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大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9
《宏观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9题目:《宏观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9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B. 全球经济关系C. 全国经济关系D. 大量个体经济单位总体经济行为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
A. 供求关系B. 外部性C. 边际效用递减D. 稀缺性3. GDP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B. 净国内生产价值C. 总消费支出D. 总投资支出4. 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资本市场B. 劳动力市场C. 商品市场D. 土地市场5. 当利率上升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降低投资意愿B. 提高投资回报率C. 增加借贷成本D. 减少企业利润二、判断题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策略和决策过程。
()2.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适用于宏观经济学分析。
()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个体经济单位的生产和消费行为。
()4. 通货膨胀对物价水平是有利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5. 利率上升会对消费产生积极影响,激发人们更多购买欲望和能力。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体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对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包括国民收入、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
而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市场等)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研究供求关系、边际效用等微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
宏观经济学的总体经济情况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加以总结和归纳得出的,而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理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有效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 解释宏观经济学中的GDP概念,并描述其计算方法。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经济行为B. 家庭经济行为C. 企业经济行为D. 总体经济行为答案:D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A.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B.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C.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投资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D.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答案:A3.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购买力下降C. 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升D. 失业率上升答案:C4.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A. 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B.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C. 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D. 财政收入和货币政策答案:C5.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A. 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B. 利率和汇率C. 利率和财政支出D. 公开市场操作和汇率答案:A6.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A.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B.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C.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D. 通货膨胀率的下降答案:B7.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衰退、萧条、复苏、繁荣C.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D. 萧条、复苏、衰退、繁荣答案:A8. 失业率是指:A. 劳动力总数中未就业人数的比例B. 劳动力总数中就业人数的比例C. 劳动力总数中长期失业人数的比例D. 劳动力总数中短期失业人数的比例答案:A9. 贸易顺差是指:A. 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B. 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C. 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D. 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差额答案:A10.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明:A. 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增加B. 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C. 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减少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包括:A. 消费B. 投资C. 政府购买D. 净出口答案:ABCD2. 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包括:A. 货币供应量B. 劳动力成本C. 原材料价格D. 消费者预期答案:ABCD3.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A. 税收B. 政府支出C. 转移支付D. 利率答案:ABC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A. 利率渠道B. 信贷渠道C. 货币供应量渠道D. 汇率渠道答案:ABCD5. 经济衰退的特征包括:A.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B. 失业率上升C. 通货膨胀率下降D. 企业利润下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答案(国民收入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 C、In、S、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NP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 C、S、G、和 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DP3.一国的 GDP 和 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GDP 包括()。
A.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 B.固定资本消费C.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支出4.在哪种情况下,GDP 会等于 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 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 D.个人税收为零时5.假定李强支付 1000 元给王刚,则()。
A.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 1000 元B.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 D.只计算中间产品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GDP 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8.刘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A.不计算在 GDP 之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9.可以将哪几项加总求得 GDP?()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B.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消费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工资和租金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进口10.净出口是指()。
《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常用指标。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计算 GDP 有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
支出法是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收入角度来计算,如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生产法是从生产的各个环节计算增加值的总和。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生产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劳动力的增加、资本的积累、技术进步等。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在长期中,经济会达到稳态,此时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不再变化。
而内生增长理论则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研发投入、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实现。
通货膨胀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
它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扭曲资源配置、影响收入分配等。
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因素等。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通常会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
失业率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技能和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周期性失业则与经济周期有关,是经济衰退时产生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D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下面哪一项不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C )A. 小王买了两公斤苹果B. 某同学去理发店理发C. 老赵在市场上买了一辆二手车D. 灯具厂工人制作了100个台灯2.按照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下面哪一项应该包括在内:( A )A. 工资薪金B. 进口C. 私人总投资D. 政府购买3.如果某个国家在某一年的有关经济指标为(单位:亿美元):(1)个人消费支出4000;(2)工资薪金3700;(3)私人总投资1100;(4)政府购买支出2050;(5)出口240;(6)政府转移支付500;(7)进口210。
按照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为: ( A )A. 7180B. 7390C. 7680D. 71504.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是总收入等于: ( C )A. 实际总支出B. 计划总支出C. 实际投资D. 计划投资5.已知某个经济社会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
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购买支出:( C )A. 500亿美元B. 50亿美元C. 100亿美元D. 10亿美元6.在因价格粘性而出现的需求约束均衡中,国民收入取决于:( B )A.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B. 总需求C. 总供给D. 不确定7.表示国际收支平衡的曲线是:( D )A. IS曲线B. LM曲线C. AD曲线D. BP曲线8.假定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没有现金流出,已知法定准备率是10%,如果银行体系吸收了20万美元新存款,则货币供给量将增加: ( C )A. 180万美元B. 500万美元C. 200万美元D.800万美元9.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 C )A. 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增加B. 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减少C. 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增加D. 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减少10.经济开始出现产品滞销、价格下降、失业增加和产量减少等现象时,这是经济周期的以下阶段:( D )A. 萧条B. 繁荣C. 复苏D. 衰退11.用产品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下面哪一项包括在国民收入中:( B )A. 税收B. 政府购买C. 地租D. 工资12.国民生产净值不包括:( B )A. 间接税B. 折旧C. 企业留利D.社会保险税13.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意味着投资是:( B )A. 净投资B. 自发投资C. 引致投资D. 总投资14.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下,如果投资增加,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将:( A )A. 均上升B. 均下降C. 均不变D.有升有降15.某居民预料债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这种行为是出于:( C )A. 预防动机B. 交易动机C. 投机动机D. 投资动机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各种注入量和漏出量的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答 1.注入包括投资、政府购买、出口等变量,注入量变化会使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
《宏观经济学》作业(整理Word版)
共四大题作业ID: 95799一、选择题:1.以下是解释实际工资粘性的理论有:()(第七章)P280A. A. 效率工资论B. B.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C. C. 长期合同理论D. D. 隐性合同论2.自然失业率在计算过程中应包括()(第六章)P258A. A. 周期性失业B. B. 摩擦性失业C. C. 结构性失业D. D. 非自愿失业3.以下属于财政政策的是()(第五章)P202A. A. 收入政策B. B. 支出政策C. C. 银行加息D. D. 投资津贴政策4.以下哪些是属于经济波动根源中的政策变量()(第三章)P109A. A. 政府购买支出B. B. 转移支付C. C. 自发税收D. D. 税率5.以下各项中哪些是宏观经济目标()(第一章)PA. A. 经济增长B. B. 物价稳定C. C. 充分就业D. D. 国际收支平衡二、简答题:6.在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情况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各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配合。
上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 9210 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 13600 亿元。
截至 6 月末,央行票据余额约为 2.4 万亿元。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在国际收支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的背景下,为把好流动性总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2011 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银行体系多余动性的功能,分别于 1 月 20 日、 2 月 24 日、3 月 25 日、 4 月 21、 5 月 18 日和 6 月 20 日 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率各 0.5 个百分点,累计上调 3 个百分点。
2011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 2 月 9 日、 4 月 6 日和 7 月 7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率由 2.75% 提高到 3.50% ,累计上调 0.75 个百分点;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 5.81% 提高到 6.56% ,累计上调 0.75 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老师常常会布置一些作业来检验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而对于这些作业,学生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和解答。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宏观经济学作业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请解释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并简要说明如何计算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居民和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计算GDP的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根据各个产业和部门的生产总值来计算GDP。
通过统计各个产业和部门的产出价值,然后将它们加总即可得到GDP。
收入法是根据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来计算GDP。
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通过统计这些收入的总和,就可以得到GDP。
支出法是根据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支出来计算GDP。
支出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通过统计这些支出的总和,就可以得到GDP。
第二题:请解释什么是通货膨胀?并简要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货币失去购买力,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这会减少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
其次,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物价上涨,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对投资产生影响。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对未来的物价走势感到不确定,从而减少了对投资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最后,通货膨胀还会对固定收入者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物价上涨,固定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会下降,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宏观经济学习题(必作)第⼀章:1.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3.试说明宏观经济学是怎样运⽤总量分析⽅法的。
4.古典经济学家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经济观点?5.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思想?6.凯恩斯⾰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8.宏观经济学进⼀步发展呈现出哪些重要趋势?第⼆章1.名词解释:流量存量 GDP GNP NDP PDI PI 国民收⼊⽀出法收⼊法GDP缩减指数真实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失业⾃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潜在GDP 奥肯定律2.国民收⼊核算指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纠正?3.分别绘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循环图并加以说明。
4.物价和就业⽔平的衡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应如何加以运⽤?5.已知某国有如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1 866.6,企业利息⽀付264.9,间接税266.3,个⼈租⾦收⼊34.1,公司利润164.8,⾮公司业主收⼊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个⼈所得税402.1,消费者⽀付的利息64.4,政府⽀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付374.5,个⼈消费⽀出1 991.9。
分别计算国民收⼊、国内⽣产净值、国内⽣产总值、个⼈收⼊、个⼈可⽀配收⼊和个⼈储蓄。
6.假定国内⽣产总值是5 000,个⼈可⽀配收⼊是4 100,政府预算⾚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出7.设⼀经济社会⽣产五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
产品 1990年的产量 1990年的价格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以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产总值;(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产总值缩减指数。
宏观经济学 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宏观作业一如何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公式中的各项?答:两部门:两部门指家庭和企业.总需求AD=C+I,其中AD为总需求,C为家庭消费支出,I为企业投资。
总供给AS=C+S,其中AS为总供给,C为家庭消费,S为家庭储蓄三部门:三部门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总需求AD=C+I+G,其中AD为总需求,C为家庭消费支出,I为企业投资,G为政府购买支出。
总供给AS=C+S+T,其中AS为总供给,C为家庭消费,S为家庭储蓄,T为税收。
四部门:四部门指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总需求AD=C+I+G+X-M,AD为总需求,C为家庭消费支出,I为企业投资,G为政府购买支出,X-M为国外净支出。
总供给AS=C+S+T,其中AS为总供给,C为家庭消费,S为家庭储蓄,T为税收。
宏观作业二凯恩斯认为哪些原因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其措施有哪些?答:1.原因:(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经济危机根源之一)(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3)人们具有“流动偏好”的心理。
2.措施:赤字财政预算;适度通货膨胀;福利措施宏观综合作业论述I S-LM模型。
要包括:各条线的来历、含义;1.IS线的来历与相关图形中各条线的含义答:来历:IS曲线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一条曲线,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IS代表储蓄和投资的均衡。
假设市场利率是r1,对应唯一的I1被确定,经过45度线折射,S1被确定,唯一的Y1被确定,Y1和r1的交点得到A3,实现了I1=S1,同理可得B3,连接得到IS曲线AB线:I=I(r),r代表利率,随着r的增加,投资介入的成本增加,故I减小,故为一条斜向右下方的曲线。
A 1B1线:是一条45度斜线,使得I=SA 2B2线:S=Y-C(Y),Y是人均收入,S是储蓄率,C是消费。
A 3B3线:I(r)=Y-C(Y),即为IS曲线,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从而减少总支出,最终导致均衡的收入水平下降,所以IS曲线是下斜的。
宏观经济学作业(最终版)
宏观经济学1. 要求: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慎交作业,责任自负。
下列各项,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
(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批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标准答案:B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国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确定标准答案:B3. 假定某国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是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A. 500亿元B. 50亿元C. 10亿元D. 30亿元标准答案:B4.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MPC为0.8,税收为定量税,则以下措施中使收入水平降低最多的是()。
A. 增加税收100B. 增加税收100,同时设法使MPC上升到0.85C. 减少政府购买100D. 减少转移支付50,同时设法使MPC上升到0.9标准答案:B5.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A. 右移10亿美元B. 左移10亿美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标准答案:C6. 假设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标准答案:A7.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区域中,则表示()(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标准答案:A8. 中央银行精确度最高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3.资本边际效率;4.自动稳定器;5.AS曲线;6.J曲线效应;7.经济增长;8.通货膨胀;9.国内生产总值,10.乘数;11.IS曲线;12.挤出效应;13.利率效应;14.马歇尔—勒纳条件;15.经济周期;16.消费价格指数(CPI);17.国民生产净值;18.流动偏好陷阱;19.LM曲线;20.AD曲线;21.实际余额效应件;22.BP曲线;23.黄金分割律;24.菲利普斯曲线;25.最终产品;26.中间产品;27.均衡收入;28.消费函数;29.流动偏好;30.财政政策;31.货币政策;32.法定准备率;33.贴现率;34.公开市场业务;35.绝对优势;36.比较优势;37.汇率;38.净出口函数;39.不稳定原理;40.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2.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4.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B.受影响,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C.下降D.上升5.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8.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第一套
:4.0一单选题1. 厂商进出行业难度最大的市场类型是()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市场D.垄断市场4.0:0.0: B.垄断竞争市场标准答案: D.垄断市场2. 政府支出的减少使 IS曲线()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保持不动D. 斜率变化4.0:0.0: C. 保持不动标准答案: A. 向左移动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可分为( )A.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个部分B.商品贸易、劳务贸易和其它收入三个部分C.投资收入和转移支付两个部分D.商品贸易和劳务贸易两个部分4.0:0.0: B.商品贸易、劳务贸易和其它收入三个部分标准答案: D.商品贸易和劳务贸易两个部分4.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量(M),市场利息率(i)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下述的哪一种联系?a、M的减少将降低i,并因此导致V上升b、M的减少将提高i,并因此导致V上升c、M的增加将提高i,并因此导致V上升d、M的增加将降低i,并因此导致V上升4.0: 4.0:b、M的减少将提高i,并因此导致V上升标准答案:b、M的减少将提高i,并因此导致V上升5.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之间()A.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B.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别C.生产效率上的绝对差别D.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别4.0标准答案: B.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别6.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个别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B.某行业的生产者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个别厂商如何做出产量决策4.0标准答案: C.总体经济活动7. 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4.0标准答案: A.出口减进口8. 在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对国际贸易进行调节的最大国际多边组织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B.世界银行(IBRD)C.世界贸易组织(WTO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0标准答案: C.世界贸易组织(WTO9. 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C.为零D.等于1A.为负B.为正4.0标准答案: A.为负10. 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属于漏出部分的是( )A.政府支出B.出口C.消费D.进口4.0标准答案: D.进口11.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贴现率使得货币供给量()A. 增加和利率提高B. 减少和利率提高C. 增加和利率降低D. 减少和利率降低4.0标准答案: B. 减少和利率提高12. 古典学派认为总需求下降将:a、降低物价水平b、增加物价水平,但降低总产品和就业水平c、降低总产品和就业水平,但物价水平不变d、同时降低物价水平及总产品和就业水平4.0标准答案:b、增加物价水平,但降低总产品和就业水平13. 凯恩斯学派认为“挤出效应”会a、比较小,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而投资需求曲线较陡直b、比较小,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且投资需求曲线较平缓c、比较大,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而投资需求曲线较陡直d、比较大,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陡直,而投资需求曲线较陡直4.0标准答案:a、比较小,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而投资需求曲线较陡直14. 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宏观经济学作业(含答案)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5.62=r t ,税收250=t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答:(1)由方程组 错误!可解得y =1 000(亿美元),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 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投资乘数:k i =11-β=11-0.8=5 政府支出乘数:k g =5(与投资乘数相等)税收乘数:k t =-β1-β=-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kt r =β1-β=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 b =k g +k t =5+(-4)=12.假设某人从25岁开始工作,年收入为50000元,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现在他已经45岁,试求:(1)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解:(1)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
此人的终身收入为5(6025)175YL WL ⨯=⨯-=万元平均每年消费为 175********C ==-万元 则45岁时此人拥有的财富为 万元3125)2545()12355(=-⨯-=WR 把此人45岁看成新的起点,再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后每年的消费为 1255(6045)353854512+⨯-=-万元 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为10.0258545a ==-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函数C aWR cYL =+,可得351250.0255123c =⨯+ 解得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为0.375c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万元,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其每年消费为105(6045) 2.1258545+⨯-=-万元 3.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
宏观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共25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储蓄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使投资或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折现值等于该投资或资本品的价格的贴现率。
预期收益的折现公式为VP=R/(1+r)n,R为预期收益,VP为投资或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折现值(或供给价格),r即为资本边际效率。
4.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转移支付、累进所得税等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5.AS曲线:即总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量之间存在正比例的数量关系。
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J曲线效应: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逆差有一段继续恶化的过程,只有到出口增长率明显大于进口增长率时才能好转;一国货币升值后,贸易顺差有一段继续扩大的过程,只有到出口增长率小于进口增长率时才能扭转。
该时滞长短取决于国内的传导机制和国内市场的完善程度。
7.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
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8.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价格水平偶然的上涨不是通货膨胀;单个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它是指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大作业
成品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对成品油的需求大幅上升,而同期国内成品油供给却很有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建立AD-AS模型分析汽油价格上涨对总供给曲线AS的影响,以及对GDP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以及政府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对付汽油涨价对经济的冲击,对产出、价格和收入会有什么影响,指出当前我国成品油供需现关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潜在危害,并从国家能源战略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成品油供需;AD-AS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引言成品油发生价格变化将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
国家发改委2006年3月30日发出《关于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宣布全国范围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涨300元。
至4月1日,全国各地燃油价格纷纷上调,每公升涨幅在8%-9%之间。
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
一丶假设总需求关系AD不变,使用AD-AS模型分析汽油价格上涨对总供给曲线AS的影响,以及对GDP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建立AD-AS模型,图7和图9表示被成品油直接影响的行业,图8和图10表示非成品油行业或者说是与成品油相互关联的厂业。
假设对成品油需求关系的AD总需求曲线不变时,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成品油价格随之上涨,AS1曲线左移至AS1’,此时市场的价格将从P1*移至P1**。
为了控制成品油价格,在不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前提下,政府有两种选择:(1)强制性地实施管制价格P1*;(2)通过补贴诱使AS’曲线重新恢复至AS曲线。
先考虑第一种情形(图7和图8),政府强制性地规定成品油价格是P1*。
此时,由于石油企业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成品油供给不足、“油荒现象”出现。
在没有政策干预下应该停留在石油行业的资源(Q1*-Q1’)必然转向其他行业,导致其他行业的总供给增加,即图8的AS2曲线移至AS2’,价格从P2*下降至P2**,其他行业的产出从Q2*增加至Q2**。
东北农业大学宏观经济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宏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性 B.有用性 C.无限性 D.稀缺性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A.选择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3.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
A.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C.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4.研究国民经济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5.下列问题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是()。
A.货币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B.企业关于雇用多少工人的决策C.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D.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6.下列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7.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D.政府的经济行为8.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消费者行为理论 B.厂商行为理论 C.价格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B.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C.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D.中央银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量10.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富人的所得税率比穷人高 B.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短期交替关系C.最低工资法引起失业 D.中央银行应该减少货币供给量11.以下内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A.总产出 B.失业 C.国际收支 D.企业利润二、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2.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业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其核心是研究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与波动。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本文将围绕宏观经济学展开,探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政策。
一、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推动因素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指标。
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机会等。
同时,经济增长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等。
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包括投资、创新和人力资本。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它可以促进生产能力的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
创新则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经济竞争力。
人力资本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通过提升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人力资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通货膨胀与其影响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各种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适量的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利润预期、激励投资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通货膨胀可以减轻债务负担。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债务本金相对减少,可以缓解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压力。
此外,通货膨胀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然而,通货膨胀对经济也有不利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其次,通货膨胀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损害企业利润和竞争力。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引发金融不稳定,增加宏观经济风险。
三、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指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周期性、季节性或非周期性的波动。
政府在应对经济波动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经济下行期,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主要研究量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至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研究三个部门、三个市场和三个理论模型而构成的。
因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故不考虑个体经济的差异,只把经济划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三个部门。
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市场活动时,把各种市场归结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即三个市场。
三个理论模型也十分重要:(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仅研究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模型;(2)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在模型(1)中加入货币市场供求关系来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模型;(3)国民收入决定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在模型(2)中再加入劳动市场供求关系来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模型。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总体经济行为。
2.论述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的内容需求管理政策有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通胀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政策。
由于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的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主要来自需求方面,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可以调节需求的政策,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财政政策的工具是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
(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
政府购买支出是一种实质性的政府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并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
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
(2)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也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样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作用于国民收入,但乘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支出。
在总支出不足时,失业会增加,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总需求水平。
(3)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因此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可以通过改变税率、变动税收总量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4)公债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工具。
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它和财政政策一样,也可以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
前者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
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三种主要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说放款利率。
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增加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2)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当中央银行要购买债券时,对债券的市场需求就增加,债券价格会上升,而债券价格的上升,就意味着利率的下降;反之亦然。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如变买进债券为卖出债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加货币供给变为减少货币供给。
(3)变动法定准备率。
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
供给管理政策:指在短期内如何从供给方面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消除较大经济波动带来的失业和通胀。
来自供给管理的政策包括主流凯恩斯主义者的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供给学派的以减税为核心的刺激供给的政策。
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减税政策:收入政策是用来限制垄断企业和工会对物价和工资操纵的一种重要政策,即实行以管制工资一物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
人力政策是用以改进劳动市场状况,消除劳动市场不完全性,以便克服失业和通货腱胀进退两难的困境的政策。
减税政策即降低税收,降低了税收,就会提高资产报酬率,鼓励储蓄和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缓和通货膨胀,并导致消费、产出和就业增加。
3.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常说“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看得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指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现代市场经济成长的过程中,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调配着各种经济资源,但它存在滞后、自发、盲目等弱点,例如公共消费的供给(如各种公共设施)、某些特殊产品的供给(如毒品、枪支),这些活动就不能只靠市场调节,而需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如下: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经济的措施。
②法律手段:制定法规,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
4.对200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出评述2008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1)变动政府支出: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2)加大保障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3)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4)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在经受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国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及时有效。
2009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国内外形势复杂的这一年,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计划,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2010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农产品价格维持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变动税收、推进资源税改革、变动政府转移支付。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积极扩大直接融资。
这一年保持宏观经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景气在稳步复苏。
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发行公债、增加政府投资、变动税收。
稳健的货币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发行债券。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着高通胀的压力以及实现增长的目标,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控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201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发行国债、减少税收。
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供给、变动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2年根据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通胀水平有所降低等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3年依旧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经济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但企业赢利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央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2014-2016年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变动政府支出和国债、减少税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
面对经济危机中骤然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局势,我国迅速调整宏观调控目标,在未来的几年里,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到稳健的货币政策。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在经济危机中避免了巨大的震荡,率先在全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回升,为世界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
5.你选修这门课的收获及对这门课和老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