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感的心理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主观感受上说,它是人生命中最快乐、 最心醉神迷的时刻。 (2)它同时也是一种“目的体验”、“终极体 验”或“存在体验”。 (3)从持续的时间来看,这一种体验往往是短 暂存在的。
例:当我们面对浑浊的滔滔江水, 如果有人指出这是黄河, 我们情感 会骤然发生强烈变化,这信息会唤 起我们以往对黄河的知识、
二、想像
美是想象力的漫游和创造。想象力 的缺席和失落必然导致美感的降低和 消解,也同样造成理性和智慧的衰落。 一个缺乏想象的主体必然是缺乏诗意 和灵感的主体。
萨特:
以色彩为例
Baidu Nhomakorabea色彩:
是最直接、最普遍最 富有刺激力的美感形 式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 美感中最大众化的 形式”
-------马克思
色彩一直是张艺谋电影中最为重要的表现
符号,也是评论界对张艺谋作品解读分析的 重要元素。色彩在张艺谋的手中不单单成为 视觉效果的支撑点,更重要的是他能通过色 彩传达出他的诸多情绪,或阴霾或明朗,或 忧郁或欢快,或沉静或浪漫。

四、理解
审美理解是
对审美对象的象 征意义以及题材、 形式中的深层意 味的直观把握。
审美理解有它的两个特点: 一是它的非概念性。 二是意的无穷性。
美感终究也是一种意义体验
美感最终是一种对意义的精神体验,而 不仅是对形式的感性观赏。它包含着后者但 并不等于后者。对于一些人来说,再美的形 式也激不起他的兴趣。这就表明了形式感的 背后还有更深的东西。
在所有的颜色中,张艺谋偏爱浓郁的红色,他 把对红色的运用推向了极致。红色是最强有力 的色彩,冲击波最强,有力,强烈,最容易引 起人的注意,兴奋、激动、紧张,同时给视觉 以迫近感和扩张感,能引起肌肉的兴奋、热烈、 冲动。在当代汉语里红色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 个颜色词,象征着革命和进步。中国文化喜爱 和崇拜红色,还可能与文化传统中对欲望,激 情的压抑相关。
色彩的美学原理
构成色彩美的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这样方面:
一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和谐是指整个画面的色彩
配置,不但要统一、协调,还要完整、悦目。这是 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合理配置,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 互关系的安排来完成的。
二色彩的对比 :大调和,小对比
听觉:
是美感的第二来源。 声音:乐音和噪音
“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的结 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 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 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 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 中,在海滩上,在群山中)来自某种体育 运动,来自翩翩起舞”。
高峰体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意义体验是这样一种感受状态:
因其摆脱了单纯的谋生功利需求,故是 一种自由感;因其超越了主客对峙与分裂而 表现为和谐感;因其从“出家”的飘泊中掉 头归返家园,故洋溢着喜悦感;因其驻留于 意义之中而别无他求,故又是一种归宿感。

美感是超越的,因为美感是一种意义感; 美感是自由的,因为美感是在中止了实践 的或认知的兴趣。美感是创造的,因为美 感把意义赋予世界,使世界挣脱了只作为 资源或概念存在的庸常状态;美感是直觉 的,因为美感是灵性对意义的直接体认, 根本无需经由理智思考与逻辑推导;美感 是愉悦的,因为美感是人在归“家”时内 心所洋溢的喜悦感。

“想象的活动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活 动。它是一种注定要造出人的思想对 象的妖术,是要造出人所渴求的东西”
----萨特《想象心理学》,褚朔维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第192.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个人体生命由此岸向 比岸的泅渡和飞翔。是主体的无限可能性先 对现实存在的情感否定。
它遵循这“不可重复”的原则,不断去接近 “完美”。
第三节
美感的心理因素
美感是审美感知、想像、 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 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
一、审美感知:感觉和知觉:
感觉: 是人类心灵的首 要触觉和美感形成 的感性起点。
感觉:
视觉
是美感的第一来源和最主要的来 源。色彩、线条、平面、立体、结构 等视觉所带来的感觉,尤其是色彩,是美 感的重要构成之一。

总而言之,美感是审美感知、想像、 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交错 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 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相互渗透, 密不可分,不能独立存在。美感就是 它们复杂交错的动力综合,是它合规 律性的自由运动。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体验描述为 “它有一种凯旋的特性,也许具有解放的 性质。”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虽然在人类 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可能发生,但最容易发 生在艺术和审美领域。
知觉的特征: 1、个体的选择性。 过滤掉一部分自己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对 象的同时,抽象和突出一部分自己喜欢的形 象。(偏爱)
例:张继夜泊枫桥时,肯定还有许多东 西他不在意,即使感知到了也毫无印 象。凭诗人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就有 诗中富有诗意那些意象。
2、印象的瞬间性和错觉性
审美知觉善于捕捉对象在每一瞬间所给 予的某些印象,以及对象在运动中的某些精 微变化。 知觉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无意识和有意 识的错觉。例:“镜花水月”、童年记忆的 唯美。。。这种错觉催生和召唤美感的光临。
想像的高一级形式是创造性想像 高级想象往往具备原创和令人惊 奇的性质 。
位移性想象: 间接性想象: 荒诞性想象:
三、情感(feeling)
审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情 感活动。 诸如同情心、善心、恻隐 之心等情感辅助美感的实现和完成。
西方美学比较单向度强调美感中的 情感愉悦。其实美感的情感结构很复 杂。除了愉悦外,忧愁和痛苦、悲哀 和绝望等负面的情感同样构成美感的 心理依据和滋生张力。 感伤和绝望时生命存在的必然结 构,也是美感的必然结构。在艺术世 界,这些负面情感包含着颠覆和沉醉 的力量。
能够提供听觉美感的 主要是乐音。
节奏、旋律、和 声、复调等
一些科学家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审美 感知中的各种感官的作用分别是:眼睛占85 %,耳朵为10%,其余感官合占5%。可见 眼、耳在审美感知中的重要作用。

视觉尤其是听觉能力个体的差异性很大。
知觉:
知觉是感觉的有机综合,然而综合的结 果往往大于部分之和。
想象可分为:
复现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想像的初级形式是复现想象 往往以固定的视点和刻板的方法开始, 往往重复业已存在的比喻和象征 ,对 现象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再现。
接近联想:
如“憎恶和尚恨及袈裟 类似联想: 如:鸽子与和平;佛与莲花
对比联想
从曹植“七步诗”中的萁豆相煎,联想 到其兄曹丕对他的迫害,也联想到皖南事变 中国民党对新四军的迫害。从杜甫的“朱门 酒肉臭”联想“路有冻死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