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国际金融危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a78c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e.png)
特点
具有全球性、传染性、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等特点,往往导致信贷 紧缩、资本流动受阻、汇率波动 和国际贸易下滑等连锁反应。
金融危机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增长放缓
金融危机通常会导致经济 增长放缓或衰退,因为信 贷紧缩和信心危机抑制了 投资和消费。
失业率上升
金融危机可能导致企业破 产增加,进而导致失业率 上升,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和完善。
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和预期。
05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评述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演变
早期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监管缺失与道德风险
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督金融 机构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活动。
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 进行高风险投资和交易。
影子银行
监管之外的金融中介活动增加金融 体系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市场失衡
跨境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影响各国经 济和金融稳定。
贸易不平衡
他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04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措施
稳定金融市场
刺激经济增长
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包括提供流动性 支持、保障存款人和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和投资。
降低成本
加强监管
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
具有全球性、传染性、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等特点,往往导致信贷 紧缩、资本流动受阻、汇率波动 和国际贸易下滑等连锁反应。
金融危机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增长放缓
金融危机通常会导致经济 增长放缓或衰退,因为信 贷紧缩和信心危机抑制了 投资和消费。
失业率上升
金融危机可能导致企业破 产增加,进而导致失业率 上升,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和完善。
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和预期。
05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评述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演变
早期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监管缺失与道德风险
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督金融 机构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活动。
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 进行高风险投资和交易。
影子银行
监管之外的金融中介活动增加金融 体系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市场失衡
跨境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影响各国经 济和金融稳定。
贸易不平衡
他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04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措施
稳定金融市场
刺激经济增长
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包括提供流动性 支持、保障存款人和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和投资。
降低成本
加强监管
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
《金融危机》课件
![《金融危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5a9a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0.png)
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挑战和改革方向
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 挑战
改革方向: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 革
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需要应对金融风险和危机
改革方向:加强金融监管, 提高金融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需要应对全球经济不平衡 和不平等
改革方向:推动全球经济 平衡和公平发展,促进全 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Part Five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 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
汇率波动:各国货币汇率波 动剧烈,影响国际贸易和投 资
信贷紧缩:银行信贷紧缩, 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经济发
展
股市暴跌:全球股市大幅下 跌,投资者信心受挫
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失 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
增加
国家经济和财政状况恶化
信贷紧缩:银行减少贷款,导致企业和 个人难以获得贷款
股市暴跌:股市价格大幅下跌,投资者 损失惨重
企业破产: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导致破 产
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经济衰退:GDP下降,经济活动减少, 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股市暴跌和资产价格泡沫破裂
股市暴跌: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丧失,导致股市崩盘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资产价格过高,无法维持,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 信贷危机: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导致信贷市场冻结 企业破产: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导致企业破产数量增加 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的挑战
各国政策差异:不同国家采取的政策不同,导致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改革 经济复苏的不平衡:不同国家经济复苏速度不同,导致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PPT课件
![金融危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58f892050876323012124e.png)
1)整体看法
•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不大,对大企业、出口企业影响大;
•
对金融行业、境外投资企业、东南沿海出口企业、保险
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企业影响大;
•
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人们的信心变化,从而引起决策者决
策变化(变的保守、稳健),导致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欧美
人的生活方式变化及反思)。
2)、直接影响
• 成本上升: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民间借贷)、 环保成本、销售成本
1.
为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结构调整的机遇。
2.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占领市场的机遇。
5)、对策
1. 加强风险意识与管理; 2. 收缩战略,稳健发展; 3. 避免美国病:超前消费、信贷消费; 4. 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企业内部消化; 5. 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前提 6. 走资本积累的路,而非资本积聚
Fan
对 我 国 居民 的 影 响
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 周转性和增值性;
最常见的四种货币
其他地区的货币
2、金融方式
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 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直接融资:无中介机构介入; 间接融资:通过中介结构的媒介作用来实现的金融。
3、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3. 全球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 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2.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 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国际金融危机专题》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557b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7.png)
《国际金融危机专题》 PPT课件
探索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以及未来预防金融危机的方法。
危机的原因
深入研究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包括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金融衍生品的滥 用以及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恶性循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融市场的变化和不稳定性
探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包括利率变动、股市崩盘以及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责任
剖析政府和监管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监管失效、监管不足和政策反应不及时。
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评估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包括汇率制度的缺陷、货币政策的不一致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困境。
危机的全球影响
分析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影响,包括失业率上升、资本流动减少和全球贸易的下滑。
解决危机的措施
1
金融市场监管加强
加强监管机构的功能,改进监管规则,防范金融风险。
2
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
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恢复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复苏。
3
国际合作加强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综合政策以及全球金融体系改革。
预防未来金融危机的方法
探索有效的预防金融危机的方法,包括改革金融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加 强风险管理。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864f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b.png)
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
金融机构将寻求创新,同时监管机构将寻求 在鼓励创新与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全球经济多元化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将促进全球 经济多元化,降低对少数大国的依赖。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将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金融监管
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 的稳健运行,降低金融风险。
增长放缓或衰退。
案例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 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 被政府接管。
欧洲债务危机
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引发欧洲债务危机,许多 欧洲国家面临财政困境和 信用评级下调。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 东南亚国家,导致货币贬 值、股市崩盘和银行体系 崩溃。
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如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的外 汇储备积累,加剧了金融体系
的脆弱性。
影响
金融机构破产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面临 破产风险,需要政府提
供救助。
信贷紧缩
借贷成本上升,信贷市 场冻结,企业融资困难
。
资产价格暴跌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 格大幅下跌,导致财富
缩水。
经济增长放缓
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 ,投资减少,导致经济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国际金融危机》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国际金融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 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 国际金融危机的未来展望 • 总结与思考
REPORT
金融机构将寻求创新,同时监管机构将寻求 在鼓励创新与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全球经济多元化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将促进全球 经济多元化,降低对少数大国的依赖。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将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金融监管
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 的稳健运行,降低金融风险。
增长放缓或衰退。
案例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 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 被政府接管。
欧洲债务危机
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引发欧洲债务危机,许多 欧洲国家面临财政困境和 信用评级下调。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 东南亚国家,导致货币贬 值、股市崩盘和银行体系 崩溃。
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如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的外 汇储备积累,加剧了金融体系
的脆弱性。
影响
金融机构破产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面临 破产风险,需要政府提
供救助。
信贷紧缩
借贷成本上升,信贷市 场冻结,企业融资困难
。
资产价格暴跌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 格大幅下跌,导致财富
缩水。
经济增长放缓
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 ,投资减少,导致经济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国际金融危机》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国际金融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 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 国际金融危机的未来展望 • 总结与思考
REPORT
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PPT课件( 53页)
![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PPT课件( 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ec98bfd69dc5022aaea0085.png)
(2)国际信贷市场的形势对发展中国家 不利。(国际信贷紧缩)
(3)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加 重了发展中债务国的债务负担。
3、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最初的挽救措施
——债务重新安排与贷款
(2)贝克计划
以增长促还债
(3)布雷迪计划
贝克计划:重点“增加新贷”
布雷迪计划:重点“宽减原有债务和偿债 开支”,而且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债务国相继出 现债务危机的现象。
(二)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1、危机状况及其特点
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称无力偿付到期外 债本息;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首先宣布无力偿还 到期债务,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 智利等拉美国家纷纷跟进,一场席卷全球的 债务危机爆发。
该比率不高于100% 。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应 不超过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4、偿债率=
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 当年外汇收入 100%
该指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 这两个指标衡量一国对外债的偿还能力。
三、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
(一)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的概念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外债负担超过了其承 受能力而出现的无力如期偿还债务本息的 现象。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研究市场预 期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影响。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然而与其他 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涉及危机国家的信贷并没 有快速扩张,而且在危机爆发两年后,这些国 家货币的币值就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这表 明,即使在基本经济面运行良好的情况下也可 能出现金融危机。在对此研究的基础上, Obstfeld等人(1994,1996)提出了金融危机 的第二代模型。
(3)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加 重了发展中债务国的债务负担。
3、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最初的挽救措施
——债务重新安排与贷款
(2)贝克计划
以增长促还债
(3)布雷迪计划
贝克计划:重点“增加新贷”
布雷迪计划:重点“宽减原有债务和偿债 开支”,而且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债务国相继出 现债务危机的现象。
(二)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1、危机状况及其特点
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称无力偿付到期外 债本息;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首先宣布无力偿还 到期债务,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 智利等拉美国家纷纷跟进,一场席卷全球的 债务危机爆发。
该比率不高于100% 。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应 不超过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4、偿债率=
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 当年外汇收入 100%
该指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 这两个指标衡量一国对外债的偿还能力。
三、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
(一)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的概念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外债负担超过了其承 受能力而出现的无力如期偿还债务本息的 现象。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研究市场预 期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影响。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然而与其他 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涉及危机国家的信贷并没 有快速扩张,而且在危机爆发两年后,这些国 家货币的币值就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这表 明,即使在基本经济面运行良好的情况下也可 能出现金融危机。在对此研究的基础上, Obstfeld等人(1994,1996)提出了金融危机 的第二代模型。
国际金融危机ppt
![国际金融危机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c968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8.png)
“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 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 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 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 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特点:
•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 倡导个人主义 •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主张私有化:
“天道”:在道的观念下,整个世界才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 迁的,而保持有序状态
“人道”: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 不能做。 “礼者,人 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运行:“一阴一阳之谓道” 得道的过程:“道不远人” 、“日用即道”。
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思考
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是用逻辑为手段不断探究和追问的文
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 与发展 。
表现:
✓ 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 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 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 出现偿债困难。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从直接起因看:
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 当、空壳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 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 继的结果。 债务经济模式——概括来讲就是,美国不再需要一 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 工业设备外,其它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 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 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 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 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特点:
•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 倡导个人主义 •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主张私有化:
“天道”:在道的观念下,整个世界才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 迁的,而保持有序状态
“人道”: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 不能做。 “礼者,人 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运行:“一阴一阳之谓道” 得道的过程:“道不远人” 、“日用即道”。
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思考
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是用逻辑为手段不断探究和追问的文
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 与发展 。
表现:
✓ 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 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 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 出现偿债困难。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从直接起因看:
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 当、空壳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 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 继的结果。 债务经济模式——概括来讲就是,美国不再需要一 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 工业设备外,其它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 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 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 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 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45a186f1aff00bed51efc.png)
危机的性质:美元危机
货币体系起到社会财富的分配作用 合理的货币体系:奖勤罚懒 不合理的货币体系:鼓励投机,抑制财富创造 “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
-- 弗兰兹.皮克
危机的形式:债务内爆
政府负债(美元)
?联邦政府债务:10 万亿 ?地方政府债务: 2.2 万亿 ?社保金亏空额:13.6 万亿 ?医疗保险亏空:85.6 万亿 ?联邦雇员亏空: 4 万亿 ?政府雇员医保: 2.7 万亿 -----------------------------------政府总负债: 118.1 万亿
? 117家银行濒于破产 年8月房利美与房地美的股票暴跌了80% !
2008年9月7日两房被政府托管: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 金融拯救行动
两房的前景:安乐死!
? 房地产指数从 2006 年高点下跌 20%,4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财富灰飞烟灭 ? 两房债券违约率两年飙升 7倍 ? 两房以 30-60倍的杠杆运作,无法消化巨大的损失,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 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共没收 649,917 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 112% ? 2008年第二季度银行共没收 739,714 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 121% ? 2008年第三季度银行共没收 766,000 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 71% 。 ? 2008年前三季度总共没收 215万栋住房 。 ? 目前, 25户房主就有一户住房被银行没收 ? 美国全部家庭中违约率已高达 9%,创立国以来的最高纪录 ? 1200万家庭处于“负资产”状态,占美国 5200万有房家庭的 23%。房价如果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金融危机素描
? 危机的性质:美元危机 ? 危机的核心:债务内爆 ? 危机的根源:资产膨胀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 危机的温床:低利率政策制造的信贷扩张泡沫 ? 危机导火索:次贷问题 ? 危机助燃剂:金融衍生品爆炸式增长 ? 危机的拐点:信用违约 ? 危机的症结:资产价格的下跌 ? 危机的程度:金融体系巨大的解杠杆效应 ? 危机的进程:逐级坍塌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47c2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4.png)
1987年黑色星 期一:股市崩 盘导致全球金
融市场动荡
1997年亚洲金 融危机:亚洲 国家货币贬值,
股市暴跌
2008年金融危 机:美国次贷 危机引发全球
金融海啸
● 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被称为世界金融危机、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9月9日命名为金 融海啸。这场危机逐渐转变为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全球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
各国经济受到不 同程度的影响
金融机构和投资 者的信心受到影 响
国际贸易和投资 活动减少
失业率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倒闭和裁员,失业率大幅上升。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失业和社会问题加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如犯罪率上升、社会动荡等。
金融机构破产倒 闭
此处添加正文
信贷市场收缩
此处添加正文
金融监管机构改 革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机制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影响 金融市场的风险和监管措施 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产和重组会对金融 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可能 导致信贷紧缩、信心下降和经济增长 放缓等后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金融机构重组:金融机构在面临危机 时,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达成协议,采 取重组措施以恢复经营和偿还债务。
应对措施:政府和监管机构采取措施 来应对金融机构破产和重组,例如提 供流动性支持、实施资产重组计划等, 以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PART FIVE
货币政策调整: 降低利率、增加 货币供应量等措 施,刺激经济增 长
财政政策调整: 增加政府支出、 减税等措施,刺 激总需求增长
政策协调:货币 政策和财政政策 需要相互配合, 共同应对金融危 机
国际金融危机PPT演示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742295f524ccbff121849a.png)
美国次房危机的苗头,其实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只不 过,从苗头发生、问题累计到危机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 美林证券、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 百亿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现在看来,由 于次贷危机的涉及面广、原因复杂、作用机制特殊,持续的时 间会较长,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 成因。
4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 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世界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 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 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 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 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 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投资者。
第五个环节,信用违约掉期(CDS)。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 1∶40-1∶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 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 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还可将 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规模的市场——超过33万亿美 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了金融整体 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 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 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 界的金融危机。
9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
2009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遏制危机并早日 走出困境,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美国 2万亿美元的金融坏账,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远 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4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 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世界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 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 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 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 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 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投资者。
第五个环节,信用违约掉期(CDS)。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 1∶40-1∶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 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 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还可将 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规模的市场——超过33万亿美 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了金融整体 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 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这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 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今天美国乃至世 界的金融危机。
9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
2009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遏制危机并早日 走出困境,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美国 2万亿美元的金融坏账,中期是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经济危机,远 期是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课件8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PPT精品文档
![国际金融课件8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a1ddf3210a6f524cdbf8527.png)
(2)短期投机资本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3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3.1 外债与债务危机的概念 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
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
(1)对国内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②对汇率的影响 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④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2)短期投机资本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2.2 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
2.2.1 长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1)对资本流出国的风险
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 ②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 (2)对流入国的风险 ①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②可能危及民族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自主性
2.2.2 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1)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②对汇率的影响
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④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1.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3.
4. 5. 6. 7.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明显增强 国际资金结构变化,私人资本挑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际援助 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的变化
③ 促进资源要素的技术转移
④ 加剧市场竞争并提高投资效率 ⑤ 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国际金融危机及一般理论页PPT文档
![国际金融危机及一般理论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369e6e70508763230121202.png)
货币危机的发生是由于政府不合理的宏观政策引起 的。投机性冲击导致储备急剧下降为零是这种货币危机 发生的一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基本处于被动地 位。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危机发生的关键。
For historians every event is unique. Economics, however, maintains that forces in society and nature behave in repetitive ways. History is particular, economics is general.
这是否意味着危机是好的、必要的?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
The Asian Financial Crash
1、根本性原因 许多基础产品的过度供给(石油、金属、农产品)。 日元升值引起许多基础产业生产力过剩(日本公司海外 多度投资,韩国在汽车和电器方面的过度海外投资等) 国际金融市场失控(机构投资者寻求短期利润,游资规 模巨大,银行业追求国际化趋势,国际银行过度借贷导致这 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外资,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速度太 快,而监管缺乏等) 日韩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4、东亚危机的影响
日本是最大的输家 美国是表面上的赢家 中国是最大的政治上的赢家 香港和新加坡银行业被证明是这一地区最强大的 台湾尽管受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是IT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三、货币危机理论
(一)经济基础恶化带来的投机性冲击导致的货
币危机(第一代危机模型——Paul Krugman)
(三)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
金德尔伯格特别关注为什么金融危机往往比最初的错 误本身更严重、更持久?他指出一国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具 有超然地位或“盟主”地位的最后贷款人的重要性。不仅 最后贷款人在恐慌发生前的救助是重要的,而且最后贷款 人存在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恐慌。
For historians every event is unique. Economics, however, maintains that forces in society and nature behave in repetitive ways. History is particular, economics is general.
这是否意味着危机是好的、必要的?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
The Asian Financial Crash
1、根本性原因 许多基础产品的过度供给(石油、金属、农产品)。 日元升值引起许多基础产业生产力过剩(日本公司海外 多度投资,韩国在汽车和电器方面的过度海外投资等) 国际金融市场失控(机构投资者寻求短期利润,游资规 模巨大,银行业追求国际化趋势,国际银行过度借贷导致这 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外资,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速度太 快,而监管缺乏等) 日韩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4、东亚危机的影响
日本是最大的输家 美国是表面上的赢家 中国是最大的政治上的赢家 香港和新加坡银行业被证明是这一地区最强大的 台湾尽管受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是IT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三、货币危机理论
(一)经济基础恶化带来的投机性冲击导致的货
币危机(第一代危机模型——Paul Krugman)
(三)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
金德尔伯格特别关注为什么金融危机往往比最初的错 误本身更严重、更持久?他指出一国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具 有超然地位或“盟主”地位的最后贷款人的重要性。不仅 最后贷款人在恐慌发生前的救助是重要的,而且最后贷款 人存在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恐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 不能够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 权国的债务本金和利息, 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 陷入资金危机, 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 系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25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 国际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 银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 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 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 债务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种形 式。
10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 是指一国货币 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 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 济现象。
11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 中,
26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分国际因素和 国内因素两种。
27
(一)国际因素 1.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28
2.资本国际化与国际政策有限协 作的矛盾
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 一是债务危机。 二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套利性和 避险性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在特定情 况下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殊 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偶然性的金融动 荡。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 性变化无关,它具有偶然性、非系统 性和非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9
2.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
(1)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
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外生因素引起经济扩张而导致的过度 负债,
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 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 度贬值。
5.出现偿债困难。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国际金融 危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 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 1.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规 律性方面考察,可以分为周期性金 融危机和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两类。
23
3.从国际金融危机表现形式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债务 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类。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汇 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 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 象。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
3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一)金融危机概念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货 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 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 一般是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 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 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4
它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 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
第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防范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防范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7
具体的传递渠道
一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危机 通过国际银行支付或其他金融要 素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导致 相关国家发生连锁性的金融危机;
8
具体的传递渠道
二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恐慌 波及到周遍国家或地区,导致这 些国家或地区产生金融恐慌心理, 从而诱发金融危机。
9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 主要表现形式
因缺乏足够的流动资产来清偿到期 债务,
而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 由此而导致的金融危机。
(2)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
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突发事件, 如房地产与股票价格暴跌、企业 破产和重要金融机构倒闭等, 引起挤兑和银行业恐慌,从而引 发的金融危机。
21
(3)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
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够 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
金和利息,
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 陷入资金危机,
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
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12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 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 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 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17
(1)周期性金融危机
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当经济经过一段时
间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达到高涨状态后, 特别是在出现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情 况下, 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恐慌性 的金融动荡。 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有 关,具有系统性、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8
(2)非周期性金融危机
金
融 指 标
——信用遭到破坏 ——银行发生挤兑
的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
急 剧 恶
——股市暴跌 ——资本外逃
化
金
融 指
——银根奇缺
标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
的 急 剧
——货币大幅度贬值 ——出现偿债困难
恶
化
(二)国际金融危机概念
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 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 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 的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具体的传递渠道,主要有两个 方面:
13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 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乃至 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4
具体地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 时,一般会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 征: 1.股市暴跌。
2.资本外逃。
3.正常的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是指在 心理预期因素作用下, 投机者通过在金融市场(特别 是外汇市场)上大肆进行投机性抄 作而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动荡。
22
(4)传染型金融危机
传染型金融危机是指对于一些经济类型 相似、国际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或地区, 如果其中的个别国家或地区发生了金融 危机, 就会通过金融和经济要素的流动连锁地 传递到相关国家, 从而引起相关国家或地区发生金融危机。
25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 国际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 银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 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 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 债务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种形 式。
10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 是指一国货币 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 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 济现象。
11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 中,
26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分国际因素和 国内因素两种。
27
(一)国际因素 1.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28
2.资本国际化与国际政策有限协 作的矛盾
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 一是债务危机。 二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套利性和 避险性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在特定情 况下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殊 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偶然性的金融动 荡。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 性变化无关,它具有偶然性、非系统 性和非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9
2.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
(1)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
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外生因素引起经济扩张而导致的过度 负债,
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 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 度贬值。
5.出现偿债困难。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国际金融 危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 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 1.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规 律性方面考察,可以分为周期性金 融危机和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两类。
23
3.从国际金融危机表现形式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债务 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类。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汇 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 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 象。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
3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一)金融危机概念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货 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 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 一般是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 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 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4
它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 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
第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防范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防范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7
具体的传递渠道
一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危机 通过国际银行支付或其他金融要 素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导致 相关国家发生连锁性的金融危机;
8
具体的传递渠道
二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恐慌 波及到周遍国家或地区,导致这 些国家或地区产生金融恐慌心理, 从而诱发金融危机。
9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 主要表现形式
因缺乏足够的流动资产来清偿到期 债务,
而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 由此而导致的金融危机。
(2)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
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突发事件, 如房地产与股票价格暴跌、企业 破产和重要金融机构倒闭等, 引起挤兑和银行业恐慌,从而引 发的金融危机。
21
(3)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
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够 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
金和利息,
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 陷入资金危机,
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
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12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 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 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 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17
(1)周期性金融危机
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当经济经过一段时
间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达到高涨状态后, 特别是在出现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情 况下, 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恐慌性 的金融动荡。 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有 关,具有系统性、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8
(2)非周期性金融危机
金
融 指 标
——信用遭到破坏 ——银行发生挤兑
的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
急 剧 恶
——股市暴跌 ——资本外逃
化
金
融 指
——银根奇缺
标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
的 急 剧
——货币大幅度贬值 ——出现偿债困难
恶
化
(二)国际金融危机概念
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 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 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 的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具体的传递渠道,主要有两个 方面:
13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 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乃至 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4
具体地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 时,一般会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 征: 1.股市暴跌。
2.资本外逃。
3.正常的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是指在 心理预期因素作用下, 投机者通过在金融市场(特别 是外汇市场)上大肆进行投机性抄 作而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动荡。
22
(4)传染型金融危机
传染型金融危机是指对于一些经济类型 相似、国际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或地区, 如果其中的个别国家或地区发生了金融 危机, 就会通过金融和经济要素的流动连锁地 传递到相关国家, 从而引起相关国家或地区发生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