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猪的生物学特性(新)
爱清洁的动物,采食、睡眠和排粪尿都的特定的位置,一般喜欢在清洁干燥处躺卧,在墙角潮湿有粪便气味处排粪尿。若猪群过大,或圈栏过小,猪的上述习惯就会被破坏。
易于调教。在生产实践中可利用猪的这一特点,建立有益的条件反射,如通过短期训练,可使猪在固定地点排粪尿等。
猪喜群居,同一小群或同窝仔猪间能和睦相处,但不同窝或群的猪新合到一起,就会相互撕咬,并按来源分小群躺卧,几日后才能形成一个有次序的群体。在猪群内,不论群体大小,都会按体质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体质好,“战斗力强”的排在前面,稍弱的排在后面,依次形成固定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相互争斗频繁,影响采食和体息。
4.争斗行为
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
在生产实践中能见到争斗行为一般是为争夺饲料和地盘所引起,新合并的猪群内相互交锋,除争夺饲料和地盘外,还有调整猪群群居结构的作用。
一头陌生的猪进入一群中,这头猪便为全群攻击的对象,攻击往往是严厉的,轻者伤皮肉,重者造成死亡。
尤其是两头陌生的种公猪相遇。
猪群的争斗行为,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过大,每头猪所占空间下降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度增加,会造成猪群吃料攻击行为增加,降低采食量和增重。争斗形式:一是咬对方的头部,二是在舍饲猪群中咬尾。
胚胎期短,同胎仔数又多,出生时发育不充分,例如,头的比例大,四肢不健壮,初生重小(平均只有1-1.5kg),仅占成猪体重的1%,各器官系统发育也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所以,初生仔猪需要精心护理。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养猪学》第二作业11级动物科学1班李国玲201130790309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猪的生物学特性是猪特性是猪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同一畜种所共有的行为习性[1],其对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7方面简述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 猪的繁殖特性及其应用猪的繁殖特性表现为性成熟早,多胎高产、世代间隔短。
一般猪在3~5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6~8月龄可以初次配种。
猪妊娠期110d左右,常年发情,年产两胎以上,每个发情期排卵20个左右,而公猪每次射精量可达200~500ml[2]。
根据猪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常用的方法一是通过对繁殖母猪实行产后熟配或产后进行激素处理,提前断奶等措施,减少母猪空怀期,缩短产仔间隔,争取做到母猪年产三胎。
二是利用激素对母猪进行超排处理和通过育种技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3]。
三是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减少种公猪饲养量,提高优秀种公猪利用率,降低种猪生产成本。
四是防止后备种猪早配。
由于猪3~5个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但此时还远没有达到体成熟。
如果公母混养或圈围不牢,容易出现早配,影响后备猪的培育[4]。
2 猪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应用猪的生长发育特性表现为出生重小,生长发育迅速,生长期短,沉积脂肪能力强[5]。
据此特点,在生长期给猪提供尽量全价平衡的日粮,提供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以使其以最少的饲料生产出最多的猪肉。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合理确定适宜屠宰时间,对于目前瘦肉需要旺盛的市场,在猪尚未充分沉积脂肪时间就要进行屠宰,一般是6个月龄时屠宰。
三是要注意初生仔猪的护理。
由于猪的胚胎期短,同胎个体多,初生重小,对外界抵抗力弱,如果护理不当,常引起发病或死亡[6-8]。
3 猪的采食特性及利用猪的采食特性表现为采食能力强,能利用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质饲料。
猪对蛋白质,脂肪及糖的利用率高,对粗纤维的利用随体重增加而增大。
猪能辨别食物味道,采食时择食性强,特别喜爱甜食。
猪还有坚强的鼻吻,喜好拱土觅食[9]。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小型猪的饲养管理
国外小型猪的主要品系
➢ 明尼苏达小型猪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Homel研究所从1949年用亚拉巴
马州的几内亚猪,加塔里那岛的卡塔利猪和路易斯安那州 的皮纳森林猪等四种猪杂交培育而成。
毛色有黑白斑。成年猪体重平均80kg,遗传性质较稳 定。
实验动物学
➢ 海福特小型猪:海福特研究所用白色帕洛斯猪和毕特曼一 摩尔系小型猪,再导入墨西哥产的拉勃可种育成,成年体 重70~90kg。被毛稀少,白皮肤,作为供给化妆品的实验 猪而受到重视。
实验动物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型猪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皮肤烧伤研究:
由于猪皮肤和人相似,用于烧伤的敷料比液体石蜡纱布 效果好,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疼痛和感染,免疫排斥反应 小,血管联合好。
(二)人类黑色素瘤动物模型
猪是肿瘤研究较好的模型。美洲辛克莱小
型猪有80%可发生自发性皮肤黑色素瘤,有典
型的皮肤自发性退行性变,这些黑色素瘤的瘤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有Ⅰ、Ⅱ、Ⅲ3个品系 – Ⅰ系小型猪体型小,6月龄后生长缓慢,12月龄体重只有45~50kg ,适用于长期实验: – Ⅱ系小型猪耐受寒冷,适于北方寒冷地区选用: – Ⅲ系小型猪毛色为白色,适用于皮肤试验研究。近年来在实验动物 化和SPF化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实验动物学
➢ 五指山小型猪: 又称老鼠猪,产于海南省。1987年引种至北京扩群繁育,
➢ 一日饲料量:根据体重计算,一般为体重的2%~3%,仔 猪要给予按体重计7%的牛奶或特制人工乳。
➢ 饲料中不得加入抗生素和激素类添加剂。
实验动物学
小型猪的管理
➢ 小型猪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40% ~70%。
➢ 猪舍要求冬季暖和,无过堂风,夏天凉爽通风并有遮阴处。 ➢ 饲养人员每天认真换铺垫物,清扫洗刷猪舍。 ➢ 平时应观察猪的饮食情况以及粪便有无异常。如出现便秘、
猪生产学定义
猪生产学定义猪生产学是一门研究猪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以及猪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猪的健康状况、优化猪的繁殖和育种以及保障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猪的生物学特性猪是一种哺乳动物,具有许多适应于生存和繁殖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1.1 猪的分类与分布猪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猪科。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环境适应性,猪可分为若干个品种和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
1.2 猪的生理特点猪的生理特点包括体温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这些特点与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
1.3 猪的行为习性猪的行为习性包括觅食、活动、睡觉、社交和繁殖等方面。
这些行为习性会影响猪的生产和管理。
1.4 猪的生长发育特点猪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和行为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优化猪的生产和管理。
2.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提高猪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方面是实现高效饲养的重要环节:2.1 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猪的营养需求取决于其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求,提高其生产性能。
2.2 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应采取不同的饲养和管理措施,以满足其营养和生理需求。
2.3 猪舍环境与设施良好的猪舍环境和设施是保障猪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基础。
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卫生条件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2.4 饲养管理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喂技术、饮水管理、消毒制度、免疫程序等,这些技术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3.猪的繁殖育种猪的繁殖育种是实现种猪优良遗传特性的重要环节。
以下方面是实现高效繁殖育种的关键环节:3.1 猪的繁殖生理基础了解猪的繁殖生理基础是实现高效繁殖育种的前提。
这包括发情周期、受精过程、妊娠和分娩等方面的知识。
3.2 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率,减少疾病传播。
养猪技术形成性考核
养猪技术作业第一章:1、猪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P1-42、怎样应用猪的生物学特点提高养猪生产?答:1、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由于猪具有多胎、高产、妊娠期短的特性,如能改进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就能充分发挥母猪多胎、高产的潜能,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2、加快肉猪的生产周转,提高年出栏率利用猪生长期短、生长强度大的特性,充分挖掘猪的生长潜力,缩短生长期,加速肉猪的周转。
3、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由于猪是杂食动物,消化道又长,故可以利用各种饲料。
4、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猪嗅觉灵敏的特性,可以训练猪定点排粪,减少猪舍清扫的时间,保持圈舍清洁,提高劳动效率和增重效益。
3、怎样应用猪的行为学特点提高养猪生产?创造最佳环境条件,增加必需的设施使猪群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充分利用现有的猪种资源发挥其遗传潜力,建立完善的商品瘦肉猪繁育体系;按当代瘦肉型猪的营养需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程序;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挖掘猪群的生产潜力,提高母猪的单产效益,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提高出栏率;重视养猪企业的经营决策,深入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搞活商品流通,提高养猪生产的总体效益。
第二章:1、当前瘦肉型品种猪主要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征?答:1、长白猪:被毛全白,皮肤薄,骨结实。
乳头6-7对,少数有8对,外貌有清秀感。
2、大白猪:体格大,体型匀称,背腰微弓,被毛全白。
3、杜洛克猪:被毛为棕红色,从全金黄到暗红色,深浅不一。
体质结实,肌肉丰满,四肢粗壮。
4、汉普夏猪:体型大,背腰微弓,后躯肌肉丰满。
毛色特征突出,即在肩颈结合部有一白带(包括肩和前肢),其余均为黑色,有“银带猪”之称。
乳头12个以上,排列整齐,乳腺无过多脂肪。
5、皮特兰猪:猪体呈方形,体躯宽深而短,肌肉特别发达,是典型的双肌殿猪。
耳中等大小且微向前倾。
被毛呈大块黑白花、灰白花斑且夹有红毛。
6、多品种杂优猪:产仔率高、护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和胴体品质好。
猪生产与经营(第二章3节)PPT课件
猪的生物学特性
繁殖特性
猪是多胎动物,繁殖能力强,性成熟 早。
生长发育
生理特点
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 应性较强。
猪的生长速度较快,对营养需求较高。
猪的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包括发情期、受胎率、产仔数等 指标。
生长性能
包括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指标。
肉质性能
包括肉色、pH值、大理石纹等指标。
02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每头猪所占空间,保证 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度。
猪的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用不同种类的 饲料,如全价料、浓缩料和预混料。
饲料配方
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标准,制定合理的饲料 配方,确保猪获得充足的营养。
饲料加工与调制
对饲料进行适当的加工与调制,以提高饲料的适 口性和消化率。
03
猪的经营与管理
猪场的规划与建设
猪场选址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远离居民区 和污染源。
猪舍布局
合理规划猪舍数量、面积和朝向,确保通风、采光良好,同时考虑 防疫隔离要求。
设施配备
根据生产需求,配备饲料加工、饮水、通风、取暖、降温等设施, 提高生产效率。
猪的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猪生产与经营(第二章3节)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猪的品种与特性 • 猪的生产技术 • 猪的经营与管理
01
猪的品种与特性
常见猪品种介绍
01
02
03
中国本土品种
如东北民猪、太湖猪等, 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 特点。
国外引进品种
如大白猪、长白猪等,生 长速度快、瘦肉率高。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
(三)群居行为
猪的群体行为是指猪群中个体之间发生的 各种交互作用。结对是一种突出的交往活 动,猪群体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接触和保持 听觉的信息传递。
不同窝仔猪并圈喂养时,开始会激烈争斗,并按 不同来源分小群躺卧,大约24~48h内,明显的 统治等级体系就可形成,优势序列建立后,就开 始和平共处的正常生活。
(四)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的活 动。
在生产实践中能见到的争斗行为一般是为 争夺饲料和争夺地盘所引起,新合并的猪 群内的相互交锋,除争夺饲料和地盘外, 还有调整猪群居结构的作用。
猪和其他动物一样,对其生活环境、气候 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反应,在行为上都 有其特殊的表现,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们应该掌握猪的行为特性,科学地利用 这些行为习性,根据猪的行为特点,制定 合理的饲养工艺,设计新型的猪舍和设备, 改革传统饲养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创造 适于猪习性的环境条件,提高猪的生产性 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蛋 白 质 (kg )
热 量
蛋 白 质
合 计
猪
1kg 猪肉
4.9
3.67
67.70 5
0.69
70
0.7 0
44
0.31
3.14 6
0.08 8
4. 6
12. 7
17. 3
肉
用 阉
1kg 牛肉
10.0
6.50
119.9 13
1.00
58
0.5 8
49
0.28
3.15 5
猪的生物学特性
猪的生物学特性猪是人类常见的重要畜牲之一,被广泛地饲养和利用。
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它们。
一、猪的分类地位猪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猪科、猪属。
目前已知有15种猪的亚种,既有野生种也有人工驯养的种。
二、猪的形态特征猪体形矮胖有力,四肢短而肌肉发达。
头部长而圆,有短鼻和圆耳。
猪毛发稠密,颜色有黑、白、花等。
牙齿为磨牙式,常常用来啃食植物和树皮。
猪的皮肤厚实,大量毛孔排泄汗液和皮脂,使得皮肤微湿,在夏季能散热降温。
三、猪的营养需求猪是杂食动物,能吃植物、肉类、谷物等食物。
猪的日粮需求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元素。
猪对于可消化蛋白和胆固醇的吸收较人类和非反刍动物要高。
此外,猪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饮用水。
四、猪的生殖特征猪通常在6-8个月达到性成熟,但常常需要到9-12个月才能具备繁殖能力。
猪的受胎期为114-115天,一胎能产4-12个仔猪。
母猪能生育2-3胎后开始衰老,雄猪的生育能力也会下降。
五、猪的社交行为猪是一种社交性动物,它们会与同伴互相挠背、相互舒服。
猪之间会互相帮助清洁身体,改善身体的卫生状况。
猪也会像人一样建立自己的社交等级,领导者负责采食并保护其它猪。
在野外,猪组织在起采食和活动,成为一个团体。
六、猪的健康管理猪的健康管理很重要,它们容易感染猪瘟、伪狂犬病、猪肺炎等传染病。
统一疾病防治措施是猪养殖的最佳方式,例如封闭圈舍、母猪猪舍和仔猪猪舍,以减少病毒的传播的可能。
此外,猪的饲养也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注重猪的饲料、环境、卫生等方面,以达到健康和高效的生产目的。
总之,对于猪的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对于猪的管理和利用非常重要。
只有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一、猪的生物学特性猪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征,在饲养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便发挥猪的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较大的生产效益。
(一)、多胎高产,繁殖率高我国的地方猪性成熟早,一般在3~4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初次配种,早于培育品种和国外猪种。
生产上一般安排在母猪达到性成熟后即母猪的第二、三个发情期配种。
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 d ,其范围为108~120 d 。
母猪繁殖周期较短,一年可产仔2~2.5窝,每胎产仔10~16头(各类母畜的妊娠期见表2-6)。
(二)、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猪与马、牛、羊相比,胚胎生长期和出生后生长期都较短,生长强度大,代谢很旺盛。
猪的初生体重很小,30日龄仔猪的体重可达到初生体重的5~6倍;60日龄的体重可达到初生体重的10~13倍。
断乳后至8月龄前,生长发育仍很强烈,特别是优良的肉用型猪种,在满足其营养需要的条件下,肉猪一般160~170日龄体重可达90~120 kg ,相当于初生重的90~100倍,而牛、羊同期只有5~6倍。
猪沉积体脂肪的能力强,特别是在皮下、肾周和肠系膜处脂肪沉积多。
(三)、杂食,饲料来源广猪是单胃动物,门齿、犬齿和白齿都很发达,具有杂食性,采食的饲料介于肉食与草食动物之间。
特别是我国地方猪种具有耐粗饲的优良特性,能广泛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能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
但猪对食物有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吃甜食。
猪以谷物饲料为主,由于猪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几乎全靠大肠内微生物分解,而大肠内微生物分解粗纤维的能力有限,因此,猪对粗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较差。
而且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日粮的消化率也就越低。
猪对精饲料中有机物的消化率一般可达75%以上,所以猪饲料应以含糖类较多的谷物为主。
在猪的饲料配合上,要注意精粗比例的合理搭配,控制粗纤维在日粮中的比例,保证日粮的全价性和可消化性。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
三、猪的行为学特性 争斗行为
争夺饲料、饮水等
争夺栖息场所 争夺交配权 调整群居结构
猪为什么会争斗? 争斗行为好还是不好? 苏淮猪后备猪选留方式之一
三、猪的行为学特性 群居行为 猪群内部等级制
个体之间熟悉,保持和睦相处 重新组群时,会发生激烈的争斗,直到
主要内容
1、猪的起源 2、猪的生物学特性 3、猪的行为习性
猪的起源
一、猪的起源 家猪由野猪进化而来
起源时间尚无定论
猪的存在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四千万年前,地球上 就有了猪科动物的身影。
一、猪的起源
关于家猪起源
考古学家普遍认为
家猪起源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7个野猪亚种 西南亚、中国及东南欧是家猪起源较早的三
转化率
类 别
产品
单位 (活 重)
饲料 (kg)
T. D.N (kg
)
消化 能 (MJ)
百 蛋白 分 质率 (kg) (%
)
净 重 (k g)
占原 料产 量 (胴 体的 %)
每千 克产 品余 下的 重量 (kg)
热量 (MJ)
蛋 白 质 (kg )
热 量
蛋 白 质
合 计
猪
1kg 猪肉
4.9
67.70 3.67
三、猪的行为学特性 行为学回顾与思考
作业1:关于咬栏、咬蹄和咬尾问题的认识
作业2:关于饲养管理一般原则的启示
谢 谢!
重组成新的社群结构
离群回群
三、猪的行为学特性 群居行为 猪群内部等级制
生产中利用群居与争斗行为的例子: 断奶母猪合群促发情
三、猪的行为学特性 性行为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
[ 摘
l] 本文论述了猪的繁殖、 g 生长发育、 采食、 感觉、 感温 、 群居 、 生活栖息 习性及其在养猪
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方向和方法, 对发展猪的工厂化生产, 高工厂化养猪水平具有一定的指 提
导 意义 。
[ 关键词] 猪 ; 生特学特性; 工厂化养猪
[ 中雷分类号] T 8 1 5 S 1 . C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 28 2 0 )[0 7 —3 0 45 2 ( 0 2 0一0 20
[ 收稿 日 期] 20—1 7 001— 2 [ 作者简介] 王建平(95 , . 16一)男 讲师 , 现任动物 生产教研室主任 , 主要从事动物生产 的教学与研究 。
维普资讯
第 1期
或死 亡 。
王建 平等 : 的生物学 特 性及 其在 工厂 化生 产中 的利 用 猪
2 生 长 发 育 特性 及 利 用
猪 的 生长 发 育特 性 表 现 为 出生重 小 , 长 发育 生 迅 速 , 长期 短 , 生 沉积脂 肪 能力 强 猪 的 出生 重相 对 较 小 , 有 成 年体 重 的 0 5 , 牛、 、 出生重则 仅 . 而 羊 马 分 别 为成 年体 重的 7 、 、O 。 5 l 但猪 出生后生 长 发育 速度 却是 最快 的 , 第一 个 月龄体 重 可 增加 1 其 O 倍 , 二 月龄 又增加 1 第 0倍 。整个 生长 期体 重加倍 羊、 .443 3 4 。猪沉 积 脂肪 能力 极 强 , 利 用 营养 物 质沉 . 4次 其
积脂 肪 的能力是 阉 牛的 l 5 _ _ ~l 8倍 。 猪于 6 月龄 个 后在 体 内强烈 沉积 脂肪 。据 此 在猪 的工 厂化 生产 中
1 猪 的繁 殖 特性 及 利 用
农村养猪技术手册
农村养猪技术手册前言近年来,小群体大规模、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迅速扩大,大养殖公司不断出现,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
各省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养猪产业进步,提升了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细菌及病毒变异、滥用药物和疫苗、饲养管理条件和水平低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猪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已变得日益复杂,且新病不断出现、老病不断复杂化,近年来使养猪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养猪场户的积极性,如今国家政府大力扶持养猪业及养猪业的风险保障的实施,给我们广大养猪场(户)带来了大好机遇,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但同时WTO的加入,也给我国的养猪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各种猪的疾病,特别是以“高热病”、“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病及其相互混合感染性猪的传染病已成为目前养猪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普及猪的饲养管理、猪病的预防与防治以及养猪业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广大饲养户的诊断水平,仍是当前和今后发展养猪业的长期任务。
为了让广大养猪场(户)熟悉猪的科学饲养管理与经营管理知识,切实掌握先进的猪病防治与保健技术,准确诊断猪病,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药物,从而快速控制猪病,减少猪群疾病的发生和猪群死亡,保障养猪效益,我们本着服务养猪户,促进养猪业发展,使企业经营和养猪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之目的,编写了本册。
本册主要针对在养猪及猪病诊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以简单的篇幅、流畅的文字、准确的描述,对猪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病原、发病特点、特征症状、诊断要点,结合防治措施和用药方案及保健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未来的养殖前景是好的,但成功与失败同在,效益与风险并存,谁掌握了技术和规律,谁就将成为行业成功的主导,抛却陈规陋习,转变养猪观念,走出治疗用药的误区吧,做好和重视保健将是我们成功方向。
朋友们,思想引导,技术内涵,让养猪赚钱变得更简单更轻松,让辛勤的付出带来真正丰厚的回报!第一章猪的品种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一、猪的生物学特性(一)繁殖率高,繁殖潜力大1、产仔数:经产母猪10-12头/胎,比其它家畜高,中国猪比外国猪产仔多。
猪的生物学特性
六、易调教,群体位次明显,具有定居漫 游性 猪属于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在生产中, 对猪进行调教,可以建立有益的条件反射, 便于管理,如经过训练和调教三定位(吃 食、睡觉、排泄粪尿),这样就可保持圈 舍的清洁卫生,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 猪是爱清洁动物,不在吃睡地方排泄粪尿, 喜欢在墙角、潮湿、蔽荫、有粪便气味处, 若群体过挤和圈舍过小,它就无法表现好 洁性。
对外界温度敏感
初生的仔猪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调 节体温的机能不全,再加仔猪皮下脂肪少, 皮薄毛稀体表面积相对较小,故仔猪怕冷, 易冻死。
五、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猪的嗅觉发达,善于寻找地下埋藏的食物和识别 群内的个体。如放牧猪依靠嗅觉可准确寻找地下 的食物,猪的嗅觉可与警犬相比;再如发情母猪 闻到公猪特有的气味,即使公猪不在场,也会表 现“发呆”的反应,训练公猪采精,只有在假胎 猪上涂点母猪的尿液,公猪闻到母猪的气味就可 爬跨采精。 初生后的仔猪几个小时便能辨别气味,母猪依靠 气味来辨别自己的仔猪,这些都说明猪的嗅觉特 别发达。
三、生长期短,周转快 猪与马、牛、羊相比,胚胎生长期和生后生长期 均短,生长强度大。由于猪的胚胎生长期短,同 胎仔猪数又多,因此不但仔猪初生重小,而且出 生后各系统的器官发育也不太完善,抵抗力差, 所以对初生仔猪需加强精心护理。 仔猪生后,在2个月内生长发育特别快,30日龄的 体重约为初生重的5~6倍,60日龄可达10~12倍。 仔猪生后8个月龄,生长仍很迅速,8~10月龄的 后备猪,体重可达成年体重的50%左右,体长就可 达成体的70~80%,就可初配。 肥育猪5~6月龄体重可达90~100kg,即可屠宰。
猪的性成熟早,妊娠期短,生长发育快,因而世 代间隔短,一般平均为1.5~2年,若采取适当措 施,从头胎留种,认真培育,世代间隔可以缩短 为1年。 由于周转快,短期内可以增殖大量的后代,一头 母猪年产仔两胎,春天产的仔猪当年可配种产仔, 在一年内就可以达到三代同堂,百口成家,其一 生中可繁衍子孙后代数千头。 我国一些地方猪种繁殖性能强,突出表现为母猪 性成熟早,发情征状明显,母性强,繁殖利用年 限长,排卵数和产仔数多。
第一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
第一章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肉猪存栏量在5亿头左右,占世界总量的46.1%,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6.2%。
在我国,猪也是六畜之首,猪肉产量占国内肉类总量的67.3%。
学习养猪最基本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充分发掘猪的生产潜力,才能使养猪生产达到新水平,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物美价廉的快乐养猪!一、本章教学要求(一)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二)掌握猪繁殖力、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解析猪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学特性猪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生物学特性,不同的猪种或不同的类型,既有其种属的共性,又有它们各自的特性。
其中有五个方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 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猪一般4~5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
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一年能分娩两胎,若缩短哺乳期,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以达到两年五胎或一年三胎。
2. 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3. 生长期短,周转快在肉用家畜中,猪的胚胎期和生后生长期都是最短的,见下表。
各种家畜生长期比较畜别胚胎期(月)生后生长期(年)猪 3.8 1.5~2.0牛9.5 3~4羊 5.0 2~3马11.34 4~5驴12.0 4.5~5.04. 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5. 适应性强,分布广猪对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
从生态学适应性看,主要表现对气候寒暑的适应、对饲料多样性的适应、对饲养方法和方式上(自由采食和限喂,舍饲与放牧)的适应,这些是它们饲养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效行为猪的行为有的生来就有,如觅食、母猪哺乳和性的行为,有的则是后天发生的,如学会识别某些事物和听从人们指挥的行为等,后天获得的行为称条件反射行为,或称后效行为。
怎样应用猪的生物学特点提高养猪生产1. 采食行为猪的采食行为包括摄食与饮水,并具有各种年龄特征。
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甜食。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习性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习性一、猪的生物学特性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在长期驯化和进化过程中,形成许多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因不同的猪种或类型,有的是其种属的共性,有的是它们各自的特性,特别是一些新的经济学特性,饲养者能够认识和掌握,就可加以利用,以获得较好的饲养和繁育效果,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一般而言,猪在4-5月龄即达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的妊娠期短(只有114天),一年内就可第一次产仔,对于经产母猪一年可产两胎以上,若缩短仔猪哺乳期,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达到2年5胎或1年3胎。
由于猪的性成熟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较短,因而猪的世代间隔亦短。
平均为1-1.5年,是牛和马的1/3,羊的1/2,仅次予家禽。
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平均窝产仔10头左右,比其它家畜要多,但就目前而言,猪的实际繁殖效率并不算高,母猪卵巢中有卵原细胞11万个,每一个发情周期内可排卵12-20个,而产仔数常只有8-10头,它一生在繁殖利用年限内只排卵400个左右,公猪一次射精量200-400毫升,其中有精子约200-800亿个,可见猪的繁殖潜力很大,试验证明通过外激素处理,可使母猪每个发情期内排卵30-40个,个别可达80个,产仔数可明显提高,这说明,通过采取适当繁殖措施改善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进一步提高猪的繁殖率是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许多地方猪种都具有性成熟早、产仔数更多、母性好的特点(如梅山猪母猪的初情期一般为75-85日龄,最早见于65日龄发情,7月龄即可产仔),这些优良性状居世界之首,对提高世界及我国养猪生产水平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食性广,杂食性,饲料转化率高猪是杂食动物,可食饲料的种类和范围很广,对饲料的转化率猪仅次于家禽为1:3-3.5,而高于牛羊(肉牛1:6-8、羊1:5-6),猪的这种消化特点与其自身的消化道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猪嘴:牙齿发达、上唇短厚、下唇尖小、活动性不大、口裂大,牙齿和舌尖露到外面即可采食,喝水靠口腔内的压力吸水。
猪生产学概述
猪生产学概述引言猪生产学是畜牧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猪的生物学特性、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旨在培养人们对猪的生产和养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
猪作为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具有快速生长、高繁殖力、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猪生产学的研究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效益、优化猪肉品质、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猪的生物学特性猪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犬形目猪科。
猪的体形较大,体长与体高相比较为平衡。
成年猪的体重会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100-300公斤之间。
猪具有厚实的皮肤和毛发,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但较耐热,不适应极端寒冷的环境。
猪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从出生到屠宰的时间一般在5-8个月之间,取决于品种和饲养管理水平。
猪的繁殖力也很强,母猪一胎可产6-12头仔猪,每年可产仔2-3胎。
猪的产肉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肉质和肉脂率,是优质的肉类资源。
猪的繁殖管理选种与种猪管理在猪的繁殖管理中,选种与种猪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选种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和要求,从品种中选择适合的猪作为种猪。
在选种过程中,需要考虑猪的遗传背景、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等因素。
种猪的管理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繁殖措施等方面,旨在保障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繁殖技术与技术管理猪的繁殖技术是指通过控制繁殖环境、调控繁殖期、优化饲养管理等手段,提高猪的繁殖效果。
常用的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人工孕育、发情监测等。
技术管理方面,需要掌握繁殖期的饮食和营养管理、疾病防控措施等,确保母猪能够正常发情、受胎和分娩。
猪的饲养管理猪的饲养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饲养措施,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环境,保障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猪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掌握合理的饲喂方法和饲养技术,合理控制饲料的种类和配比,保证猪的饲料消化吸收和能量供应。
此外,还需要做好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避免猪受到环境污染和疾病的影响。
猪的疾病防控猪的疾病防控是猪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猪常见的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第2讲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
(4)基础母猪:一胎产仔经检定合格,留作种用的母猪。
四、猪群类别划分
根据母猪生产阶段的不同又分为空怀母猪、妊 娠母猪和泌乳母猪。 (1)空怀母猪:指仔猪断奶后至再次妊娠前的母猪; (2)妊娠母猪:指从卵子受精开始至分娩前的母猪; (3)泌乳母猪:指分娩开始至仔猪断奶前的母猪。
四、猪群类别划分
8、肥育猪:用来生产猪肉的猪统称为肥育猪或肉猪。
二、猪的行为学特点
(三)群居行为
猪的群体行为是指猪群中个体之间发生的各种交互 作用。猪群体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接触和保持听觉的 信息传递。
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 稳定的猪群,是按优势序列原则,组成有等级制的 社群结构。 猪群等级最初形成时,以攻击行为最为多见。
二、猪的行为学特点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二)食性广泛,饲料转化率高
猪是杂食动物,牙齿发达,胃是中间类型,可充分 利用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 猪对饲料的转化效率仅次于鸡,而高于牛、羊,对 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高。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三)生长期短,周转快,积脂力强
在满足营养需要条件下,一般 160-170 天体重可达 90-100KG,出栏上市。 生长初期,骨骼生长强度大,在体中所占比例高, 以后,生长重点转移到肌肉,最后,强烈地沉积脂 肪。
4、性联系靠嗅觉,防止母猪偷配。
三、猪的生物学特性在工厂化生 产中的应用
(五)猪感温特性的利用
1、工厂化肥育猪采用密闭环境全控式饲养方式,提 供最适宜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 2、做好仔猪保暖工作,仔猪栏内设置供暖设备;
3、夏季做好带仔母猪降温和冬季仔猪保暖工作。
三、猪的生物学特性在工厂化生 产中的应用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学》第二作业
11级动物科学1班李国玲201130790309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猪的生物学特性是猪特性是猪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同一畜种所共有的行为习性[1],其对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7方面简述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 猪的繁殖特性及其应用
猪的繁殖特性表现为性成熟早,多胎高产、世代间隔短。
一般猪在3~5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6~8月龄可以初次配种。
猪妊娠期110d左右,常年发情,年产两胎以上,每个发情期排卵20个左右,而公猪每次射精量可达200~500ml[2]。
根据猪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常用的方法一是通过对繁殖母猪实行产后熟配或产后进行激素处理,提前断奶等措施,减少母猪空怀期,缩短产仔间隔,争取做到母猪年产三胎。
二是利用激素对母猪进行超排处理和通过育种技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3]。
三是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减少种公猪饲养量,提高优秀种公猪利用率,降低种猪生产成本。
四是防止后备种猪早配。
由于猪3~5个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但此时还远没有达到体成熟。
如果公母混养或圈围不牢,容易出现早配,影响后备猪的培育[4]。
2 猪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应用
猪的生长发育特性表现为出生重小,生长发育迅速,生长期短,沉积脂肪能力强[5]。
据此特点,在生长期给猪提供尽量全价平衡的日粮,提供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以使其以最少的饲料生产出最多的猪肉。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合理确定适宜屠宰时间,对于目前瘦肉需要旺盛的市场,在猪尚未充分沉积脂肪时间就要进行屠宰,一般是6个月龄时屠宰。
三是要注意初生仔猪的护理。
由于猪的胚胎期短,同胎个体多,初生重小,对外界抵抗力弱,如果护理不当,常引起发病或死亡[6-8]。
3 猪的采食特性及利用
猪的采食特性表现为采食能力强,能利用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质饲料。
猪
对蛋白质,脂肪及糖的利用率高,对粗纤维的利用随体重增加而增大。
猪能辨别食物味道,采食时择食性强,特别喜爱甜食。
猪还有坚强的鼻吻,喜好拱土觅食[9]。
根据猪的这些特点,在生产中,一要广辟饲料资源,利用广大农村的丰富农产品作为饲料原料,特别是目前退耕还林种草工程的实施为养猪生产提供充足的饲料。
二要在配合饲料生产中根据猪的年龄确定日粮粗纤维含量。
三是给猪配合日粮时主要选择猪喜食的原料,亦可在饲料中添加无毒副作用的调味剂,以促进猪采食。
四是建造猪舍时要建造的牢固。
猪舍地面要用水泥抹光,防止猪拱墙拱地引起猪舍倒塌和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1-13]。
4 猪的感官特性及利用
猪的感官特性表现为嗅觉和听觉灵敏,如仔猪一生下来,就能靠嗅觉找到母猪乳头。
母猪靠气味能识别自己的仔猪,对于混入的它窝仔猪常进行驱赶,甚至咬伤或咬死。
猪的性联系也是通过嗅觉,成年公猪可以识别发情的母猪。
但猪的视觉不发达,因此猪对事物的识别和判断,主要是靠嗅觉和听觉来完成的[14]。
在生产中,对这些特性的利用一是在并窝合群或“寄养”时,要防止相互咬斗,特别是要防止母猪咬伤咬死寄养仔猪。
二是防止母猪压伤压死仔猪。
由于母猪视觉差,躺卧时看不见仔猪常会压住仔猪,造成仔猪伤亡。
三是保持猪舍环境安静,通风良好,减少猪群骚动,促进饲料转化和营养沉积,促进猪只生长。
四利用公猪嗅觉灵敏,识别发情母猪,以免错过母猪的发情配种时间,影响生产[15-17]。
5 猪的感温特性及利用
猪的感温特性表现为怕热不耐冷。
猪的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厚,阻止大量热量从皮肤散失,猪主要靠呼吸散热,所以猪怕热。
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猪热应激更为明显。
同时猪的皮肤表层薄,被毛稀少,耐寒能力差,在0℃以下,饲料消耗增加,增重减慢[18-19]。
根据猪的这个特性,在生产中一是肥猪生产要发展密闭环境全控式饲养方式,为生长猪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以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转化,促进生长,增加效益。
二是要注意做好仔猪保暖工作。
在仔猪舍和仔猪栏内都要设置供暖设备。
三是夏季高温季节要解决好带仔母猪的母猪降温和仔猪保暖工作[20]。
6 猪的群居特性及利用
猪是群居性动物,表现为稳定的社会位次关系[21]。
根据这一特性,在生产中,一是在猪合群并窝时,群体不易太大不宜经常调群合群,以免猪群经咬斗。
二是合群并窝的猪,个体大小不宜相差太大,否则容易形成僵猪。
四是仔猪出生后要及时给予固定乳头,以免仔猪之间弱肉强食相互争斗,造成伤亡[22]。
7 猪的生活特性及利用
猪的生活特性表现为爱好清洁,不在吃睡的地方排泄粪尿,喜欢在墙角、潮湿、阴蔽、有粪便气味处排泄,喜欢在喝水时排泄。
据此,在养猪生产中一是可以训练猪在固定位置采食,固定位置排泄,固定位置睡觉。
二是可在猪排粪处设置饮水器,使猪集中排粪便于清扫卫生[23]。
参考文献
[1] 刘思衡,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1-11
[2] 张龙志.养猪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7.
[3] 岳奎忠,刘中华,于元松,周家博,谭景和.长白猪和哈白猪超数排卵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06:23-24.
[4] 张守全. 猪的生殖生理与人工授精技术讲座第四讲猪人工授精[J].养猪,2007,04:17-19.
[5] 刘望宏,胡军勇,倪德斌,潘晚平,熊远著.瘦肉型猪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拟合模型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03:335-340.
[6] 马美英,王高峰,南志春. 平衡日粮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9:204+191.
[7] 高莉,郑丽敏,尹健玲,任发政,朱虹,吴平,田立军,任兴超,王凯.我国屠宰企业猪胴体分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建议[J].肉类研究,2009,04:3-6.
[8] 胡启山.仔猪高效护理与饲养的关键技术[J].宁波农业科
技,2008,02:25-27.
[9]杨国明. 猪采食行为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06,03:14-16.
[11] 王金合.几类可利用的新型猪饲料资源[J].四川畜牧兽医,2013,06:44.
[12] 闫平,刘玉芹,孙玉凯.粗纤维对猪营养调控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
医,2004,12:65-66.
[13] 林英海.猪舍内猪栏的建造[J].养殖技术顾问,2010,09:31.
[14] 聂绪明,何明发,杜贵贤. 猪嗅觉在规模养殖场的临床应用[J].畜禽
业,2006,11:33-34.
[15] 爱群.怎样给猪合群[J].农村科学实验,1994,10:34.
[16] 刘军,钟福生,阳水刚.豪猪的发情观察及其鉴定方法初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22-24.
[17] 王爱国,王云龙.猪的环境控制自动化[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8,01:21.
[18] 金岭梅.猪的热应激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家畜生态,1998,03:40-43.
[19] 沈婷.冷应激对猪的影响及其预防[J].安徽农业科
学,2007,36:11839-11840+11842.
[20] 白林,乔绍权,杨凤,吴德.仔猪采暖保温系统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02:150-152+155.
[21] 刘才林.猪群居、争斗及性行为的特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2,05:45.
[22] 李纪泰.规模猪场种猪群饲养管理的技术关键[J].福建畜牧兽
医,2011,06:39-41.
[23] 周道雷,席磊,李保明,施正香.猪的行为特征与饲养方式的改进[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