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气词
网络语境下语气词“哈”的使用情况分析
![网络语境下语气词“哈”的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43f4d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d.png)
146[摘 要]语言往往是时代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许多新词和新用法应运而生且快速传播。
近年来,“哈”在网络中的使用越发普遍,其不仅局限于本义——人笑声的拟声词,而且还跟随北京和四川方言出现在句末,充当语气词。
为更加直观、准确地分析语气词“哈”的主要用法、掌握“哈”的语义,以BCC 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微博网络语料作为搜索媒介,考察了研究语气词“哈”的使用范围、语义以及感情色彩。
从使用情况来看,“哈”可以作独词疑问句;可以用在是非问句、特指疑问句、正反问句、反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中;还可以和一些语气词叠用。
从语义和感情色彩来看,句末语气词“哈”有缓和语气的作用。
在反问句中,“哈”的反诘程度最低;在非疑问句中,为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观点并得到认同,使用“哈”以更好地达到安抚、商榷、建议等拉近双方关系的效果。
[关 键 词]语气词;“哈”;网络语境;方言;微笑符号游璐网络语境下语气词“哈”的使用情况分析一、前言现阶段,在网络语境的背景下,很多新的语言出现。
很多人,他们的方言中不存在语气词“哈”,却也开始在网络交际中使用“哈”来加强自己的语气,且这种现象在近几年有加重的趋势。
本文将分析网络语境下语气词“哈”的使用情况,并尝试解释除了方言通过影视作品、新闻媒体、网络聊天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外,还有何种力量使语气词“哈”的使用增多。
二、文献回顾语气词的真正用意:孙汝建在《句末语气词的四种功能》中重点分析了句末语气词表示口气的功能。
说到口气,就必须先区分语气和口气。
语气(modality)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四种,而口气(tone)指句子中思想感情色彩的种种表达法,如肯定、否定、强调、委婉、活泼、迟疑等。
作者认为句末语气词并不代表语气,原因是一个句子如果脱离了语气助词,照样能够表达这句话的语气功能。
句末语气词真正的语用功能是:增添口气、消灭口气、指明疑问点、暗示预设等。
浅析新兴网络词汇“哒”
![浅析新兴网络词汇“哒”](https://img.taocdn.com/s3/m/0f5e3553cf84b9d528ea7a5a.png)
浅析新兴网络词汇“哒”作者:甄伟伟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7期摘要:网络聊天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方式,其便利性、快捷性以锐不可当的气势迅猛发展着,和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比,它纵有千般好,也有其不足,比如聊天时不时的冷场。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于打字,如何使打出来的字更灵动活泼,这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追求。
2014年在微博中出镜率最高的20个流行词中,“萌萌哒”因出镜5298万次夺得榜首,从“么么哒”到“萌萌哒”,“哒”在网络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同样的语句把“的”换成“哒”,受欢迎指数便会直线上升,难怪比“萌萌的”还萌的“萌萌哒”会受到如此追捧。
关键词:网络;萌萌哒;哒一、“哒”在网络中的出现和发展“哒”第一次在网络出现是在发生某次李毅吧占领武艺吧的事件后,有武艺的粉丝在李毅吧苦苦哀求称“艺宝很萌哒,亲们不要黑他,么么哒”,于是“么么哒”广为流传。
“么么哒”一般用于情侣,只有感情深厚的情侣才会频繁使用,常用来代替接吻一词,常出现于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中。
如今,“么么哒”也时常会被使用于关系较好的男女之间,表达暧昧或友好。
总的来说,“么么哒”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一开始表示亲近友好,后用于情侣,现在使用范围又扩大到表示亲近友好,不仅仅限于情侣。
2014年出现的“萌萌哒”促成了一系列关于“哒”的新词语产生。
“萌萌哒”是该吃药了强装可爱的意思,受到日本萌系文化影响演变而来,起始于豆瓣小组,后来由于新堂爱的GIF图片流行起来。
由此想到“萌萌的”,一系列用“哒”代替“的”的新词语产生了,如是哒、好哒、亲爱哒等。
虽然我们不提倡这样,但用“哒”后确实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
二、“哒”的性质“哒”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为:拟声词,形容马蹄、机枪等的声音:~~的马蹄声,机枪~~地响着。
不管是“么么哒”“萌萌哒”,还是关于“哒”的一系列新兴词,我们都可以把“哒”看成语气助词。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了,表示语气。
网络流行语气词
![网络流行语气词](https://img.taocdn.com/s3/m/25f3c38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7.png)
1、直呼内行——就是比较操作者还挺专业的。
2、饮茶先——别干活了!先整点奶茶喝!3、宅家煲剧——春节假期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长近6小时。
4、红雪珍奶——吃货的世界你不懂系列词汇,多用来暗指深谙“生活处处是商机”这个道理的商业鬼才。
5、工具人——指被对方当工具使唤。
6、电影春节档——史上最强春节档。
7、爷青回&爷青结——表达的意思是“爷的青春回来了/结束了”,指面对曾经熟悉的场面或人事物,以崭新的形式重现,让人再次体验其中的快乐。
8、我的项链2千多——哈尔滨两位女子因取款发生口角,后面排队取款女子与长久占着取款机当作梳妆台慢慢照镜子的女子发生冲突,上演中国功夫···其中被打的女子最终大喊“我项链两千多”。
9、xx它不香吗——可以用做当某人对于一件事情而执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句式来劝退对方,带有反问的语气,从而增强对方对于两者之间的比较和思考。
10、u1s1——有一说一,实话实说。
11、有那个大病——你好像有那个大病。
一般用于做事和一般人格格不入比较另类的人。
12、无龄感——“无龄感”它并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
13、干饭人——干饭其实就是西南方言“吃饭”的意思,给人吃饭吃得很豪爽的感觉。
14、后浪——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
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但面对新冠疫情,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15、大西瓜——一个假期你合出了几个大西瓜。
16、小丑竟是我自己——原来我像个小丑。
17、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苏州公交上一男子吃瓜子乱丢,旁边的西装男进行劝告,争执中西服男捏了小伙的脖子,瓜子男情绪激动,语言轰炸连续七分钟,一直碎碎念“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并卡位扯衣服不让西装男下车,公交司机和乘客劝架无果,最终西装男忍无可忍暴打瓜子男。
浅析网络中的新生句末语气词
![浅析网络中的新生句末语气词](https://img.taocdn.com/s3/m/adcf30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7.png)
浅析网络中的新生句末语气词孔庆霞提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不同语言环境的交流催生了一批新生句末语气词。
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和《爱情公寓4》为语料来源,探索新生句末语气词的表现形式,主要从语音形式的变化(以“捏、嘩、滴”为例)、语法意义的新发展(以“好吧、好不好、有木有”为例)和新的语法意义的出现(以“喔、噢、哦”为例)等方面来探讨新生的句末语气词。
同时从宏观上对这些新生语气词的不同用法、出现原因以及规范化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新生句末语气词语音形式意义发展规范化—引言纵观三十年以来学者们对语气词的研究可以发现,语气词的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对典型的“啊、吧、的、了、吗、呢”等语气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气词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语法化等方面;另一方面集中在方言中的语气词的研究。
这些研究当然都极大地丰富了普通话的虚词系统。
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表达语气的词,如“炸金花怎么这么好玩涅”中的“涅”。
这类词在网络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并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
然而这些词至今鲜有学者涉及并研究。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些词是怎样出现又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应该注意并加以研究的。
二新生句末语气词的表现形式“新生语气词”这个名称在一般的语法书或者研究著作中鲜有学者提及,因此本文运用“新生语气词”这一名称和判断标准依据的是齐沪扬(2002)的观点:“对所谓的'新生语气词'的认定,应该持以下观点:其一,新生语气词只能在一个共时的平面里才能加以确定,因为所谓的'新生',这是相对的概念;其二,新生语气词一般都有其产生的'母体',语音变化是新生语气词从'母体'进化过来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三,新生语气词在用法和语法意义上都与已有的语气词有不同之处;其四,新生语气词一般应有相应的汉字表示,不能只在少数方言区流通$”面观可作我一个词是不是新生语气词的标准。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a020f2cd33d4b14e852468c2.png)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作者:李晓红来源:《活力》2016年第03期[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利与弊1 网络语言的形成语言是一个载体,网络是一个世界。
在虚拟的环境里,汉语被大家用得随心所欲,从口语到书面语,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民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从中找了创造的乐趣、便利和新鲜的感觉。
甚至,还在不断地挖掘,不断地组合,不断地创新,网络语言盛行网络,也流传在现实中。
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许多时候满足了人们的一些需求,折射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2 网络语言的特点2.1 符号组合。
网络语言与众不同的是符号组合,许多由象形文字衍生而来,如流行广泛的笑脸“:-)”符号,几个标点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形表示表情或事物,这是一种“象形文字”。
由于网民们无法看到和表现表情,为了幽默和形象的表达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表情意味和形象色彩的符号。
2.2数字表述。
有两种情况。
a.数字谐音“520”这三个简单至极的数字就成了汉语中“我爱你”复杂语句的最好表达,利用阿拉伯数字的汉语谐音来表示某种意义,例如:8147(不要生气)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无聊)1573(一网情深)74539(其实不想562059487(我若爱你我就是白痴)。
b.数字密码用阿拉伯数字的特别组合来表示某种含义。
100(你很完美)13579(事情真奇怪)(因为这几个数字都是奇数,在英语中,“奇数”和“奇怪”是一个词:odd )0001000 我真的好孤独(“1”表示一个人,“0”表示空泛,取数字的象形意味)。
让人在方便之中更觉一番惊奇,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使用它,可见网络语言的别出心裁,使语言简单化。
2.3语言的重叠。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有小孩子才惯用叠音词。
在网络上,这些所谓的“大人”对小孩的语言就青睐有加,不论什么词都想叠加一下,他们无意改变词的形态,只是表示亲昵和可爱。
例如“吃饭”说成“饭饭”、“溜达”说成“溜溜”、“睡觉”说成“觉觉”、还有“一般般”、“一下下”、“一会会” 等等,充满孩子的娇嗔。
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
![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https://img.taocdn.com/s3/m/1c833d4c51e79b89690226cf.png)
网络合音语气词“哒”与方言“哒”网络语言“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等结构中的语气词“哒”同方言中语气词“哒”都是“的啊”合音而成的。
通过对网络语言“XX哒”结构中“哒”的语义、语法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方言“哒”对网络合音语气词“哒”的影响。
此外,作为新兴网络语言的构成要素,网络合音语气词“哒”还具有方言“哒”所不具有的“萌化”“贬义形容词褒义化”等特性。
标签:哒网络合音语气词方言词汇化一、合音词“哒”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哒”[ta55]是作为拟声词存在的,如“哒哒的马蹄声”,同“嗒”[ta55]。
作为语气词的“哒”则是伴随着网络语言“么么哒”“萌萌哒”“棒棒哒”等的流行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
虽然在普通话中“哒”并不作语气词使用,但在方言中语气词“哒”的运用却十分广泛,例如:江苏仪征方言、湖北荆州方言、湖南新化方言、湖南长沙方言、湖南汝城方言等,其中,江苏仪征话中的疑问语气词“嗒(哒)”是“的、啊”的合音,表示对已然状态的询问。
这种疑问句的答句,在形式上都需要用“的”作为句末语气词。
普通话中语气词合音现象广泛存在,如:了啊→啦、了哟→喽、吧欸→呗、呢啊→哪、么啊→吗、嚜啊→嘛,这主要是因为语气词连用现象的普遍。
丁恒顺(1985)将最基本的六个语气词“的、了、么、吧、呢、啊”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其中“的”属甲组,“啊”属丁组,“的啊”连用于感叹句末,表示对听话人的提醒或警告。
有时也表示“不得不如此”的意思。
于亮(2008)将6个常用语气词分为5类,其中“的啊”连用,“的”表示确实如此,“啊”表示舒缓语气,“的啊”表示用舒缓的语气来确认或肯定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
例如:(1)那样的往昔,于任何女人来讲都是不堪回首的啊!(《女记者与大毒枭刘招华面对面》)(2)年轻人学手艺,就是要付出一番心血才行的啊!(《李嘉诚家族传》)(3)“谢谢夫人,有你在身旁,我没有什么可以担扰的啊!”孙中山先生哈哈大笑,殊不知此时病魔已在向他进攻。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d2a7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f.png)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会话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网络聊天中,表情符号和简洁的语言表达常常被使用,而“呵呵”作为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功能。
本文旨在对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分析其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一、“呵呵”的起源和发展1.1 “呵呵”的词源和演变“呵呵”一词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笑话中“呵”这一表示笑声的动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呵呵”作为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从文字笑声中独立出来,成为网络交流的常见用语之一。
1.2 “呵呵”的多样化表达随着网络交流工具的多样化,人们对“呵呵”的表达方式也进行了创新。
除了字面意义上的“呵呵”,还有众多变体如“哈哈”、“嘿嘿”、“呵呵呵”等。
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往往能够体现出说话人的情绪和语气,增加了交流的丰富性。
二、“呵呵”的正反面功能2.1 “呵呵”的积极功能在网络会话中,“呵呵”常常被用于表示笑声或轻松的心情。
它可以缓解紧张和尴尬气氛,调和交流的气氛,提升友好度。
2.2 “呵呵”的消极功能“呵呵”也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不屑、冷嘲、嗤笑等消极情绪。
在言语间的表达中,“呵呵”可以起到“嘲笑”对方的作用,引发不愉快和争议。
三、“呵呵”的读音和语气表达3.1 “呵呵”的读音由于“呵呵”是一种拟声词,其读音会因个人习惯而有所不同。
有些人读成“hehe”(类似于英语中的“哈哈”),而有些人则读成“hehe”(类似于汉字中的“呵呵”)。
3.2 “呵呵”的语气表达“呵呵”在网络会话中不仅仅是一个字面上的“呵呵”,其语气表达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通过搭配使用不同的符号、字体和表情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语气。
例如,“呵呵!”表示轻松和开心,“呵呵!你真幽默!”表示嘲笑和不屑。
四、不同情境中的“呵呵”4.1 “呵呵”在朋友间的交流中在与朋友间的网络会话中,“呵呵”常常被用来表达轻松和愉快的心情。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911e70f27c1cfad6195fa7fe.png)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我会闭上眼睛的。
——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随你大小便!——打死你我也不会说。
——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到周围的树上都试几次。
这是2011年一些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所谓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
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手指按键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来的,通过“看”的方式进入交流领域的,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从表达方式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口语。
就好像两个人的日常对话,只是看不到对方,也没有声调而已。
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工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
它使用了天南地北的方言词和大量的语气词,这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
首先,是大量方言词的涌现。
方言,一般的语言学教材上的定义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分支,是一种语言分化现象。
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民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质,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齐集”一个聊天室。
尽管网民基本上全部都会用标准的现代汉语(除非没有学习过汉语),但是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别致,他们会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来。
例如:——你说的丝洒子嘛!(四川话,是什么)——贼垃圾(东北话,很)——偶觉得还可以。
(港台话,我)——阿拉不信那个邪。
(上海话,我)方言词的使用,使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倍感亲切,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甚觉有趣。
其次,网络语言夹杂着大量的语气词。
语气词的使用,是口语的一大特色,比如“你吃了吗?”“你去那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但在网络中,语气词的使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语气词“啊”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 --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
![语气词“啊”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 --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4e5f81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0.png)
2020年7月Jul. 2020第37卷 第7期Vol. 37 No. 7新乡学亞学报.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语气词邓阿”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李鑫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语气词"啊”的新兴网络变体“鸭”可不受语流音变的限制出现于各种语音环境中,具有弱化语气和表示轻松、亲切的语用功能。
这一功能来源于该词语“高调表亲密”的语音形式和“动物表轻松”的隐喻投射。
这一网络语气词流行的原因,一是其具有极强的功能延展性,二是符合现代网民的心理。
"鸭”的出现和流行表明,现代汉语中"啊”音变的规律正在逐渐衰落。
关键词:网络语言;鸭;“啊”的音变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20)07-0048-04—、弓I 言众所周知,语气词“啊”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由于 受到前面音节韵母或韵尾的影响,会发生语流音变,产 生若干变体,体现在书写形式上有“啊”“呀”“哪”“哇”4种。
近年来,网络语言中的语气词“啊”出现了一个新的 变体——“鸭”。
2018年8月27日百度百科收录了词条“冲鸭”,2019年1月23日人民网发布了标题为《今 年也要加油鸭!各省两会季关于营商环境网友有话说》的专题报道。
网民的喜爱和官方主流媒体的认可使 “啊”这个网络变体的使用频率日益增高。
这一变体与 “呀”的声韵相同,但声调为阴平,这也是“鸭”作为一个语气词变体最显著的特点。
一般的语气词都是轻声,而“鸭”却是阴平调的。
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语气词变体, “鸭”的出现值得关注。
对于“啊啲音变,语言学界已经讨论很久。
林為提 出,语气词“啊”出现在以3]、[订、[丫]、[11]结尾的音节后会发生不自由的音变,而在其他情况下发生的都是 自由音变曲。
胡明扬则认为,语气词“啊”的所有音变都是自由的、因人而异的図。
网络中的语气词“哈”的用法
![网络中的语气词“哈”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bec7320722192e4536f6ba.png)
网络中的语气词“哈”的用法【摘要】:语气词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具有表达说话人语气的功能,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其中的语气词不仅具有在一般语言环境中的功能,而且在使用中还体现出新的特点。
文章以”哈”为例,论述了”哈”作为语气词的功能和其在网络语言中的特点。
【关键词】:语气词;哈;网络语气词语气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封闭性的词类。
它数量比较少,几乎可以全部列举出来。
在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实际上只有6个:的、了、吗、啊、吧、呢。
其他一些,有的用得较少,有的是因为语气词连用而产生连续和音的结果,例如“啦”是“了啊”的和音。
作为封闭的词类,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大都出现频率高或较高,这也是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并表现出细微的差异。
因此语气词在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一席之地。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二: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1]不仅如此,语气词在灵活的、不拘束缚的网络语言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一些传统意义的语气词所没有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性别取向。
胡明扬指出:语气助词和叹词都表示语气,因此可以统称为语气词。
句末的“哈”可以是语气词,也可以是叹词。
[2]所以文章采用胡先生的说法,将“哈”统称为语气词。
文章着重分析网络中的语气词“哈”,说明“哈”作为语气词的特点。
“哈”是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语气词,也可能使用了很长时间,到底算不算新生语气词是有争论的。
我们认为“哈”是现代汉语的新生语气词,一是尽管“哈”可能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主要在北方方言区,但《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哈”这个语气词[3];二是经过一段时期的运用过程,这个“哈”已成为网络当中对话时常用语气词,并且也能体现出网络中语气词的特点。
“哈”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在句首、句中、句末,但是所起的作用就大不相同了。
浅谈网络用字和用词
![浅谈网络用字和用词](https://img.taocdn.com/s3/m/e5a57c03844769eae009ed83.png)
浅谈网络用字和用词[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词语大量出现,展现了这个时代语言发展的新特征。
网络词语千奇百怪,有着自己的构成规律。
本文就各种网络用语进行了分类,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它。
[关键词] 网络词语;本义;时代特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不断出现新字、新词,随着时间的增长,数量越来越大。
有些使用频率大的字词,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甚至有的出现在新闻媒体上,比如“给力”、“雷人”、“……控”等。
网络用语如此深入人心,影响之大,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网络造字用词开始出现时,带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但随着网络快速的传播,迅速波及开来,有些逐渐为大众接受。
既然能为大众接受,说明有些网络用语的出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某些文化特点,映射出这个时代人们普遍的文化心理。
网络用语是如何生成,又有着怎样的特点?我们应如何看待它的出现?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新字、新词,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人们使用较多的,对其大致归了一下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古字今用。
这些字看似生僻、古怪,其实是汉语中久已存在的文字,只不过网络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它们已失去了当时存世时的本义。
如现在最火暴的“囧”字,它已无处不在,除此,还有许多其他的古字。
它们的读音,文字本义及现在的网络义各是什么?下面就一些常见字作一说明。
1.囧:本义:窗透明。
引申为明亮。
《说文·囧部》:“囧,窗牖麗廔闓明,象形。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囧囧秋月明,憑軒詠堯老。
”李善注:“囧,大明也。
”囧,一本作“冏”。
网络义:根据“囧”字的字形结构,“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
根据形状,“囧”被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尴尬、困惑等意思,也指处境窘迫。
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
2.槑:本义:同“梅”。
《汉语大词典》:梅,亦作“槑”。
网络义:由于“槑”由两个“呆”字组成,形容比呆还呆的意思,在网络语言里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语气词“撒”、“哈”、“咧”、“啵”在网络聊天语中的语用共性
![语气词“撒”、“哈”、“咧”、“啵”在网络聊天语中的语用共性](https://img.taocdn.com/s3/m/2b22794a33687e21af45a97e.png)
语 气词 如 “ 撒” 、 “ 哈” 、 “ 咧” 、 “ 啵” 也进 入 了网络 聊 天 语 言 中。 本 文 讨 论 “ 撒” 、 “ 哈” 、 “ 咧” 、 “ 啵” 在 聊 天语
篇 中的语用共性。根据语料发现 , 网络聊天通常语 句很短 , “ 撒” 、 “ 哈” 、 “ 咧” 、 “ 啵” 不仅可 以增强聊天者文 字聊 天的语气 , 弥补短语句情感表达的 不足 , 还在会话语 篇中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 , 使 语篇连贯 。 [ 关键词 ] 网络聊 天语 ; 语 气词 ; 情 感辅助语 ; 话语标记语
增 添 了新 的 特 色 一 样 , 日常 聊 天 由 于 网 络 的 传
载 , 其语 言 也 出现 了新 的特 征 , 其 中之 一就 是语
气 词 的 使 用 。汉 语 中有 大 量 的语 气 词 , 如哦 、 吧、
呢、 嘛、 啊 等 。“ 啊” 根 据 前 面 邻 近 字 的 读 音 又 会 发 生音变 现象 , 写作 “ 呀” 、 “哇 ”、 “ 哪” 。 在 网 络 聊 天语 言 中 , 除 了出现 这些 语气 词 外 , 一 些 潮 流 新 生代 的语气词 “ 撒” 、 “哈 ”、 “咧 ”、 “ 啵” 逐 渐 登 上 了 网络 文 字屏 幕 , 虽 然 它 们 不 被 正 式 语 所 接会科学版 )
J o u r n l a o f H u b e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
Vo 1 . 3 3
No . 6, 2 01 3
语气 词 “ 撒" 、 “ 哈" 、 “ 咧" 、 “ 啵" 在 网络 聊 天 语 中 的语 用 共 性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征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9e328f27c1cfad6195fa715.png)
浅谈网络语言的特征江苏大学对外汉语08级马蓉摘要: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它的突出特点是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由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网络语言的发展势头强劲,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它的前途和规范化带来挑战。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
二是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网络、鼠标、软件、登陆、宽带、聊天室、防火墙”等等。
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聊天和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上发表意见时所用的语言。
其中,第三类是本文的重点关注对象,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
它脱胎于现代汉语,又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既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又给它带来挑战。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影响一. 网络语言的特点(一). 五彩缤纷的词汇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中,词汇的变化最为显著。
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突出的表现在词汇上。
旧词新义,汉语新词,网络符号的出现,给网络语言披上了一件色彩绚丽的外衣。
1. 旧词新义如果你在网上被人称为“天才”,千万不要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稍微有一点经验的网民就知道,这里的“天才”绝非褒义,而是“天生的蠢材”的意思。
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它们往往是网民利用现有的词汇材料将其歪曲解释,增加其新的意义。
这些意义一般都诙谐幽默,但往往与旧义无关或相反。
这样以来,许多词语的感情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例如:楼上前一个帖子或上一个帖子冲浪上网踢聊天室管理员或论坛负责人驱赶违规用户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不错不是你的错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可爱可怜没人爱贤惠闲适得什么也不会天生丽质天生没有利用价值恐龙丑女青蛙丑男灌水随便乱发文章以上这些例子,调侃味十足,比其本意更惹人喜爱,但它的交际只限于特定的语境中,离开了这种语境,交际者就难以把握其中的意义。
么么哒是什么意思
![么么哒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d36799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0.png)
么么哒是什么意思么么哒,网络词汇,兴起于李毅吧。
同“摸摸哒”、“摸摸大”,表示亲亲,通常作为人名的后缀,表示对一个人的钟情与喜爱,常用于对偶像的亲昵称呼,如“xx么么哒”也是语气词。
属于新兴网络词汇。
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卖萌的语气词。
一开始“么么哒” 是发源于百度贴吧里一个叫李毅的贴吧,那里的网友一开始是用它来表达亲近的意思,意思是说对偶像亲昵的称呼,和“摸摸大” ,“摸摸哒” 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周杰伦么么哒”,“楼主么么哒” ,“飞姐么么哒” ,“我亲爱的么么哒”。
么么哒最已经开始的意思就是亲亲,哒就是语气助词“么么”一般用于恋爱的情侣之间,一般只有感情深厚才会频繁使用,常出现于qq、短信、微信等聊天工具中。
在情侣之间常用来代替接吻一词,以显示亲昵。
现今,么么一词也时常会被使用于关系较好的男女之间,作为表达暧昧或者友好的词汇来使用。
同“轻拍哒”、“轻拍小”,也就是越捏越大的缩略词——这个就是主要含义,则表示亲亲,通常做为人名的后缀。
则表示对一个人的钟情与钟爱,常用于对偶像的亲热称谓;有时就是抒发卖萌的意思。
例如“xx么么哒”也就是语气词。
属新兴网络词汇。
比如:楼主么么哒,亲爱的么么哒,怡姐么么哒,李杰么么哒。
一般用于情侣、闺蜜之间,比如说好久不见,qq上说“好久不见乃,么么哒”“来,么么哒。
”之类的,表现亲密关系。
简言之“么么哒”就是“亲亲”的意思。
陕西方言意指没问题,ok,好的~~也称“么麻哒”...1、么么哒就是目前盛行的网络语气词,常常用作网络聊天中,异性之间互相表达感情,通常存有感情基础的人才可以频密的用么么哒。
2、目前商业广告中为了迎合这种流行词语,为了达到亲近客户的效果,也经常用到么么哒。
就像淘宝的旺旺聊天中,经常用到“亲,你好”一样。
3、也有价值在人名称呼后面减轻和亲情感。
比如说版主么么哒,群主么么哒....有些网络流行语,只是某一段时间流行,不必深究。
意思:滚床单受众群体:情侣、爱人评测:这个用法虽说就是别类,但是还真是那么回事,有些羞于启齿的话,用常用的词语表明,会化回去很多苦恼!意思:暗示喜欢受众群体:异性间点评:这句话本身就非常适合撒娇,一个撒娇用词之于异性间,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暗示喜欢的意思!意思:迁移话题受众群体:无限制评测:对于无趣的话题或者无趣人的滔滔不绝,有时就真的真的提心吊胆,但是也不好曾颖,这时你就可以去一句装疯卖傻、文不对题的提问:么么哒,那人如果显眼的话,ta也可以稍加发散!意思:矫情的语气词,类似于哎呦受众群体:美眉、公主点评:一个卖萌的用词怎么也想不到会“沦”为装矫情的工具,但是仔细想想,很多东西只要换换语调就能颠覆原意!意思:乖乖受众群体:baby评测:这类用法多见于年长母亲对自己的baby,特别就是熟睡中的baby整体表现出的忧愁!意思:对可爱的事物表示惊叹,类似于“卡哇伊”、“哇塞”受众群体:女生点评:现在很多新新人类对于美好事物带来的惊叹都不愿意使用“哇”来表达,他们为了与众不同,往往使用外国词汇或者网络词汇来表达心中所想,而“么么哒”现在也进入了这类的用法!“么么”通常用作爱情的情侣之间,通常只有感情浓厚才可以频密采用,常发生于qq、短信、微信等聊天工具中。
网络会话中“嗯嗯”的语用功能分析
![网络会话中“嗯嗯”的语用功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3e0aa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3.png)
(一)积极回应,延续话轮 网络会话是一种非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形式,说 话者发起会话的时候,无法通过眼神示意、面部表 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的反馈去判断说话对象是否 在听,因此作为听话者,需要将自己的倾听状态准 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这时候就会用“嗯嗯”来进行 积极的应答,表示自己正在倾听。这也正好符合会 话的礼貌原则,当我们与他人进行言语交际的时 候,要在心理上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表达出想要 将对话进行下去的主观意愿,这样对方才会更有心 情继续后面的对话。那么,作为一种礼貌的回应, 我们就可以用“嗯嗯”来进行简短的回复,就像面对 面的点头一样亲切自然,以便进一步延续话轮,拓 展话题。例如: (1)A:在吗? B:嗯嗯,在呢。 A:听说你有一本珍藏版《红楼梦》,能借我看一
网络会话中,与叠音词的构词特点、网络会话的语言经济性、无声会话中活跃情绪的需要以及社会人的从众心理都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嗯嗯”的语用功能及其成因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当今的网络社会,提高虚
拟世界中的言语交际能力。来自关键词:网络会话;应答词;嗯嗯;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章编号:1008 777X(2021)02 0031 04
-32 -
下吗?我想重温一下经典。 B:好的,没问题。 (2)A:最近《庆余年》很火! A:范闲有着现代人的记忆却穿越到了古代,身
世神秘,经历传奇! A :可惜结局太出人意料,他竟然被背后捅刀。 B:嗯嗯。 A:好期待第二部啊,到时你一定要看看! B:嗯嗯。 在例(1)中,当A发起会话时,B用“嗯嗯”回应
一、关于研究对象“嗯嗯”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嗯”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 且用法十分丰富的叹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叹词“嗯”有三个不同的读音,分别表示不同 的功能[3]:
【2018-2019】哈的词语-word范文模板 (12页)
![【2018-2019】哈的词语-word范文模板 (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99322a10a6f524ccbf85a0.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哈的词语篇一:网络中的语气词“哈”的用法网络中的语气词“哈”的用法【摘要】:语气词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具有表达说话人语气的功能,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其中的语气词不仅具有在一般语言环境中的功能,而且在使用中还体现出新的特点。
文章以”哈”为例,论述了”哈”作为语气词的功能和其在网络语言中的特点。
【关键词】:语气词;哈;网络语气词语气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封闭性的词类。
它数量比较少,几乎可以全部列举出来。
在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实际上只有6个:的、了、吗、啊、吧、呢。
其他一些,有的用得较少,有的是因为语气词连用而产生连续和音的结果,例如“啦”是“了啊”的和音。
作为封闭的词类,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大都出现频率高或较高,这也是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并表现出细微的差异。
因此语气词在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一席之地。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二: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1]不仅如此,语气词在灵活的、不拘束缚的网络语言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一些传统意义的语气词所没有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性别取向。
胡明扬指出:语气助词和叹词都表示语气,因此可以统称为语气词。
句末的“哈”可以是语气词,也可以是叹词。
[2]所以文章采用胡先生的说法,将“哈”统称为语气词。
文章着重分析网络中的语气词“哈”,说明“哈”作为语气词的特点。
“哈”是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语气词,也可能使用了很长时间,到底算不算新生语气词是有争论的。
我们认为“哈”是现代汉语的新生语气词,一是尽管“哈”可能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主要在北方方言区,但《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哈”这个语气词[3];二是经过一段时期的运用过程,这个“哈”已成为网络当中对话时常用语气词,并且也能体现出网络中语气词的特点。
现代流行括号里的语气词
![现代流行括号里的语气词](https://img.taocdn.com/s3/m/6f124b3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5.png)
现代流行括号里的语气词在网络交际中,语音语调都是无法用来表情达意的,语气词的功能就更加凸显出来,这是网络语言中出现大量新兴语气词的主要原因。
下面给大家举一些例子。
“噜”和“惹”都是对口语中“了”或者“啦”变音形式的转写,网民一开始使用它们主要是为了求新求异,但用久了,也产生出一些特定的语气意义,主要是表示轻松愉快。
如“元气满满噜,好好读书好好生活!”例句中“噜”带有一种轻快的语气,所表达的事件也基本是说话人主观认为的好事。
而“惹”除了轻快语气外,更加突出了说话人“卖萌”的情绪,显示自己的可爱腔调,如“我好可爱啊太可爱惹!”例句中的“太可爱惹”话语表达本身就是在卖萌,用上了“惹”更使人觉得“萌味”十足。
“伐”是来自上海话的疑问语气词,作用同普通话的“吗”,如“你去伐?”“饭吃了伐?”等等。
“额”也来自吴方言,作用类似于“啊”,适用面很广,但是感叹的程度要比“啊”低,表示轻微的感慨,如“很漂亮额”“好麻烦额”。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特定方言区的使用者才选用这些方言语气词,它们是作为网络语言中一种通用的语气词被大家普遍使用的。
“吼”的使用,例如“祝你们有一个美好的周末吼”“小姐姐好好补充能量,晚上演唱会再见吼”。
“吼”可能来自拟声词“吼吼”,在网络语体中用来模拟得意的大笑声,这个拟声用法依附到句子结尾,和句子本体间不再有停顿,同时也简化为一个音节,就逐渐演变为语气词了。
因为这个来源,“吼”经常用来表达一种高兴、兴奋的语气。
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双音节网络语气词是“啊喂”,如“对自己有点自信啊喂”“我已经三天没有洗澡了啊喂”。
这些例子中的“啊喂”在口语中并不见人使用,可能的来源是语气词“啊”和招呼类叹词“喂”的杂颖,其语气意义也是两者的相加,既有“啊”的感叹语气,又带上了“喂”提醒别人注意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语气词
在几千年的语言发展长河中,语气词始终在书面语和口语中担负着表达语气,抒发情感的重任。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日益多彩,内心情感的日益丰盈,创造力与幽默感的不管提升,加上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的快捷,以及其他各国语言文化的交融,像“了、吗、吧、呢、啊、啦”等等这些传统的语气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交流表达的需要了。
于是很多人大概是因为越来越不满于这种枯燥乏味的沟通,就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创造了很多新的语气词,经过大家口口相传,它们开始在网络上风起云涌,进而逐渐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它们不仅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新鲜和活力,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情趣,受到了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与喜爱。
我认为,这些新近诞生的语气词已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了一场语言创新的风潮。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它们吧!
淘宝体“亲”,等同于“亲爱的”,这样称呼不会很腻,又显得亲切、俏皮、可爱。
“额”表示短时间想不出回答的话语而正在进行思考,或者对于对方说的内容感到错愕、惊诧等发出的感叹。
“我晕”一般用在当你十分无奈或受不了或不知如何作答时。
下面所讨论的是一些拟声语气词。
这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便是表示笑意的语气词。
仔细品味,它们之间表达的含义是有些差异和改变的。
“呵呵”原本是被广泛用来表示憨憨的笑、可爱的笑,现在则有了更多的意义:它有时带有冷笑、嘲讽的味道,抑或是炫耀、放松的心情,也可以在不知道说什么,或敷衍别人时,用作应急使用。
前
一段时间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谁能告诉我,当别人‘呵呵’时,我该怎么回复?”近来,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们常用又加重又拉长的“呵呵”来表示一种无奈与笑而不语的意味。
而“嘿嘿”有时是表可爱的,傻傻的笑,有时也表示带有一点狡诈和滑头在里面的笑。
“嘻嘻”和“哈哈”则表达的是真诚开心的笑,只是“哈哈”的程度更深一些,表示开怀大笑的意味。
“嘎嘎”被解读为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感觉,是比较嚣张的声音。
此外还有很多表示其他情感的拟声词,如:“呜呜”模拟呜咽的声音;“哇塞”表达一种强烈的吃惊;“吼吼”表现情绪高亢的兴奋;“哇咔咔”用在惊讶时,表达一种强烈的感叹;“切”原意是带有贬义的,给人轻蔑、不屑一顾的感觉,但朋友们之间的使用较多的是玩笑、挑逗的意味。
“么么、么么哒、木嘛”是模仿亲亲的声音,一般用在亲密的恋人和朋友中间,带有很强的撒娇色彩。
在语气词家族中,有一些是比较偏女性的,比如:“滴”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给人一种老练、油滑的感觉。
“哈”有逗趣的意味,它的亲密和温柔色彩很浓厚。
“下”用在句尾,能将整个句子的语调温柔化。
“嘛”有时含有一丝丝心急,有时会有一点点乞求,有时又含有一点点亲切和熟悉。
以上这些语气词几乎很少出现在男生的交流中。
还有一些被广泛使用的语气词是从方言和外语中音译过来的,它们有很强的趣味性,故在语气词中的人气还是很高的:
“撒~”是在我国一个地区的方言中用在句末的语气词,相当于“啊”的意思。
“纳尼”是日语的音译,表很惊讶,不敢相信,说起来清新响亮,随着爱情公寓的热播而传播开来。
“思密达”韩语中用作敬语的语气后缀,中文音译来表达“甜蜜、亲昵”的语气。
我室友就常常给我发短信“帮我带份饭回来呗~爱你,思密达~”这种语调,让我看后非常不忍心拒绝。
“哦买噶扽”英语音译词,来源于春晚的小品台词,表达惊讶与感叹。
有一些表达发泄情绪的语气词在当下也十分流行,几乎一夜爆红。
比如“我去”“我勒个去”,它们有时抒发心中的不满,有时也表达对某事物的惊讶、无奈等感情。
我想,这些文明的、形象生动的语气新词应该是值得被提倡使用的。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些语气词,避免错用、误用,以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让它们始终能为我们的交流带来无限的乐趣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