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ttps://img.taocdn.com/s3/m/6627c05510661ed9ad51f368.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紫外乳酸脱氢酶法作业指导书1、前言试验名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英文名称:ALT,方法:紫外-乳酸脱氢酶法。
本文件适用于安阳鼎城糖尿病医院检验科生化实验室,目的是指导工作人员正确的在科华KHB4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血浆样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本试验用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脏中有较高的浓度,而在肾、心、骨骼肌、胰、脾、肺脏中则含量较少,ALT升高通常是由某些与肝脏有关的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
在急性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时,ALT明显高于AST,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慢性肝炎病人ALT则低于AST,ALT升高也见于广泛损伤和肌肉疾病、伴有休克的循环衰竭、缺氧、心肌梗塞和溶血性疾病。
2、测定原理本试验测定原理以IFCC推荐的方法为基础,实验分两步进行测定原理如下:a、样本中的ALT催化丙氨酸氨基转换至α-氧代戊二酸,生成丙柄酸和L-谷氨酸。
b、枘柄酸被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还原为L-乳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从而合340nm处的光吸收值下降,通过监测340nm处光吸收值下降的速率,可以测定ALT的活力。
L-丙氨酸+α-氧代戊二酸ALT丙酮酸+L-谷氨酸LDH L-乳酸+ NAD+丙酮酸+NADH3、试剂试剂生产商:长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剂型:液体双试剂。
包装量:R1:4*40ml R2:4*20ml注册号:沪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400056号。
生产许可证号:沪药管械生产许20030916号。
基本成份:试剂1:L-丙氨酸600mmol/l乳酸脱氢酶﹥1820u/lNADH0.26mmol/lTris缓冲液80mmol/l试剂2:Tris缓冲液80mmol/lα-氧代戊二酸36mmol/lEDTA 5.0mmol/l储存条件和有效期:试剂避光储存于2―8℃可稳定12个月。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aa419879563c1ec5da71a1.png)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⑴样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丙氨酸的氨基转换至α-氧代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⑵丙酮酸被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还原为L-乳酸的同时还原型辅酶I(NADH+ H+)被氧化为辅酶I(NAD+),而使波长340nm处的吸光度值下降。
通过对波长340nm处吸光度值的下降速率进行监测,即可测得样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
(3)样本中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可由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在测定的延迟时间内快速、完全地消除,不会对测定产生干扰。
ALTL-丙氨酸 + -酮戊二酸丙酮酸 + L-谷LDH(乳酸脱氢酶)氨酸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 NAD+ + H2O3 标本3.1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3.2 类型:血清。
3.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T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试剂1 L丙氨酸 600mmol/L 乳酸脱氢酶>1820U/L(R1):NADH 0.26mmol/LTris缓冲液 80mmol/L试剂2(R2):Tris缓冲液80mmol/L α氧代戊二酸36mmol/LEDTA 5.0mmo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实验操作规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实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beb07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7.png)
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保证血液检测的结果正确性,规范实验操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2.适用于本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术语:无。
3.职责:3.1.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最终实验室报告的签发。
4.操作说明4.1.实验原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作用于由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组成的基质产生丙酮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形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红棕色。
反应过程如下:α酮戊二酸 + L丙氨酸→ L-谷氨酸 + 丙酮酸L-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 + 水4.2.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ALT测定试剂盒、100μl加样器、一次性吸头、37℃水浴箱、DNM-9602酶标仪。
4.3.实验操作步骤:4.3.1.将基质液37℃保温5min。
4.3.2.微孔板上设定1个空白对照,3个标准孔,其余为样品孔。
4.3.3.各孔加缓冲液、基质液、丙酮酸与样品量如下:4.3.3.1.空白孔:10ul磷酸缓冲液后,再加50ul基质液。
4.3.3.2.标准孔:10ul磷酸缓冲液,加5ul丙酮酸标准液,再加45ul基质液。
4.3.3.3.样品孔:分别加样本10ul,加50ul基质液。
4.3.4.适当震荡混匀,置37℃温育30min。
4.3.5.每孔加2,4二硝基苯肼50ul,混匀后置37℃温育20min。
4.3.6.每孔加NaOH溶液150ul, 混匀后,置37℃温育5min。
4.4.结果判读:4.4.1.双波长(492nm,参考波长630nm),以空白孔为零点,测定标准液与样品的OD值。
4.4.2.CUT OFF值为3个标准孔的平均值。
4.4.3.若样品OD值大于或等于CUT OFF值,为阳性。
4.4.4.若样品OD值小于CUT OFF值为阴性。
4.5.注意事项4.5.1.严重脂血,溶血或黄胆血清可使吸光度明显增加,因此检测此类标本应作血清对照管。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5c89ff1fe4733687f21aa93.png)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1.实验原理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FCC)推荐的紫外连续监测法。
ALTL-丙氨酸+ -酮戊二酸丙酮LDH(乳酸脱氢酶)酸+ L-谷氨酸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NAD++ H2O 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样品中ALT的活力成正比,在340nm处NADH呈现特性吸收峰,而NAD+则没有。
因此,可在340nm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A/min),计算出ALT的活性单位。
2. 标本: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
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欧泰克ALT测定试剂盒6.1.1 试剂组成Tris缓冲液pH 7.4 80mmol/LL-丙氨酸800mmol/LLDH(乳酸脱氢酶)≥1200U/La-酮戊二酸18mmol/LNADH 0.18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罗氏公司提供的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7. 仪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精品文档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9b1e845b84ae45c3b358cd5.png)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 2.熟悉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具体操作 方法。 3.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在37℃、 pH7.4的条件下,可催化基质(底物)液中 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改原赖氏法的反应温度(40℃改为37℃)和底物浓度(改为低 浓度)的改良赖氏法,对卡门氏单位的科学套用,使比色 法一些缺陷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克服,使其结果与速率法较 为一致,能较好反映酶的真实活性。 由于赖氏法设计的底物浓度,如a-酮戊二酸不足,反应速度 只能达到最大速度的65%;显色剂2,4-二硝基苯肼的用量只 及反应液中酮酸浓度的一半;保温30min的酶促反应后, 新生成的丙酮酸和未用完的a-酮戊二酸存在着无法人为控 制的竞争显色的几率问题,如此等等,使赖氏法的重现性 较差,在测量精度上仍与连续监测法相差甚大。
尽管基质液中余下的a-酮戊二酸同样可生成红棕色苯腙硝 醌化合物而影响测定结果,但因其量不多,加之对505nm 的吸光度远不如丙酮酸生成的苯腙硝醌化合物强,尤其用 标准曲线作测定时,所用的酶活性单位通过卡门氏分光光 度速率法矫正,摈弃了赖氏法一些固有弊端,结果比其他 比色法准确。故卫生部临检中心建议国内无条件使用连续 监测法的单位使用赖氏法。1981年全国常规生化检验方法 学术讨论会认为赖氏法测定ALT活性较为合理,全国肝炎 协作会议也建议统一使用改良赖氏法。
【方法评价 】 ALT活性测定主要有两类。一是卡门氏(Karman)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酶促反应速率。其原理如 下: 由于NADH在波长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因此 ALT的活性可通过NADH的减少量,亦即通过 340nm吸光度的减少量间接作出定量测定。这一 方法特异性、准确性高。但是此法除要加入待测 酶ALT的底物外,还需要加入指示酶LDH及其辅 酶NADH,又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因此不易为 一般临床化验室推广。,要求各S管和U管进行双管平行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操作程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24536f9f705cc175527099f.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操作程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属于转氨酶类,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参与肝细胞内的新陈代谢,在血液中不发挥催化作用。
采用速率法测定,能有效地降低内源性物质的干扰,使测定结果较为准确。
主要用于肝脏等疾病的诊断。
实验原理L-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在ALT 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丙酮酸被试剂中的LDH 还原为L-乳酸,同时NADH 被氧化为NAD +,通过监测340nm 处吸光度值下降的速率,可以测定ALT 活力。
样本中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可由试剂中LDH 在初始孵育期内快速、完全地消除,不会干扰测定。
反应如下:L-丙氨酸 + a-酮戊二酸丙酮酸 + L-谷氨酸丙酮酸 + NADH L-乳酸 + NAD+样本中丙酮酸 + NADH L-乳酸 + NAD+试剂与仪器1. 试剂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由上海复兴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化学组成:R1: L-丙氨酸600mmol/L 乳酸脱氢酶 >1820U/L NADH 0.26mmol/L Tris 缓冲液 80mmol/L R2: Tris 缓冲液 80mmol/L a-酮戊二酸 36mmol/LEDTA5.0mmol/L在开展项目之前或更换试剂品牌时,将以上工作参数输入到仪器内,并按要求进行调整后,方可进行实验。
技术性能指标:试剂空白起始吸光度(340nm37℃)≤1.60A 。
线性范围:450U/L ±10%。
准确度:相对偏差(RE%)≤±10%。
精密度: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5%;批间精密度相对极差(%)≤5%。
储存条件、有效期:储存于2~8℃,避光可稳定12个月。
启用后可稳定30天。
混浊或以蒸馏水为空白在340nm 处光吸收值高于1.0A 时,则不能使用。
ALTLDH LDH计算公式: ALT(U/L )= K= ——————————式中 TV=总反应体积(mL )SV=样本体积(mL )6.3=NADH 在340nm 处的毫摩尔吸光系数P=比色杯光径(cm )K 为工作参数表中的【K Factor 】以上是依据化学实验计算测试结果的公式,全自动分析时将工作参数(K 值)输入仪器即可。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https://img.taocdn.com/s3/m/5c9c10a6284ac850ad024267.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检测目的规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标本采集(1)ALT测定可以采用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2)稳定性:在室温(20℃)可以保存48小时,在4℃冰箱可保存l周,在一25℃以下可保存1个月。
(3)建议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并及时分离血清。
3.测定方法(1)方法:速率法(2)原理:在ALT速率法测定中酶偶联反应式为L一丙氨酸+α一酮戊二酸 A L T 丙酮酸+L一谷氨酸丙酮酸+NADH+H+L D H L一乳酸+NAD++H20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标本中酶活性呈正比,在340nm波长处,NADH呈现特征性吸收峰,而NAD+则没有。
因此,可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 - △A/min),计算出ALT的活性单位。
4.试剂试剂成份实验深度RⅠa-酮戊二酸NADH乳酸脱氢酶(LDH)15mmol/l0.18mmol/l≥5000U/LRⅡTris缓冲液(PH7.3)L-丙氨酸100mmol/L 500mmol/L5.校准(1)校准物的准备与保存,严格按照购置说明执行。
(2)校准频率:①新仪器设备在开始使用时;②设备进行重要维护保养以及发生故障维修之后;③试剂盒在仪器上28天后;④试剂批号更改后;⑤更换试剂厂家后;⑥由室内质控结果决定;⑦定期校准,可由实验室根据检测系统(仪器与试剂)的情况自行决定校准周期。
6质量控制(1)质控品:质控品应选择稳定、瓶间差小、基质效应小的物质。
同时,因为是定量检测项目,所以应选择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质控品,这样有利于在不同的医学决定性水平上监测方法的性能。
(2)质控方法的选择:备选的质控规则如下:12s(一个质控结果超出i±2SD为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
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i±3SD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失控,存在随机误差)。
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i±2SD,提示失控,存在系统误差)。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精)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精)](https://img.taocdn.com/s3/m/64e26a26ddccda38366baf02.png)
【计算】
• ALT(U/L)= AU/As × 100 • 【参考范围】 • 0~50U/L(二硝基苯肼法) • 【临床意义】 • 1.血清ALT活性增高可见于下述疾病:(1)肝胆疾病 传
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 胆管炎和胆囊炎等;(2)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 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3)骨骼肌疾病 多 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如氯丙嗪、异烟肼、
利福平、奎宁、地巴唑、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 氯化碳、有机磷等。停药后ALT活性就可下降。
•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丙酮酸 + L-谷氨酸 • 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丙酮酸-2,4-二硝
基苯腙
操作方法水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 2、操作方法 试剂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基质液(μ L)250
250
250
标准液(μ L)-
50
-
样品(μ L)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2、 4-二硝基苯肼法)
实验目的
• 掌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终点法)
的原理
• 熟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临床应
用
实验原理
• 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EC 2.6.1.2) 催化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加入2,4-二硝基 苯肼终止酶反应,并与丙酮酸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在波 长510nm处读取吸光度,即可计算出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的活性。
-
50
蒸馏水(μ L)50
标曲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赖氏法优选PPT文档
![标曲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赖氏法优选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44c1ef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0.png)
【实验要求】
掌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赖氏法)的 原理
操作方法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了解试剂的配制和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混合37℃水浴30分钟
1份4N 氢氧化钠和9份蒸馏水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催化下生 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催化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加入2,4-二硝基苯肼终
止酶反应,并与丙酮酸生成丙酮酸-2,4-二硝 以空白调零,测定管吸光度减去对照管吸光度的差值为标本的吸光度,用该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ALT的卡门单位。
或者以对照管调零,直接读出测定管吸光度值,用该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ALT的卡门单位。 混合37℃水浴30分钟
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在波长 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卡门氏单位为横坐标,各标准管的吸光度值对活性单位作图,即为标准曲线。
3. 标本的测定 按表2操作。
表二: 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如氯丙嗪、异烟肼、利福平、奎宁、地巴唑、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有机磷等。
混合37℃水浴30分钟
或者以对照管调零,直接读出测定管吸光度值,用该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ALT的卡门单位。
以空白调零,测定管吸光度减去对照管吸光度的对差照值为管标本的吸光度,用该值样在标品准管曲线上查得ALT的卡门单位。
混合37℃水浴30分钟
(了3解)试骨剂骼的肌配疾制病和基多临质发床性意液肌义(炎。、ul肌)营养不良等。
250
掌混握合血 37清℃丙水氨浴酸30氨样分基钟品转移(酶u测l)定(赖氏法)的原5理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方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7929c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8.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方法操作规程【产品名称】通用名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试剂盒(IFCC法)【预期用途】该试剂盒采用IFCC法,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肝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检验原理】在ALT催化下,从丙氨酸转移到2个氨基到α-酮戊二酸上,生成产物谷氨酸和丙酮酸。
后者通过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转变成乳酸,在340nm波长条件下检测到NADH吸光度下降速率,与ALT的活力成比例。
L-ALT丙酮酸+ L-谷氨酸+LDH L-乳酸+NAD++H2O【主要组成成份】R1:Tris缓冲液150mmol/LL-丙氨酸750 mmol/L乳酸脱氢酶(LDH) 1200U/LNADH 0.4mmol/LR2:α-酮戊二酸90mmol/LNADH 0.9mmol/L*不同批号试剂盒各组分请勿混用。
【储存条件与有效期】未开启的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
【适用仪器】迈瑞B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P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若需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参数,请随时和公司联系。
建议用户在不同仪器上使用本产品时,根据实验室情况进行验证。
【样本要求】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浆样本,采集后及时测定,应避免污染。
【检验方法】试剂准备R1:即用液体试剂R2:即用液体试剂测定条件波长340nm温度37℃分析类型动力学法反应方向下降反应操作步骤* ΔA/min=ΔA/min样本管—ΔA/min空白管* 试剂和样本量可根据不同生化分析仪要求按比例适当增减。
校准校准品类型S1:生理盐水S2:迈瑞配套校准品推荐进行2点线性校准校准周期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更换试剂批号时仪器关键零部件更换时室内质控失效时质控每批样品检测时,建议使用迈瑞公司提供的配套质控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迈瑞生化项目SOP文件
![迈瑞生化项目SOP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217182cc22bcd126ff0cdd.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方法操作规程【产品名称】通用名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试剂盒(IFCC法)【预期用途】该试剂盒采用IFCC法,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肝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检验原理】在ALT催化下,从丙氨酸转移到2个氨基到α-酮戊二酸上,生成产物谷氨酸和丙酮酸。
后者通过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转变成乳酸,在340nm波长条件下检测到NADH吸光度下降速率,与ALT的活力成比例。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 L-谷氨酸丙酮酸+NADH+H+L-乳酸+NAD++H2O【主要组成成份】R1:Tris缓冲液150mmol/LL-丙氨酸750 mmol/L乳酸脱氢酶(LDH) 1200U/LNADH 0.4mmol/LR2:α-酮戊二酸90mmol/LNADH 0.9mmol/L*不同批号试剂盒各组分请勿混用。
【储存条件与有效期】未开启的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
【适用仪器】迈瑞B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P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若需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参数,请随时和公司联系。
建议用户在不同仪器上使用本产品时,根据实验室情况进行验证。
【样本要求】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浆样本,采集后及时测定,应避免污染。
【检验方法】试剂准备R1:即用液体试剂R2:即用液体试剂测定条件波长340nm温度37℃分析类型动力学法反应方向下降反应操作步骤* ΔA/min=ΔA/min样本管—ΔA/min空白管* 试剂和样本量可根据不同生化分析仪要求按比例适当增减。
校准校准品类型S1:生理盐水S2:迈瑞配套校准品推荐进行2点线性校准校准周期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更换试剂批号时仪器关键零部件更换时室内质控失效时质控每批样品检测时,建议使用迈瑞公司提供的配套质控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检验科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3bc0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8.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的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原理谷丙转氨酶催化L-丙氨酸的氨基转移,生成丙酮酸。
丙酮酸与NADH在LDH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乳酸和NAD+。
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L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LT活性。
ALTL-丙氨酸+ a-酮戊二酸丙酮酸+ L-谷氨酸LDHNADH + 丙酮酸+ H+L-乳酸+ NAD+一、试剂1.试剂本科使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ALT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2.校准血清使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多项校准血清或采用因数法。
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样本和试剂比例计算理论因数。
校准频次: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三、操作样品为血清或肝素/EDTA抗凝血浆。
本法为IFCC法。
参数见后附,附录A。
试剂参数设置、定标操作以及样本检测常规操作,见仪器操作规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都LT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都LT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51043bcc7931b765ce1557.png)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
3、试剂仪器
3.1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未开启的试剂盒避光保存于2℃—8℃有效期一年。
试剂不可以冰冻。
4、操作程序
4.1方法原理
ALT
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 + 丙酮酸
LDH
丙酮酸 + NADH + H+ —————→ L-乳酸 + NAD+ +H2O
4.2样本要求
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浆,样本收集后应尽快测定,必须避光保存,避免使用溶血样本。
4.3上机操作
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校准“
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校准程序:每30天需要定标一次。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定标:
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
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
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定标,定标通过后进行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液体)(紫外-乳酸脱氢酶法)SOP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液体)(紫外-乳酸脱氢酶法)SOP](https://img.taocdn.com/s3/m/502a6bf26c175f0e7dd1378e.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摘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作辅助诊断用。
2.适用范围程序适用于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3.职责使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SOP程序进行,室负责人监督管理;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生化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批准生效。
4.检测方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采用的是紫外-乳酸脱氢酶法。
5.原理底物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生成的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转化成L-乳酸,同时伴随着β-NADH的氧化,引起在波长340nm处吸光度下降,下降速率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成正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7.试剂7.1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2试剂瓶内主要成分:Tris缓冲液、β-NADH、乳酸脱氢酶、L-丙氨酸、α-酮戊二酸7.3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7.4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8.标准品和质量控制8.1校准程序:使用某某公司提供的标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按照公司标准品使用要求,并以9g/L氯化钠溶液或去离子水为空白,经校准测定,仪器自动对标准品响应量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绘制校准曲线。
8.2质控品某某公司提供的生化复合定值质控血清做为室内质控品。
每日在测定前做一次质控。
该质控品为干粉包装,在2-8℃冰箱可稳定到失效期,使用前用5ml去离子水复溶,待质控物充分溶解(大约30分钟)后使用。
8.3质控数据管理:按程序对检验后的质控后结果进行转换,及时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出现失控值,应及时分析失控原因,并填写好相关失控记录。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7dc0d09b89680202d8251e.png)
6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质控品采用由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未定值质控血清。
6.2质控液重建方法:液态质控血清,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2.1.3急诊标本应记录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接收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验项目申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缩写ALT);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18.2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16 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暂无规定。
17 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17.1Abbott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标本送检和接收程序。
18 参考文献
18.1陆永绥,张伟民主编. 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赖氏法)规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赖氏法)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ebc61dce2f0066f43322ab.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赖氏法)规程原理本法系依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urine Transaminase 缩写为ALT)与由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组成的底物缓冲液产生丙酮酸及谷氨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显红棕色。
通过比色测定可以了解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试剂(1)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4)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15.04g、磷酸二氢钾1.09g溶于实验用水中,补加实验用水至500ml。
然后用1mol/L HCl溶液或1mol/L NaOH溶液调整pH至7.4,密封保存。
(2)底物缓冲液(200mmol/L DL-丙氨酸;2mmol/Lα-酮戊二酸)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 和α-酮戊二酸29.2mg,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用1mol/L氢氧化钠(约0.5ml)调节pH值至7.4,密封保存。
(3)1mmo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4-二硝基苯肼19.8mg,用1mol/L浓度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0.4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16.0g,用实验用水溶解至1000ml。
(5)2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80g,用实验用水溶解至1000ml。
(6)2mmol/L丙酮酸标准液精确称取丙酮酸钠22.0mg,置于100ml称量瓶中,加0.05mol/L 的硫酸溶液溶解,然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再用0.05mol/L的硫酸溶液洗涤称量瓶三次,将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补加0.05mol/L的硫酸溶液至容量瓶刻度,摇匀。
(7)1mmol/L丙酮酸标准液取2mmol/L丙酮酸标准液用0.05mol/L的硫酸溶液作1:1稀释测定法(1)试管法(单点定量)样品酶活力按下式计算样品酶活力(单位)=样品管吸光度值÷标准管吸光度值×标准的单位(2)试管法(标准曲线)试验前将除氢氧化钠外检测试剂预热至37℃后使用。
ALT测定
![ALT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ea90621ed9ad51f01df2e4.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操作规程用途本试剂采用IFCC推荐方法配制,用于体外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
临床意义ALT在肝脏中有较高的浓度,而在肾、心、骨胳肌、胰、脾、肺脏中则含量较少。
通常ALT的升高由某些与肝脏有关的疾病引起,包括: 肝硬化、肝癌、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
ALT升高也见于广泛损伤和肌肉疾病,伴有休克、氧不足的循环衰竭,心肌梗塞和溶血性疾病。
方法学原理ALT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 L-谷氨酸LDH丙酮酸+ NADH+ H+→L-乳酸+ NAD+上述偶联反应中,还原性辅酶Ⅰ(NADH) 的氧化速率与标本的ALT活性成正比。
NADH在340nm 有特异吸收,因而可监测NADH吸光度的下降来计算ALT活力。
试剂组成试剂1(R1)试剂2(R2)Tris缓冲液80mM NADH 0.18mML-丙氨酸500mM α-酮戊二酸15mMLDH ≥2000U/L试剂贮存及稳定性试剂自生产日期起2—8℃避光存放可稳定12个月;R1、R2按4:1比例混为工作液2—8℃避光可稳定4周。
标本要求不溶血的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
标本在4℃以下至少可稳定7天,-20℃保存2个月内稳定。
测定方法1. 试剂准备若双试剂检测,该试剂盒可直接使用,无需配制;若单试剂操作,将试剂1与试剂2按4:1比例混合即可。
2. 基本参数测定模式速率法样品量40ul延迟时间60秒试剂量 1.0ml测定时间60秒主波长340nm温度37℃副波长405nm光径1cm F值41273. 测定a. 手工、半自动及单一试剂的全自动测定按需要量将R1、R2以4:1比例配制工作液,平衡至测定温度。
混匀,延迟时间60秒,测定时间60秒,测定△A/分。
b. 双试剂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混匀,延迟时间60秒,测定时间60秒,测定△A/分。
4. 结果计算ALT (U/L)=△A/分×FV tF=——————×103V s×ε×LV t = 反应液总体积(ul)V s = 样本体积(ul)L = 比色杯光径(cm)ε= NADH在340nm处的毫摩尔吸光系数,为6.22ALT(U/L)=△A/分×4127 (双试剂,光径1cm)ALT(U/L)=△A/分×4127 (单试剂,光径1cm)试剂性能1. 线性范围:0-1200U/L若测定值大于1200U/L,用生理盐水稀释重测。
ALT检测操作规程
![ALT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2e17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2.png)
ALT检测操作规程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包括肝脏、心脏、肾脏等组织中。
ALT是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量血液中ALT的活性,可以评估肝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介绍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操作规程(速率法)。
一、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1.乙醚:用于准备昏迷鼠模型;2.丙酮:用于制备丙酮胺溶液;3.氯化二乙酸:用于制备氯化二乙酰胺试剂;4.丙酮胺:用于制备丙酮胺溶液;5.磷酸氢二钾溶液:用于制备缓冲液;6.氧化丙酮胺:用于制备氧化丙酮胺试剂;7.pH7.0缓冲液:用于制备反应体系;8.4-氨基硫代洪美酸:用于停止反应;9.甲醛:用于制备甲醛溶液;10.维生素C溶液:用于制备维生素C溶液;11.肝组织磷酸化酰胺:用于制备肝组织提取液;12.酶提取液:用于提取ALT酶。
二、实验步骤1.制备ALT酶提取物:(1)取新鲜动物(小鼠)肝脏组织15g,加入磷酸缓冲液5倍的体积;(2)放入冷冻机中,-20℃下保存12h;(3)取出,加入万能匀浆器中,对肝脏组织进行研磨;(4)将研磨后的肝脏组织加入毛细管离心管中,进行离心,1800r/min 离心10 min;(5)将提取液转入新的毛细管离心管中,再次离心,3000r/min 离心10 min;(6)将上清液收集至离心管中,取出备用。
2.制备标准曲线:(1)取6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D、E、F,一个空白试管用作对照;(2)分别加入0.1ml、0.2ml、0.3ml、0.4ml、0.5ml、0.6ml的ALT 酶提取液;(3)加入pH 7.0缓冲液,使总体积为2.0ml;(4)每个试管中加入0.2ml的氧化丙酮胺试剂;(5)按顺序加入2ml、0.2ml、2ml的维生素C溶液、氧化丙酮胺试剂和ALT提取液;(6)加入4-氨基硫代洪美酸停止反应,并立即搅拌均匀;(7)用甲醛溶液处理样品;(8)分别在0.1、0.2、0.3、0.4及0.5的浓度范围内,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fb1f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1.png)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标准化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实验室操作,保证检验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此规程。
2 授权操作人经培训且考核通过的实验室检验人员。
3 适用范围:本试剂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力。
4 检验方法本试剂反应原理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方法。
5 检验原理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下,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丙酮酸被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还原为L-乳酸,同时NADH 被氧化为NAD+,使340nm处的光吸收值下降,通过监测340nm处光吸收值下降的速率,可以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
样品中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可由试剂中LDH在反应延迟时间内消除,不会干扰测定。
ALT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L-谷氨酸LDH丙酮酸+NADH L-乳酸+NAD+6 检验标本要求6.1 样本为血清。
6.2 不得使用溶血或被污染的样本。
6.3 样本在2℃~8℃条件下可保存7天、室温条件下可保存1天。
7 试剂及配套品7.1试剂来源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7.2试剂组成7.3试剂的稳定性与贮存:7.3.1 试剂在2℃~8℃条件下,干燥、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为18个月。
7.3.2 试剂开封后在2℃~8℃条件下可稳定30天,试剂不可冷冻。
7.3.3 反应液在2℃~8℃可稳定30天。
7.4试剂的变质指示:若试剂混浊,或在340 nm处试剂空白吸光度值低于1.000A 时,不能使用。
8 实验仪器及性能指标8.1实验仪器迪瑞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2试剂性能指标8.2.1 空白吸光度:A≥1.000。
8.2.2 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2/min。
8.2.3 分析灵敏度:测试1U/L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01。
8.2.4 线性范围:4U/L~1000U/L;线性相关系数r≥0.9900;[4,200]U/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40U/L;(200,1000]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原理:(酶偶联速率法)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LDH)作用下生成L-乳酸,同时还原型辅酶I(NADH)被氧化为氧化型辅酶I(NAD、在340nm
处测得吸光度呈下降趋势与ALT活性成正比。
根据NADH吸光度下降程度计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单位。
试剂内不含磷酸弼哆醛。
1.-丙氨酸+Q-酮戊二酸一生→丙酮酸+L-谷氨酸丙酮酸+NADH+H,侬->L一乳酸
+MUT
3.2225828°C48
-20°C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
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
5.参考范围:
6 .检验结果的解释:
6.1 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6 .2.单位换算:ukat∕L=U∕L×16.67×10^3
7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7.1 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 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34Onnl处吸光度小于LOOO时不能使用。
8.试剂性能指标
8.1 试剂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
8. 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 3试剂空白吸光度:在34Onnl处,光径ICnI时,空白吸光度A21.000
8 .4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在34Onm处,光径ICm时,Z∖A∕minW0.004
9 .5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10-500]U∕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10-50]U/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5U/L;(50-500)U/L 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8. 6准确度: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机
8. 7分析灵敏度:在34Onrn处,光径ICnl时,测量已知浓度的样品后换算成W/L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时,吸光度变化AAU∕L∕min22XIO-4
8. 8批内精密度:CV≤5%
8. 9批间精密度:R≤10%
8. 10稳定性:(2-8)C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期后一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1-8的要求。
9. 临床意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亦称谷-丙转氨酶(GPT)属于转氨酶类,它能够通过氨基转移催化氨基与酮酸之间的相互转移。
在人体的很多组织中均能发现ALT。
但发现肝脏中的活性最大,其次是肾、心肌、骨骼肌以及胰腺、脾、肺等组织。
转氨酶增高能指示心肌梗死、肝脏疾病、肌营养障碍和器官损伤。
除实质性肝脏疾病外,血清ALT活性增高很少发现,因此ALT比AST对肝脏疾病更具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