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合集下载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对评估心血管病的预后价值 (1)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对评估心血管病的预后价值 (1)

有研究显示,合并CIMT增厚或斑块的早发冠心 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近期发生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 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远高于CIMT正常 的早发冠心病者;CIMT每增加O.1 mm,急性心肌梗 死的危险性增加11%。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经降脂 治疗后CIMT变化情况,来评价降脂疗效,进而评估 心血管的危险性。 霍晓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东
万方数据
・58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
Chin
J Hypertension,Jul 2008,V01.16 No 7
超声检测CIMT可作为反映全身As的一个窗口。大 量文献已证实了超声方法检查CIMT的可靠性和重 复性,且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 查IMT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颈 动脉内中膜增厚与缺血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多种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 的独立因子。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 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规定CIMT≥O.9 mm为增厚,如 IMT≥1.3 mm则定义为斑块。2007 ESC/ESH高血 压指南中也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脉搏波速度 (PwV)、ABI测定及CIMT测定以期早期评价血管的 亚临床病变。 但目前的超声测量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性能、测 量部位的定位和操作者的精度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如 salonen等研究发现不同操作者测量颈总动脉IMT 的偏差为10.5%,而同一操作者为8.7%,测量误差占 总变异的1%,故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 戴伦(滁州市全椒人民医院,安徽滁州239500) 测定CIMT是评价全身AS的指标。CIMT增加 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据统计,有颈动脉斑块存在 者,其IMT每年增长显著,可达o.01 mm;而无斑块 存在者,每年仅增长O.006 mm;C1MT>1 mm者, 86%有斑块存在。CIMT也是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强 大独立指标。一些研究发现,CIMT每增加1个标准 差,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增加1.36倍,CIMT每 增加o.15 mm,脑梗死增加1.82倍。临床资料表明 有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逆转CIMT的增长,如长效 CAA,ACEI/ARB和他汀类,从而延缓、改善甚至逆转 动脉硬化的进程。测定CIMT可以作为抗高血压治 疗中药物选择的指标。 陈锋(谷城县中医院内科,湖北谷城441700)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颈动脉超声可用以评价AS性 疾病的发病情况,ClMT测定是观察和评价AS病变 的窗口,其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重复性好。因 此在2007年ESH/ESC高血压指南中将超声显示有 颈动脉壁增厚(IMT>O.9 mm)或斑块者,是亚临床血 管病变的一个公认指标。 顾东,唐莉英(安徽省九成医院心内科,安徽安庆246220) 超声波难以辨认内膜与中膜之间界面,只能测得 内膜和中膜总厚度。在测量前应在较大范围内检测斑 块形成情况,选择无斑块处测量CIMT。发现和测量 斑块不能代替CIMT的测量,前者反映AS的程度,而 颈动脉CIMT主要反映AS的情况。特别是中膜的增

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论文

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论文

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

方法:从本院进行健康查体的人群中选出高血压前期者45例,正常血压者50例,原发性高血压者4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对象的生化指标和颈总动脉imt。

结果:高血压前期组颈动脉imt(1.09±0.48)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0.73±0.37),p<0.05。

高血压前期组颈动脉imt(1.09±0.48)与高血压组相当(1.32±0.58),p>0.05。

相关性分析imt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关,p<0.05。

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已经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血尿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图分类号】r 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126- 01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征之一是血管壁内中膜厚度增加[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检测由于其无创性、操作简便,临床上常常被做为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目的是为了早期筛查心脑血管事件的易患人群,以便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本院进行健康查体的人群,其中高血压前期者45例(高血压前期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80±12.58)岁。

原发性高血压者45例(高血压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60±9.81)岁。

正常血压者50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5,女25例,平均年龄(50.37±10.55)岁。

详细询问所有入选对象病史,严格进行体格检查。

入选标准为:血压符合美国jnc诊断标准: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为120 mmhg≤sbp<140 mmhg和(或) 80mmhg≤dbp<90mmhg,正常血压诊断标准为<120/80 mmhg,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为sbp≥140 mmhg 和(或)dbp≥90 mmhg。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阿洛卡超声Prosound α7检查所有参与人员的颈动脉,探讨IMT值、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结果:实验组颈动脉IMT值大于对照组,CCAD值(颈动脉管腔直径)小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85.4%)高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脑梗死可以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预测。

【关键词】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445.1;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183-01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大脑局部区域脑部供血障碍引起的相应区域的功能障碍。

有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

因此对颈动脉硬化斑块、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脑梗死的预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笔者就IMT值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5年5月—2016年5月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有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2]。

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9.3±2.1)岁,平均体重(64.9±3.4)kg。

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8.7±2.6)岁,平均体重(65.3±3.1)kg。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发现P>0.05,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1.2 方法所有参与研究者均需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仪器选择阿洛卡超声Prosound α7诊断仪。

颈动脉检测报告怎么看

颈动脉检测报告怎么看

颈动脉检测报告怎么看颈动脉检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颈动脉情况,进而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颈动脉检测报告并不容易看懂。

那么,颈动脉检测报告怎么看呢?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颈动脉检测报告的基本结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颈动脉检测报告的基本结构。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颈动脉检测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2.检查时间:记录颈动脉检测的具体时间,了解病人的病史。

3.检测方法:记录颈动脉检测所用的具体方法,以及报告的数据来源。

4.报告结论:由医生根据检测结果所得出的结论。

5.医生建议:针对检测结果医生所提供的一些建议和治疗方案。

二、颈动脉检测报告的详细解读接下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颈动脉检测报告的具体内容,并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CIMT是检测颈动脉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颈动脉内膜的厚度和硬度程度。

一般来说,CIMT在正常范围内应该小于1.0mm,如果CIMT较高,则可能存在动脉硬化等问题。

2.颈动脉超声光谱学检查:这个检查方法可以反映动脉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狭窄的情况。

颈动脉超声光谱学检查的结果应该包括PSV(峰值血流速度)、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RI (脉冲波反射率)等指标。

3.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这个检查方法主要是评估颈动脉腔内血流情况和血脂沉积情况等。

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动脉血管的通畅情况和是否存在狭窄。

4.报告结论:报告结论应该是医生根据各项指标所得出的评估结论,按照评分等级进行分类,以便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5.医生建议:根据报告的结论,医生一般会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治疗方案,让患者更好地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颈动脉检测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文件,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健康状况非常有帮助。

当我们得到颈动脉检测报告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并且结合医生的解释,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自己的健康。

怎样看颈动脉彩超报告

怎样看颈动脉彩超报告

怎样看颈动脉彩超报告颈动脉彩超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报告,用于评估颈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等问题。

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来说,阅读和理解颈动脉彩超报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阅读和理解颈动脉彩超报告。

第一步:报告信息概述首先,您需要查看报告的基本信息部分。

这通常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和检查日期等。

这些信息对于正确理解报告非常重要。

第二步:彩超图像解读颈动脉彩超报告通常会附带彩超图像。

您需要仔细观察图像并理解其中的标记和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彩超图像标记和解释:1.IMT(Intima-Media Thicknes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一项重要的测量指标,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颈动脉的IMT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2.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彩超图像通常会显示颈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正常的血流速度和方向对于健康的颈动脉非常重要。

3.斑块:斑块是指颈动脉内的异常物质沉积,通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斑块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风险非常重要。

第三步:报告解读和结论在彩超图像解读之后,报告通常会提供一个解读和结论部分。

这部分将详细说明图像和测量结果的意义,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进行评估。

1.颈动脉狭窄程度:报告可能会指出颈动脉的狭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较低的百分比表示轻度狭窄,而较高的百分比表示严重狭窄。

2.颈动脉堵塞:如果报告中提到颈动脉存在堵塞,可能会指出堵塞的程度和位置。

堵塞程度越高,血流受限的风险就越大。

3.其他异常:报告还可能提到其他异常,如斑块的数量、大小和分布。

这些异常可能表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第四步:医生建议和治疗方案最后,报告通常会提供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这些建议可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请务必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适当的行动。

总结起来,正确阅读和理解颈动脉彩超报告需要您对报告中的基本信息、彩超图像和解读结论等进行综合考虑。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标准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标准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标准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是指颈总动脉内膜和外膜之间的距离,一般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测量。

正常人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标准可以根据性别和年龄来区分。

根据研究,成年男性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应在0.5-0.9毫米之间,而成年女性应在0.4-0.7毫米之间。

年龄增加会导致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研究中使用的测量方法有所差异,所以具体的标准可能会稍有不同。

此外,个体差异也会影响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量结果。

因此,如果有疑似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最好由医生进行评估和解读。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曹亚薇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13
【摘要】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创伤性和价格因素制约着这种方法的普及。

因此探讨无创的、经济的冠心病诊断预测指标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许多资料表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硬化有着相同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危险因素,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颈动脉IMT及斑块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的一个简便的指标。

本院利用无创超声测量了123例就诊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情况,探讨了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

【总页数】2页(P1991-1992)
【作者】曹亚薇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五医院,河北,邢台,054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冠心病患者监测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价值
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老年人群心血管事件中的评估价值
3.早发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
厚度特点及其预测价值4.早发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特点及其预测价值5.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疾病评价中的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颁布的标准,颈动脉中膜的厚度大于0.9毫米,即诊断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颁布的标准,颈动脉中膜的厚度大于0.9毫米,即诊断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分享一段关于梦想、奋斗和成长的励志故事。

在这短暂的三分钟里,我希望能够点燃大家心中的火焰,激发我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的勇气。

一、梦想的种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它可能是一份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一个深藏心底的愿望。

这颗种子,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行动去浇灌,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梦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我知道,实现这个梦想的路途充满艰辛,但我从未放弃过。

二、奋斗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不懈的奋斗。

奋斗,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它需要我们付出汗水,需要我们克服困难,需要我们坚持不懈。

在我追求科学梦想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

有时候,我会感到迷茫,甚至想要放弃。

但是,每当我想到那颗种在我心中的梦想种子,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告诉自己:“我可以,我必须,我一定能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当面对困难时,是选择退缩,还是选择勇敢面对?我想,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后者。

因为,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我们才能在挑战中成长,才能在奋斗中收获成功。

三、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足迹。

每一次的挑战,每一次的突破,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如何去爱。

我记得,在我高中时期,我曾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科学竞赛。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内心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然而,在比赛过程中,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能输,我要为我的梦想而战!”最终,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奋斗的意义。

它让我明白,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追求,去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未来的展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可能。

未来的路,虽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勇敢地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及干预研究(一)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及干预研究(一)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及干预研究(一)【摘要】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可作为监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早期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内皮功能超声检查福辛普利本研究利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并观察福辛普利治疗前后超声声像的变化,评价福辛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莱芜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42±11.6)岁;选查体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82±12.5)岁。

排除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及ACEI禁忌者。

1.2方法将入选者200例用高频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及肱动脉EDD,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

将高血压组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利尿剂;B组为治疗组,在上述药剂治疗基础上每天早晨6点服用福辛普利10-20mg,连续服用12个月。

在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仪器采用Acuson128xp/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0MHZ高频探头。

颈动脉IMT测定分别测量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1cm,颈内动脉起始端1cm,颈动脉窦部IMT值3次,取其平均值,测量时应注意避开粥样斑块。

肱动脉内皮功能超声检测受试者在测试前休息10分钟,取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掌心向上,用二维超声成像扫查肱动脉。

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晰时,调节增益直至能满意识别管腔的分界面为止,在心电图R波顶点测量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D0)。

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肱动脉远端,充分加压至300mmHg,5分钟后放气,放气后60-90秒内记录肱动脉内径(D1)。

EDD=(D1-D0)/D0×100%。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血 管死 亡 风 险增 加 7 , % 总病 死 率 风 险 增 加 6 。动 脉 粥 样 %l
硬 化 通 过 内膜 平 滑 肌 细 胞 层 数 增 加 而 产 生 胶 原 纤 维 、 力 纤 弹 维 及 蛋 白 聚糖 , 动 脉 壁 内膜 中 层 增 厚 , 力 指 数 增 高 , 脉 使 阻 动 粥样 斑 块形 成 。本 研 究 显 示 , 脉 压 组 颈 动 脉 内膜增 厚 、 动 高 颈 脉 斑块 检 出 率 明显 增 高 , 2组 患 者 的血 糖 、 脂 均 在 正 常 范 而 血 围 , 龄 也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示 脉 压 是 导致 2组 问检 验 结 果 差 年 提 异 的 唯 一 因 素 , 明 脉压 与 I 说 MT及 动 脉 粥 样 斑 块 均 呈 明 显 正 相关 , 和 国 内 外 大 型 临 床试 验 报 道 干 预 血 压 , 其 是 脉 压 能 这 尤 明 显减 少冠 心 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程 度 和 各类 并 发 症 相 一 致 。颈 动 脉位 置表 浅 , 用 高 频 超声 对 它 进 行 检 测 具 有 无 创 、 辨 率 应 分
颈 动脉 内 中膜 厚 度 (MT 的改 变 能 反 映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I ) 程 度 ,2 0 (0 5中 国 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 》 将 颈 动 脉 I ( 已 MT≥ 0 9 . mm 及 粥 样 斑 块 列 入 靶 器 官 损 害 , 影 响 高 血 压 预 后 的 因 为 素 … 。 笔 者 测 量 了 20 - 2 0 0 4 0 7年在 本 院住 院 就 诊 的 8 2例 原 发 性 高 血压 患 者 的 颈 总 动 脉 I MT, 探 讨 脉 压 与 颈 总 动 脉 以
____
同 血压 患者 脉压 与颈 总动脉 内 中膜 厚 度 的相 关 性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观察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观察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12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而弹性定量指标对心脏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研究采用了血管超声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讨论得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在心脏病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研究结论指出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心脏病的辅助诊断手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有望进一步完善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弹性定量指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应用前景、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难度较大,临床诊断常常需要多种检查手段配合使用。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作为新兴的心脏病诊断方法备受关注,其在心脏病筛查、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反映了颈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其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弹性定量指标则可以客观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弹性和柔软性,为心脏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率、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效果的观察。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验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探讨弹性定量指标在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和方法。

通过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弹性定量指标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为医学界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快捷的诊断手段,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大动脉弹性的变化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大动脉弹性的变化
i g Co c u i n I n W V ae c a g d i ai n swi .W h n I h c n s n r a e ,P n ; n l so MT a d P r h n e n p t t t MS e h e MT t ik e s i ce d s WV n r a e a t r i c e s d fse .

[ 摘要 】 目的
敏 杨 锐 英 ,
了解代谢综合 征 ( S 患者 颈动脉 内 一中膜厚 度 (M 和大 动脉 弹性 的改 变及二 者 间的关 M) I T)
系, 探讨影响 I MT及大动脉弹性 的危 险因素。方法 共 选择 9 0例研究对 象 , 中正 常对 照组 、 其 MS组 、 MS合 并高血 压组各 3 0例 , 分别测 定每位研究对象 的 I MT及 脉搏波传导速度 ( w_) 并测 定可 能影响二 者的危 险因素 , P V, 所有数 据采用 S S 1 . 进 行统计分析 。结果 代 谢综 合征患者 I P S 15 MT与 P w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 且二者呈正 相关 ( =0 r . 73 P<0 0 1 ; 响 I T的主要 因素为年龄 、 5, .0 ) 影 M 收缩压 、 吸烟 ; 影响 P wV的主要 因素 为年龄 、 缩压 。结论 收
Z O n e a. ( igi Mei l n esy Yn ha 50 4 hn ) H U Mi, t 1 Nnx dc i r t, icun7 0 0 ,C ia a aU v i
[ src] O jc v T n es n hn e f a t r r t —mei ti ns I )adeat r r ae t Abtat bet e ou dr adca gso cr i at yi i i t o d e n ma da hc es(MT n lscat yi p tns k i e n i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联合高血压与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联合高血压与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联合高血压与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摘要: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此类病症目前属于全身性动脉系统血管疾病,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颈部动脉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等病症有直接联系。

在通过超声检查后,可发现硬化斑块。

此类病症中,也会有高血压等症状,也是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之一,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引言:高血压病症会促使血管内皮损伤,同时,颈动脉中层膜增厚是病症早期的表现。

当增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形成硬化斑块。

当硬化斑块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导致破裂、出血等情况出现,最终会出现继发性血栓。

一、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IMT增厚属于典型的动脉硬化标志,通过超声检测,以及心血管疾病实验,是最为普遍采用的替代终点。

翻阅国外相关文献,颈动脉斑块检测数值IMT>1.0mn此时可确诊为粥样斑块,此时厚度会>1.0mm。

经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可形成体表庄口,对其进行监测,通过诊断,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超声检测下,斑块可分为以下几类:(1)扁平斑:由于脂纹沉积所以内膜中会出现局部隆起,在产生弥漫性增厚之后,不像,显示内膜不完整,并且会呈现低回水。

(2)软斑:如果纤维组织出现增生以及盖严,出现沉积的情况。

那么此时也会形成斑块,并且还会有血栓形成。

(3)硬斑:斑块在形成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钙化,此时会体现出强回声。

(4)溃疡斑:崩溃的表面欠光滑,形态不已,在超声下显示溃疡边缘低回声。

二、 IMT与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在采用彩超检查之后,可明显体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IMT增厚、可明显见到斑块。

另外,缺血性脑病目前也成为此类病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检查有重要意义。

ROC曲线分析,斑块的行成,会对心脑血管疾病带来一定的危害。

三、. IMT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出现内膜增厚的情况,会引发冠心病。

冠脉堵塞目前明显的增加,所以预测在未来心脑血管疾病会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医学 信 息
临床 医学
6 脑缺 血 损伤 .
ME IA F R A I N DC LI O M TO N
Hale Waihona Puke N.2 01 o0 21
・4 9 ・ 6
E O除 了 于造 血 系 统外 一 般 还 在 非 造 血 系 统 中体 现 出 。现 今 其 在 猴 、 P 海 马 、 中能够 查 到 其 的形 态 。一 般 都 在 脑 毛 细血 管 内皮 细 胞 、 人 星形 胶 质 细 胞 、 胶 质 细胞 、 经元 等 , n 小 神 Wag等进 行 了动 物 实验 研 究应 用 E IA进 行 测 LS 量 , 明 了其 能 够 通过 血 脑 屏 障 , 和脑 部 在 缺 血 的 状 态 下 , P 表 这 E O结 合 之 后 , 再通 过 胞 饮进 入 患者 的脑 中 。外 源 性 的 E O可 以让 增 加缺 血 边界 区新 合 成 P 细 胞 的数 量 、 进 神 经元 祖 细 胞 迁 移 到 缺 血皮 层 、 经元 再 生 且 功 能 增 强 、 促 神
能 够增 加 脂多 糖 诱 导 的 脾 细 胞 增 殖 的 状 态 。 Tzn osi 也证 明 了此 点 。 r kwk 等 o
由上可推测 E O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具有促进作用。 P
[ ] 占锦峰 , 3 刘志红 , 谢红浪, 糖尿病 肾病患者 贫血 的特 点及 其相关因 等. 素 分析 [] 心 脏 病 与透 析 肾移 植杂 志 ,07,6 6 :1 J 20 1 ( ) 57—5 1 2.
状态。
crncrnlaue J. m Jk nyDs20 3 ( )2 0— 5 . hoi ea flr[] A i e i,08,5 2 :5 2 6 i d

部队体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部队体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部队体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安芳;程晨;崔明亮【摘要】目的:采用超声技术检测部队体检者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厚度,分析颈动脉IMT增厚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体检人员共1 578例,分别进行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按照颈动脉IMT是否增厚分为2组,比较2组间临床指标,分析颈动脉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IMT增厚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非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分别为0.908、2.313、1.300、1.625、1.249、2.191).结论:早期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及早控制可能影响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具有指导作用.【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6(037)010【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因素;超声检查【作者】安芳;程晨;崔明亮【作者单位】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一病区;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一病区;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一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445.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反应,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用于评价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1],并且被认为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颈动脉IMT超声检测结果与组织学上的IMT密切相关,所以常采用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并观察斑块情况,它操作简便、无创伤、易于重复。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季宏;卞茸文;娄青林;仲肇舒;朱建一;解雨春【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36)7【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及与相关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结果分成IMT≥1.0mm组(A组);IMT<1.0mm组(B组).分析两组各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水平的差异.结果:A组中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胆固醇(HDL-C)、血尿酸、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高血压及血脂代谢紊乱病史较B组差异明显.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LDL-C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052(95%可信区间1~1.105)和4.682(95%可信区间2.302~9.524),而HDL-C则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属保护性因素.结论: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炎症反应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页数】4页(P810-812,816)【作者】季宏;卞茸文;娄青林;仲肇舒;朱建一;解雨春【作者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南京,210024;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南京,210024;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南京,210024;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南京,210024;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南京,210024;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南京,2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 [J], 陈风;高长征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J], 郑芳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J], 郑芳;4.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 [J], 李元宽;禹小凤;李润芝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张丽华;瞿秋;刘霜;刘彬;计畅;毕鸿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内_中膜厚度(IMT)与血压变异性(BPV) 的关系,评价通过观察颈动脉IMT来推测血压变异大小的作用。

方法共12 5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有关参数、卧位_立位动作前后血压测量,根据IMT≤1.0mm与>1.0mm分两组对比分析。

结果在测动态血压的病例中,两组年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24小时平均舒张压、脉压指数(脉压占收缩压比率)相仿,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和白昼收缩压变异性IMT>1.0mm组大于IMT≤1.0m m组(P值分别为<0.01和<0.05),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所有舒张压变异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在测卧位_立位动作前后血压的病例中,IMT>1.0mm组收缩压增高率大于IMT≤1 .0mm组(P<0.05)。

结论颈动脉IMT大者收缩压变异增大,活动可能是血压变异增大的促发因素。

[关键词]颈动脉内_中膜厚度;血压变异性;动态血压监测;卧位_立位动作前后血压测量血压变异性BPV,也称血压波动性)是指血压随生理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变异的情况。

在临床中常常遇到一些病人的血压变化较大,往往不能以某次或几次所测的血压为标准,但颈动脉内_中膜厚度(IMT)却是相对稳定不变的,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作为观察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1]。

BPV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结果不一,多数研究表明BPV与血管损害的严重性相联系[2]。

动态血压监测可观察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即可评价BPV。

本文旨在找出一些颈动脉IMT与BPV 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因果关系作一些探讨,试图通过本项研究能够以相对静止的颈动脉IMT来预知动态多变的血压,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年3月至2006年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共125例,其中男76例,女49例,年龄34~87(平均61.7±11.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张琼
【摘要】:研究背景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何在急性冠脉事件前诊断冠心病、积极预防和治疗甚为重要。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费用高昂、有创、需要设备条件高等难以广泛普及,也很难成为观察病情变化、病变消长的手段。

探索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来评估冠心病将一直是冠心病防治史上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和冠状动脉同为全身血管床一部分,它们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同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从早期阶段到最后出现临床综合征,其病理过程大概可分为3个阶段: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中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内膜增厚阶段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增厚内膜将来可形成斑块,而斑块形成为其晚期阶段。

内中膜厚度(inti ma-media thickness,IMT)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厚度之和,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累及内膜,故IMT 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

1986年,Pignoli等首先描述了用高分辨率超声的方法测量IMT,并与病理组织学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方法测量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超声这一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准确检测大、中血管的内膜。

正常动脉管壁的血管超声表现为“双线征”,即两条平行的强回声线中间有一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而这两条回声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内膜中膜厚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问世以来,以其经济、简便、无创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检测外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检查方法。

外周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其解剖部位固定,解剖标志清楚,位置表浅,易于辨认和寻找,超声能直接测量,所以可以使用小而轻的高分辨、高频率探头观察外周血管形态学改变从而间接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情况。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试图探讨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冠脉病变的相关性,颈动脉或股动脉粥样硬化何者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尚未完全明了。

1980年,Furchgott 等首次发现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随后证实EDRF的化学成分就是一氧化氮,由此表明一氧化氮是血管内分泌的重要舒张因子。

Celermajer等于1992年应用高频率超声,对吸烟者、家族高胆固醇血症儿童、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和股动脉的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引发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评价,首创判断血管内皮功能无创方法.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 w-mediated dilation,FMD)。

Anderson等于1995年应用心导管介入造影法和肱动脉FMD法,证实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目前此方法是国内外大型临床试验最常用的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新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并认为内皮功能失调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初事件即“启动子”。

目前,通过无创高频超声可以了解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和功能学改变,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的关系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尚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利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IMT和肱动脉FMD,探讨颈动脉、股动脉IMT和肱动脉FMD在冠心病诊断的意义以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应用价值。

研究目的1.探讨肱动脉、颈动脉以及股动脉作为
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表窗口的可行性; 2.研究冠心病病人外周、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受损的程度; 3.探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FMD以及颈、股动脉IMT与冠脉受损的程度的相关关系; 4.探讨冠心病病人肱动脉FMD、颈、股动脉IMT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研究对象和方法1.以经冠状动脉造影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9例,冠状动脉有病变者76例。

入院时记录所有患者的家族史、个人心血管病史、吸烟及生活习惯等详细资料。

所有患者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电解质等有关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C)。

2.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冠状动脉有意义病变者。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29例)和冠心病组(76例),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4例)和多支病变组(42例),后者指两支以上的冠脉受累。

采用修正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病变程度越严重。

3.颈动脉、股动脉IMT检测采用美国ACUSON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型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8~13MHz变频。

先对双侧颈动脉进行二维检查,分别测量颅外颈总动脉(距分叉1cm处)、壶腹部、颈内动脉(窦部末端1cm处)后壁IMT;其次测量双侧距股动脉分叉前1cm 股总动脉后壁处IMT,分别取双侧颈动脉、股动脉平均值为颈动脉IMT、股动脉IMT。

4.
肱动脉FMD检测采用美国ACUSON公司生产的Sequoia-512型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8~13MHz变频。

测量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分别测量每位受试者休息时肱动脉内径(D0)、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

反应性肱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率(FMD%)= (D1-D0)/D0×100%。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以(?)±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经检验各组方差均不齐,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Welch方差分析检验,方差不齐时组间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s T3法,计数资料多组间差异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各血管检测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各血管指标之间相关关系行Spearson相关性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不同组别间颈动脉、股动脉IMT以及肱动脉FMD比较冠心病单支病变组颈动脉IMT(0.85±0.10mm)、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0.97±0.16mm)显著高于正常组颈动脉IMT(0.71±0.11mm)(均P<0.001);冠心病单支病变组股动脉IMT(1.14±0.17mm)、多支病变组股动脉IMT(1.53±0.29mm)显著高于正常组股动脉IMT(0.88±0.15mm)(均P<0.001);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IM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均P<0.001)。

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肱动脉FM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正常组肱动脉FMD相比,冠心病单支病变组肱动脉FMD、多支病变组肱动脉FMD要低(均P<0.001);多支病变组肱动脉FMD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1)。

2.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关系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股动脉IMT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应r=0.63、r=0.75,均P<0.00 1),与肱动脉FMD呈明显负相关(r=-0.85,P<0.001); 3.颈动脉、股动脉IMT及肱动脉FMD相关关系105例受试者颈动脉、股动脉IMT与肱动脉FMD之间呈明显负相关(相应r=-0.69、r=-0.74,均P<0.001)。

结论1.外周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其位置表浅,易于辨认和寻找,高频超声能准确测量颈动脉、股动脉IMT,再因它价格低廉、无创、重复性好,可作为检测外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较好检查方法; 2.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颈动脉、股动脉IMT 值增加,肱动脉FMD降低; 3.颈动脉、股动脉IMT以及肱动脉FM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
切相关,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4.冠心病患者存在颈动脉、股动脉IMT的显著增厚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显著受损,颈动脉、股动脉IMT与肱动脉FMD呈明显负相关,外周血管超声检测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工具,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