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简介

合集下载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简介和历史
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背景介绍如下:
1、万里长城的简介: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长城的历史背景: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万里长城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的介绍资料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的一道军事防线,是世界上最长、最具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

长城修筑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抵御侵略者的进攻而修建的。

万里长城的最早修建者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他们修筑了一部分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的长城。

随着历代朝代的更迭,长城也进行了不断的修建和扩展。

秦朝时,秦始皇下令将北方各小段长城连接成一道完整的大长城,成为了后世所称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起点位于中国东部、山海关,终点位于中国西部的嘉峪关,总长度约为21,196.18千米(13,171.7英里)。

长城蜿
蜒曲折,穿越了山脉、河流和平原等地理条件复杂的区域。

建造长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修筑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牺牲。

万里长城的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入侵。

长城由砖石、土石、木材等材料建造而成,高度和宽度不一,最高处可达到8米,最宽处可达7.5米。

长城上还有城墙、烽
火台、哨塔等建筑,用于观察和报警。

长城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现存的部分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壮丽景观的象征。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

长城的资料简介

长城的资料简介

长城的资料简介•相关推荐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

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长城的地形“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

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够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

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

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各朝的贡献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许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

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辽宁虎山,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万里长城介绍简介

万里长城介绍简介

万里长城介绍简介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南北之间的军事防御能力,将长城向南北延长到了1500多公里,在全国各地相继修建,形成了一道“长”达1万多公里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它东起辽宁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绵延万里。

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全长约一万三千里,有一万三千多里长的城墙都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成的。

万里长城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保护它。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它东起鸭绿江边的旅顺口,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多公里。

长城工程浩大,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它被称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万里长城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筑长城,但当时并不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而建。

—— 1 —1 —。

万里长城的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的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的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又称“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皇帝在全国范围内修筑的一条玉牌石垒路线,长度达6000多里,是世界现存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

万里长城历史悠久,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直到20世纪末,长城仍旧是一个辉煌的象征,也成为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遗迹。

整条万里长城的建设以西起山海关,东至渤海,穿过全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北京、河南、山东、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以及内蒙古部分蒙古族地区。

它建于毛坯以内,由45万多闸楼,22000多门拱地,3000多公里战壕,壕沟宽度达多达5米,深达8米,全部用毛坯砌成,堪称古代中华文明的杰作之一。

万里长城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它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人智慧,而且保护了国家和民族的辉煌文明。

今天,万里长城仍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聚集其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中国长城简介和资料

中国长城简介和资料

中国长城简介和资料说起中国,那可真是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度,里头藏着数不清的宝贝和故事。

今儿个,咱们就来聊聊那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的“大家伙”——中国长城。

你瞧,长城,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气势磅礴,它不仅仅是一道墙,更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是咱们祖先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它蜿蜒起伏,像条巨龙般横跨在山川之间,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说起来,长城的历史那可长了去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候啊,咱们的老祖先们就开始在边境上筑墙,用来抵御外敌的侵扰。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各个国家为了争地盘,纷纷修筑自己的长城,那时候的长城虽然短,但都是各自为战,互不相连。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老人家大手一挥,把这些零零散散的长城给连起来,这才有了咱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的雏形。

说到秦始皇,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统一文字、度量衡,还修了长城,让咱们中国变得更强大了。

不过,这长城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好的,它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机器和工具,全靠人力一点点地搬石头、砌砖块,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到了明朝,长城又迎来了一次大修。

那时候,明朝的皇帝们为了抵御北方的蒙古人,把长城修得又高又厚,还设置了很多关隘和烽火台。

这样一来,敌人一来犯,烽火台上一放烟,消息就能迅速传遍整个防线,大家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了。

所以,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墙,更是一个复杂的防御体系。

现在,咱们去长城玩儿,看到的都是那些保存得比较好的段落,比如北京的八达岭、河北的山海关等等。

这些地方啊,一到节假日就人山人海,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伟大的建筑奇迹。

站在长城上,你会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士兵的呐喊声。

那种感觉啊,真是说不出的震撼和自豪。

不过话说回来,长城虽然伟大,但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有的地方被岁月侵蚀得残破不堪,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啊,这并不影响它在咱们心中的地位。

因为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墙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

长城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长城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长城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1. 什么是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道巨大防御工程,是以城墙和城阙为主要组成形式的土木工程。

它地理位置非常广泛,在中国的北方、东北、西北三个地区,沿山丘、黄土梁峦蜿蜒起伏,形成了横贯我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2.历史背景
早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防范对方的入侵,就开始在边疆修建一些简单的城墙。

至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征服六国,统一中国,修建了长城。

而后,各朝代历经兴衰、分合,都对长城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一道宏伟的防线。

特别是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大规模修筑了长城。

3.长城的主要构造和特点
长城由城垣、烽火台、墓道等多个构造组成。

城墙全部采用砖、石、泥等材料建造,宽度在3至4米之间,厚度在2至3米之间,将土堆打成阶梯状,使其看上去更加稳固。

4.长城的形成和继承
长城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巨墙城市营造技艺的传统。

但是,
由于长城历时漫长,考古发掘常常会发现它的新旧部分,在一些地方
甚至会出现早期的长城与后期很不相称的情况。

5.长城防御的作用
长城的防御作用,在于保护中原文明不受游牧民族的侵蚀和侵略。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与游牧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较量,是长期以来的一种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的产物。

6.长城的保护和维护
长城的保护和维护是一项全球性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了长城保护规划和保护工作。

保护和修缮长城,并将其与文化
旅游业发展联系起来,使之达到文化、旅游、生态多个目的,同时也
为后代留下了一件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长城的简介

关于长城的简介

关于长城的简介
长城,又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以石头、土坯、混凝土等材料内外连接起来建造的一道万余里长的城墙,及其内外的关口、瞭望台、烽火台等配套设施,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老工程。

它位于中国大陆北部的东西走向,起始于黑龙江、哈尔滨以东,贯穿26个省级行政区,一直延伸到河南省偃师南线,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首”。

长城由秦始皇封建时期始建,时距今己有二千多年。

此外,长城还曾被唐、宋、元等历史时期的朝代所维护和修缮。

长城是中国文化遗产中著名的一座古建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已被列为七大古都之一,因为它的遥远而神秘,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此参观览美。

由于历史悠久,它不仅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长城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伟大,象征着《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中华民族意志。

关于长城的许多谚语和故事,都把长城的伟大和固若金汤的气势作为象征,永存青史。

- 1 -。

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

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

长城的基本信息和介绍一、长城的基本信息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由多个时期、多个朝代修建而成的,全长超过20000公里。

现存最长的是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

长城有不同的名称,如“万里长城”、“中国之墙”等。

二、长城的历史背景1. 长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防御外敌而修建了许多墙垣。

2.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万里长城。

3. 汉朝修筑边塞长城:汉武帝时期开始修筑边塞长城,旨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4. 北魏修筑燕山长城:北魏时期为了防御南方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而修筑燕山长城。

5. 明朝重修万里长城:明朝时期重修了万里长城,并将其扩展到今天的规模。

三、不同地区的长城特色1. 京西段:以八达岭为代表,是最著名也是最完整的明代部分。

2. 河北段:以山海关为代表,是明代长城最东端的部分,也是长城的起点。

3. 山西段:以嘉峪关为代表,是明代长城最西端的部分,也是长城的终点。

4. 陕西段:以华山为代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之一。

四、长城的建筑特色1. 基本结构:由墙体、瞭望塔、箭楼等构成。

2. 墙体:采用夯土、石灰和砖石等材料建造,有不同形式和高度。

3. 瞭望塔:用于监视敌情和传递信息,有多种形式和高度。

4. 箭楼:用于防御敌人攻击,有不同形式和高度。

五、长城的文化价值1. 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民间传说:有许多与长城相关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3. 文学作品: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写长城的情节和意象。

4. 国际知名度:长城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之一。

六、长城的保护和修复1. 保护措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限制开发、加强监管等。

2. 修复工作:对长城进行了多次修复和整治,以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旅游开发:长城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旅游开发也是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七、总结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简介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简介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简介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防御工事,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展,直到明代才基本成型。

长城全长达到了21196.18公里,横跨了中国的北方边境地带。

下面将对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位置、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

最初的长城是由各个诸侯国所修建的边境防线,目的是用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而真正形成规模的长城修建始于秦朝。

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下令将各个诸侯国所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城系统。

随后的汉朝、唐朝、明朝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了修建和扩展,使得长城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里长城地理位置上主要位于中国的北方边境地带,横跨了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它起始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向西南穿过了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地,最终到达中国西部的甘肃省。

长城的地理位置选择非常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可以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还可以保护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构造和设计上。

长城采用了高大的石块和土坯相结合的建筑材料,结构牢固,能够抵御外来侵略。

长城的平均高度约为6至7米,宽度约为4至5米,顶部建有防御墙和烽火台。

长城沿线还修建了众多的城堡、关隘和瞭望塔,以便于守军观察敌情并进行通讯。

此外,长城还采用了蜿蜒曲折的设计,以增加其防御效果。

万里长城除了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长城的修建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意志。

长城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2007年,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彰显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古代工程,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还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万里长城的资料13篇

万里长城的资料13篇

万里长城的资料13篇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

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尝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

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

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

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

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

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

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2.长城位于北京的八达岭(西北方)。

特点是大、长、历史远久。

它是被秦始皇下令做成的,死了很多被俘虏的民工。

越过辽宁省.甘肃省.山西省,陕西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数千年来,立经风雪,立尽苍山.完好无损.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

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现存的长城多为明代修建。

以下是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相关资料:
1. 历史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开始修建各自的城墙。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国的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的雏形。

* 明代: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存的万里长城主体。

2. 主要建筑:
* 城墙:是万里长城的主要建筑,高大、坚固,可以阻挡敌人的进攻。

* 敌楼、关城和城堡:在长城沿线建造的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

* 烽火台:用于传递军情的建筑,一旦发现敌情,可以点燃烽火报警。

3. 文化和历史价值:
*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 在古代,万里长城对于保护中原地区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起到了重要作用。

* 今天,万里长城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4. 世界遗产:1987年,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 现状与保护: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部分长城段落已经损毁。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长城的保护,并进行了修缮和维护。

同时,也倡导全民参与保护长城,提高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万里长城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介绍长城的简介

介绍长城的简介

介绍长城的简介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

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在野外不能横冲直撞,只能列阵行进。

在城市中也是这样,不能乱闯。

如果敌人来了,城墙就会挡住他们,这叫“长城”。

长城包括多段不同的地段,有的地段修在高山上,称为“高山长城”;有的修在平原上,称为“平原长城”;有的修在戈壁沙漠上,称为“沙漠长城”;有的修在海边沙滩上,称为“海防长城”等。

关于长城的修建还有一个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下令修建了一道巨大的城墙。

这道墙从河北山海关一直延伸到甘肃嘉峪关。

这条城墙共有一万三千里长。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明代初年,为了加强边防,把这条城墙进行了加固和修缮。

到了嘉靖年间,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加固。

嘉靖皇帝朱厚熜为了表示他对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和保卫江山永固的决心,赐名这条城墙为“万里长城”。

到了清代以后,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1 —1 —。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概述长城[1]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

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长城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

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而现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保护的最好的部份,也是最陡峭的部份,还是客流量最多的。

万里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资料

万里长城资料1. 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王朝为阻止外族侵略而修建的重要防御工事。

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汉、明等几个朝代多次修筑和加固,最终形成了横贯中国北方的壮丽建筑群。

以下是对万里长城的详细介绍。

2. 建筑历史2.1 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诸侯国为了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开始修筑边墙和边堡。

这些边墙和边堡后来被视作万里长城的前身,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2.2 秦朝在秦朝时期,秦始皇下令将北方边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初的万里长城。

当时的万里长城并不像现在那样被称为“长城”,而是被称为“筑城”。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中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

2.3 汉朝汉朝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增大,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固和扩建工作,使万里长城更加坚固和完整。

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有很大一部分仍然保留至今。

2.4 明朝明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再次崛起,明成祖开始加强长城的防御工事。

明朝时期的长城最为壮观,也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万里长城。

3. 长城特点万里长城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长城线路迂回曲折:万里长城的线路并非笔直向前,而是依山势而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分段建造:长城修造过程中,按照需要进行分段修筑,一方面节约资源,另一方面也方便了长城的维护和管理。

•瞭望塔和堡垒:万里长城上设有许多瞭望塔和堡垒,用于观察和报信。

这些建筑物为长城的防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交通要道:万里长城作为古代防御工事,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长城沿线设有许多关隘和驿站,使得人们可以在长城上进行交通和物资运输。

•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4. 保护与修复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万里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以下是采取的一些措施:•加强监管:增加长城保护管理机构的投入,在长城沿线设立长城保护管理站,对长城进行定期巡查和修复。

•公众教育:加强对公众的长城保护教育,提高人们对长城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万里长城简介》课件

《万里长城简介》课件
保护和传承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尤为重要,需要 我们共同努力,确保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得到永续保护 和传承。
04
CHAPTER
长城的现状与保护
长城的保存状况
保存状况良好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 较好的保护和修缮,大部分段落
保存状况良好。
自然因素影响
由于自然因素如风化、雨蚀等影响 ,部分长城段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 坏。

长城的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丰富
长城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 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旅游设施完善
政府在长城沿线建设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道路、游客中心、停 车场等,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旅游管理规范
政府对长城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规范管理,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长城 造成破坏,同时加强了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
长城与民族精神
民族团结的象征
长城的修建和维护,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团结协作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 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韧不拔的象征
长城的修建过程极为艰难,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 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长城与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之一。
05
CHAPTER
结论
总结万里长城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价值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见证了中国 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历史发展。
文化价值
万里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建筑 、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旅游价值
万里长城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前来参观游览,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500字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500字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一、背景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它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概述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最早的灵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然而,真正完整的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修筑。

长城的建造持续了几个世纪,历经多次修缮和延长。

三、地理位置万里长城横跨中国的北方平原、草原和山区,穿越了15个省级行政区,全长约21,196千米(13,171英里)。

它起于中国的东部海岸线,向西南延伸至中国的西北边境。

四、建筑特点万里长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山石和砖石为主要材料。

大部分长城由土坯和石头构成,而有名的“砖石长城”则是使用砖头建造的,更坚固耐久。

长城的宽度和高度因地理条件而异,最宽处可达15米(49英尺),最高处可达8米(26英尺)。

五、意义与功能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工程,它还起到了统一中国文化、经济和交通的作用。

在古代,长城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要道之一。

同时,长城也扮演了重要的军事角色,为中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万里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长城的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长城的原貌。

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七、结论万里长城的建造历时几个世纪,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军事价值。

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城虽然已有些残损,但其辉煌的历史与壮丽的景色依旧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万里长城的典故简介)

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万里长城的典故简介)

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万里长城的典故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万里长城的简介和历史(万里长城的典故简介)它位置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横贯中国北部数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

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

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

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

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

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

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

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

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

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

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

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

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万里长城——伟大的军事工程一、长城的出现和万里长城的修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激烈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筑城技术广泛发展起来。

各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的突然袭击,常常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又进一步把关、塞、亭、障用城墙连接起来,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扩建,便出现了所谓长城。

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

到战国初期和中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都纷纷筑起互防长城。

今山东境内,有齐国修筑的西起平阴(今平阴东北)东连琅邪(今胶南南)海滨的长城。

今陕西东部,有秦国沿洛水西岸修筑的“堑洛”长城;有魏国沿洛水东岸修筑的河西长城。

今河南中部,有魏国修筑的河外长城;有郑、韩两国相继修筑的郑韩长城。

今河北境内,有燕国沿易水北岸修筑的易水长城;有赵国在今临漳、磁县一带修筑的漳滏长城;还有中山国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带修筑的中山长城。

除这些内地诸侯互防长城外,在战国中后期,由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强大和南下,秦、赵、燕三国都修筑了规模颇为巨大的边地长城。

其中,秦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昭王灭义渠之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水东岸北上至狄道(今甘肃临洮),转向东南至今甘肃渭源,向东北越六盘山,经今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至今陕西安塞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今绥德北上,止于秦的上郡治所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一支向东北,经今陕西横山、榆林、神木,达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黄河岸边。

赵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武灵王破林胡之后,筑有阴山南北两道长城:阴山南长城,西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经今包头市北沿乌拉山下及大青山南坂而东,经今呼和浩特市北,东至今卓资;阴山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由今乌加河以北向东,直达呼和浩特市西北。

燕国的边地长城建于秦开破东胡之后,西起今河北怀安西北,向东北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再向东经今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市南、辽宁阜新市北、开原县东南,转而南下,达于(氵贝)水(今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这就是秦统一前内地长城及边地长城的分布概况1。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一方面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2,以利国家的统一,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另一方面,出于抵抗匈奴、加强国防的需要,不仅没有拆毁边地长城,而且在上述秦、赵、燕王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遂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闻名古今中外的秦代万里长城。

秦代万里长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2年之久。

第一阶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

这时刚刚平灭六国,国内正紧张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方针。

在这一阶段中,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和为下一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做准备,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使其互相连接。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载:“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这段史料既指出了秦初的边界,也指出了秦初长城的走向、维修与新筑的段落和开始修建长城的时间。

自战国中后期起,中原各诸侯国与北方游牧族相邻,无不筑长城以为界,边界所至之处,亦即长城所建之处。

秦代更是如此。

所谓“并阴山至辽东”,正如唐人张守节《正义》所云:“从河傍阴山,东至辽东,筑长城为北界。

”也就是说,秦灭六国的当年即开始了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工程,这里维修的是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阴山北长城此时尚为匈奴所控制)和燕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二者之间的段落,使其互相连接。

所谓“北据河北塞”,指的是原秦国边地长城的东端和赵国阴山南长城西端之间的一段黄河,这一段从前无人筑城,现在通过筑城立塞,从而把秦、赵长城连接起来。

所谓“西亚临洮、羌中”,就是指在维修原秦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延伸到羌中。

羌中指的是羌人聚居地,遍于今青海湖以东各处,这里所指为今甘肃永靖、兰州一带,亦即新筑自狄道沿洮水向西北与黄河相连的长城。

所谓“东至海暨朝鲜”,就是指秦界东临大海,其东北边境把原燕国的边地长城加以延伸,直到秦代辽东郡的东南端3。

这就是秦初第一阶段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全部工程。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秦代修建万里长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三年4,即蒙恬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以后,或认为开始于秦始皇三十年5。

上述史料表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而且《史记·蒙恬列传》说:“始皇二十六年。

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秋,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江东,延袤万余里。

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

”这段记载表明,修建万里长城的工作是在蒙恬的主持领导下进行的,蒙恬为了击匈奴、筑长城,前后共“暴师于外十余年”。

而蒙恬开始击匈奴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蒙恬被秦二世赐死,首尾不过6年,是远不足“十余年”的。

事实是,蒙恬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破齐之后,遂即开始率兵屯边、防御匈奴,兼筑长城,经过长期准备,而后才出兵反击匈奴,击败匈奴后又进一步修筑长城,所以才“暴师于外十余年”。

但是,由于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维修旧长城,新筑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军民完成的,没有大规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史书上对这段情况的反映比较少。

第二阶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

这时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秦始皇巩固内部的工作已经完成,边地长城的修缮已基本结束,边防已经巩固,对匈奴作战的各项准备皆已就绪,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

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从而使秦代的边境向北推进很远。

为了巩固新占领的地区,于是开始第二阶段修建长城的工作。

第二阶段的任务共有两项。

一是“自榆中(今甘肃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