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的奥秘(杨力)解读共88页
《易经》与养生PPT课件
1-太极 天人合一12时辰养生
辰时 07点-09点 胃经(胃与龙) 日建议:吃饭 夬卦—农历3月 月建议:食甜养肝 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女:29-35岁 男33-40岁
“胃”常见相关疾病
4月9日-国际护胃日 慢性胃炎-生、冷、硬、酸、辣 胃癌 胃糜烂 胃溃疡 胃穿孔
从0到9说健康
《易经》中的养生智慧
《易经》与养生 课程大纲
0、养生无为而无不为 a、养生误区 b、易经无为启发
1、太极养生真法 a、天人合一 b、一生年月日养生
2、一阴一阳之为道 3、养生三道
a、天地人 b、调理三焦 4、四大基石四季养生
5、五行养生系列 6、六爻养生 7、周期星期养生 8、八卦养生大道 9、九阳养生
往,厚下安宅
女:71-77岁 男81-88岁
“心包”常见相关疾病
心包积液 心包肌炎 心包囊肿 心包填塞 心包肿瘤 ……
1-太极 天人合一12时辰养生
亥时 21点-23点 三焦经(亥与猪-家人) 日建议:阴阳和合 坤卦-农历10月寒露霜降 月建议:养阴精 利牝马之贞。龙战于野
1-太极 天人合一12时辰养生
卯时 05点-07点 大肠经(兔与大肠) 日建议:大便 大壮卦—农历2月 月建议:春捂 大壮,利贞!非礼弗
履(一天之计)
女:22-28岁 男25-32岁
宿便3包烟洗肠、喝水、太极操
“大肠”常见相关疾病
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肠癌、直结肠 炎、肛周脓肿、直肠炎、结肠癌、急性肠炎、慢性肠炎、 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症 肾囊肿 肾结石 肾虚 肾炎 ……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引言概述: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养生之书”。
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还蕴含着养生的智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正文内容:
一、阴阳平衡
1.1 阐述阴阳概念及其重要性
1.2 介绍阴阳平衡对养生的影响
1.3 分析阴阳失衡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二、五行调理
2.1 介绍五行理论及其与身体器官的对应关系
2.2 阐述五行调理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2.3 分析五行不调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三、循环变化
3.1 解释《易经》中的循环变化理论
3.2 阐述循环变化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3.3 分析不顺应循环变化对养生的危害
四、顺应自然
4.1 引述《易经》中的“顺天应人”思想
4.2 阐述顺应自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3 分析违背自然规律对养生的不利影响
五、心态调整
5.1 介绍《易经》中的心态调整方法
5.2 阐述良好心态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5.3 分析负面心态对养生的不良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易经》作为一部养生之书,蕴含着丰富的智慧。
通过阴阳平衡、五行调理、循环变化、顺应自然和心态调整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易经》对养生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惟独通过学习和应用《易经》中的智慧,我们才干更好地养生,提升生活质量。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引言概述:《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古代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仅是一本占卜书籍,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养生指南。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一、坚持平衡的原则1.1 阴阳平衡:《易经》中的阴阳哲学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的。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1.2 阴阳互补:《易经》中的阴阳互补原则告诉我们,惟独在相互补充中才干达到平衡。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注重饮食的阴阳平衡,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补充阴气,适量摄入肉类来补充阳气。
1.3 阴阳调和:《易经》中的阴阳调和原则告诉我们,惟独在阴阳相互调和的状态下,才干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注重调整身心的阴阳平衡,如通过冥想、太极等练习来调和身心,保持健康的状态。
二、顺应自然的法则2.1 顺应四时:《易经》中的四象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遵循着四季轮回的规律。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如春季宜清肝利胆,夏季宜清热解暑,秋季宜润燥养肺,冬季宜温补肾气。
2.2 顺应五行:《易经》中的五行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相互影响。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五行的相互关系,如通过食物的五味搭配来调理身体,如咸味补肾、酸味收敛、苦味清热等。
2.3 顺应阴阳:《易经》中的阴阳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的。
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阴阳的变化,如根据个人体质的阴阳属性来调整饮食和运动方式。
三、修炼身心的方法3.1 内观修炼:《易经》中的内观修炼法告诉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可以达到身心的平衡。
在养生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冥想、静坐等方法进行内观修炼,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3.2 调节呼吸:《易经》中的呼吸调节法告诉我们,通过调节呼吸可以调整身心的状态。
易经养生法
易经养生法内容简介:本书是首席中医养生专家、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杨力教授的最新养生著作。
该书根据其在山东卫视王牌健康栏目《养生》播出的“易经养生”讲稿为基础,将千年经典《易经》和《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知识一网打尽,包括有“阴阳协调” 、“十二时辰养生”、“经络养生”、“疾病的预测”、“食疗” 、“经络”、“房事” “家居风水”十一个方面,全面而叙述生动,而且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可称为“给家人驱病延年,做自己的养生大师”全民养生抗衰老的科普书。
个人简介:国学大家、首席中医养生专家、易学家、作家、历史文化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
杨力教授学识渊博,精通文史哲医和养生文化,从事研究生教学二十六年,近年来全身心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为了“让中国人多活十年”的目标,不遗余力,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近千场场,足迹遍及北京及全国各地,还包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话养生》,北京电视台《医林奇观》、《晚晴》、《身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以及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北京各大书店,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一些社区、企业、学校……深受老百姓喜欢。
易经养生法第一篇: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人活一口“气”。
(上)易经养生法第一篇: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人活一口“气”肾精之气是先天而来、与生俱来的。
它不像空气、水谷之气通过后天的呼吸、饮食而得来的。
这种气和精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人体来说就像个火种,所以要节约使用,这个气你要用完了,那么你的肾阳就会稀,命门就会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将熄灭。
所以,关于肾精的这个气,我们一定要保养。
气是人的本源我们中国人常说:“人活一口气”,那么在易学和中医上,这个气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气对于生命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又应该如何保养我们体内的气呢?早在三千年多年前,当人类思考“人怎么样来的”这个人类起源命题的时候,在世界很多地方的人回答不出,就说人是上帝创造的。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易经》与养生的智慧引言概述:《易经》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本养生的智慧之书。
通过研读《易经》,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从而提升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易经》与养生的智慧。
一、调整身心状态1.1 静心养神:《易经》中提到了“守静笃志”的原则,通过静心养神,可以调整身心状态,舒缓压力,提高免疫力。
1.2 知行合一:《易经》强调行动与思想的统一,通过实践行动,使身心得到平衡,增强反抗力,预防疾病。
1.3 心态调整:《易经》中的“和为贵”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分追求功利,从而减少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
二、调整饮食习惯2.1 饮食养生:《易经》中提到了五行八卦的理论,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的效果。
2.2 调整饮食时间:《易经》中强调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建议根据自然规律调整饮食时间,如早餐要在早晨阳光浮现后食用,晚餐要在日落前完成。
2.3 忌口忌嗜:《易经》中提到了“有嗜欲者不可以为长久计”的观点,提醒人们要避免过度嗜食某些食物,如辛辣、油腻等,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三、调整运动方式3.1 适度运动:《易经》中提到了“中和”之道,强调要适度运动,既无非度消耗体力,也无非度歇息,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3.2 循序渐进:《易经》中的“渐”思想告诉我们,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可急躁,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3 多样化运动:《易经》中的“八卦”理论提醒我们要进行多样化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以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
四、调整作息习惯4.1 规律作息:《易经》中提到了“乾坤之道,守其盈虚,以定其概”的原则,建议人们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整。
4.2 合理歇息:《易经》中的“休”思想告诉我们,适当歇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保持身心的健康。
4.3 睡眠质量:《易经》中强调了“肃静”和“守常”的原则,提醒我们要创造一个肃静的睡眠环境,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恢复。
《易经》告诉我们养生的真谛(第五篇)
《易经》告诉我们养生的真谛(第五篇)根据《易经》的阴阳理论,我们受到启发,阳气才是生命的动力和源泉。
我们要想永葆健康,必须坚持不懈地保养与延长我们的阳气,对抗阴气的生长,从而使阳气始终处于旺盛的状态。
气为阳之始,阳为气之末。
意思是: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阳气,就会发生阳虚,阳虚最大的表现就是气虚。
气虚-----气弱,脉弱,怕冷,身体发凉,说明已经阳虚。
气虚最长见的是脾气虚(中气虚),脾气虚最长见的表现是不想吃东西,吃下去不消化。
中医叫食少膨胀。
阳虚还有心阳虚。
心阳虚的表现就是胸部发凉,心脏部位发凉,怕凉,而且稍微劳累一点就心慌,脸色不好,气短。
肾阳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神疲乏力,另外,伴有腰以下发凉。
腰部是藏肾的地方,肾阳虚了,火种减少了,火力减少了,所以腰以下发凉,最典型一个症状是小便多,晚尿尤其多。
肝阳虚的表现为生命萎靡不振,没有生机。
因为生气是主肝,肝气是属木,主生发,中医的肝和西医的肝不能划等号的,它是一种肝气。
肺阳虚为肺部的阳气虚。
特点是气喘,所以动一点就气喘,气短,甚至咳嗽。
阳虚会导致多种疾病,所以我们一生中都要保养阳气。
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应早发现,早治疗,不能让气虚发展到阳虚。
阳气对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我们如何保养阳气?一:我们应该和天时相应,学会四季养生,四季中春夏是阳气最多的季节,我们春夏应该养阳。
养阳要和四时阴阳相结合。
我们要借助天之阳气,长阳我们人之阳气,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多晒太阳。
现代女性为了保养皮肤,往往怕晒太阳,这是有违养生之道。
我们身上的阳气与天上的阳气息息相通。
因此,保养阳气就要多晒太阳。
《易经》中最简单的道理转化为我们最简单,最有效的养生方法。
三:结合阴阳的消长来做运动,一天中,早上的太阳就要出来了,当太阳逐渐升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阴阳是阳长阴消,阳气增加的时候,这时候的运动以动养为主,要多做运动。
《易经》讲“动则生阳”,特别是阳气虚的人,在这个时间养阳气比其它时间的效果要好。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选读]
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选读]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易经告诉我们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人与天地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人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精髓。
人与天地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水变了,鱼就要变,所以人的养生要顺应天地四时,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于是才有了《黄帝内经》强调的四季养生。
人与天地相应绝不是天人感应,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前者的实质蛤要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不唯物的和科学的;后者把天神灵化,认为天会感应于人,这唯心的,迷信的。
《易经》的原意则是科学的。
中医讲的是医学的天人合一,也是科学的天人合一,实质就是“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八个字,这在中医养生学上有重大指导意义。
身心合一就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统一,是心理健康加生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中,心理效应远远大于生理效应。
《黄帝内经》有句话“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阴阳平衡健康一生杨教授说从《易经》生命起源的解释来看,宇宙物质之间,既人与地球之间,是互相作用、相互关连着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易经》的名言“山泽通气”,说明了万物是相感相通的,也表明了人的生命既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天地的。
揭示了养生的最高理念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整体养生。
养生包括静养生、慢养生和低温养生这三大法宝。
节能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阳气和阴气,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从而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
互相结合,互相配合,对维护人体的阴精和阳气的平衡,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这些生命的阴阳平衡好,那么我们就能够健康一生。
藏风纳气去伪存真杨力教授认为:“风水,其实就是各种物质场的综合作用,各种场包括气场、磁场、电场……构成了环境的综合影响,而气场又是其中最主要的。
任何一个环境空间都存在着良性场和非良性场。
” 传统风水学的形势派把看风水的方法形象地总结为:觅龙、察砂、点穴、观风、看水。
杨力教授提示到:中国的建筑札术源远流长,里边蕴含着许多深奥的哲理,《易经》哲理早已被融入建筑艺术中,成为了古代东方建筑之魂,其独特的结构原理不失为现代建筑的借鉴。
《易经》养生大法PPT课件
一、《易经》是部什么书?
——《易经》是中国六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 是中华第一经。
——《易经》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她提出 “一阴一阳之谓道”,创造了阴阳哲理
——《易经》告诉我们,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 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
《黄帝内经》是部什么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巨著,她把 《易经》的阴阳理论在生命科学上做了杰出的发 展。
《易经》是中华养生的总源头,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渊源,中国人要学会自己 的养生方法就应该懂点《易经》的养生奥秘。这奥秘就在我的《易经养生法》及 《阴阳平衡、健康一生》的书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易经》这座神秘的殿堂。
2021
1
http://www.shijiebei520.c om
导读
《易经》是中华第一经,是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 《易经》既是一部揭示宇宙奥秘的书,更是开启生命密码的金钥匙。 《易经》的阴阳哲理开创了宇宙阴阳气化,奠定了天人合一养生的物质基础。 尤其《易经》的太极阴阳启示了“阴阳平衡、健康一生”的养生大道。 在《易经》理论指导下的《易经》养生大法,主要涉及: 一、《易经》是部什么书? 二、生命源起之秘 三、阴阳平衡健康一生之秘 四、天人合一养生之秘——《易经》日养生、《易经》年养生 五、八卦体质养生之秘 六、《易经》揭秘衰老 七、《易经》护阳抗阴长寿之秘 八、《易经》象数与疾病早发现之秘 九、《易经》全息与疾病预测之秘 十、《易经》风水养生之秘
2021
17
五、八卦体质养生之秘
(一)、伏羲画八卦,开创了中国人的生理体质
天有风寒湿热燥,人有风体、寒体、湿体、热体、燥 体。
(二)、八卦人体质
1、乾卦人体质:乾为天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易经》养生大法
肾与精气神养生的重大意义
(一)、肾为封藏之本的重要意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二)、肾藏精的重要意义 “肾为先天之本”
“肾藏先天之精”
“肾藏精,精化为气” 为什么古人极其强调性养生?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 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邪?”岐伯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 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 也。”
八、脑养生之秘
• (一)、养脑必先养肾 • (二)、讲究用脑卫生 • (三)、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第二十五页,共79页。
百会
风府
大椎
脑户
风池
第二十六页,共79页。
第二十七页,共79页。
第二十八页,共79页。
八、《易经》象数与疾病早发现之秘
(一)、《易经》象数思维之秘 1、何为象数? 观象取义、运数取义,中医学是象数科学。 2、藏象与形的关系 中医学是一门象数科学。
第一页,共79页。
二、生命源起之秘
(一)、《易经》揭开了生命起源的密码 “天地氤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刚柔有体”
第二页,共79页。
氤藴之气
《黄帝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第三页,共79页。
(二)、人活一口气,养生先养气 (三)、百病从气生
第四页,共79页。
三、阴阳平衡健康一生之秘
(一)、什么是阴阳平衡?
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4、生命阴阳平衡包括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
◆易经养生(yizhc)
第一本深入探討《易經》中養生秘方的健康書《易經的養生祕密》《易經》裡告訴我們很多古人的養生方法,這些都凝聚著祖先幾千年來的養生智慧。
祕密一:強正氣才能強五臟要保養我們的「氣」,就要正確地使用並愛護我們的器官。
一、保養心氣:許多人到了四十歲之後,就覺得心氣不足,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話說多一點、稍微勞累一點,就覺得心慌,氣不夠用。
這時可以服用一些養心的藥,治療氣虛最好的就是參類。
二、保養腎氣:腎氣虛弱時,會產生無力、脈弱的現象。
而很多人頭暈、睡眠不好,其實都是腎出問題,用六味地黃丸加味,如熟地、枸杞、山萸肉等,補腎即可補腦。
三、保養脾氣:脾氣虛的症狀為厭食、腹脹、舌苔發白、脈搏虛弱。
要避免脾虛,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不吃損傷脾胃的食物,如過辣、過甜、過辣、過辛、過苦的食物。
四、保養肺氣:肺氣虛的病人最大的特色就是懶得動,氣短、脈弱,全身無力。
中醫有「以臟補臟」之說,肺氣虛就得補肺,這時可以吃一點羊雜湯,因為裡面羊肺比較多。
同時也可以用人參和沙參燉肉吃。
五、保養肝氣:肝氣虛往往是因過度疲勞所致,「肝為疲極之本」。
當精神不濟,兩肋不舒服時,要多休息,喝一點人參和枸杞泡的酒。
祕密二:學會排陰毒陽氣隨著身體的成熟而逐漸增加,但到了中年之後,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
陰氣,也就是陰毒,是生命的垃圾。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可謂「五毒俱全」,所以要學會排毒,讓陽氣有存在的空間。
一、水毒:如果起床時下眼皮、腳踝浮腫,就表示水濁,水毒無法從體內排出。
這時可以吃些絲瓜、冬瓜及各種豆類。
二、濕毒:脾的功能減弱,就無法化濕,因而出現濕毒。
要健脾可以吃以下的東西,如豆類熬成的粥、黨參和白朮燉的肉、藿香正氣等。
三、痰毒:痰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肺不好,如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另一種是飲食不當,可以多吃化痰的食物,如蘿蔔、冬瓜、無花果、紫菜、羅漢果等。
四、脂毒:喝酒、吃肉、吃油炸食物,肝細胞就會被脂肪佔據。
要清除脂毒,首先要降血脂,如洋蔥、海帶、蘑菇、燕麥、豆漿與各種水果,尤其是山楂和蕃茄更能清潔血管。
修养之道丨养生的奥秘,在于养神!!!
修养之道丨养生的奥秘,在于养神高强度的运动并非适合每个人,不适合的健身方式容易让身体变得更加紧张僵硬,倒不如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养生效果会更好。
生命在于虚静动则与阳同波,静则与阴同德现代人焦虑急躁,坐在办公室里长吁短叹的人不少,打游戏赶进度,让精神处于过度紧张兴奋的人更多。
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精神内守」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多重要。
如果人总处在心神游散于外的状态,时日长久就会身弱体衰。
《黄帝内经》中说,健康的人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奥秘在于身强促成了体健。
「强身健体」一词的顺序很重要。
先有强健的身躯,才会有强健的肢体。
遗憾的是,现代人却在做着相反的事,舍本逐末,为了健体不惜伤身,贪图四肢肌肉的发达,不惜掏空已经羸弱的身躯。
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一个人的精气虚了,就如同树没了水,这时候就会导致干枯落叶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我们人来说也是如此。
在一部分人看来,长跑、撸铁、秀肌肉是身体健康的一种证明。
然而高强度的运动方式并不适合每个人,由于不了解自己的体质,过量消耗身体的精气,透支自身的气血和能量,实则是一种损害生命的行为就拿出汗这件事来说,汗为阴液,中医认为汗是心血所化。
我们经常说做一件事情,耗费了多少血汗,消耗了多大的心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人觉得,出汗能减肥,所以为了追求瘦,必须运动到大汗淋漓才肯罢休。
这种瘦,不是健康的瘦,也不是那种排掉了身体多余垃圾的瘦,而是靠出汗,靠消耗自身津液而换来的干瘪单薄。
有人喜欢晚上打球、跑步、健身房锻炼,更是扰动筋骨,损耗阴液的行为。
就算练出八块腹肌、全身腱子肉,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炎上火、感冒发烧的大有人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源于西方人的价值取向。
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为:「生命在于虚静,动则与阳同波,静则与阴同德。
」对于我们华夏民族来说,强身健体的方式,绝不是靠不断压榨身体,挑战极限的方式来实现的。
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把握阴阳,天人合一阳气,卫外而为固,是人体最好的治病良药。
藏在《易经》里的养生秘方之一
藏在《易经》里的养生秘方之一搜狐健康博客: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健康博客精品访谈。
今天我们请到了《易经养生法》的作者,中医科学院教授著名的中医学家和易学家杨力教授。
杨力教授您好,和网友们打一声招呼吧。
杨力:搜狐的网友们大家好。
搜狐健康博客:我们今天主要来聊一聊您这本《易经养生法》里面提到的养生观点。
首先能不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易经和养生之间的关系。
杨力:我们的养生主要来源于中医学,中医学本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是本源于《易经》。
所以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
五种卦相体质的养生要点你属于哪种卦相体质?乾卦体质易患肠道疾病适合做领导者搜狐健康博客:您的书里面提到了八卦体质的概念,认为五种不同卦相体质的人各有特点,不同体质有各自容易患的疾病,能否为网友介绍一下。
杨力:八卦是八个卦,但是这里我们把它综合为五个卦相体质,其中有三个卦是合并成一种。
第一个是乾卦,乾卦是非常重要的,在《易经》里面乾为金、乾为首,它是每天的精气。
乾代表了天空,天空是非常宽广的,乾卦就像天空的造金之气。
《易经》说乾卦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像天,和天空相应,最大的特点就是刚健,这一卦相体质的人最大的特点是自强不息。
搜狐健康博客:那么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杨力:一个人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身体就应该是相应的。
所以乾卦的人骨骼比较魁伟,额头比较宽,面是方的,面色比较白,有一些是浓眉大眼的,有一种能够承担着重任的一种印象。
搜狐健康博客:感觉应该是当领导的人比较多一些。
杨力:对。
所以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
看人的外形,就说他将来肯定可以成为一个高人。
搜狐健康博客:您刚才提到乾为金,这五种不同的卦相体质是不是跟金木水火土有联系?杨力:是。
乾卦对应的就是五行中的金,身体比较燥,这部分的人容易得肺病,便秘、糖尿病等,和水分干燥有关系。
搜狐健康博客:我们在了解了相对应的疾病的同时,是不是也给出适合这个卦相人的养生方法?杨力:对。
易经的奥秘【4】
【易经的奥秘】第四集何为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又怎么能够生成八卦呢?这当中也有个过程,不是跳跃的。
所有事情,只要是自然的,差不多都是有连续性的,不会突然间断掉。
即使表面上看是断掉了,实际上暗中也是连续的。
伏羲氏当年发现宇宙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他也认识到世界上绝不是只有一股力量,如果只有这一股力量,那就太过单调了。
这当中有两个看起来相反,实际上是相成的力量,叫做阴、阳,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一阴一阳。
一阴一阳,很容易被误解为一个阳,一个阴,其实不是这样,而是有阴有阳,才叫一阴一阳。
我们一再重复,如果阴是阴,阳是阳,完全分道扬镳,这个世界就分裂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小孩,女儿多半像爸爸,儿子多半像妈妈,这是造物的奇妙之处,也是为了使男不要太男,女不要太女。
否则,男人越来越男人,女人越来越女人,那就变成两种人类,一种叫做男人类,一种叫做女人类。
现代科学证明,男性的体内存在女性荷尔蒙,女性的体内也有男性荷尔蒙。
这不是不男不女,而是男性应该有一些阴柔的气质,女性有时候也要阳刚一点,不然女性老受欺负,那还得了?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阴有阳,而且是分不开的。
拿一天的气温来说,我们早上起床,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时候会觉得热吗?不会。
因为上面的太阳虽然是热的,但是热量还没有完全照到地面上,大地还是凉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阳(见图4-1)。
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做老阳(见图4-2)。
图4-1少阳图4-2老阳中国人比较聪明,懂得采取阴的方法来对付阳,中午吃完午饭后,我们通常会稍作休息。
我们最懂得宇宙变化的道理,一天之中,人体变化最快的有两个时段,首先一个就是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就是正午的时候,我们叫做午时。
这个时候人最好少乱动,安安静静地休息比较好。
但是午觉也不能一睡就睡两三个小时,搞得晚上睡不着,那样也不对。
午休很好,但要适量,不能过分,二十到三十分钟为宜。
午休后有了精神,就要起来工作,不但可以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有益于晚上休息。
易经养生的奥秘
秋入 冬地 养府 阴
12
脾巳 胃辰
心 午
11点~13点
未 小肠 申 膀胱
大肠 卯 5点~7点
17点~19点 酉 肾
肺寅
2021/3/2
肝丑
23点~1点
子 胆
戌 心包 亥 三焦
13
(三)、十二时辰养生法 (上)
(24小时使用法)
• 子时(23点~1点)胆:子午觉 • 丑时(1点~3点)肝:深度睡眠 • 寅时(3点~5点)肺:平旦脉 • 卯时(5点~7点)大肠:排毒 • 辰时(7点~9点)胃:吃早饭好比吃补药 • 巳时(9点~11点)脾:第一黄金时间
2021/3/2
9
(六)、怎样平衡阴阳? 1、从寒热调阴阳 2、从气血调阴阳 3、从燥湿调阴阳
2021/3/2
10
四、天人合一养生之秘——《易经》日养 生、《易经》年养生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人
和天地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说“天地和气,命曰人”。
主热,金气主燥,燥气通与肺,因此乾质人易患肺系病 (尤其是燥热性疾病,如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头面 饼、大肠病(如便秘、痔疮等)、糖尿病,又常有阴津不 足的表现。
寿命中等
2021/3/2
192021/3/2202、坤土体质人:坤质——土型(湿)—— 太阴之人(包括艮质人)
坤属土偏湿,湿气通与脾,故坤质人多 痰湿病;坤质人气血运行较缓慢,易积湿 生痰,湿性黏滞重浊,故多发腹泻、痰饮、 水肿等病,易发内脏下垂等。
上床睡觉
2021/3/2
15
(四)、十二时辰的用途
(1)、什么时辰?吃什么药? (2)、十二时辰怎样预测疾病? (3)、何时是 时间? (4)、十二时辰怎样解毒排毒?
《易经》与养生(一)
《易经》与养生(一)炑栕易商公社 2016-11-12输《易经》与养生(一)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起源于上古时期,包括《连山》、《归藏》和《周易》,现代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赞誉《易经》为“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
《易经》不仅是一部哲学大典,更是一部养生宝典,是一部讲人生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大书。
《易经》的养生之道,在我国《黄帝内经》中得到了诠释。
当代养生学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易理化”,《易经》通过阐述变通、变化哲学,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生命、生活中的辩证法,观照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生存发展,关怀人的命运、境界和人文。
对此,加拿大易经学院校长认为:“易经是一门生存科学易”。
易经养生,不仅重视居住风水养生,更注重生理、心理的养生,强调“养生应首先从养心开始”、“养生应注重生理、心理和居住环境的全面养生”。
一、乾卦养生之道:天人合一,顺天行事,不违自然;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接收天气,有益健康;保护生态,培育生气乾代表“天”,乾卦的关键词是“天”,倡导“天人合一”观。
启发人们应顺天行事,不违自然。
乾卦大象辞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并以龙飞腾的过程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
启发人们要效法“天”的精神,不断努力,自强不息。
乾卦阐述了天与气的关系。
气之清升为天,气之下浊为地,气之动而为风,风激雷壮而天道大行。
古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又由万物所生。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火有火气,人有人气。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精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其来源有二:先天、后天。
南朝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辅相成,“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
气为人体真气,也称元气、正气,是人的生理功能。
包括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健康的奥秘,古人把它藏在《易经》里
健康的奥秘,古人把它藏在《易经》里古人认为气也是健康的本质和基础。
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外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就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
具体说来,体现为和、动、度三个字。
健、康二字,分别见于殷商时代。
“健”字偏重于指精神和意志的坚强,《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康”字初见于《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寿、康与疾、弱对举,可见“康”字的意思偏重于指身体的健康无疾,非常接近于今天“健康”一词的含义。
01论“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中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对于中国文化有非常深广的影响,也同样为历代医家及养生家所推崇,如董仲舒就说过这样的话:“能以中和养生其身者,其寿极命。
”不能做到“和”,还会危及生命:“反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和乃生,不和不生。
”“和”就是指不偏离常态,不过分:“阴阳并毗(按毗即偏),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春秋时医和论病因时说:“天有六气,......淫生六疾。
......过则为灾。
”“和”又有平正的意思。
《管子・白心》说:“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匆之所生也。
”总而言之,“和”意味着阴阳二气的调和、流通,正如《庄子》所说的:“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
”成玄英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阴升阳降,二气调和,故施生万物。
”“和”的状态是通过阴阳二气的流动、运行、升降而实现的。
把“和”即健康这一看法发挥得最清楚的还得数《黄帝内经》。
《内经》把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看作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打破,健康也就同时被破坏了。
《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注于阴,阴满于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名日平人(按即健康无病之人)。
《易经》养生法
《易经》养生法中医独特的保健方法在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刮痧、拔罐、砭术、足疗、耳穴疗法,还有针灸、推拿、按摩和气功的基础都和经络密切相关。
您会问了:经络到底是什么?经络是人类的一种奇特的生命结构。
中医认为,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涉及360个穴位,它是内里连接脏腑,外边连接肢节的一个通道。
经络是人体互相联系的神秘桥梁。
由于经络循行于人体的全身,在体表又分布了不少穴位,对这些部位进行针灸、拔罐、刮痧、按摩、推拿、敷药等就可以通过经络作用于体内,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
这些经络穴位,就像经络黑箱向外界开放的小窗口,穴位和人体的中枢通过经络有联系,如人中(在鼻唇中部)、百会(在头顶)、涌泉(在足心)、劳宫(在手心)、神阙(在肚脐眼)都有急救的作用。
经络的分布像蜘蛛网一样,它贯穿人体的上下左右。
经络的循行有起源于足而上行至头,也有发源于头而下行至足的,所以足疗可以治头病,腰病可以取腘窝(膝窝),其原理就在于此。
中医认为,人体中有特殊的人气——经气,运行在经络中,营养、濡润着人体。
通过导引可以促进经气的运行,从而起到促进血行、强脏气的作用,这就是经络养生的奥秘。
经络在人体中无处不到,无时不在,运行于全身和五脏六腑相联系,又沟通体表和内脏,所以人体有病可在经络表现出来,也就是通过经络的色泽、温度、痛感反映出来,这就是经络感传现象。
经络如何防病、治病经络是特殊的生命现象,经络系统既不是神经系统也非血管,是一种独特的超微观结构。
人可以通过经络感传现象获得疾病信息。
内脏有病时,可以在与之相通的经络沿线反映出来,具体是出现酸、麻、胀、痛或热、冷感,或者是出现红线、白线、痘疹带、汗带或其他感觉异常现象:如过敏线、湿疹、痣等。
经络感传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兴奋性疾病,如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过敏性疾病及躁狂症,会增强经络的敏感性;反之,抑制性疾病,如低血压、甲减、抑郁症等,会降低经络的敏感性。
通过经络还可以治病,例如冠心病发病时,可以进行穴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