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人教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70146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5.png)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材考点梳理一、视角1定义:从眼睛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2.视角大小:(1)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2)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物体视角大,远处物体视角小。
(3)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二、显微镜1.用途: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上的细微部分。
2.结构:(1)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3.成像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三、望远镜1.用途:观察远处的物体。
2.结构:(1)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3.成像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重难点突破1、小安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2、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B.眼睛成像是正立、缩小、实像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投影仪D.潜望镜成实像3、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5、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 )A.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B.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C.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D.可以更美观6、如图是天文望远镜成像示意图,来自远处的光经过物镜与目镜时,发生的光学现象是( )A.物镜处反射,目镜处反射B.物镜处折射,目镜处折射C.物镜处反射,目镜折射D.物镜处折射,目镜处反射7、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8、2016年11月14日夜空出现的“超级月亮”如图所示。
202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baca7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5.png)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学知识,如凸透镜成像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应用,结合实物模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放大倍数计算和成像规律等重点,强调光线传播和成像过程等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① 物镜:凸透镜,放大实像
② 目镜:凸透镜,放大虚像
③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2. 望远镜的构造与分类:
① 折射式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
② 反射式望远镜:牛顿望远镜
③ 放大倍数: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3. 光学成像规律:
① 凸透镜成像:实像与虚像
② 显微镜成像: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学仪器的实际应用。
d. 项目导向学习:设计显微镜和望远镜制作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光学成像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活动
a.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增强学习兴趣。
3.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实践操作,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尊重,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a. 显微镜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学生需理解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配合实现物体放大的过程,掌握物像关系及放大倍数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精细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精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4cf5f251e79b89680226a0.png)
5.5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载物片、反光镜等。
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主要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物镜所成的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并且目镜可以放大物象,所以视角就会变得很大。
因为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很大,所以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如反射式望远镜。
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哈勃空间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3.视角(见右图):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小。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远近有关。
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
现分别在它们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一部分质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
问图中哪个组合一定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m 甲大于乙切去的质量△m 乙( )A. B. C. D.2.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
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3.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B.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C.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cD.d5.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放大的“金鱼” B.墙上的手影 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7.将两块相同的方糖分别投入到两个质量相同,温度不同的装水烧杯中,发现温度高的烧杯中方糖消失的快,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方糖吸收热量熔化了B.方糖的消失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D.方糖的分子大小保持不变8.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B.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最高处相平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二、填空题11.一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千克/米3,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___克/厘米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______克/厘米3。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3196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2.png)
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和证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5.培养学生对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将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例如,通过展示医院手术室中医生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我还会介绍科学家们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望远镜的好奇心。此外,我还会邀请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客串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利用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光学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他们体验到科学实践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引导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我会让学生谈谈他们认为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思考。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或者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加深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59c1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9.png)
活动二:望远镜阅读教材103-104页本部分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1分钟,小组交流2分原理?(提示:物镜物镜成像在哪里?目镜的作用?) 3、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3.关于望远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C.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解析】选C.望远镜中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对,A、D错;有的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有些不是,较复杂,B错.
【典例】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组成的,其中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显微镜的目镜与望远镜的物镜 B.显微镜的目镜与望远镜的目镜 C.显微镜的物镜与望远镜的目镜 D.显微镜的物镜与望远镜的物镜
【解析】选B.本题考查显微镜及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中物镜的作用是得到放大的实像,与前面学过的投影仪(或幻灯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而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再次放大得到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望远镜中的物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把这一缩小的实像放大得到放大的虚像,即望远镜中目镜的成像原理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正确答案为B.
原理:
小结:
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da8cb69b6648d7c1c746d8.png)
5.5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1.显微镜和望远镜本节内容属于凸透镜的应用,和眼镜地位一样,只要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本节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掌握。
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上的应用。
2.中考题型分析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也曾出现,但所占分值不高,一般都会和其他知识点(尤其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
考题主要集中在显微镜或望远镜的应用上。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概率不高,但也不能忽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类;选择题出现的概率更高些。
本节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在0.5—1分之间。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显微镜◆典例一: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人教版物理八上: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上: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件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389b9f580216fc710afd5a.png)
一.
1.显微镜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物 镜,什么是目镜?由原理图分析显微镜的物 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 (填“长”或”短”), 反光镜是什么镜?它的作用是什么?
2.物体放在了什么地方,经过物镜后成什 么像? 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
3.物体经过目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 的哪种透镜相似?
B. 物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C. 物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D. 目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19
针对训练
10.小明爸爸给他买了一架望远镜,通过观察他发现这架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通过查资料他知道 了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你是否看过木星的照片?你是否想过,若能飞近土星环,那 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你可能想不到,1600年以前没有任 何人看到过木星和土星环。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后才使地 球人看见了那些天体。
木星
土星环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
当于一个凸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
的凸透镜叫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目镜的作用相当
于
。
2.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
的凸透镜叫目镜,
的凸透镜叫物镜。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 当于一个凸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 的凸透镜叫 物镜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的作用相当 于放大镜 。
2.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 靠近眼睛 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与望远镜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与望远镜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10df66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1.png)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基础知识介绍:首先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让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成像原理讲解: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详细解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路变化和放大机制。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提高学生对光学仪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板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标题、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应用实例以及重要公式和概念。风格上,我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辅以图示和颜色标记,以突出重点和层次感。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准备详细的板书草图,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和调整板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2.实验教学法:通过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成像原理。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进知识的内化。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a9e8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e.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5 0 0 0 3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人离平面镜较近时,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A.照相机和放大镜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D.投影机和照相机4.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7.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36af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e.png)
(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节方法:学生难以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焦方法,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进行指导。
(4)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应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4.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实验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观察物体的,物镜负责收集光线形成实像,目镜负责放大实像形成虚像。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显微镜和望远镜新课学习打下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答案:
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观察物体的,物镜负责收集光线形成实像,目镜负责放大实像形成虚像。
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望远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放大、调焦、观察。
4.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生物学、医学、地质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观察细菌、细胞、天文观测等。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特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2013-14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2013-14 5.5.显微镜和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ff1cc5090740be1e650e9a2c.png)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2)显微镜的原理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 放大成虚像。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
倒立、放大、实像。
手 术 显 微 镜
2.望远镜
(1)望远镜的结构
物镜
这是一种常见的望远镜,它也是由 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 眼睛 的凸 透镜
目镜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 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 观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 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 的大小十分重要。
视 角
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端所 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 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知识回顾:
1,眼睛通过调节什么结构来看清远处和近处 物体的? 2,眼睛能看清很远的物体吗?能看清很小的 物体吗?如何克服这些局限呢?
你知道吗?
视角:
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 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
视角的有关知识:
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 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 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 关。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 实 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像 投影仪 (“虚”或“实”),道理就像__________ 放大镜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虚像 __________ (“虚像”或“实像”)。
巩固练习
3.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 实 点附近成_____像(填“虚”或“实”),这 缩小的 个像是__________ (填“放大的”或“缩小 照相机 的”),道理就像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 放大镜 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用来把 这个像放大。 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 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 _____ 的______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有关。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备作业)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原卷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备作业)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a6b7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a.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A.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B.为近视眼成像原理图C.为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为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金鱼缸侧面看金鱼时感觉变大了,此时金鱼缸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C.显微镜目镜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D.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5.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6.下面是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它们两次成像的说法:(1)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3)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1)(3)B.(2)(4)C.(1)(4)D.(2)(3)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8.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9.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10.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A.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B.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C.任意距离都可以D.以上都有可能1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与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12.光的世界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C.阳光通过凹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日食和月食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13.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1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_____;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_____。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c9c8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d.png)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巩固】1.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选填“大”、“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选填“放大”、“缩小”)作用,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答案】视;小;放大;视【解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眼睛距离物体的远近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对这个像放大,则通过目镜看到的像比物体小;但它比我们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要大。
这是因为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大。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结构都是由一组_______和_______。
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一组凸透镜叫_______,靠近眼睛的一组凸透镜叫_______。
【答案】物镜;目镜;物镜;目镜【解析】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镜子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镜子叫做物镜。
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像(填虚或实)。
【答案】凸;虚【解析】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物体经过两只凸透镜两次放大后呈现倒立、放大的虚像。
4.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的实像,落在目镜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答案】倒立缩小;一倍焦距以内;放大的虚;远视【解析】远处物体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以便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所以可用远视镜片来代替.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答案】D【解析】我们用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是让物体的像离眼睛近些的方法来增大视角,像并不一定比物大,如观察天体;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在军事上和天文学上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显微镜才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
【核心素养目标】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案(2022新课标)
![【核心素养目标】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案(2022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f0f165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c.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5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3)了解“中国天眼”在人类探索宇宙中的作用及我国科学家建设“中国天眼”过程中的卓越贡献。
2.科学思维: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用不同的透镜观察微小物体和远处的物体。
3.科学探究:通过自制望远镜,感受物理应用于实际的乐趣。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透镜的性质教学难点:透镜的应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显微镜、放大镜、凹透镜、望远镜。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正式投入使用,被称为“中国天眼”。
FAST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先进了20年。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出生于吉林辽源,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南仁东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奖章。
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放大镜能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能否利用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更微小的物体呢?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显微镜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望远镜和显微镜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望远镜和显微镜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cb449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0.png)
1.教师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物镜、目镜、镜身、支架等部分,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通过示例,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观察天体、生物细胞等。
3.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包括调整焦距、观察角度等操作方法。
4.引导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优缺点,如望远镜适合观察远距离天体,显微镜适合观察微小生物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科学工具的尊重和珍惜意识。
3.通过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4.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分享优点和经验。这种反思与评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5.作业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了一篇关于望远镜或显微镜使用心得体会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撰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这种作业小结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与作用”为主题,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初二物理新版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初二物理新版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7c3703f12d2af90242e695.png)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谢
谢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结合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光路图,小组相互讨论以下问题
一.
(1)显微镜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1. 什么是物镜,什么是目镜?由原理 图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比目镜的 焦距 短 (填“长”或”短”),反 光镜是什么镜?它的作用是什么?
反光镜是凹面镜,作用是提高物体亮度。
(2)物体放在了什么地方,经过 物镜后成什么像? 它与生活中的 哪种透镜相似?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 原理。 2.了解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视角的关系。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学习内容: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 P103 至 P105 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 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凸透镜 凸透镜 镜头类型 作 用 拉近物体、增大视角 将物镜成得的像放大 成像特点 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
1.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 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C 。
A.②和a
B.③和b
C.①和c
D.b和c
显微镜放大倍数: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 10 倍,物镜的 放大倍数是40倍,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40×10)。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
2.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物体在视 网膜上所成的像越 大 ,看物体越清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的“近大远小”。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视角有关,还 与 距眼睛的距离 有关。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 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 大 ,所以产生 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 没变 , 因为平面镜成所的像与物体大小 相等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共18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93030f7f1922791788e85a.png)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
谢谢观看
进行新课
望远镜的种类
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不用凸透镜,而 是用凹面反射镜,也使光在目镜焦点处成 实像。
3、在地面上观察星空,星体发出的光线要 被大气吸收一部分,为了消除大气的影响, 人们向太空发射了一个空间望远镜,叫哈 勃望远镜。
进行新课
望远镜原理: 1、物镜:u>2f,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2、目镜:u<f 成正立、放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2021/3/172021/3/172021/3/17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望远镜和显微镜
进行新课
进行新课
1、显微镜的构 造是怎样的?
2、显微镜的原 理是什么?
进行新课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光路图
物镜
目镜
2f1
F1 O1
F1 F2
O2
F2
进行新课
显微镜原理: 1、物镜:f<u<2f,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2、目镜:u<f 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
进行新课
例题1: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 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视 角的大小
C 同一物体离眼睛越大视角越大。 D 视角就是09 倍,地球直径大约1×10 7 米,而银河 系的宽度大约十万光年,通过计算说 明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很小的一员。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f3df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3.png)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 显微镜1.1 显微镜的作用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可以将物体放大,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小的细胞、细菌等微观结构。
1.2 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镜:位于物体与显微镜之间,负责放大待观察的物体。
•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我们通过目镜来观察放大的物体。
•真空炉:用于调节显微镜内部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以保护显微镜的镜片。
•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使我们能够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
•支臂和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显微镜的结构。
1.3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玻片上。
2.调节显微镜的焦距,通过旋转镜筒上的焦距调节旋钮来使物体清晰。
3.使用低倍镜观察物体,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体的细节。
4.如需进一步观察细节,可以使用高倍镜或油浸镜头。
2. 望远镜2.1 望远镜的作用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它通过光学方式将物体放大,让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2.2 望远镜的构造望远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镜:位于望远镜的前端,用于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
•目镜:位于望远镜的顶部,我们通过目镜来观察放大的物体。
•支架:用于支撑整个望远镜的结构。
•调焦装置: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观察的物体清晰。
2.3 使用望远镜的步骤1.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物体,并将望远镜对准。
2.调节望远镜的焦距,通过旋转调焦装置使物体清晰。
3.使用目镜观察物体,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体的细节。
4.如需进一步观察细节,可以使用更高倍数的目镜。
3.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区别尽管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光学仪器,但它们在功能和使用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微观结构,如细胞和细菌,而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远处物体,如星星和行星。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高,一般可以达到几百倍,而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相对较低,一般在几十倍左右。
八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练基础达标检测(含解析)(新)新
![八级物理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练基础达标检测(含解析)(新)新](https://img.taocdn.com/s3/m/a9e8b6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5.png)
显微镜和望远镜练基础达标检测1.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一定要放在物镜下()A.大于二倍焦距的地方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C。
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D。
二倍焦距的地方【解析】选B。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是凸透镜,因此要观察的物体一定要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2.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
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会聚更多的光D。
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很弱,为了会聚更多的光,把物镜的口径做大,故A说法不正确、C说法正确。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目镜的焦距小于物镜焦距,故B说法不正确。
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3.(多选)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关于它们的成像情况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到的像与物体相比都是放大的B.显微镜和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同,都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C.显微镜和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D。
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解析】选C、D。
本题考查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所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但成的仍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习目标】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知识点一:显微镜
1.主要构造为两组,靠近眼睛的叫,焦距较长;靠近物体的叫,焦距较短。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再次对这个像成像。
(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
知识点一:望远镜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和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相反。
5.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成像,目镜相当于,成像。
知识点三:视角
6.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清晰、越大。
7.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
二、深入学习
1.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
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
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
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C.显微镜中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D.用显微镜时,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E.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F.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G.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
H.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
I.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J.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
|
三、迁移运用
1.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2.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
合为()
A.②和a
B.③和b
C.①和c 和c
3.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
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
4.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
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
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
【分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
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
到的都是倒立的像。
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
缩小的像。
【答案】D
思路解析:物体经显微镜成放大的实像,想使像更大些,就要把物体靠近物镜,这时像变大,同时像
距变大,使实像离目镜的距离减小,所以目镜应远离物镜一些。
所以应选B。
三、迁移运用答案:B
【分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
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
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
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
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答案】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
远处物体变大了。
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