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教育

威戎教委高卫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文化创作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作家众多、名家辈出,而且题材广泛、技巧精纯、意境高远、作品丰富。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堪称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也堪称一枝独秀的艺术奇葩。中华古典诗词以其意境高远阔大,含义深刻隽永,语言生动精炼,韵律跌宕优美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宝库。也正因为如此,古诗词教学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成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也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教育。那么,在蕴含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利用古诗词,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团结,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经久不衰的繁荣。中华古诗词中的爱国情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主要也最为浓郁而强烈的情感。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长期以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助古诗词,教育学生心系家国,热爱祖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国家之兴衰败亡,牵

动着每一个有爱国心的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历代文人墨客虽身处江湖,仍不忘爱国忧国,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也正是这些爱国诗篇,敲打和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爱国情结,激励他们去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虽“位卑”却从未“忘忧国”,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表达了诗人吞声失路,壮志难酬的无限憾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虽已至暮年,忧国之心却从未泯灭,听着大作的风雨,想象着自己率领百万雄兵去收复中原失地,拳拳爱国之心可昭日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则是诗人临终时的遗嘱。陆游一生盼望收复中原,家国一统,但诗人至死都未看到“王师北定中原”,带着难言和无尽的憾恨,诗人离开了人世。其殷殷爱国之情从字里行间迸涌而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抗金名将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词句,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的爱国情结,感召着无数胸怀家国的爱国赤子前赴后继;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的诗句则让我们看到了戍边将士驰骋疆场,为国戍边的豪迈情怀……教学时,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从小积淀强烈的爱国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毕生心血。

2、借助古诗词,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乡村田园生活。乡村生活悠然自得、淳朴闲适;乡村自然风光幽静亲切、恬静自然,是田园众多诗人和大量田园诗词滋生繁衍的乐土。小学生德育教育就应立足乡村生活和乡村自然风光,教育他们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哺育自己的家园。义务教育课标版语文教材,选编了众多优美的描绘和赞颂田园生活与田园风光的诗词,这是进行德育渗透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素材。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都描绘了乡村田园风光的美好,读来春意阑珊,亲切自然,情趣盎然;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的诗句,作者采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描绘了乡村四月农忙耕作图画,寥寥十数字就把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热爱表露无遗;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的诗句,在意趣横生、意味深远的白描手法下,把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情趣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活脱脱地展现在乡村孩子面前;吟咏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的诗句,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早春垂钓图,如此幽静闲适的环境,如此安闲自在的情趣,谁还去羡慕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呢?诵读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早春时节,万物在春雨滋润下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图景。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诗

句,因“材”施教,教育我们的孩子热爱乡村生活,热爱田园风光,培养他们生于乡村,立足乡村,扎根乡村,献身乡村的美德。

3、借助古诗词,培养学生关心民生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部中华民族的发祥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人民的奋斗创业史。在勤劳朴实、善良憨厚的劳动人民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能摈弃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诵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时,我们在引导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等诗篇都采用白描手法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同样,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的力作,更是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心和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无情揭露与鞭挞;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总结和血泪控诉。教学这些诗词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字面后面的深刻含义,理解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了解民生疾苦,关心民生疾苦,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热爱劳动人民的好孩子。

4、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在古代,祭祀和战争都是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