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凸透镜成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

初中物理精品课程创新实验初中物理精品课程创新实验总结(共41个)首先,在瓶子里吹气球思考:瓶子里吹的气球,为什么气球口松开后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玻璃瓶,红绿两根吸管,一个气球,打气筒。

操作:1.事先用螺丝刀在瓶盖上打两个洞,插入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稻草上系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一个泵使气球在吸入管处变大。

5.放开红色的吸管,气球会立刻变小。

6.使用气泵,然后做一个红色的吸管,让气球变大。

7.快速捏住红色吸管和绿色吸管的两个喷嘴。

8.放开红色的吸管口,气球并没有变小。

说明: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其橡胶膜的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但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子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膨胀,而绿管是封闭的。

这样一来,瓶子里的气压就会降低——甚至低于气球里的气压,气球就不会再缩小了。

二、能接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不会在气球的球面上轻轻扣上一个小杯子,然后吸起来?材料:气球1 ~ 2个,塑料杯1 ~ 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1.吹气球,系好。

2.将热水(70℃左右)倒入约一半的杯子中。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倒掉水。

4、立即将杯子紧紧倒在气球上。

5.轻轻提起杯子和气球。

描述:1.直接把杯子倒在气球上是吸不上气球的。

2.一个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里的空气逐渐冷却,压力变小,所以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扩展:孩子们,请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把气球吸起来。

第三,可以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盖住燃烧的蜡烛。

蜡烛熄灭后,玻璃杯里会发生什么?材料:1个玻璃杯(比蜡烛高),1根蜡烛,1个平板,1个打火机和一些水。

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里装满大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蜡烛。

4.观察蜡烛燃烧和盘中水位的变化。

解释:1.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消耗完之后,蜡烛就熄灭了。

2.蜡烛熄灭后,杯中的水位会逐渐上升。

创建:可以用空容器自动收集其他溶液吗?四。

(完整)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完整)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完整)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如图所示,用眼
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
如图组装器材,在其大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

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再分别放入温度计。

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进行实验。

影响。

改变力的方向,沿F2推粉笔盒,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力的方向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再沿同样的方向,从粉笔盒上部推,粉笔盒倾倒,偏离中心线推,粉笔盒转动,说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效果的影响。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明玻璃板一侧粘贴透明薄膜,减少透光。

4.用两个相同的透明小药瓶,其中一只内装上一个led小灯珠代替蜡烛。

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思维。

实验记录用的白纸学生在课后还可以重复进行观察分析,有利于实验结论的反复论证。

3.茶色玻璃减少透光性,成像更清晰。

4.用led灯珠代替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凸透镜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 1.灯珠的亮度14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原实验要求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观察出现的现象。

改进方法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

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

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

也可以用一个乒乓,先捏扁,再放进热水中,演示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原实验的问题是在课堂上操作不方便。

无法把电冰箱、火炉搬到教室当堂给学生演示。

改进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演示,学生也可回家操作,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15压缩点火取一根火柴,用小刀刮下药粉,倒入引火仪的玻璃管底部,先用力下压活塞一次(以便升高一些温度,起到预热作用),提升后换气并用力迅速压下活塞,火柴被压燃,效果很好,即使在冬天也同样能成功完成本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的全部内容。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之欧阳美创编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之欧阳美创编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的物理创新性实验.doc

初中的物理创新性实验.doc

实用标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序实验名称创新性设计优点号1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用细线系好三把旧钥匙,放入盛水的大饮料瓶内并上下抖动细绳,会听到钥匙碰撞简单易行,比原来用钓鱼的例子来证明播的声音。

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2 声音的特征用一根橡皮筋,一端咬在口里,一手拉,一手拨动,感觉声音的变化。

既能看得到振动状态,又能听到声音变化,从而很好解决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同样的方法,也能证明骨传导。

3光的传播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很难从侧面观察,在白天演示光学实验,学生无法看清这两种改进都使原来不易被发现的“光光路。

路”变得清晰直观,器材简单,便于携可以找一个大的干燥的透明饮料瓶,用蚊香向其中加注烟雾后加盖。

用激光笔照射带和反复试验。

可用于在课堂向学生演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还可以用加湿器制造烟雾。

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文档大全或者在水槽中注入清水,滴入几滴牛奶,搅拌均匀,用激光笔照射,演示液体中的光路。

这两种方法,可用于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想象,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很清楚的演示光的折射。

4平面镜成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用棋盘可以直接的观察到物和像到镜1. 用方格纸或棋盘铺在桌面上,再将平面镜立放于棋盘中轴线上。

子距离相等,并且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2. 将一张白纸对折再展开铺平,在折痕处立放玻璃板,试验时在对应的位置分别给点。

物和像标上记号,实验结束后将白纸沿镜子所在直线进行对着,观察对应的记号是 2. 用白纸做记号的方法将用数学知识解否重合。

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3. 用茶色玻璃板代替无色透明玻璃板,或者在透明玻璃板一侧粘贴透明薄膜,减少力,激发学生思维。

实验记录用的白纸透光。

学生在课后还可以重复进行观察分析,4. 用两个相同的透明小药瓶,其中一只内装上一个led 小灯珠代替蜡烛。

有利于实验结论的反复论证。

3. 茶色玻璃减少透光性,成像更清晰。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精编版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精编版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精编版实验一:电流感应磁场材料:大麦片盒,头针,铜线,板钳,铁钉,电源,灯泡步骤:1. 从大麦片盒的一侧剪出一小段,并在中心处钻一个直径大约为铜线的孔。

2. 在头针上弯曲一段铜线,将铜线的两端插入大麦片盒的两侧。

3. 将板钳固定在铁钉上,并将铁钉插入大麦片盒的中心孔中。

4. 将铜线与电源相连,并观察灯泡的情况。

结果:当电流通过铜线时,灯泡发亮。

当铜线的两端靠近铁钉时,灯泡变得更亮。

这说明通过电流产生了一个磁场,铁钉被磁化,并产生了一个额外的磁场,这个磁场增加了总的磁感应强度,并导致灯泡更亮。

实验二:自制电磁铁材料:铁丝,铜线,9伏电池,短钉,绕线器,开关1. 将铁丝弯曲成U形,然后将一个短钉绕在铁丝的一侧。

2. 将铜线包在铁丝上,并将线的两端连接到开关(或电池)上。

3. 打开开关(或连接电池)并观察。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通过铜线并在铁丝附件产生一个强磁场,导致短钉被吸住。

当开关关闭时,磁场消失,并释放短钉。

实验三:风能发电材料:风扇,小电灯,万用表,导线,电木板,拉簧1. 用电木板将小电灯固定到拉簧上,并将导线连接到小灯泡的正极和负极端。

2. 打开风扇并将其靠近小电灯。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当风扇吹过小灯泡时,灯泡会发光,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表明风的动能可以用来发电,因为通过灯泡并测量的电能来自于风扇的动能。

材料:塑料水管,水龙头,水轮,小电灯,导线,电池1. 将水管钻一个小孔,以便将水龙头和小水轮安装在水管的一侧,确保水龙头中的水可以流动到小水轮上。

当水流经小水轮时,小电灯会发光,这表明水的动能可以被用来发电。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并了解水对环境的影响。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14 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原实验要求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观察出现的现象。

改进方法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

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

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

也可以用一个乒乓,先捏扁,再放进热水中,演示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原实验的问题是在课堂上操作不方便」无法把电冰箱、火炉搬到教室当堂给学生演示。

改进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演示,学生也可回家操作,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15 圧缩点火取一根火柴,用小刀刮下药粉,倒入引火仪的玻璃管底部,先用力下压活塞一次(以便升高一些温度,起到预热作用),提升后换气并用力迅速压下活塞,火柴被压燃,效果很好,即使在冬天也同样能成功完成本实验。

改进后实验成功率大幅提髙,更具说服力。

16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仁装置比原来简单,器材容易得到,实验室都有。

2、用水加热能够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3、用试管加热受热而枳大,受热均匀, 整个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

如图组装器材,在其大烧杯中装入一泄量的水。

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別放入等质疑的水和煤油,再分别放入温度计。

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进行实验。

1 •实验准备简单,只需一个气球并充水 就可以了,比用鸡蛋经济。

2. 成功率高,气球大小可调,很好的适 应不同的瓶口,实验极易成功完成。

3. 实验重复性很强,可以方便地在多个 班级进行演示。

如图:将传统的吞蛋实验中的鸡蛋,改为一个装了水的气球,扎上口,留一段绳子 即可进行实验。

实验二:瓶子变瘪拿一个空饮料瓶,倒入少量热水,轻轻摇晃,使瓶内空气受热后倒掉热水,然后盖 紧瓶塞•稍待一会儿,伴随着咔咔声,瓶子慢慢变瘪。

实验三:吸管运墨水能不能用一根吸管做搬运工,搬运墨水呢?把一根透明吸管插入红墨水瓶中,再提出来,观察到管中又流下去,搬运失败! 再次将吸管插入墨水瓶,用手指堵住吸管上端向上提,吸管中的墨水不会向下流。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之马矢奏春创作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资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纵: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资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而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法子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更呢?资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纵: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更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资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纵:1、熟蛋剥去蛋壳。

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41个)

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41个)

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之欧阳文创编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之欧阳文创编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欧阳文创编欧阳文创编欧阳文创编增加了安全性。

5 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 1.灯珠的亮欧阳文创编镜成像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 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之间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欧阳文创编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14.用两个相同的透明小药瓶,其中一只内装上一个led小灯珠代替蜡烛。

于实验结论的反复论证。

3.茶色玻璃减少透光性,成像更清晰。

4.用led灯珠代替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 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像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2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8 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之间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

9 汽化吸热实验一:烧不坏的手绢: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将手绢从杯子里取出,稍微拧一下,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

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由于有水,燃烧后的手绢完好无损。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汽化吸热的理解。

实验二:将一只气体打火机的开关按下,吹熄火焰,过一会儿,让学生摸打火机的外壳变得冰冷。

简单易行,便于学生课后重复进行实验。

10 升华和凝华人造雪景: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再将树枝放入,塞紧瓶塞。

用酒精灯加热,樟脑丸逐渐升华消失,稍待会儿冷却后,在枯树上凝华成雪花状粉末,闪闪发光,非常好看。

1.实验装置是密闭的,可以反复使用,并防止刺鼻气味扩散;2.实现现象有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神奇的作用。

3还可以将樟脑丸改为碘进行实验,树枝上会呈现出碘特有的光泽。

11 分子作用力模型改进1:在弹簧中间加一根比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稍短的橡皮筋,橡皮筋一端系一细绳。

演示时可松开细绳,使弹簧和橡皮筋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分别压缩弹簧演示斥力,拉伸橡皮筋演示引力。

然后演示用细绳拉伸橡皮筋并固定在弹簧另一端,此时弹簧被压缩,同时橡皮筋被拉伸,二者将处于一平衡状态,再向学生讲解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的知识则很容易就能理解。

还可进一步演示压缩或拉伸该装置,让学生分析其中斥力和引力的变化情况及最终表现结果,使学生对该知识全面掌握。

改进2:以上装置可分别用长度、粗细不同的弹簧和橡皮筋制作成三个模型分别用来演示气、液、固三种状态下分子间的距离及作用力情况。

通过该装置的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感受,学生对不同物态下分子间距离及相互作用力特点便易于理解和掌握了,进而对解释不同物态宏观表现的特征(如气体容易压缩、具流动性等、固体不易压缩等)就不再困难。

有效避免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误解,即引力和斥力是单独存在的。

有助于知识的准确掌握。

12 气体的热胀冷缩将一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里面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会使乒乓球复原。

简单易行,效果清晰。

413 气体膨胀做功找一个空矿泉水瓶,给里面倒入少量水,将瓶塞的螺丝拧大约一半(不漏气),用力拧矿泉水瓶,直到不能拧动位置,此时剩余气体的体积大约占原体积的三分之一。

用手快速拨动瓶塞,可以看到瓶塞被气体打出(注意不能对人),瓶内出现“白雾”。

这个实验学生可能在游戏中做过,但并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表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瓶内出现白雾的原因。

改进后的实验简单易行,器材信手拈来,还增加了互动性,学生乐于接受。

14 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原实验要求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观察出现的现象。

改进方法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

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

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

也可以用一个乒乓,先捏扁,再放进热水中,演示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原实验的问题是在课堂上操作不方便。

无法把电冰箱、火炉搬到教室当堂给学生演示。

改进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演示,学生也可回家操作,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15 压缩点火取一根火柴,用小刀刮下药粉,倒入引火仪的玻璃管底部,先用力下压活塞一次(以便升高一些温度,起到预热作用),提升后换气并用力迅速压下活塞,火柴被压燃,效果很好,即使在冬天也同样能成功完成本实验。

改进后实验成功率大幅提高,更具说服力。

5616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如图组装器材,在其大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

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再分别放入温度计。

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进行实验。

1、装置比原来简单,器材容易得到,实验室都有。

2、用水加热能够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3、用试管加热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整个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

17力的三要素推纸盒将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先用较小的力沿F1方向推,推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推,粉笔盒移动,说明力的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改变力的方向,沿F2推粉笔盒,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力的方向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再沿同样的方向,从粉笔盒上部推,粉笔盒倾倒,偏离中心线推,粉笔盒转动,说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效果的影响。

条理清楚,易于实验和观察,结论明确18 摩擦力方案1。

通过毛刷演示摩擦力的方向及产生条件。

将毛刷放在表面粗糙的木板上,在毛刷上方施加压力,并向后拖动毛刷。

毛刷的毛会发生弯曲,从而判断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毛刷毛的偏转方向即为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摩擦力的特点。

方案2.如下图所示,将传统实验方案中拉动木块改为拉动木板来进行实验。

1.拉动木板时,易于保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成功率高;2.弹簧测力计相对操作者静止,可以准确读数。

19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将课本上用小车进行的实验改为轻质塑料片进行;将在桌面进行的实验改为在铁架台上进行。

1.课本上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易受摩擦力干扰,改为塑料片后,避免了二力不等大时也会平衡的情况;2.用小车做实验时,必须在桌面上进行,学生不易观察,改为在铁架台上进行实验,在课堂演示效果较好。

720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如图所示,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起.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变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该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补充实验:演示了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由于实验中的水的量不变,避免学生将液体所受的重力误认为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一些同学或许听过帕斯卡裂桶实验,也可以用这个实验予以解释。

21 惯性取一个大约2cm宽,15cm长的纸条,一头放在桌边,上面压一个笔帽,另一头捏在手中,用尺迅速打下纸条,使其从笔帽下抽出,看看能不能保证笔帽不倒。

参与性强,在动手中体验科学的神奇。

22 大气压强实验一:吞蛋实验如图:将传统的吞蛋实验中的鸡蛋,改为一个装了水的气球,扎上口,留一段绳子1.实验准备简单,只需一个气球并充水就可以了,比用鸡蛋经济。

2.成功率高,气球大小可调,很好的适应不同的瓶口,实验极易成功完成。

3.实验重复性很强,可以方便地在多个班级进行演示。

8即可进行实验。

实验二:瓶子变瘪拿一个空饮料瓶,倒入少量热水,轻轻摇晃,使瓶内空气受热后倒掉热水,然后盖紧瓶塞。

稍待一会儿,伴随着咔咔声,瓶子慢慢变瘪。

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听觉视觉双重刺激,学生印象深刻。

实验三:吸管运墨水能不能用一根吸管做搬运工,搬运墨水呢?把一根透明吸管插入红墨水瓶中,再提出来,观察到管中又流下去,搬运失败!再次将吸管插入墨水瓶,用手指堵住吸管上端向上提,吸管中的墨水不会向下流。

移至要存放的容器上方,松开上端的手指,墨水流下。

搬运成功!1.趣味性强,可参与性高。

2.开始故意失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

3.通过两次对比,揭示出大气压的作用,学生获得感性和理性两方便的经验,记忆深刻。

实验四:双试管实验取试管两支,大小不同,小试管刚好能装进大试管为宜。

1、将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

2、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小试管会掉出来。

)3、在大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

4、将小试管插入装水的大试管中。

5、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清楚的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缓慢上升,直至大试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结果出人意料,会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9管顶部。

)23 吸盘法测大气压的值方案一:改向上拉为向下拉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1.该要求记录吸盘刚好脱落时的测力计读数,原实验向上拉吸盘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拉动时示数不断增大,吸盘随时有可能脱落,容易错过读数而导致实验失败。

改进后,择避免了这个问题。

2.用手直接拉动时,拉力增大全凭经验,很难做到均匀缓慢增大。

改进后用小勺加沙,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提高了实验精度。

3.实验各个环节更加客观,可信度高,可重复性强。

方案二:用注射器代替吸盘如图,把注射器的活塞与推至注射器底端,排尽筒内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再去掉橡皮帽,活塞,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