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

合集下载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

2岁以下婴幼儿
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注 意
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或股 外侧肌进行注射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
高丹凤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肌内注射术(2)
肌内注射
注射部位:
选取肌肉丰厚且远 离大血管、神经处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最常用)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
4.上臂三角肌等
Diagram
臀大肌 定位方法
1.十字法
2.连线法
臀大肌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 右侧划一水平线,然 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 垂线,将一侧臀部分 为四个象限,其外上 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 部位。
臀大肌定位方法
2.连线法
髂前上棘
注射部位
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 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 位。
臀裂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定位法
2.三横指法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 于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 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 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 区域即为注射部位。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2.三横指法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标 准)
三、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方法
注射区域: •大腿中断外侧
•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
注射区域: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 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 小剂量注射

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

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
导语:臀部是可以注射的部位,注射时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注射前要先做皮试,确定后才以注射,不然盲目的注射会出现危害,目前臀大肌注射定位要
臀部是可以注射的部位,注射时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注射前要先做皮试,确定后才以注射,不然盲目的注射会出现危害,目前臀大肌注射定位要讲究方式,注射的定位是不同的,而注射时还要注意很多事项,可防止注射过期中出现意外,这主要是针对注射的医生,持有相关证件的才能对患者注射,那么臀大肌注射定位的方式与注射事项有哪些呢?
肌肉注射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技术。

凡不宜口服的药物或患者不能口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法给药。

肌肉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液注射后能迅速吸收入血而发生疗效。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等。

1、部位选择
臀大肌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划一水平横线,再通过格崎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区分为四区。

臀部外上1/4区为臀肌注射最佳部位。

(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结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区。

2、体姿参考
患者多取侧卧位,下方的腿微弯曲,上方的腿自然伸直;或取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亦可取坐位。

3、穿经结构
生活常识分享。

小儿肌注部位及定位方法

小儿肌注部位及定位方法

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
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
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
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成人十字连线法

成人十字连线法

成人十字连线法
成人十字连线法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属于臀大肌注射法定位方法。

肌肉注射定位方法有:一,体位,常用体位有,坐位,俯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做臀中小肌注射时)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医学〗肌肉注射_11215

〖医学〗肌肉注射_11215
(2)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和
尾骨联线的外上三 分之一处为注射部 位。
操作前准备
护士:洗手并擦干,戴口罩。 物品: (1)按医嘱备药。 (2)注射盘内置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和治 疗卡片。 环境:清洁、安静并遮挡病人。 病人:取舒适卧位
操作过程
➢ 核对解释 ➢ 定位消毒 ➢ 核对药物 ➢ 排气 ➢ 注射 ➢ 拔针按压 ➢ 再次核对 ➢ 整理
3.间 质 性 肺 炎 以肺间 质炎症 为主, 病变累 及支气 管壁及 其周围 组织, 有肺泡 壁增生 及间质 水肿。 可由细 菌、支 原体、 衣原体 、病毒 或卡氏 肺囊虫 等引起 。 病因 学分类 1.细 菌 性 肺 炎 如肺炎 链球菌 (即肺 炎球菌 )、金 黄色葡 萄球菌 、甲型 溶血性 链球菌 、肺炎 克雷白 杆菌、 流感嗜 血杆菌 、铜绿 假单胞 菌、埃 希大肠 杆菌、 绿脓杆 菌等。 2.非 典 型 病 原 体所致 的肺炎 如军团 菌、支 原体和 衣原体 等。
4.怎样预防和处理肌内注射过程中常出现 的问题? (提示:神经损伤、硬结、针头断入)
思考:
2岁以内幼儿可否使用臀大肌 注射?为什么?
谢谢
驻马店市卫生学校
1.大 叶 性 ( 肺 泡性 )肺炎 为肺实 质炎症 ,通常 累及肺 大叶的 全部或 大部, 并不累 及支气 管。病 原体现 在肺泡 引起炎 症,继 之导致 部分或 整个肺 段、肺 叶发生 炎症改 变,致 病 菌 多 为 肺 炎 链球菌 。本病 多见于 青壮年 ,临床 起病急 ,主要 症状为 寒颤高 热、咳 嗽、胸 痛、呼 吸困难 和咳铁 锈色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左手拇指、食指分置 消毒区域外侧缘,绷紧皮 肤,右手持注射器,中指 固定针栓,与皮肤呈90 ° 角刺入针梗的2/3;固定注 射器,松开左手检查回血, 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 药物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
在进行臀大肌注射时,定位方法如下:
1. 让受注射者保持俯卧位,裸露臀部区域。

2. 在臀部外侧上方,找到耻骨嵴的高点。

3. 沿着耻骨嵴向上,找到前上棘(髂前上棘)。

4. 在前上棘和坐骨结节之间的区域,找到距离前上棘稍微偏外侧约1/3的点。

5. 在该点处进行消毒处理,使用无菌针头将药物缓慢注射进臀大肌。

请注意,确保注射前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如果对注射技巧没有足够的信心,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

肌肉注射与肌肉起止点疗法资料

肌肉注射与肌肉起止点疗法资料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 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注射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给药或注射治疗。

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臀部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注射操作。

首先,确定注射部位。

臀部肌肉注射的常见部位是上外象限,即从髂脊上点到大转子上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这个区域是最安全和最适合进行肌肉注射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没有大血管和神经。

在确定注射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骨头和髂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其次,准备注射器和药物。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药物。

注射器的大小和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准备注射器和药物时,需要确保注射器的清洁和药物的准确剂量,以避免感染和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接着,进行皮肤消毒。

在确定了注射部位并准备好注射器和药物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皮肤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注射后的感染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进行皮肤消毒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正确的消毒方法,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和无菌。

然后,进行注射操作。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操作。

在进行注射时,需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确保注射器的插入和药物的注射顺利进行。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器的角度和深度,以及药物的注射速度和均匀性,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舒适感。

最后,进行注射后的处理。

在完成臀部肌肉注射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观察。

处理包括拔针、按压注射部位、处理废弃物等。

观察包括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和患者的反应,以及记录注射的时间和剂量等信息。

在注射后的处理和观察中,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注射部位确定、注射器和药物准备、皮肤消毒、注射操作和注射后处理,可以有效地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详述臀大肌注射定位的两种方法

详述臀大肌注射定位的两种方法

详述臀大肌注射定位的两种方法?答:1、十字法:从臀裂定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2、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答: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4、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膀胱冲洗的目的及护理?答: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血凝块形成;2、长期留置尿管者,通过冲洗、稀释尿液以达到防止感染和维持尿流通畅的目的。

3、冲洗过程应保持引流通畅,如出现引流液低速减慢神智停止时间时应及时处理;4、有膀胱痉挛者给予解痉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护理要点:1、冲洗前先排尽尿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要点?色深浅调节冲洗速度;(1)指导病人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15º-30º,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原有症状是否加重,一旦发现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应立即给予处理。

(3)高热者降温,以改善脑缺氧状况。

(4)保持呼吸道通畅,充足给氧。

意识障碍及排痰困难病人应配合医师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肺部并发症。

(5)限制液体摄入量。

补液量每24小时不超过2000ml,保持尿量每天不少于600ml,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6)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便秘者给予轻泻剂或低压小量液体灌肠。

躁动者查明原因,及时予以保护,防止意外,不盲目使用镇静药或强制性约束。

(7)及时控制抽搐发作,以免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并防止病人发生坠床、窒息等意外。

(8)行脑室引流和颅内压监护者,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记录颅内压,保持引流或监护系统的密闭性,预防逆行感染。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ppt课件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ppt课件
7
+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2.三横指法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标 准)
8
+ 三、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方法
注射区域: ?大腿中断外侧 ?膝关节上 10cm ?髋关节下 10cm
?宽约7.5cm
9
+ 四、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注射区域: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 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 小剂量注射
4
+ 臀2.连大线肌法 定位方法髂前上棘
注射部位
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
线,其外上 1/3处为注射部
位。
臀裂
5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定位法 2.三横指法
6
+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 于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 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 构成一三角形区域,此 区域即为注射部位。
1
肌内注射
+ 注射部位: 选取肌肉丰厚且远 离大血管、神经处
+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最常用)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 4.上臂三角肌等
2
臀大肌 定位方法
1.十字法
2.连线法
3
+ 臀大肌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 右侧划一水平线,然 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 垂线,将一侧臀部分 为四个象限,其外上 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 部位。
10

2岁以下婴幼儿

?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或股 外侧肌进行注射
11
12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一.局部硬块,局部感染。
加强无菌操作 粉剂的药溶解完全 更换注射部位 •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二,出血,断针
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注射器 注射时注意避开浅表静脉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三,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 • 注射时选位正确 • 关注病人的主诉
处理:
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已手指宽度为标准)
其他
3、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 下10cm左右。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肌肉注射的体位
操作流程
注射无菌技术操作要点
1. 洗手戴口罩。 2. 铺无菌盘。 3. 抽取药液不余,不污,不浪费。 4. 针尖,活塞不污染。 5. 皮肤消毒以进针点为基础消毒,直径大于5CM,待干后注射。
• 一旦发生应行红外线或电磁波,照射 按摩理疗等处理。
• 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四,晕厥
预防: 避免空腹注射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五,过敏反应
• 预防: 注射前询问有无过敏史。 注射后观察30Min。 再次核对患者药物过敏时。
感谢收看
肌肉注射的角度
注射部位
股外侧肌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 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人体内,对于一些需要快速治疗的疾病,尤其是急救药物的使用,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然而,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臀部肌肉注射的正确定位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消毒酒精棉球、注射器等工具。

在进行注射前,一定要保证手部清洁,可以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酒精对双手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也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找准注射部位。

通常,臀部肌肉注射的最佳注射部位是在臀大肌的上外侧。

具体来说,可以将臀部分为四等分,然后在外上象限进行注射。

这个部位是肌肉较为丰满的地方,适合进行注射。

在找准注射部位后,可以用消毒酒精棉球对该部位进行再次消毒,以确保注射过程的无菌。

然后,进行注射。

在准备好药物和注射器后,可以将药物抽入注射器中,然后将针头插入已经找准的注射部位。

在插入针头后,需要先抽回一些药液,以确保没有抽到血管。

如果抽到了血液,需要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内。

确认没有抽到血液后,可以慢慢注射药物,然后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消毒酒精棉球进行包扎。

最后,进行注射后的处理。

在完成注射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轻轻的按摩,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散。

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等,及时处理。

总之,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效果至关重要。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找准注射部位,进行无菌操作,并在注射后进行适当的处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臀部肌肉注射。

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_图文

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_图文

三、肌肉注射部位:
一般选择有一定厚度、远离 大血管及神经干、臀 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和三 角肌。
臀大肌的注射
臀部解剖
坐骨神经起自骶丛 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
骨盆至臀部,自大转子 尖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
向下至腘窝。
(注射时注意坐骨神 经体表投影)
2、肌内注射时进针的角度为 A.5°~15° B.20°~ 30° C.30°~ 40° D.90°
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 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 手术取出。 (3)刺激性强的药物进针要深部;需长期肌注的病 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
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 等处理。
测试:
1、臀大肌注射取侧卧位时,正确的姿势是 A.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C.两腿伸直 D.两腿弯曲
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_图文.ppt
1.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 法并能实际操作;
2.牢记肌内注射时需注意的问题;
3.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思想,按规程 正确实施臀部肌内注射。
知识点回顾:
1.不符合无痛注射原则的是: A.分散患者注意力 B. 进针后、注药前忌抽动活塞 C.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 D. 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进针要深 2.在护理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三查”即 “七对”即
操作过程
核对解释 定位消毒 核对药物 排气 注射 拔针按压 再次核对 整理
左手拇指、食指分置 消毒区域外侧缘,绷紧皮 肤,右手持注射器,中指 固定针栓,与皮肤呈90 ° 角刺入针梗的2/3;固定注 射器,松开左手检查回血 ,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 入药物
注意事项

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PPT课件

熟记臀大肌常用注射部位的定位方PPT课件
临床常用的肌注部位有:臀 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和三 角肌。
臀大肌的注射
臀部解剖
坐骨神经起自骶丛
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
骨盆至臀部,自大转子 尖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
向下至腘窝。
(注射时注意坐骨神 经体表投影)
臀大肌注射区定位方法
(1) 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
左或右划一水平线 ,然后从髂嵴最高 点上作一垂线,在 外上象限(避开内 角)处为注射部位 。
4.怎样预防和处理肌内注射过程中常出现 的问题? (提示:神经损伤、硬结、针头断入)
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 等处理。
测试:
1、臀大肌注射取侧卧位时,正确的姿势是 A.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C.两腿伸直 D5°~15° B.20°~ 30° C.30°~ 40° D.90°
3.臀大肌“十字法”定位是从____向 左或向右做一水平线,从_____做一 垂线,取____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左手拇指、食指分置 消毒区域外侧缘,绷紧皮 肤,右手持注射器,中指 固定针栓,与皮肤呈90 ° 角刺入针梗的2/3;固定注 射器,松开左手检查回血, 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 药物
注意事项
(1)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 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
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 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 手术取出。 (3)刺激性强的药物进针要深部;需长期肌注的病 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
一、 概念:
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 或 称 肌 肉 注 射 ,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二、 目的:
注入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且要求迅速发挥疗效时。

肌肉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示指尖和中 指尖分别置于髂前 上棘和髂嵴下缘处, 髂嵴、示指、中指 间的三角区 为注射 部位
(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人手指宽度为标准)
三、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
在大腿中段外侧, 位于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cm处, 宽度为7.5cm的区 域为注射部位。
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
其次: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一、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
连线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然后以髂嵴最高点作 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划分 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 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
(2)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 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4、注射部位的选择 5、排除空气 6、检验回血 7、进针的深度 8、减轻不适与疼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需要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先注射刺 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 性较强的药物。 3、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 小肌注射
肌 内 注 射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王娟
教学目标
1、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 3、熟悉肌肉注射的原则
肌肉注射的目的
用于不宜口服或不宜静脉注射,且要 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药物刺激性 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 。
注射部位选择
4、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 绪,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 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 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 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 处理。 5、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并选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 硬结的发生。

臀大肌注射法

臀大肌注射法

1.简述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连线法。

(5分)(1)十字法:从臀裂的顶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内角是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与外上象限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3分)(2)连线法:从髂前上棘与尾骨做一连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分) 2.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哪些?(5分)(1)发热反应。

(1分)(2)过敏反应。

(1分)(3)溶血反应。

(1分)(4)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如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分)(5)其他反应,如空气栓塞、传播疾病。

(1分)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哪些?(10分)(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1分)(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一经潮湿细菌易于穿透,应及时更换。

(1分)(3)物品管理有序①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1分)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1分)③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有效期为7天。

(1分)④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1分)⑤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1分)⑥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4)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①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②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③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1分)④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⑤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1分)(5)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
导语:我儿子前几天发烧一直不退,就去医院检查,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啊,医生让我们先打一针退热的肌肉针,等一会在打点滴,我们到处置室打针
我儿子前几天发烧一直不退,就去医院检查,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怎么找啊,医生让我们先打一针退热的肌肉针,等一会在打点滴,我们到处置室打针时,就看见有好多实习的小护士,正在围着一个上了些年岁的护士在学习打肌肉针,在找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我当时着急孩子也没有细听,回到家里回想起有些好奇就上网查找臀大肌注射定位法的内容,现在就和大家说说。

肌肉注射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臀大肌肌肉注射定位法包括连线法和十字法。

①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②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划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技术。

凡不宜口服的药物或患者不能口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法给药。

肌肉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液注射后能迅速吸收入血而发生疗效。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等。

臀大肌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划一水平横线,再通过格崎最高点向下作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区分为四区。

臀部外上1/4区为臀肌注射最佳部位。

(2)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结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