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合集下载

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硬件描述

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硬件描述

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硬件描述1. 引言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被动光纤接入网络架构。

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是实现光纤到用户接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的硬件进行详细描述。

2. 设备架构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通常由下述硬件模块组成:2.1 光线路终端(OLT)光线路终端(OLT)是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的核心组件之一,主要负责光信号的转发和处理。

OLT通常包括以下硬件模块: - 光传输板:负责与光纤光模块之间的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递给交换芯片。

- 交换芯片:负责EPON协议的解析和转发,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能力。

- 通信接口:提供与上行设备(如核心交换机)和下行设备(如ONU)之间的物理连接。

2.2 电源模块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电源模块负责为设备提供电能,并确保电压和电流的稳定。

电源模块通常包括功率转换器、稳压电路和电源管理单元等。

2.3 风扇模块由于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持设备稳定的温度和工作效果,风扇模块用于散热和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

风扇模块通常包括风扇、温度传感器和风扇控制单元等。

3. 设备接口3.1 光接口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的光接口常用于与光纤光模块进行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光信号。

光接口通常采用SC(Subscriber Connector)或LC(Lucent Connector)等光纤连接器,以保证高质量的光信号传输。

3.2 网口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通常会提供多个网口,用于与上行设备(如核心交换机)和下行设备(如ONU)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网口通常采用RJ45接口,以便与标准以太网设备进行互联。

3.3 控制接口EPON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的控制接口用于与其他管理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网络管理系统(NMS)。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xtu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xtu
10
2、中兴ONU常用设备简介
中兴设备9806H
4个业务槽位,外形尺寸: 带19英寸挂耳 482.6mm×240mm×88.1mm(宽×深× 高) 宽带板卡规格:24线/板 窄带板卡规格:24线/板、48线/板可选 上 行 接 口:GPON光接口采用单模光模块,支持单纤双向的数据 传输。 GPON接口支持下行2.488Gbit/s,上行1.244Gbit/s速率。 EPON光接口提供上下行1.25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实现业务上行 。 功 耗: 150W 满配功耗
接入层设备部分设计 交流
保定分院:曹 峥 2011年08月
目录

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O为N什U么及选O择LT了常G用PO设N备简介
三 接需入 要层注设意备的勘其察他设问计题的注意事项


1
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PSTN
第三波长1550nm
LAN
internet
广播电视网
OLT

信号传输基于IEEE 802.3以太网帧
6
1、华为ONU常用设备简介
华为设备MA5620E/MA5626E
外形尺寸:
不 带 挂 耳:442mm×220mm×44.45mm (宽×深×高) 带19英寸挂耳: 482.6mm×220mm×44.45mm (宽×深×高)
7
1、华为ONU常用设备简介
华为设备UA5000
外形尺寸:2200mm×600mm×600mm(宽×深
×高) 分为主框、附框、从框、从附框。 主框:0、1槽位为电源板;2、3槽位为宽带主控;4 、5槽位为窄带主控;6-16这11个槽位为业务槽位, 业务板的应用要看主控的配置,如果只有宽带主控就 只能支持宽带,只有窄带主控,就只能支持窄带,17 槽位为电路测试板。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引言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是现代家庭和企业接入宽带网络的重要手段,它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丰富的媒体服务。

本文将介绍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其中的关键设备。

体系结构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用户接入层、集中接入层和核心汇聚层。

用户接入层用户接入层是指网络接入点与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层。

在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中,常用的用户接入技术包括有线电视(CATV)网络、光纤到户(FTTH)网络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的宽带接入能力,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需求。

在用户接入层,常见的关键设备有:1.光猫:光猫是将光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用于将光纤网络接入到用户端设备(如电视机、电脑等)上。

2.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用于将有线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与用户设备进行连接,是用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

集中接入层集中接入层是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中连接用户接入层和核心汇聚层的层次。

在集中接入层,用户接入设备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等传输介质与集中接入设备相连。

在集中接入层,常见的关键设备有:1.传输设备:传输设备用于将用户接入设备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转发,保证信号稳定和可靠传输。

常用的传输设备包括光传送设备、数字传送设备等。

2.聚合设备:聚合设备用于将大量用户接入设备的信号进行聚合处理,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

聚合设备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高速的转发能力,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用户设备的接入。

核心汇聚层核心汇聚层是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的顶层,负责将用户数据和媒体内容汇聚到一起,连接到Internet和其他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

核心汇聚层承载着整个网络的传输和转发任务。

在核心汇聚层,常见的关键设备有:1.交换机:交换机是核心汇聚层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交换机具有较高的带宽和较低的延迟,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

5、接入网概述

5、接入网概述

第一章接入网的概念1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窗口其在通信网中的位置,可看作市话端局或远端模块(RSU)与用户之间的部分,主要完成交叉连接、复用和传输功能,一般不含交换功能。

用户接入网覆盖从交换机的交换端口至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设备和传输媒介通常包括用户线系统和复用设备还可以包括数字交叉连接设备远端交换模块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和用户网络接口(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备和传输设施)组成为给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通过管理接口(Q3)实现接入网的配置和管理原则上对接入网可以实现的用户网络接口(UNI)和业务节点接口(SNI)的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接入网是由UNI SNI 和Q3 接口界定的AN 通过这些接口连接到其它网络实体显而易见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到接入网接入网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到业务接点(SN)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通过Q3 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接入网的特点:1、业务量密度低 2、缺乏规模经济,成本高。

3、成本差异大 4、成本与业务量无关 5、运行环境恶劣6、技术变化慢宽带业务需求有5类:1、点播电视(VOD)或准点播电视(NVOD),又称影视点播业务2、交互式图象游戏3、交互式图象业务4、远程教育5、多媒体库中长期的业务需求有以下几类:1、广播电视。

2、事务业务。

3、目标型广告。

用户接入网可分为五个功能组用户端口功能(UPF) 1. 与UNI 功能的终端相连接2. A/D 转换3. 信令转换4. UNI 的激活/激活5. UNI 承载通路/能力的处理6. UNI 的测试7. 控制功能业务端口功能(SPF) 1. 与SNI 功能的终端相连接2. 承载要求即时受理和操作要求映射进核心功能3. 特殊SNI 所需的协议映射4. SNI 测试5. SPF 维护6. 受理功能7. 控制功能核心功能(CF) 1. 接入的承载处理2. 承载通路集中3. 信令与分组信息的复用4. 对ATM 传送承载的电路模拟5. 管理功能6. 控制功能传送功能(TF) 1. 复用功能2. 业务疏导和配置的交叉连接功能3. 管理功能4. 物理媒质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SMF)接入网系统受理功能(AN-SMF) 1. 配置和控制2. 指配协调3. 故障检测和指示4. 使用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5. 安全控制6. 对UPF 及经SNI 的SN 的即时管理及操作要求的协调7. 资源管理用户接入网与交换网相比可概括为如下几个主要的特点:业务量密度低、接入网的成本高、接入网的成本差异大、接入网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大小无关、接入网设备的运行环境差、接入网的投资比例低技术发展缓慢归纳起来主要的接入技术可分为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用户接入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和光纤接入网技术等四种类型接入网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接入网的光纤化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光纤到家即FTTH 但由于成本和目前用户业务需求的限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步到位实现FTTH 这一最终目标而都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光纤用户接入网技术通常可把光纤接入网技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用混合光纤/对绞线铜缆接入网技术的初级阶段和采用纯光纤接入网技术的高级阶段前者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光纤接入网技术根据光网络单元ONU 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FTTC 光纤到路边FTTR 光纤到远端FTTB 光纤到大楼FTTO光纤到办公室FTTH 光纤到家庭等后者即为光纤到家是用户接入网发展的最终目标混合光纤/对绞线铜缆接入网技术即FTTC 光纤到路边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光纤接入网技术用户网络接口(UNI)通过分配一个用户端口可与一个SNI 取得固定关联这与用户端口功能及其要求的操作和控制功能所需的承载能力有关在ITU T 建议中所定义的UNI 在接入网中用于支持当前所提供的接入类型和业务也就是说用户网络接口要能支持各种类型的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ISDN 按需业务永久租用业务及其它业务类型连接到接入网鉴于ITU T 对于PSDN 没有统一的关于UNI 的信令协议方面的建议于是需要采用有关PSTN UNI 的国家标准一个以上的业务节点(SN)可通过单个UNI 接入(即UNI 采用ATM)这称为共享UNI 在这种情况下单个UNI 可以支持多个逻辑接入其中每一个逻辑接入都通过另一个SNI 与不同的SN 相连接单个用户网络接口的用户端口功能(UPF)要求能在UNI 中支持每个逻辑接入(见图2-1)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应对UNI 的传输媒质层进行监控并且配合相对应的SN协调逻辑UPF 的操作控制要求UNI 的类型有模拟电话接口N ISDN 接口B ISDN 接口等目前常用的是Z 接口和T 接口业务节点接口SNI业务节点接口是用户接入网和一个业务节点(SN)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接口要能支持更多的SN 像租用线业务节点视频和音频业务节点等以便连接到接入网满足用户对多种信息的需求SNI 使不同的用户业务能与交换机连接SNI 的类型有对交换机的模拟接口(Z接口)数字接口(V 接口)对节点机的各种数据接口及对宽带业务的各种接口等管理接口(Q3)Q3 是用户接入网及其业务节点(SN)与通信管理网(TMN)之间的接口通过Q3接入网能与TMN 进行通信这样就能将用户接入网的管理纳入到TMN 的整体之中关于用户端口功能(SPF)的管理不同网元(例如AN 和SN)的协调是必要的以形成用户所预约的接入和接入承载能力因此需要标准化的Q3管理接口通过Q3 接口TMN 可对用户接入网实施操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分配功能接入网的管理资源配置和重新分配检测定位和报告接入网的故障位置监视和报告接入网的性能(比特误码率等)进行保密控制和资源管理等V5 接口本地交换机通常以Z 接口连接模拟用户线随着光纤和数字用户传输系统的引入如继续使用Z 接口接入将增加A/D 变换次数这样既带来传输损伤又很不经济另外数据业务的发展要求从TE(用户终端)至LE(本地交换机)之间实现透明的数字连接这些都要求交换机提供数字用户线的接入能力为此开发了本地交换机用户侧的数字接口统称为V 接口早期所开发的V1V4 接口ITU T 没有形成国际标准化的接口为了适应在AN 范围内有多种传输媒介多种接入配置和业务希望有标准化的V 接口能同时支持多种类型的用户接入1994 年ITU T 通过了新型的V5 接口的规范制定了V5.1和V5.2 接口的建议G.964 和G.965V5 接口可支持利用各种不同传输媒质的接入类型和业务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用户终端设备都应具有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交换机都应具备V5接口以便各厂商的设备可在接口上互通V5 接口建立在交换终端(ET)接口基础上是一种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接口用于交换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配合V5.1 接口由一个2048kbit/s 链路组成用于支持下列接入类型模拟电话接入基于64kbit/s 的ISDN 基本接入和用于半永久连接的不加带外信令信息的其他模拟接入和数字接入这些接入类型都具有分配的承载通路即用户端口与V5.1 接口内承载通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在AN 内无集线功能V5.1 接口使用一个时隙传送公共信道信令其他时隙传送话音信号V5.1 接口具有复用功能在AN 和LE 之间的V5.1 接口的数目不受限制V5.2 接口根据需要可以由1~16 个2048kbit/s 链路构成除能支持V5.1 接口所支持的接入类型外还可支持ISDN 一次群速率接入(即30B D 或支持H0 H12 和n 64kbit/s 业务)这些接入类型都具有灵活的基于呼叫的承载通路分配并且在AN 内和V5.2 接口上具有集线功能V5 接口具有重要的分配功能分配通过AN 或LE 的Q3 接口完成当Q3 具有核实和改变一参数的功能时就认为该参数被分配属于同一个用户的不同用户端口可以分配给同一V5 接口或不同的V5 接口备用的2048kbit/s 链路可以分配给同一个V5 接口或不同的V5 接口V5.1 接口可以通过分配而升级为V5.2 接口即使用V5.1 或V5.2 标准中所规定的有关控制协议的措施而升级为V5.2 接口V5.1 接口和V5.2 接口的主要区别如表2-2 所示表2-2 V5.1 接口和V5.2 接口的主要区别V5.1 接口 V5.2 接口只有一条E1 链路按需要可以有1 16 条E1 链路无BCC 协议无用户集线功能E1 时有承载通路连接(BCC)协议支持用户集线隙与用户终端直接一一对应功能E1 承载通路与用户终端动态分配连接不支持ISDN PRA 设备接入支持ISDN PRA 设备接入无保护协议无故障链路切换保护功能有保护协议有故障链路切换保护功能无链路控制协议只对单链路进行链路有链路控制协议可对多链路进行管理管理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信息的类型来分可分为话音接入网技术窄带业务接入网技术宽带业务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方式来分大致可分为1. 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3. 光纤/对绞线铜缆混合接入网技术(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FTTC FTTB通常把3 4 两种方式合为一种统称为光纤接入网技术有时也称为用户光纤环路(FITL Fiber In the Loop)按照通信技术中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有线接入网技术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其中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有线接入网技术1. 用户线对增容系统用户线对增容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现有对绞线铜缆的容量加倍即同一线对上最少可以再挂接一电话机该电话机具有独立的用户号两者可以同时通话互不干扰但是由于受对绞线铜缆传输特性的限制这种系统的扩容系数不高而系统成本相对偏高这种系统主要用于住宅用户对企事业用户来说其容量太低因而较少使用。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NU设备简介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NU设备简介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 N U设备简介(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FiBOOM系列FTTx产品AN5516-01 FTTx局端设备AN5516-01是烽火通信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一代智能型电信级EPON/GPON一体化接入产品。

AN5516-01是一款电信级FTTx 局端设备,可搭建EPON/GPON/10G EPON/WDM PON/P2P通用平台,支持三层汇聚功能,具备小体积、大容量、高密度、高性能的特点,为固网宽带接入、移动基站传输、商务楼宇电子商务等提供可发展性的优质解决方案。

AN5516-01 通常摆放在小区或局端机房内。

在网络侧,AN5516-01 可以提供千兆或者万兆上联接口与IP 网络连接,也可以提供STM-1 光接口或者E1 电口与SDH 或传统的PDH 设备连接。

在用户侧,AN5516-01 设备通过ODN 网络为用户在单根光纤上提供数据、VoIP、IPTV、CATV、TDM 等多种业务。

功能特点:丰富的接口类型·AN5516-01 设备支持多种物理接口种类,上联接口包括:10GE 光接口、GE 光接口、GE 电接口、E1 电接口STM-1 光接口;用户接口包括:EPON 光接口、GPON 光接口;另外还提供各类管理接口、干接点接口及时钟告警接口等。

强大的 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能力·AN5516-01 是一款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设备,可实现EPON 和GPON 业务的混合接入。

支持IEEE 802.3ah-2005 标准规定的EPON 功能,严格符合ITU-T G.984 系列标准;具备良好的互操作性支持扩展的OAM 功能,具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支持多种类型ONU,例如:SFU、盒式MDU(包括LAN 型和xDSL 型)、插卡式MDU 以及HGU 型ONU 等,提供大容量PON 传输带宽。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接入网设备是指在通信网络中用于将终端设备接入核心网络的设备。

它们通常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设备。

路由器是一种用来在多个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

通过它,不同的网络可以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它能实现路径的选择和数据的转发,是整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换机是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

它通过学习和过滤学习数据包的源 MAC 地址和目的 MAC 地址,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过滤,是局域网内实现设备之间通信的关键设备。

网关是一种连接两种不同协议网络的设备,它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并且能够将数据从一个协议转换为另一个协议,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重要设备。

这些接入网设备在通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将终端设备连接到核心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

在今后的通信网络发展中,接入网设备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支持。

华为FA02接入网设备概述

华为FA02接入网设备概述

目录第1章设备概述.....................................................................................................................1-11.1 引言....................................................................................................................................1-11.2 设备简介.............................................................................................................................1-21.3 设备特点.............................................................................................................................1-31.3.1 应用.........................................................................................................................1-31.3.2 配置.........................................................................................................................1-31.3.3 维护.........................................................................................................................1-41.3.4 对外接口..................................................................................................................1-41.3.5 组网.........................................................................................................................1-41.3.6 监控和供电..............................................................................................................1-51.4 设备配置.............................................................................................................................1-51.4.1 整机配置..................................................................................................................1-61.4.2 业务框配置............................................................................................................1-121.4.3 单板配置................................................................................................................1-141.5 设备组成...........................................................................................................................1-161.5.1 供电模块................................................................................................................1-171.5.2 主控模块................................................................................................................1-171.5.3 测试模块................................................................................................................1-181.5.4 用户接入模块.........................................................................................................1-191.5.5 传输模块................................................................................................................1-191.5.6 监控模块................................................................................................................1-201.5.7 配线模块................................................................................................................1-201.6 组网应用...........................................................................................................................1-211.6.1 SDH组网方案........................................................................................................1-211.6.2 MSTP组网方案.....................................................................................................1-211.6.3 VP Ring组网方案..................................................................................................1-221.6.4 STM-1 ATM组网方案............................................................................................1-231.6.5 级联组网方案.........................................................................................................1-231.6.6 单级组网方案.........................................................................................................1-251.7 接口规范...........................................................................................................................1-261.8 机电规范...........................................................................................................................1-271.9 技术指标...........................................................................................................................1-291.9.1 设备尺寸和重量.....................................................................................................1-291.9.2 环境条件................................................................................................................1-301.9.3 供电要求................................................................................................................1-351.9.4 功耗.......................................................................................................................1-361.10 性能指标.........................................................................................................................1-381.10.1 系统接口指标.......................................................................................................1-381.10.2 系统可靠性指标...................................................................................................1-40第1章设备概述1.1 引言电信网按功能可分为交换网、传送网、接入网三部分,其中接入网位于电信网络的末端,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窗口。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NU设备简介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NU设备简介

FiBOOM系列FTTx产品AN5516-01 FTTx局端设备AN5516-01是烽火通信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一代智能型电信级EPON/GPON一体化接入产品。

AN5516-01是一款电信级FTTx 局端设备,可搭建EPON/GPON/10G EPON/WDM? PON/P2P通用平台,支持三层汇聚功能,具备小体积、大容量、高密度、高性能的特点,为固网宽带接入、移动基站传输、商务楼宇电子商务等提供可发展性的优质解决方案。

AN5516-01 通常摆放在小区或局端机房内。

在网络侧,AN5516-01 可以提供千兆或者万兆上联接口与IP 网络连接,也可以提供STM-1 光接口或者E1 电口与SDH 或传统的PDH 设备连接。

在用户侧,AN5516-01 设备通过ODN 网络为用户在单根光纤上提供数据、VoIP、IPTV、CATV、TDM 等多种业务。

?????????????????????????????????????????????????????????????????功能特点:丰富的接口类型·AN5516-01 设备支持多种物理接口种类,上联接口包括:10GE 光接口、GE 光接口、GE 电接口、E1 电接口STM-1 光接口;用户接口包括:EPON 光接口、GPON 光接口;另外还提供各类管理接口、干接点接口及时钟告警接口等。

强大的 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能力·AN5516-01 是一款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设备,可实现EPON 和GPON 业务的混合接入。

支持IEEE 802.3ah-2005 标准规定的EPON 功能,严格符合ITU-T G.984 系列标准;具备良好的互操作性支持扩展的OAM 功能,具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支持多种类型ONU,例如:SFU、盒式MDU(包括LAN 型和xDSL 型)、插卡式MDU 以及HGU 型ONU 等,提供大容量PON 传输带宽。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设备
速率
设备配置:包 括光缆、光接 收机、光发射 机、光放大器 等设备,支持 多种业务需求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关键设备
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的组成:接收机、 调制器、混合器、放大器等
前端设备的功能:接收、处 理和传输电视信号
前端设备的分类:模拟前端 和数字前端
前端设备的选型:根据覆盖 范围、用户数量等因素进行
传输技术特点
传输速率高: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满足用户对高清晰度视频和宽带互联网的需求。 传输容量大:具备大容量传输能力,可以同时传输多种业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传输质量稳定:采用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输距离远:支持长距离传输,可以覆盖较大的服务区域,提高网络覆盖范围。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概述
终端设备类型
终端设备功能
终端设备应用场景
网管设备
网管设备的功能:对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进行管理和控制
网管设备的组成:硬件、软件和网络管理系统 网管设备的作用:提高网络性能、保障网络安全、提供故障诊断和排除 等功能 网管设备的选型:根据网络规模、业务需求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选择
宽带有线电视接入网系统技术 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城域网:连接城市内各个区域之间 的网络,提供中速数据传输
用户终端:用户使用的设备,如计 算机、电视等
体系结构特点
宽带网络架构: 采用星型拓扑 结构,具有高 可靠性、高带 宽和低延迟的
特点
传输协议:采 用IP协议,支 持多种业务, 如语音、数据
和视频等
接入方式:采 用光纤接入和 同轴电缆接入, 支持多种接入
网中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展望
5G与有线宽带的融合发展

PON网络组网及设备介绍

PON网络组网及设备介绍

05 灵活扩展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 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接 入网技术,采用点到多点 (P2MP)结构,由光线路 终端(OLT)、光分配网络 (ODN)和光网络单元( ONU/ONT)组成。
PON网络可提供高带宽接 入,满足大流量业务需求 。
光纤传输距离远,可覆盖 较大范围。
升级需求分析
分析现有PON网络的业务需求和未来 发展趋势,确定网络升级的目标和需求

实施计划制定
根据升级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资源准
备等。
升级方案制定
根据升级需求,制定相应的升级方案 ,包括设备替换、软件升级、网络结 构调整等。
升级实施与测试
按照实施计划进行网络升级工作,并 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升级后 的网络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04
PON网络维护与故障排除
PON网络维护流程与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对PON网络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光纤、光分路器、ONU等设 备,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PON网络配置数据,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网 络。
性能监控
实时监控PON网络的性能参数,如光功率、误码率等,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加强产业链合作
加强PON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 作,形成产业协同和共赢的局面,推 动PON产业的健康发展。
完善标准和规范
制定和完善PON网络的标准和规范, 促进不同厂商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关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PON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网 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加强相关技 术和措施的研究和应用,确保用户数 据的安全和隐私。

接入网介绍讲解

接入网介绍讲解

02
安全漏洞管理
03
人员安全管理
定期对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 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设备安全。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制定安 全管理制度,规范人员操作行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
不同无线技术的混合接入网
将不同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融合,实现多场景下 的宽带接入服务。
03
接入网设备
接入网设备介绍
01
接入网设备是用于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核心网络之间的网络设 备,是整个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接入网设备包括光网络单元(ONU)、光线路终端(OLT)、
交换机、路由器等。
接入网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接入网络的接口,实现用户
接入网市场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接入网市场竞争越来 越激烈,各大运营商都在加大投入,提升网络质量和服务 水平。
融合发展趋势
未来接入网市场将呈现融合发展趋势,各种接入技术将相 互融合,形成综合接入能力,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创新发展
未来接入网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技术、业 务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03
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接入网设备功能
数据传输
接入网设备能够提供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和接口标准。
路由交换
接入网设备可以实现路由和交换功能,支持 多种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
用户管理
接入网设备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 认证、授权、计费等。
安全管理
接入网设备可以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数据加 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02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具有高速移动数据传输、多媒体

接入网基本介绍

接入网基本介绍
▪ ·模块间互连接口的2M链路,用于与PV8单元相连; ▪ ·HGRP接口的2M链路,与RSA单元、RSP单元、
WSA单元相连; ▪ ·BAM接口的2M链路,与BAM相连; ▪ ·ISDN的30B+D接口; ▪ ·E1租用线。
▪ PV8主控框
▪ H302PV8系统包括一系列新开发的单板和母 板:H302PV8、H302RSP、H301HWC、 H301HWT、H301HGB、H301HIB,通过槽 位调整和配线来共享TSS、PWX等公用资源, 通过增加PV8带扩展框HW数量和灵活的交换 功能满足框间资源共享。02PV8系统主要是 产品规格变化,因此在接入网中的位置和组 网方式仍和01PV8系统相同
▪ 3、 PV8-10主控框与RSP-14用户框之
间电源互助时,以2框或者3框互助。
▪ TSS板
▪ TSS测试板仅能配置在HGB框,每个ONU配 置一块,通过配线实现框间互助,完成对整 个ONU内用户板的各种指标测试。
▪ 用户级单板
▪ 用户级单板包括:ASL、DSL、SRX、HSL、 VFB、CDI、DDU等单板。提供各种用户级 业务。
第二节 用户单元
▪ 在主控框使用PV8-10主控框(H302PV8板 +HGB母板)的时候,用户单元一般采用 RSP-14用户框(H302RSP板+HIB母板) 或RSP-10用户框(H302RSP板+HGB母 板)。
• 2.1 RSP-14用户框
▪ RSP-14用户框的槽位配置如下图所示
单板介绍
▪ (2)RSP的工作方式
▪ 在RSP单元中,RSP可设置成三种工作方式:远端 工作方式、近端工作方式、准近端工作方式。
▪ 1、远端工作方式:又叫E1工作方式,此种方式在 GV5-I主控框带RSP用户框时采用。

GPON原理及设备介绍

GPON原理及设备介绍

GPON原理及设备介绍GPON全光纤接入网(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的光纤通信技术。

它基于光纤传输和分布式光纤组网技术,通过单模光纤实现用户与中心局之间的大数据传输,提供高速宽带接入和多种业务的传输能力。

GPON的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光线路终端(OLT)、光分纤器(ODN)和光网络终端(ONT)。

光线路终端(OLT)是GPON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与中心局连接,负责光纤传输信息的调度和分发。

OLT包括光传输设备和交换机,它能够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将其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用户端,同时也能将中心局的数据传输给用户。

OLT还具备对用户进行管理、监测和控制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OLT设备有华为、中兴、烽火等多个厂家提供。

光分纤器(ODN)是GPON的光分配设备,主要用于将光信号分配给各个用户。

它包括光纤、光分纤盒和光分纤器。

光分纤器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能够将输入的光信号分配给各个输出端口,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条光纤的功能。

光分纤器还能够对光信号进行分光、分布和合并处理,以达到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带宽的目的。

总的来说,GPON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光纤通信技术,通过光纤传输实现用户与中心局之间的大数据传输。

它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纤器(ODN)和光网络终端(ONT)等多个设备,实现了数据的调度、分发和接收。

GPON技术具有带宽大、延迟低、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可以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接入和多种业务传输的需求。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应用于固定宽带接入、智能家居、企业网络等领域。

接入网基础知识

接入网基础知识
光纤接入技术
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具有高带宽、 低损耗、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未 来宽带接入的主要发展方向。
无线接入技术
Wi-Fi技术
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具有移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传输距离短,需 要布设大量接入点。
4G/5G移动通信技术
利用电磁波传输数据,具有高速移动、大容量等优点,但需要大规模投资建设 基站。
接入网功能
传输功能
接入网负责传输用户生成的数据、 语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确保数 据安全、可靠地传输到目的地。
汇聚功能
接入网可以将多个用户的数据进 行汇聚,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 可靠性。
接入控制功能
接入网负责对接入用户进行认证、 授权和管理,确保用户只能访问 其授权使用的业务。
接入网分类
有线接入网
光纤接入技术
PON技术
无源光网络技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 中传输数据,具有高带宽、抗干扰能 力强等优点,是当前主流的光纤接入 技术。
AON技术
有源光网络技术,利用有源光器件进 行数据传输,具有灵活扩展、易于管 理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混合接入技术
HFC技术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技术,结合了光纤和同轴电缆的优点,具 有传输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常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 宽带化改造。
详细描述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接入网不再仅仅 局限于传统的宽带接入,而是逐渐与这些技术融合, 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网络服务。
智能化发展
总结词
接入网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网络管理和维护 的效率。
详细描述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接入网的管理和维 护变得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故障自动诊断、流量自动 调度等功能,提高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技术说明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技术说明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技术说明1. 引言光纤用户接入设备(OLT,Optical Line Terminal)是光纤接入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实现光纤网络到用户之间的通信传输。

本篇技术说明将介绍光纤用户接入设备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的基本原理光纤用户接入设备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模块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以太网接口和用户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主要由光接收模块、光发送模块、以太网接口、通信处理芯片等组成。

光接收模块负责接收从用户终端设备发送过来的光信号,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通信处理芯片进行进一步处理。

光发送模块负责将通信处理芯片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通信处理芯片是光纤用户接入设备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包括数据的解封装、解码、整理等操作,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3.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的主要功能光纤用户接入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光纤网络接入光纤用户接入设备通过光纤网络与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功能。

它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接入方式,包括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口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2 数据的传输和管理光纤用户接入设备负责将用户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传输和管理。

它可以将数据进行解封装、解码等操作,并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目标设备。

3.3 安全性管理光纤用户接入设备需要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它可以通过密码认证、数据加密等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3.4 负载均衡光纤用户接入设备可以对用户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负载均衡处理,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4. 光纤用户接入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光纤用户接入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维护保养定期对光纤用户接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清洁光纤接口,防止灰尘和污染物降低传输质量。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功耗:平均160W,最大260W
机柜外形尺寸:2000mm×600mm×600mm(高×宽×深)
机框外形尺寸:266.5mm ×482.0mm × 318.5mm(高×宽×深)
14
2、中兴OLT常用设备简介
中兴设备C300
机柜:19英寸机柜 2200 mm × 600 mm
× 300 mm ,(高×宽×深)。
15
3、烽火ONU常用设备简介
烽火设备AN5006-20
外形尺寸:带19英寸挂耳 机框尺寸为440mm×89mm×250mm(宽×高×深)。
功耗:峰值功率<150W,平均功率<95W 。设备为交直流一体机框可根据实际需求匹
配交流或直流的电源线。
FTTx 示意图
板卡规格:宽带板卡:32线/板,窄带板卡32线/板、64线/板可选
TDM
over
Ethernet TDM over Ethernet
(PWE3, CESoEthernet)or native TDM)
(PWE3, CESoEthernet)OMCI Nhomakorabea无
ITU-T G.984 (强)
Ethernet OAM(弱,厂家扩展)
低OPEX
中OPEX
5
目录

ONU及OLT常用设备简介
机框尺寸(宽×深× 482.6mm×275.8mm×441.7mm(宽×深×高) 高,带挂耳)
直流工作电压
额定电压:-48V 范围:-40.5V~-57.0V
单框满配置功耗 单框重量
小于1160W 空框(不包含风扇框和防尘网):10.5kg 满配置:30kg
10
1、华为OLT常用设备简介
华为设备5683T

2-PON接入网简介

2-PON接入网简介

PON接入网示例
TDM PON主要技术对比
无源P2MP
BPON FSAN提出,ITU-T 标准化;
EPON IEEE EFM工作组标 准化,编号802.3ah;
GPON FSAN提出,ITU-T 标准化;
ATM封装;
目前标准化最完善; 没有得到市场认可。
以太网封装;
标准完善; 产品开始在市场上迅 速应用。
五种类型的MPCP帧
GATE(OLT发出) 允许接受到GATE帧的ONU立即或者在指定的 时间段发送数据 REPORT(ONU发出) 向OLT报告ONU的状态,包括该ONU同步到哪 一个时间戳,以及是否有数据需要发送 REGISTER_REQ (ONU发出) 在注册规程处理过程中请求注册 REGISTER (OLT发出) 在注册规程处理过程中通知ONU已经识别了注册请 求。 REGISTER_ACK (ONU发出)(注册确认)
MPCP的初始化阶段——自动发现和测距
自动发现
– 完成自动发现过程后才使能数据通 路 – 周期性进行自动发现
MPCP的正常工作模式——DBA
DBA——动态带宽分配,DBA的实现算法不在EPON规范内要求 DBA的两种实现机制 – Report方式:广泛采用,精确控制(SR-DBA:状态报告DBA) – Idle帧检测方式:很少采用(NSR-DBA:非状态报告DBA) SR机制中,所有ONT向所属OLT发送上行数据队列状态信息,OLT据此优化上行带宽分配。 OLT 根据队列信息、每个用户的SLA和应用需求等因素为每个ONT分配适当的带宽。 NSR机制中,OLT根据历史传输信息估计ONT数据队列的状态。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没有数据发送 时,ONT会发送空闲帧,监控到这些信息的OLT将会降低该ONT的带宽。状态发生变化时,OLT会 为某个给定的ONT增加带宽。 DBA是由OLT全局控制的,不同于以太网的带宽争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入网设备部分介绍
1. 引言
接入网设备是指用于连接用户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设备,是实现用户接入互联
网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接入网设备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常见的接入网设备进行介绍。

2. 接入网设备的概念
接入网设备是指位于用户侧,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接入核心网之间的网络设备。

它扮演着网关的角色,负责将用户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接入核心网上,并将接入核心网上的数据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接入网设备通常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如有线接入(如以太网、电力线通信)和无线接入(如Wi-Fi、蓝牙等),以满足不同用
户设备的接入需求。

3. 接入网设备的主要功能
3.1 数据转发
接入网设备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数据转发。

它负责将用户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包
转发给接入核心网或其他用户设备。

数据转发通常采用路由器或交换机来实现,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进行转发。

3.2 接入鉴权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接入网设备还需要进行接入鉴权。

它会验证用户设备
的身份或提供登陆认证功能,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络。

接入鉴权通常通过使用用户名、密码、证书等方式进行。

3.3 安全防护
接入网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安全防护。

它可以支持各种安
全协议如VPN、IPSec等,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此外,接入网设备还需要防止网
络攻击,如入侵检测、防火墙等功能。

4. 常见的接入网设备
4.1 路由器
路由器是最常见的接入网设备之一,它能够实现数据的转发和流量控制功能。

路由器通常带有多个网络接口,包括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和多个网络,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4.2 交换机
交换机也是常见的接入网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局域网中数据的转发。

交换机可
以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设备,减少网络拥堵情况下的数据冲突。

4.3 网络接入服务器
网络接入服务器是一种用于实现用户设备接入认证的设备。

它可以验证用户终
端设备的身份并提供鉴权功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接入服务器通常与AAA (认证、授权和会计)服务器一起使用。

4.4 网络交换设备
网络交换设备是一种用于多用户接入的设备,它可以将接入用户的数据传输到
核心网上。

网络交换设备通常采用高性能、可扩展的架构,以满足大量用户设备的接入需求。

5. 总结
接入网设备是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用户终端设备与接入核
心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转发。

接入网设备具有数据转发、接入鉴权和安全防护等主要功能。

常见的接入网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络接入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接入网设备的作用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