保持器是A. 标准HawleyB. Hawley-ⅠC. 改良Hawley-ⅡD. 改良Hawley-ⅢE. 改良Hawley-Ⅳ68. 为使牙齿在牙弓达到正常的近远中倾斜度,标准方丝弓技术采用A. 在托槽上预置冠舌向角度B. 在弓丝上弯制第二序列弯曲C. 改变托槽底的厚度D. 在弓丝上弯制第一序列弯曲E. 在弓丝上弯制第三序列弯曲69. 下列组织不能作为支抗组织的是A. 口唇肌B. 硬腭C. 软腭D. 颈部E. 额部70. 预防矫治系从A. 自胚胎第3周开始B. 自胚胎第4周开始C. 自胚胎第5周开始D. 自胚胎第6周开始E. 自胚胎第7周开始71. 矫治大的邻牙间隙(black space)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直接固定矫治器关闭间隙B. 邻面去釉后关闭间隙C. 调节相邻牙轴倾度D. 正位器E. 活动矫治器72. 方丝弓矫治技术用垂直闭合曲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其支抗类型属于A. 颌间支抗B. 颌内支抗C. 颌外支抗D. 垂直交互支抗E. 序列支抗73. 直丝弓矫治器由Andrews发明于20世纪的A. 50年代初B. 60年代初C. 70年代初D. 80年代初E. 90年代初74. 不是Begg矫治器组成部分的为A. Begg托槽B. 栓钉C. 正轴簧D. 扭转簧E. 方丝75. 正畸治疗中应警觉的问题有A.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B. 牙根吸收C. 牙周组织损害D. 根骨粘连E. 以上都是76. 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牙周组织损害的病因为A. 菌斑滞留B. 带环时牙龈的机械刺激或放置带环后龈下菌斑中的细菌种类改变C. 粘结剂过多导致刺激D. 牙齿移动中的咬合创伤E. 以上都是77. TMD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A. 强调不良咬合因素的去除B. 注重咬合运动的协调和稳定C. 选择轻力及间歇力D. 避免关节进一步的损伤E. 使用下颌为支抗的口外力78. 临床上需要进行预防性矫治的情况主要有A. 乳牙或恒牙早失B. 乳牙滞留C. 恒牙萌出异常D. 系带异常E. 以上都是79. 根据Brodie X线头片观测显示,下述牙齿位置最稳定的是A. 上颌第一恒磨牙B. 下颌第一恒磨牙C. 上颌第二前磨牙D. 下颌第二恒磨牙E. 上颌第二恒磨牙80. 吮吸活动一般持续到以下年龄则属于口腔不良习惯的是A. 1岁后B. 2岁后C. 3岁后D. 4岁后E. 5岁后81. 混合牙列期患者,C区5未萌,经摄牙片并测量,C区已萌4在牙片上的宽度为8mm,实际宽度为7.5mm,C区未萌5在牙片上的宽度为7.5mm。
口腔医学(医学高级):口腔正畸
口腔医学(医学高级):口腔正畸1、单选由婴儿到成人,上颌骨宽度增长约为()。
A.1.0倍B.1.6倍C.3.2倍D.0.8倍E.2.0倍正确答案:B2、单选模型检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A.牙弓(江南博哥)拥挤度的测量和计算B.牙弓宽度的测量C.诊断排牙试验D.Moyers预测分析法E.X线头影测量正确答案:E3、单选下列属于局部活动矫治器的功能部分为()。
A.邻间钩B.卡环C.头帽D.双曲舌簧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4、单选临床上称Spee曲线深是指Spee曲线大于多少()。
A.0mmB.1mmC.2mmD.3mmE.4mm正确答案:D5、多选Begg技术打开咬时必须()。
A.采用口外力B.必须用Ⅱ类牵引C.可以用小平导D.用摇椅弓丝E.弓丝加后倾曲正确答案:B, E6、单选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好发部位是()。
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尖牙D.上颌侧切牙E.下颌尖牙、前磨牙正确答案:D7、单选Activator矫治器对哪种错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A.安氏Ⅰ类牙列拥挤B.安氏Ⅰ类上颌前突C.安氏Ⅱ类Ⅰ分类D.安氏Ⅲ类E.开正确答案:C8、单选?在口腔不良习惯中不易造成开者是()。
A.吮指习惯B.舌习惯C.咬物习惯D.伸舌习惯E.偏侧咀嚼习惯正确答案:E9、多选下列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正畸治疗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要目的是去除病理因素、恢复功能B.美观是第二位的C.尽可能使用以下颌为支抗的矫形力,以免关节负荷超限D.若有肌肉痉挛症状时,应用轻微力、不必做其他处理E.不一定达到完美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正确答案:A, B, E10、单选下列与前牙反形成无关的替牙障碍是()。
A.多数乳磨牙早失B.上颌乳切牙滞留C.乳尖牙磨耗不足D.上颌乳磨牙早失E.上颌乳切牙早失正确答案:E11、单选下列不属于活动矫治器优点的是()。
A.易于控制口腔卫生B.易于控制矫治力大小C.对美观影响小D.每次复诊操作时间短E.易于制作正确答案:B12、单选活动矫治器的优点为()。
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摘要】目的讨论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磨牙舌向倾斜常常因为颌间牵引橡皮圈力量过大,或弓丝直径小,刚度不足,宽度不够,不足以对抗橡皮圈牵引时产生对磨牙的压力,应查明原因,适当处理。
【关键词】 Begg细丝技术矫治一、第一期出现的问题、原因和处理(一)磨牙近、远中关系改善不显著的原因和处理(1)牙尖锁结过大,妨碍下磨牙的调整;应调整咬合。
(2) II类牵引时,橡皮圈过长,力量不足;或病人未及时更换橡皮圈,或有时忘了戴;复诊时应提醒病人坚持按照医嘱戴用3/8"橡皮圈。
(二)下颌支抗磨牙向舌侧倾斜的原因和处理(1)多系II类牵引橡皮圈力过大或弓丝在磨牙区宽度不足;应减小牵引力,并增大磨牙区弓丝宽度,应距颊面管约3mm。
(2)弓丝太细,钢度不够,带有垂直曲的弓丝使用时间太长;前牙排齐后将垂直曲弓丝改为平直弓丝。
(三)上磨牙面向远中倾斜过多由于磨牙后倾曲弯曲过大,应减小曲度,如果拔牙间隙富裕则可戴颌内牵引橡皮圈纠正。
(四)磨牙出现松动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多系磨牙后倾曲过大,减小后倾曲曲度,如松动度过大应不戴弓丝使其休息。
(2)弓丝在颊面管内摩擦力太大:颊面管内径较细,或弓丝太粗,或颊面管长度太长。
处理方法是颊面管内径应为0.9mm(但不能太粗),其长度应为0.3mm;选合适的不锈钢丝弯制唇弓。
(3) II类牵引,力量太大或患者经常用手或舌拨弄牵引橡皮圈,也可引起磨牙松动,应提醒病人注意。
(五)咬合不易打开:用Begg细丝技术打开咬合(矫治深覆,一般需要3~4个月时间),如仍未得到改善,即认为前牙咬合打不开,应查出原因,及时纠正。
(1)弓丝的刚度和弹性不够,处理方法为换澳丝或弹性好的不锈钢丝。
(2)弓丝的磨牙后倾曲制作不当或位置不准确如:①弓丝后倾曲角度太小。
②后倾曲离颊面管近中太远或磨牙后倾曲太大,或因颊面管太靠近面等,致使因力的作用而变形。
牙齿矫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
牙齿畸形、不齐总是会影响口腔美观,进而影响自身的形象自信,所以很多爱美人士会去做牙齿矫正治疗,配戴矫治器是大家最常见的矫正方法,但牙齿矫正过程中也会有些麻烦事找上门,这个时候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就由北京美联臣口腔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牙齿矫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
1.托槽脱落:托槽完全脱落要保存好,下次复诊时带上;如果脱落的托槽还在牙面上,可保持其不动,如不舒服可买些黏膜保护蜡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脱落的托槽通过结扎丝在弓丝上滑动损害黏膜时,可用小眉钳将其放在牙面上,并及时与正畸整形医生联系。
切勿在脱落的托槽上进行暴力操作。
2.带环的问题:自己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容易损坏带环的正常外形,如带环松动或脱落,请及时与正畸医生联系。
3.弓丝的问题:弓丝末端过长对黏膜产生刺激时,可用长细的钳头将弓丝末端弯成小圈状或在弓丝末端粘上黏膜保护蜡或无糖口香糖。
4.结扎丝的问题:结扎丝刺激黏膜时,可用橡皮擦将它推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5.不小心吞咽了托槽、带环等:要保持镇静,通常可由大便排出。
如呼吸困难,应立即去医院拍X线片等,并及时处理。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都是目前常见的牙齿矫治器材,它们在治疗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上都有一定的效果。
而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上,两种矫治器的治疗效果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矫治器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以便于医生和病人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直丝弓矫治器是一种常见的固定矫治器,主要由金属托槽和弓丝组成。
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时,直丝弓矫治器通过施加适当的压力,调整牙齿的位置,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错牙合状态。
直丝弓矫治器在处理错牙合畸形时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改善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从而提高口腔的功能和美观度。
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牙齿的牵引作用:直丝弓矫治器可以通过对牙齿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改善牙齿的错位状态,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这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非常有效,可以明显改善牙齿的排列和咬合状态。
2. 对颌骨的影响:直丝弓矫治器还可以通过对颌骨的调整,改善牙齿的咬合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口腔的功能和美观度。
3. 矫治效果稳定:直丝弓矫治器在治疗错牙合畸形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矫治效果的稳定性,使得牙齿在矫治后能够保持较好的排列和咬合状态。
1. 对牙齿的调整作用:Begg矫治器可以通过对牙齿的调整,改善错牙合状态,从而提高牙齿的排列和咬合状态。
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时,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种矫治器进行比较:2. 矫治时间: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时,直丝弓矫治器通常需要较短的矫治时间,能够更快地取得矫治效果。
而Begg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矫治周期较长。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直丝弓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时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更快地取得矫治效果,且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
第一章EdgeWise矫治技术的变迁
第一章EdgeWise矫治技术的变迁从日本的正畸学发展史看,Edgewise矫治技术作为全托槽矫治技术的起源,其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评价,而且该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全托槽矫治技术相比较晚。
然而,如美国这样矫治技术先进的国家在今天各种矫治技术逐渐淘汰的过程中,Edgewise矫治技术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美国正畸界是以 Edgewise矫治技术为中心发展的。
原因在于 Edgewise矫治技术有完整的矫治体系,教学成效明显.临床矫治效果稳定。
日本引进的各种全托槽矫治技术,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不涉及其发展历史,容易使读者对该矫治技术理解不彻底,从而产生混乱。
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以Edgewise矫治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为了使读者能够对其治疗方法与装置充分理解,我认为读者应该知道Edgewise矫治技术的基本变迁,以及与所派生出的各种矫治技术的关系和各自的标准。
另外,在矫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首先与弓丝的开发、进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在图1-1中归纳了弓丝与托槽的发展过程。
下面,我就对Edgewise法诞生到20世纪70年代前半叶的发展及其与今日Edgewise 矫治技术的关系作一下回顾。
一、Angle创立Edgewise矫治技术的初期E.H.Angle(图1-2)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咬合理论(正常&与咬合线),不断进行矫治装置,矫治方法的改进。
1899年以后先后发表了牙弓扩大装置、钉管弓及带形弓(0.76×O 56mm(O.030×0.022英时))矫治装置,1928-1929年间发表了Edgewise矫治装置及治疗法(图1-3)。
该装置的槽沟宽度为0.56×O.71mm(O.022×0.028英吋)的单翼托槽,使用白金和金合金的弓丝。
Edgewise这个称呼的产生是因为与带形弓矫治装置所用的带状弓丝相比弓丝横截面薄的部分也就是Edge部分与牙面相对,wise表示方向,两者结合就创造了新词Edgewise。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
•论 著•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刘晓莉1,谭广有2(朝阳市中心医院 1.口腔科;2.正畸科 辽宁 朝阳 122000)[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高度及前后牙咬合关系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笔者医院接受矫治的8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患者矫治器类型分为直丝弓组和Begg组,分别为42例和41例。
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咬合关系、硬组织、磨牙及面高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OJ-PPV、OB-PP、LMA-MPV、LMA-MPV均降低,Begg矫治组OJ-PPV水平显著高于直丝弓矫治组,OB-PP、LMA-MPV、LMA-MPV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FH、LAFH/TAFH、PFH/TAFH水平均升高,其中Begg矫治组患者LAFH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MA-MP、LMC-M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两组患者SNA、SNA、AN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两种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变化均无明显影响,其中 Begg矫治对患者前后牙咬合关系改善作用更强,直丝弓对患者面高度的改善能力更强。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Begg矫治器;错牙合畸形;前后牙咬合关系;面高度;磨牙变化[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2-0119-03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orrection Effects on Class Ⅱ Class 1 Malocclusion Patients by Using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and Begg ApplianceLIU Xiao-li1,TAN Guang-you2(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2.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Chaoyang Central Hospital, Chaoyang 122000, Liaoni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orrection effects on malocclusion patients by using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and Begg appliance. Methods 83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raight wire arch group and the Begg group, with 42 and 41 cases,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of occlusal relationship, hard tissue, molar and fl our height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OJ-PPV, OB-PP, LMA-MPV and LMA-MPV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and the level of OJ-PPV in the Begg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raight wire arch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OB-PP, LMA-MPV and LMA-MPV in the Begg group were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traight wire arch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The levels of LAFH, LAFH/TAFH and PFH/TAFH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increased, among which the level of LAFH in the Begg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traight wir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The levels of LMA-MP and LMC-M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SNA, SNA and AN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Both appliances have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changes of hard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Begg appliance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occl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eeth, and straight wire arch has a stronger ability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facial height.Key words:straight wire appliance; Begg appliance; malocclusion; occl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eeth; fl our height; molar changes错牙合畸形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等造成的患者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异常及面部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颅颌面发育、口腔健康及功能等[1],临床多采用矫治器的佩戴对患者进行牙和颌骨的矫治[2]。
Begg
12 材料 .
杭州新亚公 司生 产 的标 准方 丝托槽 、 带环 、 &职
托槽 , ・ ¨拉簧 , N 一l 北京佳邦公 司生 产的津京釉质粘 台剂 , 美
国3 M公 司 生 的 0 040 06英 寸 奥丝 1 、 1
组倾斜的 3牙基本竖 直 , 支抗 牙状况 良好 处 置 : 除正 轴 拆
g 托槽作 为治疗组 , 5例作为对照组 使用方 丝技术常规 另 治疗 。年龄 l —1 , 2 5岁 平均 1 . 岁 、 4倒 , 6侧 , 28 男 女 均为恒
牙黯 。
动并竖直 。第 4次复诊 : 治疗组倾 斜 的 3牙 开始竖 直 剥照
组 3远 中 移动 至 4m 又有 2人 发 现有 支 抗 丧 失 倾 向 , m, 原西 同上 , 置 方 法 也 同 上 , 簧 加 力 至 8 。第 5次 复 诊 : 处 拉 og 治疗
类关 系 以后治疗步骤与标准方丝技术相同
2 结 果
定 力值 在 8 g 0 结扎拉簧 , 常规结扎固定 其余托槽 。
第 1 按 常 规 步 骤 整 平 牙 弓 。 3 处 低 位 时 , 暂 不 粘 步 若 可
标 准 方丝 弓技 术 是 现 代 正 畸 的 常 用 技 术 。 方 丝 技 术 在 临 床 最 常 见 的 问题 是 磨 牙 支 抗 丧 失 , 因是 : 基 层正 畸 医 原 ①
置 。结论
关键词 : 正畸 ; 方丝 弓技术 ; 方丝托糟 ;eg B g 托糟 中图分类号 : 8 . R73 5
1 材料和方法
11 观 察和 对 象 . 随 机抽 取 洛 阳 医专 跗 届 医 院 口腔 正 畸 利 需 常 规 减 数 的安 氏 l 前 牙 拥 挤 正 畸 患 者 l 类 O例 , 5例 枯 结
自制Begg托槽矫治错■畸形
自制Begg托槽矫治错■畸形
白莉学;王晓静;印俐俐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Begg细丝弓技术是八十年代初引入我国的一项新技术。
我科于1989年开始对Begg技术的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并开展了模型试验,自制各种托槽,运用于临床,从而扩大了错(牙合)畸形病人的矫治范围,使一些严重的发育畸形得到及时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白莉学;王晓静;印俐俐
【作者单位】教学医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教学医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TN托槽与Begg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矫治前牙拥挤扭转畸形 [J], 卢纯青;安喜亮
2.LF托槽和传统托槽临床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效率的差异研究 [J], 赵海强
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对牙周炎伴有错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 [J], 张汉雄; 黄龙
4.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周炎伴错合畸形的疗效比较 [J], 石敏;
王红; 张静; 包晨刚
5.Begg细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错畸形30例分析 [J], 班莲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egg细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错
Begg细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错畸形30例分析
班莲扣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1993(000)0S1
【摘要】儿童牙畸形患者率较高(29.3~48.9%),需要矫治的儿童很多,用传统的活动矫治器难以完成。
笔者采用新技术Begg细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错30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Begg细丝弓技术是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牙齿的唇颊面上,利用澳丝的柔和力量矫正牙齿,它准确地将矫治力施于被矫治的牙齿上,能控制和移动牙齿,将牙排齐;它能矫治各类错,特别是能矫治复杂的错。
矫治对间的长短与错的产重程度和年龄的大小有关。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班莲扣
【作者单位】田东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Begg细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正上颌尖牙唇侧低位 [J], 秦德川;高爱兰
2.Begg细丝固定矫治器中螺簧拉单尖牙向远中移动的探讨 [J], 于建峰
3.TN托槽与Begg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矫治前牙拥挤扭转畸形 [J], 卢纯青;安喜亮
4.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体会 [J], 范朝云
5.Begg细丝弓技术矫治成人错合畸形的临床体会 [J], 唐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egg技术矫治Ⅱ类错■对颌面软组织的影响
Begg技术矫治Ⅱ类错■对颌面软组织的影响
王大为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卷),期】1996(000)0S1
【摘要】25例安氏Ⅱ类错经拔除,严格按Begg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主要变化在面下1/3。
表现为唇突度明显减少,外翻的上下唇得以纠正,开唇露齿消除,唇红变薄,由鼻尖至颏前点的侧貌曲线变得圆测流畅,曲线起伏接近正常,刻唇沟变浅,下唇凹后移,刻部形态出现。
在视觉上缓和了颏部后缩程度。
因而大大改善了错患者的侧貌观。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王大为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正畸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2
【相关文献】
1.固定矫正器矫治与活动矫治器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对硬软组织的影响 [J], 肖燕
2.Begg及Edgewise矫治器减数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硬组织变化及其稳定性 [J], 曾金玲;许天民;林久祥
3.Begg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第一期头影测量分析 [J], 常少海;叶剑涛;刘东雄;郑美华;余艳崧
4.Begg技术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牙齿移动 [J], 尹城方;解蔚
5.Begg矫治技术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J], 蔡斌;卢新华;吴莉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Begg正畸术治疗与牙周病有关的错(牙合)畸形
改良Begg正畸术治疗与牙周病有关的错(牙合)畸形
薛旗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3(020)007
【摘要】@@ 在矫正正畸技术中,方丝弓技术与Begg细丝弓技术各有所长,笔者将上述两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改良Begg矫正术,经临床验证它既保留了Begg技术见效快、疗程短以及方丝弓技术能将牙齿排列完美建立理想牙合的优点,同时可有效地保护牙周组织有助于牙周病的治疗和恢复.
【总页数】1页(P514)
【作者】薛旗
【作者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济南,2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伴有牙周病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 [J], 谢迎;葛振林;刘利;苏辉;景雅玲
2.成人前牙牙周病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探讨 [J], 梁景章
3.正畸-牙周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 [J], 周洁;张敏;李琳;王伯平
4.成人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 [J], 朱惠兰;胡江天;邓怡
5.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J], 浦路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医院应用Begg矫正技术总结
基层医院应用Begg矫正技术总结
郭建青
【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016)001
【摘要】基层医院应用Begg矫正技术总结郭建青Begg矫正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独到的正畸体系,既具有轻力、勿需口外支抗即可使牙齿迅速向各个方向自由倾斜移动的特点,又具有疗程短、复诊间隔时间长,而且成本较其它矫正器低等优点。
特别是对Ⅱ类错患者,Begg矫正技术...
【总页数】1页(P91)
【作者】郭建青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31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掌握Begg矫正技术的再探讨 [J], 王大为;冯志才;朱双林;谢永建
2.尖牙向后结扎在Begg矫正技术中的应用 [J], 张丽萍
3.改良Begg矫正技术的临床应用 [J], 张丽萍;张卫国;王建国
4.BeggⅠ期唇弓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的应用 [J], 邢春旺;谢以岳
5.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的临床应用 [J], 李树忠;张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论文范文【 精品】 Begg技术临床应用的哲学启示
Begg技术临床应用的哲学启示Begg技术临床应用的哲学启示摘要:通过对Begg细丝技术的发明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论述,结合作者对该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实践中的体会,讨论了Begg细丝技术所蕴藏的深刻哲学内涵。
关键词:牙列不齐;Begg细丝技术;辩证法中图分类号:R783.5,B811.07Begg细丝技术(Begg light wire technique)是世界著名口腔正畸学家Begg先生于1954年在其"石器时代人类牙列"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种圆丝技术。
由于其疗程短,疗效显著,震惊了当时的口腔正畸学界[1,3]。
Begg早年师从Angle先生,当时基于对Angle保留全部牙齿,牙齿决定基骨理论失败的认识,回到了澳洲他的家乡,深入研究了澳洲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牙列及生活方式。
研究发现,原始人与现代人牙列存在显著差别,最突出的是牙齿的切缘,咬合面,邻面均有严重的磨耗,牙列完整而无拥挤。
因此,Begg认为:牙列在人的一生中开非处于-种恒定的解剖状态,而是随着磨耗不断地向咬合方及近中移动[2,4];由于磨耗,牙齿的近远中径减小,从而为排齐牙齿提供了间隙。
这是形成Begg细丝技术拔牙治疗的理论丛础。
我国引进该技术后,随着材料学科的迅猛发展,给Begg细丝矫正技术义增加了新的内容。
通过十几年的口腔正畸临床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Begg细丝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而且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1 Begg技术理论体现了机体与环境关系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物质的存在都具有其自身固有的某种状态和属性,这种状态和属性通过运动这一基本形式,会发生诸多变化。
而这种变化总是以时间、空间为前提,保持一定的规律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5]。
列宁也说过:"我们是辩证论者,同诡辩论做斗争时,所使用的手段不是根本否认任何转化的可能性,而是对某一事物及其环境和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3-03-04T16:14:23.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8期供稿作者:王庆恩[导读] 讨论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王庆恩 (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 150000)
【摘要】目的讨论Begg细丝技术矫治各期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磨牙舌向倾斜常常因为颌间牵引橡皮圈力量过大,或弓丝直径小,刚度不足,宽度不够,不足以对抗橡皮圈牵引时产生对磨牙的压力,应查明原因,适当处理。
【关键词】 Begg细丝技术矫治
一、第一期出现的问题、原因和处理
(一)磨牙近、远中关系改善不显著的原因和处理
(1)牙尖锁结过大,妨碍下磨牙的调整;应调整咬合。
(2) II类牵引时,橡皮圈过长,力量不足;或病人未及时更换橡皮圈,或有时忘了戴;复诊时应提醒病人坚持按照医嘱戴用3/8"橡皮圈。
(二)下颌支抗磨牙向舌侧倾斜的原因和处理
(1)多系II类牵引橡皮圈力过大或弓丝在磨牙区宽度不足;应减小牵引力,并增大磨牙区弓丝宽度,应距颊面管约3mm。
(2)弓丝太细,钢度不够,带有垂直曲的弓丝使用时间太长;前牙排齐后将垂直曲弓丝改为平直弓丝。
(三)上磨牙 面向远中倾斜过多
由于磨牙后倾曲弯曲过大,应减小曲度,如果拔牙间隙富裕则可戴颌内牵引橡皮圈纠正。
(四)磨牙出现松动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1)多系磨牙后倾曲过大,减小后倾曲曲度,如松动度过大应不戴弓丝使其休息。
(2)弓丝在颊面管内摩擦力太大:颊面管内径较细,或弓丝太粗,或颊面管长度太长。
处理方法是颊面管内径应为0.9mm(但不能太粗),其长度应为0.3mm;选合适的不锈钢丝弯制唇弓。
(3) II类牵引,力量太大或患者经常用手或舌拨弄牵引橡皮圈,也可引起磨牙松动,应提醒病人注意。
(五)咬合不易打开:用Begg细丝技术打开咬合(矫治深覆 ,一般需要3~4个月时间),如仍未得到改善,即认为前牙咬合打不开,应查出原因,及时纠正。
(1)弓丝的刚度和弹性不够,处理方法为换澳丝或弹性好的不锈钢丝。
(2)弓丝的磨牙后倾曲制作不当或位置不准确如:①弓丝后倾曲角度太小。
②后倾曲离颊面管近中太远或磨牙后倾曲太大,或因颊面管太靠近 面等,致使因 力的作用而变形。
③后倾曲离颊面管近中太近,II类牵引时,弓丝远移进入颊面管内。
因此,必须改正磨牙后倾曲曲度在40°左右,此曲应位在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楔状隙处或改正调整颊面管位置。
(3)弓丝放入前磨牙托槽或位于托相的 方,干扰了压低尖牙和前牙的作用,所以在第一期矫治时,最好不要在前磨牙颊面粘贴托槽,等到第二期再贴,如果已贴则要求弓丝从托槽的颊侧经过,不要与托槽接触。
(4)在第一期内运用了水平牵引、控根辅弓或正轴簧而影响咬合的打开,水平牵引应在第二期内进行,控根辅弓和正轴簧均应在第三期内使用,否则欲速而不达。
(5)切牙托槽位置不准确而偏向龈方,导致个别或多个切牙伸长。
(6)紧咬牙或夜磨牙习惯缺乏足够的息止胎间隙:可用上颌前牙区腭侧平导板(固位体放在前牙),以利后牙伸长,并压低下前牙。
(7)II类颌间牵引力量过大:上切牙的垂直压力减小,II类牵引橡皮圈用3/8″较佳。
(8)解决前牙咬合打不开的方法,在第一期中应在不影响解除拥挤的前提下,适时将牵引圈后移至尖牙托槽的远中;林久祥等实验结果认为牵引圈在尖牙托槽远中可使上切牙压入量增大,增加了打开咬合的垂直向作用力。
(六)尖牙腭舌向移位
弓丝在尖牙区的弧度不够,弯制时应强调尖牙突度(Canine eminence),可用尖牙近远中垂直矫正曲纠正。
(七)上前牙内收不佳
深覆盖上前牙前倾的患者,需内收上前牙,内收不佳的原因与处理如下: (1)弓丝的滑动受到约束,不能在颊面管和托槽中自由滑动。
原因:①前牙弓丝用锁栓或结扎丝固定在托槽内太紧;②尖牙区的“∞”字结扎丝跨过托槽的 方或龈方,③牵引圈(尖牙小圈)滑入托槽沟;④弓丝被用锁栓、边旁夹或结扎丝固定在前磨牙托槽内太紧。
⑥磨牙后倾曲进入颊面管内,⑥弓丝太短、末端抵在颊面管内壁上,或太长与第二磨牙接触;⑦颊面管内径太细。
⑧弓丝末端与颊移位第二恒磨牙近中面接触。
(2)患者未按医嘱做颌间II类牵引或不及时换II类牵引橡皮圈。
(3)垂直曲创作不当,与牙龈接触,致使产生两点接触,有碍前牙自由倾斜移动。
(4)前牙存在 干扰。
(5)在此期运用了控根辅弓或竖直弹簧(正轴簧)等。
(6)患者的咬下唇、吐舌或吮指不良习惯未破除。
应根据以上不同的原因进行纠正处理:在内收过程中,弓丝应能在托槽槽沟内和颊面管内滑动自如;弓丝结扎或插锁栓时,左右移动弓丝应无阻力,弓丝末端在颊面管远中露出1.5~2mm为宜,由于内收前牙致使弓丝后移,应及时剪去过长的弓丝末端,保持露出颊面管远中2mm;前牙用垂直曲排齐后立即改为平直弓丝以内收前牙,注意牵引圈应距离尖牙托槽近中约2mm,其“∞”字结扎丝只能位于托槽的唇侧,不能绕过托槽的 龈沟内,此外,应认真戴用I类颌间牵引橡皮圈。
此期不应使用正轴簧或控根辅弓;有口腔不良习惯者.应坚决戒除。
这样才能对上前牙的内收有利。
二、Begg第二期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处理
(一)磨牙舌向倾斜
常常因为颌间牵引橡皮圈力量过大,或弓丝直径小,刚度不足,宽度不够,不足以对抗橡皮圈牵引时产生对磨牙的压力,应查明原因,适当处理。
(二)磨牙近中舌侧转位
其原因为①橡皮圈牵引时远中挂在颊面管的远中端;②橡皮圈牵引力量过大;③弓丝直径太小,刚度不足,牵引受力时弯曲变形,④弓丝末端未作内倾弯曲(Toe-in)。
处理方法:查明原因,暂时停戴颌内牵引橡皮圈,改调弓丝,使旋转的磨牙转正,以后换0. 018~0.020"弓丝,两侧末端于磨牙区扩宽lmm,磨牙后倾曲5°,并做轻微的内倾弯曲(Toe-in)以对抗颌内牵引时磨牙发生转动.或采用颊侧及舌侧同时做颌内牵引。
(三)弓丝末端伸出颊面管远中与软组织接触
此期矫治目的是关闭余留间隙,用“Z”形牵引时弓丝末端往往伸出颊面管的远中与软组织或第二磨牙接触,影响间隙的关闭,处理方法正如前述,应及时将弓丝端剪短或弯向 (或龈)方。
三、Begg第三期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其处理
(一)牙齿之间出现间隙
现象:①在尖牙与第二前磨牙正轴时,两牙间会出现间隙:②转矩上切牙根向舌移、前牙也会出现间隙。
原因是弓丝末端未弯曲,所以应将主弓丝紧靠颊面管后方处,上颌的弯向 方,下颌弯向龈方;也可用结扎丝将尖牙和前磨牙托槽结扎在一起,同时尖牙舌侧钮与磨牙舌侧拉钩也结扎在一起,并扭紧。
(二)戴竖直弹簧的牙齿向方伸长
因为自制的竖直弹费不附栓钉,弹簧的垂直分力使牙齿向 方伸长。
处理方法:暂不戴竖直弹簧,使复位后再戴入,此时需将结扎丝穿过托槽,使簧与主弓丝结扎在一起,以免正轴的牙再度伸长。
(三)治疗
在此期治疗时、支抗磨牙仍有向远中倾斜过多者,可在上下第一磨牙间戴1/4″橡皮圈进行颌间垂直牵引。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1999).
[2]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