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类蔬菜

合集下载

茄果类蔬菜栽培

茄果类蔬菜栽培

茄果类蔬菜栽培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辣椒和茄子,在分类学上均属茄科植物。

茄果类蔬菜性喜温暖,不耐寒冷也不耐炎热,温度低于10℃时生长停滞,温度超过35℃,植株容易早衰;主要栽培期间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属于喜光、半耐干燥性蔬菜;幼苗生长缓慢,苗龄较长,要求进行育苗栽培;枝叶茂盛,茎节上也容易生不定根,适合进行再生栽培和扦插栽培;分枝较多,需要整枝打杈;栽培期长,产量高,对养分需求量大,特别是对磷钾肥的需求量比较大。

第一节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六月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等地,属茄科一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1.根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

移栽番茄的主要根群分布在0.3~0.6m的土层中,吸收力强。

生根能力强,较耐移植。

2.茎茎呈半直立性或蔓性,需支架栽培。

分枝能力强,几乎每一节上均能产生分枝,需要整枝。

茎上易生不定根,适合扦插繁殖。

3.叶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叶面上布满银灰色的茸毛。

4.花完全花,小型果品种为总状花序,每花序有花10余朵到几十朵;大型果为聚伞花序,着花5~8朵。

花小,色黄,为合瓣花冠,花药5~9枚,呈圆筒状,围住柱头。

自花授粉,花药成熟后向内纵裂,散出花粉。

个别品种或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雌蕊伸出雄蕊之外,造成异花授粉的机会。

天然杂交率为4%~10%。

番茄花柄上有一明显凹陷圆环,叫“离层”,在环境条件不适时,便形成断带引起落花。

5.果实为多汁浆果,果肉由果皮(中果皮)及胎座(果肉部分)组成,大型果实有心室5~6个,小型果只有2~3个。

优良品种的果肉厚,种子腔小。

果实形状有圆球形、扁圆形、卵圆形、梨形、长圆形、桃形等,颜色有红色、粉红色、橙黄色、黄色等,是区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单果重50~200g,小于70g为小型果,70~200g为中型果,200g以上为大型果。

6.种子种子扁平略呈卵圆形,灰黄色,表面有茸毛。

种子成熟早于果实,一般在授粉后35~40d就有发芽力。

种子发芽力高,发芽年限能保持5~6年,但l~2年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第七章茄果类蔬菜栽培

第七章茄果类蔬菜栽培

生物学特性(4)
1.4 花的类型 番茄、茄子、辣椒均为完全花。 番茄:花为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花序着生节间,花黄色。 有限生长型品种一般主茎生长至6~7片真叶时开始着生第一花
序,以后每隔1~2叶形成一个花序,通常主茎上发生2~4层花
序后,花序下位的侧芽不再抽枝,而发育为一个花序,使植株 封顶。无限生长型品种在主茎生长至 8~10片叶,出现第一花 序,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 1个花序,条件适宜可不断着生花 序开花结果;
交作物,天然杂交率约为10%。
生物学特性(7)
1.5 果实及种子 番茄、茄子、辣椒的果实均为浆果,有圆球形、倒卵圆形、 长圆形、扁圆形等。番茄为多汁浆果,果肉由果皮 ( 中果皮 )及 胎座组织构成,有红色、粉红色、黄色和橙黄色;茄子果实心 室无空腔,胎座特别发达,形成果实的肥嫩海绵组织;有紫色 、暗紫色、赤紫色、白色、绿色、青色等;辣椒果实胎座不发 达,形成较大的空腔,青熟果浅绿色至深绿色,少数为白色、 黄色或绛紫色,生理成熟果转为红色、橙黄色或紫红色。 辣椒种子最大,茄子次之,番茄最小。辣椒种子近方形、扁 平,表面微皱,淡黄色,稍有光泽,千粒重 4.5~ 8.0g;茄子 老熟的种子,为鲜黄色,形状扁平而圆,表面光滑,千粒重 3.5g 左右;番茄种子扁平,表面有灰色茸毛,千粒重 2.7 ~ 3.3g。
果现象。低于10℃,植株停止生长。0℃以下,就会使植株受
到冻害。高于35℃时,又会使植株发生生理障碍,严重时会产 生僵果。辣椒的耐寒性不及番茄,耐热性不及茄子。
生物学特性(13)
光照: 番茄、茄子、辣椒都是喜光作物。番茄的光饱和点为 70klx,一般应保持30~35klx以上。对光周期要求不严,多数 品种属中日性植物。茄子对光照长度和强度的要求较高。如果 光照不足,则花芽分化晚,开花迟,甚至长花柱花减少,中花 柱花和短花柱花增多。辣椒对光照度的要求中等,光饱和点约 为30Klx,补偿点约为1.5klx,较番茄、茄子低。过强的光照 对辣椒生长发育不利,过强的光照还易引起果实日烧病。 水分:番茄根系发达,吸水力强,对水分的要求属于半耐旱蔬菜. 土壤湿度60%~8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以45%~50%为 宜。茄子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对水分的需要量大 。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根系不发达,需经常浇水才能 获得丰产。辣椒的空气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过湿易造 成病害,过干燥则对授粉受精和坐果不利.

蔬菜栽培技术茄果类

蔬菜栽培技术茄果类

蔬菜栽培技术茄果类茄果类蔬菜是一类常见的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等。

它们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希望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茄果类蔬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最好是砂质或壤土。

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二、品种选择茄果类蔬菜有众多品种可选,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栽培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选择时要考虑其抗病性、产量、口感等因素。

三、播种与育苗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6-8小时。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生长。

四、移栽与管理苗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苗高达到10-15厘米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前要提前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移栽和扎根。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植株的生长。

在管理方面,要注意适时施肥、病虫害防治、定时修剪等。

施肥要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进行,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定时修剪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结果。

五、灌溉与保温茄果类蔬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注意及时灌溉。

一般情况下,每天早晨和傍晚各进行一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还要注意保温,可以使用覆盖物或温室等方式,延长蔬菜的生长季节。

六、采收与储存茄果类蔬菜一般在生长期为60-90天左右可以进行采收。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要及时储存,可以进行清洗、分类和包装,然后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茄果类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病虫害、生长不良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喷洒农药、调整施肥量等。

同时要及时观察和处理,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茄果类

茄果类

三、栽培方式与茬口安排 番茄既可露地栽培,亦可进行设施栽培。 露地栽培分为春番茄和秋番茄两大主要茬 口,以春番茄为主。 设施栽培包括塑料大、中拱棚栽培和温 室栽培。 塑料大、中拱棚栽培分为春早熟和秋延 后两个栽培茬次,以春早熟栽培为主。 日光温室栽培 分为秋冬茬,冬春茬和 早春茬三个栽培茬次,以冬春茬为主。
5.梨形番茄变种(var.Pyriforme Alef) 果小,形如洋梨, 2心室,果红或黄色等,生长健壮,叶较小,浓绿色。


(二)品种生长型分类
根据生长型,又可将番茄栽培品种分为有限生长与


1.有限生长类型 植株主茎生长到一定节位花序封顶, 主茎上果穗数增加受到限制。植株较矮,结果比较集中, 为早熟品种。这类品种结果性能好,生长速度快,叶片 光合强度高,生长期较短。如红果中的早丰、早魁,粉 红果中的西粉3号、秦粉2号,黄果中的兰黄1号品种。 2.无限生长类型 主茎顶端着生花序后,不断由侧芽代 替主茎继续生长、结果,不封顶。植株高大,果形大, 多为中晚熟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果实有红、粉红、 黄、白等色。如红果中的天津大红、特罗皮克、西农 72—4、西优15、美国大红、金棚3号等,粉红果中的 强丰、中蔬5号、毛粉802、佳粉15号、双抗2号、东粉 3号、908、金棚1号、中杂9号、中杂101等。
3.水分 番茄根系发达,吸水力强,属于半耐旱性 蔬菜。土壤湿度以60%~8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 45%~55%为宜。 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不同, 发芽期需水多,播种后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80%以上, 幼苗期65%~70%,结果期需水较多,要求土壤相对含 水量75%以上。空气相对温度以50%~65%为宜,如果湿 度大易引起病害。 4.土壤肥料 番茄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土层深 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为宜。pH6~7 为宜。番茄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高,最适宜的土壤含 氧量为10%~15%,当土壤含氧量降到10%以下时,植株 吸收氮、磷、钾量明显下降,根系生长受到抑制,降 至2%时,植株就会枯死。 番茄喜肥、耐肥。生产1吨番茄,需要吸收氮(N) 2.7~3.54千克,磷(P2O5)0.7~0.95千克,钾(K2O) 3.89~5.1千克。

茄果类蔬菜都包括哪些,为什么需要保花保果

茄果类蔬菜都包括哪些,为什么需要保花保果

茄果类蔬菜都包括哪些,为什么需要保花保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茄子、西红柿、辣椒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之一。

由于其产量高,生长供应时间长,经济效益高,在露地及设施蔬菜栽培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茄果类蔬菜在开花结实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落花现象,尤其是冬季棚室栽培,落花现象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所在生产过程中保花保果是重要的技术环节。

为什么需要保花保果
第一,花器构造的缺陷。

在开花时,花器有了缺陷,容易脱落。

这种缺陷可以是花器本来的特性,也可以是在开花过程中,受了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

如茄子的短花柱花,不能进行正常的授粉,就会脱落。

第二,没有授粉或受精。

在正常情况下,茄果类蔬菜的花没有授粉或受精,就易脱落。

有时即使授粉,也可能没有受精而脱落。

经过授粉而没有受精的原因主要是:配子不育、花粉与卵细胞不亲和以及不能正常进行双受精。

第三,胚珠的退化。

胚珠的退化,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由于不适宜的营养条件所引起。

胚珠退化后,子房不能正常膨大,因而脱落。

第一章 茄果类蔬菜

第一章  茄果类蔬菜
第一章 茄果类蔬菜
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Solanaceae)植物中以浆 果作为食用的蔬菜,主要有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n Mill)、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辣椒 [Capsicum frutescens L.(syn. C.annuum L.)],这类蔬 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的发展, 茄果类蔬菜基本上实现了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
的杈,在旺盛结果期,保留它可以,再往上侧 枝理论上不应该要,但要看营养条件,有的不 进行整枝了。摘心,生产上一般不进行,就是 摘心,也得四面斗、八面风之后,无太大的必 要。保护地内可以双干整枝、吊枝。
打叶 可增加通风、防病、防烂果等。尤其后期
⑤ 四面斗成熟:是茄子结果的旺盛时期(产量形成的主要 阶段),尤其对栽培期较短的茄子,更是产量构成的主 要部分,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叶面积,既要促进果实 生长,又要保持植株旺盛的生长势,防止早衰。
⑥ 针对这些生育特点,应该采取的措施:真十字期以前, 着重于控(营养生长),真十字期以后,适当的促(花 芽分化);门茄座果前,控(营养生长),门茄座果后 ,促(果实生长)。即“两控两促”。
一、生长发育特点及栽培特性
1、属假二杈分枝
主茎生长到一定程度,顶芽变成花芽,花芽下的两个 侧芽抽生成侧枝,代替主轴生长,与合轴分枝有本质上 的区别。花芽下面的叶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6~7片叶 ,晚熟品种8~9片叶,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第一次分 枝,上面陆续形成花芽和一对分枝(门茄、对茄、四面 斗、八面风、满天星),全株呈现“伞形株型”,一层 一层地结果。茄子这种分枝结果习性说明茄子的结果潜 力很大,愈到上层结果愈多,但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培育 健壮枝条,为结果打好基础。

茄果类蔬菜的整枝方式

茄果类蔬菜的整枝方式

茄果类蔬菜,如茄子、番茄、辣椒等,常见的整枝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单干整枝:保留主蔓,去除所有侧枝,使植株保持单一主干。

这种整枝方式适用于植株较矮小的品种,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提高果实品质。

2. 双干整枝:在主蔓基部留下一个侧枝,与主蔓一起生长,形成双干结构。

这种整枝方式可以增加植株的支撑力,提高产量。

3. 多干整枝:保留主蔓和多个侧枝,使植株形成多个主干。

这种整枝方式适用于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的品种,可以充分利用植株的生长潜力,提高产量。

4. 打顶整枝:在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将顶部的生长点摘除,以促进侧枝的生长和花芽分化。

这种整枝方式可以控制植株的高度,促进果实的发育。

5. 侧枝修剪:及时修剪侧枝可以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有利于养分的集中供应。

需要注意的是,整枝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品种、栽培环境和栽培目的进行调整。

合理的整枝可以提高植株的产量和品质,但过度整枝可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整枝操作时,应注意使用锋利的工具,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同时,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整枝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习性各属于哪种类型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习性各属于哪种类型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习性各属于哪种类型自花授粉是指植物自身的花粉授粉受精过程,即花朵上的雄蕊的花粉自各个部位散发出来,然后粘附在同一花朵的雌蕊上,完成授粉受精。

自花授粉的特点是植物可以独立完成繁殖,不需要外界的传粉者。

茄果类蔬菜中的番茄和茄子就属于自花授粉植物。

番茄的花序称为花序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每一朵花在花序中独立生长,花朵自花授粉。

番茄在花朵上雄蕊和雌蕊同时成熟,雄蕊上的花粉能够直接传到雌蕊上,完成自花授粉。

所以番茄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外界的传粉者,可以独立完成繁殖。

茄子的花序称为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也是由独立的花朵组成。

茄子的雄蕊和雌蕊也同时成熟,花粉能够自花授粉。

但茄子的雄蕊和雌蕊位置比较远,花粉的传输需要依靠微风或震动,或者虫类的帮助。

所以茄子也可以通过自花授粉完成繁殖,但外界的传粉者会提高授粉成功率。

异花授粉是指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在不同的花朵中产生,只能通过传粉者的帮助完成授粉受精。

茄果类蔬菜中的辣椒和西葫芦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辣椒的花序也为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但其雄蕊和雌蕊是在不同的花朵中产生的。

辣椒需要传粉者(如昆虫)将雄蕊上的花粉带到雌蕊上完成授粉受精。

所以辣椒的受粉需要依靠外界的传粉者。

西葫芦的花序是单花序,也是由独立的花朵组成。

西葫芦的雄蕊和雌蕊分布于不同的花朵中,它们之间的传粉需要依靠传粉者(如蜜蜂等)的帮助完成。

所以,西葫芦也是依靠外界的传粉者才能完成授粉受精的。

综上所述,茄果类蔬菜中的番茄和茄子属于自花授粉植物,而辣椒和西葫芦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外界的传粉者对其开花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传粉者会对植物的繁殖产生影响。

因此,在栽培这些蔬菜时需要适当关注传粉者的存在与活动,以增加授粉成功率和产量。

茄果类

茄果类
第六章
茄果类
第一节 概述
一、茄果类蔬菜的种类及栽培现状
(一)种类 茄果类蔬菜指茄科植物中以浆果为
食用器官的蔬菜。 主要种类有:番茄、茄子、辣椒
(二)栽培现状
1.种植区域广 面积大,产量高
2.栽培形式多样 露地、地膜、保护地、
温室、反季节 3.品种丰富 杂一代为主。鲜食,水果,加工 4.栽培技术配套先进 对其生理的研究深而广 5.栽培地位重要 耐贮藏运输,适于加工, 调节市场,周年供应。
主要类型
圆茄 长茄 线茄
茄子
品种类型
三.栽培技术 难点:育苗,黄.青.枯病严重
(一)整地作畦施基肥 3~5年轮作
(二)育苗 保暖防寒
(三)定植 注意: 定植时间. 定植方法. 定植密度
嫁接防病
(四)田间管理
追肥 耐肥力强 原则:先淡后浓
灌溉和排水 忌涝怕旱.结果期应保持较高的
土壤湿度(80%).畦沟湿润,畦面干而不白.
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富含Vc.Va
辣椒的市场广阔
鲜食加工均宜
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性 多年生或一年生 根:根系发达,再生力较强,主要分布30cm土层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较坚韧,二叉分枝 叶:叶面积小, 形状.色泽.大小与青果有相关性 花:小,着生于分枝叉点,第一花于5-7节发生,第 一花以下各节均能抽声侧枝(鸡毛腿)
7种不同的品种分类方法
番茄在原产地为多年生载培
栽培番茄的始祖是樱桃番茄
三、栽培技术
难点 病害严重,常见病害有病 毒病、青枯病、枯萎病、晚疫病。番 茄的栽培技术应以防病为中心。
(一)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应性广、耐病力
强、优质丰产的品种,同时考虑栽培季节、 栽培方式、栽培目的和消费习惯。

茄果类蔬菜

茄果类蔬菜

早魁番茄
植株属有限生长类型。生 长 势 中 等 , 株 高 55 ~ 65cm 。 叶绿色,叶量少。第—花序 着生于6~7节,2~3穗后自 行封顶,侧枝延续生长,一 般1叶1序。果实中等偏大, 扁圆形,红色,果面光滑, 果脐小,单果重100~200g。 味酸甜,品质好。极早熟。 在较低温情况下,能正常坐 果。抗烟草花叶果。抗烟草 花 时 病 毒 病 。 667 平 方 米 产 3500~5000kg。
主要栽培种类
目前栽培番茄都属于普通番茄,多为以下4个变种:
普通番茄(var.vulgare Brezh),植株茁壮,分枝多,匍匐
性,果大扁圆,果色多。包括绝大多数的栽培品种。
直立番茄(var.validum Brezh)茎短粗,直立,叶小色浓,
果实与普通番茄相似。产量较低,生产中栽培少。
大叶番茄(var.grandifolium Brezh)叶大,有浅裂或无缺
番茄栽培
番茄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区,在 中国栽培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迅 速发展起来的,成为主要果菜之 一。番茄除可鲜食和烹饪多种菜 肴外,还可制成酱、汁、沙司等 强化维生素C的罐头及脯、干等 加工品,用途广泛。目前美国、 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 产国,在欧美、中国和日本有大 面积的温室、塑料棚及其他保护 设施栽培。
香瓜茄 Pepino
Solanun muricatum Aiton
茄科茄属,矮生 灌木,起源于安第斯 山脉。椭圆形大果, 多黄色,表面有紫色 条纹,成熟果有甜瓜 的香味,因而得名, 多作水果鲜食。栽培 上多扦插繁殖,种子 繁殖变异大。
树番茄 Tree Tomato
Cyphomandra betacea (Cav.) Sendt.
期播种,配合保护地栽培,可 达周年供应 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孙培博茄果类栽培技术要点

孙培博茄果类栽培技术要点

孙培博茄果类栽培技术要点茄果类蔬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本文将结合上述参考资料,详细阐述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茄果类蔬菜育苗技术1.选用优质种子:选择病虫害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消毒、浸泡、催芽,提高种子发芽率。

3.育苗基质:选用无病虫害、肥力充足的基质,利于幼苗生长。

4.管理措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二、茄果类蔬菜设施栽培技术1.设施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设施类型,如塑料大棚、温室等。

2.土壤改良:施足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4.环境调控: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

三、茄果类蔬菜露地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整地、施肥。

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3.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4.收获:按照作物成熟度适时收获,保证产品品质。

四、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蓝板、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3.农业综合防治:合理轮作、间作,加强栽培管理,减少病虫害发生。

4.化学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五、茄果类蔬菜采收与加工技术1.采收:按照作物成熟度、品质要求适时采收。

2.加工:根据产品特点,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如切片、腌制、烘干等。

综上所述,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涉及育苗、设施栽培、露地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多个环节。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茄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大农民朋友应积极掌握这些技术,为生产绿色、无公害的茄果类蔬菜产品贡献力量。

第二章:茄果类蔬菜

第二章:茄果类蔬菜

2 光照



喜强光,光照不足常引起落花。光饱和点60-70klx, 1985μmol.m-2.s-1,补偿点2.5-3.5klx,53.1μmol.m2.s-1 。 强光伴随高温干旱,则会引起卷叶、坐果率低或果 面灼伤。 光照长短 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 <4 h植株停止生长,16 h最好。
3 水分
整地做畦 冬前深耕翻施有机肥,定植前做宽1.21.3m平畦。 定植时间 山东4月20日前后,10cm处低温稳定 在10℃以上。晴天上午定植。 密度 早熟品种 5500-6000株/667m2
中晚熟品种3500-4000株/667m2

暗水栽苗 培土覆盖子叶,徒长苗可半卧栽?一、品种类型有 限 生长 型无 限 生 长 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形态特征
根 花

果实

种子

深根作物,根系比较发达,主要分布
在 30 - 50 cm 土层内,盛果期主根可达
1.5 m,侧根横向延伸2.5-3.0 m。发生不
定根能力强,主根上易生侧根,茎上易
人参果
人参果
酸 浆
酸 浆
第六章
茄果类蔬菜
第一节 番 茄 第二节 茄 子 第三节 辣 椒
第一节 番 茄
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n Mill,tomato)番茄 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 别名西红柿、 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染色体数2n=2x=24。 起源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 亚等地形复杂的河谷和山川地带。16世纪传到欧洲。 17、18世纪由传教士、华侨传入中国南方,称番茄, 由南方传到北方称西红柿,20世纪初城市开始食用。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 美洲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 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茄果类蔬菜

茄果类蔬菜

无限生长类型
红果:天津大红、台湾大红等; 粉红:强丰、沈粉1号等; 黄果:大黄1号、丰收黄等; 白果:雪球。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近中光性植物,只要无毒适宜,一年 四级均可开花结果。但在露地栽培,北 方各地仍以春夏栽 培为主,长江以南 可以有以下两个季 节的类型:
长江流域
以春夏栽培为主,少量做秋季栽培。前者亦 称春播栽培,或简称春栽培,后者称秋栽培。 一般冬前11-12月育苗。

茬次安排
在南方前作大多为各种叶菜类及根菜。 长江各省其前作是早春菜,后作亦是叶菜类 及根菜; 两广番茄前作为水稻、莴苣笋、甘蓝,后作 为秋土豆和瓜类等; 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隔畦间作---毛豆。

四、栽培技术
(一)播种育苗 (二)整地做畦与施基肥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害防治

目录
一、生物学特性
二、分类及品种类型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五、采收与采种
六、番茄果实非侵染性病害及其防治
七、南方各地栽培特点
退 出
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形状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植物学形状
花 果实 种子
根 茎 叶

分布广而深。但经过移栽后,主根被切断, 产生许多侧根,大多数的侧根分布的深度在 表土0.33-0.5m左右,向横伸展可达0.67-1m。 根的深度除与土壤、气候条件有关外,还与 肥水管理及整枝技术有关。
苗期管理


70~80d,株高25cm左右,具8~9片叶,第 一花序现大蕾。
(二)整地做畦与施基肥
畦面双行栽培; N:P:K=1:1:2; 生土要施大量有机肥; 栽培时不要栽在基肥直上;

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

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

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果菜类包括茄果类、瓜类和豆类.它们供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和幼嫩的种子.豆类蔬菜营养价值高,它们除含糖外,还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营养价值一般都不高,只有少数几种例外,如辣椒营养价值比较高.1茄果类①茄子.茄子在我国南北方都有栽培,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它的肉质致密鲜嫩,可用多种方法烹制.茄子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都不高.但茄子富含维生素P,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茄子依其果形可分为圆茄、长茄及卵茄等三种类型.②西红柿.西红柿又称西红柿.它的味道甜而微酸,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食用.全国均有栽培.在蔬菜中,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与其他蔬菜相比,它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多.但它含有较多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西红柿按色泽可分为红色、粉色及黄色西红柿等三种类型.③辣椒.辣椒包括辣椒和柿子椒.辣椒又称海椒,榛椒,辣子,是重要的调味蔬菜.柿子椒又称甜椒,灯笼椒.其肉厚鲜嫩,味甜,又稍带酸辣味,宜于炒食,也可生食.辣椒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在蔬菜中,它含的维生素C最多,含的胡萝卜素也多.辣椒依其食味和果型可分以下四种类型:灯笼椒类:果实大,呈扁圆形,圆形,圆筒形,色红或黄,味甜少辣或不辣.按其果实形状又可分为大甜椒,大柿子椒和小圆椒三个品种群. 大甜椒:果实圆筒形或钝形,果肉味甜、辣味少.大柿子椒:果实圆形,纵沟较多,果肉较厚或中等,味甜,稍有辣味. 小圆椒:果实扁圆形,果形较小,果皮深绿而无光泽,肉较厚,微辣,适腌渍.长椒类:果实为长角形,常弯曲,辣味强,按形状又可分为短羊角椒、长羊角椒和线辣椒三个品种群.短羊角椒:果实为短角形,肉较厚,味辣.长羊角椒:果实细长,为长着角形,果皮稍厚或稍薄,味辣.线辣椒:果实为线形,稍弯曲或果面皱皱褶,辣味很强.簇生椒类:果实细长,果肉薄,种子金,色红,辣味极强.圆锥椒类: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果小,辣味强.2瓜类①黄瓜.黄瓜又称胡瓜、王瓜,以幼嫩的果实供食.黄瓜脆嫩多汁,微甜而富有清香,可生食、熟食和腌酱制.全国各地均栽培.黄瓜的营养价值不高,它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持的含量均不高.黄瓜所含的细纤维素对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鲜黄瓜所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所以多吃黄瓜可以减肥.黄瓜按其形状常分为刺黄瓜、鞭黄瓜及秋黄瓜等三种类型.②冬瓜.冬瓜又称白瓜或冬瓜,其肉质细嫩,味清淡,适宜熟食,也可于制或加工成蜜饯.全国均有栽培.冬瓜在蔬菜中属于营养价值不高的,它含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均不多.③南瓜.南瓜又称倭瓜,饭瓜.其用途多样,嫩瓜炒食,老瓜煮食.既可做菜,又可代粮.老熟南瓜耐贮藏运输.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南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老南瓜中含有很多糖类.④西葫芦.西葫芦又称搅瓜,美洲南瓜,是夏季主要蔬菜之—,其瓜肉鲜嫩,质地细柔,有多种吃法.全国都有栽培.西葫芦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不多.⑤瓠瓜.瓠瓜也称瓠子、葫芦等.其嫩瓜柔软多汁,味淡,可炒食、做汤或做馅.南北各地皆有栽培.瓠瓜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不多,含纤维较多.⑥节瓜.节瓜又称毛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瓜形与冬瓜相似.细嫩瓜肉厚,可做汤,可炒食,但味道比冬瓜略差.广东、广西栽培多,其他大城市有少量栽培.⑦丝瓜.丝瓜又称天丝瓜、天罗、蛮瓜.幼嫩丝瓜含粗纤维不多,宜与肉同炒食.南方栽培较广,其他地区也有.丝瓜的营养价值还比较高,它含的维生素B2和磷都比较多.丝瓜分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两种类型.普通丝瓜:果实为细长圆形,嫩果有密毛,无棱,皮光滑或具细皱纹,肉细嫩.有棱丝瓜:瓜长棒形,有明显的棱角.种瓜纤维发达.在华南地区栽培较多,如青皮绿瓜和乌耳丝瓜,前者11棱,后者10棱,肉均为白色,品质均好.⑧苦瓜.苦瓜又称癞瓜、凉瓜、锦荔枝.因其果实含有特殊的苦味,故名苦瓜.苦瓜以食幼瓜为主.其瓜肉柔嫩,清香可口.可供炒食或腌渍,是我国南方夏季主要瓜菜之一.苦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它含的维生素C,含的维生素B1也比较多.在南方各省比较普遍栽培的品种有大白苦瓜、滑身及大顶苦瓜等.3豆类①菜豆.菜豆又称四季豆、芸豆、架豆、刀豆、扁豆等.菜豆的豆荚和种子都可食用,其肉质鲜嫩,可炒食,也可腌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菜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它的维生素B1、B2、PP、钙、磷和铁的含量都比较高.②豇豆.豇豆又称长豇豆、带豆等.嫩荚肉质肥厚、脆嫩,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豇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它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PP、钙、磷、铁的含量都比较高.③扁豆.扁豆又称鹊豆、豆等.以嫩荚供炒,煮食、腌渍和干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扁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它的维生素B1、B2、PP、钙、磷、铁含量都比较高.扁豆按其颜色可分赤色和白色两类.④蚕豆.蚕豆又称胡豆、罗汉豆、兰花豆,我国南北和地均有栽培.豆粒为其食用部分.其嫩豆粒肥大,种皮呈浅绿色,肉质鲜美软糯,适于做菜用.天豆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它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PP、磷的含量都非常高,铁的含量也较高.⑤豌豆苗.豌豆苗是豆类菜用的一个品种,供食用部分为幼嫩未张开的托叶及顶部嫩梢.其质地鲜嫩清香.炒菜、做汤,豆香味浓,鲜美异常.嫩荚也是炒食或汤食的好菜.豌豆苗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在蔬菜中,它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和磷的含量都很高.4花菜类.花莱类是以幼嫩的花作为食用部位,各类不多,常见的有菜花.菜花又名花椰菜、花菜.其供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花枝和花蕾发育成的花球.菜花洁白,细嫩,适宜炒食,也可凉拌.在一些大城市周围栽培普遍.菜花的营养比较丰富,它含的维生素C很多,含的维生素B1、B2、PP也比较多.。

茄果类蔬菜栽培

茄果类蔬菜栽培

辣椒二叉分枝
茄子假二叉分枝
花、果 两性花、虫媒花 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 易落花落果 果实为浆果
茄果类蔬菜旳特点
茄果类蔬菜原产于热带,是喜温植物,对生长 环境旳要求相同,生长发育要求温暖旳气候条 件和充分旳光照,露地需在无霜期进行栽培。
半耐旱不耐湿,空气湿度大易落花落果,设施 栽培需要用激素保花保果。
单轴分枝
特点:主轴生长迅速明显、侧枝较 不发达。侧枝又以一样旳方式进行 次级分枝。

合轴分枝
特点:到一定时期,顶芽生长缓慢、停止甚 至死亡,由腋芽替代顶芽继续生长形成侧枝。 新枝又以一样旳方式进行次级分枝。
番茄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
特点:顶芽生长一段枝条后, 停止发育,而由其两侧对生之 侧芽同步发育为新枝,新枝又 以一样旳方式分枝。
茄果类蔬菜栽培
茄果类蔬菜栽培
茄果类蔬菜涉及哪些种类? 茄果类蔬菜有哪些共同特点?
茄果类蔬菜概述
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以浆果作为食用部分旳蔬菜
作物,涉及( 番茄 )、(
)茄、子(
)等。
辣椒
茄果类是我国蔬菜生产中最主要旳果菜类之一,
其果实营养丰富,适于加工,具有较高旳食用价值。
加之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较高旳经
番茄是合轴分枝,番茄茎旳分枝能力很强,每个叶腋都能发生 分枝,茎有有限生长和无限生长习性之分,无限生长习性旳 需支架栽培;
茄子旳茎早期为草质逐渐木质化,直立性很好,栽培时不需 要支架,假二杈分枝;
辣椒顶端分化出花芽后,以二杈分枝继续生长,分枝角度小, 所以宜密植。
栽培上应采用措施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旳平衡
学习目的
目旳要求 了解茄果类蔬菜旳生物学特征,掌握高产

第五章 茄果类蔬菜

第五章 茄果类蔬菜

第五章茄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以浆果作为食用部分的蔬菜作物,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

茄果类是我国蔬菜生产中最重要的果菜类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适于加工,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加之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茄果类蔬菜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茄果类蔬菜的分枝性相似,均为主茎生长到一定程度,顶芽分化为花芽,同时从花芽邻近的一个或数个副生长点抽生出侧枝代替主茎生长;连续分化花芽及发生侧枝,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所以栽培上应采取措施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茄果类蔬菜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中,对日照不敏感,只要营养充足,就可正常生长发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似,均需要温暖的环境和充足的光照,耐旱不耐湿,空气湿度大易落花落果;有共同的病虫害,应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第一节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西部的秘鲁和厄瓜多尔的热带高原地区。

公元16世纪传入欧洲作为观赏栽培,17世纪才开始食用。

17~18世纪才传入我国。

番茄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质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建国以后,番茄栽培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

一、品种类型根据分枝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两种类型。

(一)有限生长型主茎生长6~7片叶后,开始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1~2叶形成一个花序,当主茎着生2~4个花序后,主茎顶端形成花序,不再发生延续枝,故又称自封顶。

(二)无限生长型主茎生长8~10片叶后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一个花序,条件适宜时可无限着生花序,不断开花结果(图5-1)。

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征1.根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达1.5m,分布半径1.0~1.3m,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土层中。

根系的生长特点是一面生长,一面分枝。

茄果类蔬菜

茄果类蔬菜

开花坐果期
从第一花序出现大蕾至坐果‘是幼苗期的继 续,结果期的开始;
开花期的早晚影响早熟性; 自花授粉。
结果期
从第一花序坐果到拉秧期;
三、类型与品种
(一)类型 (二)常用品种
(一)类型
按照进化关系分为栽培型亚种、半栽培型亚 种和野生型亚种三个亚种;
生产中的品种属于栽培型亚种中的五个变种: 普通番茄、樱桃番茄、大爷番茄、梨形番茄 和治理番茄;
第七章 茄果类蔬菜栽培
第一节 茄果类的通性
第二节 番 茄
第一节 茄果类的通性
一、 茄果类的种类及 经济意义 二、生长发育与 栽培特点
一、茄果类的种类
茄果类蔬菜为茄科植物中以浆果供食用的蔬菜。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茄 子及辣椒,此外枸杞、酸 浆以及香艳梨(茄)也属 茄果类。
番茄
退出
迷你番茄
甜椒
及根菜; 两广番茄前作为水稻、莴苣笋、甘蓝,后作
为秋土豆和瓜类等; 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隔畦间作---毛豆。
四、栽培技术
(一)播种育苗 (二)整地做畦与施基肥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害防治
(一)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方式:加温苗床、露地、直播等。 浸种催芽与播种方法:播种量、播种时间; 幼苗管理:温度、湿度、假植、水肥管理; 幼苗锻炼与培育壮苗:增强抗性,开花较早。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近中光性植物,只要无毒适宜,一年 四级均可开花结果。但在露地栽培,北 方各地仍以春夏栽 培为主,长江以南 可以有以下两个季 节的类型:
长江流域
以春夏栽培为主,少量做秋季栽培。前者亦 称春播栽培,或简称春栽培,后者称秋栽培。
一般冬前11-12月育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科蔬菜虫害
茶黄螨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又名侧多食跗线螨,属白蜱螨目, 跗线螨科,多食性跗线螨属。成螨体 微小,长约0.2㎜,半透明,四对足。 主要为害茄子、黄瓜、辣椒、菜豆等 蔬菜。
茄科蔬菜虫害
茶黄螨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茶黄螨开始多栖息在嫩叶背面啃 食叶肉,严重时转向嫩果。茄子嫩叶 受害叶片变小,增厚僵直,叶缘反卷, 叶背处汁液外渗,干后呈油渍状茶褐 色。嫩茎受害,表面也呈茶褐色。幼 果被害,生长停滞,组织僵硬,果面 呈粗糙黄褐色,表皮龟裂,种子外露。
棉铃虫 烟青虫 十八星瓢虫 虫害 茄 科 蔬 菜 虫 害 茶黄螨 朱砂叶螨 番茄病害 茄子病害
番茄根结线 虫病 番茄叶霉病 番茄灰霉病 番茄青枯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晚疫病 茄子黄萎病 茄子绵疫病 茄子褐纹病 辣椒病毒病 辣椒炭疽病
病害
辣椒病害 马铃薯 病害
辣椒软腐病 辣椒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环腐病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茄科蔬菜虫害
茄二十八星瓢虫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别名酸浆瓢虫,鞘翅目,瓢虫科。 为害茄科、葫芦科和豆科的部分蔬菜, 以为害茄子、马铃薯为主。 成虫半球形,体长6mm,黄褐色,每 个鞘翅上各有14个近圆形黑斑。老熟 幼虫纺锤形,体长7mm,体表被枝刺。
茄科蔬菜虫害
茄二十八星瓢虫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成虫和幼虫舐食叶肉,残留叶片 上表皮呈网状,也能为害嫩茎、果实、 花瓣和萼片,严重时只剩下残茎,舐 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变硬,带有苦 味,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
茄科蔬菜虫害
茄二十八星瓢虫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每年多代发生。成虫白天活动, 有假死性和自残性。卵块产于叶背, 初孵幼虫群集为害,稍大分散为害。 北方以成虫在杂草堆、树皮裂缝、墙 壁间隙等处越冬。瓢虫生长适宜温度 为25~30℃,相对湿度为75%~85%。
茶黄螨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除杂草和田间的落果、 落叶和残枝,并集中焚烧,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 抓紧早期防治。喷药的重 点是嫩茎、嫩叶、花器和幼果及中下 部的叶片背面。药剂可选用73%克螨 特乳油2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 乳油2000~2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 油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茄科蔬菜虫害
朱砂叶螨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有名棉红蜘蛛,属真螨目叶螨 科。成螨体长0.42~0.52㎜,椭圆形, 体色变化较大,有红色、锈红色、暗 红色等。为害茄科、葫芦科、豆科、 百合科、伞形科近百种蔬菜。
茄科蔬菜虫害
棉铃虫和烟青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棉铃虫和烟青虫,均属鳞翅目,夜蛾 科。棉铃虫成虫体长14~18㎜,灰褐色 至黄褐色。老熟幼虫体长体长30~42 ㎜,常见绿色型和红色型。烟青虫与 棉铃虫极相似,成虫体色较黄。
茄科蔬菜虫害
棉铃虫和烟青
形态特征 棉铃虫主要危害番茄。幼虫以蛀食蕾、 花、果、茎为主,也可咬食嫩叶。蕾受害后, 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d后脱落。老熟幼 虫,蛀食果实,排泄大量粪便。果实被蛀引 起腐烂而大量落果,造成严重减产。茎杆被 蛀,严重时造成植株折断,上部叶片萎蔫。 设施生产秋茬较春茬番茄发生严重。 烟青虫主要危害辣椒。蛀食辣椒幼蕾、花和 果实,造成落花、落果,致果实腐烂。也可 咬食嫩叶,形成缺刻或将其吃光。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茄科蔬菜虫害
棉铃虫和烟青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北方一年2~3代,以蛹越冬。成虫卵散 产,95%的卵散产于植株的顶尖至第四叶层 的嫩梢、嫩叶、果萼上,幼虫一般在2~3龄 开始蛀果。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 75%~90%最为适宜。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茄科蔬菜虫害
茶黄螨
形态特征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茶黄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 温度为16~23℃,最适空气相对湿度 为80%~90%。喜温暖潮湿,条件适 宜,完成一代只需10~13d。北方冬 季温室内,可继续繁殖和为害,春季 通过菜苗移栽传播。卵多散产在嫩叶 背面和嫩果凹洼处。
茄科蔬菜虫害
知识目标 了解茄科蔬菜常见病虫害发病(发生)规律,掌握 茄科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诊断茄科蔬菜常见病虫害,学会制 定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案,能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茄科 蔬菜病虫害防治项目。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细节、注重实际调查结果的工 作作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意。
提出项目
主要茄科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喜 温,适合春秋露地和设施生产,占蔬菜生产重要地位。 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约40种,如:棉铃虫与烟青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茶黄螨、朱砂叶螨,番茄晚疫病、番 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早疫病、番 茄根结线虫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炭疽病、辣椒软腐病、 辣椒疫病、茄子黄萎病、茄子绵疫病、茄子褐纹病、马 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等。如何正确识别诊断,并 掌握其发生规律,做好“提前预防、对症治疗”。既是 生产优质、高产茄科蔬菜的重要保障,又是生产绿色、 无公害蔬菜的关键环节。
防治方法
茄科蔬菜虫害
茄二十八星瓢虫
形态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田间为害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1)人工清除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用 盆盛接,轻晃植株使之坠落,收集后 杀灭。雌成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艳 丽,极易发现,易于摘除。 (2)药剂防治 要抓住幼虫分散前的有 利时机,喷洒下列药剂:2.5%氯氟 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 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 3000倍液等。
茄科蔬菜虫害
棉铃虫和烟青
形态特征 (1)翻地灭蛹 冬前翻耕土壤,灌水淹,减少 越冬虫源。 (2)人工捕捉 每天早晚幼虫取食蔬菜叶片、 果实,排泄大量新鲜虫粪,容易发现捕捉。 (3)生物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结合整枝,摘 除虫卵烧毁,喷洒BT乳剂200倍液有一定防 治效果。也可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 (4)利用黑光灯、杨、柳枝把诱杀成虫。 (5)药剂防治 在半数卵开始变黑时,开始喷 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氯氟 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等。设施内还可用22% 敌敌畏烟剂200g/667m2,密闭温室,熏烟可 杀成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