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及答案解析(全国Ⅱ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地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评述_特点、建议与启示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评述_特点、建议与启示一、背景介绍2020年全国高考中的语文卷中,“现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一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现代文本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下面将从试题特点、建议与启示三个方面来评述这一部分试题。
二、试题特点1. 文本内容全面202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涉及了不同主题和不同文体的文本,如对科技问题的解读、对乡村文化的探索等。
这种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学生具备对不同领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跨领域思维的能力。
2. 试题结构合理试题结构分为基础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本中的细节、主旨、观点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而综合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将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联系和评价。
这种结构既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也能够展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 理解与思考的结合试题中不仅要求学生对于文本进行理解,还要求学生思考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试题中要求学生对于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价,这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建议1. 多读不同领域的现代文本为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可以多读一些不同领域的现代文本,如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跨领域思维,加深对于不同领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现代文阅读试题强调学生对于文本的评价和思考,这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多参与讨论、写作和辩论等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强化归纳和总结能力试题中常常会要求学生对于文本进行总结和归纳,这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进行笔记、写读后感和总结等方式来强化自己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四、启示通过对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评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跨领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现代文阅读试题要求学生具备跨领域思维能力,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具备跨领域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2020高考全国ⅲ卷语文试题评析
2020高考全国ⅲ卷语文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全国iii卷语文试题评析:
一、总体评价
2020年高考全国iii卷语文试题整体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突出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察。
试题结构清晰,梯度明显,贴近学生实际,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方向。
二、具体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涵盖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等多个知识点,重点考查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近义词辨析、多音字辨析等题目,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2.阅读理解部分:选材广泛,包括文言文、现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考查学
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
题目设置上,既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对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分析,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3.写作部分:以“自己经历和思考”为话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
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紧贴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表达真情实感。
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题目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2020年高考全国iii卷语文试题的评析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1/ 1。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精品课件
(四)在命题角度、设题形式、考查要求上,努力创新,积极寻求新的突破 如:
2020年III 卷《记忆里 的光》
2020年山东 卷《建水记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 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情 感把握)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 统摄全文的。(脉络结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 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选材特点)本文采用空间和时 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线索思路)
选文特点:思想性强,文质兼美;全部为能吏、循吏、清流,不选酷吏;多数为
一人多事,但也有一事多人。
选文变化:2017年以前不选重文,其后,不避熟文、重文。
考查内容
(1)以考查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翻译)、分析概括能力(断句、概括分析内 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为主;对鉴赏能力不作考查(浙江卷例外) (2)注重综合考查,强调运用知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的静态知 识和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放在学考中考查。(地方卷仍放在高考卷中考查)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8.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II卷答案与解析卷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II卷答案与解析卷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海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Ⅱ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
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
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
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20年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评析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试题评析,专家认为,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
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
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都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2.关注人类未来,拓展国际视野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2新课标Ⅱ)(解析版)20.9X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答案】1. B 2. C 3. D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真题(精品解析)
2020年全国新高考I 卷语文高考真题(精品解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详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 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 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 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 ·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 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 理根据。
D. 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 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 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 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 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C.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 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 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 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 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 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 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 断正误。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解析版)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2020全国高考二卷——语文高考试卷分析
(正确答案B,选对的有47692人,占比例84.6%) 说明: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较低。1、3、4题都是根据内容进行直接推断。第二题更
有综合性,涉及文章的写作方法,选项的干扰性更强,要提高这类题答题能力,需要细心, 多刷题。
第一板块 试卷描述
一、学科安排 高考语文考试,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二、试卷长度 全卷共有四个大题,23个小题(去年共22个小 题;比去年增加了一个考题,古诗文阅读增加了一 个主观题), 文字阅读量8537字(去年是9634字)。
三、试卷结构和权重 (一)试卷主观题、客观题比重
考查内容
(1)以考查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翻译)、分析概括能力(断句、概括分析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为 主;对鉴赏能力不作考查(浙江卷例外) (2)注重综合考查,强调运用知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的静态知识和实词、虚词、句式 的理解放在学考中考查。(地方卷仍放在高考卷中考查)
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策略: 翻译精准是根本——强调直译、字字落实 语境推断是关键——理解常识、境连断句 资料落实是保障——强化训练、常抓常新
第15题 3
1.2 0.41 主观题
第16题 6
2.2 0.36 总成绩
第17题 6
1.8 0.30
5
4
5
36
114
150
1.5
0.9
2.2
19.63
53.63
73.26
0.29
0.23
0.45 20.72(去年) 52.9(去年) 73.62(去年)
(四)结合数据,分析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至上素养为王——2020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题分析邯郸市教科所一、总体评价2020年高考全国语文I卷和2019年全国I卷相比,题型保持不变。
与往年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不同,今年可谓以稳取胜。
在考查导向上,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考试功能;在考查内容上,突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在考查形式上,则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破解模式化、套路化备考上下足了功夫,真正体现了“情境至上、素养为王”的考查意图,对今后的语文教学、高考备考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模式化、套路化备考正在走向式微!如果说以前长时间、大强度的模式化、套路化备考对高考有效果,那么现在这种备考方式已无法应对当下高考。
只要我们研究一下新课标、新教材,只要我们研究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就会发现“考学科素养”绝不是一句空话,它已经真切的落实在高考考题中!高考试卷一再启示我们:语文学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
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已经习惯于刷题、习惯于套路化,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它裹挟着在错误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殊不知,如果方向错了,用的力越大,受的损害越大!低头拉车,还需抬头看路。
所以,如果以前我们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复习备考,那么今后我们应该缩短备考时间,延长正常教学时间。
认认真真搞好语文学科教学,扎扎实实做好阅读、写作实践探索。
学科教学应该少一些功利之心,少一些浮躁之气,多一些方法探究,多一些素养养成!二、试题分析为了说明上述观点,下面我对全国语文I卷试题逐一进行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材料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文章肯定了“孝”的普遍意义,也指出了它的内涵变化,体现了思辨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
第1题[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C级。
[试题分析]A由文中信息可知社会伦理制度比家庭伦理规范范围更广,但并没有对二者谁更重要进行比较,所以,A项错在无中生有;B“‘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中“特有”二字无中生有;D“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文中说“‘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二者程度不同。
其实,B 、D选项表述并不符合常识,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在逻辑思辨能力,不结合文本也能发现们它在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第2题[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 A 选项说“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理解错误。
文中引用文献的目的是用于论述“孝”在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哲理依据,并且中国古今经典对“孝”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其实,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只要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抓住每段文字开头的关键句,就能理清文章结构,自然就会知道答案错误之所在。
第3题[参考答案] 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文中说“孝”是家庭伦理规范,也是社会伦理制度,恰恰说明孝不是“一直是自觉自愿的”,并且“一直是自觉自愿的”这种表述也不符合常识,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基于一定的逻辑谋篇布局。
考生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材料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本试题由三个材料构成,三个材料的内容围绕“新基建”这一主题展开。
材料一主要解释了“新基建”的内涵,材料二阐释了“新基建”按下“快进键”的原因,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摆脱疫情危机而出台的经济扶持计划是理性而审慎的。
第4题[参考答案] B[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 C级。
[试题分析]B选项说,在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于文无据,也不符合常识。
第5题[参考答案] 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文中表述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而A选项表述为,抓住这一机遇,“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原文说的是顺应大趋势,选项说的是改变大趋势,学生只要稍作比较分析就能有清晰的判断。
第6题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
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③我国重点投资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谨慎选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很明显,这道题答案的前两点就来自材料二的第二段,第三点来自材料三。
答案前两点基本不需要加工,照搬原文即可,而第三点有些牵强,学生基本答不出来,所以这道题的区分度很小。
其实,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两点,一是新基建对疫情的作用,一是疫情对新基建的反作用,如果非要答三点,那第三点可以是对疫情和新基建关系的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出自海明威小说《越野滑雪》。
这篇小说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故事集《尼克·亚当斯故事集》,此小说集主要讲述了尼克·亚当斯的一生。
尼克也被认为是海明威笔下最接近作者本人的角色,所以,小说带有鲜明的自传色彩。
前几年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均是中国小说,今年选用外国小说,中外小说特点不同,给学生还是带来了一些困扰。
尤其是海明威,他的小说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比如电报体的语言,叙述简洁凝练不赘余;比如他强调写作的客观性与主题思想的隐晦含蓄,他常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尽的内涵。
小说的陌生化、多义性,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这篇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主要写了尼克和乔治二人在野外滑雪和客栈聊天两个情节。
我读了多遍,细细揣摩了二者的对话,感觉小说节选的这一部分表达的是“理想与现实”“自由和束缚”的关系。
一方面人们崇尚自由、憧憬理想的生活,一方面往往为现实束缚,身不由己,我们不甘平庸的生活有时又不得不和平庸的生活和解。
第7题[参考答案] D[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D级。
[试题分析] 第7题D选项考查的是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D选项说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塑造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其实,如果我们读懂了这篇小说,就会知道小说不仅写了人对自然的挑战、超越平庸生活的渴望,也写了现实对人的束缚和羁绊,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不同。
当然,要做好这道题学生还需对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有所了解。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这道题需要学生对小说有整体把握鉴赏的能力,能读懂小说,还需要学生有广博的学识。
第8题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参考答案]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综合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把握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这道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逐句分析体会,不遗漏答案要点即可;加之学生答案也不必非要和参考答案一样,和参考答案近义的表述也是可以的。
所以,这道题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障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析不全、概括不准。
这道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9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参考答案]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的综合认识能力。
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 这道题题干设置了一种情境,引入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夜之死》中提出的。
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
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如果学生知道“冰山”理论的内涵,答这道题不会太困难;如果不清楚“冰山”理论的内涵或者对第9题设置的情境理解不准确,都会造成严重失分。
答这道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素养积淀、广博的学识,需要学生读懂小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关于苏轼的这段文字选自《宋史·苏轼传》。
苏轼是中国古代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大才子”,他的一生融儒释道为一体,诗文词书画俱佳,备受后人敬仰和推崇。
选文中的苏轼为文才思敏捷、才华横溢,为官耿直谏言、造福一方。
此文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了立德树人之教育真谛,适合作为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使用。
第10题[参考答案] 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学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题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语句有较强的感知、理解能力。
如果学生能大致知道这个句子写了苏轼在主持礼部贡举时的两件小事,那就能知道“使得尽技”的主语承上,是“士子”,“巡铺内侍”启下,是下一个句子的主语,就排除了D项。
如果学生知道“噤”这个关键实词的意思是“闭口不作声”,就能知道它和“未能言”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排除了B C项。
所以,这道题不需要太多技巧,要的是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要的是学生丰厚的文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