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战略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对外关系

浅谈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内容提要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因此,当前的国际战略形势是总体趋向缓和。

但是,由于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而导致的局部冲突仍然时起时伏,国际战略形势依旧复杂多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

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仍然是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和平与发展,集中精力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当前国际环境战略形势对外关系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国际的战略形势:从经济发面来说,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客观趋势。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1.资本的国际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迅速发展,资本流通越来越快,而且主要表现在资本的流通上面已经没有了地域的界限,而是全球性的资本流通。

2.贸易的国际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度报告》统计,1992----1999年世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

1997年世界贸易增长9.7%,世界生产增长了4.1%。

1998年和1999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的增长有所回落,分别为4.2%和4.6%,但仍然高于世界生产增长率的2.5%和3.3%。

其他各方面资料也都显示从9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贸易已经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3.金融全球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普遍的取消或放松金融管制,各国间的金融流通和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这不仅表现在金融领域个部门间的交流,还表现在各专业金融领域相互开放,而且各国都扩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允许外国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更多的参与和介入的机会。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最新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最新
❖31
(六)其他国家实力的增长与非国家行为体兴起
东盟作为一支新 兴的政治力量,将可 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 发挥重要作用。
❖32
(六)其他国家实力的增长与非国家行为体兴起
“伊斯兰国”(ISIS) 异军突起,攻城略地,打 通地区国家边界,严重威 胁西亚北非稳定。
❖33
二、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
❖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仍频发 ❖全球地缘战略竞争日渐呈现新态势 ❖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多样持续凸显
❖54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凸显,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
▪传统安全(Traditional Security),是以政治和军事 安全为重心的安全。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指的是政 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涉及国家的政治 、经济、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
➢中 国 是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 也 是 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 国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 已 能 对 世 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 ➢坚 持 走 自 己 特 色 的 发 展 道 路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 防 实 力 日 益 增 强 , 拥 有 一 支 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的军事力量。
❖在非洲各大国进行激烈角逐。
❖48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3、深海、太空和极地成为地缘战略竞争的“新疆域”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趋势下,诸多濒海国
家加紧推进海洋勘探工作,加紧制定并大力实 施新的海洋开发战略。
❖49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25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安倍政府谋求“正常国家化”,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强推解禁集体自卫权,摆脱专守防卫原则对日本的制约 ,推进自卫队全球化,架空和平宪法,摆脱战后秩序。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关系格局的不断调整,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做出分析,并探讨中国在这一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之一是多极化趋势明显。

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大国崛起并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力量。

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等方面都在不断增强,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其传统的霸权地位也面临挑战。

随着各个大国实力的增强,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关系也日益复杂化,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除了多极化趋势外,国际战略形势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确定性增加。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性挑战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各国的战略选择。

对于中国而言,当前国际战略形势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安全威胁。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也持有审慎态度,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的战略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多极化趋势,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应该积极推进和平发展战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也积极参与全球性事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和法治化。

中国还应加强同各大国的战略对话与合作,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寻求合作共赢之道。

中国的战略选择还需要应对不确定性的增加。

中国应该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国内政治局势,积极投入到全球性挑战的解决中。

中国应主动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反恐、网络安全等国际合作,以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并提升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国际战略环境及格局ppt

国际战略环境及格局ppt
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国际战略形势。
国际战略环境
二、国际战略环境的演变及特点
World Strategic environment
World Strategic environment
(一)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环境
W 世界军事 orld Military
1、国际反恐形势
W 世界形势 orld Situation
(一) 国际战略形势的现状
1、国际反恐形势
2004年3月11日 马德里火车连环爆炸案
2004年9月1日 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
W 世界形势 orld Situation
(一) 国际战略形势的现状
1、国际反恐形势
2008年11月26日晚间,印度孟买市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
W 世界形势 orld Situation
(二) 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3、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对国际安全的威胁逐步增大
思考题
W 世界形势 orld Situation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2.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有哪些?
3.为什么说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仍然是世界不安 全的主要根源?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大国干预,分为两国。
■中东和平问题(巴以冲突) 分地不公 引发战争
W 世界形势 orld Situation
争端难点之一:巴以边界问题 争端难点之二:水资源之争 争端难点之三:耶路撒冷问题 争端难点之四: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争端难点之五:加沙地带与定居点
巴以冲突争端难点
W 世界形势 orld Situation
44世界形势worldsituation各主要国家纷纷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世界军事worldmilitary各国更加重视军事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队转型各国更加重视军事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队转型1各国纷纷加大国防投入2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3加速推进军队转型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worldstrategicenvironment11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仍然是世界不安全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仍然是世界不安全的主要根源世界形势worldsituation2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2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世界形势worldsituation3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对国际安全的威胁逐步增大3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对国际安全的威胁逐步增大世界形势worldsituation世界形势worldsituation1

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

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

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中国当前的国际环境及应对措施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在世界的角色逐步由革命者转变为建设者。

一个受压迫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此产生的大国崛起效应,使得各种外部阻力也随之增加。

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增加了我们维护周边环境稳定的难度。

再者,曾被公认的世界大国,也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心存不轨。

这预示着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这也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

中国面对危机,应当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趋利避害、把握机遇、苦练内功。

一、中国所面临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一)政治局势1.新兴大国崛起,美国重返亚洲。

自2011年至今,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

这次重大变化缘于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

美国此次返亚目的除了遏制俄罗斯,控制日本、印度,更主要的是防止中国和平崛起。

以确保美国对亚太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主导权,是明目张胆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举动。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

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

近来亚洲各国急速崛起的民族主义,和美国“重返亚洲”所导致的中美关系结构性的变化不无关联。

2.周边国家躁动,威胁中土安全。

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很不平静: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美国声称要制裁并夸大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影响力,将稳定东亚的“责任”推给中国。

中国将面临复杂局面:中朝关系友好,需要维护;朝鲜核问题,又不能坐视不管;南海争端未完待续,菲、越很清楚仅靠自身力量难以与中国抗衡,于是紧拢美国。

越美军事合作步伐也在加快,南海局势潜流暗涌;中印边界战争已经结束50年,但印度仍每每把矛头指向中国。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

浅谈当今世界局势下中国的国际战略内容摘要: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在近半个世纪内,维持着雅尔塔体系。

冷战后,苏联解体,该体系也随之瓦解。

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美苏冷战对峙,形成两极格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过渡。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以来,新时期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和趋势,我国只有紧紧把握其实质,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对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关键字:世界局势中国国际战略决策地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洞察当今的世界局势,把握人类面临的任务,自然产生一种凝重感与使命感。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跨越60年历史长河的今天,世界局势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怎样的呢?第一、世界格局多极化当今承认多极化并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日渐增多。

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

但美国则竭力宣扬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千方百计阻挠多极化的进程。

当今大国关系呈现一些新特点。

基于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旋律的作用,各大国几乎无例外地对内“自强不息”,将经济建设置于首位,以提高和壮大综合国力。

而且大国关系因其长远性、全面性和多维性,无不具有一定的战略含义。

“战略关系”、“伙伴关系”而不具结盟性质,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中的新鲜事物,成为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种过渡现象。

第二、时代主题清晰化二战之后,“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主题逐渐被“和平与发展”所取代,我们既不应该怀疑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确定性,又要承认这一时代主题在不断遭受干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会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也将使各国的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

当今世界局势分析

当今世界局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众多邻国的海陆两栖国家,此种地缘环境决定了中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但以核扩散为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应对中国周边的核态势,成为中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中国周边核态势现状分析冷战结束后,外部力量对中国发动武力入侵的可能性减小,但是中国面临的核威胁加大。

分析中国周边核态势,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当今世界面临核威胁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周边核国家最为集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大国,拥有漫长的边界和众多的邻国。

在众多的邻国中,北面的俄罗斯是法定认可的核大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最重要的核俱乐部成员。

在西南面,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事实上核国家。

在东北亚,核安全状况也令人担心。

2005年2月10日,朝鲜宣布正式拥有核武器。

虽然朝鲜是否真正拥有核武器还值得怀疑,但是,朝鲜一直在发展核武器则是确定无疑的。

美国虽然不是中国的邻国,但是它对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核保护伞。

随着冷战的结束,昔日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平衡发生急剧变化。

一方面,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大大缩小,中国的核武库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美国多年来持续提升其核打击能力。

这导致了一个美国充当核霸主的时代的到来。

笔者认为,美国不断提升核打击能力将迫使中国设法改变其核力量的软肋;如果美中卷入重大危机或常规战争,两国间冲突的危险程度将大为升级。

不过,有人不赞同上述看法。

他们认为,中国不担心美国核打击能力的增长。

他们说,中国的战略家信奉“最小化核威慑”原则,即强大的核威慑力取决于在经历首次核打击后是否拥有核报复能力。

据这些人士称,中国也相信有限的核报复能力虽然易受攻击,但足以维持某种有效的核威慑力,因而中国不会通过扩充核武库来对美国的核优势作出反应。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指出中国在整个冷战期间都保持小规模的核武库,即便当时超级大国竞相推出新的核打击武器系统。

当前我国周边国际战略环境

当前我国周边国际战略环境

我个人认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战略威胁,来自东南沿海。在这几年,我军围绕台湾的统一问题,调兵遣将,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去年和今年又陆续发生了美军增加驻关岛的兵力,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和美国对台武器出售的升级,表明美国日益加重了对我国的战略包围和威胁。其盟友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大国,近年来扩军步伐急剧,鉴于其对历史上的侵略罪行认罪态度反复无常,和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在当前现实情况下,我军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迅速增加和调整东南沿海一线的军事部署,保持沿海一线高,精,尖武器的驻防,这样既对taidu 份子保持了强大的武力威慑,迫使其不敢独立,又可以对抗美国,日本的军事威胁,对美国插手我军统一台湾,形成强大心理压力,显示我军毫不示弱的决心,和对其企图强化对华军事威胁的坚决反击。
中国要做的正好相反,一是打压美国的借钱资格,二是加强自身的借钱资格。然而,现在打压美国的借钱资格的手段相对比较少,作用也比较小,因为有一个欧洲实际上比今天的中国更适合成为被借钱的方向。中国的主要方向还放在加强自身的借钱资格之上。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有一个远远超过美国的人口规模,这也就意味着总体潜力上,中国还是要超过美国的。庞大的人口规模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样也会在某些方面给中国带来收益。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抵消美国两种手段的基础。
一方面,美国是在借全世界的钱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美国是在借明天的钱消费。无论从那种角度上来看,美国都是在贷款。正如商业贷款一样,只不过这个贷款放大到了国家层面。某种意义上,只要投资方向合适合理,贷款就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否则,商业贷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美国通过借明天的钱发展自己,早就把那点不多的利息赚回来了。美国人正是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运作体制支撑着美国的长期领先。
事实上,笔者同样一直郁闷着。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点如梗在喉的感觉。如果世界就仅仅只有中国和中国的邻国。那笔者也认为现在的状态是难以忍受的。可惜的是,世界上还有美国——这个对于中国崛起抱有本能敌视的世界头号大国,也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分析与国际热点问题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分析与国际热点问题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分析与国际热点问题当前多极化与全球化交织发展,国际战略环境复杂多变。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但与此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围绕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仍是各种力量较量的主线,围绕国际秩序的矛盾和斗争继续发展。

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

1、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动荡冷战之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转变为缓和,由对抗转变为对话。

和平是当代国际形势的主题之一。

但局部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伊拉克局势的动荡、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持续不断的阿以冲突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首先,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和平。

其次,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经济全球化是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国际战略形势

国际战略形势

(四)印度军事力量概况 印度实行文官领导军队,陆、海、空三军分立的军事领 导和指挥体制。印度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通过 内阁总理对全国武装部队实施领导,总统并不掌握实权。
莫迪政府迈向全球性大国的安全战略“称霸南亚,控制 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 总目标。
(二)当前俄罗斯军事力量及其战略动向
2.1.俄罗斯军事力量概况俄罗斯将国家所有军事力量统 称为国家军事组织,包括武装力量及其他军队、队伍和机 构。俄罗斯总统是国家元首和俄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对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实施全面领导,并通过国防部长和 总参谋长对武装力量实施作战指挥。
(三)当前日本军事力量及其战略动向
环境方面的变化和趋势
在环境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加剧,自然灾害频发。 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在不断加剧。这些问 题对全球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综上所述, 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现状十分复杂和严峻。
二、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略动向
(一)当前美国军事力量及其战略动向 美国军事力量概况美国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掌握最高指 挥权。国家军事指挥系统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及参谋长 联席会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总统、副总统、 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参谋长联 席会议主席、中央情报局局长组成。
该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负责。国防 部是总统指挥全军的办事机构,负责防务政策、计划的制 定和实施,以及一般国防事务管理,并通过参谋长联席会 议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美国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后备 役部队和文职人员三部分组成。截至2018年,美国武装力 量总兵力约290多万,其中现役部队约136万,后备役部队 约85万,文职人员约37万。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摘要本文浅析当今世界格局,分析了“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国、欧盟、日本、中国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得出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

作为众多三角关系之中的支撑者,中国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针对当今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采取的国际战略.中国围绕“和平崛起”这一核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总体外交布局.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之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的实施定能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造福于世界!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三角关系国际战略中华复兴和平崛起一、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所谓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的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

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

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1。

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1.1.1美国综合国力最强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工农业高度发达,门类齐全.不仅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面均属世界一流。

国际政治形势下的全球战略和安全挑战分析

国际政治形势下的全球战略和安全挑战分析

国际政治形势下的全球战略和安全挑战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但也随之带来了全球战略和安全挑战。

特别是在现在的国际政治形势下,这些挑战变得更加突出和紧迫。

本文将从全球战略和安全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主要挑战。

一、全球战略挑战1.1 海洋战略挑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对资源的需求,海洋问题成为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问题。

现在,各国抢占海洋资源、扩大海洋势力范围、维护海洋利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围绕海上领土主权争端一直存在争议。

美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干预态度,派军舰在南海巡航,这导致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外,北极冰川融化和资源开采的可能性,也引起各国的关注和争夺。

1.2 经济战略挑战现今的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战略也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方面。

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和贸易合作关系,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的立场不断升级,这使得全球贸易体系渐渐面临威胁。

此外,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全球贸易中失利的问题,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存在也使得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1.3 科技战略挑战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全球技术创新竞争的热度不断升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各国都在积极争夺领先地位。

此外,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各种新型安全威胁,如网络攻击、数据窃取和信息泄露等问题,这使得现有的安全政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全球安全挑战2.1 恐怖主义威胁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最紧迫的安全问题之一。

恐怖分子利用暴力手段和网络技术行动,直接危及人民安全和国家稳定。

目前,恐怖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生,如ISIL和塔利班等组织,它们的行动已跨越了国家边界,威胁到了全球安全。

2.2 区域冲突和动荡国际安全局势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引起区域范围内的战争或冲突。

例如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在世界上,综合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的一项标准,而军事力量又是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战略环境的相对平衡,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像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突起,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呈现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状态。

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主要的表现如下: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

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

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

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

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

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

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1. 引言1.1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概述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不断加深。

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合作与竞争更加频繁。

多极化格局下,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主要国际挑战和风险方面,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治理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面临的战略选择备受关注。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构建和平、安全、繁荣、开放、包容的国际关系格局。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需要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制定合适的国际合作与竞争策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发展路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文化、政治等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国际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正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正在成为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

各国的力量对比逐渐趋于平衡,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使得世界上不再有单一霸权国家,而是出现了多个拥有影响力的国家共同承担国际责任的局面。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下,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包容和平衡的国际秩序。

中国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只有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各国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2.2 主要国际挑战和风险主要国际挑战和风险包括: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情势升温,经济全球化受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移民和难民问题持保守态度,引发社会紧张和文化冲突;恐怖主义活动频发,安全形势严峻;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地区冲突和战争难以缓解,中东乱局持续;网络安全威胁逐渐加剧,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传统国际安全观念仍然存在,军备竞赛呈现新特点。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防建设当前国际战略环境:当前的国际形势变化起伏,但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并未改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并未改变。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回首20世纪,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精神财富,但同-时又是以战争开始,以战争结束。

从世纪初的英国与南非布尔人的战争拉开帷幕,到世纪末巴以大规模武装冲突为止,100年间全世界经历的大小战争的冲突380余次,死亡1亿多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战争的数量、规模、复杂激烈程度和后果惨重程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

残酷的战争没有使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反而加剧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两次世界经济大危机,使20年代后半期世界虚假的繁荣与和平彻底成为泡影,世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回忆,人类在连绵的战争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和平姗姗来迟。

但来之不易的和平并未长久。

在国际政治力量重新组合后,美苏同盟因大战结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破裂,大国合作的原则遭到彻底破坏,东西方两大阵营从合作走向对抗,冷战全面爆发。

1991年,随着海湾战争结束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原来相对平衡的力量结构被彻底打破,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历尽战乱的世界并未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立即走向和平,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冲突不断加剧。

主要原因是在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背后,许多在两极格局下长期被掩盖和抑制的领土、民族、种族、宗教、资源、政治权利和外交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矛盾日益表面化、激烈化和尖锐化。

旧的历史恩怨未消,新的利益纷争又起。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冷战后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国强权下的世界没有和平的基础,有的只是对和平的限制,带来的是各国的反感和抗争。

显然,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酝酿之中。

当今国际战略环境的最新发展特点与态势

当今国际战略环境的最新发展特点与态势

当今国际战略环境的最新发展特点与态势【摘要】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

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国际战略环境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治集团建立在一定军事、经济实力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和总体趋势,其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关键词】国际战略环境发展特点态势【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80-02国际战略环境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国际条件,对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有重大的影响,并决定或制约着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对象和敌友关系以及方针、政策和策略。

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各主要国家或统治集团的战略利益关系入手,系统地考察一个时期内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影响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各种国际化条件,判明本国遭受威慑的可能、方向、性质和程度,才能提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目前,国际战略环境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及态势: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国际战略环境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时代的特征对它的基本面貌有决定性的影响。

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规定着该时代各国人民相应的主要任务。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其原因是:第一,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二,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推行霸权主义和使用武力的倾向在增长,但主要大国之间尚没有形成敌对、对抗关系,特别是类似于前苏联及华约集团那样的美国的全球战略性对手还不可能出现。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论文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浅析全文如下:一“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并趋于改善和发展。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

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取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加。

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争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江泽民同志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中国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基本正常发展的轨道。

最近,胡锦涛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

美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识,尤其在反恐战争中进行了全面合作。

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示,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特点及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特点及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 “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计划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治标不治本。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称美国与国际恐怖主义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实属无稽之谈。恐怖主义袭击无论手段如何残忍,破坏如何严重,本质上仍属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的反恐斗争应更多倚重司法、公共安全、情报和金融体系中的资源和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除非别有动机,将反恐斗争与战争简单地划等号,不仅牵强附会,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世界战略环境分析目前能够称得上大国的主要有:美国、中国、俄罗斯。

三者目标都不经相同。

美国的目标为称霸全球,中国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俄罗斯的目标是恢复其苏联时代的荣光,这一点和中国比较类似。

下面,按照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英国、日本和伊朗分别叙述其国家在目前形势下的最高战略目标和现阶段主要目标。

1、美国美国最高战略目标:很显然,目前美国虽然已经衰弱,但它仍是这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

对于美国来说,现阶段最高战略目标仍是世界单极化!可以说美国目前仍在为这个目标在努力!虽然美国目前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只要它能吃掉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任意一个,那么美国依旧有统治全球的希望。

2011年前,美国制定“大中东计划”,策划了911事件进入阿富汗,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介入伊拉克,东西两面合围伊朗,一旦伊朗被美国拿下,那么美国就控制了中东所有产油国。

只要这个战略成功,那么美国就统治了全世界了!世界主要大国对这个计划极其的恐惧,具体体现在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有五个国家弃权票——俄罗斯、德国、巴西、印度、中国!美国打下伊拉克后,中、俄、欧又策划了伊朗核问题来阻止美国统治全球,这个过程就是中俄从技术上支持伊朗核爆,欧洲从经济和政治上支持伊朗,最终体现在伊核六方会谈——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及中国。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没有让美国实现控制伊朗,从而控制整个中东的目标,在中、俄和欧洲的联手下,美国大中东计划破产——美国统治全球的最高战略失败!这个计划在2011年就已经失败,其标志事件为:2016年美国宣布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大中东计划的失败,让美国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无力再维持世界单极化,世界格局不可避免的进入多极化!对于美国来说,目前的最高战略目标仍是维持世界单极化:吃掉中国、俄罗斯、欧洲或伊朗中的任意一股势力,美国就还可以维持单极世界!2011年后,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就是想着吃掉中国,策划了南海事件和制定了TPP贸易协议。

为了吃掉俄罗斯,美国策划了乌克兰事件,这件事件的本质是:制造乌克兰事件围堵俄罗斯,从经济上制裁俄罗斯,最终肢解俄罗斯,获得俄罗斯的石油!一旦这个目标实现,那么中国就完全被包围,而且石油能源基本中断!然后通过经济制裁即可把中国困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全面深化了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完全互补!中国缺少能源,但是不缺钱和生活必须的中低端制造;俄罗斯不缺石油,但是缺少钱和中低端制造!中俄结成同盟,只要不发生内乱,凭借中俄的互补性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根本无力吃掉俄罗斯和中国的任一方!所以,随着中俄全面深化战略同盟关系,美国的单极目标基本破产!美国现阶段战略目标:随着美国维持单极目标的破产,目前世界逐步进入多极化。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寻求再次单极化,美国不得不战略退缩,寻求世界两极化!想要世界两极化,那么就只能是中国和美国这两极!因为美国已经和俄罗斯完全没有了信任关系,曾经苏联信任美国结果苏联解体了,曾经俄罗斯信任美国,结果乌克兰反了!而且地缘上,美国需要控制欧洲,而俄罗斯的主体恰恰就在欧洲,而且欧洲和俄罗斯已经斗争了几千年,所以美国为了控制欧洲也必须把俄罗斯当成死敌——欧美发动科索沃战争把俄罗斯从巴尔干半岛挤出去,发动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把俄罗斯的势力拔除、支持车臣战争、支持格鲁吉亚战争和发动叙利亚战争,就是想要彻底围死俄罗斯!当然,俄罗斯是不可能那么容易被围死的,这个背后的关键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很清楚,在苏联解体后,欧美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如果坐看俄罗斯被“吃掉”,那么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会支持俄罗斯,不让其倒下去!但是,中美之间也并非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如果美国不能给中国足够多的利益让渡,那么中国是不会和美国联手围困俄罗斯的!美国想要实现世界两极化,给予中国的必须条件就是:放弃围堵中国,放手让中国崛起复兴,其实就是放手让中国主导亚洲,所有亚洲国家都在中国的主导下——只要美国军事撤出亚洲,让中国军事势力全覆盖亚洲,那么美国想要再次介入的话,只有和中国发生世界大战这一条路——那是地球毁灭!如果美国不能放手中国主导整个亚洲,那么中国是不会答应美国围困俄罗斯的,那么世界将进入多极化——中、美、俄,三足鼎立!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想要实现两极化也很困难了!主要原因:美国由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经元气大伤,欠下巨额外债,就算和中国达成两极化的意见,美国也无法封堵俄罗斯在中东的势力扩张——没有钱发动围困俄罗斯的战争!目前美国的实力根本不敢再向当初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样大规模军事进驻,因此美国需要欧洲出钱、出人,然而,欧洲却始终不愿意配合美国,其根本目的就是——欧洲也想要中东的油气分配权!所以,美国想要实现世界两极化不仅要给中国让出大量的地缘政治权力,同时要给欧洲让出中东油气分配权!正因为如此,美国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逼迫欧洲!这就去年美国在欧洲不断制造恐怖袭击的主要原因。

制造恐怖袭击有两点后好处:一是通过民意逼迫欧洲政府帮助美国军事介入叙利亚;二是让欧洲不安全,让欧洲资本逃回美国,缓解美国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不过,欧洲看透了美国的意图,迟迟不肯出兵——因为欧洲也有自己的国家最高利益,这点后面讲!第二条路:彻底解体欧洲!只要欧洲解体了,巨量资金逃到美国,那么美国就又起死回生了!想要实现这个条件很简单:断了欧洲的油气!但是,一旦美国控制欧佩克断了欧洲的油气,那么则又可能让俄罗斯逮住机会了——俄罗斯具有大量油气!一旦欧洲倒向俄罗斯,那么美国彻底完蛋了,亚洲被中国赶走了,欧洲被俄罗斯赶走了!由于美国处于美洲,那么美国只能孤立于全球,那时它就会成为一个“特大号”的巴西,以后的势力将再也没有可能触及亚洲和欧洲!所以,美国不敢逼欧洲太紧!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第一条路最好实施,但是效果不会很大,最多剪一次欧洲羊毛,度过眼前难关;第二条路风险对美国来说太大,一旦欧洲被俄罗斯控制,那么美国以后只能孤立在美洲了!美国现在主要在实施第一条路,欧洲也看的很清楚。

为了防止美国搞乱欧洲,欧洲加强了和中国的合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欧洲答应美国出兵中东,那就意味着欧美在关键问题上已经达成协议——美国有可能放弃中东石油的部分控制权!2、中国上面已经说清楚了,中国现阶段最高目标就是世界两极化——中国作为其中的一极!如果美国不能答应中国的要求,那么中国就会把世界导入多极化!无论是两极化还是多极化,中国都要主导亚洲——即收复台湾、控制南海,让日本、韩国、东盟全部加入中国主导的自贸区,美国势力不准染指亚洲任何事务!作为美国放手西太平洋的代价,中国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围困”俄罗斯,只要中国不给俄罗斯提供经济支持和商品支持,那么欧美在中东封堵俄罗斯,俄罗斯只有倒向中国这一条路!同时,伊朗也肯定倒向中国这一极了——寻求中国的保护!没有中国和俄罗斯的保护,伊朗肯定要被美国吃掉!伊朗是不可能倒向欧美的——因为沙特在欧美那一边——伊朗和沙特的关系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3、俄罗斯很显然,俄罗斯是没有能力实现两极化的。

所以,俄罗斯现阶段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世界局势导入多极化——中、美、俄、欧,俄罗斯都能接受!要实现世界多极化对于俄罗斯来说,很容易!只要能够威胁美元基础的沙特即可!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联合的主要原因!一旦俄罗斯整合了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那么只要俄罗斯搞乱沙特,让石油美元彻底断了根基,美国在中东的根基就会被连根拔起!只要沙特被搞乱,石油大幅减产,那时欧洲就不得不依靠俄罗斯提供的石油和天然气——欧洲彻底被俄罗斯控制!一个不如意,只要俄罗斯断了欧洲的油气,欧洲就会大乱!正是由于这种担心,美国才有了拉拢欧洲在中东一起围堵俄罗斯的可能——坚决不能让俄罗斯威胁沙特!欧洲现在之所以没有跟着美国出兵中东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比欧洲更着急!如果世界最终两极化后,那么俄罗斯的国家生存策略:在中国弱的时候帮助中国对付欧美,在欧美弱的时候帮助欧美对付中国,不让世界再次单极化,在两极化的裂缝中寻找再次崛起的机会!4、欧洲欧洲想要成为一“极”的必要条件是:能源和中低端制造!很显然,欧洲不可能控制得了俄罗斯的能源,所以欧洲只能控制中东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产油国!而沙特目前由美国控制着呢——这就是欧洲出兵中东帮助美国围堵俄罗斯的条件——与美国共享中东!这就是欧洲国家的最高利益——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世界一“极”!但是,由于欧盟由多个国家组合起来的联盟,即使成为一极也是最弱的一极,很容易被瓦解!可以说欧洲始终没有放弃统一的问题,在去年12月7日,德社民党主席建议在2025年前成立“欧罗巴合众国”——德国始终没有放弃统一欧洲!说这句话的人是德国副总理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党魁马丁·舒尔茨,这位即将领导他的政党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组成新一届德国政府的人宣称,一旦他成为德国副总理,就将全力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建设,甚至他还要呼吁欧盟建立一个“联邦宪法”,从而让欧盟在2025年时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和国,名曰“欧罗巴合众国”!简单的说,他希望在8年后的今天实现欧洲的真正“统一”:一个希特勒和拿破仑都未能实现的“理想”。

而且,按照他的计划,目前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外交和国内政策以及税务政策的制定,都将在2025年时交由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掌管。

至于拒绝这个计划的成员国,在舒尔茨看来,则会被彻底踢出欧盟……很明显,德国很清楚,如果欧洲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是无法和中、美、俄参与世界争夺的!欧洲人,准确的说,德国人,始终在不遗余力的推进欧洲统一——这也是英国要脱离欧盟的主要原因!5、日本日本现阶段的国家最高利益就是——实现国家正常化!由于日本是二战战败国,目前被美国牢牢控制住——制约中国!日本不断“恶心”和挑衅中国,不是因为它恨中国,也不是因为中国抢走了它亚洲经济老大的位置,更不是因为中国人恨它!而是——为了实现国家正常化——脱离美国控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日本想要成为一个正常化国家,只有一条路——拥有核武器!如果没有核武器,那么就算哪一天美国军事撤出日本了,那么日本也会被中国控制——换了一个主人而已!日本现在不断挑衅中国就是希望美国放手让它拥有核武器——没有核武器,日本根本无力维护美国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所以,日本现在在玩火,不断的挑衅中国,宁愿被打也希望美国放手让它拥有核武器!那么,现在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美国为什么不允许日本拥有核武器?因为很简单:一旦日本拥有了核武器,那么日本就没有必要再挑衅中国了——有了核武器,你美国还能和我发生核战吗?中国还会和日本核战吗?所以,一旦日本拥有了核武器,日本立刻会换一个亲华的首相上台,积极加入中国这一极,日本一旦加入中国这一极,凭借它的实力,中国肯定会把第二把交椅给它!当然,如果美国放手日本拥核,那么中国将会提前军事解决日本——中国绝对不会接受日本有了对中国讨价还价的条件!美国放手日本拥核的最佳时间是在军事撤出西太平洋之时!所以,中日之间很可能要发生一场战争——日本拥核就是中国对日本武装攻击的红线!中国需要一个听话的“老二”,而不是一个可以和中国讨价还价的“老二”!否则以后如何在世界多极化的斗争中占据上风?6、英国英国全球战略的现状:英国处于欧洲国家利益的边缘地带,尽管英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但基于法德轴心主导欧洲大陆的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