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肾结石临床路径
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

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2010年版)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2010年版)概述本文档为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的2010年版。
该表单旨在辅助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过期肾结石病例,提供规范的临床路径和操作指南。
表单内容该表单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个人资料、病史和过敏史等信息。
2. 临床症状评估: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如腹痛、尿频、尿血等。
3. 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的X光、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4.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分析、血液检查等化验结果。
5. 诊断和分期: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给出诊断和分期建议。
6. 治疗方案:提供过期肾结石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7. 随访和预后评估: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随访情况和预后评估结果。
使用方法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期肾结石病例时,可根据本表单的指引和内容进行操作。
具体步骤包括:1. 完整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和病史。
2.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估,记录相应的评分和描述。
3. 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和所见。
4.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填写相应的化验数值。
5. 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给出诊断和分期建议。
6. 根据诊断和分期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并记录。
7.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进行随访,记录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结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本表单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 本表单为2010年版,仅供参考,如有最新版本,请使用最新版表单。
2. 填写时请确保信息准确、完整,避免遗漏和错误。
3.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相关法规,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4. 如有疑问或需进一步咨询,请与专业医务人员联系。
结论过期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是一份规范的文档,用于辅助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过期肾结石病例。
使用该表单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评估。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腹腔镜手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愈合好.〔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 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6000-8500元.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8000-12000元.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版〕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20##版〕一、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常规.〔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X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微软用户1]〔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微软用户2]ICD-9-CM-3:63.10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2精索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精液检查等.〔七〕选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翻转术或精索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手术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前列腺癌临床路径〔20##版〕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 〔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必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TPSA和FPSA 等肿瘤标志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曾行前列腺放疗或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二、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 天。
临床路径病种

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8.血友病A
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1。终末期肾脏病
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
3.急性肾功能损伤
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
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
7.急性肾盂肾炎
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9。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
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肺血栓栓塞症
2.社区获得性肺炎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支气管扩张症
5.支气管哮喘
6.自发性气胸
7.肺脓肿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结核性胸膜炎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慢性支气管炎
12.特发性肺纤维化
13。胸膜间皮瘤
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3。视神经脊髓炎
3。良性前列腺增生
4。肾结石
5.输尿管结石
6.睾丸鞘膜积液
7。精索静脉曲张
8。精索鞘膜积液
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11。肾盂癌
12.输尿管癌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七、内分泌
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骨科2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泌尿外科12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四、妇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五、产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32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临床路径

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临床路径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得《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得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得《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与《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得同意,自愿选择血液透析。
3、已有临时血液透析通路,需建立长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7天,完善检查。
检查提示有急诊血透指征时建立血透临时通路。
1、血透临时通路建立(颈内或股静脉置管),必要时B超引导下置管。
2、规则血透23次。
3、必需得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2)临床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叶酸、维生素、iPTH,GFR(胱抑素C)、BNP、CRP、肿瘤指标;(3)胸片或肺部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上腹部或全腹彩超;(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
4、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路径-肾脏内科(4个)(卫办医政发〔2009〕226号)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医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方面一直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分析病情、确立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跟踪评估治疗效果,中医临床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24个专业和104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治疗。
专业一:消化内科1. 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主要采用草药治疗,同时结合饮食调理和穴位按摩等辅助方法,调整胃肠功能。
2. 胃炎:中医临床路径主要以清热解毒、护胃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配合针灸和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
3. 胃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注重草药治疗,同时辅以针灸和中药外治等方法,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专业二:呼吸内科1. 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重视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的治疗原则,通过草药治疗和中药蒸汽吸入等方法,缓解炎症症状。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临床路径结合草药调理、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改善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专业三:内分泌科1. 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以调节气血、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通过草药治疗和针灸等方法,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下症):中医临床路径注重草药调理和针灸治疗,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甲状腺功能。
专业四:外科1. 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主要以草药外治、针灸和推拿为主要治疗方法,促进骨骼愈合和缓解疼痛。
2. 慢性脊柱疾病:中医临床路径结合中药调理、针灸和理疗等方法,减轻脊柱疾病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业五:泌尿科1. 慢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主要以草药调理、针灸和推拿为主要治疗方法,调节肾脏功能,减轻肾炎症状。
2. 肾结石:中医临床路径通过草药治疗和推拿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出结石,缓解尿路疼痛。
专业六:心血管科1. 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注重草药调理和针灸治疗,通过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缓解心绞痛症状。
2. 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以草药治疗和针灸调理为主,通过调整气血平衡,控制血压水平。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2022年版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中医临床路径(2022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
一、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病(TCD编码:BNS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00)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0)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0)或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ICD-10:N13.2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外科学》(第九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2021版,主编陈红风)石淋进行诊断.诊断依据:症状:发作时患侧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可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
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体征:患侧腰部叩击痛或患侧腹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腹部或泌尿系B超检查见肾、输尿管结石和或输尿管扩张伴肾积水。
2.证候诊断: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常见证候: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肾气亏虚。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外科学》(第九版)与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2021版,主编陈红风)石淋进行诊断.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肾、输尿管结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病(TCD编码:BNS030)和肾结石(ICD—10:N20.000)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0)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0)或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ICD-10:N13.202)。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3肾结石临床路径

肾结石临床路径一.肾结石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实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001).(二)诊断根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14年)1.病史.2.体魄检讨.3.实验室检讨.影像学检讨.(三)选择治疗计划的根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14年)1.合适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可以或许耐受手术.(四)尺度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相符ICD-10:N20.0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归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时代不须要特别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预备(术前评估)≤3天1.必须检讨的项目:(1)血通例.尿通例.尿造就;(2)肝肾功效.电解质.血型.凝血功效.沾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超声波.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CTU.心脏黑色B超.冠脉CTA.肺功效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运用机会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运用指点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履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运用时光.2.药物选择:可斟酌运用第二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打针用打针液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舒普深等).如仇人孢菌素过敏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打针液.左氧氟沙星打针液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他品种.3. 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机会:头孢类等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端时给药,氟喹诺酮类等因为需输注较长时光,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端给药.(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法: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3.术顶用药:麻醉用药,须要时追加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术中出血情形.(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讨项目包含血通例.尿通例;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响应的检讨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运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运用指点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履行.(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形优越.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地位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剖析1.术中.术后消失并发症,须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光延伸.费用增长.2.术后消失结石残留,须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光延伸.费用增长.3.术后原陪同疾病掌握不佳,需请相干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消失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费用尺度:33000元.二.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实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ICD-9-CM-3:55.04001)患者姓名:性别:年纪:门诊号:住院号:。
肾结石的临床护理路径

肾结石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规范【住院第1日】1.入院常规护理(1)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卫生间、换药室、配餐室的位置)、护理用具的使用方法(床单位、呼叫器等)、我怕的放置、作息时间及餐卡的办理等;介绍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医生及责任护士。
(2)病房应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新鲜洁净,每日通风1~2次温度18~22℃,湿度50%~60%,以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3)测量生命体征、体重,通知医生接诊。
(4)了解病人既往史;有无家族史、吸烟史等。
(5)协助跟换病员服,修剪指(趾)甲、剃胡须,女性病人勿化妆及涂染指(趾)甲等。
2.常规安全防护教育(1)对高龄,小儿、活动不便、使用镇静剂等有发生跌倒微信的病人,向家属交待清楚;及时填写预防跌倒告知书、跌倒或坠床风险评估表(对于风险评估分之≥25分病人,应在床尾挂上“小心跌倒”的表示);指导病人穿防滑鞋;离床活动室避开湿滑处;地面有水迹处设立防滑标牌;卧床时家用床挡;加强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打饭及入厕等;并做好交接班。
(2)对于有发生压疮危险的病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如有入院前压疮应详细记录压疮的泊位、面积、程度;向家属交待清楚;及时现象预防压疮告知书、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并做好交接班。
(3)对于意识障碍、高龄、幼儿、智力障碍、步态不稳,活动受限、贫血、感觉异常、听力下降等病人,及时做好防烫伤的风险评估和相关措施,指导病人或家属不要使用电热毯、电炉、蜡烛、暖宝、酒精灯等电热用品;不要自行随意使用热水袋,如有西药应有护士操作;远离暖水瓶、沸水炉,由护士协助倒水、打水。
3.健康指导(1)常规健康指导(2)指导病人次日晨采集尿、血、便等标本;告知各种检查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3)对有吸烟是好这,应指导戒烟。
(4)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进高热量、低脂、低钙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调整饮食结构,降低结石复发率;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尿量每日2000ml以上,促进小结石自行排出,降低成石物质的饱和度以组织结石继续生长,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32 肾病科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治疗的患者。
一、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TCD编码:BNS14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ICD-10编码:N18.804、N18.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肾脏病组织2012年发布的《KDIGO-CKD指南》。
2.病期诊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分为:(1)CKD1期(2)CKD2期(3)CKD3期(4)CKD4期(5)CKD5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标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正虚证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水湿证湿热证血瘀证溺毒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的患者。
2.入院诊断为CKD4~5期,病情不需透析者。
3.病情需进行透析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亦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凝血;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甲状旁腺素(PTH);心酶谱、脑钠肽(BNP);尿常规、便常规+潜血;泌尿系超声;胸片;心电图。
32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临床路径

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临床路径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血液透析。
3.已有临时血液透析通路,需建立长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7天,完善检查。
检查提示有急诊血透指征时建立血透临时通路。
1.血透临时通路建立(颈内或股静脉置管),必要时B超引导下置管。
2.规则血透2-3次。
3.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2)临床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叶酸、维生素、iPTH,GFR(胱抑素C)、BNP、CRP、肿瘤指标;(3)胸片或肺部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上腹部或全腹彩超;(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
4.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肾结石临床诊疗指南

肾结石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肾结石分为代谢性和感染性两大类,代谢性结石与遗传因素有关,常可查出代谢失常的疾病,饮食失调为重要促发因素。
多见为含钙结石和尿酸结石。
发病机制主要为;①肾排出过多形成结石的晶体,尿浓缩,晶体呈过饱和状态;②尿内抑制物质不足致结晶聚集成核;③存在导致尿液滞留因素,使结石增大。
感染性结石发病机制是肾脏存在产生脲酶的细菌感染,将尿素分解,尿呈碱性,形成磷酸镁铵结石,感染使尿基质增多,加速结石增大,常为双侧铸形结石。
【临床表现】结石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肾脏,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1.常见症状为患侧腰痛、血尿,偶可排出结石,少数患者可无症状。
合并感染时有发热、尿频、尿急、尿混浊。
2.双侧肾结石严重梗阻可致尿少、虚弱、贫血及尿毒症症状。
【诊断要点】1.现病史、过去史及家族史;2.体检有无腰部叩击痛,可否触及增大的肾脏;3.尿常规、晶体及培养、血K、Na、BUN、Cr、Ca、P、UA;4.双肾超声诊断注意结石高回声及声影,肾盂、肾盏扩张;5.X线平片显示结石致密影,但不能显示透X线的尿酸结石,IVU可查出结石,了解肾积水及肾功能情况,必要时作CT或MRI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1.排石疗法适用于直径<0.5cm的肾结石,采用多饮水、中草药、利尿剂、解痉剂、体位引流,促进结石排出。
2.化学溶石适用于较小的尿酸石,低嘌呤饮食、碱化尿液,高尿酸血症者内服别嘌醇。
3.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1)适应证(因医师经验、机器性能有差异,仍需按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选择)。
1)一般用于面积小于500mm2的结石,<2cm的肾盂结石最适合碎石治疗。
2)肾盂结石易击碎,肾下盏结石若肾盂一大盏角<70度者不易排石。
3)较疏松的草酸钙石、磷酸镁铵石、尿酸石较易击碎,致密的一水草酸钙石、胱氨酸石难击碎;结石与肾盂粘连难以击碎和排出。
(2)禁忌证1)全身出血性疾病。
2)妊娠妇女。
3)感染疾病活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结石临床路径
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
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肾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超声波、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CTU、心脏彩超、冠脉CTA、肺功能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药物选择:可考虑使用第二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注射用注射液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舒普深等)、如对头孢菌素过敏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他品种。
3. 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头孢类等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追加抗菌药物。
4.输血:根据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肾造瘘无漏尿。
管位置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费用标准:33000元。
二、肾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
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