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总结(PDF版)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1. 药物性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这些性味决定了药物的主要功效和应用范围。

2. 药物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如同某药能入肝经,则它对肝脏病变能起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归经的重要含义。

3.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收敛和泻利二便。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4. 药物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5. 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主要是“十八反”和“十九畏”。

6. 用药剂量:因药物性质、剂型、配伍等不同而异,也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有关。

7.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

8. 炮制方法: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炮制方法包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

9. 采收加工: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对药材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10. 药材鉴别:通过对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的鉴别,可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11. 药材贮藏: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贮藏方法。

12. 方剂组成:中药方剂是由多味药物组成的,其组成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等。

13. 方剂功效:不同的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等。

14. 中药分类:根据药物的功效和应用范围,中药可以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外用药等。

15.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剂进行治疗。

全国执业药师统一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汇总

全国执业药师统一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汇总

第六章中药制剂学贮藏条件阴凉处(温度不超过20℃);凉暗处(避光,温度不超过20℃)冷处(温度为2℃~10℃);常温(贮藏温度为10℃~30℃)制剂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某类成分(如生物碱),明确成分的含量应占50%以上有效成分:单一成分(如麻黄碱),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90%以上延缓药物水解调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防止药物氧化调节pH、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金属离子中药制剂(散剂)不宜做散剂的药物易吸湿或易氧化的药物;刺激性大的药物含较多挥发成分的药物;剂量大的药物特殊散剂含毒性药散剂;含低共熔成分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散剂的质量要求内服散剂(细粉);儿科用及局部用散剂(最细粉);水分一般不得过9.0%含毒性药、贵重药或药物剂量小的散剂,应采用配研法混匀过筛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的散剂应密封贮存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袋装茶、煎煮茶剂水分不得过12.0%;含糖茶剂不得过3.0%中药制剂(浸出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饮片1g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可酌加20~25%的乙醇为防腐剂浸膏剂每1g相当于饮片2~5g流浸膏与浸膏剂: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流浸膏应置阴凉处贮存流浸膏和浸膏剂,制备过程具要加热浓缩,不适用于热敏性药物中药制剂(膜剂、涂膜剂、传统剂型)膜剂成膜材料: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PVA)增塑剂:甘油、山梨醇、乙二醇遮光剂:二氧化钛涂膜剂常用的溶剂为乙醇,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丹剂汞以及某些矿物药,高温烧炼制成的汞的无机化合物(毒性较大,仅供外用)条剂用桑皮纸粘药膏、药粉后搓捻成细条而制成的外用制剂棒剂多用于眼科中药制剂(缓控释制剂)骨架型药物分散在骨架材料中,靠扩散、溶蚀而释放药物膜控包衣型通过控制包衣膜的厚度、膜孔的孔径等达到缓释目的微囊、微球、微丸(包成小球)乳剂分散型借助油相对药物扩散的屏障作用而达到缓释渗透泵型释药速度与pH无关,胃与在小肠中的释药速度相等胃滞留型通过黏附、漂浮等作用定位于胃的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可提高药物在胃及十二指肠的生物利用度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C max、t max和AUC。

2018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一化学全面总结

2018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一化学全面总结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全面总结一、总论:1、各章结构概述(重要)2、溶剂极性: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二、生物碱生物碱存在于:毛茛科、马前科、茄科、豆科、罂粟科、防己科、吴茱萸属、小檗科。

助记:“宝马别逗罂粟,防己终于小破”代表化合物结构总结中药活性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川乌毒性大小:双酯型乌头碱>单酯型乌头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鉴别显色反应:了解即可,不要求掌握。

三、糖和苷大纲要求:1、糖的分类。

2、常见单糖和二糖的结构特征。

3、糖的氧化反应、羟基反应、羰基反应。

4、苷类化合物分类及结构特征。

5、苷的水解反应。

单糖结构分类总结助记:“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一身。

”还原糖:槐糖、樱草糖、芸香糖、麦芽糖非还原糖:蔗糖、海藻糖二糖:冬绿糖、昆布二糖、槐糖、蚕豆糖、芸香糖、龙胆二糖、麦芽糖、新橙皮糖等。

助记:悟空大冬天裹了块布,槐里有块蚕豆,腾云驾雾地踏上了寻找龙麦的新征程。

糖的反应苷的分类酸水解的易难规律:1、N-苷 > O-苷 > S-苷 > C-苷腺苷红景天苷萝卜苷芦荟苷巴豆苷水杨苷芥子苷牡荆苷2、呋喃糖苷>吡喃糖苷;酮糖苷>醛糖苷;3、:吡喃糖苷中: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糖醛酸苷;4、2,6-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酶水解:β-果糖苷水解酶:转化糖酶α-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β-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苷类显色反应:含氰苷类(O-苷)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指标成分均为苦杏仁苷苦杏仁(不低于3.0%)桃仁(不低于2.0%)郁李仁(不低于2.0%)苦杏仁苷被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和苯甲醛。

四、醌类化合物醌的分类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分布位置的不同分类—OH在两侧苯环上—OH在一侧苯环上大黄素型茜草素型1、芦荟苷:蒽酮碳苷。

2018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2018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有的气味。 2.检査 (1)杂质检查: (2)水分检查: 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 7%~13%。 蜜炙品不得过 15%,烫制后醋淬制品不得过 10%。 (3)微生物检査: 主要有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及活螨等,还应检査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4)灰分检查: 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合格炮制品高温灼烧,所得之灰分成为“生理灰分”。如果在总灰 分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为“酸不溶性灰分”。 (5)有害物质检查: 中药材及饮片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指重金属、砷盐及残留的农药。 3.含量测定 中药之所以有很好的疗效,主要是因其具有治疗作用明显的有效成分。对药效成分或有效部 位明确的中药饮片应确定其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下限。 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 HPLC 法、GC 法、UV~Vis 分光光度法等。 4.限量标准 对毒性中药饮片应确定毒性成分的含量限度范围。 第三节 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中,将中药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结合起来进行论述。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炮制依据药物来源属性进行分类。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提出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三类分类法。 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将当时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 近代的五类分类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 一、炒法 可分为清炒法(单炒法)和加辅料炒法(合炒法)。清炒法又根据加热程度不同而分为炒黄、炒 焦和炒炭。加辅料炒法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而分为麦麸炒、米炒、土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 等法。 炒法目的: 1.增强疗效:如王不留行、山楂等; 2. 缓和或改变药性:如葶苈子等; 3.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性:如莱菔子等; 4. 矫臭矫味,利于贮藏和制剂。 火力:指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度的高低。 (1)文火(小火):炒黄多用文火。 (2)武火(大火):炒炭多用武火。 (3)中火:介于文武火之间,炒焦多用中火。 火候:药物炮制的温度、时间和程度。 步骤:预热、投药、翻沙、出锅。 预热 :使药物迅速获得热能缩短药物在锅内时间,防止炒成“僵子”(炒哑)。 翻炒 :快、勤、有规律,要求每次下铲“亮锅底”,避免少量药材停留于锅底而焦糊。 (一)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呈黄色或 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知识点总结归纳1、(2018年真题)临床医生治疗热入营血,津伤便秘,阴虚发热,宜适用的饮片是( )A.生地黄B.阿胶珠C.熟地黄D.制何首乌E.酒黄精正确答案:A2、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多长时间后A.15minB.20minC.30minD.45minE.60min正确答案:C3、制颗粒时有不溶性药物细粉加入的是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正确答案:B4、具有化湿、开窍作用的是A.酸味B.辛味C.苦味D.甘味E.咸味正确答案:B5、乳剂中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称为A.分层B.絮凝C.转相D.破裂E.酸败正确答案:D6、在水中呈右旋性,在三氯甲烷中呈左旋性的生物碱是A.烟碱B.槟榔碱C.麻黄碱D.北美黄连碱E.小檗碱正确答案:C7、《中国药典》中,陈皮中橙皮苷含量不少于A.0.08%D.8.0%E.20.0%正确答案:C8、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A.苦参碱B.咖啡因C.小檗碱D.槟榔碱E.士的宁正确答案:B9、(2020年真题)川芎药材的断面特征是( )A.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B.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C.可见波状环纹及错综纹理,散有黄棕色小油点D.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E.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正确答案:C10、下列中药中质量控制成分为碳苷的是A.葛根B.黄芩C.槐米正确答案:A11、糖浆剂因为含糖量较高,深受患者特别是儿童喜欢。

如川贝枇杷糖浆,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咳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A.pHB.相对密度C.含糖量D.不溶物E.装量正确答案:D12、微球属于靶向制剂的类型是A.主动靶向B.被动靶向C.物理化学靶向D.磁性靶向E.热敏感靶向正确答案:B13、处方中含有较多挥发油液体成分,压片需加入A.黏合剂B.润湿剂C.吸收剂正确答案:C14、肠溶型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材料是A.纤维素衍生物B.脂类C.聚乙二醇D.有机酸E.糖类正确答案:A15、(2018年真题)《中国药典》规定薄荷药材含叶量不得少于( )A.25%B.15%C.30%D.35%E.20%正确答案:C16、地龙的药用部位是A.螳螂科B.乌贼科C.蝰科D.游蛇科正确答案:D17、来源于旋花科植物的中药材A.小茴香B.连翘C.栀子D.牵牛子E.牛蒡子正确答案:D18、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是()A.天麻B.阿胶C.玄参D.山药E.泽泻正确答案:A19、理化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_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_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一、产地加工的目的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鲜用外,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要经过产地加工,其目的如下。

1.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

3.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1.捡、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

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

如大黄、鸡血藤、木瓜。

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

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4.搓揉: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口诀:发汗不中断,玄乎!)等。

6.干燥:除少数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归纳电子版本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归纳电子版本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归纳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18执业中药师中药一化学全面总结归纳

2018执业中药师中药一化学全面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全面总结一、总论:1、各章结构概述(重要)中药活性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鉴别显色反应:了解即可,不要求掌握。

三、糖和苷大纲要求:1、糖的分类。

2、常见单糖和二糖的结构特征。

3、糖的氧化反应、羟基反应、羰基反应。

4、苷类化合物分类及结构特征。

5、苷的水解反应。

助记:“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一身。

”还原糖:槐糖、樱草糖、芸香糖、麦芽糖征程。

苷的分类2、呋喃糖苷>吡喃糖苷;酮糖苷>醛糖苷;3、:吡喃糖苷中: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糖醛酸苷;4、2,6-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酶水解:β-果糖苷水解酶:转化糖酶α-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β-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苷类显色反应: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顺序:含-COOH > 2个以上β-OH > 1个β-OH > 2个以上α-OH > 1个α-OH5%NaHCO3 5%NaHCO35%Na2CO31%NaOH 5%NaOH强酸可溶于弱碱中,弱酸可溶于强碱中。

醌类显色反应丹参(菲醌)丹参酮ⅡA、丹酚酸B紫草(萘醌)重点中药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丹参:脂溶性的主要为菲醌类化合物;水溶性的为丹参素、丹参酸、原儿茶酸等五、香豆素和木脂素大纲要求:1、香豆素类的基本母核和结构。

2、香豆素的性状、溶解性、荧光性、与碱的作用和显色反应。

3、呋喃香豆素的光化学毒性。

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

醌的分类1、大多有香味,分子量小的游离香豆素多有挥发性(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并能升华。

香豆素苷无香味、无挥发性和升华性。

2、游离香豆素极性较小,成苷后极性增大,能溶于水等。

3、香豆素母体无荧光,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多显出蓝色荧光,碱溶液荧光更显着。

可用荧光色谱法检识。

7-OH香豆素呈较强的蓝色荧光;加碱荧光更强,转为绿色;8位引入羟基则荧光减至极弱,甚至无荧光;呋喃型香豆素多显蓝色荧光。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解析[单选题]1.按中医五味理论,具有整理(江南博哥)苦泄的中药是()。

A.芒硝B.大黄C.牛膝D.栀子E.苦杏仁参考答案:B[单选题]2.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

A.桔梗B.白前C.前胡D.紫苏E.黄连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个种以上的中药是()A.珍珠B.川贝母C.青黛D.葶苈子E.杜仲参考答案:B[单选题]4.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适宜的提取方法是()A.A冷浸法B.XX提C.煎煮法D.水蒸气蒸馏法E.升华法参考答案:A[单选题]5.根据吸附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属于化学吸附的是()A.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键吸附B.酸性硅胶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C.硅酸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D.氧化铝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E.活性炭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参考答案:B[单选题]6.吴茱萸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A.有机胺类生物碱B.色胺吲哚类生物碱C.双吲哚类生物碱D.单萜吲哚类生物碱圆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参考答案:B[单选题]7.苷键在酸性条件下水羿才教育整理解,按照苷原子,苷水解的易难顺序()A.N>O>S>CB.N>S>C>OC.N>C>O>sD.O>N>S>CE.O>N>C>S参考答案:A[单选题]8.《中国药典》规定,决明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A.大黄素和决明素B.大黄酸和决明内酯C.大黄酚和决明内酯D.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E.大黄酸和橙黄决明素参考答案:D[单选题]9.关于散剂分类和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口服散剂可以直接用水送服B.口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C.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的散剂也可以称为撒布剂D.除另有规定外羿才教育整理,中药局部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粉末的重量不得少于90%E.E用于烧伤治疗的非无菌制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少参考答案:A[单选题]10.按照中药饮片净度要求,煨制品含药屑.杂质不得过()A.3%B.1%C.2%D.4%E.5%参考答案:A[单选题]11.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二_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二_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二第二节生物碱一、基本内容(一)定义:含氮有机化合物。

(二)生物碱的分布和存在多集中在某一器官。

麻黄生物碱在髓部含量高。

生物碱在不同植物中含量差别很大。

绝大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防己科、茄科、马钱科、豆科、小檗科(三颗针)、罂粟科等,生物碱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其他尚有以生物碱苷及N-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三)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1.吡啶类生物碱(1)简单吡啶类:槟榔碱、槟榔次碱(槟榔)、烟碱等,呈液态,(2)双稠哌啶类:具喹诺里西啶母核,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2.莨菪烷类:莨菪碱(洋金花)3.这类生物碱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具有异喹啉或四氢异喹啉的基本母核。

(1)简单异喹啉类:萨苏林(2)苄基异喹啉类:①1-苄基异喹啉类:罂粟碱、去甲乌药碱、厚朴碱,②双苄基异喹啉类:汉防己甲素和乙素。

(3)原小檗碱类:a、小檗碱类:多为季铵碱,如小檗碱(黄连、黄柏、三颗针等)。

b、原小檗碱类:多为叔胺碱,如延胡索乙素(延胡索)(4)吗啡烷类:罂粟中的吗啡、可待因,青风藤碱。

4.吲哚类生物碱:(1)简单吲哚类:如板蓝根、大青叶中的大青素B、蓼蓝中靛青苷等,(2)色胺吲哚类:吴茱萸碱,(3)单萜吲哚类:萝芙木中的利血平、番木鳖中的士的宁等。

(4)双吲哚类吲哚:长春花中具有抗癌作用的长春碱和长春新碱。

联想:哚=花朵,一株(吴茱萸)蓝青(板蓝根、大青叶)色的长春花。

5.有机胺类生物碱: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如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联想:麻谐音妈,母=妈,妈妈如仙子漂亮)。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一》高频考点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一》高频考点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一》高频考点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知识点1:方剂与治法(1)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及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常用“八法”的内容如下: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3)组方原则①君药:即对处方的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之药。

②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和主病之药;是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之药。

其药力小于君药。

③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④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4)方剂的组成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药味加减变化(佐使药的加减和臣药的加减两点)、药量加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知识点2:升降浮沉:确定依据:药物的能敌轻重、药物的气味厚薄、药物的性味、药物的效用。

所示效用: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临床应用:顺其病位选择用药: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

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治疗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常选用药性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黄等;据气机运行特点选择用药。

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炮制和配伍。

知识点3:归经:理论基础有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

确定依据有药物特性和药物疗效。

表述方法: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

指导医生可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和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知识点4:有毒与无毒: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药的炮制》①基本定义:中药炮制啊,简单说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

就好比你做菜,不同的菜(药材)得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炮制方法)才能做出可口(达到药用功效)的菜。

②重要程度: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里那可是相当重要啊。

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毒性、归经等各个方面。

不经过炮制的中药就像没加工的食材,不好用来治病。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了解一些中药材的基本性质,像什么是寒性、热性药材啊,药材的形状、气味大概是怎样的。

就跟你学炒菜得先认识菜长啥样是一个道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中,炮制后的中药更安全有效。

比如说生地黄性寒,主要是清热凉血,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就变成了滋阴补血的药。

这在中医临床治病时非常关键,如果用错了炮制后的药材或者没炮制,可能就达不到治病效果甚至会有害。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当中,中药炮制处于中间重要位置呢。

它前面需要本草学、药用植物学等知识做基础,后面又和中药药剂学等密切相关。

要是把整个中药学知识体系比作一个大厦,炮制就是其中重要的建设环节。

②关联知识: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化学成分这些知识点联系紧密。

因为炮制会改变药材的这些性质。

比如有些药材炮制后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性味归经的表现。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中等偏上吧。

关键点在于要记住不同药材适用的炮制方法,以及炮制后药材的性质变化。

就像头疼每种食材哪种烹饪方式最好用,还得搞清楚做出来啥味。

④考点分析:考试里经常出现呢。

大多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考查方式。

像直接问某药材常用的炮制方法,或者炮制后药材的功效有何改变这样的问题。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中药炮制就是对原药材进行加工的全部过程。

这加工可包括净制、切制、炮炙等。

净制就是除去杂质啊,就像挑菜得把烂叶子去掉一样。

切制就是把药材切成合适的形状大小便于加工或者煎服。

2018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十六 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十六 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六-毙考题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1.白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或研细。

2枯矶:白矶敲成小块,置煅锅内,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燥,停火,放凉后取出,研成细粉。

煅制白矶时应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否则搅拌后堵塞了水分挥发的通路,形成凉后的僵块。

白矶具有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止痒的功能。

煅制成枯矶后,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涩敛疮、止血化腐作用。

白矶煅枯后形成难溶性铝盐,内服后可与黏膜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上,保护黏膜不再受腐蚀,增强了止血止泻作用。

外用能与蛋白质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而沉淀,减少疮面的渗出物而起生肌保护作用。

牡蛎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能。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

煅牡蛎增强了收敛固涩作用。

用于自汗盗汗, 遗精崩带,胃痛吐酸。

牡蛎主要含碳酸钙,煅后醋淬品水煎液中钙离子含量咼于煅品和生品。

生品水煎液中蛋白质的含量略高于醋淬品和煅品。

石决明石决明偏于平肝潜阳。

煅石决明咸寒之性降低,平肝潜阳的功效缓和,增强了固涩收敛、明目作用。

且煅后质地疏松,便于粉碎,有利于外用涂敷撒布,并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石决明主要含有碳酸钙等。

石决明经煅醋淬后,煎液中的钙含量显著增高。

石膏生品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

煅制后增强了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

(二)煅淬: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为煅淬。

煅后的操作程序称为淬,所用的液体辅料称为淬液。

常用的淬液有醋、酒、药汁等。

目的:1 .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如代赭石、磁石。

2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

如自然铜。

3.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

如炉甘石。

注意事项:1.质地坚硬的矿物药煅淬时要反复进行,使淬液全部吸尽、药物完全酥脆为度。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
结.
以下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1. 中药学基础知识
- 中药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 中药的采集、储藏和鉴别
- 中药的炮制及其特点
- 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2. 中药的理论与应用
- 中药的药理学基础和药效成分
-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 中药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 中药的副作用和毒副作用
3. 中药的药用植物
- 常用中草药的产地、种植和采收时间
- 常用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 常用中草药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常用中草药的药材和药效互动
4. 中药的配方和制剂
-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分类
- 中药方剂的组成和配伍规律
- 中药的炮制和加工工艺
- 中药的制剂和药用辅料的选择
5. 中药的质量评价和疗效评价
- 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 中药疗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用药
以上是《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考生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备考。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总结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着,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着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高频考点汇总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高频考点汇总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高频考点汇总(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高频考点汇总/总结Top1: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考情分析】此知识点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1)不适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①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②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③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④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2)缓控释制剂的类型②乳剂分散型缓释制剂:借助油相对药物分子的扩散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而达到缓释目的。

③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系指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

④膜控包衣型缓释、控释制剂:常通过控制包衣膜的厚度、膜孔的孔径及其弯曲度等来达到延缓与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目的。

⑤注射用缓释制剂:注入人体后油中药物或混悬药物粒子,向注射部位体液中分配或溶解的延缓作用而达到缓释目的。

⑥缓释膜剂;⑦胃滞留型缓释、控释制剂。

(3)靶向制剂分类按靶向的部位,靶向制剂可分为: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达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

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

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

(4)对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AUC、Cmax)进行统计分析,可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

Top2:中药制剂分类、卫生与稳定性【考情分析】此知识点在2013、2015、2016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2~3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1)不同剂型、不同给药方式药物的起效时间快慢为: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因此急症患者宜选用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也可以用于急性病患者的治疗);而慢性病患者,宜选用丸剂、片剂、外用膏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

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

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五味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

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治疗病势上逆病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三)确立依据: 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

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一、毒的特性:1.狭义的毒:药物不良反应。

2.广义的“毒”:(1)药物的总称;(2)药物的偏性。

二、确立依据:1.是否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

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有品种、来源、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给药途径等。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 11.离经悖法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一、功效(一)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又称功能、功效、效能、效用、作用。

(二)分类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发表、温里寒热——散表寒、清里热(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六淫——祛风、解暑疫疠——解毒七情——安神、镇惊饮食劳伤——消食、补虚外伤——生肌、敛疮(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气——补气、行气。

血——补血、活血。

津液——化痰、利水(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心——养心、清心。

肝——清肝、柔肝等,以及奇恒之府——利胆、泻三焦火、醒神(脑)。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经络——舒筋活络、和解少阳。

六经——散太阳经风邪。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卫——疏散风热。

气——清气分热。

营——清营。

血——凉血。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清中焦湿热、温中散寒。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1)对因功效:因指病因,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宣肺、和中、理气、安神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排石、排脓等(2)对症功效:如止汗、平喘、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条虫。

(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

二、主治病证1.病名类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

2.证名类主治病证,如热淋、风寒表证。

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

当代使用最多是证名,其次是病名,症状名最少。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二、单味药配伍(一)七情配伍(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如人参治脱证,黄连治痢疾。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黄芪与茯苓,增强黄芪利水的作用。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

如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等。

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相须、相使表示增效;相畏、相杀表示减毒,相恶表示减效,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三、中成药配伍(新增内容)注意实例(二)内容(注意病例)1.功似配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

病证单一,症状较重多用功似配伍。

(1)同为内服的:如治中风后遗症,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杏叶片等.又如治高血压,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丸或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等,(2).同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复方荆芥熏洗剂,或痔疮外洗药熏洗;然后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入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

(3).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或妇科万应膏。

治瘰疬痰核,内服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西黄丸和夏枯草膏;外贴化核膏。

治痔疮肿痛,内服槐角丸;局部外敷九华软膏。

治筋骨折伤,内服跌打丸;外敷七厘散或正骨水。

治咽喉肿痛,内服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冰硼散2.功异配伍: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

多种病证,病情复杂多用功异配伍。

(1)同为内服: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瘘、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

又如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效。

再如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腿骨折、瘀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黄、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证属跌打伤损、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黄片或麻仁润肠丸同用,以收活血散瘀止痛、清热通便之效。

(2)同为外用: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瘁的治冻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

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并施: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

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妇宁栓,等等。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

二、常用的治法(新增内容)(一)汗法: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

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

如: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分消上下。

(五)温法: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

(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治法。

(八)补法:常用的治法分类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阴阳并补、气血双补为主。

三、方剂的组成1.君药: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注意:不可减去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用量要比臣、佐、使药大,但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的所占比例不一定是最大的(有一君二臣或三臣的组方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