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

贾红霞

【摘要】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成为当前翻译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框架语义学,探讨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有较强解释力,验证了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英译的解释力。该研究对古典诗词英译有一定的启发作用。%With the popularit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 has become a hot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Frame Semantics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ient po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ame Semantics has strong explanation power in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mager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ient poems .This study proves that the explaination 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frame semantics to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current issue .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5页(P91-95)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古典诗词英译;自然文化意象;传统文化意象

【作者】贾红霞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翻译的文化转向已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被各国研究者接受。[1]139王宁认为翻译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当务之急是重新定义和阐释翻译,翻译应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1]139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在译文中是否妥当地传递直接影响译语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谢振天总结了当前国内学者研究文化意象传递的情况:(1)把文化意象的传递作为一种翻译技巧问题进行讨论;(2)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谈形象语汇的翻译;(3)从文化对比的角度出发研究某些文化概念、典故、

谚语等的理解和表达。”[2]119-122顾正阳认为诗词意境分表层和里层两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诗词英译中有的意象只按字面意思翻译,即只译出表层意境;有的虽被译出了里层意境,却太过直白,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蕴。两者皆阻断

了读者由文化意象的表层对其“象外象”“味外味”的联想与想象。[1]138笔者掌握的文献鲜见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进行诗词文化意象英译探讨。李福印认为框架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3]75-81朱晓敏用框架理论分析译文质量,[4]刘国辉认为框架理论对翻译认知图式、框架和识解等“三部曲”有启示。[5]肖坤学从识解的视角对翻译中原文的理解进行分析,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启示。[6]邓静展望了框架视角下翻译研究的前景。[7]以上研究证明认知语义

学理论分支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研究有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多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具体应用得非常有限。运用认知语义学探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8]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分支框架语义学入手探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翻译,目的在于验证框架语义学对诗词文化意象英译的解释空间。

一、诗歌意象、意境及文化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朱光潜、宗白华认为审美对象(“美”)是“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是一个创造。[9]57根据陈望衡的研究,意象

最早可追溯到《易传》,《易传》中只提到“意”和“象”的关系,而将“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首先来自刘勰《文心雕龙·神思》。[10]41-46唐代时,“意象”一词才作为美学范畴得以重视。“意象包含情与景的统一。进入诗的意,不只是理,还有情,它是情与理的统一,而且理在情中,以情胜。”[10]44叶朗认为“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9]61不同诗人笔下的意象融入了

诗人的情感、经历、当时的心情,诗歌意象在意象世界里不再是一个物理存在,而是情景交融产生的感性世界。

中西诗学达成的共识是:诗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实象,而是在人们的意识中再现的虚象,即“意中之象”。[11]118黎志敏把诗歌意象定义为具有情感伴随的表象,即意象=表象+情感伴随。[11]119他认为“诗歌意象的质量和‘象’的质量息息相关。诗歌意象就是依靠语言刺激读者在大脑中生成‘象’,从而激发读者产生情感反应的”。

诗歌意象可按照感官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触觉意象等五类;从动静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意象和动态意象;从文化角度可分为个人意象和文化

意象。[11]124-125

诗歌意境是“一种特殊的集合意象”。[11]125宗白华指出:“意境……以宇宙

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

就是‘艺术境界’。”[12]诗人通过一个个意象为读者勾勒出意境,从而带给

读者美的体验和享受。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诗歌意境的烘托中起着重要作用。王平指出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象一般为文化意象,即文化原型意象。[13]303他把文

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分为自然意象与社会意象两大类。自然意象多为天地意象,描写山川林泉、春花秋月。他认为自然意象包括时间意象与空间意象,时间意象有春花、秋月、黄昏等,空间意象有山川林泉、楼台亭榭等。[13]304-305

谢天振把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总结为以下几种:(1)植物。如汉民族语言中的松、梅、竹、兰、菊等;欧美民族语言里的橡树、橄榄树、白桦树、玫瑰花、郁金香等;(2)实有的或传说中的飞禽走兽,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乌鸦、喜鹊、龙、麒麟,欧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狮、熊等;(3)成语、谚语、典故或某个形容词性词语中的形象或喻

体等。[13]113

基于以上学者对诗歌文化意象的分类,为研究方便,我们融合谢天振和王平的分类,将文化意象分为自然文化意象和传统文化意象两种。自然意象包括天地意象,也包括植物、动物意象;传统文化意象包括神话传说、典故等。本文主要探讨这两类文

化意象的英译。

二、理论背景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是客观世界、人的认知以及语言符号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概念化、体验性和百科观。[3]75-81框架语义学研究的核心代表人物Charles 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具体的、统一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的协调一致的图式化”。[14]Petruck认为框架是任何一种概念系统,理解该系统中任一概念都要以理

解整个系统为前提。[3]119Ungerer& Schmid把框架定义为一种认知模型,

表征与具体的、反复出现的场景相关的知识和信念。[15]把握概念系统中任一

概念的意义,必须首先理解它所适应的框架。一个认知框架代表一个概念系统,而“系统中各概念相互关联的方式是:要理解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与它相

适的整个概念结构;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若被引入一个语篇或一次交谈,其他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