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与护理
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护理

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术后初期应以卧床休息为 主,逐渐增加活动量,避 免剧烈运动。
监测运动耐量
在运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患者运动耐量,防止运动 过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心理康复指导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 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 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0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血管并发症
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护 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概述 • 术前准备与护理 • 术中配合与操作技巧 • 术后观察与康复指导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出院指导
01
概述
介入治疗定义与特点
介入治疗定义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 导管等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创口将治疗器械 导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技术。
早期识别和评估方法
密切观察
0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情况、肢体血运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
02
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
询问患者
03
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及时发现并处
理。
针对性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血管并发症处理
采取压迫止血、局部加压包扎、外科 手术等措施,必要时输血治疗。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 持,增强患者信心,促进 术后康复。
心理干预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解释 手术过程及配合要点,减 轻患者紧张情绪。
03
术中配合与操作技巧
消毒铺巾及器械准备
消毒
确保手术区域无菌,采用 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手术野 消毒。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

1.3 置入途径
股动脉 髂动脉 腹主动脉 胸主动脉 主动脉根 主动脉窦部
右桡动干动脉
主动脉 窦部
根部
升腋主动动脉脉
无名动脉
1.4 术前准备
完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 • 出凝血时间,以便为术中肝素的用量提供依据 • 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心脏彩超、冠脉CT
心理护理
•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 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
2.4 适应症
PDA适应证 年龄大于3个月,体重≥3kg;PDA内径<1.2cm;肺动脉压(PASP)小于75HHmg,QP/QS小于0.75;
PDA禁忌证 体重<3kg;有严重的心内和全身感染;合并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PDA是某些复 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生命通道时,如主动脉缩窄合并的PDA则是关闭未闭动脉导管的绝对禁忌证。
2.5 术前准备
完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 • 出凝血时间,以便为术中肝素的用量提供依据 • 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心脏彩超、冠脉CT
心理护理
•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先心介入诊疗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真诚,友善,注重技巧…...
皮肤准备
• 双侧股动脉处皮肤备皮 静脉通道 • 留置针在左上肢/下肢
个分支,即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由较长的主干及其末端分
成的后侧支和后降支,主要供应右侧
心脏和左侧心脏后壁或下壁一部分心
肌的血液;左冠状动脉发出后的一段
成为左主干,很快分成两个分支,一
为前降支,供应心脏前壁和心尖,另
一支回旋支,供应心脏侧壁和后/下壁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内容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内容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随着该技术在我国各地的拓宽和发展,心脏介入术的护理随之不断更新、改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什么是心血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方式,是在不开刀的前提下,在皮肤、血管上做几个直径只有几毫米的细微通道,或者直接利用人体本来已有的通道加之影像系统的应用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以其微小创伤和高效的治疗效果闻名医学界,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该项技术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目前虽然能够治疗部分心血管疾病,局部血管狭窄问题,仍然不能阻止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很多患者在术后仍然存在身体、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采用介入治疗并不是治疗的终止,介入治疗术后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含义心脏康复不仅包括以有氧运动、身体机能和各方面功能恢复为主的医学康复,还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使患者能够完全回归社会等多方面的康复,不仅包括患者身体的康复,也包括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介入治疗的护理,主要分3大块,即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作为病房护士,则主要从术前和术后掌握。
不管是术前还是术后护理,所囊括的点都较多、较细,用张老师通俗易懂的话来讲,“不管做任何介入术,首先要做的就是告知介入术目的,既要告知优势,也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释清楚”,同时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当然,术前要完善相关检查;做好备皮、更衣、留针、碘过敏实验及相关术前健康宣教;严密观察术前生命体征。
患者从介入室返回病房,则要做好术后护理,以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为例: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心电监护或遥测心电监护。
2. 检查术肢敷料情况,检查肌张力,测量术肢穿刺点上下周径,必要时测量肘窝上下周径。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方法
首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 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用射频消融导管 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 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 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 结,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 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s。重 复电生理检查,确认异常传导途径或异 位兴奋灶消失。
1958年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 心脏起搏器,距今已有40余年
人工心脏起搏已经成为病窦综 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唯一的标准治疗方 法
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临床适应 证不断拓宽
61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更新的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植入性永久起搏器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20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47
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RFCA
48
射频消融术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 技术。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头端的电 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 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 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特定 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形、坏死, 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 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心内科介入治疗相关护理ppt课件

-
5
常用英语缩写
❖ CAG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 ❖ PTCA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Stent 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 PCI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①
-
6
-
7
-
8
左心室造影
❖ 定性判断有无心室壁运动异常,有无心室壁 瘤形成,还可借左室造影计算左室收缩末期 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每搏输出量、左 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和心排指数等,还可 对室壁运动进行定量分析
一周内安排胸片 7d拆线,联系DCG
术后一天换药
遵医嘱用药 观察切口及全身情况
根据起搏器类型患者的病情和术中情况卧床6~24小时。
-
19
术后护理—冠脉造影(桡动脉)
安置卧位 观察伤口
肢体制动 做心电图 指导宣教
予松宽胶 4h 布一圈
观察伤口
伤口护理 肢体制动3d
stent
根据医嘱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
23
术后宣教
❖ 活动
❖ 饮食:卧床期间禁食油腻、辛辣等难消化食 物,避免产酸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 甜饮料等,预防低血压,手术后即可进食、 饮水,绝对不可因怕在床上大小便而不饮水、 不进食。
❖ 用药
起搏
支架:拜阿司匹0.3(1~3月)后0.1终身服用; 波利维75mg至少1年;(药物涂层支架)终身服用
❖ 分类
临时起搏器 埋藏式起搏
单腔:AAI ,VVI 双腔:DDD
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特殊
-
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
4
冠状动脉造影术
❖ 是将导管经主动脉依次选择性地送入左、右 冠状动脉开口处,并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 冠状动脉的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 法。
心血管介入诊治及护理PPT课件

射频消融术
总结词
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
详细描述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送至心脏特定部位,以消除异常电 信号,根治心律失常。该方法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等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探索纳米技术在心血管介入诊治中的应用,如药物载体、影像增强 剂和靶向治疗,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精准医疗
基于基因组学、表型组学和临床 信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存率。
细胞治疗
研究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在心血管 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心肌再生 和免疫调节,为心肌梗死和心力 衰竭等严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手
特点
微创、安全、有效,适用于多种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心血管介入诊治的重要性
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 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和漏诊。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疾病对生活的影 响。
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 的治疗手段,提高治 愈率和生存率。
心血管介入诊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心血管介入诊治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 元的发展历程。
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 等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包括水化治疗、药物治疗、透析等,以保护肾脏功能。
其他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包括感染、过敏反应、呼 吸系统并发症等,可能影响患者的生 命安全。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病人术后取平卧位,一级护理,带有股动脉管病人绝对卧床12-24h,肢体制动6-8h,1h后拔出鞘管,伤口沙袋压迫6-8h,伤口放置血管缝合器病人平卧4h,压迫2h,当伤口有渗血,渗液须延长卧床和沙袋压迫时间,术后30min后可进食,水,嘱病人多饮温开水,以利造影剂的排空。
每30min测血压1次,连续6次,平稳后停测,同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监测体温,每日4次,连测3d,正常后停测。
协助好病人生活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由于病人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均较长,容易产生不舒适感,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做好健康教育,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
指导病人如有胸等不适主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拔股动脉鞘管的护理拔管前行床边心电、血压监测,血压过高时不宜拔管,应先降压再拔管,协助医师准备拔管用的物品,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和紧张心理。
对于情绪紧张者,应酌情使用镇静药,对病痛敏感的病人,拔管前给鞘管周围局部麻醉,拔管时严密监测心率,血压等变化,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倾听病人的主诉。
拔管时易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严禁双侧同时拔除动脉鞘管,一旦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减慢,意识淡漠等表现应立即处理,使病人头偏向一侧,中流量吸氧,遵医嘱快速补充等渗盐水,症状重者可静脉推注多巴胺、阿托品,必要时静脉滴注多巴胺。
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很常见,多为一过性(如室早、房早、室速等),一般不产生临床后果。
但有些心律失常会产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要积极处理,如心室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窦性停搏等。
发生原因:压力嵌顿或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痉挛。
阻塞冠状动脉,导管插入太深,阻塞圆锥支血供,造影剂注入时间过长、剂量过大,造影剂排空不畅,长时间淤滞于右冠状动脉内。
心脏介入治疗:房颤及其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房颤及其护理1. 介绍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要表现为心房快速且不规律地收缩。
房颤可导致心脏输出量降低,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相关并发症。
心脏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等。
本文档主要介绍心脏介入治疗在房颤中的应用及其护理要点。
2. 心脏介入治疗方法2.1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引入,将射频能量传递至心房肌,从而破坏产生异常电信号的心肌细胞,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该方法创伤小、疗效显著,是目前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
2.2 冷冻消融冷冻消融是利用超低温使心肌细胞坏死,从而消除异常电信号。
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的创伤及并发症相对较小。
2.3 左心耳封堵左心耳封堵是通过心导管技术,将封堵器植入左心耳,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那些不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
3. 介入治疗护理房颤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为护理要点:3.1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心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情况。
-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
- 术前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心脏功能。
3.2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稳定。
-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 指导患者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术后恢复。
3.3 生活护理- 保持患者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 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4. 注意事项- 术前停用抗凝药物,以减少手术风险。
- 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治疗效果。
5. 总结心脏介入治疗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通过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等手段,可有效缓解房颤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介入手术护理技巧

介入手术护理技巧
1. 介入手术概述
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导管或其他介入治疗工具进入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介入手术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介入手术护理技巧。
2. 术前准备
在介入手术之前,护士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核对患者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等。
此外,还需要告知患者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解答其疑问,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3. 患者安全保障
患者的安全是介入手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同
时,保持手术场所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的风险。
护士还需要与
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4. 导管置入技巧
导管置入是介入手术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护士需要掌握良好的
技巧,确保导管的准确置入。
在操作中,护士应站在患者的适当位置,采用无菌操作,控制导管的进深和旋转方向,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5. 护理并发症处理
在介入手术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血栓形成等。
护士需要对这些并发症保持警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出血情况,护士可以采用压迫止血、冷敷等方法进行处理。
以上是介入手术护理中的一些常用技巧,希望对护士的工作有
所帮助。
在实践中,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自
身的护理技能和水平。
心血管介入诊疗护理ppt课件

During PTCA: Balloon Inflated
Post-PTCA: Balloon Deflated
三、冠脉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植入术 (Stenting ) -PCI
• PTCA及支架植入示意
病变血管处 狭窄80%
球囊扩张 植入支架
狭窄消失
术后护理
• 心电、血压监护 • 穿刺点止血护理 • 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 • 抗凝治疗的护理 • 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 用药指导
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有哪些?
3、狭窄性心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
•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PBMV);
• 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PBAV)
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有哪些?
4、先心病的导管堵闭术: 房间隔缺损堵闭术; 室间隔缺损堵闭术; 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
一、人工心脏起搏术(Artificial cardiac
后1、3、6个月 各随访一次。
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 CAG)
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 CAG)
• 造影示意:
右冠造影
左冠造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TCA Procedure
Pre-PTCA: Guidewire in Lesion
术后负性效应
• 腰酸、腹胀 • 穿刺血管损伤的并发症 • 尿潴留 • 低血压 • 造影剂反应 • 心肌梗死
四、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术(EPS,RFCA)
• 心内电生理检查(EPS): 通过血管穿刺将电极导管送至心脏
的一定部位,将心电信号接入电生理记录仪,结 合对心脏的程序刺激,明确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 激动顺序、折返途径,了解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 一种方法。
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

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进行标准的护理管理流程。
入院接诊时,需要进行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监测,并建立静脉通路,完成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血标本留取。
同时,应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并进行低流量吸氧。
入科介绍时,需要介绍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并告知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同时,将患者随身携带各种首饰交与患者家属。
在风险评估方面,需要评估心功能、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危险分层、出血风险以及其他肪理风险。
常规护理包括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保暖,提供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并保持排便通畅。
在介入术前准备时,需要进行术前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状况及感染指标、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等检查。
同时,根据医嘱进行皮肤准备,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介入术后护理需要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注意并发症和出血情况。
在伤口护理方面,需要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下肢皮肤颜色、温度。
同时,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6-8h,8h后可翻身,24h可下地活动。
最后,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关注患者主诉,记录发作的频率、程度,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避免大量饮水、饮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4)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出血、心包积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5)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恢复6)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等7)定期复查,观察消融效果及是否出现复发情况经常巡视并主动关心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在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满足其需求。
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射频消融标准护理管理流程包括入科介绍、风险评估、常规护理、完善检查、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在入科介绍阶段,需要告知患者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并告知等级护理及活动范围。
心内科常见介入治疗护理课件

护理标准化的研究
制定和完善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的标准和规范,提高护理质量。
人才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
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的全面发 展。
THANKS
[ 感谢观看 ]
总结词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详细描述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封堵器或弹簧圈等装置送至病变部位,以封堵缺损或异常通道,改 善心脏结构。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情况,监测心功能和循环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 发症。
心律失常介入治 疗
总结词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消融或起搏器植入等方式 进行治疗。
应对突发情况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 配合处理。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是否有 出血、血肿、心梗等并发症的发
生。
疼痛护理
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采取有效 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缓
解疼痛。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
CHAPTER 04
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案例分享
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案例中的护理经验,为其他 护理人员提供借鉴。
护理启示
从案例中获得启示,提高护理质 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CHAPTER 05
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展望
护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护理
01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
误差。
远程护理
02
借助远程医疗技术,实现远程监测、诊断和护理,方便患者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护理
•心电血压监护24小时; •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
术后护理
•穿刺处加压包扎,砂袋 压迫2~4h。 •术侧肢体制动12h , 24h后嘱逐渐下床活动。
术后护理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比较两侧肢端的颜色、温 度、感觉与运动功能情况。 观察穿刺点出血与血肿情 况。
术后护理
•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及时进 食,预防迷走反射。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
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 张芳
一、冠脉介入手术
冠脉造影(诊断) 介入治疗(PCI)
(一)冠脉造影术(诊断)
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 围、侧枝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 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 病最可靠的方法。
方法
用特形的心导管经股动脉、 或桡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 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 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及其 主要分支显影。
术后护理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 •抗凝治疗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术后护理
• 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
TIMI试验分级标准
0级
无血流灌注,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
I级
造影剂部分通过,冠状动脉狭窄远端 不能完全充盈;
II级
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可完全充盈,但显 影慢,造影剂消除也慢;
III级
冠状动脉远端造影剂完全而且迅速充 盈和消除,同正常冠状动脉血流。
Coronary artery anatomy
适应证
•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 状,狭窄的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处 于危险中的存活心肌的病人。
适应证
•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但心肌缺 血的客观证据明确,狭窄病变显著, 病变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 病人。 •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 者。
证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PTCA 1)直接PTCA:发病12h以内属 下列情况者:①ST段抬高和新出现的左束支 传导阻滞(影响ST段的分析)的心肌梗死; ②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③ 适合再灌注治疗而有溶栓治疗禁忌证者;④ 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但梗死相关动脉严 重狭窄,血流≤TIMIⅡ级。
(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 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 血流灌注的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I术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1977年)、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 percutaneous intra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1987年)、冠状动脉内 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2002年又 应用药物洗脱支架降低了再狭窄,这些技 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其中,PTCA 和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的重
要治疗手段。
PTCA
PTCA是用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 使相应心肌供血增加,缓解症状,改善心功 能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是冠状动脉介入 诊疗的最基本手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Procedure
Pre-PTCA: Guidewire in Lesion
术中配合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律、 心率变化,准确记录压力数 据,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并配合积极处理。
术中配合
•心理护理,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维持静脉通路通畅,准确及时给 药。 •准确递送所需各种器械,完成术 中记录。 •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和器械。
术中配合
•重点监测导管定位时、造影时、球囊 扩张时及有可能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时 心电及血压的变化。
适应症
1)胸痛似心绞痛不能确诊者。 2)中老年病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 能确诊者。 3)对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重者,为 明确冠脉病变情况及考虑介入性治疗或 旁路移植治疗。
禁忌证
• 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 血症、肺部感染等;
• 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的高血压未加控 制者;
适应证
•急性心肌梗死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术前护理
•术区备皮及清洁皮肤。 •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术前护理
•穿刺股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 搏动情况并标记。 •指导病人衣着舒适,术前排空膀胱。 •术前禁饮食。
术前护理
•择期PTCA者术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 格雷; •直接PTCA者尽早顿服肠溶阿斯匹林300mg 和氯吡格雷600mg。
术前护理
拟行桡动脉穿刺者,术前行Allen试验。 留置套管针,应避免在术侧上肢。
①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 手掌颜色变化。
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即 Allen试验阴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 支循环;反之为阳性 。
冠脉造影:LCD中段100%堵塞 LAD100%堵塞
LCD中段进行球囊扩张后
送入支架
支架植入后
护理
术前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 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必 要时手术前夜口服地西泮5mg,保 证充足的睡眠。
术前护理
•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 查(血尿常规、血型、血凝、 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 超声心动图等。
During PTCA: Balloon Inflated
Post-PTCA: Balloon Deflated
•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将不锈钢 或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架置入病变的冠 状动脉内,支撑其管壁,以保持管腔 内血流畅通。是在PTCA基础 上发展 而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 PTCA 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后期再 狭窄,以保证血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