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药理研究进》PPT课件

合集下载

黄连PPT

黄连PPT

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 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 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 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 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 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 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 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 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 疮。
郑凌云,周祖玉。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四川 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3):452-454
研究表明

吸收、分布、排泄 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肠外给药, 吸收入血后迅速进入 组织, 血浓度不易维持;人类口服0.4g 盐酸小檗碱后3 0分钟血浓度为100μg %(体外杀菌浓度大约为20 mg%), 随后逐渐减少, 即使重复给药, 每4小时0.4g, 血 浓度亦不见增高.在体内, 几乎所有组织均有小檗碱的分 布, 而以心、肾、肺、肝等为最多.它在各组织中贮留的 时间甚为短暂, 24 小时后仅有微量, 主要在体内进行代谢, 也有少部分(6.4%)经肾排出.兔口服后, 亦能吸收, 并 能在血中停留72小时, 尿中亦有排泄, 组织中以心脏中浓 度最高, 胰、肝次之.大鼠口服, 吸收甚微.注射给药, 则 主要进入心、胰、肝、大网膜脂肪;24 小时后仅有胰、 脂肪中仍可查见相当量的小檗碱.仅少量(1%)自尿排 出.
陈仕江,钟国跃,徐金辉;黄连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动态的研究[J];中国 中药杂志;2005年17期
三种黄连成分区别

国产的几种黄连的小檗碱含量略有差 异, 味连5.56%~7.25%,雅连 5.20%~5.32%,云连6.83%~7.69%,但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 不同分析方法条件下, 各种生物碱的 分析结果均有差异。

黄连新ppt课件

黄连新ppt课件

43
[化学成分]
含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甲基黄 连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等;另含木兰碱及 阿魏酸(feruli caid)等。
·
44
·
45
理化鉴定
1、荧光反应,横切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 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2、醇浸液 (1)加稀盐酸1+漂白粉少量,樱红 色 (氧化反应,漂白粉在酸性条件下)
·
64
·
65
·
56
·
57
5、含小檗碱植物分布
毛茛科: 唐松草属 小檗科: 小檗属 十大功劳属
·
58
·
59
·
No Image
60
习题:
1.味连、雅连、云连在来源、产地、性 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 2.黄连的显微化学实验方法及原理是什 么?此方法还可用于哪些中药的鉴定?
·
61
答案:
⑴ 来源及产地: 味连、雅连、云连分别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三
后,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略见焦斑,取出摊晾。
酒炒则引药上行头目,清上焦之火。
4萸黄连 取吴茱萸l公斤加水适量,于药罐中煎取浓汁,
拌润黄连片10公斤,待吸尽,入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
摊晾,可缓解苦寒之性,增强降逆之效。
5猪胆汁炒黄连 经猪胆汁拌炒后入药,功专泻肝胆实火。
6盐水炒黄连 用盐水拌炒后入药,盐水以引药下行,偏
1.草本或藤本。
形 2.单叶常分裂或为复叶,无托叶。
态 特
3.花辐射或两侧对称;多两性;雄蕊和心皮多数,分离,
征 常螺旋状排列,子房上位。
4.聚合瘦果或蓇葖果。

常用清热药黄连的药理研究(中药药理学课件)

常用清热药黄连的药理研究(中药药理学课件)

黄连
• 9.降压
• 小檗碱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重复 给药无耐受性。降压机制是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上α1受体,使 外周阻力降低所致。
• 小檗碱还可通过抗炎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途径抗动脉粥样 硬化。
黄连
• 10.强心 • 对心律的影响以负性频率为主。 • 11.抗心肌缺血 • 12.抗脑缺血 • 13.抗血小板聚集
黄连
• 15.调节胃肠运动 • 对于离体胃肠平滑肌的研究结果较一致,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呈解痉作
用。 • 16.降血糖 • 黄连的降糖作用对正常小鼠,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
鼠均有降糖作用。 • 小檗碱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和或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
糖酵解作用产生的。
黄连
• 17.镇静催眠
中药药理学
黄连
黄连
主要成分是小檗碱 功效: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药理作用
❖1.抗病原体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要 以抗病原体作用为基础。
❖(1)抗菌谱及抗菌机制 黄连及小檗碱具有广谱 抗菌作用。对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沙眼衣 原体等也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 菌。

抗菌机制:①破坏细菌结构;②抑制细菌
黄连使细胞内拓扑异构酶变为导致 DNA链断裂的损伤物质。
• 小檗碱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体现为细胞毒作用。
黄连
• 【现代临床应用】
• 1. 细菌性感染 •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 3. 糖尿病 • 4. 胃炎,胃溃疡 • 5. 血小板聚集
• 小檗碱对非感染性腹泻也有对抗作用,如杭蓖麻油及番泻叶引 起的腹泻。
黄连
• 6.抗炎,解热 • 小檗碱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与其抑制炎症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课件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课件

黄连的化学成分
研究发现,黄连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具有药理活性的是黄连素。此外,黄连中还含有黄连酮、小檗碱等成 分,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药理活性。
黄连素
黄连的最常见成分之一,被广泛 应用于杀死各种病菌,包括肺炎 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
小檗碱
黄连酮
黄连的另一种主要成分,被广泛 应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包括头痛、 关节疼痛等。
3. 刘向宏, 刘宪, 刘存生, 等. 黄连主要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探讨[J]. 急救医学, 2016, 26(10): 1344-1347.
胃肠疾病
黄连可以帮助治疗多种胃肠疾病,例如 胃炎、胃溃疡、肠胃痉挛等。
黄连的未来展望
虽然黄连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和医学界,但仍有许多潜在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研究现状
黄连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但是研究人员仍在探索 其更多的应用和其化学成分。
潜在临床应用
问题和挑战
除了目前广泛的应用,黄连还可 能被用于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降低炎症反应
除了免疫调节,黄连还能够 降低多种炎症反应,减轻各 种疾病的症状。
黄连的临床应用
黄连广泛用于传统中药,也被用于多种临床应用中。
1
肝胆疾病
2
黄连也被广泛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如
胆囊炎、肝炎等。
3
口腔疾病
4
黄连还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如口腔 溃疡、牙龈炎等。
感染性疾病
黄连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预防感染疾病
由于其抗菌作用,黄连也被广泛用于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例如感冒、流感等。
黄连的抗氧化作用
黄连也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是指化合物能够防止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反应。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药理作用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

本文将简要概述黄连的历史、现状,重点阐述黄连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南等地。

自唐代起,黄连就被载入医药典籍,被誉为“药中之王”。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连在抗菌、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逐渐得到证实,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黄连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生物碱类化合物则以小檗碱、黄连碱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黄连中还含有一些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这些化学成分共同赋予了黄连多种药理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开始对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黄连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逐渐发现了黄连中多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

如小檗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炎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黄连碱则具有抗氧化、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者还发现黄连中的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为黄连在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研究者对黄连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逐渐深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黄连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药理作用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备受。

近年来,研究者对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黄连中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连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未来,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黄连的药理作用机制,以期发现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治疗策略,造福人类健康。

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黄连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

黄连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

黄连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黄连是临床常用大宗药材之一,是传统的抗菌抗病毒药物,抗菌谱广。

近年来,随着老药新用的提出,黄连抗癌、降糖等新的药理机制被发现,新功效的黄连制剂及配方将被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标签:黄连;药理作用;有效成分;黄连制剂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目前发现的黄连属植物约有16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我国发现的黄连属植物有6种,分布在西南、中南、华东和台湾等地,其中湖北利川和重庆石柱是黄连的主产地[1]。

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教授创造的“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阴技术”,原创地即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福宝山。

黄连最早记载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2],“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

明目,肠,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久服令人不忘[3]。

一名王连。

生川谷”。

《伤寒论》共载113方,其中使用黄连的有12个,使之成为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4]。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主要功能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心火亢盛、高热神昏、心烦不寐、目赤吞酸、牙痛、消渴及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5]。

黄连作为民族药材应用也很广泛。

藏医用黄连,取其功效“清疫疠热,续筋骨”(《晶珠本草》)。

土家族用黄连治“目赤肿痛、烫伤、痢疾”(《土家族医药学》)。

彝医用黄连,主治小儿腹积、风水疔疮、烫伤、四六风、赤白痢疾(《启谷署》)、驱蛔虫(《造药治病书》)、梅毒(《老王斗彝族医药书》)。

瑶医用黄连,治“高热心烦、衄血吐血、菌痢、肠炎腹泻、目赤肿痛、黄疸型肝炎、口舌生疮、中耳炎、痈疮肿毒”(《中国瑶药学》)。

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治痢以黄连为君。

《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黄连根茎中含有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Berberine,Ber)又名黄连素,为黄连的主要成分,含量约为5%~8%,具有对热不稳定性,有极其广泛的抗菌谱,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金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菌痢、化脓性中耳炎和眼结膜炎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7]。

中药鉴定技术-黄连的鉴定教学课件

中药鉴定技术-黄连的鉴定教学课件
检查:水分不得过14.0%(烘干法);总灰分不得过5.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15.0%。
谢谢您的观看
[传承精华][去伪存真][精益求精]
味连
中药饮片
质地
质硬,断面不整齐。
表面
断面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 或橙黄色,
气味
气微,味极苦。
肆 过
渡 页
显微鉴定
根横切面
这里输入图片 的说明性文本
黄连横切面简图
03

1.鳞叶组织 2.木栓层 3.根迹维管束 4.石细胞 5.韧皮部
6.形成层 7.木质部 8.髓
1 3
粉末特征
1.中柱鞘纤维
黄连的鉴定
传承精华 去伪存真
目录






















来源鉴定
科名:毛茛科植物 入药部位:根及根茎
■叶片卵状三角形,中央裂片 稍呈菱形
黄连
三角叶黄连
云连
■叶片卵形,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
■叶片卵状三角形,中央裂片卵状菱形
贰 过
渡 页
产地与采制
产地
黄连 三角叶黄连
主产于重庆、四川、湖北、陕西等 地,习称味连。
个子药材
形状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
表面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顶 端有少许残茎。
经验鉴别术语
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 桥”, “过桥”较长。
3.云连
个子药材

黄连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就在中医药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使得黄连成为了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黄连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以期为黄连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首先概述了黄连的基本信息,包括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接着重点介绍了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如小檗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文章还对黄连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连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章对黄连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连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黄连的化学成分黄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连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黄连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对黄连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

黄连中主要含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黄连素(berberine)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分之一。

黄连素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等。

黄连还含有黄连碱(coptisine)、巴马汀(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这些成分在黄连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生物碱类成分外,黄连还含有黄酮类、酚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连苷(coptiside)和异黄连苷(isocoptiside)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而酚酸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香草酸(vanillic acid)等则具有抗菌、抗病毒等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黄连中还含有一些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成分,如黄连内酯(berberrubine)和黄连苦苷(berberoside)等。

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

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

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370ChinaPharmacist2003,Vol.6No.6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王秀杰(辽宁铁岭县第一医院112000)关键词黄连药理学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2049X(2003)0620370201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产于四川石柱,云南洪雅、峨嵋等地。

三种黄连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berberineBR),含量高达 3.6%以上。

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2 nine)等。

黄连是一味古老的抗菌药,临床上长期以来用于解中发现的,研究表明,它能明显地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2C)的含量。

勾祥辉[6]用BR0.5gtid饭后口服治疗高血脂症,有效率达90%。

BR。

5热镇痛、抗肠道细菌感染。

降血脂、降血糖、始用于临床,1抗菌消炎、、BRKK[7]。

其降糖作用可能为受体后效应,它可以抑制注射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其作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或促进糖酵解途径实现。

研究还发现,BR对胰岛β细胞有修复作用。

BR的降血糖机制不十分明确,但临床上用黄连素治疗消渴症已历史悠久。

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就记载有用黄连配伍生地治疗消渴症。

现代临床用黄连素片0.4gtid,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且维持时间较长,无副作用。

6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黄连碱及药根碱3种成分。

体外试验,BR对多型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G-菌有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等G+菌也有抑制作用。

其抗菌强度与浓度、配伍有关,低浓度抑菌,高浓度则杀菌。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临床上多用以黄连为主的方剂如香连丸或黄连解毒汤增强杀菌效果。

黄连的PPT

黄连的PPT

• 【理化鉴别】
• 定性检测:1.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水浴加 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 与漂白粉少量,振摇后,溶液显樱红色;另取上清液 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在水浴上蒸 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检查小檗碱)
• 2、黄连粉末 +稀HCL一滴(或30%HNO3) ,置片刻. 镜检 针状结晶 加热 结晶显红色并消失。(小檗碱的 盐酸盐或硝酸盐) • 3、本品甲醇溶液的提取液,与小檗碱及盐酸巴马汀 对照品的混合溶液共薄层展开,紫外光下检视,供试 品色谱在与对照品小檗碱和巴马汀相应的位置上显黄 色荧光斑点。
班级:11临药 学号:1126016 qq15677385213
黄连
Rhizoma Coptidis
别名 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 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 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 连
1.述说黄连的来源、产销、理化鉴别、 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 2.区别味连、雅连、云连的生药性状 及组织构造特征。 3.解释术语:鸡爪黄连、过桥。 4.描述黄连粉末的显微特征。
• 4、味连粉末: ④导 管:网纹或孔纹。 • ⑤淀粉粒:多单粒, 类圆形。 • ⑥木薄壁细胞不易察 见。 • 5、雅连粉末与味连相 似,但石细胞较多, 金黄色。
• 6、云莲的粉末与味连粉 末相似,但无石细胞,无 韧皮纤维
【化学成分】 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
• 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素)-→以盐酸盐的 形式存在。含量在5%~8%,其次为黄连碱, 甲基黄连碱等。 •
雅连
根茎不分枝或少分 枝,有长节间,叶 片稍革质,轮廓三 角形,中央裂片三 角状,卵形。
云莲
植株较小,根茎 单枝,细小,叶 片卵状三角形, 裂片间距稀疏, 花瓣匙形。

中药学_黄连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药学_黄连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药理作用:
奋心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剂量方 抑制心脏;即使再增加剂量,在离体蟾蜍 或猫的心脏上亦无停搏现象。降压与血管 的扩张有关,因为降压的同时,脾、肠、 肾及四肢容积皆有增大,蟾蜍血管灌流及 家兔寓体肾脏灌流,也都证明它能直接扩 张血管。小檗碱的降压作用不受苯海拉明 和利血平化的影响;阿托品可阻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性状鉴别:
珠,着生多数坚硬的细须根及须根痕,有 的表面无横纹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江 枝"或"过桥杆";上部多有褐色鳞片残留, 顶端有未去净的残茎或叶柄。质坚实而硬, 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 射线有裂隙,中央髓部红黄色,偶有空心。 无臭,味极苦,嚼之唾液可染为红黄色。 以条肥壮、连珠形、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药理作用:
菌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情 况,对某种细菌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的。煎 剂即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链霉素、氯霉 素、土霉素抗药后,小檗碱仍有抗菌作用, 也有报告,加用小檗碱可恢复肠道细菌对 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在体外及体内的试验 中,它与链霉素、磺胺对葡萄球菌还显示 有协同作用。小檗碱与磺胺类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原始形态:
④云南黄连
多年生草本。形态与黄连很近似,主要区 别为:根茎较少分枝,节间密。中央裂片 卵状菱形或长菱形,羽状深裂3~6对,小 裂片彼此的距离稀疏。多歧聚伞花序,有 花3~5朵;苞片椭圆形,3深裂或羽状深 裂;花萼卵形或椭圆形,长6~8毫米,宽 2~3毫米;花瓣匙形或卵状匙形,长4.5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连
药理作用:
水煎剂在1.9毫克/毫升时,即有显著作用。 黄连煎剂及硫酸小檗碱在体外及体内均有 抗阿米巴原虫作用,体外试验,其效力相 当于依米丁的1/128,汉防己甲素的1/4; 体内试验相当于汉防己甲素的1/16。此外, 尚有抗滴虫、抗黑热病原虫、抗锥虫、杀 草履虫等作用。由于其作用广泛,有人认 为可作为

黄连的药理研作用究进展

黄连的药理研作用究进展

黄连的药理研作用究进展黄连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姓名:方功学号:211134****班级:中药专硕3班摘要:黄连的有效成分很多,对许多细菌、真菌以及病毒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近年来, 由于老药新用的提出, 黄连抗癌、降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 其中降低血糖、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抗癌作用是黄连药理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黄连;有效成分;药理作用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Coptis dle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的根茎。

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为名贵的常用中药,我国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黄连有效成分及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除了传统的医药价值及使用范围外, 还发现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及新用途,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连这一传统中药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就近年来黄连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有效成分[2]黄连根茎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小檗碱(Berberine,Ber )又名黄连素,为黄连的主要成分,含量约为5 % -8%。

不同的黄连的有效成分也不同, 迄今已得数十种生物碱类成分。

黄连根茎含小檗碱(Berberine) ,表小檗碱(Epiberberine) ,黄连碱(Coptisine) ,甲基黄连碱(Worenine) ,小檗红碱(Berberrubine ),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 ),药根碱(G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e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 acid) ,黄柏酮(0bakunone) ,黄柏内酯( Obakulactone)。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连,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一直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黄连在《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有记载,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等功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为黄连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黄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黄连研究的最新成果,为黄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概述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小檗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多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是黄连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对黄连的药理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黄连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实验证据。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黄连的药理作用机制,也为黄连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将展望黄连研究的未来趋势,探讨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为黄连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也希望能激发更多研究者对黄连的兴趣,推动黄连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黄连的化学成分黄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连独特的药理活性,并在多个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效果。

生物碱类是黄连中最具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其中黄连素(berberine)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碱之一。

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黄连中还含有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也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共同构成了黄连独特的药效。

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连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包括黄连苷、黄连酮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病毒作用
马伏英用柯萨奇B3病毒(CB3V)感染BAL~A/C小鼠建立CB3V心肌炎动物模型, 用黄连、黄芩、栀子及复方制剂对感染鼠进行治疗,表明4种药物均有抗病毒 心肌炎作用。英国学者研究从脱脂的蓖麻子粉和脱脂的黄连粉的混合物中提 取有效成分,含黄连素,不含蓖麻子白蛋白和蓖麻碱为最好,此有效成分具 有抗HIV的抗病毒活性,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创新医学网
概述
•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 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分味连、雅连、云连3个主要品种。主产于重庆石柱者, 称味连,因其根茎多分支,形似鸡爪,故有称为鸡爪连; 主产于四川洪雅和眉山者,称雅连。而味连和雅连统称为 川连;产于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等地者,品质稍次于川 [1] 。三种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 小檗碱(berberine,简称Ber,也叫黄连素),含量高达 3.6%以上。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 (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等。黄连为我 国常用中药之一,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现代药理 研究显示黄连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病毒、增强免疫、 解热、抗溃疡、降血糖、解毒等作用。
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
小檗碱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 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D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 的抑制作用。且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和诱导的血 小板抑制作用最强,其疗效几乎与双嘧达莫合并 阿司匹林相媲美,且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 研究表明,BR在防治脑、心动脉血栓性疾病有十
抗真菌作用
刘强研究表明,黄连具有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药 物作用于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改变其选择性渗透的性质,进而弥散入细胞内, 与核的细胞膜部分磷脂成分结合,导致细胞器消失。
抗寄生虫作用
黄连还有一定的杀寄生虫的作用。对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杨婧等报道黄 连素在体外对对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TV)均有明显的抑制和 杀灭作用。
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使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Glu)大量 增多。Ber可明显抑制Glu诱导的脑细胞C-fos高表 达,抑制Glu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升高。可能是其治 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机制之。何百成等研究结果显 示,黄连总生物碱呈剂量依赖性阻遏铝负荷导致 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跳台潜伏期明显长于模 型组,水迷官寻台时间缩短),明显减少海马神经 元核同缩和神经元丢失;小檗碱和尼莫地平也有类 似黄连总生物碱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黄连总生 物碱对铝负荷致神经冗退行性变有确定的阻遏作 用;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小檗碱。
[17] 研究三黄合 剂(黄芪、黄连、黄芩)对大鼠ADP(二磷酸腺苷)诱 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在体外试验中能抑 制ADP、ADR(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治 疗血小板高聚集率患者的有效率为88.7%,与肠溶 阿司匹林50mg/d的疗效相当。
抗心律失常作用
黄连中的小檗碱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能防治乌头碱、 电刺激及冠状动脉结扎所致的实验动物室性心律失常,并 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临床上用黄连素片治疗各种原因的心 律失常。张永施应用小檗碱1.5~2.0g/d,分3~4次口服, 14d为1疗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22例,总有效率达90%。黄 伟民应用小檗碱治疗经1~6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的顽 固性心律失常,取得比较满意效果。以往研究认为,小檗 碱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功能不应期,使期前冲动不易引 起折返激动并中止折反的持续进行,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 用。谷维素能明显增加Ber口服生物利用度。二者混合制 成的黄谷素口服可对抗大鼠乌头碱、冠脉结扎诱发的心律 失常。黄谷素抑制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是其抗心律失 常机制。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1抗菌作用:陈群等研究中药黄连的提取物为质粒消除剂,用携带R 质粒的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E102株为靶细胞,进行体外R质粒消除作 用的实验研究。发现黄连具有消除大肠杆菌R质粒的作用,经黄连作 用24h,消除率为2.42%;延长作用时间至48h,其消除提高率为22.57%。 细菌丢失的耐药性可表现为单一或两种耐药性的丧失。陈波华等通过 纸片法抑菌实验发现黄连能抑制幽门螺旋菌生长,其效果甚至超过某 些抗菌素。陈芝芸等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常用中药100味进行了体 外抑制幽门螺旋菌的研究,发现黄连等对幽门螺旋菌有高度抑制作用。 李娟等研究表明,黄连有较强的抑幽门螺杆菌作用,但其杀菌作用机 制较为复杂,可能是小檗碱抑制细菌的生长与呼吸,抑制细菌的葡萄 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可能是小檗碱抑制细菌的生长与呼 吸,抑制细菌的葡萄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特别是脱氧反 应,从而杀灭细菌。吴静等研究进一步说明,黄连抑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的作用或许不是依赖某一单一成分的 作用,而是由多种成分互碱、BR均有降血糖作用。对正常小鼠及自发性糖尿 病KK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可能为受体后效应, 它可以抑制注射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其作用通过抑制 糖原异生或促进糖酵解途径实现。研究还发现,BR对胰岛 B细胞有修复作用。BR的降血糖机制不十分明确,但临床 上用黄连素治疗消渴症已历史悠久。叶菲等研究中药黄连 及其复方对实验动物血糖的影响,发现黄连具有较强的降 血糖作用,在治疗消渴病的中药方中选出0.8g/kg黄连与 黄芪、女贞子、麦冬配伍组成新复方,使其仍具有较好的 降血糖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刚果红廓清能力,表 明其可能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 发症的防治可能有一定意义。
• 匡铁吉等研究了黄连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100μg/ml黄连素能杀灭标准株菌群 中的大部分菌细胞,部分存活的菌细胞在匡氏琼 脂斜面上的生长延迟1周以上;30μg/ml黄连素对 所试结核菌标准株无杀灭作用,但对早期生长有 弱抑制作用;3μg/ml黄连素对结核菌标准株H37RV 不但没有抑制作用,还显示出较弱的生长促进作 用。常明向等采用琼脂稀释法对香连丸的抗菌作 用进行了拆方研究,发现单用黄连对金葡萄菌、 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 用,而香连丸煎剂较单用黄连弱。姜广水等通过 实验研究发现黄连水煎液提取物对所实验的两种 牙周致病菌的生长均有强的抑制作用,提示黄连 可用于各型牙周炎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