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不育性PPT资料34页

合集下载

作物雄性不育性鉴定25页PPT

作物雄性不育性鉴定25页PPT
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雄性不育性鉴定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植物雄性不育原因探究及应用共34页

植物雄性不育原因探究及应用共34页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雄性不育ppt课件

雄性不育ppt课件

药隔维管束的异常。比较可育株和不育株的药 隔维管束,发现不育株的维管束和维管束鞘均发生 形态、结构及生理上的异常。如在单核或双核花粉 期,不育株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分化不好,薄壁细胞 皱缩,维管束鞘细胞排列紊乱、退化。此外,还发 现不育系植株维管束异常的程度与花粉败育的程度 成正相关。
Ⅰ、结构型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不 育性归结于结构上 的异常,既可能是雄性 器官不存在、或没有形成、或形成不良, 以至于小孢子发生组织的发育异常或不能 发生、或小孢子不能正常发生;
Ⅱ、孢子发生型雄性不育 在这种类型中,雄蕊 虽然发育了,但是孢原组织不能形成或形成畸形、或 孢原组织虽然发育正常,但是小孢子的发生或雄配子 体的发育受阻,以至于花粉不能形成、或花粉畸形、 或于成熟前败育,因而完全没有花粉、或成熟无功能 的、极端干瘪的花粉。孢原细胞的败育既可能发生在 减数分裂前,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期间或减数分裂 后,因此,这种类型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前的、有丝分 裂中或有丝分裂后的突变体。
则的雄蕊的发育或雄蕊转化为其他的花器, 或发育不全或瘤状的或缺少小孢子发生组织。 这些都包括在结构性的雄性不育中。
从花粉发育过程分析,不育系花粉败育 或退化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造孢细胞至花 粉母细胞增殖时期、减数分裂期、单孢花粉 期(或单核晚期)、二核及三核花粉期。雄蕊组 织结构异常表现在花药壁、中间层和绒毡层 细胞异常及花丝与药隔维管束结构异常。
根据细胞核与细胞质基因组的组成, 作为遗传类型的分类的证据,雄性不育 性可分为:细胞核型、细胞质型和核-质 互作型三种类型,在这三种类型中,表 现型可以是上面三种类型中的任一种类 型。
Ⅰ、细胞核型雄性不育(g-mst) 不育性受细胞核基因所控制,这些基因
不受细胞质类型的影响,因而不育性的遗传 型和表现型完全是孟德尔式的遗传,在大多 数情况下,这种不育性是受隐性基因所控制 的。

《2016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2016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②人工合成不育系(或保持系)
把不育系(株)核基因转移到恢复系的细胞核中,选育程序 如下:
第一年杂交
S(msms)×N(MsMs)
第二年反回交 N(MsMs)×S(Msms)
第三代自交 N(MsMs) N(Msms)
第四年测交N(MsMs) S(msms)×N(msms)、N(Msms)、N(MsMs)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是解决这一困难的 有效途径。
目前水稻、玉米、高粱、洋葱、油菜等作 物已经利用雄性不育性进行杂交种子的生产,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雄性不育的类别
(一)细胞质不育
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叶绿体等)控制的 不育特性,与核基因无关。其特征是:所有可 育品系给不育系授粉,均能保持不育株的不育 性,也就是说找不到恢复系。这对营养体杂优 利用的植物育种有重要的意义。如:Ogura萝卜 细胞质不育系。
B、暂时保存
获得原始不育株后,必须采取临时的方法保存不 育株,供筛选保持系或转育不育系等所用。临时保 存过程中,通过连续的选择,以不断提高后代的不 育株率、不育程度和不育株的综合优良性状。
可供选择的临时保存方法有: • 无性繁殖:适于能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的植
物。 • 人工自交:适于雌雄蕊异常、花药不能自然开裂
直接转育法是先从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 品种内选择植株作父本与不育系分别配对测交,测 定各个父本对不育系的保持能力,从中筛选异型保 持系。再通过饱和回交,使异型保持系变为同型保 持系。
饱和回交:相对于“有限回交”而言,连续回 交一直到出现既具有雄性不育性,又具有轮回亲本 的全部优良性状的个体为止,通常需回交4-6次。
选育不育系方法有: ①测交筛选法 ②人工合成法 ③雄性不育转育法 ④人工诱变产生

细胞质遗传—植物雄性不育(普通遗传学课件)

细胞质遗传—植物雄性不育(普通遗传学课件)
“农垦58 S”在长日照条件下为不育,短日照下为可育, 这样可将不育系和保持系合而为一提出了生产杂交种子的 “二系法”。
(三)核质互作型
1.概念 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简称质
核型。 2.表现特点
花粉的败育多发生在减数分裂以后的雄配子形成期。
3.核质互作型的遗传特点
存在:胞质不育基因为S;胞质可育基因为N; 核不育基因r;核可育基因R,能够恢复不育株育性。 当细胞质、细胞核都存在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不育S (rr)。 当细胞质、细胞核中有一方是可育基因时个体就表现可 育——S(R_)、N(R_)、N(rr)。
S(rr) ×N(rr) → S(rr) F1表现不育
其中:N(rr)个体具有保持母本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的能 力,称为保持系(B)。 S(rr)个体由于能够被N(rr)个体所保持,其后代全部为稳 定不育的个体,称为不育系(A)。
S(rr)×N(RR)或S(RR) → S(Rr)中,F1全部正常可育。 N(RR)或S(RR) 个体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称为恢复系(R)。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既普遍又复杂的一种现象; 杂交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愈大,杂种优势愈明显; 杂交亲本愈纯,后代杂种优势愈明显;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的作用也有密切的关 系。
三、F2群体杂种优势衰退
根据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F2群体内必将出现性状 的分离和重组。因此,F2与F1相比较,生长势、生活 力、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都显著地表现下降,即所谓衰 退现象。
目前发现的光、温敏核不育材料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 问题的可能性:
水稻的光敏核不育材料: 长日照条件下为不育(>14h,制种); 短日照条件下为可育(<13.75,繁种)。
水稻的温敏核不育材料: >28℃,不育; <23-24℃育性转为正常。

第二章 水稻雄性不育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  水稻雄性不育理论ppt课件

⑶.以不育个体S(rr)为母本,分别与五种可育型杂交 ♀ ♂ F1
S(rr)不育×N(RR)可育
S(rr)不育×N(rr)可育 S(rr)不育×N(Rr)可育 S(rr)不育×S(RR)可育 S(rr)不育×S(Rr)可育
S(Rr)可育
S(rr)不育 S(Rr)可育+S(rr)不育 S(Rr)可育 S(Rr)可育+S(rr)不育
不育水稻-农垦58S”。
“农垦58S”在长日照条件下为不育,短日照下
为可育
将不育系和保持系合二为一
提出生
产杂交种子的“二系法”。
光敏核不育系 短日可育 长日不育

恢复系


×

光敏核不育系
F1杂交种
恢复系
雄性不育的三种类型——质不育
目前已在270多种植物中发现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现象。
IRRI运用远缘杂交培育的雄性不育系IR66707A (Oryza perennis细胞质,1995) 和IR69700A (Oryza
生理不育型 核不育型 质不育型 质核互作型
温度 光周期 酶代谢平衡 其他生化物质
气候 生物 土壤 地文
遗传型
生态不育型
水 稻 雄 性 不 育 分 类
按花粉发育的形态分 无花药型、无花粉型 按遗传特点分
按恢保关系分
野败型 红莲型 包台型
碘败型 圆败型 染败型
↓⊗
MsMs 3 Msms ∶ msms 1
目前发现的光、温敏核不育材料提供了一种解决上 述问题的可能性: ﹡水稻光敏核不育材料: 长日照条件下为不育(>14h,制种); 短日照条件下为可育(<13.75h,繁种)。 ﹡水稻温敏核不育材料: >28℃,不育; <23-24℃育性转为正常。

雄性不育性PPT课件

雄性不育性PPT课件
指发生在未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胚囊的单性生殖现象。 一、二倍体孢子生殖胚囊的发生 1 大孢子母细胞直接发育为胚囊 2 大孢子母细胞由有丝分裂形成二分体,其中一个二分体细胞产生胚囊 3 大孢子母细胞经与体细胞相似的有丝分裂产生胚囊
二、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的发生
无孢子生殖胚囊:起源于胚珠的珠心细胞 两种途径: 1、珠心细胞直接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二倍体的胚囊。 2、只经过两次有丝分裂,产生4个细胞核,3个细胞核在珠孔端。其中1个为卵核,2个为助细胞核,1个为极核,都是二倍体的。
孤雌生殖:卵细胞分裂——单倍体植株 自然加倍 ——二倍体植株 孤雌生殖的二倍体植株,其基因型应该是纯合的,后代表型整齐一致,遗传上具有稳定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的诱导 用白菜型油菜“朱砂红”的花粉给甘蓝型油菜“胜利油菜”授粉,诱导后者产生孤雌生殖单倍体的频率可达1.25%,远远高于自然发生的频率0—0.364%。 白菜型油菜花粉×甘蓝型油菜→孤雌生殖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于被称为不育的核基因fr与被称为S的细胞质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fr基因与S细胞质结合将导致不育。因此表现为核质互作类型。
三、雄性不育的一般特征
多数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是自发产生的,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则主要是种间杂交(包括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而产生的。
二、超微结构的变化
玉米、油菜: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不育系叶绿体中基粒片层层数减少,结构也较模糊。与基粒相连的大类囊体片层明显变细以至发生断裂,从而使整个片层排列紊乱。线粒体嵴紊乱、基质透明无结构、线粒体膨大但膜仍完整存在
第九章 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apomixis) 配子体产生孢子体的不经过配子融合的生殖过程称之为无融合生殖。

男性不育症演示文稿

男性不育症演示文稿
当前第15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了解病史
• 职业
• 既往疾病史和个人生活史
• 婚姻史
• 性生活情况 • 配偶健康状况 • 过去精液检查结果
当前第16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体格检查
• 全身情况:如体型,发育营养状况,胡须、 腋毛、阴毛分布,乳房发育等情况。
• 外生殖器:阴茎的发育,睾丸位置及其大小、 质地、有无肿物或压痛,附睾、输精管有无 结节、压痛或缺如,精索静脉有无曲张等。
男性不育症演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优选)男性不育症
当前第2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第八节 男性不育症
当前第3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中医药学院 潘恩山 讲师
学习要求
• 1.掌握男性不育症的概念及辨证论治。 • 2.熟悉男性不育症临床诊断及病因病机 • 3.了解男性不育症的预防和调护
当前第4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概念
男性不育症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 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避孕措
施,女方有受孕能力,由于男方原因而 致女方不能怀孕,或能受孕但不能怀胎 分娩的一类疾病。
当前第5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流行病学
• 据资料统计,已婚夫妇不能生育
者约占10%,其中50%--60%为女 方原因,20%-25%是男方原因, 20%-25%为男女双方的原因所致。
当前第8页\共有34页\编于星期四\19点
病因病机
• 肾气虚弱 禀赋不足,肾气虚弱,命门火衰, 致阳痿不举,或阳气内虚,无力射精。
• 肝郁气滞 情志不舒,郁怒伤肝,肝气郁结, 疏泄无权,致宗筋痿而不举;或气郁化火, 肝火亢盛,灼伤肾水,肝本失养,宗筋拘 急,精窍之道被阻,亦可影响生育。

【精选】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流程PPT资料

【精选】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流程PPT资料
种子生产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任雄务性2不雄育性恢不复育系恢的复提系纯的及提良纯种与繁原殖种程繁序殖示生意产图 种 任子务生2 雄产性与不经育营恢专复业系教的学提资纯源与库原种繁殖生产 雄种性子不 生育产恢与复经系营的专提业纯教及学良资种源繁库殖程序示意图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任雄务性2不雄育性恢不复育系恢的复提系纯的及提良纯种与繁原殖种程繁序殖示生意产图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种 任子务生2 雄产性与不经育营恢专复业系教的学提资纯源与库原种繁殖生产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任务2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
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及良种繁殖程序示意图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雌生殖需要授粉的刺激,但不发生受精作用。
提出产生孤雌生殖的机制是假配生殖的论点。
用化学剂诱导孤雌生殖,无须授粉,自然也就不 发生假配合或假受精。看来孤雌生殖,无须授粉, 自然也就不发生假配合或假受精。 孤雌生殖的发生机制不只一种。
孤雌生殖:卵细胞分裂——单倍体植株
自然加倍 ——二倍体植株 孤雌生殖的二倍体植株,其基因型应该是纯 合的,后代表型整齐一致,遗传上具有稳定 性。
2 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的诱导
用白菜型油菜“朱砂红”的花粉给甘蓝型油 菜“胜利油菜”授粉,诱导后者产生孤雌生 殖单倍体的频率可达1.25%,远远高于自 然发生的频率0—0.364%。
白菜型油菜花粉×甘蓝型油菜→孤雌生殖
人工授粉 (1)品种间杂交或远缘杂交: (2)延迟授粉: (3)用经过处理的花粉授粉: 化学药剂处理 秋水仙素(Col)、二激动素(KT)和脯
三、雄性不育的一般特征
多数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是自发产生的,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则主要是种间 杂交(包括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而产 生的。
1 基因的特征
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大约占 64%;
显性基因控制的方式约占20%。
2 基因的作用时期
雄性不育基因可以作用于小孢子发生 之前、之中或之后,从而导致结构性、 小孢子发生性和功能性雄性不育。
5 表现型不稳定性
雄性不育性对核基因组背景和环境 或生理状态高度敏感,从而导致不育性的 不稳定。
雄性不育小麦在春季温室中可以部分地 保持,但在夏季却丧失。
6 雄性不育性在各种水平上的表现
第二节 雄性不育性的结构变化
一、显微结构的变化
1、雄蕊群发育异常 2、维管结构异常 3、绒毡层结构与功能异常 4 、药室内壁发育的异常
半融合生殖产生的嵌合体胚,有单倍体 的、二倍体的,还有混倍体的。在生产 应用上,单倍体的嵌合胚有重要的价值, 是单倍体育种的重要材料之一。
第二节 在未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
指发生在未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胚囊的单性 生殖现象。
一、二倍体孢子生殖胚囊的发生
1 大孢子母细胞直接发育为胚囊 2 大孢子母细胞由有丝分裂形成二分体,其中一个二
雄性不育性的自发产生是由于细胞核基 因或细胞质基因或它们两者的突变。
雄性不育性具有自然条件下的生殖潜力 和栽培状态下的育种价值。
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形式:
a.雌雄异株植物群体中完全缺乏雄性个体或 具高度缺陷的雄性个体;
b.雌雄同株植物中雄性器官萎缩、畸形或消 失;
c.不能形成正常的小孢子发生组织; d.小孢子发生异常,形成不完善的、不能存 活的、畸形的或败育的花粉;
5、胼胝质沉积和降解异常 6、小孢子发育失败 7、减数分裂后发育异常 8、花药不开裂
二、超微结构的变化
玉米、油菜: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不育系叶
绿体中基粒片层层数减少,结构也较模 糊。与基粒相连的大类囊体片层明显变 细以至发生断裂,从而使整个片层排列 紊乱。线粒体嵴紊乱、基质透明无结构、 线粒体膨大但膜仍完整存在
多数情况下这些异常是出现在减数分裂 前、前期Ⅰ、小孢子形成和释放期及花 粉发育过程,其中50%又是出现在最后 两个时期。
3 绒毡层行为 约33%具有正常的绒毡层 细胞核雄性不育:50%有正常的绒毡层,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却只有16%。
4 环境敏感性 70%的不育性的表现对环境敏感, 其中50%是对温度敏感, 13%则受光周期影响。
分体细胞产生胚囊 3 大孢子母细胞经与体细胞相似的有丝分裂产生胚囊
二、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的发生
无孢子生殖胚囊:起源于胚珠的珠心细胞
两种途径:
1、珠心细胞直接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二倍体的胚
囊。 2、只经过两次有丝分裂,产生4个细胞核,3个
细胞核在珠孔端。其中1个为卵核,2个为助细 胞核,1个为极核,都是二倍体的。
三、未减数胚囊无融合生殖的发生
自主的:不需要假受精,胚和胚乳的发生和发 育能自发地进行
非自主的:极核受精后才能发育成胚乳
四、专性无融合生殖和兼性无融合生殖
专性无融合生殖植物(obligate apomict)其 卵细胞从不受精,结果是产生的后代全部来源 于无融合生殖。
兼性无融合生殖植物(facultative apomict) 即可行无融合生殖,胚囊中的卵细胞也可受精 而进行有性生殖。
五、二倍体孢子生殖 和无孢子生殖的人工诱导
1 与有亲缘关系的无融合生殖植物杂交
e.花粉不能成熟或无萌发能力;
f.形成有生活力的花粉但花药不开裂。
二、雄性不育性的类型
1 按表现型划分 ➢ 结构性雄性不育: ➢ 孢子发生性雄性不育: ➢ 功能性雄性不育:
2 按基因型划分
➢ 细胞核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性由核基因控 制,其作用不受细胞质类型的影响,因 此,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表达是完全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第九章 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apomixis)
配子体产生孢子体的不经过配子融合 的生殖过程称之为无融合生殖。
第一节 在减数的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
一、单倍体孤雌生殖 和单倍体无配子生殖
孤雌生殖:由单倍体的卵细胞直接产生胚。 无配子生殖:由助细胞或反足细胞直接发 育为胚
1 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的发生机制
➢ 细胞质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性由一种特定的雄 性不育细胞质(S)所控制。具有S细胞质的 植株都表现雄性不育。因此核基因型对S细胞 质的影响可以忽略,雄性不育性是母性遗传 的。
➢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于被称为不育 的核基因fr与被称为S的细胞质之间相互 作用而产生的, fr基因与S细胞质结合将 导致不育。因此表现为核质互作类型。
氨酸(Pro)等
二、雄核发育和半融合生殖
雄核发育:是指精卵细胞发生细胞融合后,
没有进行核融合,后来卵核消失,精核发育 成胚。雄核发育来的植株,基本上只有父本 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和形态特征。
半融合生殖:是指精子核进入卵细胞,但
并不与卵核融合,后来精核和卵核独自分裂, 形成嵌合体胚。
由半融合生殖产生的植株,常常有些组 织或器官具有父本的遗传特性,表现父 本的性状,有些组织或器官则具有母本 的遗传特性,表现母本的性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