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

合集下载

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

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

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12•【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号《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业经2023年12月21日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2024年3月29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4月12日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2023年12月21日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24年3月29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基层社会治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基层社会治理应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原则,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四条市及区(市)县基层社会治理统筹协调机构应当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方案,研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

第五条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将基层社会治理必要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等根据授权,负责管理区域内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工作。

社会管理学(答案整合)

社会管理学(答案整合)

社会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社会是一个( B )。

A.封闭的系统B.开放的系统C.流动的系统D.静态的系统2. 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将(B )管理工作由登记、造册、入档等静态的、被动的模式,向跟踪、监督、服务等动态的、主动的模式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A.“三无”人员B.特殊人群C.无业人员D.孤寡老人3. 要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检查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C)建设。

A.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体系B.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C.保障机制D.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4. 实有人口的管理包括工作对象管理、( D ) 、人口统计和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信息管理、人口档案管理等多项内容。

A.社区服刑人员管理B.精神病人管理C.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D.从业人员管理5. 对于食品药品产业的发展要严格规范,提高其(D),鼓励食品药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完善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

A.生产规模B.管理水平C.经营水平D.准入门槛6. 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新原料、新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的应用,导致了潜在或现实的(B)安全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认识和研究出解决方法。

A.生命B.质量C.生产D.信息7. 群众工作是(A)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A.社会管理B.改革开放C.社会建设D.改善民生8.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C)。

A.维护社会公正B.解决社会矛盾C.建设服务型政府D.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9.基层社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否,必须更加重视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 C ),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A.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B.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C.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D.保障人民享有民主的权利10.食品药品的(A)决定了其一旦出现问题,在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PPT第十六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PPT第十六章

一、与广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
(四)社会冲突论 2.代表人物思想: (1)科塞: 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 太人家庭,像1933年流亡于法国,后于1941年移民美 国。1975年,科塞曾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任该 会执委十年,后任学会理事。他还曾担任美国东部社 会学学会主席、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一、与广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
(三)社会整合论 2.帕森斯的观点 (1)在他看来,行动者在追求其行动目标时,实际上面临着许多可选择的手段,也面临 客观条件的约束,是规范取向或文化价值观决定了行动者的目标选择、手段选择以及认 知和克服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从而导致不同的行动类型以及社会对不同行动选择的评 价呢 (2)在宏观层次上,帕森斯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持有赖于社会中四类制度性结构的功能 发挥及其彼此间的功能耦合,尽管不同社会似乎赋予不同的功能需求以优先地位。
一、与广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
(三)社会整合论 3.评价 (1)局限性:是基于西方社会分析而得出的理论认识,并且过于强调社会均衡和价值观 的共同性,回避了价值冲突和社会冲突的现实性与必然性,没有采取唯物主义立场,客 观上还有着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倾向, (2)对今天的启示:
①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 ② 应当在保证价值观的合理性、包容性以及变化性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共同价值观,并发挥其
【关键概念】
社会建设、社会治理、风险社会、社会团结、和谐社会、善治、制度主义
第一节 社会建设的概念
一、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
1.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 这种关怀强调社会建设主要是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追求社会秩序与和谐。
2.对社会建设的民生关怀 这种关怀主要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实际情况,强调发展社会事 业、推动社会进步以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性

社会管理》试题与答案-目前最全版

社会管理》试题与答案-目前最全版

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试题答案集锦一、判断题部分1:社会管理的民主性,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必然选择。

(√)2: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02年是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趋于解体、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奠定基础的阶段。

(×)3: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关键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因为这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

(√)4: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应急体系建设,促使我们从思想上提高警惕,在行动上采取一些可控性的措施,把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因素遏制在苗头出露之时,从而规避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

(×)5: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

(√)6: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同于公共福利、财政拨款或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

(×)7:在经济建设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要求,是反映群众诉求、扩大群众有序参与的基本组织形式。

(×)8:社会组织通过与外国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等方式,开发引进和利用国外的知识、技术和资本等资源,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9: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宏观的社会建设。

宏观的社区建设是微观的和谐社会构建的出发点。

(×)10: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管理体制,创建“和谐社区”是一条有效途径。

(√)11:公众理所当然是社会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特别是在社会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公众要发挥社会管理的主导作用。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以代议的方式将自己的政策意愿通过这些代表来表达,从而直接参与到立法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之中。

(×)13:归正人员,回归社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并不能享有公民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2021年电大专科社区治理综合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2021年电大专科社区治理综合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综合练习一及参照答案一、单项选取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当代化分别。

A.腾尼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涉及生产、分派、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加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学者是( B )。

B.美国学者华伦3.1989年,( C )刊登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报告中,一方面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C.世界银行4.学者( A )于1995年刊登题为《没有政府治理》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治理”、“面向本体论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创立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A.詹姆斯﹒N﹒罗西瑙5.党领导在社区工作中重要体现为( B )。

B.政治领导6.政府机构具备扩张本性已被( B )所证明。

B帕金森定律7.按照关于法规规定,国内城乡基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B )。

B.3年8.按照关于法规规定,国内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 B )选举产生。

B.村民直接9.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社会福利服务对象重要是指( B )。

B.农村“五保对象”10.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人际关系重要靠( A )维系。

A自然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区: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构成、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区性生活共同体。

2、地理社区:是古老社区概念,在人们流动和技术手段不能超越地理空间限制之前,社区是地理社区。

3、身份利益社区:不一定是以地理为基本,重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区社区,即功能社区、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牲社区等。

4、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主观连接群体而形成社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区定义和基本要素社区定义;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区性生活共同体。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20.12.07•【文号】民办发〔2020〕36号•【施行日期】2020.12.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民办发〔2020〕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现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民政部办公厅2020年12月7日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要求,深化《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实施,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实施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落实中央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从2021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通过实施一批项目计划和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健全制度,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更好发挥作用。

《社区治理》形成性作业1--4答案

《社区治理》形成性作业1--4答案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一、D B C C A二、1、社区: 社区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第二, 社区都以特定社会管此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第三, 生活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第四,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即参与社区管理的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3、社区管理:是指社区基层的政权组织、社区居民、住区单位等为了维护社区的整体利益,推进社区的全方位发展,或者说是为社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对社区内的各项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该活动是动态,会随着社区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灵活选择的。

4、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是一种在城市街区范围内以单位制度为主体、以街居制度为辅助,以社会控制为目标,以管理的单向性、行政性为主要特征,以管理范围和内容的全能性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试阐述社区管理的功能:答:满足需求功能;管理功能;组织功能;协调功能;稳定功能。

2、简述社区的特征和功能:答:基本特征: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3、社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4、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5、社区是不断变迁的。

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维系功能;服务功能。

3、按照不同的标准,社区可以分为那些?答:按社区功能分: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和特殊社区等;按社区的空间特征分: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按社区内部组织分: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按社区规模分:大社区和小社区;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时间要素分: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按多元标准分: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城市社区;按其他标准分:根据地理环境可划分为平原社区、山区社区、牧区社区;按社区发展的历史分:流动型社区、半固定型社区、永久型社区。

社会动员:一种国家治理方式

社会动员:一种国家治理方式

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传统尾大不掉、权力过分集中、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政府是无法组织有效社会动员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多元参与、系统联动的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在释放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政府管理创新,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动员活动走向成熟。社会动员在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传统政府管理以控制社会作为价值取向,将广大公众视作被管理对象,这是不利于开展社会动员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动员将公众视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注重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以最大程度实现社会公益作为根本归宿,这必将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创新,即由控制性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二是管理手段的创新。仅靠行政命令持续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是难以为继的,有效的社会动员客观上要求政府在管理手段上进行创新,即由刚性的行政手段转向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的灵活运用与配合使用。
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动员之所以会促进社会公平,是因为在社会动员中作为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参与权得以实现。在大力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中,通过调动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够最大程度帮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过程中,通过培育扶持不同门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够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的广度,同时还能满足公众的参与欲求。在倡导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唤起民众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意识,防患公共权力对基本人权的践踏。同时,社会动员旨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权保障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这本身就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体现。
不断完善机制,细化流程。积极有效地组织实施是社会动员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为此,必须不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不断细化社会动员流程。一方面,需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动员应寻求通过人大或者政协渠道征求公众意见,建章立制——明确动员目标、时间、组织实施、激励及风险应对等事项。另一方面,在事关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动员中,必须明确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职责边界,细化应对流程,并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只有各司其责,才能保证应急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倘若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对接不够,容易造成组织无序的情况发生,这不仅影响动员效率,也会给正常工作造成额外负担,甚至会导致资源的重复配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考试题与答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考试题与答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表述准确的是〔 C 〕。

A 、社会稳定B 、人民富裕 C、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D、强调个人的、家庭的、特殊阶层的利益〔〕2. 对我国来说,〔 D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A 、20世纪头二十年B 、20世纪头五十年C 、21世纪头五十年D 、21世纪头二十年〔〕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 、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BCD 〕。

A 、行政管理是运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方式进行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B、社会管理既用正式制度的手段也用非正式制度的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C、社会管理具有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结合的特点;而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D、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E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2. 党中央曾提出要建立健全〔 ABCD 〕的社会管理格局?A 、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 、社会协同D 、公众参与E 、社会组织主导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BCDE 〕。

A、经济成分多样化B、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C、社会生活多样化D 、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E、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4. 以下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 、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B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C 、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D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E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5. 以下选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分特征表述准确的有〔 ABCD 〕。

“社会动员”概念的规范分析

“社会动员”概念的规范分析

“社会动员”概念的规范分析【摘要】社会动员是指通过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特定工作或事件的行动。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集结社会资源,提高应对灾害等紧急情况的效率。

社会动员的内涵包括组织、调动和引导社会力量,实施原则包括主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主体可以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方式包括宣传、训练、动员和协调等。

在应对灾害中,社会动员可以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有效性,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其影响力体现在能够动员更多人参与社会事务,共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动员将更加普及和深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范分析社会动员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引导其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社会动员、定义、重要性、内涵、实施原则、主体、方式、应对灾害、作用、影响力、展望1. 引言1.1 社会动员的定义“社会动员”的定义是指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或灾害时,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和组织,调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抗灾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的过程。

简单来说,社会动员是一种组织和整合社会资源、力量以应对特定挑战的行为。

在社会动员中,个人、团体和政府之间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个整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和效果。

社会动员的定义凸显了多方协同行动的重要性,着重强调了从社会层面出发,通过组织和协调,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力量,提高应对灾害的响应速度和效果。

社会动员不仅仅是简单的呼吁,更是一种全面动员、组织和引导的过程。

只有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全面动员下,才能有效地实现社会动员的目标,更好地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1.2 社会动员的重要性社会动员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社会动员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效果。

社会动员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团结意识,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

通过社会动员,可以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全民参与灾害应对的能力。

社会动员也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构建起一种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答案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答案

第1部分:判断题(共2题,每小题15分)第 1 题: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没有通过建立完善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等群众参与重大决策机制以及社会整合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等,也可以更好地关注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错误•用户答案:错误•人工评卷:正确;得分:15.0分•试题解析:1.2第 2 题:超前预警,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错误•人工评卷:错误;得分:0分•试题解析:1.3第2部分:单选题(共2题,每小题15分)第 3 题:在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从早期的( )到凯恩斯主义、再到新古典主义的过程,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进行了几次重大的调整,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序和平稳,比较有序地解决了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社会公平、公正、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

A.专制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古典自由主义•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人工评卷:正确;得分:15.0分•试题解析:第 4 题:社会建设的动员机制是建立协调各阶层利益的机制,充分动员()参与社会建设。

A.政府B.学生C.军队D.民众•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人工评卷:正确;得分:15.0分•试题解析:第3部分:多选题(共2题,每小题20分)第 5 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的任务。

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E.社会组织主导•正确答案:A,B,C,D•用户答案:A,B,C,D•人工评卷:正确;得分:20.0分•试题解析:第 6 题:正如对“社会”有各种理解一样,广义的社会建设也可以这样理解:()。

A.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社会B.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共同富裕、共享、公平、正义的社会C.相对于国家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政府负责、各种社会组织协同、民众参与的,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D.相对于个体化而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价值共享、和谐共处的社会E.相对于达尔文来言的社会,社会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正确答案:A,B,C,D•用户答案:A,B,C,D•人工评卷:正确;得分:20.0分第1部分:判断题(共2题,每小题15分)第 1 题: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列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专题,这一论述和报告中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部署,标志着党的社会建设理论正式形成。

陕西电大社区治理网上作业答案

陕西电大社区治理网上作业答案

社区治理答案任务110、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abcd)11、社区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12、社区问题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上的表现,社区中许多成员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靠大家集体努力来应对解决。

13、社区治理指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14社区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面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扬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15、简述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学者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各自特点。

情感性/情感中立,扩散性/专一性,特殊性/普遍性,先赋性/自致性,集体性/个体性和稳定性/选择性、流动性16就一般意义来言,现代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和转变有哪些内容。

1、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

2、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但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了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形化。

3、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

4、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保守传统生活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经济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方式的挑战。

17、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点有哪些?1、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

统治的权威中心:一定是政府机关治理的权威中心:不一定是政府机关;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治理的主体: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即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公私合办的机构;治理是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 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 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 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 重大作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根本目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基本途径——一是‚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必须‛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 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 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 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 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和深化过程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




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内 容。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 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 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 中共十八大专章论述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 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即社会民生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能力建设。

从最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建设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

根据这一理解,我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或者说这四个方面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社会建设的首要方面是社会民生建设,其主要手段是社会政策体系构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目标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五个“有”是对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管理创新。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8条意见。

“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首次以一篇五章十二节的篇幅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展开专题论述。

2011年由此被人们誉为“社会管理创新元年”。

社会管理是指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以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活动。

“社会管理”不能等同于“管理社会”,它不仅包括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如群众利益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还包括了社会的自我管理,即建立在社会自我组织基础上的自主管理,以及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社会管理。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作为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社会动员体制和社会流动体制。

通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2年9月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考试及答案

2012年9月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考试及答案
A.小产权房
B.经济适应房
C.廉租房
D.限价房
E.公共租赁房
? 正确答案:B,C,D,E
第 33 题:在经济建设中,行业协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就是( )。
A.有序扩大政治参与
B.理性表达利益
C.沟通、协调、监督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
D.促进市场规范化运作
E.防止市场失灵
? 正确答案:正确
第 12 题:目前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亿个家庭人口。
? 正确答案:错误
第 13 题:美国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中,动员紧急救护队,并布置工作人员评估紧急需要,威胁程度属于黄色。
? 正确答案:错误
第 14 题:从我国目前的突发事件实践来看,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计成本”倾向。
D.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 正确答案:D
第3部分:多选题(共10题,每小题4分)
第 31 题:为了适应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总体上说来,社会管理应满足以下新要求:( )。 来自A.民主性 B.服务性
C.超前性
D.空前性
E.实用性
? 正确答案:A,B,C
第 32 题: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 )。
第 40 题:要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中心建设,逐步实现( )三台合一,并网运行。
A.120
B.110
C.122
D.119
E.114
? 正确答案:B,C,D
A.既客观存在,又日趋淡化
B.既客观存在,又日趋简单
C.既客观存在,又日趋复杂
D.既客观存在,又逐渐消失
? 正确答案:C

东营市民政局《关于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

东营市民政局《关于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

东营市民政局《关于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营市民政局,东营市财政局,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20.04.15•【字号】东民〔2020〕14号•【施行日期】2020.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东营市民政局《关于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各县区民政局、东营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和旅游局、行政审批局、体育局,团委、妇联、残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部署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我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东发〔2018〕34号)、《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办发〔2017〕51号)和省民政厅等14部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鲁民〔2018〕82号)文件精神,现就党建引领培育发展我市社区社会组织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社区社会组织是我市城乡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是推进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社区社会组织是由本社区居民和其他组织为主发起成立,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是引领基层群众自治,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途径。

做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对于反映居民诉求,协调利益关系,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对于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对于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工作格局等,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金永默在全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金永默在全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金永默在全市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05月17日10:49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微博字号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研究安排我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具体措施,全力抓好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为实现延吉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州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金江泉同志也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去年,中央综治委将我市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这既是对我市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市今后工作的激励,更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出台了《延吉市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和《延吉市“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一百条》,这是我市今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抓好贯彻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变化,还将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为此,首先要学好一个讲话,弄清三个问题。

学好一个讲话:就是要认真学习好胡锦涛总书记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

重点要学习好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基本任务和八点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就是“四个必然要求”: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加强社会创新和管理 考试 判断题

加强社会创新和管理 考试 判断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方便、快捷、直接、有效、互动的沟通方式, 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党和国家的事业现在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 谐,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就是确立做好新形势下 社会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办法,使之成为全党共同努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前进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人民群众,不依靠 人民群众,无产阶级政党就没有力量;放弃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责任,崇尚群 众的自发运动,认为“群众运动天然合理”,是党的失职。 在社会管理主体上,要重中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 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并颁布实施。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我国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担负着大量政府的职能, 也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与西方的自治组织性质也不一样。
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 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从能力到主体:社会动员研究的话语转向

从能力到主体:社会动员研究的话语转向

从能力到主体:社会动员研究的话语转向
邓万春
【期刊名称】《理论导刊》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国家对农民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是一种典型的转型话语,是社会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背景下,转型话语将被市场体制话语取代,社会动员研究的焦点将从社会动员能力问题转向社会动员主体问题.社会动员研究话语的转向将使我们把现实关注点转向对社会动员主体的认同与培育.【总页数】4页(P61-63,66)
【作者】邓万春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22
【相关文献】
1.百年文学批评:建构主体性和本土化的话语系统--兼论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四个转向 [J], 李国英;胡鹏林
2.文化转向与话语转型——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进程中的知识生产与话语陈述[J], 李艳丰
3.翻译的主体研究范式的新转向:从单一主体性到翻译的主体间性 [J], 郑耀军
4.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 [J],
温庆云
5.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动员:动员话语与研究进展 [J], 袁小平; 汪冰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