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文标点不可少
三下语文第三课课堂笔记
![三下语文第三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bfdc6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0.png)
三下语文第三课课堂笔记Today in Chinese class, we learned about the third lesson in the "Three Drops of Chinese" series. The lesson focused on the theme of "Respecting Elders and Being Polite." It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of showing respect to our elders and treating others with kindness and courtesy.今天在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三下语文》系列的第三课。
课程的重点是“尊敬长者,有礼貌”,强调了对长辈要尊重,对他人要友善有礼的重要性。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lesson is a young boy named Xiaoming, who learn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polite from his father. Xiaoming's father teaches him to greet elders with a respectful bow and to speak politely to others. Through Xiaoming's experiences, students learn the value of good manners and respect in Chinese culture.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有礼貌的重要性。
小明的父亲教导他尊敬长者,对他人说话要客气。
通过小明的经历,学生们了解了中国文化中礼貌与尊重的价值。
The lesson also touched on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which is central to Confucian beliefs. Filial piety refers to the virtue of respect forone's parents, elders, and ancestors. I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undamental virtues in Chinese cultur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honoring one's roots.课程还涉及了孝道的概念,这是儒家信仰的核心。
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笔记
![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8f9a6f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8.png)
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笔记
第三课的笔记主要内容如下:
本课是一个知识启蒙课。
课文讲述了一个大雨天小猫迷了路,最终被好心的狗找到家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了解到了在陌生的环境中,应当保持镇静,不乱跑、不乱叫,最好找个可靠的人帮助自己。
在课文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新词汇和短语,如:“迷了路”、“困住了”、“雷声”、“不乱跑”等。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句
型和语法知识,如:“我迷了路了。
”、“你在下雨天跑来跑去
会感冒的。
”等。
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设计课堂小游戏,如让学生跳绳、捉迷藏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节课过后,孩子们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老师还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让学生们继续锻炼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笔记。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课优质课学习使用词典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课优质课学习使用词典](https://img.taocdn.com/s3/m/fa0a7a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4.png)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课优质课学习使用词典在语文教育中,词典作为学习工具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优质课教学,探讨如何正确地使用词典,并分析使用词典在学习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课堂引入在第三课的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本词典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针对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使用词典的目的和意义。
这样能够使学生对使用词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
二、初步认识词典在引入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分发词典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词典的构造与内容。
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词典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谈论词典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词典的基本功能。
三、词典的分类与结构接下来教师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词典,并重点介绍常见的字典和成语词典,让学生了解不同词典的特点和用途。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词典的结构,包括注音、释义、例句等部分。
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词典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四、使用词典的技巧在学习使用词典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使用词典的基本技巧。
比如,在查询字典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部分;使用词典时要注意字典的排列规则,根据字的读音或者笔画来查找等。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使用词典的技巧,提高效率。
五、使用词典的价值与意义使用词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查找生字的意义和读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使用词典,学生可以自主进行词汇的积累和应用,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使用词典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的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使用词典的乐趣和实用性。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词典速查比赛,让学生通过比拼的方式提高词典的使用效率;或者设计填表游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熟练应用词典等。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生字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生字](https://img.taocdn.com/s3/m/1b11ff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3.png)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生字》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看看四年级语文第三课的生字。
比如说“巢”这个字,上面是个“巛”,就像小鸟的家有个屋顶,下面是个“果”,想象一下小鸟在窝里吃着果子,是不是很有趣呀?
还有“苇”字,是“草字头”加上一个“韦”,就好像是河边那些长长的芦苇草。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巢”字,问大家怎么记住它。
有个同学说:“小鸟在窝里吃果子,就是‘巢’。
”大家都笑了,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努力记住这些生字哟!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生字》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看看四年级语文第三课的生字。
“霸”字是不是看起来很威风呀?上面的“雨”字头,就像是天空中的乌云,下面的“革”和“月”,好像一个强大的人带着武器和力量。
“罗”字呢,就像一张大大的网,能网住很多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做作业,我把“霸”字写错了,老师让我多写几遍,我认真地写呀写,终于记住了。
还有一次,我看到天上有很多鸟,就想到了“罗”字,好像那些鸟都被天空这张网给罩住了。
小朋友们,生字虽然有点难,但是咱们多想想办法就能记住啦!。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03e49f6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5.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诵(sòng):背诵、诵读。
例如“我们要经常诵读古诗。
”- 例(lì):例子、例题。
如“这个例题很有代表性。
”- 圈(quān、juàn):在文中读quān,圆圈;另一个读音juàn,如羊圈。
- 段(duàn):段落、线段。
“这篇文章有好几个段落。
”- 挨(ái):挨打、挨饿。
表示遭受的意思。
- 糊(hú):糊涂。
“他有时候很糊涂。
”2. 会写的字。
- 背:bèi(后背)、bēi(背包)。
书写时注意上半部分的“北”字笔顺。
- 诵:左右结构,右边是“甬”,要写得紧凑些。
- 例:左边单人旁,右边“列”,“列”字的横画较多,要注意间距。
- 圈:全包围结构,中间部分要写得匀称。
- 段:左边部分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殳”的捺要舒展。
- 练:左右结构,左边绞丝旁,右边“柬”,不要写成“东”。
- 糊:左中右结构,笔画较多,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 涂:左右结构,右边“余”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 呆:上下结构,上面“口”要写得扁平,下面“木”的横要长。
- 戒:半包围结构,戈字旁的斜钩要写得长而有力。
- 厉: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万”字,横画要写得长些。
- 楚:上下结构,上面“林”,下面“疋”,注意笔画顺序。
3. 多音字。
- 挨:āi(挨近)、ái(挨打)。
- 圈:quān(圈画)、juàn(猪圈)、juān(圈起来)。
4. 词语理解。
-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如“他照例每天早上跑步。
”-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摇头晃脑:脑袋摇来摇去。
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二、课文内容。
1. 文章主旨。
初级汉语 第三课 标点的妙用
![初级汉语 第三课 标点的妙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4e7e8e8762caaedd33d4ca.png)
丢面子 diū miàn zǐ
• 基本解释:丧失体面,出丑。(丢脸) • 造句 老师今天批评我了,我觉得很丢面子。 下学期有考试,如果不及格就丢面子了。 今天我没有做作业,老师批评我了,我觉 得很丢面子。 他是一个经常丢面子的人。
如此 rú cǐ
• 基本解释:这样,那样 • 例句: 1、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2、他是如此不听话,让人很生气。
盛情
shèng qí ng
• 基本解释:深厚的情谊 • 组词:盛情难却(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
• 例句: 朋友们再三邀请,因盛情难却,只好去了。
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ú dé
例句: 1、儿子问爸爸,你怎 么长得不像我呀!妈妈 长得像我!让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哭笑 不得。
如何
rú hé
• 基本解释:怎么样
• 例句: 1、不论我如何解释,他都不听。 2、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给段落加标点
19世纪德国的冯达诺在当编辑时曾收到 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几首诗还有一封信 欣赏写着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 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就给那个青年 退了稿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
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练习二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丢面子
2、告辞
3、趁
4、故意 5、难免 6、正当……的时候
给句子加标点,注意加上不同标点后的 不同意义
1、是 我
2、他 赢 了 3、我 知 道 他 不 知 道 4、男 人 离 开 了 女 人 可 怎 么 活 啊 5、奶 奶 亲 了 我 姐 姐 也 亲 了 我 6、无 鸡 鸭 亦 可 无 鱼 肉 亦 可 青 菜 一 碟 足 矣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第3课 中文标点不可少
![第3课 中文标点不可少](https://img.taocdn.com/s3/m/f3b47ca7960590c69ec376b1.png)
课题:第3课中文标点不可少一、教材分析:标点符号的输入是中文输入法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和英文标点一样,中文标点也有键位符和上档符之分,教材先让学生观察键盘并找到键盘上可以直接输入的标点符号。
认识键盘标点符号后,教材让学生打开“记事本”分别在英文和中文状态下单键输入标点。
通过在“记事本”软件中的体验,学生已经了解中、英文标点的区别,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教学软件开展单键输入标点的教学。
在用组合键输入上档字符标点时,教材是先让学生在“记事本”软件中体验上档字符的输入,再利用教学软件练习使用上档键输入中文上档标点符号。
在练习环节,教材不是让学生单纯练习标点符号的输入,而是借助教学软件输入文章、古诗、成语故事等,为练习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第2个学期,学生们在第一学期学习了英文及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对标点符号的输入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讲解和梳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
2.学会使用软键盘输入一些其他符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成就感。
四、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五、教学难点:1.掌握中/英文标点符号输入的切换方法。
2.会使用“软键盘”输入更多的符号。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语文第三课1单元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语文第三课1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0a64a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5.png)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语文第三课1单元1.字音、字形、字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掌握其字音、字形和字义至关重要。
在本单元中,有一些字容易读错,如“矛盾”、“完璧归赵”和“渑池”等,学生需要准确发音,避免读错。
此外,还有多音字如“将”、“提”和“磨”,学生应掌握不同音节的意义和用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如“睦”、“姆”和“牧”。
同时,要理解并区分字的不同含义和用法,例如“负”、“绝”和“归”。
2.词汇积累:本单元涉及一系列历史故事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和“渑池会”,学生需要准确记忆和理解这些故事和成语的背景及含义。
此外,还要学习新词汇,包括描述人物品质、行为等方面的词汇,如“勇敢”、“机智”和“忠诚”。
3.句子理解与运用:本单元包含一些复杂句子,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学生需要理解其结构和意义,并尝试模仿造句。
此外,还要学习分析句子中的成分和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以加深对句子意义的理解。
4.段落和篇章理解: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意义。
为此,要学会归纳段落大意和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5.写作技巧:本单元将教授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叙事线索、情节安排、人物描写等。
同时,学生需要练习编写提纲,以提高写作前的构思能力和文章条理性。
6.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
学生需要多加练习,掌握流畅、准确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此外,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礼貌、谦逊等。
7.文学鉴赏:学习文学鉴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单元将介绍一些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8.书法练习: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通过学习书法,培养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单元将教授基本的书法技巧,如笔画、结构等。
综上所述,本单元的语文学习重点在于字音、字形、字义、词汇积累、句子理解与运用、段落和篇章理解、写作技巧、口语表达、文学鉴赏和书法练习等方面。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笔记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6efa4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8.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笔记The third lesson in the first grade Chinese textbook is an important one for young students as it introduces them to the concept of family and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这本一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三课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向他们介绍了家庭的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
The lesson typically starts with a short story about a little boy or girl and their family. 这节课通常以一个关于一个小男孩或女孩以及他们家庭的故事开始。
Through this story,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members of a family - such as father,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and siblings.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学会了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 - 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
The lesson also introduces students to common phrases and words used in family settings, such as "爸爸" (father) and "妈妈" (mother). 这节课还向学生介绍了在家庭环境中常用的短语和词语,如“爸爸”和“妈妈”。
This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the roles each member plays in a harmonious family unit. 这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在和谐家庭中所起的作用。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68294f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e.png)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摘要:一、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概述二、课文内容概括1.标题:《小猫钓鱼》2.作者:人教版教材编写组3.内容简介:- 故事背景:农村的河边- 主要角色:小猫、小狗、小鸭、妈妈- 故事情节:- 小猫跟着妈妈去钓鱼- 小猫被河边的蝴蝶吸引,离开钓鱼地点- 小狗和小鸭帮助小猫找回鱼钩和鱼线- 小猫重新开始钓鱼,最终钓到一条大鱼- 妈妈表扬小猫和其他小动物三、课文主题及教育意义1.主题:坚持与毅力2.教育意义:- 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面对困难,要学会互相帮助- 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正文:在我国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名为《小猫钓鱼》的故事。
这篇故事由人教版教材编写组编写,旨在通过寓言的形式,向孩子们传递专心致志、互帮互助和坚持不懈的道理。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农村河边。
在那里,小猫跟着妈妈一起钓鱼。
开始时,小猫认真地观察妈妈钓鱼的方法,并试着模仿。
然而,当河边的蝴蝶翩翩起舞时,小猫被吸引得离开了钓鱼地点。
它追逐着蝴蝶,完全忘记了钓鱼的事。
这一幕被一旁的小狗和小鸭看见了,它们决定帮助小猫找回鱼钩和鱼线。
经过一番努力,小狗和小鸭成功地找回了鱼钩和鱼线,并将其归还给小猫。
重新拿起鱼钩和鱼线的小猫,吸取了教训,决定一心一意地钓鱼。
最终,在妈妈和小狗小鸭的鼓励下,小猫钓到了一条大鱼。
妈妈高兴地表扬了小猫,同时也表扬了小狗和小鸭,称赞他们都是好孩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专心致志,不能被周围的诱惑所干扰。
其次,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学会互相帮助,与身边的人一起克服困难。
最后,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小猫钓鱼》这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教育我们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弟三课
![一年级上册语文弟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425745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0.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知识点一、我会写可kě(许可、可以、可口)东dōnɡ(东方、东北、东家)西xī(西方、西面、西北)二、我会认江jiāng(长江、江水、江北)南nán(江南、南方、南方)采cǎi(采花、采茶、开采)莲lián(莲花、莲叶、白莲)鱼yú(鱼儿、甲鱼、鱼片)北běi(北京、北方、北边)三、多音字间jiān(中间)jiàn(间断)四、易错提示字音:江南(nán lán) 采莲(cǎi lián chǎi lán)字形:注意“可”的笔顺,不要写错。
“西”的第五笔是竖弯。
五、理解词语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采莲:采摘莲子。
何:多么。
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
戏:玩耍,游戏。
本文指鱼在水中游动。
六、句子解析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水乡是采莲蓬的好地方,莲叶多么茂盛啊!2.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七、问题归纳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八、课文主题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蓬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阅读第三课 标点符号-优质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第三课 标点符号-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ce0d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1.png)
八仙过海
小
练习给一段话加标点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
试 间 小河清凌凌的 就像一面透明的
牛 大镜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对着 镜
刀 子 梳妆打扮 并且欣赏着自己美丽的
身影 岸边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在干什
么 它们想看一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无数的小花 红的 黄的 白的 散在
草丛中 美丽极了 几只小鸭子在小
河里排着队游来游去 仿佛在告诉我
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在社会上要尊老爱
幼助人为乐;在家里要尊敬父母爱护弟妹。
4、我们紫微小学创办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了
我们紫薇小学创办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
标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点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破折号:
①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②表示意思的转折。 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 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 —自己的——祖国。”
里就有斗争
一哭一笑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 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 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 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 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 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 了很多钱 。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 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 少,挣了很多钱 。
王勇智斗财主 妙用标点保性命
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第三课
![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50a977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3.png)
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第三课知识点总结一、课文内容与主旨第三课《小青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描述小青蛙的形象和它的生活习性,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本文以明快的节奏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了小青蛙的可爱与机智。
文章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孩子们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情操。
二、生字与词语1. 生字:青:青色,表示颜色,也用来形容年轻、有生机。
如“青春”。
清:清澈、清楚。
如“清水”、“清醒”。
气:气体,也指情绪、态度。
如“空气”、“生气”。
晴:晴朗,指天空无云或少云。
如“晴天”。
情:情感、情绪。
如“心情”、“友情”。
请:请求、邀请。
如“请问”、“请客”。
生:生命,也指出生、活着。
如“生命”、“生存”。
行:行走、行动。
也指行业、行为。
如“行走”、“行为”。
2. 词语:眼睛: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
保护:爱惜并维护,使其不受损害。
事情:事情的经过或实际情况。
生病:身体发生疾病。
如果:假设性的条件,表示在某种条件下会出现某种情况。
到处:各个地方。
捉虫:捕捉昆虫。
跳高:体育项目之一,也是青蛙等动物的常见行为。
唱歌:发出歌唱的声音。
游玩:外出游玩,享受休闲时光。
三、句式与语法1. 比喻句:如“小青蛙,呱呱呱,跳得高,溅水花。
”这句话通过“跳得高,溅水花”的形象比喻,生动描绘了小青蛙的活泼形象。
2. 拟人句:文章中经常采用拟人手法,如“小青蛙,大眼睛,宽嘴巴,绿衣裳,白肚皮,唱起歌,呱呱呱。
”这样的句子,让小青蛙仿佛具有了人的形象和特征,更加生动有趣。
3. 排比句:通过连续使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如“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通过排比的手法,强调了小青蛙对农作物的重要保护作用。
四、课文内容详解《小青蛙》这篇诗歌,以生动有趣的语言,通过对小青蛙外貌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可爱而机智的小动物形象。
诗歌首先描述了小青蛙的大眼睛和宽嘴巴,然后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小青蛙“绿衣裳”和“白肚皮”的形象特征,使其更加可爱。
第3课中文标点符号不可少
![第3课中文标点符号不可少](https://img.taocdn.com/s3/m/3e1a85b16c175f0e7dd13732.png)
2、输入可直接输入的中文标点符号
(1)打开“中文标点符号不可少”软件,按课本要求打开“单键输入标点”,在软件界面中输入相应的英文标点符号。
(2)完成输入后,按【回车键】继续中文标点符号的练习输入。
3、Backspace的使用
2、完成“评一评”。
板书设计
第三课中文标点符号不可少
直接输入标点,。、;‘【】、= -、
组合键输入标点@#¥%……&*()_+{}|:”<>?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看来学生们的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法学的很扎实,今天提高难度,我们来学习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研读课本,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研读课本,自主探究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对比教学,循序渐进
1、数一数可输入的标点符号
(1)刚才的复习中、我们练习了英文的标点符号,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中文标点符号键,数一数,键盘中可输入的中文标点符号建共有几个?
课题
第三课 中文标点不可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掌握中文标点符号语英文标点符号的快速切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中文标点符号软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通过文章练习,熟练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安排有意义的练习内容,熏陶学生思想,教育学生自信、真诚、勇敢。
2、汇报学习成果
说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说说自己学习感受
你掌握了哪些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4)巩固练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5d8a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4.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课文学习指南一、课文标题及作者本课标题为《xxx》,作者是xxx。
二、课文背景及创作背景《xxx》是xxx在xxx时期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对xxx的感受和回忆,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三、生字读音及注释生字读音以下是一些生字的读音示例:(1) xxx:读作xxx,意思是xxx。
(2) xxx:读作xxx,意思是xxx。
(3) xxx:读作xxx,意思是xxx。
(4) xxx:读作xxx,意思是xxx。
(5) xxx:读作xxx,意思是xxx。
(6) xxx:读作xxx,意思是xxx。
生字注释以下是一些生字的注释示例:(1) xxx:形容声音细微或柔和。
(2) xxx:形容颜色鲜艳或明亮。
(3) xxx:形容味道鲜美或芳香。
(4) xxx:形容形态美丽或奇特。
(5) xxx:表示程度、状态、性质等的副词,表示强调或加强语气。
(6) xxx: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的介词,表示时间、空间等的关系。
四、重点词组和成语解释重点词组以下是一些重点词组的示例:(1) xxx:形容非常安静或寂静。
(2) xxx:形容非常热闹或喧闹。
(3) xxx:形容非常优美或动人。
(4) xxx:形容非常可爱或迷人。
(5) xxx:形容非常可贵或宝贵。
成语解释以下是一些成语的解释示例:(1) 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 别具一格:比喻事物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不同于一般的事物。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b0a96f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0.png)
四年级语文第三课学习指导一、课文主题和结构本课的主题为“节日”,通过对节日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
课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节日的起源、节日的习俗和节日的意义。
在结构上,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节日的内涵。
二、生字和词汇学习在本课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生字包括:节、日、庆、习俗、意义等。
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新的词汇,如:团圆、拜年、舞龙舞狮等。
在学习生字和词汇时,可以采用造句、组词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三、重要句子和段落解析以下是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和段落,需要进行深入的解析:1.“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句话点明了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了它的历史悠久。
2.“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这句话列举了春节期间的一些传统习俗,表现了春节的文化内涵。
3.“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在这一天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这句话介绍了元宵节的习俗,使读者对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语文知识点和语言技能在本课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语文知识点和语言技能: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2.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汇;3.学会如何解析句子和段落;4.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5.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课文理解和问题解答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以下问题:1.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习俗?2.本课的主题是“节日”,文章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节日的意义?3.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它被视为最重要的节日?。
四年级汉语课件第三课
![四年级汉语课件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c2118a0176c66137ee0619f5.png)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今天,阿米娜老师——(带着 戴 着)一顶漂亮的帽子来到学校。 假期,我们有两次————(返 回 返校)日。 我们在门口看见了李小娜。感到 十分————(不幸 意外)。
• 用制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 这么大的雨,同学们都按时来了,——— —————。(意外) • 他提的意见不合理,———————(接 受) • 同学们都紧张地学习,他—————。 (似乎) • 一路上,——————。(几乎) • 他今天出色的表演,——————。(引 起)
授课老师:吾尔尼沙
课文主要内容:
本课讲述的是一个患病的小姑 娘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 爱护的故事。认真阅读课文, 我们知道海伦老师采用了什么 办法,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会关 心和帮助他人。
• 字词练习
• 比一比,再组词。
• 尺( ) • 迟( ) 则( ) 恨( ) 悉( ) 测( ) 根( ) 彩( )
• •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我”一出生就是个有残疾的孩子。() 2,“我”认为只有家人会爱“我”,喜欢 “我”。()
• • •
3,二年级时,“我”的左眼也听不见了。( )
每次“耳语测试”“我”都能顺利过关。( ) 伦纳德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
Hale Waihona Puke •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 1,“我”喜欢伦纳德老师的原因是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每次“耳语测试”“我”都是怎么 做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改变“我”对人生看法的是哪句话? 如何理解这句话。
句子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中文标点不可少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电脑的运用已较熟练,但对于文字的处理方法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会而不精,懂而不熟,没有较踏实的态度与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其重要性,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另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了解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及意义,有了认知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操作技能上。
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来让学生通过电脑输入标点促进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技能性目标】
1.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
2.学会使用软键盘输入一些其他符号。
【情感性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成就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中/英文标点符号输入的切换方法;
2.会使用“软键盘”输入更多的符号。
设计思想:
1.情境创设。
教学中我力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我将新教材里出现的两个鼠标宝宝命名为“咪尼”和“咪宝”,通过这两个卡通形象的对话和活动将本课的学习任务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喜学乐学,在“咪尼”、“咪宝”的陪伴下主动探究新知。
2.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新知,巩固技能;在重难点教学上,我运用课件形象地演示键位组合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容易观察,便于理解。
3.练习设计。
本课的练习设计迁移融合了语文、英语学科知识,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更体现了其人文性、创新性。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