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精选试题)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临床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的学科。
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测定机体内和外的抗原和抗体来判断机体免疫状态和发现病理性免疫反应的一种方法。
其中,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是免疫学检验中的基础工作,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
免疫原的制备是指将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应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蛋白质等)引入人体,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制备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
制备免疫原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地壳元素、有机化合物转变成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例如,制备蛋白质免疫原时,可以使用化学交联剂将蛋白质与载体结合,增加蛋白质的免疫原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部分水解、脱脂、酸碱处理等方法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增加其免疫原性。
另外,合成多肽也可以作为免疫原使用。
与免疫原制备相对应的是抗血清的制备。
抗血清是在动物体内免疫原的作用下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制备抗血清的原理是通过将免疫原引入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最终获得具有特异性的抗体。
制备抗血清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动物,如小鼠、兔子、大鼠等,通常选择与免疫原种属不同的物种,以避免交叉反应。
2.注射免疫原进入动物体内,通过合适的途径(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给予适当的剂量。
3.在注射免疫原后,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剂量,反复免疫动物,增强免疫效果。
4.采集动物的血清,分离其中的抗体。
制备抗血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免疫原的选择和制备要合理,免疫方法要科学可靠,以提高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2.动物的选择要适当,充分考虑其免疫应答能力、个体差异等因素。
3.在免疫过程中要注意动物的健康状况,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
4.采集抗血清时要注意操作的无菌和无酶条件,确保采集到的抗体质量良好。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是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免疫学检验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
B.心脏采血法
C.颈动脉放血法
D.断头法或摘除眼球法
E.股动脉放血法
显示答案 正确答案:D
二、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D.酶处理法
E.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显示答案 正确答案:ABCDE
A.心脏采血法
B.股静脉穿刺采血
C.耳缘静脉采血
D.颈静脉采血
E.股动脉采血
显示答案 正确答案:C
第 13 题 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 稍候再做
--------------------------------------------------------------------------------
第 1 题 亲和层析支持物最常用的是 稍候再做
--------------------------------------------------------------------------------
A.聚丙烯酰胺
B.Sepharose4B
C.硝酸纤维素
D.多孔玻璃球
A.1周内
B.10~20Biblioteka C.7~10天 D.20~30天
E.30天以上
显示答案 正确答案:C
第 10 题 制备人血清蛋白与福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 稍候再做
--------------------------------------------------------------------------------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习题_3
C.社会选择论 D.特殊利益论
[单选]从2003年4月以来,()专门从事银行监管职能。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银行业协会 D.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多选]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A.公司当期库存 B.产品广告 C.出口产品 D.商标注册 E.法律咨询服务
[多选]最终消费包括()。 A.政府消费 B.居民消费 C.国外旅游团来华旅游 D.出国旅游消费
优游 优游
E.购买进口轿车
[多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包括()。 A.居民购买住房 B.住房装修费 C.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D.家人的家务劳动 E.维护公共安全的支出
[单选]抗血清可保存5年左右的温度为() A.-10℃ B.-15℃ C.-20~-40℃ D.-18℃ E.-45℃
[单选]抗体特异性鉴定常采用() A.对流免疫电泳和区带电泳 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C.火箭电泳和血凝法 D.凝胶电泳和血凝法 E.双向免疫扩散法
[单选]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佐剂 E.载体
[多选]下列中属于无形固定资本形成的有()。 A.某养殖场新近购进种牛的支出 B.某林业企业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C.某软件公司新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D.矿藏勘探的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E.某制造业企业用于机器设备的大修理支出
[多选]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使用单缩法的产业部门为()。 A.工业 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C.批发和零售业 D.金融业 E.房地产业
免疫原及抗血清制备题库3-2-10
免疫原及抗血清制备题库3-2-10
问题:
[单选]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
A.苯胺
B.对氨基苯甲酸
C.间位对氨基苯磺酸
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
E.间位氨基苯甲酸
问题:
[单选]下列哪种抗原不是颗粒性抗原()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伤寒杆菌
C.红细胞
D.抗原包被的乳胶微粒
E.细菌外毒素
问题:
[单选]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是()
A.3~4
B.5~10
C.6~9
D.9~10
E.10~12
(森林舞会 https://)
问题:
[单选]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A.变应原
B.B.完全抗原
C.C.半抗原
D.D.佐剂
E.E.载体
问题:
[单选]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包括()
A.A.石蜡油
B.B.磷酸钙
C.C.羊毛脂
D.D.卡介苗
E.E.表面活性剂
问题:
[单选]最常用的盐析剂是哪种饱和度的硫酸铵()
A.10%~20%
B.10%~33%
C.33%~50%
D.70%~80%
E.100%
问题:
[单选]R型抗血清是小型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其代表为()
A.豚鼠
B.狗
C.家兔
D.家猫
E.鸡
问题:
[单选]动物采血应在末次免疫后()
A.A.1~3天
B.B.6~7天
C.C.7~10天
D.D.10~20天
E.E.20天以上。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必看考点三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必看考点三1、单选制备细胞核与核膜抗原前需将细胞破碎,常用的方法有()A.研磨法B.超声破碎法C.自溶法D.酶处理法E.十二烷基磺酸钠处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研磨法常(江南博哥)用于组织匀浆的制备。
2、单选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A.亲和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E.硫酸铵盐析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免疫球蛋白纯化的方法很多,有单一法,但大多数采用二步法以上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硫酸铵盐析为基础,再经过层析柱的方法来提高免疫球蛋白及其各成分的纯度最为常用。
3、单选以下哪一个是对半抗原的正确描述()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B.是大分子C.是多肽D.没有免疫原性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半抗原是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其可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但不能单独诱发免疫应答,在体内单独存在时不引起抗体产生,当其与蛋白质或胶体颗粒结合后,则可引起抗体形成。
半抗原可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
如细菌的多糖和类脂质等。
在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物中,一般是蛋白质使结合物具有抗原性,而半抗原则决定结合物的抗原特异性。
4、单选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半抗原E.脂类正确答案:B5、单选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A.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B.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C.抗原抗体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所致D.抗原抗体结合和盐析共同作用所致E.抗原抗体反应是单向反应正确答案:A6、单选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A.1周内B.10~20天C.7~10天D.20~30天E.30天以上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初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多为2~4周,再次免疫后两周内进行。
7、单选免疫接种后易引起局部持久溃疡和形成肉芽肿的佐剂为()A.弗氏不完全佐剂B.弗氏不完全佐剂+卡介苗C.细胞因子佐剂D.多聚核苷酸E.肉毒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卡介苗即弗氏完全佐剂,可提高佐剂效能,但注射后易产生局部持久性溃疡和肉芽肿。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
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一、A11、分离亚细胞成分或大分子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为A、超速离心法B、低速离心法C、高速离心法D、选择性沉淀法E、凝胶过滤法2、抗血清保存时间最长的方法为A、液体4℃保存B、液体-20℃保存C、真空冰冻干燥保存D、25℃保存E、加叠氮钠保存3、某免疫原有10μg以下,制备抗血清应选择的免疫途径是A、肌内注射B、皮内注射C、腹腔注射D、淋巴结内注射E、静脉注射4、纯化抗原的鉴定方法一般不用A、凝胶电泳B、免疫电泳法C、酚试剂法D、免疫双扩散法E、溶血反应5、纯化抗原的鉴定,不包括A、含量鉴定B、理化性质鉴定C、纯度鉴定D、免疫活性鉴定E、效价鉴定6、以下抗原中哪一种属于颗粒性抗原A、各种蛋白质B、各种细胞C、细菌毒素D、核酸E、免疫球蛋白片段7、不适于做半抗原载体的物质为A、血清清蛋白B、甲状腺球蛋白C、多聚赖氨酸D、活性炭E、内毒素8、半抗原的特性是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C、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D、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能与抗体结合E、只有与蛋白质结合才具有免疫反应性9、下列佐剂中具有免疫原性的是A、脂多糖B、氢氧化铝C、石蜡油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10、实验室中抗血清制备后,抗特异性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免疫吸附法11、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弱A、多糖B、蛋白质C、类脂D、核酸E、糖蛋白12、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A、静脉采血法B、心脏采血法C、颈动脉采血法D、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E、股动脉放血法13、以下哪项不是免疫佐剂的作用A、增强免疫原性B、增加抗体的滴度C、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D、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E、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14、抗体效价的鉴定常用以下何种方法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免疫吸附法15、H型抗血清是大型动物产生的抗血清,其代表是C、大象D、老虎E、牛16、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A、1周内B、10~20天C、7~10 天D、20~30天E、30天以上17、免疫接种后易引起局部持久溃疡和形成肉芽肿的佐剂为A、福氏完全佐剂B、福氏不完全佐剂C、细胞因子佐剂D、内毒素E、多聚核苷酸二、B1、A.木瓜蛋白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β-内酰胺酶<1> 、可将IgG裂解成一个Fc和两个Fab片段的酶是A、B、C、D、E、<2> 、可将IgG裂解成F(ab′)2和数个小片段的酶是A、B、C、D、E、2、A.盐析沉淀法B.有机溶剂沉淀法C.凝胶过滤D.离子交换层析E.亲和层析<1> 、根据抗原分子大小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A、B、C、<2> 、利用一些带电离子基团的凝胶或纤维素,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抗原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超速离心分离法是用于分离亚细胞成分和蛋白质。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一、A11、不能作为半抗原的载体是A、牛血清清蛋白B、牛甲状腺球蛋白C、多聚赖氨酸D、绵羊红细胞E、羧甲基纤维素2、载体至少连接多少数目以上的半抗原才能有效地产生抗体A、10B、20C、30D、40E、503、制备人工抗原常用的载体是A、类毒素B、人血清白蛋白C、甲状腺球蛋白D、牛血清白蛋白E、内毒素4、完全弗氏佐剂的成分为A、羊毛脂B、液体石蜡C、BCGD、羊毛脂+液体石蜡E、羊毛脂+液体石蜡+卡介苗5、天然的佐剂是()。
A、多聚核苷酸B、福氏不完全佐剂C、福氏完全佐剂D、百日咳杆菌E、外毒素6、福氏佐剂分为不完全佐剂和完全佐剂,佐剂和抗原比例为()。
A、1:1B、1:2C、1:3D、2:1E、3:17、可有效激发机体抗肿瘤效应的佐剂为()。
A、福氏佐剂B、胞壁肽C、细胞因子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8、鉴定可溶性抗原纯度的方法有()。
A、单向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法B、对流免疫电泳和血凝法C、双向免疫扩散和补体结合法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电泳E、补体结合法和结晶法9、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B、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C、半抗原与某种纯蛋白的分子(载体)结合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可见反应D、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E、可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10、下列哪种抗原不是颗粒性抗原()。
A、金黄色葡萄球菌B、伤寒杆菌C、红细胞D、抗原包被的乳胶微粒E、细菌外毒素11、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动物来源的抗毒素C、类毒素D、多肽E、BSA12、欲鉴定抗原是否纯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单向免疫扩散法B、血凝法C、沉淀试验D、免疫电泳法E、补体结合试验13、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
A、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B、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C、破坏蛋白质水化膜而改变溶解度D、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E、使蛋白质电荷发生改变14、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1-0-8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1-0-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A.静脉采血法B.心脏采血法C.颈动脉采血法D.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E.股动脉放血法小鼠血容量低,常采用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取血。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纯化抗原的鉴定方法一般不用()A.凝集反应B.SDS-Page电泳C.酚试剂法D.免疫电泳法E.免疫扩散法纯化抗原的鉴定方法包括SDS-Page电泳、酚试剂法、免疫电泳法和免疫扩散法,但是通常纯化抗原是可溶性抗原,通常不用凝集反应进行鉴定。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哪一个是对半抗原的正确描述()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B.是大分子C.是多肽D.没有免疫原性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半抗原是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其可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但不能单独诱发免疫应答,在体内单独存在时不引起抗体产生,当其与蛋白质或胶体颗粒结合后,则可引起抗体形成。
半抗原可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
如细菌的多糖和类脂质等。
在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物中,一般是蛋白质使结合物具有抗原性,而半抗原则决定结合物的抗原特异性。
(街机游戏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颗粒性抗原的免疫方法大多为()A.皮内注射免疫法B.肌内注射免疫法C.口服免疫法D.静脉内注射免疫法E.表皮涂抹免疫法各种细胞、细菌、寄生虫等皆为颗粒性抗原。
细胞抗原(如绵羊红细胞)一般情况下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洗净,配制一定浓度即可。
细菌抗原多用液体或固体培养物,经集菌后处理。
颗粒性抗原大多用静脉内注射免疫法,较少加佐剂做皮内注射。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A.超速离心B.硫酸铵盐析法C.亲和层析D.离子交换层析E.超声破碎法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硫酸铵盐析法。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制备抗血清时,若免疫原不容易获得,可选择下列何种免疫途径()A.腹腔注射B.静脉注射C.肌内注射D.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E.皮下注射在免疫原很宝贵时先用不完全佐剂做基础免疫预免疫,10~15天后可见肘窝处有肿大的淋巴结有时在腹股沟处触及,用两手指固定好淋巴结,消毒后用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射入抗原一般不需要佐剂。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9-0-8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9-0-8问题:[单选]关于免疫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原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效价越高B.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下接种C.加强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D.首次免疫后应该很快进行第2次抗原注入E.第1次与第2次免疫间隔时间以7~10天为好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加强免疫一般选择静脉接种,首次免疫后因机体正处于识别抗原和进行B细胞活化增殖阶段,如果很快进行第2次注入抗原,极易造成免疫抑制。
第1次与第2次免疫间隔时间以10~20天为好,第3次及以后的间隔一般为7~10天。
问题:[单选]抗血清的鉴定包括()A.抗体特异性鉴定B.抗体效价的鉴定C.抗体纯度的鉴定D.抗体亲和力的鉴定E.以上均是抗血清的鉴定包括抗体特异性鉴定、抗体效价的鉴定、抗体纯度的鉴定、抗体亲和力的鉴定四个方面。
问题:[单选]免疫动物常用的完全福氏佐剂是()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B.石蜡油,羊毛脂C.石蜡油,羊毛脂,抗原D.羊毛脂,卡介苗,抗原E.石蜡油,卡介苗最常用于免疫动物的佐剂是福氏佐剂,分为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两种。
福氏完全佐剂可提高佐剂的性能,是在不完全福氏佐剂(石蜡油+羊毛脂)的基础上加入卡介苗而制成。
/ 电脑游戏排行榜问题:[单选]制备可溶性抗原选择()A.100℃加温2~2.5小时B.用0.3%~0.5%甲醛处理C.56℃加热30分钟D.-20℃反复冻融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问题:[单选]可将IgG裂解成-个Fc和两个Fab片段的酶是()A.木瓜蛋白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β-内酰胺酶问题:[单选]可将IgG裂解成F(ab′)2和数个小片段的酶是()A.木瓜蛋白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β-内酰胺酶问题:[单选]可将IgG裂解成不规则肽链的酶是()A.木瓜蛋白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β-内酰胺酶问题:[单选]血清蛋白凝胶过滤第1组成分是()A.IgMB.IgGC.白蛋白D.转铁蛋白E.血清黏蛋白。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
制备练习题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什么是免疫原?如何制备免疫原?
2.什么是抗血清?如何制备抗血清?
3.免疫原与抗血清的制备有哪些常见问题?如何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
4.请简要介绍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5.在实验室中,为了免疫原和抗血清的保存和贮存,有哪些注意事项?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研究人员希望制备一种特异性抗体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包括免疫原的制备和抗血清的制备步骤。
2.实验室需要制备一种可用于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AV)的特异性抗体。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包括免疫原的制备和抗血清的制备步骤。
三、综合分析题(40分)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治
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
请结合你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分析免疫原和抗血清
的制备对于免疫治疗的重要性,并提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写作要求:
1.文档需要包含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并按照每个问题给出相应的分值。
2.对于每个问题,要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相关实例,确保文档内容完整。
3.综合分析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深度和逻辑性,可以引用相关研究
和资料支持观点和建议。
4.文档字数要求不少于1500字,结构清晰,语言准确,无语法和拼
写错误。
临床检验考试-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练习题一、A11、最常用的盐析剂是哪种饱和度的硫酸铵A、10%~20%B、10%~33%C、33%~50%D、70%~80%E、100%2、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B、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C、半抗原与某种纯蛋白的分子(载体)结合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可见反应D、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E、可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3、实验室中抗血清制备后,抗体特异性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免疫吸附法4、完全弗氏佐剂的成分为A、羊毛脂B、液体石蜡C、BCGD、羊毛脂+液体石蜡E、羊毛脂+液体石蜡+卡介苗5、欲鉴定抗原是否纯化应采用的方法是A、单向免疫扩散法B、血凝法C、沉淀试验D、免疫电泳法E、补体结合试验6、不能作为半抗原的载体是A、牛血清清蛋白B、牛甲状腺球蛋白C、多聚赖氨酸D、绵羊红细胞E、羧甲基纤维素7、不是IgG类抗体纯化的方法是A、盐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单扩散E、亲和层析法8、弗氏佐剂分为不完全佐剂和完全佐剂,佐剂和抗原比例为A、1:1B、1:2C、1:3D、2:1E、3:19、制备人工抗原常用的载体是A、类毒素B、人血清白蛋白C、甲状腺球蛋白D、牛血清白蛋白E、内毒素10、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A、变应原B、完全抗原C、半抗原D、佐剂E、载体11、下列不是提取高纯度特异性IgG的方法是A、亲和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法E、酶解法12、抗血清可保存5年左右的温度为A、-10℃B、-15℃C、-80~-20℃D、-18℃E、-45℃13、下列哪种抗原不是颗粒性抗原A、金黄色葡萄球菌B、伤寒杆菌C、红细胞D、抗原包被的乳胶微粒E、细菌外毒素14、载体至少连接多少数目以上的半抗原才能有效地产生抗体A、10B、20C、30D、40E、5015、可有效激发机体抗肿瘤效应的佐剂为A、弗氏佐剂B、胞壁肽C、细胞因子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16、IgG分子经木瓜酶分解为A、2个Fab段和1个Fc段B、2个Fc段为1个Fab段C、2个F(ab)’段和1个Fc’段D、2个Fc’段和1个F(ab)’段E、2个Fab段17、天然的佐剂是A、多聚核苷酸B、福氏不完全佐剂C、福氏完全佐剂D、百日咳杆菌E、外毒素18、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动物来源的抗毒素C、类毒素D、多肽E、BSA19、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A、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B、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C、破坏蛋白质水化膜而改变溶解度D、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E、使蛋白质电荷发生改变二、B1、A.琼脂糖凝胶电泳B.凝胶过滤C.速率免疫比浊法D.免疫固定电泳E.等电聚焦电泳<1> 、用于分离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的方法是A B C D E<2> 、用于鉴别多发性骨髓瘤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类型的方法是A B C D E。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3-0-8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3-0-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适用于诊断试剂的抗血清来源,其代表性的动物是()A.豚鼠B.马C.狗D.家兔E.小鼠抗血清分为R型和H型,R型抗血清是用家兔及其他动物免疫产生的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比例合适范围较宽,适用于诊断试剂;H型抗血清是用马等大型动物免疫产生的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比例合适范围较窄,一般作为免疫治疗。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清蛋白按分子大小进行凝胶过滤,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组包括IgM和血清黏蛋白B.第2组主要是IgGC.白蛋白主要存在于第2组D.第3组包括脂蛋白和转铁蛋白E.免疫球蛋白存在于同一组血清蛋白的分级分离常用凝胶过滤法,按分子大小可分为3组:第1组包括IgM和一些脂蛋白;第2组主要是IgG和较少量的IgA、IgD、IgE等;第3组主要是白蛋白、血清黏蛋白、转铁蛋白等。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菌的菌体抗原常规的制备方法()A.75%乙醇处理B.100℃加温2h处理C.0.85%氯化钠处理D.1%氯化钙处理E.2%氯仿处理出处:安徽11选5 https://;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温度B.电解质C.pHD.适当振摇E.以上全是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进进行第二次免疫()A.7~10dB.10~20dC.20~30dD.30~60dE.3个月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动物来源的抗毒素C.类毒素D.苯胺E.BSA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是()A.3~4B.5~10C.6~9D.9~10E.10~12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A.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B.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C.抗原抗体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所致D.抗原抗体结合和盐析共同作用所致E.抗原抗体反应是单向反应。
2023年-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血培养应采用的抗凝剂是A.乙二胺四乙酸(EDTA)B.枸橼酸钠C.草酸盐D.聚苯乙烯磺酸钠(SPS)E.肝素【答案】 D2、目前国内测定血清总蛋白的首选方法是A.溴甲酚绿法B.双缩脲比色法C.酚试剂法D.考马斯亮蓝法E.丽春红S法【答案】 B3、典型的红斑狼疮细胞是()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吞噬了1个至数个均匀体B.嗜酸性粒细胞吞噬了均匀体C.吞噬细胞吞噬了衰老退变的细胞核D.退化变性的中性粒细胞E.退化变性的淋巴细胞【答案】 A4、激活凝血因子X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A.接触激活因子ⅫB.血小板聚集C.损伤组织因子ⅢD.磷脂酸粒表面阶段E.凝血酶原激活【答案】 A5、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B.宜一人一针一管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E.第1滴血含组织液多弃去不用【答案】 D6、患者女,进行剖腹产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取切口处组织进行细菌培养3天后在血平板上出现粗糙的小菌落,菌落涂片为革兰阳性杆菌分枝状,着色不佳,抗酸阳性。
此病原菌最可能的是()。
A.大肠埃希菌B.溃疡棒状杆菌C.龟分枝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衣氏放线菌【答案】 C7、恶性间皮瘤的瘤细胞来源于A.鳞状上皮细胞B.柱状上皮细胞C.移行上皮细胞D.间皮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 D8、患者男,15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前天就诊,血液分析结果:RBC3.14×1012/L,HGB 62g/L,Hct 0.21,RDW 21%。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C.大细胞均一性贫血D.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E.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答案】 B9、患者,男性,40岁。
咳嗽1个月,偶有咳少量黏痰,受寒冷刺激加重,每天晚间、清晨均有剧咳而影响睡眠,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止咳剂未能缓解。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1.组织和细胞粗抗原制备方法不包括A.机械破碎法B.超声破碎法C.酶处理法D.表面活性剂法E.ELISA法正确答案:E解析:常见破碎法包括物理性的机械破碎法、超声破碎法、一20℃的反复冻融法等,也有生物化学类的酶处理法、自溶法和表面活性剂处理法等。
ELISA 法为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知识模块: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2.下列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A.绵羊红细胞B.家兔红细胞C.鼠伤寒沙门菌D.细菌毒素E.鞭虫卵正确答案:D解析:常见的颗粒性抗原包括各种细胞、细菌、寄生虫;常见的可溶性抗原包括各种蛋白质、核酸、细菌毒素等。
知识模块: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3.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A.亲和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E.硫酸铵盐析正确答案:E解析:免疫球蛋白纯化的方法很多,有单一法,但大多数采用二步法以上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硫酸铵盐析为基础,再经过层析柱的方法来提高免疫球蛋白及其各成分的纯度最为常用。
知识模块: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4.以下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是A.石蜡油B.羊毛脂C.磷酸钙D.卡介苗E.表面活性剂正确答案:D解析:卡介苗是结核杆菌经过反复的减毒、传代后,使细菌逐渐失去了致病力,最后制成减毒活疫苗,但仍具有免疫原性,人体接种后,使机体产生对结核的免疫力。
知识模块: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5.常用的亲和层析支持物不包括A.琼脂糖珠B.琼脂糖C.聚丙乙烯酰胺D.多空玻璃球E.聚氯乙烯(PVC)保鲜膜正确答案:E解析:常用的亲和层析支持物有琼脂糖珠、琼脂糖、聚丙乙烯酰胺、多空玻璃球,不包括聚氯乙烯(PVC)保鲜膜。
知识模块: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6.纯化抗原的纯度鉴定方法不包括A.SDS-PAGEB.毛细管电泳C.醋酸纤维素膜电泳D.高效液相层析法E.双向免疫扩散法正确答案:E解析:常用的纯化抗原的纯度鉴定方法包括SDS-PAGE法、毛细管电泳法、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法、高效液相层析法,而双向免疫扩散法属于免疫活性的鉴定法。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1、用动物制备抗血清时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A.1周内B.10~20天C.7~10天D.20~30天E.30天以上2、制备鞭毛抗原选择A.100℃加温2~2.5小时B.用0.3%~0.5%甲醛处理C.56℃加热30分钟D.-20℃反复冻融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3、去除菌体鞭毛抗原选择A.100℃加温2~2.5小时B.用0.3%~0.5%甲醛处理C.56℃加热30分钟D.-20℃反复冻融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4、制备毒素抗原选择A.100℃加温2~2.5小时B.用0.3%~0.5%甲醛处理C.56℃加热30分钟D.-20℃反复冻融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5、制备可溶性抗原选择A.100℃加温2~2.5小时B.用0.3%~0.5%甲醛处理C.56℃加热30分钟D.-20℃反复冻融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6、佐剂的作用不包括A.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可促进TH细胞的活化,增强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C.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D.可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因E.可增加抗体产生量7、为提取高纯度特异性IgG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超速离心B.区带电泳C.亲和层析D.选择性沉淀E.凝胶过滤8、纯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适用于A.密度梯度离心B.凝胶过滤C.亲和层析D.离子交换层析E.沉淀9、一般认为多少半抗原连接到载体上才能有效刺激免疫动物产生抗体A.5~8B.5~10C.10~15D.15~20E.20以上10、动物采血应在末次免疫后,采血时间为A.1~3天B.5~7天C.7~10天D.10~20天E.20天以上11、以下抗原中哪一种属于颗粒性抗原A.各种蛋白质B.各种细胞C.细菌毒素D.核酸E.免疫球蛋白片段12、豚鼠采血通常可采用A.颈动脉采血B.心脏采血C.耳静脉采血D.摘眼球采血E.颈静脉采血13、以下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是A.石蜡油B.羊毛脂C.磷酸钙D.卡介苗E.表面活性剂14、厂家生产的抗IgG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A.室温保存B.液氮冻存C.真空干燥保存D.-20℃保存E.加叠氮钠保存15、以下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弱A.多糖B.蛋白质C.类脂D.核酸E.糖蛋白16、颗粒性抗原中的细胞抗原一般情况下经如何处理即可使用A.100℃处理2~2.5小时B.0.5%~1.0%氯化钙处理C.0.3%~0.5%甲醛处理D.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洗净配置成一定浓度E.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17、可用于分离亚细胞成分和蛋白质,是可溶性抗原纯化的第一次过筛的方法是A.选择沉淀法B.凝胶过滤法C.亲和层析法D.离子交换层析法E.超速离心分离法18、福氏完全佐剂成分为A.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B.石蜡油;卡介苗C.石蜡油;羊毛脂;抗原D.羊毛脂;卡介苗;抗原E.石蜡油;羊毛脂19、半抗原一般指分子量小于多少的有机物质A.50000B.40000C.4000D.5000E.300020、以下哪种佐剂是完全福氏佐剂A.石蜡油+羊毛脂B.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C.石蜡油+卡介苗D.羊毛脂+卡介苗E.羊毛脂+卡介苗+磷酸钙21、商品抗IgG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A.液体4℃保存B.液体-20℃保存C.真空干燥保存D.25℃保存E.加叠氮钠保存22、实验室制备抗血清时,以下不属于免疫动物选择的基本要求是A.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远越好B.抗原与免疫动物种属差异越近越好C.动物必须适龄、健壮,无感染D.动物体重必须合乎要求E.针对不同性质的抗原选择相应的动物23、制备抗血清时,若免疫原很宝贵,可选择以下何种免疫途径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24、抗体效价的鉴定常采用以下何种方法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免疫吸附法25、抗体纯度的鉴定常采用以下何种方法A.单向免疫扩散B.双向免疫扩散C.免疫电泳D.亲和层析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26、某免疫原有10μg以下,制备抗血清应选择的免疫途径是A.肌内注射B.皮内注射C.腹腔注射D.淋巴结注射E.静脉注射27、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为免疫佐剂A.多聚核苷酸B.福氏不完全佐剂C.福氏完全佐剂D.百日咳杆菌E.外毒素28、测定某一种组织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常用什么方法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染料结合法29、制备抗血清时,抗体产生不包括以下哪一阶段A.静止期B.指数期C.稳定期D.下降期E.活跃期30、免疫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不包括A.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B.使抗原更有效地被加工处理和呈递C.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D.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E.缩短抗原与免疫细胞作用时间3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A.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B.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C.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D.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E.与载体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精品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制备人血清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A.1:1B.2:1C.3:1D.4:1E.0.5:133、某抗原需制备10ml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A.家兔B.小白鼠C.马D.绵羊E.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试题,强烈推荐。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3-2-10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3-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细菌的菌体抗原常规的制备方法()A.75%乙醇处理B.100℃加温2h处理C.0.85%氯化钠处理D.1%氯化钙处理E.2%氯仿处理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温度B.电解质C.pHD.适当振摇E.以上全是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进进行第二次免疫()A.7~10dB.10~20dC.20~30dD.30~60dE.3个月(湖北快3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动物来源的抗毒素C.类毒素D.苯胺E.BSA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是()A.3~4B.5~10C.6~9D.9~10E.10~12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A.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B.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C.抗原抗体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所致D.抗原抗体结合和盐析共同作用所致E.抗原抗体反应是单向反应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A.液体石蜡+羊毛脂B.羊毛脂+氢氧化铝C.液体石蜡+羊毛脂+卡介苗D.卡介苗+氢氧化铝+羊毛脂E.液体石蜡+羊皮脂+卡介苗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半抗原E.脂类。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1、单选抗体特异性鉴定常采用()A.对流免疫电泳和区带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C.火箭电泳和血凝法D.凝胶电泳和血凝法E.双向免疫扩(江南博哥)散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抗体特异性鉴定常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抗体的效价的鉴定常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抗体的纯度鉴定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
考点: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2、单选为提取高纯度特异性IgG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超速离心B.区带电泳C.亲和层析D.选择性沉淀E.凝胶过滤正确答案:C3、单选提取高纯度特异性IgG的方法是()A.亲和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法E.血清区带电泳正确答案:A4、单选沉淀免疫复合物所用PEC6000浓度为()A.3%~4%B.6%~7%C.8%~12%D.12%~15%E.25%正确答案:A5、单选测定某一种组织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用()A.双缩脲法B.凯氏定氮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染料结合法正确答案:C6、单选制备人血清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A.1:1B.2:1C.3:1D.4:1E.0.5:1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制备人血清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为1:1。
7、单选分离亚细胞成分或大分子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为()A.超速离心法B.低速离心法C.高速离心法D.选择性沉淀法E.凝胶过滤法正确答案:A8、单选欲鉴定抗原是否纯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单向免疫扩散法B.血凝法C.沉淀试验D.免疫电泳法E.补体结合试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纯化抗原的鉴定:主要对纯化抗原的含量、理化性质、纯化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常用方法有酚试剂法、聚丙烯酰凝胶电泳法、免疫电泳法、免疫双扩散法等9、单选长期保存细胞的温度为()A.-196°FB.-85°FC.-196℃D.-85℃E.2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长期保存细胞的技术要求:液氮深低温(-196℃)环境,加入二甲亚砜为保护剂。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2-2-10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题库2-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IgG类抗体的纯化方法不包括()A.亲和层析法B.离子交换层析法C.电泳法D.凝胶过滤法E.盐析法IgG类抗体的纯化方法有盐析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亲和层析法等。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儿,男,5岁。
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C,P100次分,咽部可见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白细胞23×109L,诊断:白喉。
为患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A.注射白喉抗毒素B.注射青霉素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E.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抗生素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主要为外毒素蛋白,具有强烈的毒性和免疫原性,应及时注射白喉抗毒素(抗血清的中和反应)及抗生素。
问题:[单选,B型题]根据抗原分子大小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A.盐析沉淀法B.有机溶剂沉淀法C.凝胶过滤D.离子交换层析E.亲和层析1.凝胶过滤法可通过凝胶分子筛的作用,将大、中、小3类分子分开。
2.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一些带电离子基团的凝胶或纤维素,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抗原。
(天津11选5 )问题:[单选,B型题]根据抗原分子所带电荷不同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A.盐析沉淀法B.有机溶剂沉淀法C.凝胶过滤D.离子交换层析E.亲和层析1.凝胶过滤法可通过凝胶分子筛的作用,将大、中、小3类分子分开。
2.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一些带电离子基团的凝胶或纤维素,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抗原。
问题:[单选,B型题]制备可溶性抗原选择()A.100℃加温2~2.5小时B.用0.3%~0.5%甲醛处理C.56℃加热30分钟D.-20℃反复冻融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1.用0.3%~0.5%甲醛处理制备鞭毛抗原。
2.用100℃加温2~2.5小时去除菌体鞭毛抗原。
3.制备毒素抗原在灭菌后再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
4.制备组织细胞可溶性抗原时可用-20℃反复冻融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
1、根据抗原分子大小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
A.盐析沉淀法
B.有机溶剂沉淀法
C.凝胶过滤
D.离子交换层析
E.亲和层析
2、根据抗原分子所带电荷不同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
A.盐析沉淀法
B.有机溶剂沉淀法
C.凝胶过滤
D.离子交换层析
E.亲和层析
3、制备鞭毛抗原选择
A.100℃加温2~2.5小时
B.用0.3%~0.5%甲醛处理
C.56℃加热30分钟
D.-20℃反复冻融
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
4、去除菌体鞭毛抗原选择
A.100℃加温2~2.5小时
B.用0.3%~0.5%甲醛处理
C.56℃加热30分钟
D.-20℃反复冻融
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
5、制备毒素抗原选择
A.100℃加温2~2.5小时
B.用0.3%~0.5%甲醛处理
C.56℃加热30分钟
D.-20℃反复冻融
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
6、制备可溶性抗原选择
A.100℃加温2~2.5小时
B.用0.3%~0.5%甲醛处理
C.56℃加热30分钟
D.-20℃反复冻融
E.灭菌后加入0.5%~1.0%氯化钙溶液
7、可将IgG裂解成一个Fc和两个Fab片段的酶是
A.木瓜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β-内酰胺酶
8、可将IgG裂解成F(ab”)2和数个小片段的酶是
A.木瓜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β-内酰胺酶
9、可将IgG裂解成不规则肽链的酶是
A.木瓜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β-内酰胺酶
10、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
A.静脉采血法
B.心脏采血法
C.颈动脉采血法
D.断尾法或摘除眼球法
E.股动脉放血法
11、纯化抗原的鉴定方法一般不用
A.凝集反应
B.SDS-Page电泳
C.酚试剂法
D.免疫电泳法
E.免疫扩散法
12、以下哪一个是对半抗原的正确描述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
B.是大分子
C.是多肽
D.没有免疫原性
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
13、颗粒性抗原的免疫方法大多为
A.皮内注射免疫法
B.肌内注射免疫法
C.口服免疫法
D.静脉内注射免疫法
E.表皮涂抹免疫法
14、佐剂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A.增加抗体的滴度
B.增强免疫原性
C.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
E.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15、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
A.超速离心
B.硫酸铵盐析法
C.亲和层析
D.离子交换层析
E.超声破碎法
16、制备抗血清时,若免疫原不容易获得,可选择以下何种免疫途径
A.腹腔注射
B.静脉注射
C.肌内注射
D.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
E.皮下注射
17、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
A.离子交换
B.分子筛作用
C.利用大分子的生物学特异性来纯化该大分子物质
D.吸附平衡
E.分配平衡
18、测定某一种组织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用什么方法合适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酚试剂法
D.紫外光吸收法
E.染料结合法
19、细胞质抗原的制备需先将细胞破碎,破碎方法有
A.反复冻融法
B.超声破碎法
C.自溶或酶处理法
D.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E.以上全是
20、制备免疫球蛋白片段的方法错误的是
A.非共价键解离法
B.温共价键解离法
C.溴化氰裂解法
D.自溶法
E.酶解法
21、纯化可溶性抗原的方法错误的是
A.低速离心法
B.选择性沉淀法
C.凝胶过滤法
D.离子交换层析法
E.亲和层析法
22、不属于抗原或抗体与支持物的结合方法的是
A.载体结合法
B.中和法
C.物理吸附法
D.交联法
E.网络法
23、IgG类抗体的纯化方法不包括
A.亲和层析法
B.离子交换层析法
C.电泳法
D.凝胶过滤法
E.盐析法
24、某患儿,男,5岁。
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C,P100次/分,咽部可见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白细胞23×10/L,诊断:白喉。
为患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A.注射白喉抗毒素
B.注射青霉素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
E.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