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摘要】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美术教学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因此,在教学应把生活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学生
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生活现实。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话题。本文针对生活化美术教学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新课改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
然而以往美术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
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对小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所以,开展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课题。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这是美术教育改革“生活化”的方向,是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的政策依据。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人是活动的主体,只有主体在活动中理解生活,逐步淡化知识的教化,张扬主体者的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
我尝试,才能主动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并学会生活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教育必须从经验,从每个人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我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杜威给教育下的定义是:“一切教育都是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杜威提出学校教材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和历史,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三、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回归生活,抒唱学生情感
传统的美术教学使我们过多的注重知识和技能,把学生圈在学科中,单调乏味地学习美术,隔断了他们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十分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生活,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激活学生学习、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整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的心与生活连结在一起,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的美,并抒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发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我们的社区》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的小区景象,帮助他们描绘我们的社区美丽景象,因为这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了生活的经验,就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扫除障碍;我们还可以在学生学习本课之后,建议学生进一步细致观察社区的景象,并把社区的景象写生下来。可见教材内容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本身,就可以营造出精彩的生活化课堂氛围,然后进行适当的提升,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呈现在眼前。
生活化的美术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这一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为生活服务的教育。
(二)设计活动,重现生活
这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教者可课前带领学生先参观一下校园环境,让他们数了一下学校的教学大楼共有几层,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的美丽景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始作画。如此从生活出发的美术教学,使得学生的绘画想象有了依附的现实基础,使得学生的想象显得鲜活而生动,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再如,教学《动植
物欣赏》《鱼儿游游》等内容时,都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走进生活场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其捕捉生活事物真实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就显得轻松自然,生动形象。
(三)走出课堂,应用于生活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新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的会场,制作各种道具、布景、海报,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与节日中的教室,给班级刊出墙报、美化学习园地,布置自己的房间,设计服装等。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美术,寓教于乐,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