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论文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论文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论文

课程名称:转基因食品与安全任课老师:任峰姓名:包天墅学号:2009211564初步分析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与危害摘要: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风险;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①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②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 j。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为目的的,而是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

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 000余种,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

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

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 a 或更长的时间。

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

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政治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政治论文)

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学院:姓名:学号:摘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伴随其的争论也一直存在。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在实际生活中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接受了转基因食品。

但同时还有许多人对其安全性表示怀疑。

本文将简单介绍转基因食品,并讨论其安全性和前景。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一、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

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

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二)转基因食品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毒性许多食品生物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和营养因子,如蛋白质抑制剂、溶血栓、神经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

现有食品中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效应,当然如果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生理问题甚至死亡。

在转基因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基因的导入使得毒素蛋白发生过量表达,产生各种毒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基因转入的方法都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体(GMO)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包括多向效应。

(二)食品过敏性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

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的蛋白如果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人类的不良反应,即使表达蛋白为非已知过敏源,但只要是在转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也需对其进行评估。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转基因食品 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转基因食品 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发展前景姜晔55安徽科技ANHUI SCIENCE &TECHNOLOGY2010年第10期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生物技术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会给生命科学以及包括食品科学在内的相关学科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作为食品科学基础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生物技术也必将通过食品科学的终端产品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产生深远而广泛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作为现代化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基因工程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发展,其产物──转基因产品已在医药、农业、环保、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催化了这种影响。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在基因克隆技术建立之前,育种学家通过常规育种杂交等方法把某一植物中的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到所选用的作物品种中去,培养出许多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在,科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用于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例如控制蛋白质含量、抗逆抗病基因,将其连接到一个载体上,然后用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将基因转到植物的细胞中去,再通过细胞的培养等培育出转基因植株。

那么含有转目的基因植株所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就功效来说,目前转基因技术涉及的领域主要有改善粮油食品的产量、食用品质和加工功能特性,延长果蔬的贮藏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性能,改善动物性食品的成分比例和食用品质,改善发酵食品的风味和品质、提高产量等。

1.转基因植物性食品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食品是1993美国政府批准上市的Calgene 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

1999年,转基因作物已经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中国等12个国家种植,种植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

其中,美国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左右,其次是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

油菜、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

目前美国近4000种食品包含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农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增强抗病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耐储藏性能或抵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能力,改良植物性食品的营养品质。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一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重点阐述它的潜在威胁,包括对我们人类的和对大自然的。

另外,还列出了多年来各国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研究。

最后,说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以及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 安全性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Yanhui Zheng,0910502102,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9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ha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inly elaborates its potential threats, including our human and the nature.Additional, still lists for years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laboratory of the danger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Finally, in our country that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rket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afety现在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估计,如果算上人类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深加工产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转基因食品的概率将近70%。

而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论文啊)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论文啊)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摘要:转基因食品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近日转基因水稻、玉米等作物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安全证书,这一事件更是加剧了群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疑问又被重新摆上台面。

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来源、分类以及其安全性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帮助了解转基因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具有一定的优点的,例如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但是,即便转基因食品的优点非常多,其具有的一些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

许多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能产生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和某些营养因子以抵抗细菌和害虫的入侵。

现有转基因食品中的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反应,当然如若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目前已有5类17种在售转基因生物被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这17类转基因生物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卫生部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则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影响范文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安全影响范文

生产药用蛋白: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生产药用蛋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保护环境: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改变其遗传特性
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抗虫性、抗除草剂性等
转基因技术可能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02
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03
食品保质期:转基因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食品的腐败率。
04
食品口感: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食品的口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味道。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1
降低生产成本: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食品价格。
标识制度:许多国家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检测技术:通过检测技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在转基因食品监管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技术对食品生产的影响
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监管
01
02
03
04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从而改变其性状和品质的食品。
01
转基因食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口感、保质期等,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抗病性、抗虫性等。
0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无定论,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来验证。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摘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其品种和产量成倍增加。

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然而比起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有一定风险性,这也是一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望而却步的原因.本文着重研究我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及转基因食品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展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

此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开始了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所谓转基因食品, 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二、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抗虫棉的国家。

目前,中国已育成多种农作物重要转基因品种,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进行了多种作物的大田实验,包括棉花、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和番木瓜等。

其中,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可能会有更多的作物投入商业生产.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1 .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

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 与一般大豆相比,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与普通大豆相比, 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 2%~1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4000字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论文

4000字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论文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摘要: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转基因作物与传统的作物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联系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自从人类学会了种植植物,蓄养动物,我们的先辈们就一直在探讨如何对物种的遗传进行改良,培养了更多优良的品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家们在生物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自90年代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成了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转基因指的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

而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1] 过去的几千年里改良物种的主要方式: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突变或无意的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个体进行选育和利用,从而通过随机和自然的积累优化基因。

然而这种极低几率且无人类控制性的被动模式大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区别于两点:首先,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定位于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型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可准确预测后代。

故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转基因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转基因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转基因一、概述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近年来,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引起了广泛争议。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探讨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影响。

二、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中的污染物、有害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都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食品安全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领域。

三、转基因技术简介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合来实现特定性状的转变。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不同物种的基因相互引入,从而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体。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了食品作物的转基因。

四、转基因食品的争议转基因食品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反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五、转基因食品与食品安全的关系1. 食品安全评估转基因食品的上市需要经过食品安全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相关专家会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确保其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

2. 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许多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进行了严格规定。

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转基因成分信息,自主选择是否购买。

3. 食品安全监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政府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监管,确保转基因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六、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1. 利益(1)提高产量和品质: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抗虫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特性,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和人体的污染风险。

2. 弊端(1)未知风险:由于转基因技术的长期影响尚未完全了解,存在潜在的风险,例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等。

(2)产权争议:转基因技术涉及到专利和知识产权,导致农民的种植自主权受到关注。

转基因食品安全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论文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对食品作物进行基因改良,以改善其产量、抗病性、耐旱性等特性。

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中最主要的争议之一就是关于其安全性的问题。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但仍然有一些人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忧。

本文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从科学角度进行评估。

许多国际组织和科学机构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欧洲食品安全局等。

这些机构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例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在营养价值、毒性和过敏性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因此,从科学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其次,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需要从长期的食用效果来进行评估。

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基于短期的实验结果。

长期的食用效果对于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长期食用效果研究,以全面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此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可能导致杂草的抗药性增强,或者对非转基因作物产生杂交等。

因此,在推广转基因食品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其对环境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尽管目前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是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长期研究和监测,以全面评估其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其对环境的安全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保障。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范本(2篇)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范本(2篇)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范本现如今,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和食品生产。

然而,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深入探讨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首先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得目标生物表现出期望的性状。

这种技术在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害能力、抗虫害能力以及耐逆环境能力等,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担忧。

首先,一部分人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他们认为,导入外源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甚至致癌等疾病。

然而,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安全性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审查和风险评估,其安全性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此外,转基因食品在销售前都需要标注相关信息,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自主选择是否购买。

其次,一些人担心转基因技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承受的影响。

他们担心转基因作物会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对农作物的基因污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然而,实际情况表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并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转基因作物经过长期的安全评估和田间试验,在种植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降低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的杂交概率。

此外,农业种植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作物,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之,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转基因食品被证明与传统食品在安全性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也经过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此,我们应该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转基因技术,并在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论文

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论文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课程论文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院系: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摘要:转基因植物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己经成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转基因植物从诞生以来,其食用安全与生态风险性一直是科学界、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心的焦点问题。

各类转基因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转基因产业的发展。

本文就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生态风险1.转基因技术简介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自首例转基因烟草于1983年问世以来,转基因植物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短短20年时间内得到了飞跃发展。

目前,己批准的商品化转基因植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马铃薯、甜椒、西葫芦、木瓜、甜菜、香石竹、矮牵牛、亚麻、烟草、西瓜、菊昔等。

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生产加工的产品有近万种。

转入的基因主要包括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抗真菌病害基因、抗细菌病害基因、抗干旱基因、抗盐碱基因等。

应用这些基因创造出的转基因植物能更有效地防治害虫和杂草,全面减少农药的应用,有效地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结构、植物养分等。

然而,在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转基因植物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环境问题、作为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等问题已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

2.转基因技术现状研究由于各国生物技术发展不平衡,在工业发达国家,大量基因工程产品已由实验研究进入试验和商品化生产阶段,而在发展中国家,生物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对生物安全实行管理,发达国家较早地制定了安全管理法规和一系列生物安全评价、监控的技术标准,例如美、加、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对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和进出口进行全过程生物安全评价的技术体系。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论文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小编收集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论文摘要]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今年来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应用范围的扩大,转基因农产品和其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转基因食品是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bjects,GMO)中的一类,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GMF)。

GMF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这种以GMO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GMF。

现阶段的GMF主要以GMC为食品(比如转基因番茄)或以GMC作为原料而加工的食品(比如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

转基因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

一、GMF发展概况1994年,第一例进入市场的GMF(转基因番茄)在美国诞生。

现在至少有13个国家种植了GMF,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最大,达3030万公顷,68%;其次是阿根廷1000万公顷,23%;加拿大300万公顷,7%;我国50万公顷,占1%。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确定的GMF品种达43个,有60%以上的加工食品有转基因成分,GMF的销售额达百亿美圆;有调查显示,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接受了GMF,仅有27%的消费者我食用GMF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已批准了6种GMF的商品化,其中食品3种: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延迟成熟番茄。

随着我国对GMF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的GMF品种会越来越多。

食品安全学转基因食品论文

食品安全学转基因食品论文

食品安全学转基因食品论文食品安全学课程论文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年 6 月 9日转基因食品自己高中是理科生,所以在生物学科上面,由孟德尔研究豌豆性状开始,到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到后来,学习了转基因,知道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将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再将重组的DNA通过各种途径导入并整合到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的细胞核中,有目的地改变遗产性状,使其符合人们的意愿那时候认识转基因只限于知识层面,未考虑过其他看到电视上的大豆油广告,始终强调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压榨而成,意识中浅显认识是转基因的作物不好但是,通过食品安全学,最后作业以论文形式上交,让我有机会深入地去了解转基因食物,以及更为深刻和实际的东西从我国古代开始,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各朝各代所关注的重点据统计,从公元前18世纪到现在的近XX年里,我国共发生各种灾害近次,平均每半年多就发生灾害一次吴慧先生说:“历史的事实是,一方面人们并非年年在饿肚子,吃饭问题并非始终没有解决;另一方面人们的日子很难老是过得好,吃饭问题在搞饭吃的劳动人民身上却不断发生”直接指出了古代中国社会在粮食问题的矛盾现象因此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臵,认为“国之大本,食足为先”,粮食甚至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物资现在,由于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耕地面积减少,我国粮食安全又处在“四低”态势,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和粮食种植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农业角度看,杂草、病虫害恶劣环境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处在“四低”态势的最基本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自XX年第一批转基因作物诞生之日起,转基因作物就以飞快速度发展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中国全国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达万公顷,在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超过万公顷的8个国家中排名第六全球种植面积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且全球*领导人也日益关注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属于一类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良食品或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由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或转基因微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都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大致分为四类: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和转基因特殊食品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方面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的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法是《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它解决了有关转基因生物的若干有争议的问题,作为谈判的框架,设定了签约国执行生物安全法规的最低标准中国在XX年8月正式签署这份《议定书》,于XX年x月x日正式生效,但是美国等几个基因作物生产大国还未在这份《议定书》上签字在转基因食品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消费者收入水平、性别和居住城市等原因,我国人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仍然比较低在摄取转基因食品之后,身体对它的吸收和非转基因食品无任何差别,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因也会像其他DNA分子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处理转基因食品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它拥有很多优点转基因食品对农业的贡献大致分为7点:1、抗虫转抗虫基因作物可以控制作物各生长发育时期内发生的虫害,而且只杀死摄食害虫,对非危害生物的昆虫无影响,保护整体植株,包括农药难以作用的部位2、抗病能寄生于植物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都属于植物病原微生物在轻微条件下它们只引起植物生长的失调并降低其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活和竞争能力;严重时则会导致植物死亡、大幅度减产和饥荒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专一性现在各种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的转基因作物已经进入中试阶段或者通过安全审查3、抗除草剂自XX年世界上第一次进行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的田间试验以来,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始终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在提高粮食产量、简约农业生产环节、节约能源和水源、降低除草机的研制与开发成本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抗环境胁迫环境胁迫是指对植物生存的不利环境,主要有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和化学胁迫我国利用转基因技术已取得成功5、改良食品品质可以改良食品成分、生产特殊“食物”、还能改变植物的花色、花形、控制花期等6、转基因食品与对环境友好型的耕作方式优良的转基因性状可以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农业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等7、转基因作物有助于保持种子的完整抗病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以最大化的保持粮食颗粒的完整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这将有效的缓解发展中国家的饥荒问题而从中获益的农民也越来越多但是,凡是有利有弊高中学习生物时,老师说过:“在生物领域上,可以拓展的空间还有很多”可是生物领域却有着太多的不可预测效应转基因食品的“不可预测效应”在一些人看来与“潜在的危险”几乎是同义词通过插入确定的序列可以为宿主生物提供一种特定的品质,称为“预期效应”在理论上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品质,或使原有的一些品质丧失,这就是“不可预测效应”这些不可预测效应有好有坏,现在生物技术未能达到能够准确把握的高度,所以很有可能转基因作物本身成为杂草,也可能使转基因作物的亲缘野生种成为杂草或超级杂草,还有可能产生新的病毒疾病,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还有不可预计的风险XX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它们出厂的转基因玉米,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XX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转基因玉米用在小白鼠身上,发现它的免疫系统受到伤害最新的数据是 XX年x月x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后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来说,有可能产生毒素或增加食品毒素含量,使一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还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甚至影响人体肠道健康转基因食品同样也冲击着社会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坚决抵制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作物最主要的极端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把转基因作物称为“活体污染”,认为这种污染是“不可预测、不能控制、非必要的和非需求的”,提出“禁止遗传修饰自然”他们在世界各地举行活动反对转基因作物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都是被肯定的,那就是自然的整体性,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恰恰涉及到自然的整体性保护自然的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它被打破,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即使这样,美国仍然大力支持转基因食品,欧盟国家奉行谨慎原则,发展中国家却是摇摆不定对我而言,我并不支持转基因食品从物竞天择到适者生存,都是经过一代一代淘汰来的我们现在应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虽然短期内满足了需求,可是,那些不确定的因素却依然存在现在,各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比比皆是,它的发展也许早就已经不受人的控制,拿人做实验品,来验证生物技术,一旦出现问题,真的是一种灾难现在人人追求无公害纯天然的食品,是因为早已经惧怕了农药的危害,但是,转基因食品抗虫害,是否就是真正的安全?转基因技术这一“绿色黄金”,各个国家都追求,可是,究竟是不是金,只能靠时间来验证我的观点就是,自然万物进化而来,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违背自然,总有一天会被自然惩罚。

转基因学术论文2篇

转基因学术论文2篇

转基因学术论文篇一浅谈转基因食品【摘要】转基因食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渐渐走进了人类的生活。

本文从转基因食品的概念、特性、发展现状出发,针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转基因食品以及国际上的主要观点,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独立性分析。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70亿大关,人类几乎已经无法利用有限的耕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出现了,但是,它带来的到底是什么?一、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即非同种外源基因)转移嵌入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二、转基因食品的特性1.抗虫性(转Bt基因)转基因作物的抗虫特性的实现是把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段基因转入粮食种子中,使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的Bt蛋白。

虫子吃了这种蛋白以后,肠道就会溃烂,从而替代杀虫剂起到杀虫的作用。

2.抗除草剂(转Ht基因)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Ht基因作物,把另一种特定土壤细菌“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合成酶的基因,转到粮食作物里面,替代原有的能被草甘膦抑制的蛋白质合成酶,从而使这种作物对草甘膦除草剂产生抗性。

3.成熟期的缩短或食品贮藏期延长把两极地区深海鱼类的基因转入西红柿中,能够制造抗冻的转基因西红柿;或者向西红柿中转入抑制乙烯产生的反义基因,可以制造出耐储存的转基因西红柿。

4.赋予作物新的营养成分食品的营养成分影响着食品的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获得了具备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水稻、具有超高SOD酶的马铃薯等等。

5.改善食品的口感或外观食品的成分影响着食品的口感、外观等性状。

为此,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些基因导入马铃薯中,出现了淀粉含量发生改变的马铃薯;另外转磷脂酶D反义基因的番茄颜色更加鲜亮,风味更好,且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传统番茄高。

关于食品健康的论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

关于食品健康的论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

关于食品健康的论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论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摘要:为了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有更多的了解,特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转基因食品的性质,安全性与评价的观点。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一般而言,消费者认为传统食品是安全的。

当采用自然方法开发新食品时,食品的某些现有的特性可以正面或负面的方式发生改变。

对于转基因食品,大多数国家认为特定评估是必要的,并且已建立特定系统,严格评价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关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而对于传统食品一般不开展类似评价。

因此,对这两类食品,在投放市场之前的评价程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1 转基因生物(GMOs)和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可定义为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以非自然的方法而改变的生物。

这一技术通常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有时也称做DNA重组技术或基因技术。

它可以将选定的个体基因从某一种生物转变成另一种生物,并且还可在不相关的物种之间进行转变。

这类方法,也同样可以用于转基因作物的栽培以及转基因植物的育种上。

转基因食品得以开发并在市场流通,是因为它为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及消费者带来实在的利益。

这是指转基因技术可将产品转变为一种价格更低、利益更大(在耐久性或营养价值方面)或二者兼备的产品。

最初,转基因种子的开发者希望他们的产品能够为生产者所接受,因此专注于农民(以及更广泛的食品工业)所重视的技术革新上。

以转基因生物为基础开发植物的最初目标是改进作物保护。

现在国际市场上所看到的转基因作物利用3个基本特性之一进行设计:抗虫害抵抗性、抗病毒感染、对某些特定除草剂耐受性,用于改良作物的所有基因均来源于微生物。

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作物主要优点在于通过增强对昆虫或对除草剂的耐受性,提高作物的保护水平。

通过将能从苏云金芽孢杆菌这种细菌中生产毒素的基因纳入到粮食作物,从而实现抗虫害抗性。

这种毒素目前已在农业中作为常规杀虫剂使用,并且供人食用也是安全的。

长期产生这种毒素的转基因作物已显示,在特定情况下,如在虫害多的地方,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标准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标准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标准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标准版)摘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只有短短几十年,其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点较为明显,早已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也存在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

转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吗?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会有损害呢?就目前而言,关于安全性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生态环境;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1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重组DNA、导入异源/同源基因、基因代谢调控、改变基因位置等,转基因技术即是利用上述手段从目的供体物种内获得带有特定优良遗传物质的DNA片断(目的基因),直接或通过载体导入被改造物种(受体物种)的胚胎内,培养出在性状、营养、消费品质等方面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新品种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1]。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1.2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食品的产量和质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

1994年美国培育的耐贮转基因延熟番茄获准进入美国市场,开创了转基因食品商业应用的先河。

此后几年间,转基因作物发展十分迅速,到1999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4000万公顷,较1998年增长40%,其中发达国家占全球的82%[3]。

最新【食品安全论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一些思考

最新【食品安全论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一些思考

【食品安全论文】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一些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越来越成熟,转基因食品也更多的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由于对转基因技术缺乏了解,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心生疑虑,在网络信息如此开放的今天,关于转基因是否安全的讨论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头脑风暴。

关键词:转基因目的基因载体安全性前言: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本身潜在危险性极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人类研究并发展转基因作物到底是毁灭自己,还是拯救自己的行为呢?本文从生物化学角度对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及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了阐述和思考。

转基因技术出现的背景2005年的世界人口为64亿6470万,据报道,世界人口将在2070年达到90亿的人口高峰。

如果均为严格的素食者约为150亿,而按照混合型饮食标准仅为50亿。

生产足够多的食品养活世界人口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那么,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地球上的食品资源可以养活多少人口?而目前我国农业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恶化;频繁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盐碱、沙化等引起的可耕地质量严重下降,粮食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答案不言而喻,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解决农业上的各种问题;生物技术正在推动着一场新的农业革命。

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利用的基因资源被大大拓宽,能够帮助育种学家针对植物的目的性状进行定向变异和选择。

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为农业上培育高产高抗的优质品种提供了崭新的育种途径。

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棵转基因烟草种植以来,目前已有120种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

转基因植物从1996年开始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并有持续扩大种植面积的趋势。

转基因技术操作的过程转基因操作的过程基本有六个步骤:一、通过人工合成或克隆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论文转基因与食品安全摘要: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转基因作物与传统的作物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联系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生物安全评价转基因指的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

而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1]过去的几千年里改良物种的主要方式: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突变或无意的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个体进行选育和利用,从而通过随机和自然的积累优化基因。

然而这种极低几率且无人类控制性的被动模式大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区别于两点:首先,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定位于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型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可准确预测后代。

故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2]传统的育种只能是同一物种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让不同的物种进行杂交,不仅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甚至是植物与动物之间都可以进行基因组合,使得我们在进行培养新品种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

我国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棉花,其次还有玉米、大豆、甜菜等。

第二是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现在已经能够在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还有的是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

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已经在食用这种转基因的猪肉。

第三是转基因微生物食品,此类微生物比较容易培养,能够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第四是转基因特殊食品,科学家利用了生物遗传工程,把一些普通的蔬菜通过转基因方式培养成能够防病的蔬菜,使蔬菜等食品的价值大大提高。

我们在食用这些蔬菜时,不仅能够饱腹,还能够预防某些疾病,一举两得。

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

自1996年到2007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6.9亿公顷,12年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67倍,推广应用速度之快为近代农业科技发展上所未见。

[3]虽然如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让我们担忧。

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是应该接受还是抗拒?当今世界上就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以美国为首的支持派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而以英国为首的反对派则认为转基因食品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1998年英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正是因为这个质疑,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了英国广泛的重视。

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发表声明:此项研究“充满漏洞”,得出转基因土豆有害生物健康的结论完全不足为凭。

虽然如此,仍有79%的英国人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

通过研究及经验,我们发现转基因食品有以下的优点。

①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成分是一样的,因此食用起来比较安全。

②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都需要喷洒农药来防虫害,但转基因作物自身就有抗虫的功能,因此无需喷洒农药。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贾士荣指出,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对减少环境污染同样可起到巨大的作用,以转基因棉花为例,由于其自身具有抵抗病虫害的功能,剧毒农药的使用因此可以减少80%,这意味着农药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危害大大降低。

[4]减少了农药的喷洒,不仅让农民更加地省心,且不污染环境,人们吃起来也不怕有农药残余危害健康。

③转基因食品一般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能够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蔬菜。

传统的蔬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气候的限制,以前只能看天吃饭,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性,随时都能吃上喜爱的蔬菜和水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④转基因食品产量好、质量上乘。

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目前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⑤转基因食品能够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

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减少了作物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

即使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也能种植。

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困扰着一些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也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种植转基因作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粮食危机。

⑥转基因食品的成本比较低,能够降低售价。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临的风险比较低,自身有抗虫、抗旱等特点,因此种植的成本低,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

⑦转基因食品种类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则认为,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有其不可忽略的潜在危机。

①他们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会产生新毒素和过敏原。

例如,已经发现一种基因工程大豆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用基因工程细菌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色氨酸曾导致37人死亡和1500多人残废。

最近发现,在美国许多超级市场中的牛奶中含有在牧场中施用过的基因工程的牛生长激素。

②转基因可能会引起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造成该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③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④人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可能会对抗生素产生抵抗作用。

⑤会对环境产生威胁。

种植转基因作物和蓄养转基因动物会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表示:他已经关注到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内外人士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忧虑,其实这种忧虑大可不必。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中国在关注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同时,应加快推广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农业生物技术成果。

他指出,克隆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对医药业、农业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只要加强监管和遵循科学家的道德精神,人类完全可以控制转基因技术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如同人类发明了核能并成功应用于和平目的一样。

[5]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贾士荣教授也表示,转基因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对遗传基因进行改造,“只不过基因工程使这种改造更为精确、更有预见性、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它的优势还是表现得越来越显著。

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中色氨酸含量提高了20%。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一般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只有靠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

转基因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增,对心血管有利。

转基因工程牛奶,增加了乳铁蛋白、抗病因子的含量,降低了脂肪含量。

[1]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都是经过多方面严格检验,国家和政府都制定了一些法规加以控制。

科学家们对自己的研究也是抱着一种严谨的态度。

因此转基因食品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得以上市。

随着环境状况日益严峻,我国的农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突出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粮食一度徘徊不前,棉花出现滑坡,油料开始减产。

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很难获得大幅度增长,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

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现代生物技术,支持和鼓励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

迄今为止,中国是唯一开发出自己的转基因作物并投入生产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我国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还不能满足生物安全的全方位管理需要。

随着转基因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的在市场上出现,我国应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妥善解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我国具备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先进技术,并对转基因食品的进口、销售实行严格监管,转基因食品安全有严格保障。

在产品上标明转基因食品标志有利于消费者自行选择转基因产品或非转基因产品。

我认为以现在的趋势来看,未来会有更多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正确地去认识转基因食品,用科学的眼光去对待它。

对于任何一种新事物,我们如果一味地否定,那无疑是阻碍了我们社会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2]《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转基因动植物》北京东胜创新生物技术公司[3]《转基因作物与食品安全的最新观察》中国农业科学院黄大昉[4]《中国环境报》[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南方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