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课件

合集下载

李白《关山月》PPT

李白《关山月》PPT

人生起落
目 录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 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 (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 (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附近)。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 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 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幼年时期, 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 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在青 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
天上谪仙人
李白成年后第一次来到长安,幸会时任秘书监一职的贺知章,贺 知章在阅览了李白呈上的《蜀道难》一文后,忍不住数次称叹, 他不禁向李白翘起大姆指:“先生果为天上谪仙人椅!”言罢当 场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饰品,并将其当掉换来美酒与李白开怀畅 饮。后世五代十国时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一书中更是把贺知章 的赞语详细归纳为“公非凡世之人,莫非太白金星耶?”须知贺 知章可是在李白之前的文坛元老,李白能得到他如此赞赏实属不 易,不久之后,李白“谪仙”的名号便传遍天下。
开元二十八年,两京的一斛米 才两百多文钱;天宝二年,市 面上一匹突厥敦马是9550文。 也就李白这种人能喝得起,一 斗酒能换来一百篇诗,把诗折 成稿费差不多能把酒钱折完。 但以长安之富庶,货产之丰富, 李白下的这个馆子,即使不到 一斗酒十千,相信价格也便宜 不到哪里去。
铁杆磨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 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李白问:"你磨铁杵作干什 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 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李 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第二章

音乐 关山月 (古琴介绍)

音乐 关山月 (古琴介绍)
人音版本六年级下册第1课古风新韵
关山月 (古琴介绍)
关山月
人音版本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
第1课 古风新韵
古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 乐器之一,2003年古琴艺术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作”名录。
关山月
古琴的结构
人音版本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
关山月
人音版本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 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 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文王囚于牢中,思念其子伯邑考,
加弦一根,是为文弦; 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关山月
人音版本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
古琴: 音色深邃,悠远、空灵和细腻感。
古筝: 音色清晰,弹性、穿透和颗粒状。
关山月
人音版本六年级下册第1课 古风新韵
聆听与思考?
1、同学们大家知道哪些由古琴演奏的古典名曲? 2、同学们说一说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古琴的音色 特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1)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1)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1)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

歌曲《关山月》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简单的乐理知识、节奏练习、合唱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感受和理解《关山月》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关山月》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关山月》的旋律,准确演唱。

2.深入理解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关山月》的民族风格。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讲解法: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

4.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关山月》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相关的民族音乐资料,如视频、音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关山月》的歌词,引导学生朗读。

然后播放《关山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介绍《关山月》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关山月》,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和练习歌曲的旋律,帮助学生准确演唱。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 》人音版 (2)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 》人音版 (2)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 (2)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关山月》为素材,改编成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小学合唱曲目。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合唱、独唱等演唱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歌曲表现力、音乐情感把握等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相对较少,对《关山月》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关山月》这首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及音乐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关山月》,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关山月》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色、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合唱等形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关山月》的琴曲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练习环节:分组练习,重点攻克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4.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展示环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要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关山月》背景:—-歌词含义:—-音乐特点:—-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情感把握等方面。

《关山月》音乐教学课件

《关山月》音乐教学课件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 是三思 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 ,以经 验为参 谋,以 小心为 兄弟, 以希望 为哨兵 。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 最大的 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 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 任天下 之大事 。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 忘掉所 有烦恼 ,你会 幸福每 秒,对 着镜子 笑笑, 从此开 心到老 ,想想 明天美 好,相 信自己 最好。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 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 是销售 的开始 。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 甜苦辣 ,相依 相随, 无须过 于在意 ,人生 如梦看 淡一切 ,看淡 曾经的 伤痛, 好好珍 惜自己 、善待 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 感千难 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只要后 者再向 前几步 。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 开始的 。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 不是一 飞就到 的,而 是他们 在同伴 誉就很 难挽回 。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 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 都像演 员一样 ,为了 合乎剧 情而认 真地表 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什么环 境下都 能够生 存下去 的人。5、心情 就像衣 服,脏 了就拿 去洗洗 ,晒晒 ,阳光 自然就 会蔓延 开来。 阳光那 么好, 何必自 寻烦恼 ,过好 每一个 当下, 一万个 美丽的 未来抵 不过一 个温暖 的现在 。
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
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 之心。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公开课课件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公开课课件
古琴曲 《关 山 月》 演奏指法
古琴基本指法 右手:勾、挑(tiao) 左手:绰(chao)、注
关山月
【唐】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谢谢大家! 再 见!
关 山

请欣赏《高山流水》
古琴是汉民族传统乐器,距今有3000年以上 历史。它音域宽广,余音悠远,位列中国传统文 化“琴棋书画”之首位,自古被文人视为高雅的 代表。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 故事流传至今。 古琴的音色沉静古朴,浑厚庄严又富于变化。 适合表现古雅、抒情、深刻、细腻而节拍比较缓 慢的作品;还可通过奏法的改变表现苍劲有力的 气势,可谓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2006年,“古琴艺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古代诗词为歌词,旋律优美,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同时,歌曲中的诗词也能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但在演唱技巧、音乐理论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部分学生则较为被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1.1.1关山月》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4.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1.1.1关山月》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歌曲中的诗词意境深远,学生需要理解歌词含义,体会歌曲的情感。

3.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如节奏、音高、和声等。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5.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旋律图示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

3.乐谱:歌曲《1.1.1关山月》的乐谱。

4.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1.1.1关山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1)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1)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 (1)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这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典乐曲。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关山月》这首古琴曲,通过学习这首乐曲,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古典乐曲《关山月》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克服困难,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

此外,学生对古琴这一乐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介绍。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古琴的相关知识。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手法弹奏《关山月》片段。

3.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关山月》乐曲的理解和欣赏,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2.教学难点:古琴演奏姿势和手法的正确运用,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关山月》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古琴的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关山月》片段。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视听结合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关山月》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古琴的相关知识。

2.示范演奏: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关山月》片段。

3.学习演奏: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姿势和手法。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合奏练习:全体学生共同演奏《关山月》片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关山月》的历史背景、作者、古琴知识、演奏技巧等内容,以关键词和简洁的文字形式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3)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3)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 (3)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歌词描绘了美丽的关山景色,旋律优美动人。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同时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素养。

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1.1.1关山月》,使学生了解民歌的特点,认识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提高歌唱技巧,学会用气息支撑声音,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1.1.1关山月》的歌词,掌握歌曲的旋律,准确演唱。

2.教学难点: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关山月的画卷为背景,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新课教学:介绍《1.1.1关山月》的背景,讲解民歌的特点,教授歌词和旋律。

3.实践环节:分组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展示:学生代表演唱歌曲,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域的民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标、关键词等形式,展示歌曲《1.1.1关山月》的学习过程和重点内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3)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3)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3)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广东音乐《关山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广东音乐的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关山月》,并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关山月》,培养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广东音乐特色,如独特的音阶、节奏等。

2.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风格特点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关山月》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关山月》。

3.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关山月》,让学生初步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关山月》的乐谱,讲解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等。

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色,如独特的音阶、节奏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歌曲中的高潮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关山月》的歌词进行创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歌曲进行改编,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描绘中国古代边塞风光和士兵们英勇战斗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歌曲以雄浑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展现了我国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兵们的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祖国的歌颂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接受新的音乐知识,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古代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关山月》,培养学生对我国边疆风光和士兵们的敬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关山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关山月》,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起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边塞风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关山月》的兴趣。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旋律和节奏特点。

接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歌词意义,指导学生学会演唱。

3.讲解歌曲背景:介绍《关山月》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表达歌曲所蕴含的爱国情怀。

5.拓展学习:推荐相关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

陆游《关山月》 ppt课件

陆游《关山月》 ppt课件
中原一带发生战争那是自古就听说过的,但哪曾有异族统治者在我们中原 的土地上传宗接代?北宋遗民忍受着生不如死的痛苦渴望恢复中原,在今天 晚上又有多少地方的遗民再次流下了失望的眼泪!
四、本诗层次总结
本诗三个层次分别描写了三个画面,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 :
1.豪门贵族醉心歌舞——高官乐; 2.边疆战士笛里寄怨——战士怨; 3.北宋遗民生不如死——遗民悲。
关山月
陆游
一、题解
《关山月》属乐府旧题。《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这种离别,总是与征战联系在一起的。《乐府解题》对于“关山月”三字的 出处,引古诗《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 衣。”四句作为解释。
《关山月》又是笛曲。唐代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 那(奈)金闺万里愁。”
—— 写和戎的恶果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第二层次,是次四句 — 次写边防哨岗 : 写守边战士报国无 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等待老死边疆的怨愤。
——写壮士的怨愤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八 、 陆 游 与 唐 婉 的 爱 情 故 事
此时的陆游,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 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 北宋遗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 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对此,作者寄 予了深切的同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两句诗苍劲悲凉,充分表现出诗人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 事的心情。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课件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课件
1、解题: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从《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出,古人多以此题写征戌离别之情。此诗即写的这一传统主题。
2、层次:(1)前四句:关山明月;(2)中四句:沙场哀怨;(3)后四句:戍客思归。
3、艺术(1)气象雄浑,情调苍凉。 (2)全诗以怨情贯穿,色调统一,浑然一体。
关山月
学习要点
1.李白生平2.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3.李白诗歌赏析 《关山月》
李白像
李白(701—2)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
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 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
主要思想 1、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李白诗歌的思想和特点
2、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朴素优美的语言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琴的结构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像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牢中,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一)分析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二)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
(三)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四)课后朗诵李白的代表作品,体味李白诗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4)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 》人音版 (4)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4)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中国的传统民乐为基调,融合了西方的作曲技巧,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1.1.1关山月》,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1.1.1关山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1.1.1关山月》,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达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提高演唱技巧。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1.1.1关山月》乐谱2.音响设备:CD、音响3.教学辅助材料:图片、文字资料4.乐器:钢琴、民族乐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1.1.1关山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课件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关山月》课件
古筝: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醇厚优美,悠扬悦耳 古琴: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优雅
琴谱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 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的制贩、
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
复听
琴歌
即抚琴而歌,是汉族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情势之 一,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
这首乐曲表达了什么?跟着音乐朗诵《关山月》
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巨困苦。
复听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乐府古 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从《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出,古人多以此题写征 戌离别之情。此诗即写的这一传统主题。
层次: 前四句:关山;
中四句:沙场哀怨; 后四句:戍客思归。 气象雄浑,情调苍凉。全诗以怨情贯穿,色调统
浑然一体。
再让我们凝听一 遍。
1977年8月20日,“航行者”号太空船, 载着 录有古琴曲《流水》的镀金唱片飞向宇宙太空, 寻觅地球以外天体上的“知音”,这张唱片可保存 十亿年,但愿有一天《流水》能找到宇宙中的新
“知音”
古琴之音色
泛音 散音 按音
泛音代表天上的声音
散音代表大地的声音
按音代表人吟唱的声音
弹奏泛音可以感受天籁之音,对于天籁的想象 弹奏散音可以感受大地的声音,大地与自己的关 弹奏按音可以感受到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一种 无形的没有语言的沟通
同学们觉得它和什么乐器 长得非常像呢?
古筝
凝听两首乐曲的片段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关山月 [唐] 李白 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歌曲背景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古琴独奏《关山月》1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古琴独奏《关山月》1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古琴独奏《关山月》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古琴独奏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这首曲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沉的历史感,曲调优美,旋律激昂。

通过对这首曲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但古琴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学生可能对其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让学生学会演唱《关山月》这首曲目。

3.让学生理解《关山月》的音乐内涵和文化背景。

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

2.《关山月》曲调的熟悉和演唱。

3.对《关山月》音乐内涵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解法:讲解古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示范法:示范古琴演奏《关山月》。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古琴演奏练习。

4.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关山月》的音乐内涵和文化背景。

5.演唱法:让学生学会演唱《关山月》。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简要介绍古琴的历史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古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示范古琴演奏《关山月》。

3.练习:让学生进行古琴演奏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关山月》的演奏技巧。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关山月》的音乐内涵和文化背景,分享讨论成果。

5.演唱:让学生学会演唱《关山月》,进行演唱练习。

6.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关山月》的音乐内涵和文化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古琴的基本知识、演奏技巧、《关山月》的曲调、音乐内涵和文化背景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示展示教学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古琴演奏技巧的掌握、《关山月》的演唱水平以及对音乐内涵和文化背景的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关山月-》课件新的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关山月-》课件新的
古琴传承。的重任在我们身上!

《高山流水》《梅花三弄》 《潇湘水云》《广陵散》 《渔樵问答》《平沙落雁》 《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 《醉渔唱晚》《阳关三叠》
《秋风词》、 《关山月》、 《满江红》 《渔歌》、 《胡笳十八拍》、 《阳关三叠》等。
后会有期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
关山月
执教者:兴城市温泉小学 王丽丽 指导教师:兴城市进修学校 徐占山
设问: 1、琴这歌首,即古抚琴琴而曲歌和,是我汉们族古之琴艺前术听的重的要有表现什形么式之不一同,是呢诗?
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
2、这这了首感首歌伤古曲的纯情琴朴怀曲自 。然的,曲情调绪舒展、、速宽广度,如速度何较?慢,又贴切地抒发
3、歌词你听过吗?
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琴词
2006年5月,古琴艺术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7年8月20日,“航行者”号太空船,载着录有古琴曲 《流水》的镀金唱片飞向宇宙太空,寻觅地球以外天体上的" 知音",这张唱片可保存十亿年,但愿有一天《流水》能找到 宇宙中的新“知音”......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4)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4)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1关山月》人音版 (4)一. 教材分析《1.1.1关山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古代著名诗篇《关山月》为歌词,曲调优美,旋律激昂,表现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感。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韵味,了解音乐与诗歌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音乐韵味还不够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的嗓音条件和音乐表现力也有所不同,教师需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演唱《1.1.1关山月》,感受诗歌与音乐的结合。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音乐韵味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音乐方面的重点:学会歌曲《1.1.1关山月》,能正确演唱,并对旋律、节奏有所感悟。

2.音乐方面的难点:对古代诗歌音乐韵味的理解和把握。

3.诗歌方面的重点:理解《关山月》的诗意,感受诗歌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4.诗歌方面的难点:对古代诗歌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与音乐的联系。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关山月》,感受音乐的魅力。

5.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与音乐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关山月》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与音乐的联系。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演唱,注意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4.欣赏与讨论:聆听不同版本的《关山月》,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与音乐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夸张的手法 生动的比喻 丰富的想象 自由解放的体裁 朴素优美的语言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解题: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
李白像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李白(701—762) 字太白,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
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 之心。 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
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
李白诗歌的思想和特点
主要思想 1、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 黑暗现实。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学习要点
1.李白生平 2.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3.李白诗歌赏析《关山月》源自http;// 中小学课件站
有部分课件由于控制文件大小,内容不完整,请联系购买完整版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横吹曲辞。《乐府古题要解》说:
“《关山月》,伤离别也。”从
《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出,古人
多以此题写征戌离别之情。此诗
即写的这一传统主题。
2、层次: (1)前四句:关山明月; (2)中四句:沙场哀怨; (3)后四句:戍客思归。
3、艺术 (1)气象雄浑,情调苍凉。 (2)全诗以怨情贯穿,色调统 一,浑然一体。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 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 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文王囚于牢中,思念其子伯邑考, 加弦一根,是为文弦; 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http;// 中小学课件站
(一)分析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二)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
(三)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浪漫主义诗歌创 作的艺术特征。
(四)课后朗诵李白的代表作品,体味李白诗
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古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 之一,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 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