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七版第6章机械的平衡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
在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中,综合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 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解 决方案,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义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工作中所 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机械设计、制造精度、润 滑条件、摩擦类型和材料性质 等。
提高效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采取 优化设计、改善制造工艺、选 择合适的润滑剂和减少摩擦阻 力等措施。
实验测定
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功率法、扭矩法
平面机构的动态动力分析
总结词
动态动力分析的应用
VS
详细描述
动态动力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 ,如优化机构设计、提高机构性能、预测 机构运动行为等。通过动态动力分析,可 以更好地理解机构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 律和受力情况,为机械设计提供重要的理 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5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机械的效率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
目 录
• 绪论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 机械的平衡 •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01 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总结词
介绍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系统、机构、机器和装置等 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03
等效转动惯量
等效转动惯量是指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为了模拟机械的转动状态所需要
用到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转动惯量的大小取决于机械内部各部件的转
机械原理 第六章_平衡_
§6-2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质量可认为分布在一个平面内
质量不分布在一个平面内
§6-2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静不平衡转子 )
回转平面
b/D <0.2
ω FⅠ B
A
D
m
m G
b
(2)静平衡及其条件 )
条件: 条件:∑F=0
增加或除去一部分质量,使其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 增加或除去一部分质量,
机构在机架上的平衡
3.机械平衡的方法: 3.机械平衡的方法: 机械平衡的方法
1) 平衡设计 在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产生有害振动 的不平衡惯性力. 的不平衡惯性力. 平衡设计的机械: 平衡设计的机械:理论上达到平衡 2) 平衡试验 施工阶段:制造不精确,材料不均匀, 施工阶段:制造不精确,材料不均匀,安装不准确 平衡试验:通过试验的方法加以平衡. 平衡试验:通过试验的方法加以平衡.
经过动平衡的转子一定静平衡;反之,经过 经过动平衡的转子一定静平衡;反之, 经过动平衡的转子一定静平衡 静平衡的转子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6-3 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 1,静平衡 ,
导轨式静平衡仪
滚轮式静平衡仪
2,动平衡 ,
3.现场平衡 通过直接测量机器中转子支架的振动, 通过直接测量机器中转子支架的振动,来 确定其不平衡量的大小及方位, 确定其不平衡量的大小及方位,进而确定应增 加或减去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 加或减去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使转子得 以平衡. 以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3)静平衡计算 )
(3)静平衡计算(续)——图解法 )静平衡计算( 图解法
静平衡计算小结:
机械原理——机械的平衡
21
机械原理
§6-3 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 理论上的平衡转子,由于制造精度、装配、材质不均匀 等原因,会产生新的不平衡。只能借助于实验平衡。 平衡实验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出转子的不平衡量的大 小和方位,利用增加或除去平衡质量的方法予以平衡。
一.静平衡实验
1.实验原理
22
机械原理
2.实验设备
滚轮式静平衡仪
9
机械原理
10
机械原理
例:如图,盘状转子偏心质量m1、m2, 回转半径r1、r2,如何实现静平衡?
解: F F F 0 Ii b
ω
2 2 2 m1 r 1 m r 22 r 2m b r b0 r b 0 b m 2m
26
机械原理
3.现场平衡
对于一些尺寸非常大或转速很高的转子,一般无法在专用动 平衡机上进行平衡。即使可以平衡,但由于装运、蠕变和工作温 度过高或电磁场的影响等原因,仍会发生微小变形而造成不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进行现场平衡。 现场平衡 就是通过直接测量机器中转子支架的振动,来确 定其不平衡量的大小及方位,进而确定应增加或减去的平衡质量 的大小及方位,使转子得以平衡。
G4000
G1600
G630
1600
630
……
G2.5 G1 G0.4
……
2.5 1 0.4
……………………………..
燃气轮机和汽轮机、透平压缩机、机床传动装置、 特殊中、大型电机转子、小型电机转子等。 磁带录音机传动装置、磨床传动装置、特殊要求 的小型电机转子。 精密磨床的主轴、砂轮盘及电机转子陀螺仪。
32
机械原理
1.利用配重 2
1 4
s
机械原理(填空题)--第七版
机械原理复习题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
2.具有若干个构件的入为组合体、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机器是由原动机、传动部分、工作机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完成有用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机架,杆组,原动件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构成运动副的点、面、线。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构件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数目。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一个约束,而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联接。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2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n-2pl-ph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2,至少为1。
14.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断该机构运动的可能性(能否运动〕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确定应具有的原动件数。
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16.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32n p p --L H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复合铰链,(B) 局部自由度,(C)虚约束。
17.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是指不影响输入与输出件运动关系的自由度;虚约束是指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机构中不能起独立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18.划分机构杆组时应先按低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级别按杆组中的最高级别确定。
机械原理 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
二.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Dynamic balance)
1. 动不平衡
——在转子运动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的不平衡现象。
对于 b/D>0.2 的转子,其质量不能
再视为分布在同一平面内,即使质 心在回转轴线上,由于各惯性力不 在同一回转平面内,所形成惯性力 偶仍使转子处于不平衡状态。
m1 m2
工程中符合这种条件的构件有:多缸平衡 加装平衡配重,可以平衡 由 m B 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滑 块的一部分往复移动惯性力。
总
结
基本要求: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 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重 难 点: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建立。
分别按每个平衡基面建立质径积的平衡方程式,用图解法求 解出两平衡基面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
II
F2
F2II
m2 r2
I
F1II
r3 m3 F3
F2I
r1
F1I
F3II l3 l2
m1
F1
F3I l1 L
m3 I r3 I mbI rbI
m3 II r3 II
m2 I r2 I m1 I r1 I
2)利用平衡质量平衡 S’1 m1 图示机构中,构件2的质量m2可以 A 1 用两个集中在B和C两点的两个质 量替换:
m'
添加平衡质量m’、m”之 后,使机构的质量中心落在AD 连线上固定点S处。使机构达到 平衡。
2. 部分平衡 1)利用非对称机构平衡 利用两组非对称机构,运动 过程所产生的惯性力方向相反, 互相抵消一部分。
静平衡条件
me = mbrb + m1r1 + m2r2= 0
机械原理 机械的平衡
全部或部分地消除惯性力的不良影响(利用惯性力工作的机械除外)。
机械原理
第6章 机械的平衡
二、机械平衡的内容
因 F mac ,由于各构件的结构(m分布)不同,运动形式(ac)不同, 其产生的惯性力也不同,平衡方法也不同。
平面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形式:转动、移动、平面运动。
1。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惯性力的平衡 若构件等速回转且构件的质量分布均匀(无惯性力)
为平衡这两个惯性力,可在转子上加一配重, 质与量F1、为Fm2b平,衡使,它即产:生F的b 离 m心b惯2r性b 力
如何确定mbrb的大小和方位? 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由:
Fx 0及 Fy 0
算出mbrb后,再根据转子结构选定rb后, 即可得出平衡质量mb。 (也可以在反方向除去以平衡质量)
动平衡的条件:
转子在运转时各偏心质量引起的惯性力 的矢量和为零及这些惯性力所构成的力矩矢 量和也为零。
动平衡方法:
将各偏心质量分解到预先选定的两个平 衡基面上,在两个平衡基面上加(减)平衡 质量,使各偏心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合力为零, 这个转子就可得到动平衡。
机械原理 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第6章 机械的平衡
机械原理
第6章 机械的平衡
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根据平行力的分解原理:一个力可分解为
与其平行的两个分力.
两个分力的大小:
F
Fl1 L
F
F(L L
l1 )
选两取 个两 平个 衡平 基衡面内基进面行Ⅰ平、衡Ⅱ计,算将(F相1、当F于2、静F平3分衡解计到算两)个平衡基面上, 在
分别求出在两个 平衡基面Ⅰ、Ⅱ 的平衡质量 mb1 、 mb2
i为ri与x轴夹角(逆时针为正)
机械原理 填空题 第七版
机械原理复习题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
2.具有若干个构件的入为组合体、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机器是由原动机、传动部分、工作机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完成有用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机架,杆组,原动件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构成运动副的点、面、线。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构件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数目。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一个约束,而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联接。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2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n-2pl-ph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2,至少为1。
14.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断该机构运动的可能性(能否运动〕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确定应具有的原动件数。
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16.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32n p p --L H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复合铰链,(B) 局部自由度,(C)虚约束。
17.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是指不影响输入与输出件运动关系的自由度;虚约束是指在特定的几何条件下,机构中不能起独立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18.划分机构杆组时应先按低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级别按杆组中的最高级别确定。
机械原理第六章机械的平衡
(3)实验特点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一定精度要求,但工作效率低。
对于批量转子静平衡,可采用一种快速测定平衡的单面平衡机。
2.动平衡实验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一般需在专用的动平衡机上进行。 (1)实验设备 动平衡实验机主要由驱动系统、支承系统、测量指示系统等 部分组成。
例6-6 光电式动平衡机
(2)实验原理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2/4)
静平衡 对于 静不平衡转子,利用在其上增加或除去一部分 质量,使其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即可使转子的惯性力得以平衡 的方法。
静平衡的条件 平衡后转子的各偏心质量(包括平衡质量) 的惯性力的合力为零。 即
ΣF=0
(3)静平衡计算
静平衡计算主要是针对由于结构所引起的静不平衡的转子而 进行平衡的计算。
通常,对机构只进行总惯性力的平衡,所以欲使机构总惯性 力为零,应使机构的质心加速度为零,即应使机构的质心静止不 动。
1.完全平衡
平面机构的平衡(2/3)
机构的完全平衡是指机构的总惯性力恒为零。为了达到机构 的完全平衡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措施:
(1)利用对称机构平衡
(2)利用平衡质量平衡
例6-8 铰链四杆机构的完全平衡 例6-9 曲柄滑块机构的完全平衡
式中ω为转子的角速度(rad/s)。
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许用不平衡量[e]在选定A值后可由上 式求得。
对于动不平衡转子,先由表中定出[e],再求得许用不平衡质 径积[mr]=m[e],然后将其分配到两个平衡基面上。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2/3)
如下图所示,两平衡基面的许用不平衡质径积可按下式求得
[mr]Ⅰ=[mr]b/(a+b) [mr]Ⅱ=[mr]a/(a+b)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6章机械的平衡
m1r1+ m2r2+ …+mbrb=0
2)计算各偏心质量的质径积的大小;
3)取质径积比例尺μW=?kg·mm/mm; 4)按矢径ri(i=1,2,…,n)的方向连续
作矢量Wi(i=1,2,…,n)(长度为 mi ri /μW);
图6-1
5)连末首端的矢量,即得Wb。 则mbrb=WbμW (mbrb方向为Wb所指的方向)。
它们的质量可以视为分 布在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同一 平面内,如其质心不在回转 轴线上,则其偏心质量产生
F=me 2
m e
D
的惯性力不平衡。这种不平
衡现象在转子静态时就会表
B
现出来,故称为静不平衡。 徐州工程学院
D
F=me 2 m e
B
转子的静平衡,就是利用在转子上增加或除去一平衡 质量的方法,使其质心回到回转轴线上,从而使转子的惯 性力得到平衡(即∑F = 0)的一种平衡措施。 其平衡的原理:利用理论力学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理论。
平衡的原理:根据弹性梁的横向振动平衡理论进行平衡。 徐州工程学院
2、机构的平衡 机械中作往复移动和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其所产生
的惯性力无法通过调整其质心的方法来平衡,所以不能对 构件本身来进行平衡,而必须就整个机构加以研究,设法 使各活动构件惯性力的合力和合力偶得到完全或部分平衡。
机构平衡的方法可采用:
徐州工程学院
二、机械平衡的内容及分类 研究机械平衡的实质就是研究如何消除或减轻构件或
机构所产生的惯性力或惯性力矩。由于机械中各活动构件 的运动形式不同,所以机械的平衡问题可分为两类:
1、转子(rotor)的平衡
机械中绕固定轴线回转的构件称为转子。 其平衡的方法是利用在该构件上增加或除去一部分质 量,调整其质心在回转轴线上的方法予以平衡。
孙桓《机械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机械的平衡)【圣才出品】
第6章机械的平衡6.1 复习笔记一、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1.机械平衡的目的(1)设法将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加以平衡以消除或减小其不良影响;(2)对于利用不平衡惯性力产生的振动来工作的机械,则需考虑如何合理利用不平衡惯性力的问题。
2.机械平衡的内容(1)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的惯性力平衡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统称为转子,分为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
①刚性转子的平衡a.刚性转子的定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形变甚小的转子称为刚性转子。
b.特点第一,刚性较好,共振转速较高;第二,工作转速低于(0.6~0.75)n c1(n c1为转子的第一阶临界转速)。
c.平衡理论刚性转子的平衡按理论力学中的力系平衡来进行。
d.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第一,转子的静平衡只要求其惯性力平衡,称为转子的静平衡;第二,转子的动平衡同时要求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称为转子的动平衡。
②挠性转子的平衡a.挠性转子的定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使其惯性力显著增大的转子称为挠性转子。
b.特点第一,质量和跨度很大;第二,径向尺寸较小,共振转速较低;第三,工作转速n很高(n≥(0.6~0.75)n c1)。
c.平衡理论挠性转子的平衡原理是基于弹性梁的横向振动理论。
(2)机构的平衡作往复移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其所产生的惯性力无法在该构件本身上平衡,必须研究整个机构使各运动构件惯性力的合力和合力偶得到完全或部分平衡,以消除或降低最终传到机械基础上的不平衡惯性力,满足上述条件的平衡称为机械在机座上的平衡。
二、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静不平衡①定义 由于质心不在回转轴心上而使转子在静态时表现出来的不平衡现象称为静不平衡。
②特点a .对象为转子轴向宽度b 与其直径D 之比b/D <0.2的转子;b .转子的质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当其转动时,偏心质量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
(2)静平衡的计算如图6-1-1所示为一盘状转子,已知其具有偏心质量m 1、m 2,各自的回转半径为r 1、r 2,转子角速度为ω。
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桓主编 第6章
九、机械平衡,减少或消除在机构各运动副中所引起的力,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改善机械工作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D和轴向宽度b之比D/b符合条件或有重要作用的回转构件,必须满足动平衡条件方能平稳地运转。
如不平衡,必须至少在个校正平面上各自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方能获得平衡。
得到平衡称静平衡,此时只需在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使同时到达平衡称动平衡,此时至少要在个选定的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方能解决转子的不平衡问题。
,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5.图示两个转子,m1r1=m2r2,转子a是不平衡的,转子b是不平衡的。
a)b)6.符合静平衡条件的回转构件,其质心位置在。
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由于重力矩的作用,必定在位置静止,由此可确定应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的方向。
D和轴向宽度b之比D/b符合条件的回转构件,只需满足静平衡条件就能平稳地回转。
如不平衡,可在个校正平面上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就能获得平衡。
a、b、c中,S为总质心,图中的转子具有静不平衡,图中的转子是动不平衡。
9.当回转构件的转速较低,不超过范围,回转构件可以看作刚性物体,这类平衡称为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随着转速上升并超越上述范围,回转构件出现明显变形,这类回转件的平衡问题称为回转件的平衡。
a、b、c三根曲轴中,m1r1=m2r2=m3r3=m4r4,并作轴向等间隔布置,且都在曲轴的同一含轴平面内,那么其中轴已达静平衡,轴已达动平衡。
12.对于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构件上所有质量的惯性力形成平衡力系,到达回转构件的平衡。
假设机构中存在作往复运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应采用方法,方能使作用于机架上的总惯性力得到平衡。
19613.对于绕固定轴回转的构件,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构件上所有质量的惯性力形成平衡力系,到达回转构件的平衡。
假设机构中存在作往复运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应采用方法,方能使作用于机架上的总惯性力得到平衡。
14.假设刚性转子满足动平衡条件,这时我们可以说该转子也满足静平衡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 -m’’w2rsin=-mCw2lABcos
❖减少P’’v不利影响的方法:
取 P h (1 3 ~ 1 2 )P C m (1 3 ~ 1 2 )m c lA/B r
✓只平衡部分往复惯性力。在减小往复惯性力PC的同时,
使P’’v不至于太大。
转子的平衡又可分为:
1)刚性转子(Rigid rotor) 的平衡:(本章介绍) 2)挠性转子(Flexible rotor)的平衡:
2020/9/18
1)刚性转子的平衡:
在机械中,转子的转速较低(n<0.6~0.75nc1——转子 第一阶段的共振转速)、刚性较好,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弹 性变形甚小,这类转子称为刚性转子。
4、平衡基面的选取 常选择转子的两端面作为两平衡基面。如结构允许,
两平衡基面的距离越大越好,这样可使安装或除去的平 衡质量越小。
5、动平衡和静平衡之间的关系 凡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是静平衡的,但静平衡的转子不
一定是动平衡的。
2020/9/18
§6—3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试验法
2020/9/18
三、转子的平衡精度及许用不平衡量
2020/9/18
二、动平衡(dynamic balance)计算
1、应用条件:轴向宽度较大的回转件,即B/D≥0.2。 如内燃机的曲轴、电机转子、机床的主轴等,它们的
质量不能再近似地认为是分布在同一平面内,而应该看作 是分布在沿轴向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回转面内。
如图6-2所示的曲轴,其不平衡质量m1、m2、m3是分 布在3个回转面内。
2020/9/18
图6-2
在此情况下,即使转子的质心S ′在回
转轴线上(如图6-3所示),但由于各偏 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在同一平面
内,因而将形成惯性力矩,所以还会造成
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现象只有在转子转动
时才会表现出来,故称为动不平衡。
图6-3
所谓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就是不仅要平衡各偏心质量
所产生的惯性力,而且还要平衡这些惯性力所形成的惯性
2020/9/18
二、机械平衡的内容及分类 研究机械平衡的实质就是研究如何消除或减轻构件或
机构所产生的惯性力或惯性力矩。由于机械中各活动构件 的运动形式不同,所以机械的平衡问题可分为两类:
1、转子(rotor)的平衡
机械中绕固定轴线回转的构件称为转子。 其平衡的方法是利用在该构件上增加或除去一部分质 量,调整其质心在回转轴线上的方法予以平衡。
力矩。
其平衡的原理:采用理论力学空间力系的平衡理论。
2、动平衡条件:
∑F=0(或∑miri=0) ∑M=0 2020/9/18
3、平衡方法:
如图6-4a所示为一长转子,根据其结构,已知其偏
心质量为m1、m2、m3分布在回转平面1、2、3内,它们各 自的回转半径为r1、r2、r3,方向如图所示,转子以角速度 ω回转。各偏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F1、F2、F3将形 成一空间力系。
2020/9/18
2、静平衡条件:∑F=0 如图6-1所示为一盘形转子,
根据其结构(如其上有凸台、孔 等),已知其具有n个偏心质量mi (i=1,2,…,n),它们各自的回转半 径为ri(i=1,2,…,n),方向如图所 示,转子以角速度ω回转。
各偏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为:
Fi=miω2ri(i=1,2,…,n)
2)PB的平衡:在AB的延长线上加一平衡质量m’ m m BlAB /r
2020/9/18
三、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续)
3)PC的平衡:PC的大小随曲柄的转角的不同而不同。 aC 2lABcos
PC mC2lABcos ❖在曲柄的延长线 上离 A点为r的地方 再加一质量m’’, 使:
mmClAB /r
(miri)Ⅱ= miri(L-Li)/L
其中Li为mi到平衡基面Ⅱ的距离,L为两平衡基面之
间的距离。
这样就把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转化为两个平面汇交力
系的平衡问题。 2020/9/18
3)分别在平衡基面Ⅰ、Ⅱ
上求(mbrb)Ⅰ、(mbrb)Ⅱ。 平衡基面Ⅰ上:
∑(miri)Ⅰ+ (mbrb)Ⅰ=0 平衡基面 Ⅱ上:
∑(miri)Ⅱ+ (mbrb)Ⅱ=0 在平衡基面Ⅰ、Ⅱ内用图解法分别画矢量多边形(图b、 图c)来求解。
4)选定rbⅠ ,即可定出平衡质量mbⅠ ;
选定rb Ⅱ ,即可定出平衡质量mbⅡ。
2020/9/18
b)
c)
图6-4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任何动不平衡的转子,不论 其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都只需要在 任选的两个平衡基面内分别加上或除去一个适当的平衡质 量,即可获得完全平衡。故动平衡又称为双面平衡。
图6-1
∴ ∑miω2ri+ mbω2rb=0
即∑miri+ mbrb=0——静平衡条件:质径积的矢量和为0。 式中:miri称为质径积,是矢量。它相对地表达了各
质量在同一转速下的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mbrb的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图解法来求。
2020/9/18
求解步骤如下:
1)写出质径积的矢量平衡方程式:
平衡的原理:基于理论力学中的平面汇交力系或空间力系 平衡理论。
平衡的方法:静平衡——惯性力得到平衡(ΣF=0);
动平衡——惯性力、惯性力偶矩得到平衡 (ΣF=0 、 ΣM=0 ) 。
2)挠性转子的平衡:
当转子的工作转速较高(n≥0.6~0.75nc1)、刚性较差,运转 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弯曲变形,此转子称为挠性转子。
2020/9/18
▲ 在求出mbrb后,再根据转子的结构 选定rb,即可定出平衡质量mb。
显然,也可以在rb的反方向rb′处 除去一平衡质量mb′来使转子得到平衡, 只要保证mbrb= mb′rb′即可。
图6-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静不平衡的转子,不论它有 多少个偏心质量,都只需要在同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除去 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故又称为单面平衡。
一、平面机构惯性力的平衡条件
❖对于活动构件的总质量为m、总质心S的加速度为as的机
构,要使机架上的总惯性力P 平衡,必须满足: P m a s0m 0 as=0
机构的总质心S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 质 心不 可 能作 匀运 速动 直线 欲使as=0, 就得设法使总
质心S 静止不动。
❖设计机构时,可以通过构件的合理布置、加平衡质量或 加平衡机构的方法使机构的总惯性力得到完全或部分平衡。
✓对机械的工作较为有利,结构设计也较为简便。农业
机械的设计中,常采用这种平衡方法。
2020/9/18
三、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续)
3. 利用弹簧平衡 通过合理选择弹簧的刚度系数 k 和弹簧的安装位置,
可以使连杆BC的惯性力得到部分平衡。
2020/9/18
本章结束
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 (Balancing of Machinery)
2020/9/18
§6—1 概述
一、机械平衡的目的
机械运转时,大多活动构件将产生惯性力(力偶 矩),这必将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的动压力。
惯性力(矩) 不平衡
运动副中的 摩擦、磨损
周期性 机械产生 变化 强迫振动
机械效率 使用寿命
机械的工作精 度和可靠性
❖m’’所产生的惯性力在水平和铅垂方向的分力分别为:
P’’h = -m’’ 2r cos= -mC 2 lAB cos P’’v = -m’’2 r sin= -mC 2 lAB sin
❖P’’
2020/9/1h8
=
-PC
P’’h可以将mc产生的往复惯性力PC平衡掉。
三、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续)
2020/9/18
§6-4 机架上的平衡
❖ 当机构中存在作往复运动和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时,这些 构件在运动中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不可能像转子那样在 构件本身上予以平衡,必须对整个机构进行平衡。
❖机构平衡的条件是:通过机构质心的总惯性力和总惯性 力偶矩M分别为零,即:
P=0
M=0
2020/9/18
平衡的原理:根据弹性梁的横向振动平衡理论进行平衡。
2020/9/18
2、机构的平衡 机械中作往复移动和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其所产生
的惯性力无法通过调整其质心的方法来平衡,所以不能对 构件本身来进行平衡,而必须就整个机构加以研究,设法 使各活动构件惯性力的合力和合力偶得到完全或部分平衡。
机构平衡的方法可采用:
2020/9/18
二、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
2020/9/18
三、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
2020/9/18
三、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续)
2. 利用平衡质量平衡 1)将连杆的质量 m2用集中于B点和C点的质量m2B和m2C来 代替,将曲柄的质量用集中于点B和点A的质量m1B和m1A 来代替。
mB m2B m1B mC m2C m3
它们的质量可以视为分 布在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同一 平面内,如其质心不在回转 轴线上,则其偏心质量产生
F=me 2
m e
D
的惯性力不平衡。这种不平
衡现象在转子静态时就会表
B
现出来,故称为静不平衡。 2020/9/18
D
F=me 2 m e
B
转子的静平衡,就是利用在转子上增加或除去一平衡 质量的方法,使其质心回到回转轴线上,从而使转子的惯 性力得到平衡(即∑F = 0)的一种平衡措施。 其平衡的原理:利用理论力学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理论。
产生噪 音污染
接近固
有频率 引起共振
机械破坏 危及安全
2020/9/18
∴ 机械平衡的目的是: 设法将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加以平衡,以消除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