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
电视台存储管理技术研究
![电视台存储管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6c983831126edb6f1a106a.png)
关键词
.
将存储设备或存储介质 临时性地 装载或连接到线性编辑系统
返 线 f1 f啦NA" N/S A A tM
硬盘播 出系统等计 算机系统中 当数据访 问完成 时可以脱 开 连接 。一旦断开之后 就可以更换存储介质 。离线存储介质
对于电视台 存储是 非常重 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 随着
的数据 。
由于近线存储成 本较低 . 一定要考 虑部件 的质量和稳定
性 ,比如 C c e ah 可否做镜像 C ce ah 有无断 电后的电池保护 若有 ,能保护多长时问 :所有部件 是否冗余 S A磁盘是 AT
否采用了特殊技术手 段做 到故 障预 防、 提前报警以及通过 自
处理方式排除故 障;如果磁盘 出现 问题 ,能否保持 系统 的不 间断运行等等。
维普资讯
i
ys e tm
》c n l y eh oo g
一
摘
要
她淡 造 年 柬 f1 说 矗 汝 料 , { }诺昀 它 } j
能力 适合访 问要 求频 繁 并且对反应和数据传输都要求较
高的应用 在电视 台实 际应 用中在线 存储设 备一般 采用S S CI 磁盘阵列 、 光纤磁盘 阵列等 用于存储 即将用于制作 编辑 播 出的视音频素材 。 电视台 的离线存储设备或存储介质平时没有装在线性编
改 时 ,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全部进行 改写。因此 ,离线存储 的 访 问速度慢 、效率低 。离线存储的典型产 品是磁带库 ,用来 存储 不常用的冷 数据 , 包括制作年代较远 的新 闻片、 专题 片、
出及存储等整个流程 以媒体 资产 管理 为核心 的网络 化发展
是今后电视台的重要技术工作之一 , 存储的考虑也 是媒体 对
2024年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协议书范本(5篇)
![2024年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协议书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1a0c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0.png)
2024年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协议书范本《____年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协议书》本协议由【服务提供方】与【客户】签订,双方将遵守以下条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合作范围1.1 本协议适用于【服务提供方】向【客户】提供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合作。
第二条定义2.1 有线数字电视服务:指【服务提供方】通过有线网络向【客户】提供数字电视节目与服务的业务。
第三条协议生效3.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并盖章起生效。
3.2 本协议的有效期为三年,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所获得的商业秘密、技术文件与数据等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第五条争议解决5.1 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章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内容第六条服务内容6.1 【服务提供方】向【客户】提供高清、标清数字电视节目。
6.2 【服务提供方】应提供无广告、稳定的数字电视信号。
第七条节目设置与变更7.1 【服务提供方】有权根据节目内容和市场需求进行节目设置与调整。
7.2 【服务提供方】应提前通知【客户】有关节目变更的信息。
第八条信号质量与修复8.1 【服务提供方】应确保数字电视信号的质量稳定良好。
8.2 【服务提供方】有义务及时处理由于信号故障造成的问题,并承担相应的修复费用。
第九条服务费用与支付方式9.1 【客户】应根据【服务提供方】制定的收费标准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9.2 服务费用支付方式可以选择预付或月结两种形式。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第十条【服务提供方】的权利和义务10.1 【服务提供方】有权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收费标准。
10.2 【服务提供方】应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数字电视信号。
10.3 【服务提供方】应及时处理由于信号故障造成的问题。
10.4 【服务提供方】有权基于法律法规对节目内容进行审核与调整。
第十一条【客户】的权利和义务11.1 【客户】有权按时享受由【服务提供方】提供的数字电视节目与服务。
广播电视体制与经营管理
![广播电视体制与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806c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9.png)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体制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 当今世界的三大电视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体制。 世界其他国家的电视体制,或可归入上述三种体制,或是这三种体制的小小变异。这三种体制将基本上主导21世纪电视业的体制。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传播制度已不能满足电视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国营制度型”的电视传播常常入不敷出,致使不得不改变初衷。“公商并营制度型”就是这个类型的代表。
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播电视体制的弊端:
01
事业活动的非经济化
02
事业主体的国办化
03
事业机构的行政化
04
事业经费的供给化
05
事业资源配置的非经济化
06
事业系统的非整合性
07
事业管理的非法制化
08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体制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体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中国电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引进商业电视的运作模式,尝试制作与播出分离,即除新闻节目外,其他各类节目(如社教类节目、知识类节目、娱乐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等)的生产逐步走向市场,吸纳社会资金和人才,走开门办电视之路。具体地说,就是电视台以宣传为中心,把工作重点放到播出上,电视节目的制作则推向市场,对节目生产实行企业化管理。
03
02
05
01
04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体制
02
系统性
——“条”的属性、职能及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03
地方性
——“块”的改革更令人瞩目
广播电视体制的产业性探索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颁布使广播电视的体制改革有了法制化的内容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述
![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5ce258c50e2524de4187e22.png)
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述作者:朱文涛来源:《活力》2011年第11期[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利用领先的、基于IT存储和互联网的技术,实现电视台数字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转换、共享和发布。
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料等媒体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解决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发布、工作流程管理问题,系统将成为各电视台业务增值、信息数字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 Asset Management)是一套完整的数字媒体资产存储、管理、发布解决方案。
通过MAM对各种媒体及内容(如视音频资料、文本文件、图表等)进行管理,满足媒体资产拥有者创建、挖掘、存储、管理、应用、发布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
为媒体资产的使用者提供访问内容的简便方法,以便高效地保存和利用媒体资产。
一、主要目的节目和素材构成了电视台资产的重要一部分,其价值可能超过设备等固定的有形资产。
节目和素材作为资产。
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为媒体和业界广泛认同。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电视台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实现了音像资料的分类管理和检索处理。
通过创建和利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1)最大化资产的价值。
2)减少分类、检索和保管素材的费用。
3)提供跨企业获取的能力,加速制作周期。
4)更好的安全防护,提供授权、水印等。
5)能够更灵活地应对技术和企业业务的发展变化。
6)集中化、统一的媒体资产管理。
二、主要内容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电视行业上的应用的主要内容包括:1)节目资产全数字化。
2)全网络化的本地视音频资产的采集。
3)各地资产收录。
4)资产编辑制作。
5)数字化服务器播出。
6)存域网(SAN)。
7)构架管理。
8)浏览级别资产发布处理。
9)广播级别资产授权下传。
三、在MAM中的核心技术通过研究,我们可知。
在MAM中的核心的技术包括采集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内容管理技术、编码技术等等。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38319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c.png)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前言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存储目前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磁带存储方式,这种原始的方式有很多的弊端:易损,占地大,成本高,难于重新使用。
更重要的是难于长期保存,通常在满足磁带保存环境的要求下,磁带的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到期只能淘汰,再也不能使用。
另外,对于长期积存的磁带,各电视台也没有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去管理,开发,利用这些越积越多的资源,记者与节目制作人员尽管知道台里有丰富的资料,却由于难于查找所需的节目,而放弃使用这些几乎免费的资源素材,更不用说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满足日益发展的电视节目资源的全球化共享。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视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稳定高效的数据压缩方式,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以及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而且国际互联网及企业内部网的超前发展也给电视台节目挡案的网络化存储,查询,共享,交流提供了可能。
宽带网络技术及视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为电视台网络化铺平了道路,今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设备及带库管理将逐步向多媒体网络设备过渡,网络所具有的高效率与灵活性等优势,会充分体现在电视台的节目传输,分配,制作,播出及存储领域。
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装配了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设备,新闻制作网及自动化播出设备,但是作为实现共享的数据源——节目资源的存储及管理却还停留在早期磁带库阶段,究其原因,虽可举出种种理由,但无庸讳言的是该环节已阻碍了现代化的视频资源共享方式的展开。
本文就是想在这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 电视节目的存储1 . 存储方式的选择电视台所存储的内容以视音频素材为主,在选择存储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过去,现在,将来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的方式,选择高质量,高效率,便于利用的方式存储各种不同类型数据。
图1给出了电视台的节目生产流程。
在专业视频应用领域,不管是压缩还是非压缩,大都集中在分量格式领域,因此在做格式选择时要特别注意。
根据具体应用情况,不同阶段选用相适应的信号格式,使整个生产流程平滑过渡,尽量减少信号转换造成的损失,以达到最佳质量效果。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8b30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8.png)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摘要】本文就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存储技术在电视节目管理中的应用,然后分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电视节目存储中的作用。
接着讨论了存储介质的选择与管理,节目内容的分类与标记,以及节目存储的安全性管理。
结论部分强调了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电视节目存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全面解析了电视节目存储及管理的方方面面,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视节目、存储、管理、数字化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介质、节目内容、分类、标记、安全性管理、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概述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是指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有效的保存、管理和分类,以便于随时查找和获取需要的节目资源。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优化。
数字化存储技术的应用使得节目内容可以以数字形式保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检索。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电视节目存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节目制作单位对节目内容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
存储介质的选择与管理也是电视节目存储的关键环节,不同类型的节目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式。
节目内容的分类与标记可以帮助节目制作单位更快速地找到需要的节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节目存储的安全性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确保节目资源不会丢失或被损坏。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是电视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节目制作单位和广播电视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数字化存储技术在电视节目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存储技术在电视节目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成熟。
数字化存储技术通过将电视节目转换为数字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存储效率和节目管理的便捷性。
数字化存储技术能够实现节目的高清晰度存储,保证节目画质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数字化的节目存储可以极大地减少物理存储空间的占用,节约了存储成本和人力成本。
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定(3篇)
![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9d970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6.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促进互联网视听节目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视听节目,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提供的各类节目,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剧、综艺娱乐节目、新闻资讯、教育节目、体育节目等。
第三条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以下简称“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依法开展视听节目服务。
第四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全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章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第六条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有与所从事的视听节目服务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人员;(五)有与所从事的视听节目服务相适应的资金。
第七条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制度:(一)节目内容审查制度;(二)节目播控制度;(三)节目版权管理制度;(四)节目安全保障制度;(五)节目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第八条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并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许可证信息。
第九条视听节目服务单位不得以下列方式提供视听节目服务:(一)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视听节目许可证载明的服务范围;(二)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视听节目;(三)未经版权人许可,提供他人享有著作权的视听节目;(四)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变更视听节目播控方式;(五)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三章视听节目内容第十条视听节目内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三)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含有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不良内容;(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不得歧视、侮辱民族、种族、宗教等;(五)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地面广播机顶盒的磁盘和存储管理技巧
![地面广播机顶盒的磁盘和存储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e783a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c.png)
地面广播机顶盒的磁盘和存储管理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面广播机顶盒已经成为我们在家中接收电视节目的重要设备。
然而,随着我们不断收集的电视节目、电影、音乐和其他多媒体文件的增加,对机顶盒的磁盘空间和存储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地面广播机顶盒的磁盘和存储管理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您的媒体文件和保证机顶盒的正常运行。
首先,清理不需要的文件。
在使用地面广播机顶盒时,我们经常保存很多我们认为有用的文件,但实际上,这些文件可能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
因此,定期清理不需要的文件是一个好习惯。
您可以浏览机顶盒中的文件夹,找到您不再需要的文件,并将其删除或移动到其他存储设备上。
如果您仍然希望保留这些文件,可以考虑使用外部设备,如硬盘驱动器或云存储。
其次,合理安排文件的存储位置和组织方式。
当您将媒体文件存储到地面广播机顶盒时,考虑将它们分类存放。
例如,您可以创建不同的文件夹来存放电视节目、电影、音乐等不同类型的媒体文件。
这样做可以方便您浏览和查找文件,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磁盘碎片和提高读写效率。
第三,定期备份重要的文件。
由于地面广播机顶盒的磁盘和存储设备都有一定的寿命,存在损坏或损失的风险。
为了防止重要的媒体文件丢失,定期备份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将重要的文件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上,如外部硬盘驱动器、USB闪存驱动器或云存储服务。
这样的备份策略可以帮助您在意外损坏或丢失的情况下恢复文件。
第四,及时更新地面广播机顶盒的软件和固件。
像其他电子设备一样,地面广播机顶盒也会不断更新软件和固件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性能。
这些更新通常包括磁盘和存储管理的改进,例如优化存储空间的方法、解决文件格式兼容性问题等。
因此,定期检查和更新机顶盒的软件和固件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通过机顶盒自带的更新功能或官方网站来下载并安装最新的软件和固件。
最后,了解地面广播机顶盒的存储容量和功能限制。
不同的机顶盒具有不同的存储容量和功能限制。
在购买机顶盒时,您应该了解其存储容量和支持的文件格式、最大文件大小等。
简议存储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应用
![简议存储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2c991533d4b14e8424686e.png)
简议存储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应用摘要: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存储技术在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存储技术贯穿了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播出及存储等整个流程。
关键词:存储技术;电视节目;应用随着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专题片、系列片等自办节目越来越多,节目的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但节目经费非常有限,拍摄制作周期越来越短,因此,素材资源的再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同一个素材很可脂会被循环再用,重复使用多次。
媒体资产在信息咨询时代,对于电视台,最重要的媒体实体就是历年来存储的视音频资料即电视节目,它已成为极具增值效益的一种无形资产。
1 存储介质电视节目存储的介质目前主要有磁带、硬盘、光盘和半导体四大类。
应用最早,目前在专业广播电视领域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磁带;最晚开发但应用潜力最大的是各种卡式半导体存储器(如SM卡、SD卡、记忆棒等)。
各种存储介质各有特点。
硬盘和卡式半导体存储器的一些特点就十分突出,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应用十分方便,例如,作为相对固定场所的大容量存储,硬盘为基础的存储方式已被广为接受;配合数码相机或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半导体存储卡,轻便快捷实用。
2 存储技术2.1数据流磁带存储技术数据流磁带技术是一门古老的技术。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其容量、读写速度、可靠性都在迅速提高,它在广电领域的应用也引起重视。
常用的磁带存储技术有三类:2.1.1 LTO技术LTO即线性磁带开放协议,是由HP.IBM和Seagate三家厂商于1997年底联合制定的。
LTO结合了线性多通道、双向磁带格式、硬件数据压缩、优化的磁道存储和高效纠错技术,大大提高磁带的性能。
国内广电业于2002年开始引用该技术作媒体资产存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技术走向。
2.1.2 DAT技术DAT(数字音频磁带技术)最早由HP和Sony开发。
它采用螺旋扫描技术,早期主要用于数字音频存储,后来经过改进,用于信息存储领域,DAT的优势是其很高的性价比、高可靠性。
浅谈电视节目存储技术
![浅谈电视节目存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65aab0960590c69ec37650.png)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o百家论剑 O
科技信息
浅谈 电视节 目存储技术
胡世 乐 ( 河南 电视 台 新农 村频 道 ,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8 )
【 摘 要】 随着信 息技术的 高速发展 , 电视 节 目 通过计算机 网络进行媒体资源管理变得 日 益的重要 。电视 节 目 的制作 和传播过程 中主要通 过半导体、 光盘、 硬盘和磁带四大类物质来存储 电视节 目, 存储技 术有 S C S I 技术、 磁 带存储 技术、 R A I D 技术 。S C S I 技术与 高速 以太网组成双 网结构的数字化存储技术也成为 电 视 节 目的主流手段。数字化的媒体 资源应用媒 体资产 管理 系统进行 电视 节 目资源管理. 使得 电视 节 目资源 化和价值化 , 电视媒体在 当今的 网络时代 更具竞争力。本文主要介绍存储介 质和数 字化 电视存储技 术。 【 关键词】 电视 节 目; 存储 ; 媒体 ; 资源管理
由以上分析看 出. 数据 流磁 带应 该是 目前最经济合理 的大容量 . 高速 度存储媒介 . 也比较适合于 电视台节 目 资料 的长期保存 1 . 1 硬盘 1 . 4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计算机数据 和应 用程序 的硬盘是计算 机网络不可或缺 的一 半导体存储 器是出现最晚的存储设备 .半导体存储器有记忆棒 、 部分同时也是数字化存储的关键一环 其 盘片数与面密度决 定存储量 s D卡 、 S M卡等。 半导体存储器具有高速传输 、 通用性和重 复记 录性高 的大小 , 当下的 S C S I 硬盘采用 正反两面记录的多盘片结构 . 一个 S C S I 等特点 。在 电视节 目 存储过程 中专业光盘系统和 P 2 卡系统 的成熟应 硬盘 的存储量 就已经达到 了很高 的水平 。为更好的存储电视节 目 从 用, 为电视节 目存储的无磁带工作 流程提 供了很 好的技术保障 . 都给 S C S I 技术上发展而来的( R e d u n d a n t Ar r a y o f I n d e p e n d e n t D i s k s ) 技术 . 当今 电视制作和存储根本 的变化 它把把很多的硬盘通过控制器控制建立一个 快速响应、高可靠性 、 大 容量 的数据存储系统。R A I D技术 的应用能非常好的提高存储 容量 和 2 数字化 电视节 目存储技术 数据传输速度 . 而且这个技术能方便的利用纠错技术 大幅提高存储 的 随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电视节 目通 过计算机网络渠道传播 已 可靠性 。 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 网络传播渠道的开发同样会带来媒体资源管理 的 硬盘这种存储 介质具有存储容量大 、 存 取速度快等特点 . 在进行 问题 数字化 存储技术在建立媒体 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无与伦 比的条 信息量较小 的存储 时候具有较高 的优势 同时它普遍用于硬盘 自 动播 件。 与此同时 , 数 字电视行业也已经普及到我国的大中小城市 所 以电 出系统 、 统线性编辑设备等 。 但是如果作为大量的信息存储介质 , 大多 视节 目的数字化存储已经 变得势在必行 数的 电视台难以承受其高 昂的价格 以前 的磁带 、 录像等存储方式主要存 储单纯 的视 、 音频节 目流 对 1 . 2 光 盘 于节 目 资源 的管理过于机 械。利用数字化存储 系统将节 目 数字化后 、 光盘作为 一种 使用广泛 的存储介质 . 具有很好的抗腐蚀 . 环境适 能够利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有效管理 节 目资源 媒体资产管理 系统 应强等稳定的物理性 能. 且光盘存储安全可靠 . 其交换方便 . 购买价格 ( M A M) 是将视音 频资料 、 图片、 文字等各种媒 体资料进行统 一管理 . 低廉等优点 。D V D是 目前最好 的光盘存储设备 。 它数据存储量大 , 以 方便的进行存储 、 利用和再利用 , 使得媒体资料 的价值化和资产 化。 同 M P E G 一 2格式 存 储 数 据 ,能 够 达 到广 播 级 的要 求 。 D V D有 只读 时该 系统还能提供电视节 目的收集 、 保存 、 查 找、 再编辑 。还能作 为电 ( D VD R OM) 、 只写一次 ( D VD — R) 和可重写三种 视节 目的发布平 台 只读 D V D技术 比较成熟 , 在电视节 目存储领域 . 主要用于建光盘 媒 体资产管理系统具有可靠性 、 稳定 性 、 实用性和兼容性及 可扩 库, 存储需要 长期 保存的节 目。光盘库 有很 大容量 . 影片质量保存稳 展性。由于广电行业 的特殊性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 所以稳定性是首 定、 查询简 单、 占 用 空间小 、 利用率高 、 音 响保真 、 保存图像清晰度 、 纠 位考虑的问题 :在设计上通过对 网络主要设 备进行 容错 和备份设计 . 错能力强。 采购高质量 的硬件和应用成熟 的技术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 应用先进 的 只写一次 的 D V D — R光盘 因为价格很高不 适合 电视 节 目制作 和 视音频编辑技术 、 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通信技术 , 确保 系统先进性 : 扩展 大量存储。但是可用在编辑 、 检验和小批量发行 。 性、 模块 化的设计 , 为将来系统扩 展留下 了足够 空间 : 加装 专业 防火 可重写 D V D — R A M利用相变介质来存储 信息 . 完全采用光学技术 墙, 增加权 限管理 , 确保网络安全 , 核心数据定时备份确保数据安 全。 进行读写 . 通过激光改变存储介质在结晶态和非结晶的态变化使得相 在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快的当今社会 . 对信息的传播 提出了很 高的 变结构变化从而记录和擦 除 作为光盘存储的主流存储技术相变光盘 要求 . 媒体之间激烈竞争 已经 日 趋 激烈 . 竞争已经不止停 留在节 目的 存储 技术具有 记录成本低 、 记录密度 高 、 驱动器结 构简单 、 介 质寿命 创意、 拍摄等环节 , 同时 已经逐 步扩展到 电视节 目的管理 、 经营和技术 长、 不受外界磁场环境影 响等突 出优点 . 有很强的实用性 领域的各个方面 因此 通 过数字化存储技术设 计的媒体 资产管理系 1 _ 3 数据流磁带机 统在信息处理 , 编、 采、 播、 制、 传电视节 目生产过程 中能极大的提高资 数据流磁带机也是利用磁记录技术保存数据的 . 是 目前工业系统 产共享水平 、 节 目的时效 节 目 生产率 . 从而有效实施媒体 资产管 理 . 广泛应用的一种备份设备。它与电视 台使用的传统磁带相似 , 但它是 提 高 媒 体 的竞 争 力 配属于计算机的存储外设 .记录的数据不是以帧为单位的图像 信息 . 而是 以计算机文件形式存在 的数字信息。磁带备份具有以下优势 : 成 4 结束 语 本低 , 每G B的存 储成本低 于 1 . 3 美元 ; 易于存储保管 , 可通过 更换 磁 半导体、 光盘 、 硬盘和磁带四大类存储介质都有其各 自的优缺点 , 带无 限扩充容 量 ; 可靠性高 。 存储 时间超过 3 0 年: 允许无人操作 的 自 动备 份 ; 容量高 , 一盒 磁带中可 以存储 高达 7 0 G B的数 据 : 传输率 高 , 电视台在 电视基节 目的制作 和传播 过程中个 电视 台可根据其 实际情 况灵活的应用来存储 电视节 目。S C S I 技术 与高速 以太 网f E t h e me t ) 组 压缩后可以达到 1 0 MB / 秒 成双网结构 的数字化存储技术也成为 电视节 目的主流手段 数字化的 磁带备份技术一直在发展 。四分之一英寸盒带 ( Q I C ) 是为数据储 使得电视节 存应用而专 门设计 的 . 在 四分之一英寸磁带 上 . 数据可 以以连续迂 回 媒体资源应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进行 电视节 目资源管理 .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61143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8.png)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在现代生活中,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电视节目数量的增加,电视节目的存储和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本文将介绍电视节目的存储和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电视节目存储概述在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的存储已经转移到了数字媒体中。
数字媒体分为两种类型:线性媒体和非线性媒体。
线性媒体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播放的媒体,例如广播电视节目。
非线性媒体则是指能够跨越时间轴随意浏览的媒体,例如网络视频。
针对电视节目的存储,线性存储方法是最常见的方式。
在该方法中,大型磁带或硬盘被用于存储电视节目。
一些公司使用云存储来存储电视节目,以降低存储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电视节目管理概述电视节目管理通常分为两个方面:制作人员管理和存储管理。
制作人员管理是指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发布流程。
该流程包括创建、编辑、审核、权限控制、录制和发布。
制作人员可以通过现代的数字工具,如视频编辑软件,来编辑不同格式的电视节目,例如电视剧、纪录片、广告等等。
然后,这些节目可以上传到服务器,并与审查团队合作实施审核、发放权限等流程。
最后,该节目会被复制到磁带或硬盘等储存媒介中,以供播出和未来参考。
存储管理是指管理电视节目的存储空间,通常包括存储设备的选择、升级和备份管理。
由于电视节目的体积较大,磁带和硬盘通常被用于存储电视节目,而云存储则作为一种备份和容灾手段。
在存储管理中,保护数据安全与避免数据丢失是重中之重。
因此,备份策略的制定与落实、存储空间管理和沉淀校验、RD等技术都是必备的。
电视节目的存储问题由于现代电视节目数量庞大,存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视节目存储问题:存储空间不足大量的电视节目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当存储空间不足时,制定适当的存储计划变得格外重要,同时需要对不再需要的电视节目进行及时清理和归档。
存储介质寿命有限磁带或硬盘作为电视节目的存储媒介具有寿命的限制,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
电视节目存储格式与设备选型
![电视节目存储格式与设备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cb4fff13227916888486d7a4.png)
支持 2 6色和 RL 5 E压缩 A I V 信息主要应 用在多媒体光盘
上 用来保存电视、电影等各种影像信 息。
’
AI V 格式封装
j 叠 . - 一 l ¨ } } 【 、
D 是一种数 字的视频格 式 .也是 一个世 界上近 百家 V 公司支持和认可的一个国际标准。DV 5的视频数据比率是 2
格 式。是将语音和 影像同步组 合在一起的文 件格式。它对
视 频文件采用 了一种有损压缩 方式 .但压缩 比较高.因此 尽管画面质量不是太好 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 。A V1
10也较 常用。 2
离清视频
Ad N H .1 M  ̄ D x D 2 b和 15 .1 0 18 d 0 81  ̄ 9 x 00 2
存储 .再 以集合 方式形成 的节 目。 另外还有一部 分用于粗
道 WA V文件 中.样 本是交替出现的 非线性编辑 系统中 .一般采 用 P CM 编码 的 WA V文件
格式 采样 率推荐 4 K 采样精度 1bt 8 6 i 。 高标清 音频 :P M.4 k z 1 bt 4 i C 8 H 6 i2 bt / .Mo oSee . n /tro
失 现 象 。视 频 码 率 上 . 18 i 0 I5最 常 用 0 0/ 8 5 另 外 18 i 0 0 0/ 5
编码格式较 多 包括 MP  ̄2 NxI D 系列等 。 E 、D I - D V
( J j
英文全称 为 A doV d oItr a e .即音频视频交错 u i ie el v d n e
格式 ,部 分播 出系统的 素材格式 低 码流素材 格式和一样本组织而成 的。在单声道 WA V
文件中 .声 道 0代表 左声道 声道 1 代表 右声道 。在多 声
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存储技术和维护管理
![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存储技术和维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698d11a300a6c30c229f0a.png)
同时 ,它也 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其 存储
很多 电视 广播 行业 多年 来整 编 的
C S I 音 频节 目也 需要 很大 的存 储容量 ,在 自动播 出系统早 在很 久 以前 就被 容 量难 以扩 充 ,且 实际速 率易受 S 广播 电视 所沿 用 ,早 期播 出的文 件格 电缆 的影 响 ,就 目前 的 自动 播 出存储 这 一状 况下 ,广播 电 台急需 一种 多功 式 是 M— J P E S格 式 ,此 格式 具 有 压 缩 技 术来 看 ,它 已经 逐渐 被相 对发 达 的 能的存储技术 , 既能够进行容量扩充 , 率较 低 ,容 量 较大 等特 点。它 之所 以 S AN存储技术所替代 。 被广 泛应 用是 因为 当时 的 电脑 处理 速 度 比较慢 ,依靠 自动 播 出系统 才能 使 出系 统 的工作 原理其 实 也非 常简 单 , 就是将 模 拟信 号收 编到 电脑 硬盘 中,
潮 流 ,在 如今 这 个主 张创 新 的社会 ,
2. 1 . 1 DAS
外 ,针对 常用与 不常 用 的电视 节 目,
它也 会做 一个数 据 归档 ,对于不 常用
但 又不 能 随意删 掉 的文件 ,它会 进行
一
传 统 的 自动播 出系统 运行 缓慢 ,容量
D A S也 就是 直连 方式 存储 ,它 是
广播电视 自动播出系统存储技术和维护管理
海 泉
摘
要: 自动播 出系统存储技 术 已经在广播 电视 中得到 广泛应 用 ,它是 电台技 术 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 分 ,直接 影响着整
个 电台节 目的安 全 ,而做好 维护 管理 ,则可以保证广播 电视节 目的正常开展 ,两者在 广播 电视 中都发挥 着关键性 作用 ,缺
如何在智能电视上设置电视节目收藏
![如何在智能电视上设置电视节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8d6312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9.png)
如何在智能电视上设置电视节目收藏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智能电视,我们可以收看丰富多样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并且还可以设置电视节目收藏,以便快速找到和观看我们喜爱的节目。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智能电视上设置电视节目收藏,为您提供便利的观看体验。
一、步骤一:打开智能电视首先,确保智能电视已经连接到电源并且开启。
使用遥控器或者手动按下电视上的电源按钮,待电视完全启动后,您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设置了。
二、步骤二:进入电视节目收藏设置界面在智能电视主界面上,通过遥控器上的导航键,找到并选择“设置”选项。
进入设置界面后,通过导航键选择“节目收藏”或者类似的选项。
这个选项的具体名称可能因不同的电视品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会在设置界面的顶级选项中。
三、步骤三:添加电视节目收藏在节目收藏设置界面中,您会看到一个节目列表或者频道列表。
通过导航键和“确认”键,选择您希望收藏的电视节目或频道。
一些电视还可以让您通过频道号码直接选择节目,这样更加方便。
选择完毕后,您可以按下遥控器上的“添加”按钮或者类似的功能键,将选中的电视节目或频道添加到收藏列表中。
通常,您可以选择一个已经存在的收藏夹或者创建一个新的收藏夹来存储这些收藏。
四、步骤四:管理电视节目收藏您可以在收藏夹中查看和管理您的电视节目收藏。
通过导航键,在收藏夹列表中选择您希望查看的收藏夹,然后按下“确认”键进入该收藏夹。
在收藏夹界面中,您可以看到您之前添加的电视节目或频道。
通过导航键,您可以选择特定的节目进行播放。
某些智能电视还可以让您对收藏的节目进行排序、编辑、删除等操作,以便更好地管理您的收藏内容。
五、步骤五:使用电视节目收藏一旦您设置了电视节目收藏,以后您就可以更便捷地观看收藏的内容。
在智能电视的主界面或者遥控器上,一般都会有一个快捷键或者菜单选项,使您可以快速进入收藏夹。
通过选择收藏夹和特定的电视节目,您可以快速、直接地观看您之前收藏的节目。
这样,无论您是否记得频道号码或者节目名称,都能够轻松找到并观看您钟爱的电视节目。
如何设置智能电视的电视节目储存功能
![如何设置智能电视的电视节目储存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8d04e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e.png)
如何设置智能电视的电视节目储存功能智能电视的出现给我们的家庭娱乐带来了许多便利,其中之一就是电视节目储存功能。
通过这一功能,我们可以随时回放和录制我们喜欢的节目,而不必担心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智能电视的电视节目储存功能,让您在享受电视节目的同时,也能灵活掌握观看时间。
一、准备工作在设置智能电视的电视节目储存功能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您的智能电视已连接到网络,这是使用节目储存功能的前提之一。
其次,您需要有一个可用的储存设备,比如一个外接硬盘或者一个USB闪存驱动器。
这个设备将用于保存您录制的节目。
二、进入设置菜单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进入智能电视的设置菜单,开始设置电视节目储存功能。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智能电视界面可能略有不同,但大致的操作步骤是相似的。
一般来说,您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菜单”键或“设置”键进入设置菜单。
三、选择节目储存功能在设置菜单中,您需要找到有关节目储存功能的选项。
具体名称可能因电视型号而异,但通常会有类似于“节目录制”、“录制管理”或“储存设置”的选项。
通过浏览菜单,您可以找到并选择这个选项。
四、设置储存设备在进入节目储存功能选项后,您需要设置储存设备。
此时,您可以选择连接到智能电视的外接硬盘或USB闪存驱动器。
通过选中设备并按照屏幕提示,您可以将其设置为默认的节目储存设备。
五、设置录制方式和录制时间接下来,您可以进入设置录制方式和录制时间的界面。
在这个界面上,您可以选择不同的录制方式,比如“一次性录制”、“系列录制”或“按时间录制”。
您还可以设置录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确保您可以录制完整的节目。
六、确认设置并开始录制在完成所有设置后,您可以返回菜单并确认您的设置。
一般来说,您可以在设置选项中找到“开始录制”或类似的按钮。
点击这个按钮,您的智能电视就会开始录制您喜欢的节目。
根据节目的时长和您的储存设备容量,您可以录制多个节目,并随时回放。
2023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2023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3aa66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3.png)
2023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广播电视的法律管理,保障广播电视内容的安全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制作等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遵循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具备内容安全、技术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要求。
第五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建立并完善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和责任要求。
第六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及时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行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第七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风险。
第二章内容安全第九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传播危害国家统一、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第十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内容,不得传播淫秽、低俗、庸俗的内容。
第十一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得宣扬霸权主义、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传播暴力、恐怖、恶俗、恶心的内容。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特点,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得传播歧视、侮辱和伤害民族感情的内容。
第十四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个人隐私,不得传播侮辱、诽谤、恶意揭露他人隐私的内容。
第三章技术安全第十五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机构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广播电视设备,确保播出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机构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广播电视台素材管理制度
![广播电视台素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7558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5.png)
广播电视台素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广播电视台素材管理工作,提高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广播电视台的素材采集、整理、存储、利用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素材管理应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创新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素材管理应当实行综合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广播电视台应当建立健全相应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素材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第六条素材管理工作应当结合广电节目制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高,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第七条广播电视台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先进的素材管理系统,实现素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第八条广播电视台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广大观众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反馈,不断改进素材管理工作。
第二章素材采集第九条广播电视台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节目要求,合理确定素材采集范围和方向。
第十条素材采集应当主动创新,注意发现和挖掘新闻价值、时代特色和社会关切的素材。
第十一条素材采集应当依法合规,尊重民族风情,尊重著作权,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素材采集应当科学规范,重视素材的版权和实效性,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第十三条素材采集应当落实主动采集和接受委托采集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图文并茂、立体呈现的效果。
第十四条素材采集应当重视多媒体融合,尽可能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融为一体,提高视听效果。
第十五条广播电视台应当建立健全素材采集目录和数据库,方便管理和检索。
第三章素材整理第十六条素材整理应当注重分类整理,将采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存储,便于后续的查找和利用。
第十七条素材整理应当精心设计,注重编排和编辑,使素材能够符合节目的要求和观众的审美。
第十八条素材整理应当加强质量把关,对素材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和公正性进行审核。
第十九条素材整理应当加强版权管理,注重对素材的著作权、肖像权等方面的保护。
第二十条素材整理应当贯彻环保理念,避免使用以前的标准化做法,推行绿色素材整理。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节目存储与检索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节目存储与检索](https://img.taocdn.com/s3/m/4c8431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d.png)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节目存储与检索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在节目制作、传输和播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随着节目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如何高效地存储和检索节目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讨论广播电视传输中的节目存储与检索技术,以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一、节目存储技术1. 数字化存储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广播电视行业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模拟存储方式,转而采用数字化存储技术。
数字化存储不仅提高了存储效率,还减少了物理媒介的使用。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将节目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在服务器中,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访问。
数字化存储技术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存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2.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目存储方式。
通过将广播电视节目以多媒体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地对节目进行管理和检索。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可以根据关键字、日期、时长等进行检索,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索功能。
3. 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存储方式。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将节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访问。
云存储技术具有分布式存储、高可靠性、可扩展性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节目存储需求。
通过云存储技术,广播电视机构可以随时随地地访问和管理节目,提高工作效率。
二、节目检索技术1. 关键字检索技术关键字检索技术是最常用的节目检索方式之一。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根据节目的关键字进行检索,快速地找到所需节目。
关键字检索技术可以通过对节目名称、主题、演员等元数据进行索引和匹配,实现准确的检索结果。
2. 相似度检索技术相似度检索技术是一种基于内容的检索方法。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通过相似度检索技术找到与指定节目相似的其他节目。
该技术可以通过比较节目的音频、图像、文字等内容特征,计算出节目之间的相似度,实现精准的检索。
3. 推荐系统技术推荐系统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为其推荐感兴趣的节目。
广播电视机构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观看记录、评价等信息,建立个性化的推荐系统。
浅谈数字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办法
![浅谈数字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aeb401a8114431b90dd8b8.png)
刘 飞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播控中心)
摘 要: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日益更迭,数字电视节目也逐渐成为国内电视广播行业的主要形式,并逐渐得到广大用户的 支持。数字一体机的内部包含了数字电视高频头,该硬件是用于接收和解码数字电视中的节目源,并逐渐形成三模式、真高清、 全数字的新型播出模式。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包含了摄制、编辑和播出等过程,各种录制的节目素材所占据的存储容量极大, 为更好地管理素材,目前已经逐步向媒体网络设备过渡。本文将会详细阐述电视节目素材的存储技术及存储介质,结合国内实践 现状,分析两者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状况,希望能够为国内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思路。 关键词:数字电视;硬盘技术;存储技术;存储介质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趋势已成为新时 期电视行业的主要方向。数字电视是一 个可以从节目采集到后续制作、传输等 都以数字处理的方式实现信号端对端的 传输系统。从电视节目的演播室到之后 的信号传输、接收等环节都利用数字电 视的信号进行传播,利用 0 和 1 的数字 来串成与电视节目传播类型相关的数字 流 。在传输过程中,数字化的信号损失 较小,并且具有较佳的播放效果。除此 之外,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存储设计也充 分考虑到了其运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目前,主要使用磁带存储方式来进行保 存。但磁带的使用寿命大概在 10 年时间, 因此这种方式无法进行长期保存,并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对节目素材造成损 坏,而磁带存储的成本较高,因此,也 无法被有效利用,一旦节目磁盘到期, 节目源也会因此消失。对于这些越积越 多的磁带,电视台必须采用有效的管理 工具对磁带进行管理和利用。 随着节目素材的膨胀式发展,磁带 存储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当前的数 字化需求。而模拟磁带的使用还会受到 视频摄制格式、存储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模拟信号在多次编辑的情况下产生较大 损耗, 影响到了视频本身的质量 。 因此, 广播电视机构需要在存储系统的架构、 设备的型号以及软件设计等方面确保节 目素材播出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优质 服务。基于节目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节目的存储及管理前言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存储目前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磁带存储方式,这种原始的方式有很多的弊端:易损,占地大,成本高,难于重新使用。
更重要的是难于长期保存,通常在满足磁带保存环境的要求下,磁带的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到期只能淘汰,再也不能使用。
另外,对于长期积存的磁带,各电视台也没有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去管理,开发,利用这些越积越多的资源,记者与节目制作人员尽管知道台里有丰富的资料,却由于难于查找所需的节目,而放弃使用这些几乎免费的资源素材,更不用说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满足日益发展的电视节目资源的全球化共享。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视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稳定高效的数据压缩方式,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以及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而且国际互联网及企业内部网的超前发展也给电视台节目挡案的网络化存储,查询,共享,交流提供了可能。
宽带网络技术及视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为电视台网络化铺平了道路,今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设备及带库管理将逐步向多媒体网络设备过渡,网络所具有的高效率与灵活性等优势,会充分体现在电视台的节目传输,分配,制作,播出及存储领域。
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装配了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的非线性编辑设备,新闻制作网及自动化播出设备,但是作为实现共享的数据源——节目资源的存储及管理却还停留在早期磁带库阶段,究其原因,虽可举出种种理由,但无庸讳言的是该环节已阻碍了现代化的视频资源共享方式的展开。
本文就是想在这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 . 电视节目的存储1 . 存储方式的选择电视台所存储的内容以视音频素材为主,在选择存储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过去,现在,将来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的方式,选择高质量,高效率,便于利用的方式存储各种不同类型数据。
图1给出了电视台的节目生产流程在专业视频应用领域,不管是压缩还是非压缩,大都集中在分量格式领域,因此在做格式选择时要特别注意。
根据具体应用情况,不同阶段选用相适应的信号格式,使整个生产流程平滑过渡,尽量减少信号转换造成的损失,以达到最佳质量效果。
若信号采用不压缩方式记录存储,信号质量最好,无损失。
但存储数据量非常大,以1小时无压缩数字视频信号D1计算,其数据量就达100GB以上,对电视台数以万计盘的磁带来说,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会使存储成本,管理费用及日维护费用非常高。
随着压缩技术的成熟,由压缩所带来的信号损失也越来越小,已完全达到了制作及播出要求,因此选择适合的压缩技术和格式,对信号进行压缩后再存储,降低存储成本是必然的选择。
3、图像质量足够高,满足记录重放复用的要求7、压缩效率高,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存储成本和维护费用,减少网络传输压力9、较好的兼容性。
兼容HDTV和DTV等数字电视的飞速发展,压缩格式应较易向数字电视过渡且损失较小。
12、良好的互操作性,压缩格式必须可应用于节目制作及传输播出的全过程,以减少格式转换带来的损失13、较长的技术生命周期。
MPEG-2是目前全球电视行业都普遍接受的专业视音频信号压缩格式。
已经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中,且在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中也已采用了MPEG-2压缩技术,同时MPEG-2在前期素材采集,后期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成熟利用存储的节目进行二次编辑时,无论何种压缩格式,一般均要求采用4:2:2取样格式,因为4;1:1或4:2:0取样格式做二次编辑时,色度还原性较差对于现存的JPEG,M-JPEG和MPEG-2压缩方式而言,只有I帧的MPEG-2实际上与JPEG编码相仿,两者均采用DCT(离散余弦变换)算法,但两者在内部处理上有所不同,MPEG-2更加专注于视频信号的处理,而JPEG对图片处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而对于电视编辑人员及众多电视观众,这种灵活性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
MPEG-2在处理单帧视频信号的压缩效率稍高于JPEG约15%--20%左右,由于两者压缩算法不完全相同,当由M-JPEG转换为MPEG-2时,不单要进行再压缩,同时还要进行压缩格式转换,这种格式的级连转换会造成较大损伤,而对于MPEG-2之间格式转换来说,I帧不必再进行格式转换,仅需进行再压缩即可,因此损失比MPEG与JPEG之间转换小,这就是整个链路最好采用一种格式的原因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长GOP结构的MPEG-2做编辑尚不成熟,但只有I帧或IB帧的GOP结构的编辑技术已步入实用阶段,随着逐帧MPEG-2编辑技术的逐步完善,从素材采集一直到存储播出整个链路均采用MPEG-2一种大格式成为可能。
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级”和“类”组合,配以合适的码率,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如在采集,编辑,制作阶段采用只有I帧和IB帧的短GOP结构组合的MPEG-2 4:2:2编码方式,码率选择30-50Mb/s,重点保证编辑质量与编辑精度;传输播出时可根据使用场合要求的不同选用有IBP帧的GOP(12帧)结构组合的MPEG-2 4:2:2或4:2:0编码方式,码率选择4--10 Mb/s的低码率;存储时也可采用长GOP结构的MPEG-2 4:2:2编码方式,码率选择15--20 Mb/s。
这样一来,整个链路均采用MPEG-2一种格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由于数据格式转换带来的图像质量劣化,使系统组合更为合理统一。
2 . 存储介质的比较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其拥有的成熟技术及先进理念,迅速渗透进其他行业与领域,存储技术就是如此。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由内存,硬盘及辅助海量存储器(硬盘阵列,光盘库,数据流磁带机)组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大中小型计算机应用系统配备不同的数据存储设备。
我们知道各种存储介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容量,性能,价格关系组成一金字塔结构,如图2所示,塔尖为内存即芯片级存储,以下依次为硬盘,光盘,数据流磁带。
内存由于是芯片级的存储,完全为计算机CPU专用,不能用于大容量视频数据的存储,本文不再详述。
下面重点对其他几种介质的性能,价格及其在电视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比较。
2 . 1 硬盘硬盘在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用于计算机数据,程序,软件的存储。
硬盘的容量决定于盘片数与面密度,问题是盘片数的增加会使硬盘体积增厚。
目前高端硬盘产品SCSI硬盘采用的是正反面都记录的多盘片结构,都有磁头用于数据的读写,存储密度可以达到每盘片1820MB。
硬盘的数据传输分为CPU通过总线在内存与硬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硬盘管理系统驱动磁头寻道并将数据读出或写入盘片。
其中后者是决定硬盘总体数据传输率的关键。
SCSI硬盘的最小寻道时间为6.5ms。
至于CPU与SCSI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目前已能达到80 MB/s,而且传输距离也可达到12m(采用68芯或50芯扁平电缆)。
尽管单个SCSI硬盘的容量与数据传输率已相当可观,但为了支持海量存储,业界一直在研究开发独立硬盘阵列冗余技术即RAID技术,将多个SCSI硬盘做为一个逻辑硬盘,保证大型数据文件存储的整体性。
RAID技术是目前提高硬盘阵列速度和冗余的主要手段。
硬盘虽然具有读写速度快,数据容量大的特点,但是是否就适应于电视台的各个环节的节目信息存储呢?做个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结论:以中型电视台10万盘磁带的存储量为例,大约需要近20万GB的信息存储量,如果采用18GB的SCSI硬盘,售价9000元,将需要约10000个以上硬盘组成阵列,造价也成了天文数字,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少量的信息存储应用中硬盘的确有较大的优势,比如在制作领域就大量用于非线性编辑设备,在播出环节也有硬盘录象机大量用于自动播出,以Fibre Channel构造的新型新闻制作网也多采用硬盘阵列作为节目存储的硬平台。
2 . 2 光最新一代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是DVD,其存储数据的格式为MPEG-2,完全能够满足广播级视音频信号的要求,它达到了目前技术上最理想的容量。
DVD光盘的几何尺寸与普通CD相同,但其容量却是CD的8倍-15倍。
对于单层DVD,其容量是4.7GB,可存放132分钟的MPEG-2影片,这意味着标准长度的电影和数字音频都可以记录在一张DVD光盘上。
要实现必须将所有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存放在DVD盘上,DVD播放机才能读出这些数据, 播放出高品质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
其中影像采用MPEG-2压缩,音效可采用MPEG-2 Audio、DOLBY AC-3、LPCM及DTS,基本上是把视频讯号压缩至1/40左右,但是MPEG-2的压缩率是可变的,MPEG-2速率平均为3.5Mbps,最高约11Mbps,DVD 的分辨率为720*480,35万像素,水平扫描超过500条,而且还有多国字幕。
那么132分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它是MPEG-2 3.5Mbps+AC-3 5.1CH 384Kbps*3+字幕10Kbps*4=0.59M/S除以单面单层4.7G,大约就是132分钟了,其中AC-35.1CH表示6个声道。
而采用双层双面技术的DVD盘存储容量达17GB,能连续播放8小时的广播级节目。
通常说的DVD实际上可分为只读(DVD-ROM,DVD-Video,DVD-Audio),只写一次(DVD-R(Recordable))和可重写三种规格。
DVD—Video和DVD—Audio多用于影音电视设备,而DVD—ROM、DVD—R、可重写DVD则多用于计算机设备中。
其中DVD—VIDEO和DVD—ROM标准已经统一。
只读DVD的发展状况见表1。
只读DVD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也有一些应用于电视领域的实例,主要是被建成光盘库,用于自动播出或对台存节目资料进行长期保存。
这种方式不仅具有容量优势,而且还克服了传统录象带质量易劣化,占用空间大,查询管理困难,利用率低等缺点,并且它在保存图象清晰度,音响保真度,数据传输率,纠错能力及用户间交错效用等方面也优于传统的磁带。
表2以DVD-Video为例给出了DVD存储视频,声音和字幕子图象编码的有关参数。
从表2可以看出,只读DVD-Video的传输码率范围为1--10Mbps(视频),远小于电视节目制作所要求的30--50 Mbps的码率,它只能刚刚达到传输播出的4--10 Mbps的低码率要求,对于存储要求15--20 Mbps的码率要求而言,也显低。
要想真正利用DVD于电视节目制作和存储,必须使用更先进的DVD技术。
只写一次的DVD-R使用有机染料作为信息记录层,可以说它是DVD版本的CD-R。
目前DVD-R刻录机只有整盘刻写和增量刻写两种刻录方式,一台售价约为5000美元左右,相当昂贵。
与只读DVD相比,技术指标上没有更多改进,主要用于DVD节目的编辑,检验和小批量发行,不适宜于电视台节目的制作与大量存储。
对于可重写DVD,目前存在DVD-RAM,DVD-RW和DVD+RW三种相互竞争的规格,各大公司至今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