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PPT课件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PPT课件

值。
7
8
(二)系统评价
1、评价模型的选择 地下水污染评价最终的结果是区别地下水污染
的程度,而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 价结果,所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 评价模型是必要的。
主要的评价模型有综合污染指数法、系统聚类 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和人 工神经网络法。
9
2、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在评价工作中,有多个评价因子一起参与评价,
PC1(33%) 0.955 0.933 0.878 0.895 0.833 0.899 0.718 0.664 0.602 0.661 0.661 0.678 0.606 -0.034 0.288 0.123 0.367 0.411 0.505 0.494 0.157 0.607 0.151 0.449 0.501 0.053 0.580 0.257 0.351 -0.256 -0.074
0.878
0.232
0.841
-0.286
0.838
-0.258
-0.124
PC4(11%) 0.111 0.161 0.211 0.205 0.150 0.200 0.319 0.265 0.143 0.308 0.282 0.346 0.351 0.299 0.112 0.348 0.246 0.224 0.241 0.269 0.629 0.225 0.447 0.286 0.304 0.282 0.241 0.171 0.279
5
2、评价标准的确定 一般采用的地下水污染评价采用的标准主要是
研究区域的环境本底值。 目前,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存在所谓的清
洁区域,因此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区域水环境背景 值,可以称作相对清洁区,主要是指受人为活动 干扰少,仍保持较为原始的地下水组成特征的地 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共13章)第6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共13章)第6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基础知识
在分析污染物质的影响时,要仔细分析污染源与地下水流 动系统的关系:污染源处于流动系统的什么部位?污染源处于 哪一级流动系统?当污染源分布于流动系统的补给区时,随着 时间延续,污染物质将沿流线从补给区向排泄区逐渐扩展,最 终可波及整个流动系统,即使将污染源移走,在污染物质最终 由排泄区排出之前,污染影响也将持续存在。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 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第一节 基础知识
污染物质能否进入含水层取决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显 然,承压含水层由于上部有隔水顶板,只要污染源不分布在补 给区,就不会污染地下水。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板为厚度不大 的弱透水层,污染物则有可能通过顶板进入含水层。潜水含水 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 厚度。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土壤 中的微生物则能将许多有机物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产物(如 H2O、CO2等)。因此,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 的天然净水器。粗颗粒的砾石过滤净化作用弱。裂隙岩层也缺 乏过滤净化能力。岩溶含水层通道宽大,很容易遭受污染。
第一节 基础知识
污染源分布于排泄区,污染影响的范围比较局限,污染源 一旦排除,地下水很快便可净化。当然,当人为地抽取或补充 地下水形成新的势源或势汇时,流动系统将发生变化,原来的 排泄区可能转化为补给区。因此,在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天然条 件,还要预测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基础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污染源分布于不同等级的流动系统,污染影响也不相同。 污染源分布在局部流动系统中时,由于局部流动系统深度不大、 规模小、水的交替循环快,短期内污染影响可以波及整个流动 系统;但在去除污染源后,自然净化也快,数月到数年即可消 除污染影响。区域流动系统影响范围大,流程长而流速小,水 的交替循环缓慢;在其范围内存在污染源时,污染物的迁移缓 慢,但如果时间足够长,污染影响则可以波及相当广的范围; 区域流动系统遭受污染后,即使将污染源去除后,污染影响仍 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自然净化期可长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 02.识别方法
• 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识别建设项目的地下水 环境敏感程度。
• 03.识别内容

01)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
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
染。

02)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特征因
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液体物料成分、固废浸出液成分等
3.总则
• 01.一般性原则
• 0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对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和服 务期满后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 踪监测计划,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02)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
• 02.评价基本任务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本标准划分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相应
评价工作,基本任务包括: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 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 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与对策,制定地下水环 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

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
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04)结论阶段 • 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控措施,
• 16.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 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 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 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地区。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PPT演示课件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PPT演示课件
原作用:天然水若与含有机物的围岩(油泥、石油等) 接触,或受到过量的有机物污染,碳氢化合物可以使水中 的硫酸盐还原。 CH4+CaSO4=CaS+CO2↑+2H2O CaS+CO2+H2O=CaCO3↓+H2S
蒸发浓缩作用:在干旱地区,内陆湖和地下水正在经历盐 化作用。蒸发浓缩沉积顺序是Al、Fe、Mn的氢氧化物, Ca、Mg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Na的硫酸盐,Na、 K的氯化物,Ca、Mg的氯化物,最后为硝酸盐。
6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 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 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 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 水长期储存下来,并充满岩层空隙而形成 含水层。 (3) 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7
地下水分类
– 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砂及废石在100亿吨以 上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集体矿 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吨以上,且以每年数亿 吨的速度增长
– 分布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地县境内的铀矿山 目前采掘的废石总量达2.8亿吨,而分布在全国 8个省、13个地县境内的铀水冶厂多年累计排 出的尾砂量达3亿吨
– 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8.8万吨,悬浮 物12.2万吨,重金属18.5吨,挥发酚92.4吨, 氰化物9.8吨,砷4.8吨
– 污水除了使颍河污染外,郑州、平顶山、许昌、 漯河和阜阳等市的市区及河道两岸的地下水遭 受了挥发酚、汞、氰化物、砷、六价铬和重金 属污染
33
34
35
工业废渣
• 资料
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ppt课件
13
• 计算公式:
7
Di (W j R j ) j 1
Di 为DRASTIC指数;Wj 为因子j的权重;Rj 为因子评分。
DRASTIC提供了两组权重系列(见表1): 一组适用于一般条件 下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另一组则是专门为强烈的农业活动区 设计的,也称为农药DRASTIC指数,是一种“特定污染物脆弱性 评价”方法。
松散介质含水层:颗粒大小与渗透性 固结岩石含水层:裂隙与岩溶管道
对于固结岩石含水层,可根据含水层中裂隙和 层面的发育程度进行评分。
如裂隙中等发育的变质岩或火成岩含水层 介质的评分为 3。
但当裂隙非常发育时,为了表示含水层具 有较大污染可能性,应把评分值定为 5。
相反,当变质岩或火成岩中裂隙发育程度 很低,单位给水度很低,评分值可定为 2。
10
“内在污染脆弱性评价” 方法主要包括:
• DRASTIC法 • GOD法 • SEEPAGE法 • AVI评分系统 • SINTACS法 • ISIS法 • EPIK法 • DIVERSITY法等
11
第二节 DRASTIC模型
• 模型简介
DRASTIC模型是1985年由美国水井协会 (NWWA)和美国环境 保护局(EPA) 合作开发的用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的一种方 法,它综合了40多位水文地质学专家的经验。该方法用于 Columbia、Wyoming等40个县区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并 被加拿大、南非等国家采用。
• 土壤介质强烈影响地表入渗的补给量,同时也影响污染物 垂直向包气带运移的能力。
– 细粒沉积物,如淤泥和粘土,可大大降低土壤的渗透性,限制污 染物向下运移。
– 而且在土壤层中污染物可发生过滤、生物降解、吸附和挥发等一 系列过程,这些过程大大削减了污染物向下迁移的量。

第四章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课件

第四章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PPT课件
2、鱼塘尾矿库库址方案 该尾矿库址位于选厂东北方向约500m处,与大采坑相邻,地势较为平坦, 为大面积鱼塘,在东南两侧两面围堤,即形成一定容积的尾矿库。该处可作 为临时尾矿库。见附图4。
四、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
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031′33″— 115020′42″、北纬29040′16″—30015′45″。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 与黄石市相连,西南与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大 冶市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冶市城关西南郊约1.5Km处的大冶湖畔,西距 大冶铜录山铜铁矿1.5Km。新建尾矿库位于大冶湖南部垦区,大冶市石头咀矿 区东北角;库区东临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赵保湖垦区,西接个体小选厂尾 矿库,南靠矿区丘陵带私营球团厂,北依大冶湖防洪堤坝,占地面积170.5亩。
3、地形地貌 大冶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分布是南山北丘东西湖, 南高北低东西平。全市一般海拔高度为120至200米,最高海拔839.9米,最低海 拔11米。地貌为条带状相间的低山丘陵、沉积盆地和火山盆地。拟建场地原始地 貌单元属残丘缓坡与湖积地貌,由于近代人工围湖造田,地形地貌业已改变。库 区为大面积鱼塘及小型尾矿库,除北侧已有的大冶湖河堤地势较高外,其余地段 地形平坦。 4、气候与气象 矿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 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湿43℃,最低气温-11.6℃。历年均降雨量1337.4mm, 最大年降雨量2180mm,最大日降雨量216.1mm,最大月降雨量383.7mm,最长连 续降雨天数为14天,降水量325.9mm。年平均风速为2.2m/s,主导风向为东风。 静风频率为30.1%。 5、水文地质 大冶湖为库区附近最大的地表水体,东西长40Km,南北宽1-3Km,流域面积 约1106Km2。大冶湖历年最高洪水位23.13m(1957.7.25),常年平均洪水位 17.13m。大冶湖中心河河床标高13.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地下水污染评价》课件

《地下水污染评价》课件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地球化 学特征,判断污染物的来 源和扩散范围。
地下水污染评价流进行 实地调查,了解污染源 、地形、水文地质等情
况。
数据收集
收集地下水的水位、水 质、气象、土壤等数据

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识别污染源和污
染物特征。
评价报告
根据评价结果编写地下 水污染评价报告,提出
《地下水污染评价 》ppt课件
目 录
• 地下水污染评价概述 •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 地下水污染评价案例分析 •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地下水污染评价概述
地下水污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 因素导致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超 过一定浓度,影响地下水质量和 功能的现象。

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

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科 研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
力。
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和 评估。
制定地下水管理政策法规,明 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 务。
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协调各行业用水需求和保护措 施。
制约经济发展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工农业生产,制约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破坏水资源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地下水 污染会破坏水资源,影响供水安全和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2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与指标
地下水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地下水质量标 准,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
污染指标
分类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地下 水污染可分为无机物污染、有机 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 等。

地下水污染(课堂PPT)

地下水污染(课堂PPT)
无论对于人类还是环境,水中含有硝酸盐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硝酸盐 会转变为容易引发癌症的亚硝酸盐。另外,硝酸盐会在大海和海岸边 催生出大量的海藻。海藻泛滥会导致大量水生动物死亡。
21
地下水源正在我治们理脚下发出哀叹, 解决这场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22
1.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治水理念和 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改革发展。 例如: 电子束辐照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 是一项高新环保技术,对标美国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电子束辐照生物 固体标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建设工作尚属空白。
10
四、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1.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 质不变。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2.间接污染 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 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
11
途径
1.间歇入渗。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 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饲养场、 污灌的地下水、农田
地下水污染
1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2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 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 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 一。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 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 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25
愿我们每个人重视地下水保护
26
23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课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课件

溶解氧
溶解氧是衡量地下水中氧气含 量的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 和水质的影响很大。
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 盐氮
这些是衡量地下水中氮含量的 指标,过高含量的氮会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的应用
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01
通过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为地下水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课件
content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录
• 地下水水质评价概述 •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 • 地下水水质监测 • 地下水水质评价实例 • 地下水水质保护措施
01
地下水水质评价概述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定义
•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评估的过程 ,旨在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判断其是否满足饮用水、工业 用水、农业用水的质量要求,以及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部门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
01
02
03
源头控制
加强工业、农业等污染源 的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 ,从源头上减少地下水污 染。
污染治理与修复
针对已污染的地下水,采 取物理、化学、生物等修 复技术,降低污染物浓度 ,改善水质。
地下水保护规划
制定科学的地下水保护规 划,明确保护目标、任务 和措施,加强执法监督, 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饮用水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可以确 保饮用水源的安全,预防因水质问题 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以评估地下水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 供科学依据。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3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12
放射性污染物
如226Ra、238U、232Th等,这类污染物只在局部地方发现。铀 矿开采和精炼,原子能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等。
生物污染物
细菌和病毒, 地下水中已发现了20多种。多出现在农村
复合污染物,共存污染物
13
二、污染来源
污染来源众多,分类不同
1、按成因: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天然存在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进入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
1
目录
7.1 地下水污染(含义、特征) 7.2 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径 7.3 常见地下水污染 7.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2
7.1 地下水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质量恶化
天然环境下,地下水中某些组分 含量较高,不适宜人类饮用
3
一、地下水污染的含义
关于地下水污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的定义。 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主要集中在:
有机指标 数
年份
114 1979
Hale Waihona Puke 78 207 35 106 88 54 171 5 53 39 1996 2002 1985 2006 1992
96 54 2001
41
氯代烃类:
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和干洗 等现代工业中。

《地下水水质评价》课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课件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地下水是珍贵的水资源之一,对其水质进行评价十析以及注意事项。
简介
重要性和必要性
探讨地下水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水质评价的必要性。
相关概念和指标
介绍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相关概念和评价指标。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多指标综合 评价法
使用多个指标进行 地下水水质评价, 综合考虑各项指标 的重要性。
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结论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
总结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 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推广应用前景和建议
展望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推广应用前景,并提 出相关建议。
某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对某地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分 析其中的水质问题。
注意事项
1 地下水抽取和监测
方法
介绍地下水抽取和监测 的方法,确保评价数据 的准确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 3 评价标准和限值的
确定
分享地下水水质评价中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
探讨地下水水质评价标
优化评价结果。
准和限值的确定方法,
熵权法
通过计算指标的熵 值和权重,进行地 下水水质评价。
灰色关联分 析法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 析指标之间的关联 程度,评价地下水 水质。
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 法,降维处理各项 指标,评价地下水 水质。
水质评价案例分析
1
评价结果分析和改进计划制定
2
分析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结果,制定改 进计划以提高水质。

《地下水污染》课件

《地下水污染》课件
地下储油罐泄漏导致周围地下水污染,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中东地区农药超标
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地下水中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环境和健康问题。
重金属工业污染
某地区金属厂放置废水直接进入地下水,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结论和建议
• 加强监测与评估,提高地下水预警能力 • 加强污染源治理和管理 • 增加公众意识,鼓励环境保护行动 •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被污染物质污染,影响水质和健康的现象。它是当今 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一环。
地下水污染的定义
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被污染物质污染,导致水质超过可接受范围,威胁人 类生活和生态环境。
地下水污染主要类型
1 有机物污染
例如: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物
3 微生物污染
例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2 无机物污染
例如:重金属、化肥和工业废物
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来源
工业排放
工厂废水和废弃物对地下水有很 大影响。
农业活动
农药和化肥从农田渗入地下水。
石油污染
地下储油罐泄漏会导致地下水污 染。
地下水污染的影响与后果
健康影响
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可能导致 健康问题,如中毒和传染病。
生态破坏
地下水污染对水生生物和生态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和失衡。
经济损失
修复受损的地下水源和处理地 下水污染相关费用高昂。
预防与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1
监测与评估
通过监测地下水质量和评估风险,及早发现潜在的污染源
2
源头治理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如工厂污水处理和农业管理
3
修复与恢复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来修复受污染的地下水区域
案例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O(△t2+△x2)
14
最新课件
2004-11-11
有限元法(FDM)
基本思想
把研究区域剖分为有限个子区域 在每个子区域上用某种插值函数来近似
待求解的未知函数 得到求解相应偏微分方程的线性代数方
程组
15
最新课件
2004-11-11
有限元法(FDM)
种类
里兹(Ritz)有限单元法
• 基于变分原理,从泛函取极小的变分问题 出发进行离散化的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
类比法
由于污染物的迁移除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特征外,还取决 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
环境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的相似性决定了其污染影 响的可比性
在查明相似工程项目及其所处地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和地球化学基础上,通过量化处理,即可对拟建项目的 环境影响范围、大小做出评估
差分方程的 相容性、收敛性、稳定性
收敛性
• 指差分方程的解,即当步长△t、△x→0时收敛于 原偏微分方程的解
稳定性
• 差分方程的求解是以步进方式进行的,在逐步推进 的过程中,误差也逐步积累
• 若这种误差积累保持有界,则差分方程是稳定的; 若这种误差积累无界,则差分方程是不稳定的
13
最新课件
2004-11-11
Green第二公式:
26
(u vv u)dx d (u y n vv n u)ds
最新课件
2004-11-11
边界元法(BEM) 若M与M0重合,G在M0点
产生的奇异性,不能应用
基本关系
若取
u C v lnrM0M G
Green第二公式。为此, 可做一个以M0为圆心,ε 为半径的园,把M0包围起 来,余下的区域使用第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内梅罗指数
P
Pi
2 max
1 n
n
2
Pi
i1
2
(Pi)max—各项污染指标 中污染指数的最大值
2. 几何平均型指数
P
Pi
max
1 n
n i1
Pi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三、双综合污染指数法
计算公式:
综合污染指
数的方差
P
P2
m
i1 m
Cmin 0i
C0i、C0imax分 别为污染物i 在地下水中允 许值区间的中 值和该污染物 评价标准允许 最高浓度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叠加型
二、单综合污染指数法1 均值型
极值型
(一)叠加型综合污染指数(反映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污染程度)
1. 简单叠加型指数(适用危害程度较接近的污染物)
1. 均权平均型指数
P1
n
n i1
Pi 1n
n i1
Ci C0i
P—综合污染指数; n—参加评价污染物 的个数。
2. 加权平均型指数
P1nin1WiPi 1nin1Wi C C0ii
Wi——第i 种污染 物的权重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二、单综合污染指数法
(三)极值型综合污染指数(解决个别污染物超标过高情况)1
精选PPT
§1 概 述
1、选择评价因子:
污染物种类繁多,无需对所有成分都评价
根据污染源评价结果,选择分布范围广、对人体健康 或地下水利用功能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或选择地下水 中接近或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有害组分作 为评价因子
如从人体健康考虑,常选:
氮的化合物(NO3-, NO2-, NH4+); 氰化物; 重金属(铅, 铬, 镉, 汞, 砷); 有机污染物(农药,酚类,氯代烃、苯系物等)
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
分项污染指数计算 单综合污染指数法 双综合污染指数法 分类综合污染指数法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一、分项污染指数 Pi
——第i 种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实测浓度与评价标准的允许值之比。
其表征单一污染物对地下水产生等效影响的程度, Pi 越大,该
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越高。有三种计算方法:
i1
Pi Wi
Pi P
相当一部分检出值超标,超 标倍数<3
各种 用途 各类 用水 渔业 工业
灌溉
不适
VI 严重污染 较V级更差
超标倍数>3
不适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1 概 述
4、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或建立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一定 的计算对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出地 下水污染评价的结论。 评价方法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1 概 述
2、确定评价标准
地下水污染指人为造成的污染,属次生污染,应选用 地区环境本底值为评价标准; 本底值的确定:
地下水环境本底值:本区内未受污染地段的地下水化学组分 含量均值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相对清洁区监测得到 的地下水各种组分的质量参数的统计平均值 对照值:未被污染、水文地质条件与本区相似的地下水背景 值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通过评价,可确定地下 水污染范围和程度,找 出主要污染因子,寻找 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 从而为制定防治地下水 污染规划与提出控制污 染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概述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精选PPT
1
§1 概 述
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污染源对地下水产生的实际污
染效应的评价。
评价目的——论证地下水污染程度,为污染治理提供
P
n i1
Pi
n
i1
Ci C0i
P—综合污染指数; n—参加评价污染物 的个数。
2. 加权叠加型指数2 (适用危害程度不同的污染物)
Pin1WiPi in1Wi CC0ii
Wi——第i 种污染 物的权重
第七章 地下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染评价
精选PPT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二、单综合污染指数法
(二)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解决评价因子数不同的问题)1
依据。
按时间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 现状评价:根据近期环境监测资料,对调查区的地
下水污染现状的评价;
预测评价:根据调查区经济发展规划,预测该区地
下水污染变化情况,据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1 概 述
地下水污染评价程序(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查明条件、污染源,污染途径,影响因素
监测及实验:依据精度布设监测孔,获取各种污染组分的测试 数据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选择评价因子 确定评价标准
构建研究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阶段——系统评价
选择评价模型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污染程度的分级
第四阶段——系统调控
根据区域环境目标,制订地下水保护规划,提出污染治理措施, 编写地下水污染评价报告书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1 概 述
3、地下水污染程度分级:
根据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检出情况将污染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级别 名 称
特征
分级依据
适用
I 未污染 II 微污染 III 轻污染 IV 中污染 V 重污染
水质感官性状优良,水体自净 作用好,长期饮用无有害影响
感官性状无或微变,水体自净 尚好,长期饮用无有害影响
①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随该污染物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时:
Pi
Ci C 0i
Ci、C0i 分别为污 染物i的实测浓度
和评价标准
② 对环境的危害程度随该污染物 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时:
Pi
Ci max Ci max
Ci C0i

污染物的浓度只允许在一定 范围内,过高过低都有害时:
Pi
Ci C0i
Cmax 0i
感官性状微变,有些物质影响 水体自净,经处理后可饮用
感官性状显变,污染物质影响 水体自净,长期饮用慢性中毒
感官性状恶化,水体失去自净 能力,不能饮用
多数项目未检出,个别检出 在标准内,达标倍数< 0.5
检出值均在标准内,个别接 近标准,达标倍数>0.5
个别检出值超标,超标倍数 <1.5
两项检出值超标,超标倍数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系统聚类分析法 灰色聚类分析法 模糊数学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热力学方法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精选PPT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把具有不同量纲的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换算成某统 一量纲的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使其具有可比性, 然后进行数学上的归纳和统计,得出较简单的综合 污染指数,用其代表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