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主张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实现德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立志、克己、内省、涵养、主敬、格物致知等。总结朱熹的德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代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德育教育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朱熹作为一代儒学大师,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道德伦理建设。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围绕儒家伦理道德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对当时学校风气不满,对学生记诵文词、追求功名利禄的“俗学”和佛老“异端”的不满,朱熹主张从德育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标榜先哲时贤、理学名儒,表扬节义志士等来宣扬儒家的纲常伦理,给学生的道德修养以熏陶。朱熹还试图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科举考试方面进行改革,以挽救世道人心。朱熹的德育思想对当时及后来的学校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代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大学德育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首”
朱熹认为办学校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整顿伦理道德,向学生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他说:“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1]就是说,政治的力量、法律的力量都比不上伦理道德的力量,政刑是末,而德礼是本。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道德传统思想基础上,总结历代的教育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教育实际体验,从适应宋代以来强化和调整伦理纲常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
朱熹说:“立学校以教其民,……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无违也。然后从而教之格物致知以尽其道,使知所以自身及家,自家及国而达之天下者,盖无二理。”[2] “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耻于慈,子止于孝之类。如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万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3]
总结朱熹办学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要时刻不放松地给学生灌输“孝、悌、忠、信”的道德观念,其目的在于:对个人则可以起到自我修养的作用,对国家、家族来说,则可以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其次,求学的目的是要把精力放在“父慈”、“子孝”这类道德修养上,而不是离开这一目的去探求“万物之理”或自然的奥秘,舍此就会像远离大军的游骑,而找不到归宿。
再次,“忠君”和“孝亲”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根本,它是赖以强化封建统治的两
根支柱。只要人们能做到“孝悌”,就必然恭顺君主。
朱熹把道德教育和封建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其观点揭示了封建主义道德教育的本质,揭示了道德教育与巩固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所以朱熹特别重视封建伦理纲常的灌输和教育训练,而且在不同学习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4]意即在小学阶段,应着重于从具体的德育行为细节入手,学会“事君”、“事父兄”的道德准则。在大学阶段,则着重于阐明、领会伦理道德原理并实践。
二、朱熹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和德育内容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手段。朱熹实施德育教育,十分重视德育原则和方法问题,他以仁学思想为指导,以培养“仁人”、“仁者”为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提出铸造人格的基本要求,将原则与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他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原因。朱熹是德育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前代儒家的遗产,如为善去恶、致知与践行并重、循序渐进等,同时还有所发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这就是:立志、克己、内省、主敬、涵养、格物致知。
立志。学贵立志,有志者事竟成。朱熹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志向水平,教师能否引导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以“志”为进行道德实践的精神动力,是关系到德育效果的条件之一。朱熹把立志作为德育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他说:
“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过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孟子道性善,言必成尧舜,此是真实道理。……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有为,此学者之大病。”[5](卷8) 朱熹要求学者须先确立远大志向才能坚持道德信念,追求道德理想,不为富贵利欲所动,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还须忍受艰难困苦,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
克己。朱熹注释说:“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父也。”[5](卷180)意思是说,“克己”就是克胜“私欲”,复归“天理”。那么“克”与“复”应以什么为标准呢?朱熹认为,“克与复工夫,皆以礼为准也。”“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命,瓦砾既扫,则室自清。”[5](卷13)如何“克”呢?朱熹认为,一是要抓苗头,“纤微处尤其要密察”,或“有纤毫私欲,便能识破他。”二是要自我警惕,经常提撕唤起,使内心处于一种警戒状态中。他要求人们一旦内心萌发任何背离道德的思想念头时,就应该像用水去灭火似地赶快扑灭它。
内省。这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方法,靠受教育者的自我监督、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控制自己的道德行为,使之向确定的目标迈进。受教育者能否内省,是其道德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是否确立的标志。内省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进行反思,所谓“尽心知性”,“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就是指自我认识而言。
朱熹对孔子“操则存,舍则亡”的思想十分重视,认为内省就是“操存涵养”的前提,其要旨也是论证确立道德主体实践精神的重要性,因为这是道德行为自由抉择的主观条件。
涵养。这是涵蓄存养心性的功夫。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涵养心性是个过程。“须是平日有涵养之功,临事方能识得,若茫然都无主宰,事至然后安排,则已缓而不及于事矣。”[6]这里突出的是道德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朱熹曾以流水骑马作比喻来论证平时涵养心性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实施德育时,尤其要启发受教育者在平时就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循“仁”的原则去实践。道德修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流水,长长地流;如骑马,天天地练习,所谓“存乎平日所以涵养之厚薄”,“平日有涵养之功,是以发见著明而扩充大也。”这都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长期性、艰巨性。
持敬。也称居敬、主敬,朱熹把持敬的功夫作为培养道德主体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实现“仁”的境界的重要方法。“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5](卷9)“敬字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5](卷8)在朱熹看来,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求学或道德修养,“敬”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须具备的态度和情绪,是克胜“人欲”的至宝,一“敬”胜“百邪”。究其实质,就是要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胡思乱想,不胡作非为,不受外界物质影响和引诱,务必使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合乎统治者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