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讲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https://img.taocdn.com/s3/m/58e1a50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6.png)
第二节 沉积相分析和岩相古地理 研究的基本原理
沉积相分析和岩相古地理各种条件分析中 必须遵循一些法则。
基基本本原原理理
相相 序序 递递 变变 法法 则则 沉沉 降降 补补 偿偿 原原 理理 地地层层等等时时旋旋回回对对比比法法则则
用高分辨率的倾角测井和反映沉 积构造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倾角矢量 图可划分砂岩中的层理构造。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10. 地震信息
在海相地层中,大套石灰岩(尤其是生物石灰 岩、礁石灰岩)、磷酸盐岩、铁、锰、铝等沉矿产,均 为潮湿气候的可靠标志。
不发光—沉积岩
7. 原生沉积构造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沉积构造——具有良好的指相性
层层 理理 波波 痕痕 底底面面构构造造
8. 岩性组合及其韵律性
沉积作用的韵律 性或旋回性:沉积剖 面上各种成因标志有 规律地重复出现。 相层序 facies sequence
5. 填隙物的类型 碎屑岩中的胶结物和杂基 碳酸盐岩中的泥晶和亮晶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6. 阴极发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紫色—岩浆岩 碎屑岩中的石英 棕色—变质岩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bc45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b.png)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陈戴生;蔡煜琦;宋继叶【摘要】在强调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件编制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提出若干编图准则:(1)编图对象必须是“同时相”的地层,亦即同一时期内沉积作用的产物;(2)所取地层间隔(作用单元)原则上是越短,越接近真实情况,具体比例尺选择应根据任务而定;(3)要严格遵循瓦尔特相律,沉积相在剖面上的变化序列应与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展布相一致;(4)必须综合分析各类沉积相标志,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等多方面的信息,准确开展沉积相类型的划分;(5)图面上各类沉积相要配套,形成一个沉积体系.编图具体方法首先必须要有完备而可靠的第一手素材,然后按照先剖面图,后平面图;先基础性图件,后综合性图件的步骤有序地进行.【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8页(P194-201)【关键词】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作者】陈戴生;蔡煜琦;宋继叶【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598岩相古地理图件是陆相沉积盆地矿床资源预测及矿床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图件(含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1-2]。
目的是为恢复(或重建)某个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这有助于阐明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因而编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4]。
(1)编图对象必须是“同时相”的地层,即在同一时期内沉积作用的产物,如“××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相古地理图”或“××盆地中侏罗世沉积相古地理图”,切忌将不同时期的沉积相进行对比和综合。
实习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实习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bc3567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1.png)
实习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附〕沉积等厚图一、实习目的学习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二、实习内容一)岩相-古地理图的概念和类别岩相一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
目的在于通过再造沉积环境,研究沉积作用和了解地质历史的演变,总结各地史阶段的海陆分布、古气候变化,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进而研究沉积及层控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以指导矿产预测和成矿远景区划工作。
当我们对一个地区某一地质时期的沉积物分布及岩相类型进行详尽地分析以后,就会对当时当地的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沉积环境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有所认识。
如果我们把这些资料用不同的符号或图例恰当地表示在地理底图上,便形成一幅过去某一地质时期的地图—古地理图。
由此可见,古地理图是反映某地质时期的自然地理景观图。
但是古代的自然地理特征已经不父存在,我们不能直观地看到它,只有通过对古代沉积物进行岩相分析而何接地认识。
所以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人们往往在古地理图上加人沉积岩相的内容,这样便成了岩相古地理图,在一定程度上,它既反映古地理特征,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种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面貌。
根据研究目的、任务和研究程度的不同,可编制概略、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的岩相古地理图。
概略性岩相古地理图比例尺小于1/1000万,一般反映大区域古地理轮廓和构造格局的岩相组合类型。
编制范围是大区域或全国性的,其时代跨度比较大,以纪或世为单位。
小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图比例尺为1/200万一1/1000万之间,一般常见者为1;/200万~1/400万,其主要表现沉积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
编图范围较大,经常跨越一级地层区,一般时限为世和期,成图单位为统或组。
大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图比例尺为l/5万一l/20万,区域小,包括的地质时间短(以期、时为主)。
这类图件主要以矿区外围或成矿远景区的含矿层或含矿段作为成图单元。
二)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步骤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可分为两个阶段:准备工作阶段和岩相古地理图编制阶段。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36144f0403d8ce2f006623a6.png)
%
综上所述 " 我 国 古 地 理 学 研 究 历 史 悠 久" 虽然 不同时期不 同 学 者 以 不 同 的 理 论 & 观 点 和 方 法" 以 不同的目的 和 侧 重 点 " 以 不 同 的 资 料 依 据" 对不同 地区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 进行 了 研 究 " 推动了我 国古地理研究的发展 " 但上 述诸方 法 仍 存 在 共 同 的 不足
万方数据 古地理格局 " 缺 乏 相 对 具 体 的 地 质 体" 因而其勘探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第 & ’卷
表6
万方数据
第 ! 期 !!!!!!!!!!!!!! 田景春 " 等( 层序 & 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
第& ’卷 第!期 &%%# 年 ( 月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B 3 > 2 . F8 2 3 A E9 D < ; > D ; @2 > C8 > P < 3 > = ; > A! !‘
, .4 & ’0 -4 ! 1 2 3 4& % % #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
& & 田景春!, ,陈洪德!, ,覃建雄!,侯中健!,侯明才!,彭 ! 军!
# ! !$
’ 一是 怎 样 编 制 反 映 活 动 论 的 岩 相 古 地 理
图( 二是在二维平面图上怎 样反映 特 定 时 间 间 隔 内 某地区的 四 维 沉 积 发 育 史 % 前 者 涉 及 如 何 恢 复 古 海洋 & 古大陆 的 位 置 及 其 变 化 历 程 " 后者除涉及成 图单元的划 分 & 对 比 外" 尚存若干工作方法上的问 题" 其焦点是怎样选择等时 地质体 或 等 时 面 来 编 制 真正等 时 的 岩 相 古 地 理 图 " 即 层 序)岩 相 古 地 理 图 % 所谓层 序 ) 岩 相 古 地 理 图 就 是 以 层 序 地 层 学 理论为指导 "以体系域或相关界面为编 图 单 元 "所 编制的具等时性 & 成因连续性和 实 用 性 的 岩 相 古 地 理图 %
岩相古地理编图
![岩相古地理编图](https://img.taocdn.com/s3/m/70112533f111f18583d05aa9.png)
3) 累积曲线 用粒度累积百分比数值作图 • 横坐标——粒径 • 纵坐标——各粒级累积含量。
4)概率累积曲线 横坐标——粒径φ 值, 纵坐标——概率百分数坐标:50%为对称中心的非等间距 坐标,单峰正态曲线刻划。 用累积重量百分比作图: 如果粒度符合正态分布,则为直线。 但多数表现为相交的几个直线段→几个粒度正态次总体 碎屑沉积物(岩)粒度一般包括三个次总体
A. 悬浮搬运组分 B. 跳跃搬运组分 C. 滚动搬运组分
(三)粒度参数
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度的集中趋势 • Mz=(φ16+φ50+φ84)/3 • 中值Md——累积曲线上50%对应的粒径。 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分选程度 • σ1=(φ84-φ16)/4+(φ95-φ5)/6.6 • So=P25/P75 较少使用。
1、根据砂砾岩的粒度、成份、厚度、百分含量的变化。 根据砂砾岩中的指向标志恢复古水流方向:如砾石的 优选方向、斜层理、槽模、沟模、渠模、长颗粒的定向、 剥离线理等。
2、根据碎屑重矿物组合及其分布
稳定的重矿物:金红石、电气石、锆石 其比例的变化可以反映物源。
3、地震前积反射结构
二、古水动力条件
1、根据定向构造判定水流方向; 2、根据结构变化: 粒度大小、分选、磨圆、支撑类型 ——判断水体能量大小、流体性质和方向 3、成份的变化:成份成熟度判断水流方向
五、原生沉积构造
沉积水动力条件的直接反映。
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粒序层理、槽状交错层理………
波痕 、植物根、干裂、生物潜穴
六、垂向沉积序列
垂向的沉积特征变化:颜色、成份、结构、构造、微相。
尤其重要的是:正旋回(正粒序):微相类型 —是否具有底冲刷。
反旋回(逆粒序):微相类型
岩相古地理学
![岩相古地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55daeff705cc1755270991.png)
1.1 岩相古地理学的特点与发展
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与整个地质学的发展是密不
沉积学和古地理学(Sedimentology & Sedimentary Palaeogeography):
可分的,其研究基础是沉积岩石学和地史学:早期主要是沉 积岩石学和地史学的研究。
1 绪论--岩相古地理基础 1.1 岩相古地理学的特点与发展 1.1.2 岩相古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晚震旦世古地理图
王鸿祯,1985
中国海陆变迁 海域沉积环境与油气 50年代刘鸿允先生编古地理图 刘 宝 珺(1994) 古地理图25张 以地层为基础 关士聪先生, 1984 岩相古地理图,37 张 王鸿桢先生
古地理图41张
中国南方早寒武世梅树村期 岩相古地理图
中国南方震旦世早期 岩相古地理图
冯增昭等(2004)
1.2.1 沉积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面不同的地理景观单位。如
山脉、河流、湖泊、沙漠、海洋等。
沉积环境: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发生沉积
作用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地理单元。
古环境:地质历史中某一时期曾经出现过的一个地理
单元。
沉积环境由下面一系列环பைடு நூலகம்条件组成:
• 自然地理条件: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
Fm
Fl C P
泥,粉砂
粉砂,泥 煤,碳质泥 碳酸盐
块状,泥裂
枝根 植物,泥质膜 成土化特征
越岸沉积或披覆沉积
根土 沼泽沉积 土壤
1.2.3 沉积相模式
沉积相模式:对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 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是以图形或文字方式表现的理 想的、概括的沉积相格局。 其四个作用:
第五章 成岩相
![第五章 成岩相](https://img.taocdn.com/s3/m/f456d744a8114431b90dd8bc.png)
高岭石(%) 2 6 0 0 7.2 3.3 2.7 0 0 4.8 2.3 2.4 3 3.3 4.5 0 0 0 0 1 0 2.6 3.5 0.5 0 1.7 3.3 3 2.5 4 7 1 0
绿泥石(%) 24 31.7 25 20.6 30.6 18.5 22.3 30 30.9 16.5 25 28 15 31.2 23.5 38.3 23.8 0 14.7 0 11.8 7.2 12 0 14 11 8 15 0 13 13 1.7 11.8
碎屑颗粒以及胶结物或填隙物产生溶蚀溶解,其他填隙物含量不限
绿泥石成岩相
粉砂岩中的粘土矿物以含有不等量绿泥石为特征
TCL
连生方解石胶结成岩相
• 岩石学特征 • 纵向变化 • 与沉积相的关系 • 平面分布
连生方解石胶结物,碎屑颗粒似乎漂浮在胶结物中, 金55井,1900.38-1918.00m,青一段——泉四段, 砂岩,(正交偏光,10×10)
0.64
3.59
连生方解石成岩相
古59
2183.31
0.18
5.59
连生方解石成岩相
古59
2240.45
1.24
7.29
伊利石充填成岩相
古5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53.85
0.51
3.67
连生方解石成岩相
古95
2345.53
0.29
2.65
连生方解石成岩相
42
古95
2324.41
0.72
5.79
连生方解石成岩相
注:物性为东北石油局中心实验室分析
英251 英252 古95
2093.36;2092.35 2175.24;2178.10;2187.67;2228.15;2248.43 2323.36
第五岩相古地理剖析
![第五岩相古地理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336bb74a7302768f99397a.png)
沉降—补偿原理
沉积盆地的沉降和补偿可概括为下述四种 情况。
快速沉降、快速补偿 快速沉降、缓慢补偿 沉降—补偿原理 缓慢沉降、快速补偿 缓慢沉降、缓慢补偿
沉积相判别标志
相带
颜色
岩矿 标志
粒度 概率 图
C-M 图
沉积 构造
古生 物特 征
地化 特征
测井 相
地震 相
砂体 位置 和特
征
相层 序类 型
组合 及上 下层 接触
纵向波痕 直线形,平行于水流方向延伸
对称或略为不
对称
横向波痕
圆形,垂直于水流方向延伸
不对称或对称
改造 削顶浪成波痕
双脊,圆顶,平顶等
波痕 削顶水流波痕
风成波痕
直线形,部分分叉
2.5-25 厘米 0.5-1 厘米 10-50 厘米以上 不对称
第一节 相标志——一、岩性标志
原生沉积构造
沉积剖面 上各种成 因标志有 规律地重 复出现— —沉积作 用的韵律 性或旋回 性。相层 序
冲刷—充填——河道沉积
主要层理类型
第一节 相标志——一、岩性标志
原生沉积构造
第一节 相标志——一、岩性标志
原生沉积构造
沉积环境
水流层理特征
水流层理方向
网状河冲积层 蛇曲河点砂坝
风成砂丘 三角洲分流河道
槽形层理,呈大倾角伸展
槽形层理,底部高角度,顶端低角度或板状
板状、高角度(30°),特别密集,倾角在底部 变缓
碎屑颗粒结构之粒度参数
牵引流
重力流
总体 形态
具体 特征
具N-O-P-Q-R-S段的“S” 形
点群平行于C=M基线
NO段:滚动颗粒 OP段:滚动颗粒与悬浮颗粒混合 PQ段:悬浮颗粒为主 QR段:递变悬浮沉积为主 RS段:均匀悬浮沉积为主
《油区岩相古地理》第五讲 海相组
![《油区岩相古地理》第五讲 海相组](https://img.taocdn.com/s3/m/b3258cd9e009581b6bd9eb93.png)
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km2,占地球总面积 的70.8%。海水的总体积约为13.7亿km3,占 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是沉积物堆积的重要 场所。
海洋沉积环境与一般沉积特征
一、海洋沉积环境及海相组划分
1、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 表面温度: -18℃~+28℃,不同海域有所不同。 压 盐 pH Eh 力:latm-1000atm。 度:3.5%。 值:介于7.26~8.40之间,属弱碱性介质; 值: 海水浅处高,深处低。
青岛砾质海岸
石油大学南戴河实习基地砂质海岸
加拿大泥质海岸
海南岛碳酸盐海岸
贝壳堤
红树林海岸是我国南方热带海岸特有的特征
二、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 2、海相组沉积中发育有各种成因的沉积构造。如各种类 型的层理、波痕、雨痕、泥裂及生物扰动构造等。常见低角度
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等。
2000m以下
深海相
一、海洋沉积环境及海相组划分
4、海相组划分 考虑水动力特征,将海洋沉积环境细分为滨岸相(海
岸相或海滩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和深海四种环境。 相 滨岸相 浅海陆棚相 深 度 潮上至浪基面之间 浪基面以下的陆棚区 大陆坡 深海盆地
半深海相
深海相
一、海洋沉积环境及海相组划分 4、海相组划分 目前常用的是,将海洋沉积环境细分为滨岸相(海岸
卫星照片见证东南亚海啸
这是美国DigitalGlobe公司于12月29日发布的卫星照片,照片是 当地时间12月26日上午10点20分在斯里兰卡西南部城市卡卢特 勒上空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卡卢特勒海岸遭到海啸袭击前后的 情形。
卫星照片见证东南亚海啸-灾难前的风平浪静。
卫星照片见证东南亚海啸-海浪开始冲击堤岸。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9895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a.png)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岩相古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1. 岩相古地理学的定义岩相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于分析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以及古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
2. 岩相古地理学的意义(1)科学意义- 揭示地球表面环境演变的历史,为理解地球系统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 丰富和完善地质学理论,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2)实际意义- 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油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地质背景和风险评估。
- 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岩相分析- 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
- 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条件。
(2)沉积环境重建- 古气候、古水流、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解释。
- 沉积相的识别和沉积序列的分析。
(3)古地理格局重建- 古大陆、古海洋、古河流、古湖泊等地理单元的分布和变迁。
- 古地理事件的识别和解释,如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等。
(4)古地理演变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格局的演变序列。
- 古地理演变与全球地质事件的关系。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方法- 地质填图:系统地记录地表地质现象和地层分布。
- 露头观测:详细描述沉积岩的岩性、构造和化石特征。
(2)实验室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确定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推断沉积环境。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揭示沉积岩的源区和沉积过程。
- 生物化石分析:利用生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
(3)沉积相分析- 根据岩性和生物化石特征,划分沉积相类型。
- 建立沉积相模式,分析沉积环境的时空变化。
(4)古地理图编制- 整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编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图。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古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cb9e4bb8c77da26925c5b065.png)
• 测制控制性岩相剖面好若干条辅助
性岩相剖面 • 根据比例尺部署观察点好观察路线
• 由点到面掌握编图区岩性、岩相纵 向沉积特征、演变规律及空间展布
• 根据编图比例尺大小和目的要求,编录实 际材料卡 • 地层对比,确定地层单位 • 用图例符号分别表示出来 • 剖面点编号标在底图上
完成实际材料图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一门综合 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构造 地质学、地层学、地球化学、 应用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 水动力学及地貌学等学科的 知识
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和步骤
编图程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 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大地构造 分区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室内文 献和野外实际资料收集 • 主要基础图件的编制和分析
海陆界线的确定
不同岩相类型的圈定(滨海、浅海、半
深海、深海及其不同沉积类型,滨海砂砾
岩、浅海砂页岩、浅海灰岩相等。。。) 对陆地剥蚀区好沉积区不同沉积类型界线划 分圈定(河流、湖泊、山麓,冰川)
作业
编制琼州地区晚泥盆世岩相古地理图 • 1)根据所给琼州地区晚泥盆世地层柱状图,进行岩相分析和 岩相类型的划分(图3-1) • • 2)按所给岩相图例,将各柱状剖面的岩相类型标在各点上 3)作琼州地区晚泥盆世岩相古地理图(图3-2):①画出海 陆界线;②画出海相中不同岩相类型的界线;③在各自岩相 带内填绘各自的图例符号。 4)根据柱状剖面图所给地层厚 度,将各点厚度标在图3-2中的右上方,用等值线法和内插法 画出等厚线
• 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海陆分布、海水 深浅、地形高低等) • 具体地反映沉积记录的物质内容(岩石、 岩相类型、矿产资源特征等),对于地质 理论研究,特别是油气资源和沉积—层控 矿床的寻找、勘探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岩相古地理有关概念
![第五章岩相古地理有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c41e53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9.png)
泻湖 Lag
障壁岛、砂坝 BS 潮汐通道及三角洲 滨岸 Li 滨岸三角洲 Li-D
陆棚 Sh
缓坡 Ra 局限台地 RP 孤立台地 IP
台地 开阔台地 OP
台地边缘浅滩 PMS 生物礁 Re
大陆斜坡 Sl
深海盆地 DS
沉积亚相、微相
扇头、扇中、扇尾、泥石流 心滩、天然堤 边滩、堤岸、泛滥平原(河漫滩)、岸后沼泽 滨湖沼泽(LaM)、滨湖浅滩(LaS)、 扇三角洲(FD)、浅湖三角洲(LaD)、深湖浊积 岩(LaT)、盐湖 沙丘、丘间、戈壁滩 沉积相、亚相分类与上述的湖泊体系相同
流动构造是沉积物搬运和 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动 在沉积物表面及内部形成的 各种构造现象。
包括层面构造和层理构造 等。
这些床沙几何形体被埋藏下来,保留在层面 上,即称波痕;它们因迁移而在层内保留下的痕 迹,即造成了层理。
1、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是指所有在沉积岩顶 面或底面上的各种特征。其代表类 型有: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 冲刷痕、压刻痕。
指沉积能量中-高、具窄盐度生物组合的碳酸盐沉 积区域。沉积亚相有:生物浅滩、生物丘、生物 礁、鲕粒浅滩 生物浅滩、生物丘、生物礁、鲕粒浅滩 礁后、礁核、礁盖、礁基、礁前、礁翼、礁间 上斜坡(斜坡峡谷、滑塌岩块/角砾、浊积扇头) 下斜坡-陆隆(浊积扇、滑塌变形层、等积岩) 分布面积巨大,多为海底浊积扇尾,或以薄层硅 质泥岩、放射虫硅质岩为主夹薄层泥灰岩(欠补 偿盆地)沉积组成的深海平原沉积
在应用现实主义原则时需要注意:
地质历史是发展的,各地质时期的地质 作用方式和特点既有继承性,也有变化性, 即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例如元古代的碳 酸盐潮坪中广泛发育有叠层石,而到显生宙 时,同样是碳酸盐潮坪环境,但由于食藻生 物的出现,叠层石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则大为 减少。
陆源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和制图
![陆源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和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6df22958fb770bf78a5535.png)
陆源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和制图应用统计分析法或百分比法恢复陆源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所包括的方面较多。
在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条件的恢复包括沉积物来源、水体深度及古地形、水动力条件、古气候和水介质物化条件等方面的分析。
一、沉积物来源的分析物源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源方向、侵蚀区或母岩区位置、搬运距离及母岩性质,最终应落实解决砂层和砂体的分布规律。
1、砂砾岩的成分及其分布底砾岩的的位置查明砂砾岩的粒度、成分、厚度及其百分含量变化,是确定物源方向的基本手段。
砾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接近于物源区。
砾石成分可以直接反映物源区母岩成分。
根据砾石的排列规律可恢复搬运介质类型和水流方向。
物源方向与古水流方向常常是一致的。
砂岩的分布虽与砾岩有相似之处,盆地边缘靠近主要物源区砂岩最发育,向盆地内部变薄减少,但其分布远比砾岩广泛,实际意义更大。
砂岩中碎屑组分及其含量变化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其中最多的是石英,次为长石,统计和分析长石和石英的含量变化,对恢复物源方向、判定储集性质,均有一定作用。
根据石英的包裹体、消光类型、形态和多晶现象等标志来综合推断其来源,仍是一个重要途径。
酸性火山岩中的长石主要是透长石;酸性侵入岩中为正长石和微斜长石;条纹长石说明缓慢冷凝过程,是侵入岩的特征。
阴极发光法对于人们认识碎屑石英的来源及母岩性质又进了一步。
它是一种值得使用的新方法,尤其是对解决粒度细、以石英颗粒为主的粉-细砂岩或含粉-细砂级石英颗粒较少的砂质碳酸盐岩类的物质来源问题。
应用岩屑类型及含量变化,恢复母岩性质及物源方向较有成效。
综合应用砂岩中的各种组分,编制砂岩类型分区图,也有助于恢复母岩性质及物源方向。
近母岩区长石和岩屑增加,石英相对减少,为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类,向盆内渐过渡为石英砂岩类,明显的变化方向即为物源方向。
2、碎屑重矿物组合及其分布利用碎屑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变化,追索物源及其母岩早已被广泛应用。
5 第五讲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5 第五讲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9d0a23dbaf1ffc4ffe47ace7.png)
3、主要基础图件
(9)砂岩层数图(推断碎屑沉积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反映构造性质 等)。 (10)砂泥比图(判断岸线位置、古水深度和主要物源方向)。 (11)泥岩颜色图(反映陆上、过渡与水下三种沉积环境的大致范围, 是划分湖盆相带和有利生油相带的主要依据)。 (12)重矿物图(反映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 (13)岩石类型图(反映物源方向和分布趋势,是划分相带的依据)。 (14)有机碳、还原硫、三价铁和二价铁等值线图(反映不同沉积环 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是指示陆上或水下沉积的标志)。 (15)锶钡比值图(反映古盐度变化,间接判断盆地的封闭状况)。 (16)化石分布图(是划分相带和鉴别环境的标志)。 (17)地层水矿化度图(反映古气候条件)。 (18)电测曲线划相图(利用自然电位、电阻率、微电极以及地层倾 角测井等电测曲线综合分析,划分岩性和韵律特征,建立沉积模式)。
第五讲 陆源碎屑沉积盆地岩相古 地理图的编制
第一节 概 述
根据统计分析法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其最终是通过编制岩相 古地理图来完成的;或者说,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是相分析及古地 理研究的总结。当然,以油气勘探为目的的岩相古地理图,主要应 突出那些与油气生成和储集有关的岩性、岩相特征及古地理条件, 故有时也称这类岩相古地理图为沉积条件图或沉积体系图。
上述这些图件都属于基础图件,总的可归纳为单因素分 析和多因素分析两种类型基础图件。图件多少,视不同研究 目的和资料丰富程度还可增减。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
![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da2906f12d2af90242e628.png)
C N Da— h n HE i s e g,C — i ONG i y AIYu q ,S J— e
( N C K yL b rt yo rnu R sucs xlrt na dE a a o e h ooy C N e a oao f a im eo re poai n v u t nT c n l , r U E o l i g
frtec r c lsic t n o e i e tr fc s 5 alkn so e i e tr fc si h p o h or t as ai fsdm na ai ; ) l id fsdm na ai n te ma e c f o i y e y e
[ 稿 日期 ]2 1- 3 3 收 0 10 - 1 [ 者 简 介 ] 陈戴 生 (9 6 ) 作 13 一 ,男 ,浙 江 海 盐 人 ,高 级工 程 师 ( 究 员 级 ) 研 ,长 期 从 事 我 国 中新 生 代 盆 地 砂 岩 型 铀 矿 成 矿 规
su y n tre ti e i n a a i t d o e r sra s d me t r b sn, a d t e o ia in g i ei s a e r p s d a h ol wi g l y n h c mp l t u d lne r p o o e st e flo n : o
Co p l t n g i ei e a d m e h d n l h f ce n m i i u d l s n t o so i o a isa d a o n t
pa a 0 e g a i a o e r sra e m e t r a i l e g 0 r ph c m p f rt r e t i ls di n a y b sn
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的制作新方法
![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的制作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4038e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7.png)
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的制作新方法覃兆松;李坚;何伟相;方俊华;刘远红【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5(22)6【摘要】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及"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原理,解决了区域地层等时或准等时对比的问题,基本实现了用等时或准等时地层单元作为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图单位,克服了传统制作方法用不等时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段"为编图单位造成的岩相古地理图的"歪曲"及垂向沉积环境变化"掩盖"的弊病."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制作新方法"可分为单剖面层序地层柱状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柱状对比图、准同时岩相古地理系列图等3个研究阶段.同一海盆中,海平面升降是同步的,那么区域上相应的三级层序是等时的,其中以层序界面、首泛面、最大海泛面及海退面等物理界面划分出的低水位、海进、高水位及强迫性海退楔等体系域亦是等时的.因此,将区域上各单剖面柱状图中的上述相应的物理界面相连,就形成了研究区的等时对比格架图,然后对等时格架中的地层再进行进一步对比,形成对比图,在此基础上选取等时地层单位进行岩相古地理系列图的编制.笔者并以江西省中部萍乐坳陷西段乐平世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实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通过"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制作的新方法",提高了等时对比精度,制作的岩相古地理系列图不但充分反映了该时期岩相古地理的纵横变化,而且清楚地反映出地壳运动与海平面升降的联合作用对沉积环境变化的控制,并将编图单位缩短到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古地理图精度更高、内容更丰富、更接近客观实际.【总页数】12页(P136-147)【作者】覃兆松;李坚;何伟相;方俊华;刘远红【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二地质大队,江西新余33800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二地质大队,江西新余3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5.1;P531;P586【相关文献】1.陆相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准则及其方法概述 [J], 陈戴生;蔡煜琦;宋继叶2.几种岩相古地理图编制方法比较 [J], 康学武3.《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集》问世 [J], 江其勤4.《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集》简介 [J], 董立5.岩相古地理图的三维化和多层剖面提取——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地层为例[J], 叶黎明;夏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的判别
厚度分析法与岩相分析法结合起来,有助于查明沉陷的性 质,是沉积中心还是沉降中心,在古地形较为平缓的水盆,其 中央地区沉降幅度最大,且为深水—较深水相沉积,即为沉降 中心与沉积中心符合,也是生油有利地区。但是,有时也不相 符合,例如一些断陷式盆地,沿边界大断层沉降幅度很大,地 层很厚,但岩性却为粗的砂砾岩,为洪积—冲积相,是沉降中 心而不是沉积中心。这种情况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不符,掌握 这种分布情况,对指导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百分比三角图及投点情况
如何分析和使用岩石类型图呢?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段岩石类型分区 在平面上基本呈环状分布,但并不对 称,北宽南窄,总的变化是由盆地边 缘至内部,砂岩减少,泥岩显著增加。 盆地深水区在3号、1号和2号井区, 物源主要来自北部。 另外,我国一些中一新生代陆相 含油盆地,以碎屑岩和粘土岩为主, 化学岩很少。在此情况下,主要根据 砂(砾)岩和粘土岩相对百分含量勾 绘岩石类型分区图,根据能反映沉积 环境的岩石组合直接分区编制,故称 岩相图,它是编制岩相古地理图时划 分相带的基础。
编图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主要 基础图件的编制和分析,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和使用。
1、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对露头剖面、岩心 录井、岩屑录井、古生物及古生态鉴定、分析化验 (包括薄片、重矿物、粒度分析、地化指标、油气水 分析等)、电测井及地球物理等方面资料进行系统收 集和整理,并认真审查与核对,注意准确性与代表性, 以保证编图基础资料的扎实可靠。
上述这些图件都属于基础图件,总的可归纳为单因素分 析和多因素分析两种类型基础图件。图件多少,视不同研究 目的和资料丰富程度还可增减。
4、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和使用
岩相古地理图及其基础图件主要以平面图形式表示,在备好的底图上,一 般有等值线图、分区图和点图三种表现形式,每种形式可单独使用,也可视资 料的相互关系和完善程度叠合起来使用,如在分区图的背景上,可以有等值线 和点图的形式。数据齐全准确的单因素资料最适合勾等值线图,其精度也最高。 底图准备与编图质量关系甚为密切,原则上剖面点和井位要均匀分布。这 与勘探程度有关,要根据不同勘探阶段的进展情况,制定编图计划。 (1)岩相古地理图是一种综合成果图,包括沉积边界、母岩性质、物源 方向、沉积相带、沉积中心、沉降中心、砂体和砂岩富集区以及生、储油有利 地区等。 从分析沉积盆地的沉积条件、岩性和岩相变化特征,进而在岩相古地理图 及其基础图件上,指明有利的生、储油地区及其形成有利时期,为油气勘探部 署提岩性、岩相方面的依据。 (2)砂体几何形态及砂体预测评价图(划分砂体成因类型、指明油气聚 集有利地区)。 (3)勘探远景预测图(是勘探地层圈闭油气藏和古地貌圈闭类型油气藏 的根据)。
5、我国岩相古地理图研究概述
刘鸿允的《中国古地理图》(1955)是第一部系统 论述我国各地质历史时代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 关士聪等(1984) 的《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 与油气》主要以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和沉积学的观点 编制了我国从晚元古代至三叠纪的海陆分布及沉积相 图25幅。
王鸿祯等(1985) 的《中国古地理图集》是以大 地构造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现有的地质区测资料为基 础编制了我国各地质时代古地理图。
整理原始资料,一般先建立相分析剖面和岩相古地理卡片, 再逐井进行分项统计,如砂岩类型、重矿物、粒度参数、层理 特征、古生物、泥岩颜色和地化指标等。下表是油田常用的一 种岩性综合统计表,下表是常用的沉积环境指标统计表,还有 一些其它类似的单项或多项不同内容的统计表格。
2、制图单位的划分和比例尺的选择
零地层等厚线的判别标志表
剥蚀造成的零等厚线 1.零线圈在地层单位下部层位的‘尖灭点” 上 2.上部层整合退覆下部层 3.地层段落的顶层向零线变薄,其它相反 4.岩相与地层等厚线走向不一致 5.碎屑岩比和砂页岩比增高,是上层被剥蚀 基底的碎屑岩影响加大造成的(可以表现在纵 向变化图上) 6.等厚线变化率显示突变 7.与生物相不一致 代表沉积边界的零等厚线 1.零线圈在地层单位上部层位尖灭点上
百分比法目前是我国石油系统常用的一种编图 方法。先以算术平均法求出各剖面中岩石类型厚度 及其百分含量,例如某剖面岩层总厚200米,其中砂 岩占100米、粉砂岩占60米,泥岩占40米,计算百分 比为,砂岩—50%、粉砂岩—30%、泥岩—20%。
岩石类型三角图百分比图解
百分比三角图内视具体情况划分为若干块,以能清晰地 表示出制图单元岩石类型变化特点为原则,力求少分;对每 块进行编号。根据每个剖面三种主要岩石类型的百分含量在 三角图上投点。再将每个剖面投点结果标在平面图的点旁, 分母是剖面号或井号,分子是岩石类型编号,将相同的编号 圈入同一个区,即成分区图,在三角图上相邻的方块,在乎 面分区图上亦应相邻。
百分比法编制岩石类型图实例
上油砂山组(N22)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
第四节 其它基础图件
一、泥岩颜色分区图
是以分区形式表示的另一种重要基础图件,根据地化指标 的分析,说明泥岩的颜色,基本上能反映岩层在沉积时的氧化 还原程度,如黑色(黑、灰黑、灰)表示还原环境,红色(紫、 棕、褐、黄)表示氧化环境,绿色(绿、灰绿、黄绿)介于二 者之间,属弱还原一弱氧化环境。因此,用泥岩颜色分区表示 盆地内氧化还原程度的变化,也是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当然也 要注意结合自生矿物、生物化石和其它沉积标志。泥岩颜色分 区图对于说明盆地地化条件、划分相带和评价生油条件,乃至 计算生油量均有重要意义。 编图前,先按单剖面统计灰黑、绿、红三类泥岩厚度,计 算厚度百分比。在三角图中进行投点。三角图分区数量和形式, 要视研究地区和制图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之。在陆相盆地中, 颜色多呈环状分布,由盆内至边缘,泥岩颜色变红、变杂,反 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
地层等厚图
华北地区太原组地层厚度图
华北地区太原组地层厚度图
华北地区山西组地层厚度图
一、厚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判别
当整个沉积时期盆地保持均匀下沉,补偿又较适应的情况 下,厚度线变化与盆地轮廓和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盆地中央 厚度最大,向边缘逐渐减薄,这种大范围变化趋势主要受大地 构造因素控制,局部加厚或减薄主要受古地形起伏控制砂层厚 度局部加厚通常是三角洲砂体的核部位置。定量的判别厚度变 化与古构造和其它沉积条件变化之间的关系,可采用趋势面分 析方法。 所谓趋势面分析就是将地层资料或其实测资料分为代表大 范围因素与小范围因素的两个部分。大范围分量叫做趋势,作 成的图叫趋势面,而小范围因素是趋势的剩余,常叫做偏差。 这样就将一幅地层图分为两幅,一幅是趋势面图,另一幅是偏 差图。趋势面图有助于恢复沉积盆地总的面貌,而剩余偏差图 仅能反映局部地层厚度或岩性岩相的变异特点,如三角洲体系 或沿岸的其它沉积体系,乃至水下扇及深水重力流水道沉积等。
制图单位主要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资料的丰富程度 和地质条件而决定的。大、中、小三种比例尺的一般划分是: 小比例尺图:<1/300万或<1/1000万,这种图件是全国性 的或大区域的,编图单位时间间隔为代或纪。 中比例尺图:1/300万~1/50万,这种图件范围一般为一个 沉积盆地,编图单位间隔为世或期。 大比例尺图:>1/50万,通常是为盆地内某一凹陷或地区 的深入一步勘探而编制的,制图单位为段、亚段或砂层组。 总之,沉积剖面或钻孔越多,资料越丰富,制图比例尺可以越 大。制图单位分得越详细,图件的精度也越高。在我国一些含 油盆地的勘探过程中,经常编制的是中—大比例尺的岩相古地 理图。
(9)砂岩层数图(推断碎屑沉积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反映构造性质 等)。 (10)砂泥比图(判断岸线位置、古水深度和主要物源方向)。 (11)泥岩颜色图(反映陆上、过渡与水下三种沉积环境的大致范围, 是划分湖盆相带和有利生油相带的主要依据)。 (12)重矿物图(反映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 (13)岩石类型图(反映物源方向和分布趋势,是划分相带的依据)。 (14)有机碳、还原硫、三价铁和二价铁等值线图(反映不同沉积环 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是指示陆上或水下沉积的标志)。 (15)锶钡比值图(反映古盐度变化,间接判断盆地的封闭状况)。 (16)化石分布图(是划分相带和鉴别环境的标志)。 (17)地层水矿化度图(反映古气候条件)。 (18)电测曲线划相图(利用自然电位、电阻率、微电极以及地层倾 角测井等电测曲线综合分析,划分岩性和韵律特征,建立沉积模式)。
第四讲
陆源碎屑沉积盆地岩相古 地理图的编制
第一节 概 述
根据统计分析法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其最终是通过编制岩相 古地理图来完成的;或者说,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是相分析及古地 理研究的总结。当然,以油气勘探为目的的岩相古地理图,主要应 突出那些与油气生成和储集有关的岩性、岩相特征及古地理条件, 故有时也称这类岩相古地理图为沉积条件图或沉积体系图。 如何编制岩相古地理图,要收集和整理哪些资料,先作哪些 基础图件,如何进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段、以及不同的沉积 相也不尽相同。
冯增昭倡导以“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进行 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
第二节
地层等厚图是编制岩 相古地理图的主要基础图 件,通常作为编图的背景, 用以反映盆地范围、沉积 边界以及沉积基底(或基 础层)的古地形和古构造 的特征等。除编制地层总 厚度图外,还可按不同岩 石类型分别统计作图,如 砂岩厚度图)、泥岩厚度 图和碳酸盐岩厚度图等。 对厚度图的分析应注意下 述几点内容。
三、岸线的判别
盆地中厚度变化不完全是均匀的,例如水上平原或水盆中 央地带,由于古地形较平坦,通常厚度变化也较均匀,等值线 较稀疏,盆地边缘地区,古地形常有较大变化,有时沉积物明 显加厚,使等值线加密,在地层等厚线的密集带向陆一侧,便 是当时海(湖)岸线的大致位置。
四、零等厚线地质意义的判别
判别零等厚线是地层的沉积尖灭线,还是剥蚀后的假“尖灭线”,对 于区分是沉积区或是剥蚀区具有重大意义。对此解释经常是比较困难的, 克鲁宾(W.C.Krumbein)总结了一些判别标准(表6-3)。 根据等厚线外推,恢复原始沉积边界,经常是困难的。可以将等厚图 与岩相图并行解释,掌握零线附近存在的岩相及其相对沉积边缘的可能位 置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