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后踢克横踢的攻防技术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跆拳道的防守反击技术介绍

跆拳道的防守反击技术介绍

跆拳道的防守反击技术介绍摘要:防守反击是跆拳道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跆拳道的训练观察与教学实践,对防守与反击的关系和防守反击技能的形成作了分析,并对防守反击在运用中的要点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跆拳道防守反击一个训练有素的的跆拳道运动员,应该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进攻和防守总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正如兵法所云:善攻者,攻敌之必守;善守者,防敌之必攻。

防守后的进攻即为防守反击,它可以出奇不意地给对方以重击,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一、对防守反击技术的优势的分析在跆拳道对抗中,防守转化为反击的技术是一种巧妙的方法,对己方来说比较安全,对对方来说则具有极大的威胁。

这是因为:一方面,防守者处于最有利的实战姿势,先是要防住对方的进攻,所以身体所暴露出来的空档少,自身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极好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为我方紧接着进行有效的反击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对方在主动进攻时,整体的平衡状态改变,破坏了本来的实战姿势,身体的部分位置露出空档,而这种状态的改变又不易在一时之间调整过来,所谓“旧力刚过新力未生”之时,这种状态为我方的反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在跆拳道对抗中能娴熟的使用防守反击技术是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防守反击技术的形成防守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以化解对方的进攻,使对方的进攻无效。

防守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不接触防守。

不接触防守可细分为二,一是脚步不动,以身体的躲闪、下潜等来躲开对方的反击;二是以自己灵活多变的步法移动来躲闪对方的攻击。

第二种是接触性防守,以自己的手臂和身体的动作来阻截隔挡对方的攻击。

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防守仅是一种手段,都不是目的,而是最后的反击才是真正的目的。

1. 实践中如何运用防守技术在实践中想要达到防守反击的目的,就要求我方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反应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践中,学会判断分析对手的习惯动作以及进攻动作的路线、力点和对手的移位情况,然后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击动作。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是跆拳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击打技术,具有高度效果和威力。

研究不同击打距离下后横踢的技术动作特征,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击打技术水平很有帮助。

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探讨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

一、概述
跆拳道后横踢的技术动作包括起跳、身体转轴、落地、踢击等动作,技术要求高,在实际战斗中的使用较频繁,非常实用。

在实际训练中,跆拳道运动员应该根据不同击打距离,灵活使用后横踢技术,并熟练掌握各种动作的技术特征。

1. 近距离
在近距离下,后横踢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技术要求高。

起跳时应快速向前蹬,转轴时需用力迅速转向,脚背踢出时应抬高腿部,同时使身体倾斜以增加力量,而落地时则需要迅速调整体重并协调完成动作。

在中远距离下,后横踢需要更加注意距离的掌握和准确性。

起跳时,需要根据距离适当加强蹬力,同时在转轴时需要加强力量和稳定性,保持身体不动摇,脚背踢出时,应先迅速将膝盖弯曲,之后以脚背为主攻击点,保持腿部伸直,以增加攻击力,同样在落地时也需要迅速调整身体的平衡。

在远距离下,后横踢相对较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技巧。

在起跳时,需要跳得更高、更远,同时转轴时也需要充分利用身体的旋转惯性,在脚背踢出时要保持腿部伸直,同时要注意控制着陆的姿势和平衡。

三、总结
跆拳道后横踢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击打技术,对于训练跆拳道运动员的攻击能力和技巧至关重要。

在实际运用时,根据不同的距离和情况,需要根据技术特征进行合理灵活的调整,在练习中也需要充分注意技巧细节的掌握。

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运用的研究

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运用的研究

跆拳 道世界锦标赛 中 国男子与女子 力 较 高 ,并 有 可 能 造 成 K O 对 手 打 次数 和男子运动 员悬浮不大 ,但
分别 2 个 级别 ,一 共 4 场 比赛 的录 的情 况,提前结束 比赛。 中位横踢 是 总体 成功 率却 高 于男子 运动 员 , 像 中我 国运动 员对 横踢技术运用 的 技 术运用 的相对 普遍广泛 ,往往在 尤其 是在高位横踢 的运 用上 比较 明 情况 进行分析 统计 ,其主要研 究的 比赛中作为进行攻 击的主导腿法技 显。在 女子 2个级别 的比赛 中高位
男子 与女子运动 员横踢技术较为熟 中位横 踢技术攻击 的时间差都是较 2 . 1 . 2 女子高 中位横 踢技术在 比赛 练 ,但在 衍生技术 上还有一定 的发 为 短暂的 ,高位 的有 效击打头部 能 中的运用 由表 2可 以看 出,我 国
展 空 间 。 所 以本 文 通 过 对 2 0 1 1 年 够得 到高于 中位 技术的分值 ,杀伤 女子 跆拳道 运动员在 比赛 中总的击
青 身 秽
中 图 分 类 号 :G 8 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1 5 1 X( 2 0 1 3 )0 4 —0 6 0 — 0 3
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运用的研 究
张 航
哈尔滨 1 5 0 0 2 5 ) ( 哈尔滨 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可分为 :近距 离、 中距离 、远距 离 比赛 中高位 横 踢击 打 次数 是 6次 , 着较高 的准确 率,可 以看 出女子跆
攻击 。
击打率 占所有横 踢总数 的 1 6 %,成 拳道运动 员防守上十分细腻 ,不轻
高位 横踢 主要击 打范 围在 于对 功率达 到 了 3 3 %。而 中位横踢击 打 易把空 当留给 对手,出腿时机上 掌 手 的面 部,后脑不允许击 打 ;中位 的次数 高于高位横踢 ,击 打次数达 握 的比较准确 。

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特征与运用技巧论文

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特征与运用技巧论文

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特征与运用技巧论文跆拳道后踢技术动作特征与运用技巧论文1. 前言跆拳道后踢技术是跆拳道腿法中的一项重要进攻技术,其在竞技比赛中运用效果极为明显,使用频率和成功率都较高,与其相关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在竞技比赛中的重要地位可谓日渐凸显。

对其的研究将有利于教练员对后踢技术教学训练的重视,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后踢技术。

本文将通过对后踢技术的运用原理进行研究,探索后踢技术在各种情况下运用的规律,阐明后踢技术运用的策略手段,分析后踢技术运用的特点,以助教练员教练员、运动员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后踢技术。

2. 后踢技术动作过程及特征分析正确、合理运用跆拳道后踢技术,必须理解和掌握后踢技术的动作过程及其特征。

跆拳道竞技比赛中,拳腿技术作为比赛得分的有效手段,在运用时必然会受到对方拳腿技术的限制,即跆拳道各种拳腿技术在比赛中具有相生相克的特性。

每种技法都有自身的特点,每种技法又会受到其它技术的制约或影响,故而攻守进退经常交替变化。

因此,正确运用跆拳道技术,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跆拳道技术的过程及其动作特征。

跆拳道后踢技术的动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准备姿势、转身收腿、挺身踢击、还原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后踢技术展现出以下几种特征:一、后踢技术攻击时间相对较长。

后踢技术从准备姿势开始到进攻时的收腿需要一个大幅度的转身,然后再挺身、展髋、伸膝进行击打,而横踢、推踢等技术则是蹬地后,直接向前推进进攻,因此,后踢技术在进攻时间上相对其它技术较长。

进攻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对方的及早察觉,因此,攻击时隐秘性不强;二、后踢技术攻击是直线进攻,直线进攻可以攻击对方的腹部、胸部和头部等部位。

由于后踢技术是直线进攻,在同时进攻的时候,弧线进攻腿法如横踢、旋踢不会影响后踢的进攻。

换言之,使用后踢依然可以打击到对方。

而直线进攻的腿法如推踢和侧踢则有和后踢相遇的可能,从而阻止其进攻;三、身体的制控能力要求高。

后踢技术的进攻需要准确的制动身体能力,在旋转中如果不能适时控制身体的旋转停止,后踢的方向就不能保证,不仅不能有效打击对方,反而会给对方一个可乘之机。

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文化视野443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孙熠升 沈阳科技学院摘要:在跆拳道比赛中,随着规则制度与裁判法内容的调整与完善,后腿横踢技术在运动员训练与教练员指导中得到重点关注。

后腿横踢技术在比赛范围内起到重要的攻击效果。

本文从运动学的角度,针对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后腿横踢技术踢击腿与支撑腿的变化,分析体能对后腿横踢技术的影响。

关键词: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运动学中图分类号:F8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6-0443-01引言跆拳道是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一项格斗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跆拳道的比赛中,一般技巧以腿法为主,腿采用灵活的方式进攻对手。

腿法的重点多数采用后腿,来增加击打的力量与速度。

横踢在跆拳道当中是最主要的实战腿法。

因此后腿横踢技术,成为跆拳道比赛实战中最重要的战术技巧。

一、跆拳道横踢技术涵义跆拳道的横踢技术在动作角度来讲是一个统称。

根据摆动腿的角度有:前横踢和后横踢;攻防方式的角度有:反击横踢与进攻横踢;针对踢击的高度和位置主要有:低位横踢、中位横踢和高位横踢三种方式。

一般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对抗动作上主要采用中位后横踢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远动员在进攻过程中,通过身体有力的支撑针对对手采用侧面施力来采取进攻的腿法。

这项技术的特点是依靠自身的躯干与髋的灵活转动,将髋、膝、踝三个关节部位采用肢体进攻来完成打击。

动作基本方式是:首先摆动腿接地之后,身体的重心与力量向支撑腿转移;其次支撑腿在稳固之后将摆动腿上提;最后摆动腿与髋关节发生运动。

随着支撑腿的前进,并在动作上进行内转,将摆动腿向上快速横向踢出[1]。

二、后腿横踢各项动作因素的变化1.摆动腿在运动过程中,摆动腿的髋、膝、踝的关节都会发生着变化,通过肌肉的拉伸,关节除了发生变化之外,腿的击打效果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击中目标的瞬间,膝关节的变化将体力在脚上得到支撑,进而击打对方。

但是在实战中,膝关节切勿完全伸直,虽然这种方式增加击打力量,但是对运动员来讲容易无法及时收腿,可能会给对方留下反击的机会。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一、跆拳道后横踢的基本动作要领后横踢是一种以踢击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攻击技术,它主要使用腿部进行出击,击打的目标通常是对手的上半身或头部区域。

在执行后横踢时,运动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领:1. 稳定的站立姿势:后横踢的出招姿势通常是站立在一个踢腿为后,稳定的站立姿势是确保出招准确的前提。

2. 扭转髋部:在进行后横踢动作时,需要通过扭转髋部来带动腿部的出击,从而使踢腿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

3. 准确的踢击目标:后横踢的目标通常是对手的上半身,运动员需要准确地踢中对手的身体部位,以获取更高的得分或制胜。

二、后横踢在不同击打距离下的技术特征分析在实际的比赛中,后横踢的击打距离通常可以分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三种情况。

下面我们将根据这三种不同的击打距离对后横踢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

1. 近距离后横踢:在近距离下进行后横踢通常需要运动员有着较为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快速的反应速度。

在近距离下,运动员通常需要快速地进行身体的转动,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以确保踢击的准确性和力量的输出。

在近距离下进行后横踢还需要运动员有着灵活的步法和快速的出击能力,以便能够迅速地躲避对手的反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击打距离下的后横踢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运动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着针对性地进行技术训练和提高。

三、后横踢的技术训练建议在实际的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能够灵活运用后横踢技术并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技术训练建议:1. 加强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在进行近距离后横踢时,运动员通常需要有着较为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快速的反应速度,因此可以通过进行各种身体协调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2. 提高踢腿技术的准确性和输出威力:在进行中距离和远距离后横踢时,运动员通常需要有着较为准确的踢腿技术和稳定的站立姿势,因此可以通过进行各种踢腿技术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踢腿准确性和力量输出。

通过以上技术训练建议,我们相信运动员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后横踢技术,并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跆拳道实战的进攻与防守辩证关系之研究

跆拳道实战的进攻与防守辩证关系之研究

跆拳道实战的进攻与防守辩证关系之研究【摘要】进攻和防守,永远是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因此跆拳道实战中的进攻和防守关系的理论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因此,研究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就具有实际价值上的意义。

实战技术其实就是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理论的实践化,正确的方法理论指导对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基本行为准则的宏观上的指导。

本文从自然辨证法的角度对跆拳道实战中的进攻、防守进行辨证分析,为实战运动员做出适用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进攻;防守;辩证关系1.前言跆拳道的进攻和防守是实战的两个基本技术及构成要素,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是跆拳道实战中各种因素关系理论层面的体现。

实战各种技术的运用和有效发挥得益于对这种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及适时的应用。

进攻与防守的关系是典型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现实化。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它是整个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核心和实质,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其转化为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方法,即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分析方法体现于进攻防守的整个过程。

2.实战理论综述2.1 准备式准备式,也就是说实战前的动作警戒式,不仅从双方的站位“开式准备”或者“闭式准备”而言,还是从单方的站式“左式站立”或者“右式站立”来看,其都是进攻的准备动作也是防守的预备动作。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体现在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基于这种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我们更要认识实战之初的准备动作姿势的重要性,它是实战的起点,对任何招术的有效运用和实战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只有正确地掌握好这一动作,才容易掌握各种实战的步法、腿法、的进攻、防守、反还击的动作。

除平时练就一身好技术外,心理状态和意志有着密切的关系,进攻时要注意防守,防守时也要注意进攻,进攻和防守是矛盾双方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将两者有机地配合和运用起来,使其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行自如的转化,才能出敌于意料之外,战胜敌人,保护自己,取得实战初始的成功,给对手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关于跆拳道横踢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关于跆拳道横踢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进攻动作中最为可观 的动作之一。 本文试 拳 道 比赛 中的重 要地位和 核心作 用 。由 以不 自然失重 控制重 心的反击 横踢仅 占 图通过对比赛中横踢技术的分析 , 生物 表 1 从 可知 , 在进攻技术和反击技术中得分 1%~ 0 。如何提 高多层次横踢训练效 2 %㈣ 0
力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横踢技术的特征 , 最多 、 出击次数 最多 、 用率最 高的都是 果 , 使 使之 占据进攻与反击 的比例及运 用的 从而为科学的指导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 横踢 技术 , 分别为 7 4分 、6 4 3次 、43 % 形式与方法 ,对不同类型级别的选手 , 3. 4 应
2 场 比赛 ,2 l 4 名运动 员共得 2 7分 , 横踢是直接的向前的击打 , 后者 是一种 0 而 被动 的 ,抓对 手出现 失误 时机 的反击 形
独 特优 势。原因很简单, 横踢动作相 对其 出击次数为 14 次 , 3 8 得分率为 1 . % 53 5 他 腿法更 为简捷 、 明快 、 用性 强: 实 易攻 、
关 跆 横 术 赛中 应用 分 于 拳道 踢技 在比 的 及其 析
朱晓军
摘 要 : 文 通 过 文 献 资料 法 对 第 十 五 录像。 本
的两种横踢形式[ 一种为进攻式横踢 : 2 1 。 主 要 以打击 的重心与 身体 向击打方 前倾的
届 世 界 跆 拳 道 锦 标 赛 和 韩 国 国 家跆 拳 道
表 1 是对 第十 五届世 界跆拳 道锦 标 式 ,是一种失去常规重心后的转换反击 。
在实践 中的 难守 、 威慑 力大。从跆 拳道 进攻动作的打 赛决赛 (6场)和韩 国国 家队选拔赛 ( 反击 形式与进攻形式的横踢 , 1 5
击 力量、 速度 、 冲量 及爆发 力等运动 生物 场 ) 进行的技术统计 。通过 以下统计和 分 运用及如何用力是不相 同的。在训练中 , 可以看出横踢及其 系列技术在竞技跆 以直 接进攻 训l 横踢 的为 8 %~ 0 而 练 0 9 %, 力学参 数的对比来看, 横踢腿则是跆 拳道 析 ,

对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对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的人数分别 占3 4 %、 3 4 %、 3 0 %. 分析其原 因, 主要是 , 初学者膝关节 、 髋关节 的柔韧性不够 , 下肢力量不足 ,
或是 由于心 理 紧张 , 学习 时没有 认 真听 讲 等原 因 , 由此 看 出 , 初 学 者 在 学 习横 踢 技 术 时 , 首先 教 练要 积极 的 引导学 员对 横踢 技术 的认 识 , 重视 学员 兴 趣 、 求 知 欲 的培 养 , 同时, 在教 授 的过 程 中要 注 重方 式 、 方法 , 要有 耐心、 循 循 善诱 , 不 可盲 目求 快 , 最后 在 学 习横 踢 技 术 要发 展 学 员 的运 动 素 质 , 在 学 员 的 身体 素 质 达 到 一定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 2 0 1 5 ) 0 2 — 4 4 — 0 3
在 跆拳 道 比赛 中 , 运 动 员 运 用 最 多 的技 术 就 是 横 踢 技 术 , 原 因很 简 单 , 横 踢 动 作 相 对其 他 腿 法 更 为 简 捷, 明快 , 实 用性 强 ; 易攻 , 难守 , 威慑 力 大. 从 跆拳 道进 攻 动作 的打击 力 量 、 速度 、 冲 量及 爆 发 力 等方 面来 看 , 横 踢腿 则是 跆拳 道进 攻动 作 中最 为可 观 的动 作 之 一 . 在 教学 和训 练 中 , 教 师 要 充 分 发 挥 其 主 导性 和练 习者
行研 究, 希望能够解决练 习者后 完成横踢动作 时存 在屈髋 、 鞭 打动作 不明 显、 髋 关节柔韧 不够 、 击打 点不是 脚 背等
问题 , 为 教 练 员在 教授 横 踢 技 术 或 训 练 时提 供 新 的 思路 和借 鉴 .
关键词 : 跆拳道 ; 横 踢技 术 ; 训练方法 ; 研 究

浅析后腿横踢在防守反击中的运用

浅析后腿横踢在防守反击中的运用

浅析后腿横踢在防守还击中的运用浅析后腿横踢在防守还击中的运用摘要:防守还击是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得分手段之一,也是运发动个人技战术风格的重要标志。

后腿横踢技术是跆拳道最根本也是在比赛中运用次数最多的技术之一。

两者结合,造就了比赛中最常使用最根本的技战术之一。

本文从防守还击战术的概念谈起,对如何在比赛中使用、如何训练、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后腿横踢;防守还击;应用一、前言跆拳道实战的目的在于一击必杀地快速击中对方,在双方对手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在没有被对手窥破弱点的情况下突然出手击倒对方。

跆拳道有防守还击和主动进攻这两种技术。

因此,除运用根本技术外,更应该讲究搏斗的技术。

防守还击技术是一种复合技术,即是由防守技术和进攻技术组合而成,是跆拳道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在实战中,良好的防守还击技术可以扭转自己的被动状态,打乱对手的战术,破坏对手的攻势,由防守转入进攻,掌握实战的主动权。

在第28届奥运会跆拳道150场比赛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双方在进攻中使用进攻技术为6336次,占攻击总次数的64.48%;还击中使用还击技术为3490次,占技术总次数的35.52%。

而进攻和还击的成功率那么相反,还击的成功率18.14%高于进攻成功率12.28%。

说明还击策略在跆拳道竞技比赛战术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后腿横踢技术,一直以来是一项在比赛中经常使用并且非常有效的得分手段,他有出腿迅速,回位快速并能很好的在进攻同时防守的技术动作。

良好的战术加上稳定有效的腿法技术,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二、研究分析在何种请况运用在比赛第一局,双方都不了解时应该主要进行防守还击,以便观察对方的战术及技术特点,进行有效的针对。

在对方进攻技术单一,没有多种变化时,应针对对方的单一技术进行不同的防守还击,有效的打击对方的进攻。

防守还击的战术要领防守,是在比赛中根据对手的进攻特点积极移动步法进行防守,并用上肢防住自己的得分部位防止对方的进攻。

后踢技术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与分析

后踢技术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与分析
个结果表 明 , 在女子使 用反击后踢 的过程 中 , 使用次数 和成功率还 根据 比赛 的录像 , 记 录具体研究 所需要 的数据 , 采用 E x c e l 软件 是 挺 高 的 。 通 过 上 面 的 统计 表 我们 可 以说 明 在使 用 后 踢 这 一 技 术 在 对记 录的数据进行归类 、 统计 、 分析 , 对有效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 。 比赛 中大多数女子运动员使用反击后踢这一技术 , 这说明 了后踢技
或头部 , 后踢技术 在击 打的过程 中由于是腰 、 腹 部的肌 肉充分 拉伸 , 杀 伤力较 强的技术 , 在 比赛 中以躯干得分 最多 , 在 比赛 中后踢击头 而且运行路线为直线 , 因此后踢技术具有速度快 、 动作简捷 、 突发性 技 术使用较少 , 不 易得分 , 而在 比赛 中后踢技术 又分 为进攻和反击
2 、 后 踢 技 术
( 3 ) 数据统计法 。
术这一腿法 女子运动员不 习惯 用于进攻 , 而习惯用于反击 , 反击后 ( 3 ) 男、 女运动员对后踢技术运用 的对 比与分析。 后踢技术在跆拳道 比赛中是一个 主要 的腿法 , 一直被人们视为
后踢的技术要点是 , 以右架站立 , 重心移至左腿 , 以前脚掌为轴 踢 的成功率也 比进攻后踢的成功率要高很多。 同身体 向右后方旋转 , 同时快速提起右膝 , 大腿 和小腿之 间加 紧 , 勾 脚尖 , 头部 向右后方 转动 同时 右腿 向后蹬 , 用脚后跟击 打对方腹部
的运 用情 况进行 了调查与研 究, 为今后 的跆 拳道训 练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跆拳道 比赛 后踢技术
1 、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次 数是 8 9次 , 成功次数为 5 2次 , 成功率为 5 8 %, 从这个结果 表明 ,

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研究

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研究

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研究跆拳道横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主要进攻手段之一,也是许多跆拳道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跆拳道横踢的技术要领及练习方法。

一、基本技术要领1.步法跆拳道横踢的步法主要分为一步和二步,一步进攻步法适用于对方身体前倾,模糊的防守动作,而二步进攻步法适用于对方防守站姿稳健,预备横踢的情况。

在跆拳道比赛中,一般采用二步进攻方式。

二步进攻步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站姿:脚距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2)焦点:要想完成跆拳道横踢,踢腿的转移点就是踢腿的发力焦点,一般距击打目标点35-45厘米。

(3)起承转攻:腿脚的动作要协调完成,起腿后将踝关节上提,膝部向前带动小腿,至90度。

转腰并收腿,这一步是起承之交。

最后将收腿的膝部向前使大腿与身体成90度,然后脚背向外翻转,向目标打出强力的横踢。

2.肢体协调跆拳道横踢的协调动作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操作时需注意协调完成。

(1)上半身协调:攻击前要保持身体平衡,身体中心重心平稳向前推动,使得针对目标的触到点更加准确。

同时,拳头向前伸展,保持手臂张开与平衡。

(2)下半身协调:起脚部分操作时,一开始提高踏板后,尽量将脚趾以靠近大腿的方式进行蓄势。

这样可以增加下半身力的蓄积,同时提高起腿的高度。

在踹击前一刹那,大腿向上抬起,终于向下挥射。

再以脚脚领部进行击打。

要注意地的是,整个过程状态要保持放松和灵敏。

3.后撤动作横踢完成后,要及时将腿部恢复到起腿前的位置,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快速的后撤动作。

后撤动作一般有三种情况:直接后撤、步步后撤、跳步后撤。

直接后撤:一般是在对手站位较高的情况下使用的,横踢后为跟脚着地式后撤。

步步后撤:就是说踩下一脚,另外一脚在中途加入前面一脚的已有动势中来,并把二腿对踝尖对齐式后撤。

跳步后撤:主要是在场地狭窄,移动速度要求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的。

其主要特点是=先有一个跳步,后立即后撤。

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力学分析

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力学分析

搏击武术科学2憎)H tI:5,j嘞5卷铕5蝴【其它体育研究】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力学分析王新(沈阳体育学院动人体科学系,辽宁沈阳110102)摘要:文章运用爱捷运动图像测量分析系统,采用标准平面定点分析方法,对优秀运动员的后腿横踢技术动作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结合力学原理找出其技术优势与不足。

并通过训练使技术更具合理性,为以后的比赛和训练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跆拳道后腿横踢力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88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5—0095—021前言跆拳道后腿横踢的技术属于下肢的鞭打动作,在肢体位移的过程中,下肢诸环节依次加速和制动,其质量大的一端先产生运动,在运动过程巾其角动鼍向其游离远端传递,由于末端环节的转动惯量很小,角动量不断传递的结果,使末梢产生极大的运动速度,增加了打击效果。

跆拳道技术动作中,横踢相对其他腿法更为简捷、明快、实用性强、易功难守.威慑力大,从跆拳道进攻动作的打击力量、速度及爆发力等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对比来看,横踢腿是跆拳道进攻动作中最为有效的动作之一,对动作的解剖分析不难发现,该动作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肢体或者环节的顺序发力效果,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跆拳道横踢动作进行技术力学分析、探究其内在的特点与规律.对科学地指导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横踢动作为例展开研究分析。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获山东省比赛67公斤比赛冠军时宝志为研究对象,并在实验条件下对跆拳道后腿横踢动作进行拍摄。

2.2研究方法通过摄像机对该名跆拳道运动员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平面定点拍摄,获得后腿横踢技术动作的录像,运用爱捷解析系统分析这一技术的运动学参数。

运用录像解析系统对运动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并对原始数据做不平滑处理,并采用人体模型对每格画面中人体的23个关节点进行数字化解析,计算得}f:原始数据,采用数字8H Z滤波进行处理,得}f{本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横踢和后踢的理解和教学800字

横踢和后踢的理解和教学800字

横踢和后踢的理解和教学800字跆拳道腿法中的一项重要进攻技术,其在竞技比赛中运用效果极为明显,使用频率和成功率都较高,与其相关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在竞技比赛中的重要地位可谓日渐凸显。

对其的研究将有利于教练员对后踢技术教学训练的重视,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后踢技术。

本文将通过对后踢技术的运用原理进行研究,探索后踢技术在各种情况下运用的规律,阐明后踢技术运用的策略手段,分析后踢技术运用的特点,以助教练员教练员、运动员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后踢技术一、动作过程1、右架站立,重心移至左腿。

2、提起右大腿同时髋部略向左转,膝盖朝前,大小腿折叠,脚面绷直。

3、继续将右大腿向前提高,左脚向外侧转动,右腿快速鞭打踢出小腿,膝盖朝向左侧。

4、击打后,右脚自然落下成左架,然后后撤右脚,还原成右架准备姿势。

二、要领1、横踢与前踢类似,区别在于横踢腿的膝盖方向在击打的一刹那,是瞬时转髋朝向对方的腹部,而前踢腿的膝盖方向是向前上方;2、提起右腿时,两大腿内侧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小,既右腿尽量直线出击。

3、为保护重心,躯干稍向左后顷以配合快速转髋。

4、击打时脚面稍绷直,但踝关节要放松。

5、小腿弹出后,在弹直的一刹那,要有一个制动的的过程,使脚面产生鞭打的效果。

6、提膝应尽量随着转髋同时进行,不能完全转髋后再提膝。

7、左脚应积极配合髋部的运动,运动时可稍有一点踮起。

8、用横踢主要进攻对方的胸部和面部及肋部。

三、易犯错误与纠正1、右腿上提时没有直线向前上方提膝跆拳道横踢技术要领跆拳道横踢技术要领。

2、躯干没有稍后倾,上体前压,使腿的长度没有被充分利用。

3、大小腿折叠回收不够,击打力不够。

4、击打时脚面没有绷直。

5、小腿弹出后,在弹直的一刹那,没有制动的过程。

6、先转髋再提膝,造成膝盖过早偏向右侧。

7、左脚没有积极配合髋部的转动,左脚太"死",或是在身体向前移动时,支撑腿没有配合向前移动,在后面"拖"。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跆拳道后横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攻击技术,它具有很高的威力和灵活性。

在实战中,横踢的不同击打距离往往决定了技术动作的效果。

本文将对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跆拳道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背景介绍跆拳道是一种源自于韩国的传统格斗运动,以其强大的攻击技术和独特的礼仪而闻名于世。

后横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攻击技术之一。

后横踢的不同击打距离能够影响技术动作的效果,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动作特征研究1. 近距离后横踢在近距离下进行后横踢,要求动作要快,要灵活,要准确。

在此情况下,跆拳道运动员需要掌握良好的平衡感和灵活性,能够在瞬间完成后横踢的收腿和踢腿动作,从而确保击中目标。

2. 中距离后横踢中距离下进行后横踢,要求技术动作更加注重力量和精准度。

运动员需要通过合理的站位和身体协调,使得后横踢的力量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保证动作的准确度,确保击中对方。

三、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针对不同的后横踢击打距离,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提高。

在近距离下进行后横踢的训练,可以通过加强平衡感和灵活性的训练来提高技术动作的准确度和速度;在中距离下进行后横踢的训练,可以通过加强力量和精准度的训练来提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威力;在远距离下进行后横踢的训练,可以通过加强爆发力和预判能力的训练来提高技术动作的灵活度和准确度。

还可以通过实战训练和模拟对抗来提高技术动作的应对能力,使得运动员能够在实际战斗中更好地运用后横踢技术动作。

四、技术动作的应用实例在实际战斗中,后横踢的不同击打距离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实例。

在近距离下,后横踢可以被运用于快速的反击和出其不意的攻击;在中距离下,后横踢可以被运用于扭转局势和挑战对手的平衡;在远距离下,后横踢可以被运用于制造出击击破对方的攻击机会。

通过对技术动作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得后横踢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威力和实用性的攻击技术,在实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

跆拳道后横踢不同击打距离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跆拳道中的横踢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动作,其击打距离的不同会对击打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这种技术动作的特征,本文以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横踢在不同击打距离下的技术动作特征。

首先,针对不同的击打距离,跆拳道运动员在横踢的动作上有所不同。

在近距离下,运动员的身体会比较僵直,腿部的运动则比较短促,大多数运动员会选择使用拳头或其他肢体进行掩护,以此来增加横踢的出击效果。

在中距离下,运动员的身体开始变得松动,腿部的运动也更为灵活。

这时候,运动员的目标通常是对方的头部,而不是对方的身体。

在远距离下,运动员的身体会提前做好准备姿态,腿部长距离挥动,以尽可能远的距离击打对方,同时还要避免对方拦截。

此时,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爆发力和腿部协调性。

其次,横踢在不同击打距离下的速度和力度也有所不同。

在近距离下,横踢的速度通常比较快,但力度比较小。

在中距离下,横踢的速度和力度均比较中等。

在远距离下,横踢的速度较慢,但力度较大。

这也是由于距离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近距离下,运动员需要快速出击,而不是追求力量。

在中距离下,出击速度和力度之间需要做平衡,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远距离下,出击力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最后,横踢在不同击打距离下的技术细节也有所不同。

在近距离下,运动员需要更加注重身体的平衡和转移,避免失去重心。

在中距离下,运动员需要注意腿部的前后踢腿过程,并尽可能利用臂部的协助进行掩护和攻击。

在远距离下,运动员需要做好腰部的旋转,尽可能扩大腿部的挥动范围,并且需要掌握好时机,抓住对方防守不足的瞬间进行出击。

综上所述,跆拳道中的横踢技术动作在不同击打距离下有着明显的特征和差异,对于跆拳道运动员而言,掌握好这些特点对于提高技战术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跆拳道腿法进攻技术在跆拳道实战中的运用

跆拳道腿法进攻技术在跆拳道实战中的运用

跆拳道腿法进攻技术在跆拳道实战中的运用1.横踢腿法进攻技术在跆拳道实战中的运用横踢进攻就是调整好自己与对手的有效进攻距离。

它有两种形式:一,远距离进攻,在自己与对手的距离超出有效的进攻距离时,利用自己的步法快速的进攻,然后用自己的身体紧贴住对手,不要给对手留出有效的进攻距离,造成对手的攻击点因超越我方的身体而失去击打力点。

二,近距离进攻,此种形式最适合双方的身高有悬殊的时候,身体矮的一方要争取主动进攻的权利,因为对方的腿比较长,当他进攻后想反击不是很容易。

横踢就是武术散打中鞭腿,只是起腿路线有些不同,跆拳道横踢走直线,武术散打鞭腿走弧线。

横踢是一种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技术,因此在跆拳道比赛中较为常用,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技术。

右实战姿势站立,身体侧身45°度前后脚开立,由后脚蹬地向正前方提膝,身体随左支撑脚前掌内旋 180°,身体微后仰,向前抬膝使大小腿折叠放松收缩,同时左支撑腿直立为轴,内旋 180°转髋带动右腿向前鞭打,使攻击腿与地面平行,再以膝关节为轴让小腿呈半月弧度向前方弹出。

跆拳道横踢技术,既是阻止对方连续进攻的有效手段,又是后发制人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破坏对方意图、给对方心理造成影响的战略战术,利用对手进攻的空档或重心不稳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进攻或反击,以取得比赛胜利。

横踢技术在进攻过程中可分为直接进攻和间接进攻两种情况。

直接进攻可以是寻找到机会迅速以横踢攻击对手,也可是凭借着速度和力量的优势进行打拼式进攻来得分,或是与别的技术组合在 1 次进攻动作发出后紧接着进行 2次或多次后续的攻击。

间接进攻是指在进攻前增加一个调动对手的环节。

如运用假步法欺骗对手,然后进行真正的进攻。

2.后旋踢腿法进攻技术在跆拳道实战中的运用后旋踢技术要点是,以右架站立,重心移至左腿,前脚掌为轴同身体向右后方转动,同时右大腿向斜后方40度左右蹬伸,头部向右后方转动,身体继续旋转,右腿借旋转之力向后划一个半圆形的水平弧线,快速屈膝用脚掌击打对方头部,击打完之后右脚自然落地还原成右架实战准备姿势。

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研究

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研究

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跆拳道横踢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横踢技术的动作要求较高,学习和掌握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在实战中如何准确、迅速地使用横踢技术,也需要教练和运动员们不断研究实践和探索。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跆拳道横踢技术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技巧,以期为广大学习跆拳道的爱好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对横踢技术的基本动作要点、训练方法、实战应用、优缺点分析和教学案例的研究,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横踢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跆拳道横踢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索跆拳道横踢技术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旨在通过对横踢技术的基本动作要点、训练方法和实战应用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为跆拳道爱好者和教练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

通过对横踢技术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不同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横踢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推动跆拳道横踢技术教学的深入发展,促进跆拳道运动在广大学员中的普及和应用,提升整个跆拳道运动的水平和影响力。

【研究目的】的实现将为跆拳道横踢技术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进一步提高跆拳道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

2. 正文2.1 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基本动作要点跆拳道横踢是一项重要的攻击技术,需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要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以下是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基本动作要点:1. 站姿准备:双脚并拢站立,双手放在腰部,目光注视前方目标。

2. 起势动作:将重心转移到站脚上,并抬起踢腿的腿。

3. 踢腿动作:用力伸直踢腿的膝盖,并保持脚部弯曲,以踢出平行于地面的直线。

4. 落地动作:快速回收踢腿的腿,同时将腿放回到站脚旁边,准备下一次攻击。

5. 身体姿势:保持躯干挺直,肩膀放松,臀部稍微旋转以增加踢腿的力量。

6. 眼神凝视:踢腿动作时,目光要注视着要击打的目标,保持专注。

浅述滨州地区跆拳道运动员后腿横踢技术

浅述滨州地区跆拳道运动员后腿横踢技术

浅述滨州地区跆拳道运动员后腿横踢技术【摘要】对滨州地区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与一般跆拳道运动员在实验条件下完成后腿横踢技术动作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对一般运动员进行技术诊断,并通过合理建议使其动作技术达到标准化,缩短教学和训练时间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对比分析1 前言跆拳道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重视武德修养,强身健体是跆拳道运动所推崇的尚武精神。

在新世纪下,人们的世界观由以前的保守型逐步转向开放型。

娱乐、健身、观赏、刺激性的体育运动随之蓬勃发展。

散手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也因此成为人们酷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在世界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社会和国家练就具备优秀品质的建设者,这对青少年尤其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殊的教育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滨州市跆拳道队女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实验条件下对她们的后腿横踢技术动作进行拍摄,A均在近几年滨州地区跆拳道比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

B为滨州地区跆拳道队普通队员.2.2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是通过使用两台日本产Pansonic DP 200Sony摄像机进行三维录像拍摄。

一台摄像机是旋转在“运动方向”右边,距受试者约15m处,另一个摄像机放置在受试者左边约15m处,两摄像机主光轴约成90°,高度约为1.5m。

两台摄像机的拍摄频率为25帧/s。

为保证图像清晰,采用1/250s的快门速度。

拍摄日期及时间显示于屏幕的左下角。

为保证每名受试者动作能够在A机和B机中对应,拍摄中使用一包括25个标记点的树形框架(PEAK公司)型号为003-C,拍摄横踢动作前将框架置于动作区域内并拍摄框架,完毕后,移走框架。

每名受试者在做完充分的准备活动后,拍摄10次横踢动作。

对每名受试者随机抽取的2次横踢进行了详细分析。

运用一台配置为CR1.7的个人电脑,采用会声会影软件和图像采集卡对所得录像进行剪辑,用美国艾里尔(Ariel Dynamics)公司生产the APAS System录像解析系统,对运动员A和B后腿横踢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两种腿法攻击时间的比较
任何动作的进行都需要时间:横踢的单个动作时间一般为0.1-0.24s,后踢单个动作时间为0.12-0.26s,两者相比没有很大差异,后踢腿动作路线长造成了时间的差异,从数据上看横踢发力减少了旋转动作快于后踢。跆拳道比赛场上的情况变化莫测,运动员比拼技术的同时更在较量计谋。有研究表明,运动员由于神经高度紧张,容易出现注意瞬脱现象:在对方做出佯攻动作时条件反射地采取行动,造成后续动作的迟缓,导致瞬间反应时降低而被攻击。后踢的动作特点,决定了其在躲避对方横踢的同时,能够转体获得转动惯量,并对对方发起进攻,这样一举两得,防守的同时发动进攻,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
关键词:跆拳道;后踢;横踢
横踢技术是跆拳道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也是运动员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据统计,跆拳道比赛中有80%以上的得分由横踢动作及其相关动作来完成,其余得分大多由后踢或侧踢等动作完成。在跆拳道比赛中,我们也发现,后踢在对横踢的技战术过程中得分率比较高,是克制横踢的有效技术之一。因此,对后踢腿技术与横踢腿技术的对比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探讨跆拳道技术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基本动作过程的分析,更清楚地了解攻防转换的时机和运动规律,为我国跆拳道竞技的训练和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跆拳道后踢克横踢的攻防技术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88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要运用生物力学原理与方法,对跆拳道后踢、横踢动作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对后踢克横踢攻防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横踢在进攻的时候,不能有效地进行防御;后踢腿动作路线长而造成动作时间长,但其防中有攻的技术特点对横踢动作起到了克制作用。
当在做空中动作时,人体处于动态平衡,可将人体作为质点进行分析。以a攻击b为例(a、b看作质心),当进攻者腿长l和h一定时,s值决定着动作的有效性:当c点在b身体上时,适合攻击;当c点偏移于b身体之外时,攻击无效。
(二)横踢、后踢攻击方向的比较
横踢最后的发力在相对固定的平面内,对攻击者有效部位进行平扫,垂直于目标的躯干,横向攻击至攻击腿髋角达到最大值时攻击腿力度达到最大值,此后攻击力量随着屈髋逐渐减小,攻击力度减弱失去威胁。上体方向要求立腰前倾以有利于发力。脚的运动轨迹为弧线,上体制动的同时,给了对方攻击的可能。后踢以身体前后轴为方向进行攻击。转体后,上体前倾骨盆后送,大腿推送小腿直线蹬向攻击目标。腿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1b2,如图2所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利用生物力学的动力学原理对跆拳道横踢和后踢技术动作进行对比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横踢、后踢攻击距离的比较
横踢时上体侧倾,支撑腿竖直,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肌群带动小腿鞭打,以脚面绷直完成攻击,攻击距离取决于腿长和攻击的高度。
后踢时上体前附,抬头立腰,支撑腿竖直,摆动腿髋关节展髋,大腿后蹬将小腿向后推压,以脚跟完成攻击。距离取决于腿长和攻击的高度。
三、结论
横踢和后踢攻击距离均取决于进攻者的身高和击打点的高度;横踢击打路线为弧线,其切线方向平行于对方冠状轴,而后踢击打路线为直线且方向为平行于对方躯干的垂直轴;转动惯量和支撑腿的作用使得后踢腿法力度大于横踢;后踢腿动作路线长而造成动作时间长,但其防中有攻的技术特点对横踢动作起到了克制作用。参考文献:ຫໍສະໝຸດ (三)两种腿法攻击力度的比较
动量是用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来反映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运动量大小的物理量。动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即k=mv0。要使物体(人体)的动量发生一定的变化,作用于物体(人体)的力和此力的作用时间是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冲量能反映物体(人体)在受到外力持续作用时,即力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累积效应。力学上,将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和外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定义为力的冲量,即i=ft,此力可以是变力,所以对人体来说很实用。在一定时间内物体或人体所受的冲量等于该物体或人体动量的变化量。准确地说,物体(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某段时间内动量的改变△k等于该物体(人体)所受合外力在这段时间内的冲量i,即△k=i或ft=mv1-mv0。物体(人体)动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外界冲量的大小,两个不同的外力,尽管它们的变化情况不同,但只要它们所产生的冲量值一样,无须深究力在作用过程中变化的具体细节。
横踢腿在蹬转发力后,支撑腿蹬直,上肢制动,髋部带动发力促使小腿鞭打,力达脚面,攻击时以腰腿力量为主;后踢腿下肢支撑,展髋立腰定肩,将重心前倾的速度和身体转动后的惯量传递到攻击腿完成动作,攻击时在腰腿发力的同时,增加了身体转动后制动时的惯量,同时由图2可知,支撑腿的发力与摆动腿的发力在一个平面内,更有利于攻击力量的传达。
[1]李玉刚.跆拳道横踢动作的转动力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55-58.
[2]刘北湘,杨啸原,王冬梅,李威.影像测量数据在无数运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4):62-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