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

合集下载

田野考古学简史

田野考古学简史

田野考古学简史一、引言田野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学科,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向读者描述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并展示其重要性和意义。

二、早期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当时,考古学家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文献和博物馆中的文物无法全面了解古代文明。

于是,他们开始深入田野,亲自进行考古发掘。

通过挖掘遗址,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从而揭示了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和进程。

三、田野考古学的方法田野考古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勘探、发掘、清理和分析。

首先,考古学家会通过地表勘探技术,寻找潜在的遗址。

然后,他们进行发掘工作,逐层地挖掘土壤,获取遗址中的文物和遗迹。

接下来,他们会对这些文物进行清理、记录和分类,以便进一步研究。

最后,考古学家会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结构。

四、田野考古学的重要发现田野考古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田野考古学的努力,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遗址和文物,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和希腊的帕台农神庙。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人类历史的记忆,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五、田野考古学的意义田野考古学对于人类的认识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影响,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此外,田野考古学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六、结语田野考古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奥秘。

通过田野考古学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田野考古学的研究中,为人类的认识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方法变革与考古研究成果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探索方法变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一、外国田野考古简史
1、萌芽期(15世纪末~18世纪末)
2、形成期(19世纪)
3、发展期(20世纪)
二、我国的田野考古简史
•古代对古迹的野外调查
2、近代田野考古的产生
3、田野考古的科学化
4、田野考古的发展
[习题]:
1、为什么早年殷墟的发掘成为中国田野考古的摇篮?
2、推进中国田野考古发掘技术变革的重要人物有那些?
[思考题]:
1、21世纪田野考古的技术和管理应该怎样发展?
[参考文献]:
1、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2、《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三、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田野考古工作过程—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野外工作、室内整理、编写发表报告。
四、田野考古人员的素质
[习题]:
1、解释遗迹、遗物、遗存有何不同?
2、判断下列各项那些是遗迹,那些是遗物?
柱洞、灰坑、房址、带铭文的铜鼎、石碑、地画、动物骨骼、人骨。
3、田野考古工作分几个阶段?
4、田野考古人员应该具备那些素质?
对遗存调查发掘、收集和整理方法直接影响抽取遗存资料信息的多少和资料科研价值的大小。在田野考古全部过程中都贯穿着研究工作。首先是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才能决定怎样揭露、记录什么、收集什么,而揭露、记录、搜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

田野考古名词解释

田野考古名词解释

田野考古名词解释
“田野考古学”的简称,于20世纪初正式提出。

当时的田野考古学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遗迹和遗物,依靠地图进行调查,有时则要根据调查结果,测绘地图,作为记录的附件。

之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方法逐渐完善,技术快速进步。

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被采用,许多机械设备被用作调查发掘的工具。

名称由来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的名称,是20世纪初正式提出来的。

但当时的田野考古学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遗迹和遗物,依靠地图进行调查,有时则要根据调查结果,测绘地图,作为记录的附件。

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方法逐渐完善,技术快速进步。

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被采用,许多机械设备被用作调查发掘的工具。

利用航空照像和卫星照像、磁力探察和地抗力探察等方法以发现遗迹和遗物,用红外线摄影和用其他各种特殊的摄影技术测量和制图,为进行花粉分析和各种物理化学断代而取样,以及将发掘出来的遗迹保存于现场等等,都使得田野考古学的工作面扩大,技术性加强。

调查发掘的对象也由一般的居住址和墓葬等扩大到道路、桥梁、沟渠、运河、农田、都市、港口、窑群和矿场等各种大面积的遗址,从而使得考古工作者必须与各有关学科的专家协作,才能完成全面的、
综合性的研究任务。

田野考古学名词解释

田野考古学名词解释

田野考古学名词解释田野考古学相关名词1. 田野考古学 (Field Archaeology)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通过实地勘测和发掘来获取关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在田野考古学中,考古学家通过调查和记录现场的遗址、遗迹和文物,以便更好地理解过去文明的发展和变迁。

2. 考古遗址 (Archaeological Site)考古遗址是指被认定为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地点。

这些遗址可以是古代城市、墓地、废墟、定居点或其他留下文化痕迹的地方。

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人们可以还原过去文明的面貌。

3. 土层 (Stratum)土层是指在一个考古遗址中堆积的不同层次的土壤或沉积物。

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时期,因此通过研究土层的顺序和特征,可以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和事件。

4. 发掘 (Excavation)发掘是一种通过将土壤逐层剥离或挖掘来暴露埋藏的考古遗物和结构的方法。

通过发掘,考古学家可以获取关于过去文明的物质证据,并且可以对不同时期的遗迹进行比较和分析。

5. 征调 (Survey)征调是一种通过勘测和调查现有地表上的遗址和文物来确定可能的考古遗址的方法。

考古学家使用地质、地理、遥感和其他相关技术,以确定潜在的考古遗址,从而选择最有可能进行发掘的地点。

6. 遗物 (Artifact)遗物是指人类在过去生活中制造或使用过的物品。

它们可以是陶器、石器、金属器、骨器等。

通过发掘和研究遗物,考古学家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技术和经济结构。

7. 实地记录 (Field Recording)实地记录是指在田野考古学中对考古遗址和遗物进行详细记录的过程。

记录可以包括测量、摄影、绘图、采样和标注等。

这些详细的记录对于研究和还原过去文明非常重要。

8. 文物保护 (Conservation)文物保护是指对考古遗址、遗物和其他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保留的活动。

这包括物理保护、化学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方法,以确保文物能够传承和永久保存,供后世研究和欣赏。

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3篇)

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3篇)

第1篇一、引言田野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考古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考古人才,我国各地纷纷建立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

本文以某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讨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二、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概述某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约500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该基地依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设有考古发掘区、文物修复区、考古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等多个功能区域。

基地内考古发掘区分为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涵盖了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与价值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考古发掘、文物修复、考古研究等实践机会。

学生在基地内亲自动手,亲身感受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乐趣,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考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基本技能,还能参与到考古研究项目中,了解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培养了科研素养,提高了学术水平。

3. 拓宽学生的视野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汇聚了我国各地的考古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了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基地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4. 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工作的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基地还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与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此外,基地还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遇。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的简介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的简介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的简介
冯恩学是中国考古学界的知名学者,他创立了田野考古学方法论,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所著的《田野考古学》一书,是一本重要的考古学理论著作,被誉为是田野考古学的'圣经'。

《田野考古学》一书首次提出了田野考古学的概念,即以田野为基础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冯恩学认为,田野考古学要注重田野调查、发掘和考古发现的实证研究,强调通过对现场遗迹的勘察和研究,揭示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他还强调了田野考古学的地域性和实用性,认为田野考古学需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等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价值。

冯恩学的田野考古学理论和方法论对中国考古学界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考古学从传统文献研究向实证研究的转型。

他的方法论对中国考古学界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总之,《田野考古学》一书是一本对中国考古学界影响深远的重
要著作,它为中国考古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1 -。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教案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教案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教案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田野考古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对象。

3. 理解田野考古学在考古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田野考古学的定义和起源2. 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历程3. 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4.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5. 田野考古学在考古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田野考古学实例,引发学生对田野考古学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田野考古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对象。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田野考古学在考古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等。

2. 了解各种方法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 学会运用田野考古学方法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教学内容:1. 地层学:地层的划分、地层关系、地层学的应用2. 类型学:器物形态分析、类型学的应用3. 年代学:绝对年代学、相对年代学、年代学的应用4. 田野考古学方法的应用:考古调查、发掘、记录教学活动:1.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等田野考古学基本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2.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考古发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器物形态分析和年代判断。

3. 讨论:学生分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讨论各种方法在田野考古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田野考古学的调查与发掘教学目标:1. 学会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基本技能。

2. 掌握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田野考古调查:目的、方法、步骤2. 田野考古发掘:目的、方法、步骤3.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中的注意事项教学活动:1.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目的、方法、步骤。

2.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考古发掘,亲身体验调查和发掘的整个过程。

田野考古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田野考古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田野考古面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田野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是用来研究什么?A. 古代人类的生活习俗B. 古代文明的起源C. 遗址中不同地层的堆积顺序D. 古代建筑的构造答案:C2. 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哪一项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A. 保护文物B. 记录详细的发掘日志C. 快速发掘以获取更多文物D. 科学分类出土物品答案:C3. 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田野考古发掘中常用的技术?A. 地球物理勘探B. 地质雷达C. 碳-14年代测定D. 金属探测器答案:C二、多选题4.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BD)A. 遗址的发现与确认B. 文物的发掘与保护D. 遗址的年代测定5. 在田野考古中,常用的记录方法包括哪些?(ABC)A. 照相记录B. 绘图记录C. 文字描述记录D. 口头传述记录三、判断题6. 田野考古发掘中,所有的文物都应该原地保存,不应移动。

(错误)7. 田野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历史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田野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田野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发掘、记录、分析和文物保护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对遗址的观察和走访了解遗址的基本情况;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用于确定遗址的准确位置和范围;发掘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揭露和收集文物;记录包括照相、绘图和文字描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历史信息;文物保护则是确保发掘出的文物得到妥善保管和维护。

9. 为什么田野考古学中要强调文物的原址保护?答案:原址保护是田野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文物在其原始环境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至关重要。

一旦文物被移动,这些信息可能会丢失,影响对文物的深入研究和历史解读。

此外,原址保护还有助于保护文物免受不当处理和潜在损害,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调查和发掘:这是田野考古学的核心工作。

考古学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航空照相、卫星照相、磁力探察、地抗力探察等,来发现遗迹和遗物。

2. 测量和制图:利用红外线摄影和其他各种特殊摄影技术进行测量和制图,以获取遗迹和遗物的准确位置和分布信息。

3. 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发掘出的遗迹和遗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技术、社会组织、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方面。

4. 综合和归纳:将各个遗址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和归纳,以全面了解该地区或该时期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脉络。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实地考察、比较研究、模拟实验等,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取准确的实物资料,为研究历史提供可靠的依据。

田野考古知识点总结

田野考古知识点总结

田野考古知识点总结1. 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学是通过对古代的实物资料进行的科学研究,是人类了解自身文明和历史的一门学科。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指在考古学活动中,对遗址、遗迹进行实地调查和发掘的一门实践性学科。

田野考古学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测量、发掘、文物保护和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内容。

2. 田野调查的意义田野考古的第一步是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古代遗址、遗迹的实地考察与勘查。

田野考古的调查工作对于了解古代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各种文化遗迹的调查研究,可以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材料。

3. 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是田野考古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考古地层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的沉积历史、古地貌、古环境和古生态等重要信息。

这对于探究古代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考古遗址的发掘在田野考古学中,发掘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可以获取大量的实物资料,如陶器、石器、骨器、金属器等,这些实物资料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据。

同时,通过对发掘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探讨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等重要问题。

5. 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在田野考古工作中,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保护文物不仅是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尊重,也是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同时,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也是保障考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6. 田野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田野考古学采用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化学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考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7. 田野考古学与当代社会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对古代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也是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对古代文明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田野考古学(西大考古)

田野考古学(西大考古)

墓葬调查及钻探: ①、封堆墓:常见土堆,也有石头堆。范围:墓区平面形状,外面有无陵园、墙垣残存,长、
宽、高、门、道路、建筑方法。封堆分布;封堆如何构筑,筑造过程、形制、尺寸。地 面建筑与碑刻:建筑、碑刻、神道、像生等,测量、绘图、拍摄。周边情况:与其它遗 迹的关系。 详细的记录、报告,并附各种图。 ②、无封堆:普探,打梅花桩,先打大间距再缩小间距,找出具体位置、大致范围,卡边, 平面分布图,记录、报告。
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1
田野考古学
操作。皮特里,1904 年《考古学目的与方法》;法国《史前学研究手册》、《考古发掘技 术一般原则》;1946 年,《田野考古学》。欧洲考古学严格、正规。 惠勒,20 世纪上半 叶,田野考古发掘重要贡献,受业于皮特里。 皮特里,基本原则,发掘的目的是研究 形成遗迹遗物的人而非遗迹遗物本身。在此原则下制定一套田野发掘规范,如隔梁、关 键柱等一套探方发掘方法。夏鼐,惠勒的学生,《从土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 4. 创新:首先出现在航空考古上。1906 年,英国士兵夏普利利用气球对巨石阵作出倾斜拍 摄。后来,1914 年~1939 年,采用精确定点技术。39 年以后,完整大面积覆盖区域拍摄。 36 年对大墓,带相机的潜望镜。以后引进探头,不破坏墓里面。电磁方法,磁力物探方 法,发展科学分析方法,孢子花粉法,水选法、筛选法。 二、中国: 1. 中国古代:《史记》、《水经注》、《长安志》、《长安图志》、《河溯考古记》。 2. 近代田野考古学产生:鸦片战争后。疑古学派、古史辨派的激发。 考古学发现:1899 年殷墟甲骨,直接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日本人鸟居龙藏,东北;英国斯坦因,西北; 伯希和,新疆、敦煌。 安特生,1921 年仰韶;《甘肃考古记》。 1926 年,李济,山西 夏县西阴村,中国人第一次独立科学发掘。 1928 年,殷墟。 1930 年,城子崖。 3. 田野考古学科学化。 梁思永,1931 年,后岗三叠层,地层学,按底层堆积发掘。 殷墟。 城子崖。 燕下都调查。 宝鸡斗鸡台,徐旭生,中央研究院,《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报告》,《斗鸡台瓦鬲的研究》,类型学,周秦探源。 4. 新中国的田野考古学。 周口店、殷墟,一些大型遗址的发现、发掘,半坡,1953 年, 新中国起点,第一次有目的、严格操作的遗址。 洛阳中州路,战国墓葬,《洛阳中州路》 的后记,类型学的发展,遗迹单位的类型学。 新的科学技术的引进,碳-14。中国考古 学文化时空框架的建立,区系类型学说。 5. 发展中的田野考古学。 地层学的发展,由控制剖面进入控制平面。类型学:文化因素 分析。

世界田野考古学发展脉络

世界田野考古学发展脉络

世界田野考古学发展脉络田野考古学可是考古学里超有趣的一个分支呢。

咱们就像穿越时空的侦探,在田野里寻找那些古老的秘密。

一、早期起源。

很久很久以前,田野考古学就开始萌芽啦。

那时候的人们可能并没有像现在这么系统的考古概念,但是他们对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充满了好奇。

比如说在古埃及,人们在建造金字塔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古老的墓葬和文物。

虽然当时更多的是一种偶然的发现,但这也算是田野考古学的一种早期实践吧。

在欧洲,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也有对古代遗迹的探索。

不过那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寻找艺术品或者是一些有价值的金属制品,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研究的高度。

二、近代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近代,田野考古学开始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在19世纪,有好多勇敢的考古学家开始走向田野,真的就像探险家一样。

就拿英国的考古学家来说吧,他们在英国本土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古工作。

比如说对一些古代的聚落遗址进行发掘,这个时候可不再是简单地找宝贝了,而是开始关注遗址的地层关系。

地层就像是一本史书的书页,不同的地层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

考古学家们就像解读密码一样,通过地层里的遗物来判断这个地方在不同时期的情况。

而且在这个时期,考古工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靠手挖了,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挖掘工具,像小铲子之类的。

三、现代的进步。

进入现代,田野考古学就像开了挂一样突飞猛进。

一方面,技术手段变得超级厉害。

现在我们有了各种各样高科技的设备,像什么卫星遥感技术。

就好比我们从天上俯瞰大地,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地下的遗址。

还有探地雷达,这个就更神奇了,就像给大地做一个X光检查,能够知道地下哪里有墓葬,哪里有建筑遗址。

另外,考古发掘的方法也更加精细了。

我们不再是那种粗放式的挖掘,而是小心翼翼地按照一定的规程来进行。

比如说对文物的提取,以前可能就是直接拿出来,现在得考虑文物的保存环境,要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把它取出来。

而且现代田野考古学的团队也更加多元化,有考古学家,还有历史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等等。

大学田野考古学教案

大学田野考古学教案

大学田野考古学教案【教案】课程名称:大学田野考古学授课教师:XXX学年学期:___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旨在介绍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方法及技能。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考古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考古学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1. 熟悉田野考古学的概念、理论框架和方法论;2. 掌握基本的考古调查方法和技能;3. 熟悉考古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 培养学生对于田野考古学实践项目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能力;5.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讲:田野考古学基本概念1. 田野考古学的定义;2. 田野考古学的历史演变和理论框架;3. 田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讲:田野考古学调查与勘探1. 考古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步骤;2. 现代田野考古学勘探技术;3. 田野勘探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三讲:田野考古学遗址的发掘1. 遗址发掘的目的、内容和步骤;2. 田野考古学现场工作规范;3. 遗址发掘过程中的数据录入与管理。

第四讲:考古数据处理方法1. 考古数据的种类和获取方法;2. 数字化考古数据处理方法;3. 考古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第五讲:田野考古学实践项目的设计与管理1. 田野考古学实践项目的组织和管理;2. 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3. 实践项目成果的形式与出版。

第六讲:田野考古学对于历史文化的贡献1. 田野考古学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研究的贡献;2. 田野考古学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性;3. 田野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中的价值。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田野实习和小组研讨等。

在实践环节中,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积极参与调查和发掘等实际操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和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教学评估:本课程评估旨在评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发掘
田野发掘是田野考古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基本方法。发掘之前,要根据发掘目的与相关学科的工作人员一道设 计技术路线,使学术目的明确、方案切实可行。最常见的田野发掘有遗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大类。遗址的具体发 掘方法为“探方”法,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 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探方中每层 下出现的各类遗迹如灰坑、房基、窖穴、道路等,按照从晚到早的原则逐一清理。发掘时对各种遗物如石器、骨 器、陶器、蚌器、石头、人类遗骸和动物骨骼以及测年的木炭样品等都要收集。
田野考古学
考古学分支学科01 发展历程来自03 保护对象目录
02 考古过程
田野考古学是以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研究历史的考古学分支学科。与此同时,田野考古 学又是考古学的基础,没有田野考古,考古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实物资料往往是以一定的共存关系出现的,一个或一组遗存如果脱离了原始的共存关系,它的年代、性质、 功能等问题将无从谈起,其学术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复原实物的原貌及其所处的共存关系,只能在田野考古阶段 进行。如果田野考古不过关,实物资料及其共存关系一旦失去,即难以恢复,就会给后来的一系列研究带来种种 困难。当今考古学发展方向是考古学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日益紧密和广泛,然而,考古学与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的平 台仍为田野考古。如果田野考古出了问题,考古材料自身层位及共存关系定位不准确,相关研究也就失去了科学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发展历程
田野考古首先是从欧洲萌芽和产生的,起初,人们以寻找古典时代的精美的艺术品为开端。在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曾经掀起“寻宝式”田野考古的热潮,但是,缺乏科学的操作方法。
到了18世纪末,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后为美国第三任总统)发掘土丘遗址,提出层层叠压的骨架,下层 比上层早的观点,已具有地层学的初步概念。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舍利曼按地层学原理发掘荷马史诗中的特洛 伊古城,田野考古学开始形成。20世纪上半叶,随着田野发掘科学方法日臻完善,一些探讨田野考古学的著作相 继问世。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田野考古当中,进一步推动了田野考古学发展。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论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论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论:第一节:什么是田野考古学?一、考古、考古学考古一词最早见于北宋后期金石学家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这里的考古实际是指古器物学研究。

与近代考古学概念不同。

考古学在英语中具有“古代学问”的意思,源于希腊文的“古代”和“科学”两字。

其最初使用和出现已无从考证。

因日本近代考古学出现比中国早,并且一直称“考古学”,故中国的考古学有人认为是经过日本人的翻译而来。

早期的考古学基本上等同于田野考古学。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分支,如以有无文字为界分为史前和历史考古学。

此外,还有古文字、铭刻、古钱、宗教、美术、民族等考古学。

又有与自然相关的环境、动物、植物、土壤、冶金、农业、沙漠、水文、航空遥感、水下等考古学。

英国学者D·G·赫果斯:“研究人类过去物质遗存的科学。

”法国的S·列纳克:“根据造型或加工的遗物来解明过去科学。

”日本的滨田耕作:“研究过去人类物质遗物的科学。

”前苏联的A·B·阿尔茨霍夫斯基:“根据地下的实物史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上的过去的科学。

”张广直:认为不必在文字上下功夫给考古学寻求一个尽善尽美的定义,他认为“现代的考古学基本上是实地研究与实地发掘地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的学科。

”并总结为:考古学是一种具有独特对象和独特技术、方法的特殊的历史学。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是富于变化的,而且要与许多学科做点或面上的接触。

因此,考古工作者的训练应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包含三个意义:1、考古研究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以引申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2、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

3、理论性的研究和阐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田野考古方法与实践》习题与答案

《田野考古方法与实践》习题与答案

《田野考古方法与实践》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存的发掘、整理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发掘和记录,系统地揭示史前及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遗存,以恢复和重构古代社会历史。

2. 地层学:在考古学中,地层学是指根据遗址内堆积物的地层层序,研究遗存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以及遗址形成过程的学科。

通过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可以确定遗物遗迹的时代顺序。

3. 考古调查: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步骤,通常包括地面踏查、地形地貌观察、采集标本、绘制地图等手段,旨在初步了解一个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分布状况及其大致年代序列。

4. C14测年法:C14测年法(碳-14测年法)是一种利用生物体死亡后体内碳-14含量随时间衰减的规律来测定生物体死亡年代的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广泛应用于对有机物质遗存的绝对年代测定。

5. 聚落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居住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功能分区及其演变过程的考古学分支,通过分析聚落遗址,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社会组织结构、文化发展水平等问题。

二、填空题1. 考古学家在田野工作中,首先进行的是______,然后才是选择典型地点进行______。

答案:考古调查;考古发掘2. 在田野考古中,对于出土文物需按照______原则进行记录、清理、包装和提取。

答案:最小干预3. 田野考古中的“三区”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发掘区;探方区;保护区4. 根据遗物所在______的位置和变化,可判断遗物的相对年代,这是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层5. 考古测绘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环节,包括遗址的______测绘和______测绘两大部分。

答案:平面;剖面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田野考古的方法?A. 遗址调查B. 地层学研究C. 建筑遗址复原D. 文献资料查阅答案:D. 文献资料查阅2.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若发现存在叠压打破关系的地层,以下哪项推断最合理?A. 上层遗存早于下层遗存B. 下层遗存晚于上层遗存C. 同时代遗存D. 上层遗存晚于或同时代于下层遗存答案:D. 上层遗存晚于或同时代于下层遗存3. 用于测定距今约5万年至400年前有机物质遗存年代的方法是:A. 热释光测年法B. C14测年法C. 树轮年代学D. 地磁极性年代法答案:B. C14测年法4. 在考古发掘现场,负责记录发掘过程、测量遗物位置、绘制图纸等工作的是:A. 考古领队B. 考古绘图员C. 助理研究员D. 普通发掘队员答案:B. 考古绘图员5. 对于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以下哪一项信息无法通过田野考古直接获取?A. 聚落的规模B. 聚落的功能分区C. 当时居民的生活习俗D. 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答案:C. 当时居民的生活习俗四、多项选择题1. 田野考古方法与实践过程中,可能涉及以下哪些环节?A. 考古调查B. 地层学研究C. 遗址发掘D. 文物修复E. 数据整理与分析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田野考古中的重要测绘手段?A. 平面测绘B. 剖面测绘C. 立体摄影测量D. GPS定位E. 地形图制作答案:ABCDE3. 在田野考古中,通过地层学可以获取的信息包括:A. 遗存的相对年代B. 遗址形成过程C. 古代环境变迁D. 遗址的功能分区E. 遗物之间的关联性答案:ABCE4. 下列哪些属于田野考古发掘中的记录内容?A. 遗址平面布局B. 地层关系和遗物位置C. 遗物的质地、尺寸及形态D. 发掘者个人感想E. 当日天气状况答案:ABCE5. 关于C14测年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适用于测定距今5万年至400年前有机物质遗存的年代B. 测定结果为绝对年代C. 核心原理基于碳-14的放射性衰变规律D. 对无机质或非生物来源的遗存无效E. 结果受样品保存状态和环境因素影响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田野考古工作的首要步骤是直接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田野考古学完整版

田野考古学完整版

田野考古学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单元田野考古的基础理论(10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田野考古学概说[教学重点]:田野考古学的界说、基本概念、工作的方式、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遗存、遗物、遗迹的概念区别和正确使用。

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什么是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

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

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骼等等。

搜寻对象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

评价田野考古工作成绩大小,主要看通过野外和整理工作,对实际遗存抽取的可靠信息资料有多少。

随着考古研究的日益深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收集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

对遗存调查发掘、收集和整理方法直接影响抽取遗存资料信息的多少和资料科研价值的大小。

在田野考古全部过程中都贯穿着研究工作。

首先是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才能决定怎样揭露、记录什么、收集什么,而揭露、记录、搜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

【田野考古学】田野

【田野考古学】田野

第二章田野考古学理论第一节地层学一、地层学的定义、任务及相关术语(一)、地层学的定义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关于区分遗址诸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学说,也是科学地获取考古学资料的理论基础。

最早来自于地质学的地层学,但不等同于地质学的地层学。

(二)、地层学的任务①区分堆积:依土质土色;②判断堆积的早晚:依靠叠压、打破关系。

(三)、地层学的相关术语1. 堆积:由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

分为两种:①地层堆积:是指大面积的呈层分布的堆积。

②遗迹堆积:遗迹在使用或废弃过程中形成的堆积。

如,沟、坑、墓、墙等。

2. 单位: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它是考古学中最常用的一个代表时间和空间的量。

3. 叠压:是指在一种堆积的表面形成另一种堆积的现象。

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堆积发生的重叠现象(无论中间是否夹杂自然形成的间歇层)都叫叠压关系。

正常条件下,晚期形成的文化堆积层压在早期文化堆积层之上,下早上晚。

打破:是指一种堆积在形成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堆积的现象。

通常打破者晚于被打破者。

4. 层位:是指单位在堆积先后次序中所处的特定位置。

(在特定的情况下,层位又被用作堆积单位的代名词。

)地层关系/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形成的先后关系,即叠压或打破关系。

也表示同时间形成的各堆积单位之间的共时关系,即平行关系。

在表示层位关系时,一般使用“→”来表示叠压或打破关系。

(箭头左边叠压/打破箭头右边)5.生土:完全由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遗址中未有人类活动前天然堆积的土层。

熟土:当人类居住或进行其它长期活动时,会在地表大面积形成新的土层,其中夹杂人们有意抛弃的垃1圾和无意失落的物品。

6.间歇层:由于当地人类活动有较长时间中断,或因自然灾变(如洪水、火山爆发)在熟土层之间会出现不含有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

间歇期:并非连续使用的遗址,从上一文化堆积的停止到下一文化堆积的形成之间,遗址即进入间歇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陈洪海副教授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说1-1,考古学的研究体系1-1-1,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1-1-1-1,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点考古学虽然不拒绝文献资料,但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物资料来复原历史。

而研究技术和方法又是考古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的。

概括考古资料的特点,有如下三点:实物性;非文字;局部完整与整体的不完整性;1-1-1-2,考古学研究的目的资料的阐释1-1-1-3,考古学的方法论1-1-1-3-1,分析的方法1-1-1-3-2,比较的方法1-1-1-3-3,复原的方法1-2,田野考古学的内容和特点1-2-1,田野考古的内容1-2-1-1,调查、发掘来获取资料1-2-1-2,整理,提取系统化信息1-2-1-3,报告,资料信息的发布1-2-2,田野考古学的特点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

田野考古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技术方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为了保障这个技术体系的组织合理、运用得当和富有成效,就必须对这套技术体系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2-2-1,对各种有针对性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作用和局限性的说明1-2-2-2,对将许多技术组织匹配成一套技术体系时的原理、逻辑关系,及有效性的说明1-2-2-3,对于这个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深层道理的阐释1-3,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史1-3-1,外国田野考古简史1-3-1-1 ,萌芽期(15 末~18 末)这一时期调查发掘的目标只是艺术品和有经济价值的古物,以及与文献记载有关的古迹和铭刻。

调查、发掘、记录都没有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属于“找宝式”的工作。

1-3-1-2,形成期(19 世纪)形成期(19 世纪) 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逐渐地完善起来,至19 世纪后半叶,地层学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的田野考古学形成。

沃尔赛对丹麦沼泽地的发掘瑞士的湖居遗址发掘菲奥里特在意大利的庞培城库乌齐斯在希腊的奥林匹亚谢里曼和德普费德在土耳其的特洛伊皮特·里弗斯在英国皮特里在埃及的发掘谢里曼和德普费德在土耳其的特洛伊海因里希·谢里曼(Heinrich SchlienIann)1822年出生在德国梅克伦堡的乡村里。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位穷牧师,家境清贫。

十岁这一年,父亲送给小谢里曼的圣诞礼物是一本杰尔的《世界历史》,里面的一幅特洛伊城火光冲天的插图,使他激动不已。

他发誓,终有一天,一定耍找到特洛伊城。

1868年,46岁的谢里曼断然放弃了经商,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寻找古城特洛伊。

在离海岸只有一小时路程的希萨利克,谢里曼看中了一块高地,决定在此发掘。

1870年4月,谢里曼带领他的发掘工人在希萨利克高地上挖起第一锹土。

谢里曼凭着热情,以难以置的幸运,发现了他多年要寻求的东西——荷马史诗的证据和埋藏在地下的珍宝。

然而,谢里曼的功绩不仅仅在于发现了特洛伊古城,而且开创了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的新阶段。

当然,“用现代的标准衡量谢里曼的工作,当然还很原始,但毕竟开始了野外发掘方法的新阶段” 。

可以说,谢里曼是现代考古地层学方法的奠基人,田野考古发掘正是由此而逐渐走向成熟的。

正如卡罗所说的:“没有一个考古工作者不承认他曾受惠于谢里曼夫妇的成就”。

1-3-1-3,成熟期(20 世纪)成熟期(20 世纪) 20 世纪上半叶,田野发掘的科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发掘的技术逐渐得到普及推广。

一些探讨田野考古方法的著作在20 世纪初相继问世,“田野考古学”的名称也被正式提出来。

尤其是发掘资料的整理,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标志着田野考古学的成熟。

汤姆逊(Thomsen.C.J)与三期说皮特·•里弗斯(Pitt RIivers,1827一190O)与器物分类蒙特柳斯(G.O. A.Montelius,1843~1921)与考古类型学汤姆逊(Thomsen.C.J)与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将博物馆藏品按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分类方案进行陈列,并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说”。

尽管这种分类并不等于类型学研究,但分类是类型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蒙特柳斯与考古类型学蒙德留斯(G.O. A.Montelius,1843~1921),184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86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7~1913年任斯德哥尔摩国立古物馆馆长,终身致力于欧洲古文化的研究。

蒙德留斯将北欧与南欧的青铜器、陶器以及希腊、埃及和西亚的古代装饰花纹等进行了排比,对照了一些考古发掘中的地层关系,证明确有规律可循。

他建立了青铜斧、剑和扣针等若干标型器物,探讨了各种方式的器物组合,并用这些标型器物及其组合来推断其它共生器物的年代。

蒙特柳斯与考古类型学蒙德留斯在研究中在重视类型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地层关系,重视遗物被发现时的共存关系,注重出土物的组合。

1903年,蒙德留斯在总结多年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的《古代东方和欧洲古代文化分期》一书,其中第一卷《方法论》系统地介绍了类型学的方法。

蒙德柳斯的学说在考古学界中获得极高的评价。

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考古学的发展,标志着田野考古学进入成熟阶段。

1-3-2,我国的田野考古简史1-3-2-1,古代对古迹的野外调查我国古代的一些地理、地方志作家,实地考察过一些城址、碑刻、冢墓等地上古迹,并记载下来。

司马迁为写《史记》曾上会稽、探禹穴,到访过许多古迹;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多种佚书。

到了北宋时期,朝野人等竞尚收藏古物,研究古物之风日盛,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金石学。

1-3-2-2,近代田野考古的产生这一阶段,外国学者做了很多工作,当然也有文物资源的掠夺。

我国一些学者,出于爱国之心和认识我国历史的追求,开始从事田野发掘工作,开展了专业性的联合或独立的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

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evn Hedin)曾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物。

从1895年开始,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白鸟库吉、八木庄三郎等调查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

1900 ~1905 、1906~1914年,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了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古物,而且从敦煌骗走了大量的古代文书、经卷等珍贵文物。

1906 ~1908年,法国学者伯希和(P.Pelliot)在新疆、甘肃进行考察期间,发现了早期佛寺遗址和大量的文字材料,又从敦煌骗走大量的经卷等珍贵文物。

安特生与中国考古学安特生(J.G.Andersson,1874~1960),1874年出生地于瑞典克尼斯塔,1902年获博士学位。

曾任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

1914年,安氏受中国北洋政府的邀请,作为农商部矿政顾问来到中国。

安特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古生物知识和经验,对考古学也极有兴趣和造诣。

以至于在中国工作的十余年(1914~1925)中,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就,远大于地质学研究方面的业绩。

安特生与周口店安特生与仰韶遗址安特生的甘肃考古>>>安特生20年代在中国进行的考古工作,对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建立和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发展,都是有开创之功的。

这段历史不应该抹煞,也不应该做别的解释。

1-3-2-3,田野考古的科学化李济与西阴村的发掘梁思永与后岗三叠层苏秉琦与瓦鬲的研究李济与西阴村的发掘1924年,李济(1896~1979)学成归国。

1926年,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这是由清华大学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合作、第一次由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在发掘之前,先定下正东、西、南、北的十字基线,并以西端的零点为基准,将发掘区分为边长各2米的若干正方形探方。

(接下頁)李济与西阴村的发掘发掘时,采取了“层叠法记录一般遗物,即由零点以下每1米深度为一层,以英文大写字母A、B、C...为层位号,自上而下编号。

重要遗物则记录它们的三维坐标位置。

李济也注意到了堆积土质土色等方面的变化,又将每一大层细分为若干小层,用英文小写字母为号[1]。

总的看来,尽管李济仍采用按一定深度划分地层和记录遗物的水平层位法发掘,但较之安特生有了不小进步,特别是探方法的使用,更便于观察和控制地层,反映了20年代考古发掘的较高水平。

[1]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三种,1927年。

梁思永与后岗三叠层193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考古学并获得硕士学位的梁思永学成归国。

同年秋,先后主持和参加发掘了黑龙江昂昂溪、山东城子崖和殷墟的发掘。

1931年春与秋,梁思永先后主持了安阳后岗遗址的两发掘[1]。

第一次发掘共开探沟25个,发掘面积216平方米;发现有白灰面房址、陶器、石器和骨器等。

第二次开探坑20个,发掘面积385平方米,除发现有白灰面房址外,还发现了一段长70米的夯土围墙。

与以前发掘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发掘与遗物统计均依土质土色区分的文化层为单位进行,并依据遗物的特征,将各文化层合并为3个大的文化层,即上层的小屯文化(商文化)、中层的龙山文化和下层的仰韶文化层[2]。

这就是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三叠层”。

后岗的发掘的重要意义不仅是确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以前水平层位发掘法的结束和以文化层为单位发掘法的开始。

从而奠定了中国科学的考古地层学基础,使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有了突破性进展而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梁思永:《后岗发掘小记》,《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2] 梁思永:《小屯.龙山与仰韶》,《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苏秉琦与瓦鬲的研究1948年,苏秉琦先生研究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墓地出土物时,应用了类型学的方法,对出土的陶鬲进行了仔细的分类整理[1],从而使考古类型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化。

沟东区共有40座墓出土有陶鬲。

苏秉琦依据器型、纹饰、制法三个指标详细描述了每一件器物的特征后,主要以足部的特征为据,但也考虑到整个结构、制法的差异,把陶鬲分成三种类型,即袋足类、折足类、矮足类,又把袋足类细分为锥形脚袋足鬲和铲形脚步袋足鬲两种。

然后依据陶鬲的共存与平行现象给每一类陶鬲分期。

(接下頁) 值得注意的是,苏秉琦在分析陶鬲的演变时,用A、B、C...表示鬲种的区别,用a、b、c...表示各种陶鬲的演变阶段,前者即现在常用的型的概念,后者则是式的概念,而袋足鬲分成锥状足和铲状足两种,实际上是同型器所分的亚型。

不仅如此,苏秉琦还把与陶鬲共存的墓葬形制、陶壶、铜戈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将整个墓葬群分为三大组(期),即瓦鬲墓、屈肢葬墓、洞室墓三大期和十一小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